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我國創意產業國際貿易發展的對策分析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6W
我國創意產業國際貿易發展的對策分析
  
    摘要:創意產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是世界經濟新的增長點。我國在世界創意產業國際貿易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仍存在商品結構單一、服務貿易鉅額逆差等問題。文章通過對世界和我國創意產業國際貿易發展趨勢和特點的分析,認為應以創意要素改造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創意產業向傳統制造業滲透,逐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創意產業鏈和與之配套的現代服務業,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我國創意產業國際貿易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創意產業;
國際貿易;
服務貿易;
經濟結構調整
 
    一、引言
 
    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和信息網絡可接入性的提高,以圖形、圖像、聲音、文字、符號為生產對象的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y)正在改變着世界經濟格局,文化產品的生產、消費和貿易正成為世界經濟新增長點。我國的創意產業發展很快,在創意產業的國際貿易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研究創意產業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並分析我國創意產業國際貿易存在的問題,對於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創意產業覆蓋了從民間藝術、文化習俗、節慶用品、音樂、書籍、繪畫、表演等傳統產業,到電影、廣播電視、數字動畫、視頻遊戲、電腦軟件等技術密集型的產業,以及建築、廣告、會展等服務產業。目前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按1996年版《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以下簡稱《協調製度》或HS)將創意產業可貿易產品分為7大類,涉及236個《協調製度》6位數級子目號列。其中設計類產品139個,藝術品和手工藝品48個,視覺藝術類產品19個,出版發行類產品18個,音樂類產品7個,新媒體類產品3個,影視類產品2個。本文將採用UNCTAD數據庫1996-2006年間的統計數據(除特別註明外),對我國及世界的創意產業國際貿易做進一步的統計分析(所有數據均為美元現值)。
 
    二、世界創意產業國際貿易的結構和趨勢分析
 
    (一)商品貿易總額不斷增長,產品結構相對穩定
 
    近年來,世界貿易中創意產業所佔比例不斷增加。世界創意產業商品貿易1996年的出口總額為1892.14億美元,2005年為3354.94億美元,2006年有所回落為3049.07億美元,10年來貿易規模增加了70%,如表1所示。
 
    從貿易的產品結構來看,1996-2006年間貿易結構相對穩定,變化不大。7大類產品中份額最大的是設計類產品,從1996年的63.26%上升到2006年的65.01%;
份額列第2的是出版發行類產品,由於網絡電子出版物對傳統出版物的衝擊,份額由17.0%下降到12.96%,但仍位列第2;
視覺藝術類產品的份額由5.46%上升到7.5%,從第4位的上升到第3位;
而藝術品和手工藝品由7.79%下降到6.06%,位次降為第4;
份額最小的3類分別為新媒體類產品、音樂類產品、影視產品,這3類產品的份額都略有增長,但排序不變。2006年這3類產品的貿易份額分別為4.50%、3.75%和0.21%。
 
    (二)發達國家仍占主導地位
 
    1996-2005年世界創意產業商品和服務的國際貿易的平均增長率為6.05%,進入21世紀以來增速加快,2000-2005年的平均增長率為8.67%。同期發達國家創意商品和服務的出口增長為7.84%,進口增長8.42%;
發展中國家出口增長9.67%,進口增長6.12%,同發達國家的差距在縮小。反映在貿易總額上,發達國家的份額由1996年的70.3%下降到2006年的59%,而同期發展中國家(包括轉型國家,下同)的份額卻由29.6%上升到41%。
 
    創意產業國際貿易仍然由發達國家所主導,特別是在高附加值產品方面發達國家優勢巨大。2006年發達國家在影視、音樂、出版類產品和視覺藝術類產品上佔絕對優勢,出口份額分別為96.4%、92.2%、83.2%和73.9%。
 
    發展中國家的優勢項目為藝術品和手工藝品,佔出口份額的60.1%;
另外,新媒體佔51.4%,設計類產品佔47.1%,也有一定的優勢。藝術品和手工藝品為勞動密集型產品,設計類和新媒體類產品中建築、時尚、玻璃製品、室內裝潢、珠寶、玩具、音像教學媒體、電子遊戲機等產品均為智力和勞動力密集型的產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同種產品的生產上承擔不同的國際分工,而在這些產品上平分秋色。
 
    (三)創意產業服務貿易佔比逐年提高
 
    商品貿易仍然佔據創意產業國際貿易的絕大多數份額,但創意服務的比重在逐漸增加。1996年創意產業貨物和服務的出口總額為2275億美元,其中創意服務出口額為382億美元,佔16.82%,佔國際服務貿易總額的2.87%;
2005年創意產業貨物和服務的出口總額為4244億美元,其中創意服務出口額為889億美元,佔20.96%,佔國際服務貿易總額的3.50%。10年間,創意產業國際貿易出口總額增長了86.55%,其中創意服務出口增長了132.72%,年均增長率為8.8%,明顯快於創意產業國際貿易中商品貿易6.0%的增長率。
 
    三、我國創意產業國際貿易的特點
 
    (一)出口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
 
    在我國的創意商品出口中,設計類產品所佔比重最大,10年來一直在75%-80%之間徘徊。列入統計的設計類產品包括時尚產品、室內裝飾裝潢用品、玩具、珠寶和建築設計圖紙等5大類產品,共涉及139個6位數HS編碼。其中只有建築設計圖紙屬於物化的服務,但只涉及6位數HS編碼(4906.00)。2006年我國此項目的出口為1440.6萬美元,進口為954.5萬美元,進出口總額僅為0.239億美元,其貿易規模和所佔的比例都較小。創意商品大部分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其上游的產品設計開發和下游的營銷均掌握在外商手中;
雖然我國豐富的勞動力為這些產品的加工、裝配提供了成本優勢,但所獲得的價值增值卻非常低。
 
    在出口份額中列第2的商品為藝術品和手工藝品,這是我國的傳統優勢產品,2006年所佔比重為9.58%。同設計類產品一樣,藝術品和手工藝品的生產也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基本上也屬於勞動密集型產品。應該看到,設計類產品、藝術品和手工藝品雖然在出口總額中仍然佔有很高的比例,但正在緩慢下降,兩者的總份額已經從1996年的91.7%下降到2006年的84.7%,反映出其他新興的創意產品的出口份額正在增長。
 
    (二)商品貿易順差持續增長
 
    我國的異軍突起是創意產業國際貿易的一大亮點,我國創意產業國際貿易的高速增長拉高了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我國在世界創意產業國際貿易出口總額中的佔比,由1996年的9.74%擴大到2006年的22.95%,出口額位列世界第1。其中,商品進出口增幅明顯大於進口增幅,貿易順差持續擴大。1996年創意產業商品貿易順差為160.97億美元,2006年擴大到685.54億美元,增加了2.79倍。同期我國商品貿易的總順差從122.15億美元擴大到1777.75億美元,某些年份的商品貿易總順差甚至小於創意產業商品貿易的順差。直到2005年,商品貿易總順差才大幅度超過創意產業的商品貿易順差,但2006年創意產業商品貿易順差仍佔我國商品貿易總順差的37%。這一方面説明了創意產業的商品出口是我國傳統的優勢項目和貿易順差的穩定來源,另一方面也顯示出我國製造業近年來的飛速發展和我國商品貿易順差項目的增多。
 
    (三)創意服務貿易逆差持續擴大
 
    列入統計的與創意產業相關的國際服務貿易主要有:版權和授權許可,廣告、市場和民意調查,建築、工程和其他技術服務,影視及相關服務,研發服務,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等。我國與創意產業相關的國際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從1997年的19.45億美元,持續增長到2005年的75.57億美元,貿易差額從1997年的-6.47億美元,持續擴大到2005年的-48.23億美元。同我國2005年14219.06億美元的商品貿易進出口總額和1020億美元的商品貿易順差相比,創意產業國際服務貿易的規模和逆差都顯得微不足道,但在我國當期總規模為1570.82億美元、貿易差額為-92.64億美元的國際服務貿易中,創意服務貿易的逆差所佔比例過大,而且幾乎全部來源於版權和授權許項目,反映出我國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的不足,存在着較嚴重的進口依賴。
 
    四、對策及結論
 
    (一)將文化創意同豐富的人力資源結合起來,以創意帶動商品的生產和貿易
 
    如前所述,許多創意產品在將創意設計、文化元素物化的過程中,需要勞動力要素的密集投入。我國有13億人口,勞動力資源稟賦極為豐裕。發展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是帶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增加就業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經濟結構轉型的必經之路。經濟結構和貿易結構的調整並非要消滅以加工貿易為主要形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和出口。相反,將創意要素作為新的生產要素投入到傳統的優勢產業中,以創意要素改造傳統產業,促進創意產業向製造業的滲透,是避免陷入“比較優勢的陷阱”,促進經濟和貿易持續增長的有效方法。通過工業設計、廣告等創意部門,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元素加入到傳統制造業中,以創意要素的投入帶動商品的生產和貿易,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進而提升創意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國際競爭力,把我國從世界工廠發展成世界創意和設計的中心。
 
    (二)將創意產業的發展同現代服務業的建立結合起來
 
    創意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在內涵和外延上有較大的交集。一些服務業本身就屬於創意產業,他們的產出是無形的服務,或者以物化服務的形式表現出來,如動漫、影視、音樂等產業;
另一些服務業特別是生產者服務業,其產出作為創意產業的要素投入,促成了創意產業和產品的孵化和形成,如廣告、營銷、工業設計、技術諮詢、軟件設計等產業。發達國家正向知識經濟和服務經濟轉變,服務貿易已經成為其參與國際貿易的優勢項目。近年來,我國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已經實現了經濟結構向服務經濟的轉變,一些地區也相繼出台了現代服務業和創意產業發展的規劃,將承接發達國家的服務外包作為發展的主要方向,北京還率先建立了創意產業的統計指標體系。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創意產業,特別是將兩者結合,統籌規劃,是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三)建立一個適合創意產業發展和企業公平競爭的內外環境
 
    文化創意是一項運用知識和智力的創造活動,要求一個相對寬鬆、平靜的發展環境,政府應該儘可能地少干預創意產業的發展。但文化創意作為一種廣義的知識外化,必然具有知識外溢的屬性,創意產業會產生顯著的正外部經濟,創意產品和創意服務極易被仿製和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創意產業又需要政府的管制。國外的成功經驗表明,政府是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協調國際貿易政策、消除貿易壁壘、保護企業利益等方面,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政府應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保護創新者的合法權益,並通過優惠的税收和信貸政策,對創意產業給予多方面的支持,鼓勵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鼓勵創意產品和服務的出口;
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提高整個創意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tive Economy Report 2008[M]AD,2008.
    2、CUNNINGHAM  Creative Industries after Cultural Policy[J]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2004(1).
    3、曹海峯.從經濟全球化看中國創意產業研究的意義[J].蘭州學刊,2007(5).
    4、李嘉珊,趙晉晉.中英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及其對外貿易實證對比[J].生產力研究,2007(17).
    5、曲如曉,顏瑩.創意產業: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飛躍[J].國際經濟合作,2008(9).
    6、隋新,張永慶.創意產業研究理論述評[J].經濟問題探索,2008(2).
    (作者簡介:何偉,北京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常琛,天津農學院圖書館助理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