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三篇醫院醫生進修心得感悟範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3W

做醫生的人,都是非常有愛心的人,用一顆完美的心,同情心温暖每一位患者,那麼關於相關的總結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院醫生進修心得感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三篇醫院醫生進修心得感悟範文

醫院醫生進修心得感悟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我隨衞生系統赴德國交流團到德國工作學習已經兩個月了。兩個月來,我彷彿又回到了學生時代,白天隨導師上台做手術,晚上回宿舍查資料背單詞。短短兩個月,德意志民族,他的國家、城市、人民,以及他的醫院和醫生帶給我極大的觸動和讚歎,感謝衞生局和醫院領導給了我們這樣一次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的機會。

隨着飛機平穩的降落在法蘭克福國際機場,我們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工作學習。我們30名醫生都分在北威州不同的醫院裏,非常幸運我被分到北威州首府杜塞爾多夫。這是個看起來很不起眼的醫院,醫院只有三百張牀位,第一天上班我甚至沒有找到醫院的大門在哪裏,但是這個醫院每年卻能完成3-4千例骨科手術,是整個州的骨科中心。現年76歲的院長Thumler教授是德國著名的關節外科專家,它的髖關節置換已經做到第5次翻修(國內一般才做到2-3次翻修)。醫院也在他的帶動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形成了一個有規模的以骨科為重點的醫院。

第一天上班,我就跟着上了四台手術,上午兩台,下午兩台。分別是兩台關節置換、一台關節翻修和一台關節鏡手術,儘管是第二助手,但是仍然讓我受益匪淺,德國不愧是西醫的鼻祖,手術過程中每個醫生手術操作都非常精細,非常愛惜組織,解剖層次清楚,止血徹底,顯露充分。德國的手術器械也讓我愛不釋手,儘管已經很舊了,但是維護的非常好,而且設計合理,材質優良,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的手術器械都非常新,也很貴,但是經常用着不合手,而且很快就壞了,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費。

在這家醫院,不同手術都有專門配套的工具,各種自動拉鈎的使用減少了上台人數並且能有效的顯露手術視野,讓我們中國醫生都稱讚不已。德國醫生專業分工明確,每個高年資醫生都有自己的專業特長。所謂“術業有專攻”,在這裏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德國醫生工作量很大,他們沒有午休,手術室中的休息吧有咖啡,比薩等各種食物,醫生們下了手術就可以去吃點東西,這時下一個病人已經推到手術室在麻醉了,一個手術間每天排上3-5台的關節置換是家常便飯,一天下來還真是吃不消。由此我深深的體會到,醫生這個職業是辛苦的,在德國作醫生也不例外。

就骨科專業技術而言,我們和德國的差距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德國人開展的手術我們醫院基本都在開展,在有些領域我們開展的已經有相當的水平,我想我們只有加強專業細化,發展專業特長,從而帶動整個骨科發展,才能更快的縮短我們和醫療發達國家的差距。

這三個月的學習對我們來説是非常寶貴的,我相信我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及手術風格上都會有所改變,怎樣讓我們的手術,我們的治療更細緻,更人性化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我會認真總結這三個月來的學習收穫,這些必定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起到好的作用。

醫生在美國醫院進修見聞及感受

引: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心血管科是美國醫院心血管科排名前十的醫院之一。令我驚訝的是,他們的心臟外科是和內科放在一起的,互相之間的協作比較緊密。比如,心臟移植病人的手術由外科醫生做,而後期的隨訪,治療就以內科醫生為主。當然,作為一名內科醫生,我的進修是在心內科進行的。

xx年7月,我作為重慶醫科大學附一院與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交換進修項目的第一個中方學者,來到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心血管科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臨牀進修學習。

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心血管科是美國醫院心血管科排名前十的醫院之一。令我驚訝的是,他們的心臟外科是和內科放在一起的,互相之間的協作比較緊密。比如,心臟移植病人的手術由外科醫生做,而後期的隨訪,治療就以內科醫生為主。當然,作為一名內科醫生,我的進修是在心內科進行的。

每天的臨牀工作和國內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早上的查房;收病人時問病史、查體、寫病歷等等一系列過程;出現一些本科室不能解決的臨牀問題時請其他科室會診協助治療……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半年的學習令我感觸很深的是以下的幾點:

1、作為教學醫院,每天的講座很多。只要你肯學,就有很多的學習機會。在心內科,每天中午的十一點是心電圖講座,十二點由本院醫生做臨牀方面的講座,內容涉及臨牀基礎知識,最新進展,病歷討論等。講座的時間都是一個小時,期間由科室提供免費的午餐,如披薩、漢堡等,大家邊吃邊聽,真正體現了分秒必爭的精神。每週三下午是fellow(專科培訓醫師,有點像國內的`主治醫師)的講座,既有專科培訓醫生們自己選定題目的講座,也有高年資attending(主治醫生,更象國內的主任醫生)的講座及點評,時不時還有外院的專家授課。週五的早上七點半則是心臟電生理室的講座,市內各個醫院的心臟電生理醫生們都要參加。醫學院則固定在每週四和週五的中午舉行全院的講座,週四以基礎研究為主,週五則是臨牀內容,主題是morbidityandmortality,即每週一個病歷討論,涉及臨牀各主要科室。

2、圍繞在醫生周圍的良好的合作團隊。這個團隊使得美國的醫生可以專注於臨牀醫療工作,不用被瑣事分散精力。比如,美國醫院裏特有的“醫生助手”,由專門的醫生助理或擔任,可以在醫生診治病人之前,先與病人交談,問病史,查體,開具部分檢查,極大地節約了醫生的時間和精力。的工作也十分到位,比如病人需要做胃鏡,醫生只需開具醫囑,自然有護士處理好相關的事務,醫生只需在約定的時間去做檢查即可。不像在國內,醫生要事無鉅細,從檢查前的準備一直關心到檢查後的處理,很是消耗精力。另外,還有藥師指導和監督臨牀的用藥,技術員負責儀器的使用和維護。當病人沒有保險,或是其他原因付不起醫療費時,會有社會工作者幫助解決經費問題。而病房裏進行心臟移植的病人在手術前,還有進行過相同手術的志願者與之交談,現身説法,鼓勵患者,打消患者的顧慮。曾經參加過幾次病人臨終前的搶救,小小的病房裏居然有二十幾個醫務人員參與病人的搶救,包括了醫生、護士、技師、藥師等。還有一次,一個患躁狂症的心衰病人在查房時情緒失控,3分鐘之內,三名醫院保安就出現在病房的門口;5分鐘之內,精神科的醫生就前來會診。讓人感到,在美國當醫生真是沒有後顧之憂。

3、病人對醫生的信任及良好的醫患關係。一方面,醫生每天會花很多的時間與病人交談,用盡量淺顯易懂的語言向病人解釋病情;另一方面,大部分美國病人對醫生十分信任和友好,也非常地尊重醫生。不像在中國,巨大的工作量(每天診治病人的數量可能是美國醫生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和病人支付醫療費用上的壓力使得病人把醫生放在對立面,醫患矛盾很尖鋭。

4、住院時間遠遠短於中國。病人渡過急性期或者危險期後,就會被轉到康復中心繼續治療,這樣既節約了醫療費用,又減輕了醫院的壓力,也減少了醫院內感染的發生。

5、良好的轉診制度。病人一般先到家庭醫生或者社區醫院治療,那裏的醫生覺得病人的病情嚴重,需要進一步治療時,才將病人轉至上一級的醫院,避免了醫療資源的浪費。而且,美國的醫師培訓制度,使得各個醫院的醫生水平比較接近,不容易出現中國這樣,小醫院的醫生和大醫院醫生臨牀水平的較大差別,也使得病人能夠充分信任家庭醫生及社區醫生。

當然,美國的醫院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因為病人的數量少,很多基本操作沒有機會做或是做得很少;醫生在培訓中能夠見到的病人、病種不多,能夠積累的臨牀經驗就少於中國。還有醫療器材和資源的巨大浪費,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量極其驚人。在醫療中,也存在着過度醫療,比如每天重複做若干的血液檢查,胸片的常規復查等。抗生素濫用的問題也一樣存在,我曾經遇見一個病人同時使用包括亞胺培南和萬古黴素在內的四種抗生素。國內很少見,我們醫院尚未出現的萬古黴素耐藥的腸球菌,在心內科的監護室裏有時候會同時出現幾個既往或是現症感染病人。

另外,我想就我個人的經歷説一下在美國醫院進修要注意的兩個問題。一個就是語言。美國醫生説話語速極快,VOA的SpecialEnglish是每分鐘90個詞,StandardEnglish是每分鐘140個詞,可是這些醫生們每分鐘起碼要講250到300個詞,比我在這裏聽的美國當地電台的播音速度還要快得多。尤其是彙報病史和做講座的時候。可能他們太忙,又非常認真、敬業,想在有限的時間裏傳達最多的信息,所以説話特別地快。除了快之外,就是縮寫特別多。

醫院醫生進修心得感悟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德國心內科專科醫生技術全面!是真正的專科培訓!心血管專科涉及很多專科檢查,如:心電圖檢查、心臟彩超、運動平板、動態血壓、食道超聲檢查、心血管造影、右心導管檢查、心臟CT等,在德國醫院這些檢查均由心血管醫生本人親自操作並書寫報告。而不是像國內分散由各個技術人員分別檢查,專科醫生最後再做綜合評價。這樣可以確保每個專科檢查得到主管醫生親自操作並系統分析,有利於實時掌握患者全面情況,大大提高相關疾病的檢出率,也使得專科醫生得到全面的技術訓練。例如,餘教授除了負責要每週的查房外,還要親自負責患者入院後的所有檢查及治療:包括術前談話、做食道超聲(TEE)或普通心臟彩超、介入手術、手術報告;同時還親自參與動態心電圖、平板運動試驗、動態心電圖及動態血壓血等檢查結果的分析,並撰寫報告。每一個專科醫生幾乎可以獨立完成所有涉及心血管科的專業檢查和治療,德國醫生幾近全能而專業的臨牀技能讓人佩服!當然,在介入診療方面,每個醫生也有自己的強項,有的側重冠脈,有的側重電生理。大家分工明確,合作有序。同時由於信息系統的完善,他們隨時調閲患者的所有就診資料,很多書寫資料系格式化,這為他們高效的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德國很少看到國內常見的厚厚的病歷本,每次查房記錄大約手寫的3-4行字,住院病程病歷記錄簡單,但是出院記錄詳細,包括入院情況、治療情況、出院後注意事項,同時出院記錄會傳給患者的私人醫生或社區醫生一份,以備查閲。德國每個科室匹配有祕書,部分文字工作由祕書完成,所有專科醫生工作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處理病人相關的臨牀工作,各盡其職,各盡其責,真正在以病人為中心,這與國內醫生埋頭苦寫病程記錄,少有時間管理病人有明顯差別。

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

對德國人的專業嚴謹體會深刻!例如為了保證手術的安全與高效精確,所有做左心耳封堵術都必須嚴格按照指南規程做氣管插管麻醉、術前術中術後食道超聲檢查!從不因為熟練了或省事而省略任何一道程序!而僅僅為了確保房間隔穿刺的成功率、減少失誤,就有五道程序: DSA不同體位透視、食道超聲檢查、聲學造影檢查、左右心房的壓力監測、血氣監測等,每一個患者每一步驟雷打不動,一絲不苟的完成,做到萬無一失。而國內很多醫院可能只是第一程序,憑經驗行事。而這種規範嚴謹的操作對於初學者就顯得尤為重要。記得有一胸悶不適患者,入院後先行冠脈造影無問題,再行左室造影也未見異常,再行主動脈瓣雙側測壓及右心導管檢查,血氣檢查,還是沒有發現病變。最後患者行肺動脈造影,最終患者得到確診。這個病人要在國內,恐怕能做到第二第三步就不錯了。對於冠脈狹窄病人是否植入支架的問題,他們常規應用壓力導絲進行iFR或FFR測定,達到相關的客觀標準才會植入支架! 就是這樣,德國醫生對每個疾病、每個操作都嚴格按操作流程、臨牀規範嚴謹的去做,避免漏診失誤及過度醫療,使得患者的療效得到保證、真正體現了病人至上、安全至上的理念!餘教授常説,“做介入手術就像足球運動員踢球,雖然都在踢球,卻有國家隊和業餘隊之分,做傑出國家隊隊員是每個球員的夢想,做嚴謹創新的大師級醫生應該是我們的永恆追求。” 餘教授所在的團隊的這種追求嚴謹極致的精神,給我留下極深印象!

流暢的工作流程 科室合作緊密

結合我們醫院心血管介入手術開展情況及發展方向,我主要在心血管介入室學習。走入心血管介入室,所有物件歸位合理、配件放置有序,操作手術做起來得心應手!房間佈局合理,還配有談話室、咖啡間,整個介入室讓人爽心悦目!而尤其讓我驚奇的是介入室的流暢的工作流程,每個病人來到介入室便進入了一系列規範有序的流程服務,而最能體現流程通暢與否的恐怕要算是急診PCI手術了!對於急診心梗患者來説,打通血管是需要爭分奪秒了!而這家醫院對急診PCI手術的快速反應和操作速度也令人驚奇!大多數患者有社區醫生電話通知專科醫生,導管室馬上按程序啟動,導管室護士醫生技術嫻熟,患者入院不到60分鐘即可植入支架、開通血管。我見到一例患者從入院到血管開通,前後不到20分鐘!在國內大多數醫院恐怕在急診科掛號輸上液體也要20分鐘吧?這種快速反應沒有快捷綠色通道的暢通流程和高超的介入技術水平是達不到的!

有時,心血管介入涉及多個科室,例如植入心臟除顫器、主動脈夾層支架置入等,涉及外科,麻醉科、影像科,則心血管醫生與外科醫生、麻醉科醫生一道協同手術。外科醫生嚴格的無菌醫師,精細的血管縫合技術保證了手術的安全和完美。麻醉醫生全面生命安全支持技術,保證了手術的高效、安全。有時一天一個導管室有10餘台手術,護士醫生分工明確,反應迅速,兩台手術之間接台銜接緊湊,效率極高。

術業有專攻 頂尖技術立足世界

在德國,很少有像國內樣大而全的多至幾千張病牀綜合醫院,大多是小而精的醫院即專科醫院。別小看這些小醫院,很多都是赫赫有名的頂尖技術所在地。而在Lichtenfels醫院,餘教授引領的左心耳封堵術就是這樣一項全球領先技術!對於房顫患者,防止血栓形成和脱落到腦部,是預防腦卒中的重要內容。左心耳為腦部主要來源之一,為防止血栓,傳統的抗凝治療存在侷限性。對於部分不能長期有效抗凝的非瓣膜性房顫患者,左心耳封堵術是一種公認的有效方法,目前已進入德國醫保目錄。在Lichtenfels 醫院,眾多房顫患者左心耳封堵術就在這裏完成,同時每天還要來自世界各地的患者慕名前來求治。至20__年初以來,在餘教授的傳授下,國內多家醫院相繼開展該技術。由於我國為腦卒中大國,房顫病人眾多,這一技術將有光明前景。

醫院醫生進修心得感悟

4月,我有幸來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腎內科"進修學習,由於這次學習機會非常難得,所以在來之前,我想我一定要認真的學習他們的先進護理理念和技術,才不枉此行。來到邵逸夫醫院以後我才發現除了學習之外,最重要的是體驗到一所醫院濃厚的文化底藴和先進的人文理念。在這所三級甲等綜合性教學醫院內,隨處可見水粉康乃馨的年輕身影,她們堅定的步伐、自信的言談、專業的舉止,無不體現了護理職業的力量。是什麼造就了邵逸夫醫院的護士?走進花衣的世界,我感觸到的更多!邵逸夫醫院的護士,始終圍繞系統的患者評估,正確的分析、判斷、計劃、採取措施、合作、教育和標準的專業實踐來開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秉承着"給予您真誠、信心、和愛"的服務理念,她們的關愛滲透到每日護理病人的點點滴滴中。是什麼讓她們的步伐如此堅定?在這方以開拓者、實踐者的愛為營養的土壤裏,醫院及護理部一直致力於傳承這份愛的脈動,逐漸行成一支具有開拓精神的隊伍。邵逸夫醫院一直秉承"nursing nurse"的理念,護士被關愛後才能更好的關愛病人,營造一個讓護士參與管理,學習成長,專業自主的工作環境。委員會管理制度是邵逸夫醫院護理部為實現一線護士參與決策與實施的重要手段,至今共創建了18個委員會,共有500多名護士參加,涵蓋了醫院管理、專業實踐和人文建設委員會,形成了縱橫交錯的網絡體系,使臨牀護士在積極、理性的氛圍中思考與實踐,保障了全院護理的同質化,搭建了臨牀護士發展的平台。為了更好的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各部門以患者為中心的系統建設是有效工作的保障,工作在不同崗位上的同事,你來我往,羣策羣力,只有在共同努力下才會創造與眾不同。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裏,我深切地感受到邵逸夫醫院先進的管理模式、周到的職業安全防護等諸多值得我們學習。

一、良好的醫患關係

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大多在於服務態度。在腎內科病房學習過程中,對我影響的便是他們的服務態度。護士的形象是醫院給公眾留下的印象,代表了醫院的整體形象。護士們的微笑服務不僅是禮貌,也是護士以真誠態度取信於病人的重要方式,微笑是無價的,勝過千言萬語,它不花費錢財,卻可以給病人帶來萬縷春風。從醫生到護士甚至到護理員,每個人的身上都可以體會到這種良好的態度。醫生在查房時會深切的呼喚:"老李!老李!睜開眼睛!""張阿姨!攥住我的手!"或許,一個簡單的稱呼便可以拉近醫患的關係!而護士,查房和更換液體的閒暇時便和家屬像親朋好友的溝通和指導。叮囑他們一定要兩小時就要翻身拍背、多活動患者的肢體和按摩、清潔等工作。那親切温柔的語言就像自家的親戚。而患者也在這種感知下對待醫護的態度也非常熱情和感激。護士每次更換液體離開病牀前家屬每次都會説一聲:謝謝或麻煩你了!我注意過這些病人,他們並不是市裏的,也是從各個縣的農村轉過來的,而在我們醫院很少能聽到這種言語。然而在此進修的過程中,我才意識到服務態度不是因為領導的要求才要提高,而是一個作為醫護人員對工作的熱愛和細膩的情感,從內心出發的一種態度。我個人認為,在我醫院醫護人員若提高了素質及即使換不過來家屬的一句"謝謝或麻煩你了!",也同樣可以取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以及口碑!這樣良好的氛圍必定可以促進溝通、減少醫患矛盾,贏得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醫護的協作關係

無論患者對牀位醫生的任何疑問和顧慮,作為護士她們都能夠完善的溝通和安撫。例如患者家屬擔心患者的病情或恢復程度慢時,護士會説:您放心,您的主管醫生很優秀、非常負責任,是個心細的人,您是他的患者挺幸運的。簡單的一句話便消除了家屬的疑慮。那嘮家常的語句像是熟人的囑託而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炫耀。假若我們能夠為醫生在患者面前把話説到位,可以消除患者對醫院的不信任、減少轉院率。

三、嚴謹的醫療作風

護士輸完液體後給每個患者主動更換液體,護士也沒有聚眾聊天、大聲喧譁的現象。對待每個人都謙卑和禮讓,那種修養是我值得學習的地方。護士每天八點鐘開晨會交接班,然後進行十五分鐘的業務學習。夜班護士會將每個患者的情況交接清楚,即使到了九點不交接清也絕對不會離開。每個患者撤離心電監護、吸痰、氣墊牀等設備時,當班護士主動清洗和整理。沒有人監督和罰款來做條件,尤其是心電監護,一旦撤除護士便會自覺用抹布把儀器和電線擦洗乾淨,用測血壓的袖帶把所有電線_一起,既乾淨利索又方便下次使用。每個工作細節處處體現了自覺、責任、積極向上、不偷懶、不抱怨的態度。假如我們都擁有這種素質我相信無論從工作效率或工作氛圍都有很大的提高。

四、護理安全工作管理到位

首先從護理安全角度看,該科室的各種安全標識齊全,注意安全、小心地滑、拔針後沿血管方向按壓5分鐘、預防壓瘡等。其次,護理人員時時處處都會提醒患者及家屬相關的注意事項,雖然他們時常與病人溝通但卻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服務質量,避免醫療糾紛。

常言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在邵逸夫醫院腎內科的學習時間雖然倉促,但也讓我意識到自身的一些不足之處。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摒棄懶散和不良的態度,把自己所學的東西學以致用才對得起護士長和院領導的良苦用心!所謂給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雖然我這一杯水也就算半杯,但是進修學習的心得體會謹以此文共勉。願我們的科室團結友愛、相互協作,共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