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青銅葵花讀後感範文四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9W
讀後感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而寫的一種文體,你知道關於青銅葵花的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青銅葵花讀後感範文四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青銅葵花讀後感範文1

青銅葵花讀後感範文四篇
讀後感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而寫的一種文體,你知道關於青銅葵花的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青銅葵花讀後感範文四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每個時代的人,都有每個時代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領悟和風度,長大時才能是一個強者。”這句話讓我想起了青銅和葵花,當然,他們也經歷過很多痛苦。

《青銅葵花》主要講了葵花的命運,她先是和她父親在幹校生活,父親不幸遇難後,又被青銅一家領養並和青銅一起長大,12年間她和青銅都經歷了很多痛苦磨難,但葵花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她帶回城市。

經歷過痛苦究獲得幸福的人很多,受挫折成功品嚐到風雨後的陽光的人也不計其數。比如我們都認識的發明家愛迪生,愛迪生在發明燈泡的時候失敗了很多次,當他用到一千多種材料做燈絲的時候,助手對愛迪生説:“你已經失敗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經變得很渺茫,還是放棄吧!”但愛迪生卻説:“到現在我的收穫還不錯,起碼我發現有一千多種材料不能做燈絲。”他經過六千多次的反覆實驗,終於成功發明了燈泡,有誰知道他內心經歷多少次煎熬,飽受多少次痛苦?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下,也會有收穫的時候,愛迪生遇到困難不退縮,品嚐痛苦不拒絕,而是分析原因,直面困難,最終獲得成功。像這樣的名人還有很多很多……像司馬遷、華羅庚、張海迪、貝多芬、霍金……這一系列的賢人名仕,無一不是櫛風沐雨走向幸福的頂點的。

東漢時,河南郡有一位賢惠的女子,人們都不知她叫什麼名字,只知道是樂羊子的妻子。當樂羊子外出求學想半途而歸時,妻子以“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有一寸長;一寸寸地積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將它割斷,就會前功盡棄,從前的時間也就白白浪費掉。”告誡他,讓他明白:讀書也是這樣,積累學問,應該每天獲得新的知識,從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歸,就和割斷織絲沒有什麼兩樣,他最終才學有所成。

現如今,社會與時俱進,現在很多東西都是機械化、科技化,讓生活工作更便利,所以現代人更少經歷痛苦,很多人變得越來越懶惰,經歷一次失敗後,就輕言放棄,沒經歷過痛苦,而不懂得堅持;沒經歷過痛苦,而不懂得珍惜;沒經歷過痛苦,而不懂得知足。一些不能成功的原因,大部分是沒經歷過痛苦,半途而廢。唯有經歷過痛苦,承受過得住痛苦,才能真正品嚐到成功的甘甜。面對學習,又何嘗不是如此,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經歷失敗。只要我們不氣餒,不妥協,直面困難,虛心請教,定能掃除陰霾,收穫成功。

習近平爺爺説:“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夢握在我們這代人手上,我們必須努力,必須吃苦,經受磨礪,走向成功,獲得幸福。”

青銅葵花讀後感範文2

小時候便草草讀過一遍曹文軒的《青銅葵花》。時至今日,腦子裏雖然只剩下一個故事的模糊輪廓,但對它的印象仍頗深——只是單純地覺得,“青銅”和“葵花”這兩個名字,很合我意。雖普通隨意,但是卻質樸得美好,單純地可愛,讀起來舒緩,讓人不由自主便要幻想書中是怎樣一個樸實乾淨的世界。

  多年後再讀《青銅葵花》,感觸確實大不相同,零零散散的記憶也終於串在了一起。

  大麥地——這個樸素而平和的村莊,有長劍一般的蘆葦葉匯聚成的綠色海洋;有夜晚大河上夢幻的漁火;有乳白色的縷縷炊煙;有遠處的牛鳴狗叫和歡樂的號子聲……

  青銅和葵花——這兩個小小的人兒就在這片空闊的天地間跑着、跳着、笑着、哭着。他們一起玩耍,先後故意跌倒;青銅利用紅綠銀杏,將家裏唯一一個上學的名額不着痕跡地讓給葵花;葵花上學後,教青銅寫字;屋頂被大風颳走,大雨傾瀉,青銅葵花返回家中找東西,因水中的鯉魚而開懷大笑;家裏點不起燈,青銅捉螢火蟲放進南瓜花裏,給葵花寫作業照明用;葵花騎在青銅脖子上看馬戲,青銅累得發暈;沒有銀項鍊,青銅為葵花做“冰項鍊”代替銀項鍊上台表演用;鬧饑荒,他們將天上的雲朵想象成美食……

他們在一起做過的一切,都能我真切地體會到“美好”。一種明朗的、將歲月融化的美好。

  很顯然,青銅的家境貧寒。

  “青銅家只有天,只有地,只有清清的河水,只有一番從心到肉的乾淨。”

  於是從青銅一家打心眼兒裏喜歡葵花,打定主意領養她,到葵花放棄更富裕的嘎魚家,而選擇了青銅家,一切就像冥冥之中註定好的。奶奶、爸爸、媽媽、青銅、葵花,這一家子,心總是系在一處的,總是能在貧窮艱苦的日子裏,看到希望,計劃未來。

 他們一齊動手編制蘆花鞋,預備賣出攢錢,編鞋的時候,每個人心裏都亮堂堂的,連我也跟着有一種緊張、不安、期待、欣喜的複雜情愫在全身蔓延開;為了攢錢給奶奶看病,葵花獨自去江南採銀杏,明明不知歸期,青銅和爸爸卻夜夜打着紙燈籠等待葵花的歸來——無論何時踏進家門,總有一盞燈會温暖到天明,這種暖橘色的温暖,會立刻侵蝕所有的躁動不安。

  青銅葵花所經歷的,其實並不如他們的名字那般平靜安寧,可是這種美麗的痛苦,卻能生出美好的意味來。

  我其實一直很嚮往那個年代,那個原生的世界,那雙乾淨的眼睛。青銅的雙眼尤其打動我,那是像夜晚的星星一樣明亮的眼睛。他會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感到興奮,從而滿世界奔跑,就像小鳥的出生啦,柳樹的重生啦這些事情,都能讓他的雙眸充滿光彩。

  王開嶺説:沒有愛,世界會凍僵。

  令青銅感到興奮的,都是些單純的、原生的美好,讓人的心會不由自主地濕潤、温暖、純淨與柔和起來。

  放眼今朝,與書中已然不是同一個世界了,相較而言,我們的生活這樣恣意、舒坦。那是一個我們未曾經歷過的、只流傳於老人口中的、連照相都顯得尤為奢侈的年代。我對它的想象總是氤氲着霧氣,影影綽綽的。它也終究不會再出現。

  可是我想,要是能將書裏面,那一顆顆乾淨的心靈,放入心間,也是十分美好的。

  最最純淨的期許、不懼苦難的執拗、柔和歲月的温情……就像炊煙隨着夕陽回了家,夜又輕輕跌入了山林,樹葉將月光打碎了一地……這般,靜謐美好,讓人心動。

青銅葵花讀後感範文3

我以前認為兒童文學就是讓兒童快樂的文學;是那種王子與公主永遠快樂地生活在一起的文學;是那種無憂無慮、天真爛漫,與淚水隔絕,與悲傷無緣的文學。直到閲讀《小王子》,閲讀曹文軒老師的作品,才深感自己對兒童文學的瞭解是如此狹隘膚淺。原來兒童文學也可以寫盡苦難,也可以把苦難寫得如此蕩氣迴腸——《青銅葵花》就是這樣的作品:

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男孩是個啞巴,女孩是個從大城市來到大麥地村的“不速之客”。由於機緣巧合,葵花成了青銅的妹妹,由此,展開了一段情深意長、感人肺腑的兄妹故事。

看這樣的一部作品,流淚是必然的。為融進骨血的苦難流淚;為深入靈魂的大愛流淚;為兩小無猜的兄妹情誼流淚;為充滿人道主義的大麥地村流淚……

我們的兒童,太需要這種淚水了。

在如今這個被電子科技全面覆蓋、物質水平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身邊在“愛”中成長的兒童,有多少人明白什麼叫苦,什麼叫難?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苦難背後所藴藏的巨大力量,所積澱的人性光輝?——青銅,這個因無錢治病而變成啞巴的男孩,把家中唯一能承擔的上學機會留給了葵花,沒錢買油燈,他便給葵花做螢火蟲燈;沒錢去照相館照相,他便冒着風雪在寒風凜冽中賣蘆花鞋。而這個因“文革”來到大麥地村、地地道道的城市女孩葵花,為了省錢買紙筆教哥哥寫字,從不要求新衣服新頭繩;吃不慣野菜糙米,卻從不抱怨。

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幅畫面:電視正在播着那些關於戰爭的消息,一些因戰亂而無家可歸,被貧窮和飢餓折磨得骨瘦如柴的兒童,茫然地對着鏡頭……坐在沙發裏看電視的家長對着自己正在哭鬧的孩子説:看,這些孩子多可憐啊,飯都吃不飽,再哭就把你送到那裏去!孩子揚起一張天真的臉,在盯着電視屏幕兩秒之後,繼續哭鬧。怒火中燒的家長除了生悶氣,卻也無可奈何。

這樣的場景在很多家庭中出現過。我們總是希望孩子在看到這些“花濺淚,鳥驚心”的畫面時會立刻給予一種積極的、符合我們期待的反饋;我們甚至總拿他們與“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希望這種“善意的比較”能激發他們內在的同情與羞愧,繼而變成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可是,我們忽略的是——他們是兒童,是在温暖居室裏成長、衣食無憂的兒童,他們未曾體會苦澀,未曾經歷苦難,他們不是青銅,不是葵花。

那些定格在畫面裏的苦難,對很多成年人來説尚且只是石子投向水面時泛起的微波微瀾,又何以震撼一個如此幼小、尚不知生活艱辛的的心靈?

讓兒童到貧瘠的地方去吧!讓他們赤腳去感受泥土的温度!讓他們去握一握那一雙雙髒黑的手!讓他們去體驗糧食從秧苗到滿粒金黃的過程!唯有親身體驗,兒童才會真正成長。等到他們長大了,成熟了,他們就會懂得:有些苦,必須吃;有些淚,必須流;有些路,必須走。那些父母、親人持傘擋過的風雨,會在日後沒有傘的某一天突然降臨,原以為“幸運”躲過的苦難,只是“遲到”了而已。

苦澀,終究要自己去品嚐。

沒有苦澀的滋潤,何來悲憫之心!沒有悲憫之心,又何以理解青銅與葵花之間毫無血緣的親情?何以理解大麥地村貧瘠的土地上生活着的善良的人們?

兒童本該有兒童的模樣。

他們應該爛漫可愛,童言無忌,他們的眼中應有純真,笑中應有陽光,話中應有温暖,心中應有憐憫。如果這些漸漸在兒童身上失去,如果他們視所得的一切為理所當然,如果他們不能同情他人苦難,不具備面對苦難時所擁有的抵抗力量,我們的兒童又怎能勇敢無畏,懷揣着美好健康成長?如果富足的生活只是培養出驕奢淫逸、咄咄逼人、自私自利的兒童,那在金錢光芒之下,我們究竟是該歡呼還是該痛苦?比起電子產品所帶來的刺激新鮮,比起鋪天蓋地的“以愛之名”的噱頭,我們的兒童——太需要這種淚水的教化與滋養了。

讓我們的兒童好好地流一場淚吧!

當某一天,我們不再刻意渲染苦難,不再刻意為了讓兒童體驗苦難而去創造苦難,而是在當下優渥富足的生活中培養一個個如同青銅葵花一樣閃着金子般光輝的靈魂;當我們不再感歎“回不去了”,而是把苦難的精神厚植於當前枕穩衾温的日子裏。那麼,那些為寫盡苦難與美好的兒童文學而灑下的一滴滴淚水終將匯聚成海,滋潤着無數匆忙的靈魂,變成無數個青銅,無數個葵花。

“今天的孩子,用不着為自己的苦難大驚小怪,更不要以為只是從你們這裏開始才有苦難與痛苦的……我們需要的是面對苦難時的那種處變不驚的優雅風度。”

為了這種優雅風度,請讓兒童在風雨中奔跑!

青銅葵花讀後感範文4

今天晚上,我捧起《青銅葵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這本書裏都是些父女情、母子情、兄妹情、祖孫情。當我讀完第四章《蘆花鞋》青銅的解釋:奶奶費力的撿起柴火;爸爸媽媽辛勤的耕種;葵花幹着瑣碎的家務事……我彷彿聽到了青銅的責問:大家如此辛苦,我這點付出又算的了什麼?終於,青銅帶着風雪吹紅、洗淨的腳丫回家時,大家都被青銅所感動了,青銅笑了笑,只説了一句:這沒什麼。時,我為青銅的懂事而哭了。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母親。

如果大家問我最喜歡誰我會毫不猶豫地説“媽媽。”不過,她給我的愛遠遠比我多得多。

有一次,媽媽在做家務,一時騰不開手,就讓我幫她擦桌子,可我的動畫片已經看到最高潮的地方了,就一口拒絕了她,媽媽低着頭,繼續做家務了。就這樣,媽媽從下午兩點一直忙到下午五點。第二天,我發現媽媽手上長了許多老繭,我看着媽媽的手,感到很慚愧:虧我還是媽媽的女兒呢,連一點小忙都不願意幫她,真是太不孝順了。

還有一次,我數學考試沒考好,會到家,心想:這次媽媽一定會罵我的。可媽媽跟我想象的一點都不一樣,她不但沒有罵我,而且還安慰我説:“這次沒考好,下次再努力,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考好。”説完,媽媽就給我分析試卷,然後,我就發誓一定不要辜負媽媽的希望,結果,這次英語我拿了最高分。

母親為了我們不惜一切的代價,長大我們一定要報答她的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