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教師語言心得體會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07W

心得體會就是指通過學習或實踐後,得到的感受和啟發,不管是誰在寫體會的時候,都要保證有自己的真實想法,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教師語言心得體會8篇,感謝您的參閲。

教師語言心得體會8篇

教師語言心得體會篇1

繪本教學是我們這次期中開課的內容。對於繪本我自身是沒有什麼概念的,沒看過繪本教學,沒聽到過有關於繪本的講座。所以我們大班這次繪本開課大家都覺得困難重重,因為大家都在商討後都一致覺得難度很大。沒有嘗試過怎麼知道會不會成功?所以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詳細進行了研討。首先通過研討確定了繪本題目:《鳥窩裏的樹》。這是一個有關於保護自然,保護樹木的主題。然後確定了中心目標。我們這一組是一課四研,第一研的教師比較輕鬆,可以發揮自己的所有想象和構思,第二研就需要在第一研的基礎上進行研討與改動,再上出更好的課,以此類推,第四研就相當於精品課,是最好的研討和改動的結果,是所有教師的心血凝聚。

所以我們在第一研教師開課後認真進行了研討,認為第二研可以採取圖片排序的形式讓幼兒熟悉繪本內容,進一步感知並且瞭解故事內容,幫助他們理解。第二步改動的就是在幼兒安靜閲讀繪本的時候教師運用適當性語言給予指導幫助幼兒閲讀。顯然這兩處改動非常有效,這次的繪本教學成果好了很多。繪本教學這樣的形式我是第一次接觸到,儘管難度很大。但對於我們來説,沒有嘗試就連百分之一的成功機率都沒有。通過一課四研的方式,我們更進一步瞭解了繪本教學的意義與教法。

教師語言心得體會篇2

7月13、14、15日,在區實驗國小參加了20__年暑期國小數學教師培訓,在這短短的三天培訓中,經過備課、上課、説課、評課、反思等一系列的活動,通過小組研討、集中觀摩、大組交流與獨立反思相結合的培訓形式,使我受益匪淺。

先後有幸聽到三位優秀教師上的三節精彩的示範課,深受啟發,尤其是7月14日上午由邵老師執教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替換》讓我印象最深,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樸實而精彩,很有學習、借鑑的價值。

一、 合理安排、優化重組

有道是:“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教材的大範圍統一,則意味着其針對性的減弱,所以課本內容只能作為講課的主要參考依據,而非唯一標準。從教育的最終目的來看,學生要學的是知識體系的某些方面,而不是何種版本的教材。因而,備課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將課本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優化重組是十分必要的。

邵老師大膽地把課本中的大小杯改成長短綵帶,直觀又容易操作,比較有效,而綵帶也類似於線段圖,為其他題目提供了很好的示範作用。例題是倍數關係的替換,練一練替換的是兩個相差關係的兩,兩題是相對獨立的,而邵老師首先出示“2根長綵帶和6根短綵帶,一共長72釐米,每根短綵帶和長綵帶各長多少釐米”這樣一個不完整的題目,讓學生通過添加“每根短綵帶的長度是長綵帶的1/3”得到例1,再通過更改條件“每根長綵帶比每根短綵帶長4釐米”引出練一練。把例題和練一練緊密聯繫起來,便於比較他們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二、經歷策略的形成過程

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畫圖、敍述、推想、驗證、比較、概括等豐富多樣的數學活動,完整地經歷了替換策略的形成過程。尤其是在學生經歷了替換的具體過程之後,讓學生及時回顧與反思,着力思考“為什麼要替換”“替換的依據是什麼”“替換前後數量關係有何變化”等問題,在反思中逐步建構替換的數學模型。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當學生經歷了兩種類型的替換之後,組織學生觀察比較,使學生初步明白:倍數關係替換的結果總量不變,杯子的總數變了,而相差關係替換的結果總量變了,杯子的總數不變。

三、 體驗策略的價值。

回顧與反思是國小生解決問題必備的能力之一,通過反思解決問題的過程,能總結經驗,提升認識,將解決問題的策略融入學生自己的認知結構,形成策略意識。

當學生通過動手畫圖、列式計算、檢驗結果之後,邵老師並沒有結束例題教學,而是組織學生反思和比較,使學生初步歸納出替換策略的好處一把兩種量與總量之間的複雜數量關係轉化為一種量與總量之間的簡單數量關係。在這之後的變式練習和鞏固應用中,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之前或之後,不斷體驗到替換策略的優勢——使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此次我區舉辦的國小數學教師培訓,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豁然開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古人寥寥數語就將學習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來了。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們還在思考着,今後,我將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積累,摸索出一條有利於孩子們長遠發展的路。

教師語言心得體會篇3

每次培訓,我都是帶着虔誠之心去的,以此從專家、學者處來獲取一些新的名詞、新的理念、新的做法。正因如此,每次培訓,我都格外重視,睜大眼睛看,豎着耳朵聽,不讓專家的一句話輕易地從耳邊溜走。雖然,每次培訓,收穫有多有少,有的甚至基本沒有收穫。記得有人説過,不要寄希望培訓能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困惑,只要培訓能解決你心中某個或某些個困惑,就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目的。專家的話或許很有道理、或許有點深奧、或許有理卻現實難以執行等,很多東西是要靠自己的悉心體會,能納為己用者其實是很少的,即便很少,只要有,其實就在改變着你,通過多次的培訓,就多次地改變着你,從而推動你不斷地進步。

本次培訓,主要聽了王軍偉教授《中等職業教育新一輪課程改革思路解讀》、楊黎明研究員的《項目教學法》、楊曙明的《在教育科研中亮化職教人生》三個報告,聽了海門職教中心徐忠校長有關該校教育管理的介紹。

王軍偉教授的報告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職業學校以就業為導向,不僅應關注學生的即時就業,還要關注學生的未來就業,即我們先前所説的“首崗適應與多崗遷移”,提出職業學校要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特別指出就業質量是中等職業學校的生存之本,而就業質量主要包括工資、工作環境、工作年限等,這一點對當下的職業教育有重要啟示,當前職業學校的就業安置主要關注於學生的首次就業安置率,一旦安置完成,則萬事大吉,不關注學生的未來就業,就業質量也主要關注工資,至於工作年限等鮮有考慮。

王軍偉教授還提出,必須加大行為導向課程的比例,指出專業技能課一般應占總學時的2/3,這一點恐怕我市所有的職業學校都做不到。技能是職高生的立身之本,技能是靠不斷的訓練形成的,而訓練是要靠課時作保障的。當前,學校實訓設備普遍不足,專業技能課的比例能達到1/2已經相當不錯了,但作為專業教師,作為學校的領導者,應在提高專業技能課比例、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上動腦筋、想辦法,不應墨守成規,消極應付。

楊黎明教授提到了項目教學的支撐理論,一是工作任務説,即用工作任務引領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學習,改變把知識、技能與工作任務相剝離的傳統格局,讓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知識,發展綜合職業能力。典型代表是加拿大的cbe模式。二是工作過程説,即以一個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為基礎的專業教學任務(單元),它與學科知識領域沒有一一對應關係,而是從具體的工作領域轉化而來的,保證工作過程完整性的課程。三是職業活動説,即以職業能力的塑造為目標,以職業活動為主線,職業能力包括專業能力和非專業能力(學習能力、社會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專業能力通過專業活動塑造,非專業能力通過技能活動、社團活動、志願者活動、創新活動、科研活動、實踐活動等塑造。其實這三種理論各有優缺點,分別對應於加拿大、新加坡、德國的職業教育實踐,我們不能照單全收,應針對本校實際,有選擇地納為己用。

項目教學作為職教課改的主要模式,已是大勢所趨,但執行遭遇重重困難,原因是多方面的,與學校領導的理念、克服困難的勇氣、師資隊伍、實訓設施等諸多因素有關,推行項目教學任重而道遠。

楊曙明的《在教科研中亮化職教人生》以許多鮮明的數據和案例,指出職業教育教科研的意義,指明瞭職業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向,他説,平庸的老師是敍述,一般的老師重講解,良好的老師懂示範,優秀的老師善科研,著名的老師成流派,偉大的老師永登攀。每個教師都有從讓上講台—站穩講台—站好講台—站靚講台的過程,我們只有不斷提升自我,勇於自我反思,儘可能是縮短讓上講台-站穩講台-站好講台的時間,克服高原期,儘快地達到成熟期,爭取自成流派,永攀高峯。

徐忠校長着重講了該校的一些管理舉措,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海門職教中心一舉通過了江蘇省首批四星級職業學校的行列,跨入全省職業教育第一方陣。

培訓如果僅僅滿足於一時的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是不夠的,還必須將這股熱血、這些碰撞應用於自己的教育實踐,在實踐中尋求新的碰撞,在碰撞從尋找新的理論支撐,唯如此,則善大焉。

教師語言心得體會篇4

教師的偉大,人們往往歸結為:奉獻和犧牲。我們都渴望自己變得“偉大”起來,都希望被肯定,被讚賞。但我們的內心卻非常牴觸一味地奉獻和犧牲,因為我們不是神仙,我們生活在真實的土地上而不是虛無縹緲的精神領域,我們有尋找幸福的權利。

教育歸根結底是人和人之間發生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給學生的生命帶來不同。教師的生命價值、人生意義在於,我們不僅僅把教師當做謀生的職業,還用自己的生命去影響着別人的生命。在從教生活中,我們需要尋找一個了不起的好老師符號,賦予自己一個自由心靈的軀體,勇敢、大膽地帶着智慧去面對困難和挑戰。簡言之,教師的幸福感首先來自於信仰。

?曼德拉傳》塑造了一個人類共同的英雄——曼德拉。朱永新老師説:“曼德拉就是一本教科書,就是一位好老師。”受過27年的牢獄之災,歷盡磨難成為南非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曼德拉説:“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其實我仍然在獄中。”這樣強大的心靈的形成離不開苦難和痛苦中的掙扎,更離開不了對生命執着的愛。

愛,不論在何時總比恨來得更加自然。教師這個職業的底色依舊是她。有了愛,教師才能有能力欣賞這條道路上的沿途風景,才能攀登更多的山峯,才能擁有強有力的武器去改變世界。有了愛的信仰,才可能不徘徊,不猶豫,不後悔,才可能真正擁有夢想。

愛是一種信仰,把教師帶到幸福的身旁。

我們繼續探尋,以教師的現實生活為基。我們看到一部分教師:生活太平淡,沒有刺激;生活太機械,沒有情調;生活太繁雜,沒有成就感......昨天這個孩子逃學了,今天這個孩子打架了;昨天省廳領導來檢查,今天市區領導來檢查。我們在擔驚受怕、囉嗦累贅、手忙腳亂中漸漸地對教師工作失去了信心。我們繼續探尋,我們也看到另外一部分教師:生活美好,精彩紛呈,富有生命,樂此不疲,魅力無限,樂商十足。原來,他們把生活中遭遇的困難和瓶頸當做獲取巨大快樂的墊石,他們努力地挖掘教師職業的內在美,把教師當做事業來做,全身心投入。他們一直相信:穿越艱辛,自然收穫美麗。

教師語言心得體會篇5

通過《國小語文有效教學理論及實踐》這一專題的學習,我知道了課堂教學有效性已成為課改之路上的值得總結與反思的話題,更加科學地利用課堂內外時間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教師追求的目標。

一、正確理解課堂教學有效性

不同的效率觀各有不同的結果,什麼樣的課堂是高效率的課堂?學生會不會學,能不能創造性解決問題?思考的廣度與深度怎麼樣?學生學會的程度是不一樣的,答案的正確與否,不是一個是與不是,更重要的是好與不好。同時,我們應該明確好的課堂不僅有質,而且有量,如果教師一節課講多了,而學生還是知之甚少,言之無序、無物,就不是好的課堂;如果一節課只是讓學生學習討論一個小問題,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學目標,也不能算是好課。高質量的課堂要求教師既能完成教學目標,又能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講解問題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組織討論不在花哨而在實用,合作互動不能趟河水而要多聯繫教材等。

二、提前佈置學生預習事半功倍

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與能力,而這種要求尤其表現在課外的預習環節,學生通過相關的學習資料,從蒐集到整理,閲讀與思考,可以獲得與文本相關的大量信息,為學習課文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在預習過程中,學生熟讀課文,學習生詞,理解詞句意思。課堂教學中減少了大量的時間,教師先要進行糾正、引導、鞏固等,就可以實現教學的目標,真是事半功倍。

三、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

效率的含義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穫。其實,一節課40分鐘,一個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鐘左右。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要突出重點的原因,也是現在課堂教學逐漸調整的原因。因為,我們發現孩子不能夠集中40分鐘的精力,那麼每個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鐘出現在哪個時間段呢?這20分鐘是集中出現還是分散的呢?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40分鐘的注意力,而是根據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讓她在有效的20分鐘裏發揮她的潛力。這和老師的教學安排有關,所以在設計教學預案時注意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我們應該注重設置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知識、形式能力和提高認識真正起作用的時間,並充分利用好這些時間。合理分配教師活動和學生動在一堂課中的時間。教師滿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費課堂教學時間。

四、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節奏

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就要講究動(“動”是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解答、討論。)靜(教師講,學生安靜的聽)互補。有人講一堂課能使學生“靜”的時候“動”起來,“動”的時候“靜”下來,這堂課大體便成功了。我覺得此話頗有道理。“動”和“靜”就像音樂中的高低音組合,兩種音組合的好,才能產生出美妙的樂章。只有“靜”,教學成了老師的演講或個人表演,學生就會被動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動”,也不是成功的教學。所以教師在每講一個內容時,要給學生留有相互探討,積極參與的時間,讓他們在活動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古人在論及中國畫的構圖技巧時説:“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意思是説留下的空白,可以用來跑馬,用墨多的地方連風也吹不過去。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也應講究“疏”與“密”的技巧,對非重點的內容,學生自己可以學得懂的部分,則或放手自學,或以讀代講,是教學上的粗線條,是寫意;而對重點部分,特別是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部分,則必須是“工筆畫”,濃墨重彩,認真描畫。同時,要講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

教師語言心得體會篇6

為一名兢兢業業工作的年輕教師,“天道酬勤”早已成了我腦海中不可遺忘的座右銘。它時刻鼓舞我要和時間賽跑,將自己充沛的精力和不竭的動力用於國小語文教學與實踐的創新。時至今日,我還是堅持着一貫的“勤快”作風。工作上我勤學,勤問,勤總結,將從優秀教師那裏得來的寶貴經驗與教學機智,經過細心的領會和分析,漸漸的內化為我的教學情感,思想與特色。

教學上我力求做到細節與藝術的結合。因為我深知一節準備充分的好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這樣辛苦是值得的。後來在反思中我漸漸發現,其實聽課也是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一個好方法,因為年輕老師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驗,才能逐步掌握那些駕馭課堂的方法和技巧。

個人學習方面,我通過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來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我們常説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時代在不斷的發展,知識也在不斷的變化,為了使自己的這一桶水不會陳舊、不會用竭,我仍舊努力學習英語,給自己充電,並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學習製作多媒體課件,為教學服務,上網查找資料等等。就這樣,我教學上躬親示範,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喚醒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意識,鍛鍊他們勤奮努力的堅強意志。這短短的一年裏,我在辛勤的工作中領會到了充實真正的含義,收穫了碩果累累的喜悦;體驗到了繁忙之中藴含的無限樂趣;更贏得了家長的讚賞與孩子們的擁戴。

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穫。在這學期一系列的校內校外聽課,家長開放日及教研組活動的組織和開展等教學教研等活動之後,我無論是在自己日常的教學上,還是在思想和理念上都有了新的突破。這些不但對我的自信心是一種無形的鼓舞,也是對我各方面能力的一次次考驗。經過悉心的總結歸納和不斷地的嘗試創新,漸漸地我己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這學期我接受了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驗工作,在理論上我積極閲讀大量書籍,觀看、學習大量的課改資料,在實際操作中,努力轉變自己的思想,逐漸在自己的班級中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組互助式合作學習模式,同時提高了學生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精講多練是我採取的另一個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方法。課前,我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預習,並給予了方法上的指導。在課堂上,我少講精講,讓每位同學做好筆記,掌握知識重點難點,然後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練習加以鞏固,課後留有適當不同層次的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去練習,這樣通過精講,多練,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在練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同時,我又讓每位同學準備一個錯題本,在我每次評講習題的過程中,把他們易錯的習題和知識點重點記在錯題本上,以便於平時有重點地去記憶和理解。事實證明,這一方法切實可行,也行之有效。

正是這教學理念上的點點進步和工作上的殷殷努力,使得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績: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比賽中《方便麪的調查》獲得了區一等獎,我也因此獲得了指導教師一等獎;我還參加了濟南市國小語文高效課堂培訓,並頒發了培訓合格證書。

經過了一個學期的努力,我不但學會了如何教育學生,更學會了如何愛學生。這種愛是瞭解,是關懷,是尊重,是信任。教師與學生雖然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所以我在平日與孩子們的交流中,嘗試着從他們的心理髮展特點出發,尊重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理解他們的幼稚和天真;信任他們潛在的能力,放手讓他們在實踐中鍛鍊,在磨練中成長。這一學期即將畫上句號,但我希望這個句號能是完美的。在付出了很多的同時,自己也收穫了很多。現在,這短短的一個學期又要結束了,但這不是我理想和嚮往的終點,因為我在期待着新學期的開始,在期待着自己更大的進步,期待着自己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教師語言心得體會篇7

我是個愛讀書的人,自小我就最喜愛在書的海洋中遨遊、暢想,多年下來我已有了眾多的“書朋友”,並且與它們感情篤厚。俗話説“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之後台,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國小語文教師》。

一本書刊或雜誌能夠成為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國小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我和它的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當我還是學生時,為了走好以後事業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準備,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校圖書室借閲書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通過《國小語文教師》獲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人説:“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國小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同時《國小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為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支玉恆、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據瞭解,《國小語文教師》已走過20多個風風雨雨,滋潤了無數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緻、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園丁故事動人,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語文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國小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國小語文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同時我想《國小語文教師》也一定將與我攜手同行,共同成長,共創未來。

教師語言心得體會篇8

今年有幸又參加了暑期骨幹教師培訓,這是工作以來的第三次,每次都來這裏都滿懷期望,希望從這裏有所收穫。雖然時間短暫,會場悶熱,但讓我感受頗多,收穫頗豐。

會議分為三部分,三位老師出示三節不同課型的示範課,教師自評專家點評,專家教師分析課標。通過本次培訓,欣賞了名師的精彩課堂,聆聽了專家的精彩的點撥。雖然時間短暫,但專家精彩的點評仍舊閃現在我的眼前,激情澎湃的討論仍舊迴盪在我的耳畔…… 一次次給我心靈的啟迪與震撼,讓我不停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與課堂。

一、欣賞優質課堂,感悟名師風彩

在同一個教室,相同的學生,三位老師卻展現給我們不一樣的風采,三位老師課堂精彩紛呈,各顯智慧;昌邑實驗中學的老師給我們出示了一節二元一次方程的複習課,課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坊子區北海雙語學校帶給我們一下新授課:概率的簡單計算,課堂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成了學生狂歡的陣地,課堂中的高潮不斷起伏。壽光稻田中學劉老師出示了平方差公式一節公式定理課,劉老師自然貼切、生動流暢的語言,平易近人的表情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老師。但給我總的感覺;這次的三節課沒有以前收穫多,沒有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

二、聆聽專家有效點撥,體會評課藝術

評課是教學常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教師業務上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重要途徑。正確的課堂教學評價,對一個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教學思想的完善、教學特色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第二環節中的專家點評,可以説是精彩紛呈、激烈而催人奮進。三節課後三位老師就自己的課堂展開了全面地的説課與教學反思。各組代表和專家對三節示範課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有效點撥。專家的點評,針對不同的課型,從不同角度進行了不同的分析點評,體現了數學教學的方式是多元化,每個教師的特點和能力不同,教學特點各有千秋,因而,在新課標理念下,教師需根據自己的特點和能力,講究教學方式和教學藝術,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傾聽專家分析課標,感受新的課標理念

新的課標,新的理念,安丘市教研室主任樑全聲和馬科長為我們分析了新課程標準的變化,使我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增強了我們貫徹落實新課標的信心。

在這幾天的學習中,我深刻的意識到自己與優秀教師的差距還很大,尤其是諸城一位53歲的老師竟然課堂改革的那麼徹底,作為年輕教師的我們還不敢大膽改革。還有北海雙語周秀麗老師搞的數學建模課題研究,學生成績平均都能達到100以上,這裏面付出了多少心血才能達到的……和眾多的教學前輩相比,自己差的太遠。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我還年輕,後面的路還有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