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鄭州720心得體會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8W

心得體會是對周圍環境的敏感觀察,對人際關係的深刻認識,心得體會是自我激勵和改進的動力源泉,是前行路上的指引燈塔,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鄭州720心得體會6篇,感謝您的參閲。

鄭州720心得體會6篇

鄭州720心得體會篇1

7月20日,河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終把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細抓實各項防汛救災措施。急難險重任務是考察瞭解幹部的最好考場,各級組織部門要堅持在防汛救災一線檢驗幹部成色,切實把對黨忠誠、勇於擔當、作風過硬、能力突出的幹部選出來、用起來。

考****表現。幹部****素質平時難以直接認識和考察,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的表現,就是幹部****素質的最直觀依據。要看****領悟力,看其是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防汛救災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要看****判斷力,看其是否帶頭保持****清醒,積極做好****引導、輿情應對等工作,穩定羣眾情緒,增強社會信心。要看****執行力,看其是否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切實把防汛救災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察責任擔當。順境逆境看襟懷,大事難事看擔當。越是急難險重時刻,越能看出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要看責任意識,看其是否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時刻繃緊防汛安全這根弦,恪盡職守、主動作為,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要看擔當精神,看領導幹部面對突如其來的汛情、轉瞬即逝的生機,是否敢於擔當、敢於拍板,不辜負組織和羣眾的信任;看普通幹部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能否豁得出去、頂得上來,以一往無前的精神向汛情險情逆行衝鋒。

觀工作作風。急難險重任務是檢驗幹部作風的最佳試金石。要看工作實效,看其制定的工作措施是否具體可行,落實各項防汛救災任務是否及時有力,有沒有存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官僚主義現象。要看團結協作,看其是否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有沒有本位主義、推諉扯皮、消極應付等情況。要看為民情懷,看其是否把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擺在第一位,面對汛情險情能否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經受住考驗。

識能力水平。幹部之間的能力素質差異,平時或許難分伯仲,關鍵時刻卻立見分曉。要看其面對汛情險情的態度,是驚慌失措、進退失據,還是臨危不亂、冷靜應對,看能否第一時間作出反應,迅速抓住關鍵,科學果斷決策。要看專業素養,看其能否運用專業知識、專業思維、專業能力處置汛情險情,提高防汛救災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要看落實能力,看其能否嚴密細緻做好監測預警、堤庫排查、應急處置、受災羣眾安置等各項工作,最大限度防範化解災害風險。

人生很苦,人生很短,但這份苦難中的温情,就是照亮我們奮進征程、攜手同行的精神光芒。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心得體會範文精選三篇的相關內容,為大家帶來最新學習資訊,瞭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本站!

鄭州720心得體會篇2

張楚漢 王光謙 李鐵鍵

清華大學 水利水電工程系 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編者按

2021年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發生後,中國科學院學部諮詢評議工作委員會緊急召開主任會議,研究應對河南等地洪澇災害的應急諮詢工作。會議決定委託張楚漢、王光謙兩位院士牽頭,組織氣候氣象、水文水利、城市規劃及管理等方面的院士專家專題研判,於7月31日完成《城市特大暴雨致災防禦的關鍵問題與對策》諮詢報告,為相關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值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發生一週年之際,團隊認真學習了國務院災害調查組《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調查報告》,對諮詢報告作了進一步補充完善,形成了本篇智庫觀點文章,供城市防禦暴雨洪澇災害的相關工作參考。

2021年7月20日,河南鄭州發生特大暴雨,強度和範圍突破歷史記錄,遠超城鄉防洪排澇能力,導致城市內澇、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災併發,是一次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特別重大自然災害。放眼全國,謀劃未來,我們建議:深刻認識氣候變化和快速城市化對城市洪澇災害防治的顯著影響,提高變化環境下城市洪澇災害風險意識;將防禦洪澇作為確定城市建設空間規劃的剛性約束,動態修訂相關規劃,加快構建城市防禦洪澇災害的工程體系;多措並舉,科學提升城市防災減災與應急管理水平。

2021年7月17—23日,河南省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暴雨。7月17—18日,降雨主要發生在豫北;19—20日,暴雨中心南移至鄭州,發生長曆時特大暴雨;21—22日,暴雨中心再次北移,並於23日逐漸減弱結束。回顧整個降雨過程,鶴壁市累計面雨量最大,為589毫米;鄭州市次之,為534毫米,鄭州市總降雨量約40億立方米,相當於蓄滿的北京密雲水庫水量。2021年7月20日鄭州國家基本氣象站錄得最大日降雨量624.1毫米,採用p-iii分佈擬合鄭州站年最大日降雨量序列(不含2021年)可知,7月20日降雨量遠超“千年一遇”標準。20日16—17時,鄭州國家基本氣象站錄得小時最強雨量201.9毫米,突破我國大陸氣象觀測記錄歷史極值,此前1975年8月5日河南林莊錄得最大小時雨強為198.5毫米。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引發特別重大災害:鄭州城區發生嚴重洪澇和次生災害,洪水倒灌進入地鐵、隧道、醫院等處;西部山丘區山洪溝、中小河流發生特大洪水,漲勢極為迅猛。鄭州市遭受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並導致大面積停水停電停網,嚴重影響城市正常運轉。此次災害過程中,鄭州市因災死亡失蹤380人,佔全省的95.5%。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是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北、夏季風偏強等氣候背景下,2個颱風匯聚輸送海上水汽,與河南上空對流系統疊加,遇伏牛山、太行山地形抬升形成的一次極為罕見特大暴雨過程。國務院災害調查組調查認定,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是一場因極端暴雨導致嚴重城市內澇、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災併發,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特別重大自然災害,總體是“天災”,具體有“人禍”。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強度和範圍突破歷史記錄,遠超出城鄉防洪排澇能力,是形成特別重大自然災害的主要原因。此次特大暴雨距河南“75·8”特大暴雨不足50年,二者發生的天氣形勢、暴雨強度基本相似。北京市於2012年發生“7·21”500年一遇特大暴雨造成79人遇難;僅隔4年發生2016年“7·20”特大暴雨,雖然日降雨量為20年一遇水平,但全市降水總量超過“7·21”特大暴雨。

在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頻發的背景下,城市暴雨洪澇日益多發,我們必須放眼全國,謀劃未來,深刻認識氣候變化和快速城市化對城市洪澇災害防治的顯著影響,揭示特大暴雨形成和致災鏈發展的機理,合理制定、實施城市建設與洪澇防治規劃,科學開展防災減災管理與應對,全面提高城市防禦超設防標準暴雨洪澇災害的能力,竭力做到遭遇超設防標準暴雨時人民生命有保護、城市運行不癱瘓、國民經濟少損失。

1 提高變化環境下城市洪澇災害風險意識

1

氣候變化影響顯著

研究表明,未來氣候變化條件下,我國大部地區暴雨日數和降水強度都將有所增加。即便在《巴黎協定》温升1.5℃理想目標實現的前提下,東亞季風仍有增強趨勢,西太平洋熱帶氣旋多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北等天氣條件將有所增加,京津冀豫遭遇特大暴雨的概率仍將增大。

2

城市雨島效應不容忽視

我國城市化成就顯著,大城市城區規模不斷擴大,建成區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城市已達6個。城市熱島效應影響大氣邊界層結構,城區高層建築羣增加地表阻力,城市顆粒物排放為降雨提供凝結核。三方面因素均對城區氣候和降雨條件產生明顯影響,共同作用下使城市降雨更為集中,“雨島”效應顯著。

在氣候變化影響顯著、城市雨島效應不容忽視兩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氣候變化和城市化前後的氣象水文序列的一致性遭到破壞,城市特大暴雨更易刷新歷史紀錄,並使長重現期暴雨頻繁出現。根據歷史數據設計建設的防洪排澇工程的絕對能力不變,但失效概率相對設計目標升高。

3

城市洪澇致災形式複雜多樣

城市因當地及更大區域內的強降雨而遭遇的洪澇災害主要分為三類:城市毗鄰江河洪水、城區內澇、城郊山洪及地質災害,可能產生的次生災害則更為複雜。

江河洪水的規模和影響範圍巨大,仍然是洪水災害的首要形式。我國各級別城市多沿江河分佈、依堤防洪,中等以上城市的堤防標準普遍在100年一遇以上,重點防洪城市為200年一遇。在氣候變化和部分河流因河道萎縮、擠佔而行洪能力下降的條件下,必須未雨綢繆,認清短板,高度警惕城市遭遇江河洪水災害的“黑天鵝”事件。

城區內澇因城市當地暴雨超過其滯、滲、蓄、排能力引起,是發生在城市內部的水災害。城市地面硬化使徑流係數增大、匯流速度加快,人水爭地影響低地蓄水和河道排水空間,骨幹排澇管網能力不足,外圍江河水位、潮位頂託,均可能成為引起或加重城市內澇的主要原因。

城市郊區多有山地,部分城市依山而建,山區發生特大暴雨易引起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這類災害局域性強、過程猛烈,工程防範和預報預警均較為困難,易引起人員傷亡。城郊仍在城市行政管理範圍內,應在城市暴雨災害防禦中一併考慮。

4

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暴雨致災頻繁、損失嚴重

根據《2020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我國擁有城區人口百萬以上大城市86個;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最新數據,我國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超大城市已達21個。城市基數與規模快速增長,是我國城市超設防暴雨洪澇災害頻繁發生、損失重大的主要原因。

?城鎮內澇防治技術規範》(gb51222-2017)為城市內澇防治規定了設計重現期:大城市30—50年一遇、特大城市50—100年一遇、超大城市100年一遇,計算時一般採用年最大值法和日雨量。

雖然我國各地氣候條件不同,但由於各城市均根據各自氣象數據確定不同重現期的暴雨量值,因此可統一估計我國城市總體遭遇超設防暴雨的頻次。以城市內澇防治的設計重現期代表城市防禦不同形式暴雨洪澇災害能力的總水平,假設大城市均按50年一遇標準設防,則我國平均每年有近2個大城市遭遇超設防暴雨;假設特大超大城市均按100年一遇標準設防,則我國平均每5年將出現一次超設防暴雨事件。因此,僅從概率即可發現,城市暴雨洪澇災害是我國城市治理和應急管理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必須提高對城市洪澇災害的風險意識。

2 動態修訂規劃並加快構建城市防禦洪澇災害的工程體系

1

完善“以水定城”的內涵,以剛性約束統領規劃

完善“以水定城”的內涵,既將水資源作為確定城市發展規模的剛性約束,又將防禦洪澇作為確定城市建設空間規劃的剛性約束。在城市規劃中通盤考慮城市降雨需要的滲、蓄、排空間,以防禦災害的剛性約束統領規劃,保留、騰讓天然雨洪通道、蓄滯洪空間,避免人水爭地。

2

完善標準,多規協調,補齊規劃短板

充分重視城市發展侵佔蓄洪行洪空間、城市生命線遇水脆弱等問題,完善不同領域的標準、規範、規劃,協調國土空間、洪澇防禦、市政交通、海綿城市、河道景觀等規劃目標,統籌不同等級降雨的生態價值、資源利用、洪澇蓄泄等綜合目標。綜合考慮江河洪水防禦、城市防澇排澇和城郊山洪防治,針對超設防暴雨,研究制定不同類型不同頻率的洪澇災害風險區劃圖。具體規劃中要考慮氣候變化和城市化的影響,補充新數據重新核算城市暴雨頻率曲線,複核城市防洪排澇標準,補足欠賬,增強城市韌性。

3

留足空間、提升標準、蓄排結合,確保行洪排澇能力

城內或跨城交通主幹線與城區河流交匯地帶、城市大型低窪地帶等是城市面對超設防暴雨的主要風險區,內澇外排需求大。城市建設應優化蓄洪空間和排洪通道,加強主要風險區的蓄滯與排澇能力建設,提升標準開展改造,如建設地表或地下蓄滯洪空間、建設排水深隧等。對於自排不暢、外水頂託等薄弱環節,確保抽排水能力達到設防標準,並在遭遇超設防暴雨時正常工作。對於遇城區邊界、城市邊界的情況,確保洪澇外排通道按設計標準“一路通暢”,不受行政管理邊界的影響。

4

重視城市周邊水利工程安全

城市上游供水水庫、下游調節水庫等水利工程是城市防洪、水資源利用、生態景觀所需的重要基礎設施,但汛期便是下游老百姓“頭上的一盆水”,一旦出現險情將帶來重大災害。要高度重視城市周邊水利工程安全,開展安全評估;加強調度管理,嚴格執行調度規則,減輕大壩壓力;加強安全監測和險情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加強水情監測預報,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強雨洪資源利用,防止集中棄水與暴雨疊加;嚴防極端情況下潰壩,加劇下游災害。

5

加強城市各類工程涉水隱患排查

開展市政、水利、交通、電力、燃氣、物流、教育、醫療、文體等城市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工程的涉水安全隱患排查。洪澇易在人口密集、設備集中的地下空間及低窪地段致災,為此應設置人員應急避險、逃生的專門設施和應急預案,應通過工程措施確保重要地下空間和地下生命線安全。

3 科學提升城市防災減災與應急管理水平

1

精確預報,精準預警

精確的天氣預報是發佈精準防災預警的前提。目前氣象監測預報能力還不完全滿足城市特大暴雨災害防禦的需要,預報的降雨區域、時間、雨強不夠精準,還未達到空間到街區、時間到小時的程度。應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提高災害性天氣預報精度。

明確區分災害性天氣預報和洪澇災害預警的性質和作用,確保發佈災害預警的精準性、及時性。研究完善城市暴雨內澇預警關鍵指標和監測系統,南、北方不同城市設立包括實測雨量、河流水位、城區積水等可操作的洪澇災害預警閾值指標,納入防災減災應急指揮系統。

2

明確職責,聯動響應

加強領導幹部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落實各級政府防汛救災的主體責任和各職能部門的具體職責,嚴格執行防災指揮制度和決策流程,理清城市洪澇防禦的應急管理職責與聯動機制,加強信息發佈和組織動員能力。

切實落實“大應急”理念,研究氣象預報和災害風險預警的耦合機制,研究從政府組織發動、職能部門專業行動,到企業運營單位應急聯動、社會公眾積極響應的高效快速應急響應聯動機制,建立暴雨洪澇災害緊急情況下的高效協調決策和執行機制,提升城市洪澇防禦和應急搶險能力。

3

智慧防災,以人為本

提高城市洪澇災害監測預警的信息化和智慧化水平,充分考慮人在災害環境中的暴露情況,結合室內外精確定位、應急通訊和大數據技術,以人為本,對暴露於特定時空受災風險的個體、羣體通過手機應急預警通知等方式發佈定製化預警信息,提供有針對性的行動指引。

4

認識風險,強化社區

加強城市洪澇風險評價,明確高風險地區,編制高精度洪澇風險圖並及時更新,提高城市各類單位和居民對洪澇災害風險的認識。強化社區、村在洪澇避險、救助生命中的作用和組織能力,做好科普宣傳,提高居民自我保護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鼓勵居民儲備應急必需品。社區、村儲備應急通訊設備,保證極端洪澇災害發生後與外部保持聯繫,為後續精準快速救援提供可靠依據。

張楚漢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參與或主持了南水北調、西南大水電站羣開發、怒江保護與開發、唐家山堰塞湖整治與北川地震遺址保護、水利學科發展戰略、雄安新區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黃河水與工程方略、城市特大暴雨致災防禦的關鍵問題與對策等重大戰略諮詢項目。

王光謙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二屆中央副主席。

李鐵鍵 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副研究員。

鄭州720心得體會篇3

河南經濟報 記者 焦颯

“作為一名鐵路人,能夠參加黨的二十大,不僅是我的驕傲,也是鐵路人的驕傲。”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鄭州高鐵基礎設施段電務維修技術中心副主任鄭小燕説。

11月13日,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並積極“備課”的鄭小燕回憶起參加黨的二十大時的場景,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回憶起在人民大會堂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做工作報告時的場景,我依然記憶猶新。在1小時44分鐘的時長裏,全場響起了32次熱烈掌聲。”鄭小燕説,“熱烈的掌聲代表着現場2000多名代表的心聲、代表着9600萬黨員的心聲,更代表着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

因疫情防控要求,鄭小燕從北京返回鄭州後需居家隔離。一到家中,鄭小燕就忙碌起來,整理好筆記後,便第一時間以視頻會議的形式與工友們分享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體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幹出來、奮鬥出來的!”鄭小燕説,“十年來,我國鐵路事業飛速發展,高鐵從追趕到領跑,成為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範例。作為高鐵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我感到無上光榮。”

聽完鄭小燕的分享,大家激動不已,紛紛表示備受鼓舞、信心倍增,責任感與使命感更強了。

在黨的領導下,一代代鐵路人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披荊斬棘,創造出一個個奇蹟:路網規模質量實現重大躍升,建成了當今世界上先進的現代化鐵路網和發達的高鐵網;高速、高原、高寒、重載鐵路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智能高鐵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鐵路人在新時代征程上留下了一個個堅實的印記。

作為高鐵列控領域的行家裏手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鄭小燕先後參加了京廣、徐蘭、鄭渝、鄭阜、商合杭等高鐵部分區段的接管驗收和聯調聯試工作,並通過集中課堂、業務培訓、交心談心等方式向青年職工傳授技能經驗,培養了一大批高鐵電務技能人才。

奮鬥不停歇,學習不止步。“回到鄭州後,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帶領工友們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鄭小燕説。

鄭州720心得體會篇4

為其不長的金工實習即將落下帷幕。在過去的八天中,我們組先後實習了車工、線特/數銑/數車/銑磨、鉗工、焊鈑熱等內容。雖然時間短暫,不能做深入學習,但這些天來的生活也稱得上是內容豐富,充實有趣。在實習過程中,我不僅對實際工業生產過程有了一定的認識,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更學習到了許多工作學習中必備的品質,初步培養了自己作為一名工程師的素養。以下是我的一點心得。

在參加金工實習的這幾天中,每天我們都是8點鐘上班11點半下班,中午休息一個多小時,下午一點半又要上班,到五點才能結束一天的實習。這使我改掉了在暑假中睡懶覺的壞習慣,每天力爭早睡早起,好像是回到了軍訓的時候。這就為這一學期的學習開了一個好頭,十分有利於我們養成健康的作息習慣,幫助我們改正凌晨睡,中午起的顛倒的作息。不僅如此,這一作息規定還增強了我們的時間觀念,讓我意識到凡事要趕早不趕晚,做事留有餘地才不會是自己陷入手忙腳亂的地步。

在實習過程中,許多工種都需要保持鎮定這一要求。比如車工,一開始未免有些緊張,不是加切身時加得太多,就是不能用適當的速度竟轉動手柄,又或者讀不對數據或是根本想不起來要做哪一步,導致了效率的低下與失敗。靜下心來好好反思發覺自己是太緊張了,於是鎮定情緒,不慌不忙的做下面的步驟果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又如焊接過程中,太過緊張了手就老是抖個不停,焊的歪歪扭扭,焊槍動的不是快了就是慢了。只有平心靜氣才能慢慢地推動焊槍,焊準,焊好。

有許多操作過程中,需要兩名或同學共同完成工作。這時,就需要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像熱處理的實驗過程中,每個人各司其職,負責自己的一個環節,又互相幫助,幫其他同學服務。同學間毫無私心的幫助,真誠的相互鼓勵加油,一切分擔工作的壓力,更一起分享成功帶來的喜悦,金工實習更象是一個集體活動,拉近彼此的距離,填補了存在的隔閡,是大學生活中少有的幾次徹底展現集體的魅力的機會。

要説金工實習中哪個環節給人印象最深,十有八九的同學都會回答鉗工。一進工作間就是個下馬威。站在那兒又鋸又銼地折騰了一就連一個像樣的平面都銼不出來,那真是覺的頭暈腦脹,大受打擊。第一天結束的時候,還把錘子的羊角鋸壞了,當真是覺得自己肯定做不完了。好在其間有兩天的休息,養精蓄鋭之後再度開工,終於按時完成了任務。鉗工對於我來説是個不小的挑戰,它告訴我要不急不躁,掌握方法。只有在耐心與耐力的雙重保障下,才能出色的完成工作。

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在實習中我也體會到也要因材施“工”。往往達到一個目的有好幾種方法,這時就要綜合考慮精度要求,經濟效益鄧眾多因素選擇最適當的方法。比如加工一個環可以用車牀車,也可以用刨工,鉗工,磨工,甚至線切割,但是它們加工出來的精度卻不一樣,耗時耗費也相差不小。同樣是車牀,對不同的材料每次的加工深度有不同,硬剛每次就應在1mm以內,軟一點的剛或其他金屬則可以每次切削多一些。如果對不同的車刀要求又不一樣。精車比粗車的就要每次少切一些。總之,要根據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近十天的金工實習,雖然有些累,但感到很欣慰。給我們指導的師傅都很隨和,一遇上我們不能開竅或雙手不巧時他們總是耐心一遍又一遍地給我們講解,甚至是手把手地傳授技術,平常空有理論的我們終於感到了實踐有多麼重要,倘若沒有金工實習,有一天走出校門,什麼是電焊條、什麼是台虎鉗、車牀和銑牀有什麼不同、原來螺母是可以用手工磨出來的、鑄造用的材料是沙……這些我們都不知道,還説是學工科的學生呢!可想而知,金工實習給我們的實踐性知識有何等的可貴。它是讓我們把自己當成一份鋼料,在實踐這個大熔爐裏不斷的敲打,不斷的磨練,讓我們的體魄和精神不斷的得到提高和昇華,鑄造成一塊優秀的工件!

創新報告及一些建議:

1、由於實習的時間很短(只有兩週),而且工種比較多,安排比較緊密,基本上是一天左右就一個工種,很多東西都只是學到皮毛,或只是對相關的知識做大致的瞭解。這樣一來,學到的東西很快就會忘記了,印象不深刻,更不用説熟練了,以至沒有機會讓學生在這方面做出創新。有些老師在講解完工種的介紹和操作的步驟後,讓學生按步驟操作一下,看還有時間就要學生做作業,我覺得這個時候老師應該給點時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自由發揮,或是指導學生進行一些有益於創新的活動,讓學生活學活用,用學過的方法去做一些沒做過的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如有時間的話,應儘可能先讓學生了解一下工作原理再介紹機器和操作,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每一步操作的由來,而且讓學生把每一步都記得更加清晰,操作時不容易發生錯誤,這也為同學們的安全加上了一層保障。

3、每一組的人數不宜太多,因為人多的話,聽老師講解也聽不清,看老師的操作也看不清,這樣容易使的學生在操作時不能確定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確,就有可能誤操作,容易產生危險。所以我覺得有一些工種應該增加老師人數,把每一組分的更細,讓學生向老師詢問的機會。

4、鈑金中切割板材時,每次都要量取,十分不便,可以在牀身上加上刻度及固定裝置,使得可以實現連續切割。甚至可以考慮安裝自動裝置,類似於自動走刀,在切割相同型號的板材時可自動完成。

鄭州720心得體會篇5

縱觀整個事件原因多樣,有黨政人員的懶政務、勤政績,有應急管理人員工作的懈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應急、基礎建設功能不足等等。

分析具體原因有現狀管渠斷面、坡度及埋深過小,上下游落差過小,流速過慢,通水能力過低,排放措施不當,暴雨重現期過小,無技術交底環節,出白圖以及擅自違規變更、施工質量不合格、投資着重點偏移,城市規劃建設落實防災減災要求不到位等問題。

針對此次鄭州特大暴雨災害事件,我們需要整體分析事件原因,吸取前車之鑑,故提出以下建議,希望對於之後的項目實施有所啟發及警示。

1、設計規範的更新及城鎮化建設,現狀雨水管道早已不滿足當前排水需求。此外,近年來各地自然災害頻率明顯上升,政府應該重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及改造,應該把最關鍵的民生項目放在首位,優先提上日程。

2、地下管道項目是良心工程,是努力建成但直觀看不到的工程,但與此同時也是至關重要的基礎工程。政府及設計單位應在這些基礎且至關重要的項目加大投資比例,而不是一味的做好面子工程。

3、摒棄陳舊的城市雨水排放建設理念,在新區市政雨水管網系統建設時一定要從長計議,克服上述因短期行為和不科學的判斷和決策所帶來的技術失準的局面。同時城市雨水排放量的增加要結合近年來,尤其是現階段觀測的降雨資料對排放的河流進行必要的水文觀測,複核現有排放河流的通流能力,採取必要的加高加固措施,防止洪水漫溢和潰堤事故發生。

4、在摸清現狀基礎上,編制完成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規劃,建設較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源頭減排設施、排水管渠設施和排澇除險設施整體考慮,並與城市防洪規劃相結合。內澇易發地區,應增加城市行泄通道、建設雨水調蓄設施,完善應急預警系統,提高應急反應。

5、片區雨水規劃應該設置強排措施,對於強排設備的智能化及後期維護工作應落到實處,而不是形同虛設。向建設時期適當增加投入、平時增加少量運行和維護費用換來暴雨期間全城安然度汛的觀念轉變,才能有效地防止污水漫溢、暴雨淹城的悲劇發生。

6、正確處理好雨水管道排放與海綿城市滯留存儲之間關係,利用軟件模擬預測不同設計條件下最優設計方案,在保證城市不發生內澇的情況下普及海綿新理念。

7、設計單位應該以設計相關規範、標準為準則,在滿足建設單位的訴求的同時,做到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範標準。

8、對於項目的設計變更問題,“設計文件需要作重大修改的,建設單位應當報經原審批機關批准後,方可修改”,設計單位應該得到相關批准後再提供施工圖設計變更。設計單位或個人不能違規向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提供白圖。

9、這次暴雨災害暴露出基層人民對於突發災難的反應、處理能力不足,在日常生活中加強應對災害的應急措施的學習演練,做到面對自然災害及時反應,及時處理,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提高民眾的自救互救能力。

當前,灃西新城處於大力開發建設階段,應吸取鄭州特大暴雨災害的教訓。在政府開發單位的領導下,做好城市建設規劃,仔細推敲複核關鍵技術參數。加大民生基礎設施建設重視度,提高良心工程投資佔比。做好項目建設各階段工作,尊重設計,規範施工,保證質檢,按照標準流程做好每個環節工作,完善應急預警系統,提高應急反應,共同建設標準化大都市。

鄭州720心得體會篇6

現在我們國中的老師被要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考試。為的是可以教育學生。其實我發現老師的心理也不健康,在我們學校,大部分的老師心理不健康。只有一個時間是健康的。那就是暑假。因為那時沒心理負擔。但是一到開學。心理就又開始不健康了。因為壓力實在是太大。首先是到哪裏去任教的問題。一不小心你就會被調到偏遠的山區。那就有苦吃了。還有就是學科成績,這是唯一的目標。你是合格還是不合格全看你的成績。其它的不管。所以一開學就沒得空了。心上象有一塊沉沉的石頭。一直抓學生的成績。唯恐落後。一直到暑假開始。知道了結果。如果成績好的話,整個暑假就比較好過。如果成績比較差。就還是得膽心這個不合格會不會輪到自己頭上。所以説老師心理上的這塊石頭往往影響到對學生的態度上。恨鐵不成鋼和體罰,變相體罰等等簡單粗暴的做法就是這種心態的體現。

以上只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就是待遇問題。雖然老師有假期。但是也沒什麼可以做呀,旅遊需要錢,就那麼點錢遊多遠這一次去海南用了6000多。還真點心疼呢。但平時我們除了工資,幾乎沒什麼錢了。工作時間呢從早上6點多。到晚上5點半。作為班主任的一星期兩次要到9點多才能離開學校。上夜課就更不用説了。而其它事業單位就沒這種情況了。他們8點鐘上班。下午也是很遲才上班的。而我們中午為了抓學生的成績幾乎是沒得休息的。他們工資比我們高。高中的老師儘管跟我們差不多辛苦。但他們工資比我們高多了。這樣的一比較心態又不平衡了。還有班主任,沒幾個願當班主任,因為實在是太辛苦了。整個學校的調查結果顯示,沒幾個願當班主任,當的大多數是不得已而為之。

最説領導上的課差不多都是副科,不用調測的。有的還不用任課,多餘的課壓在一部分老師身上,老師累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卻在那兒高唱"今年我們學校老師超編。"活兒誰幹得多。誰挨的批評就最多。錢就拿得最少。活兒幹得最少的,好事樣樣有份,壞事一樣都輪不到。

所以説要心理疾病要治療的首先是老師而不是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