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課程改革的思與行心得體會最新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9W

體會就如同個人經歷一般,需要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透過心得體會我們能領悟到自身情感智慧在不斷演進、充實的過程,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課程改革的思與行心得體會最新8篇,感謝您的參閲。

課程改革的思與行心得體會最新8篇

課程改革的思與行心得體會篇1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地理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生學習地理課的方式、態度、情感與興趣等方面也有了較大的起色。但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還是不可避免地走入一些教學的誤區,給新課改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影響,通過遠程培訓,聽講座,看案例,解讀課標,以及專家講談,頗有收穫,釐清了許多認識,對教學、教師成長非常有益。

一、課堂教學注重探究,引領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有地理社會調查、地理科學實驗和地理文獻研究等。探究活動設計以解決一個比較複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如繪製一張模擬地鐵線路規劃圖、模擬規劃一個居住小區的`商業網點等,以此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學習。地理問題的探索學習,有利於創設人際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意及成果,發展樂於合作的團隊精神。

二、課堂教學,注重角色的變化。

傳統的教學中,老師是權威,是知識的擁有者和傳遞者,在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中,老師不再是權威、知識的壟斷者,而是一個和學生平起平坐,同樣充滿了好奇心和創造心的學習者,同時也是學生最好的朋友、合作者。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向大家講述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心得體會,在講的內容上,注重的是學習的過程和獲得知識的過程。

三、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實施“在活動、實踐基礎上通過交往促進學生髮展”作為課程實施的基本思路,從而使課程實施體現出“參與、合作、體驗、探究”為特徵的發展性特點。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願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教學,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實現學生學習方式上的轉變,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總之,通過本次培訓,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落實在教學實踐中,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成果。

課程改革的思與行心得體會篇2

自從實行課程改革以來,許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會這樣的現象:當教師在講解、引導或統一要求時,學生突然給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話;當同學在提出一個問題或解決一個問題時,有的學生會無意識地把自己的想法説出來。這兩種現象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不少快樂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煩惱。

生本教學以生為本,主張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倡導教師是學生的促進者、合作者、研究者,在這種寬鬆、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插嘴”現象是很常見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導致“亂説”的現象。

這就要求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個性的差異,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智慧與才華的機會。並且對於正常的 學生插嘴是學生正在積極參與學習與獨立思考問題的體現,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一種途徑。教師應予以解決。幫助學生解決或由學生自己討論解決,並給學生以鼓勵;當學生出現亂説現象時,教師應及時控制讓學生很快地停下來,或轉化為積極的提問。那麼教師應怎樣才能使“亂説”變成積極的“學生插嘴”呢?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要經常使用的一種策略。我們老師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馬上急於告訴學生,沒有必要的。面對學生的插嘴,等待可以給學生一個表達的機會,一個自由想象的時空,能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敢想、敢説、敢做,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生本教學中數學課堂上的學生的插嘴,我們不僅要認真傾聽、耐心等待,而且要經常為學生喝彩;這是因為:喝彩,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產生積極的、主動的、衝擊式的學習慾望。,大膽想象、大膽猜測,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並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探索、發現與解決。

課程改革的思與行心得體會篇3

我參加了新課程改革的培訓學習,感受頗深。通過這次的學習,在專家們的引領下回顧了自己多年來的教學過程中的得失,我的心得如下:

一、教師將面臨新課程改革帶來的挑戰

1、教師失去了對學生學習內容的權威和壟斷

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學生學習內容的開放性使學生的認識領域大為拓展,吸納知識的途徑由單一變為多元,教師已經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來源。由於學生在研究、探索的學習中內容大大超出了課堂教學、教材、教學參考資料的範圍,老師們失去了對書本對大綱的依託,也就失去了對學生學習內容的權威與壟斷,因此我們的老師在走進教室、走近學生的時候出現了從來沒有過的“忐忑不安”的感覺。實行素質教育以後,指導學生學習時的力不從心,無能為力,讓教師從內心意識到自己知識結構的單一、知識面的狹窄、對本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繫的漠視等問題,從而產生了繼續學習、完善自我的強烈願望。

這是未來時代教師必須具有的品質和素養。通過觀看視頻,聽到了專家對問題的精闢講解,使我掌握如何把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通過網絡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使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地理素養;怎樣才能將一根根主線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之中。

2、教師從個體走向合作以往的教學中,我們老師獨立地完成教學工作,可以基本上不和其他學科的教師有業務上的交往。但在研究性學習中,幾乎很難獨自一人很好地完成對學生課題的所有的指導工作。這就要求教師從個體走向合作,聯合起來對學生課題小組進行指導。教師要學會合作,這是老師面臨的又一個挑戰。做作業的過程,使我對以前自己做的很多教學工作進行了很好的反思,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我體會到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鬆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於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二、課程改革呼喚教師角色轉變

1、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向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指導者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同時教師還應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採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熱情更加高漲。教師除了參與、促進學生的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學習給予指導,應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

2、由“教書匠”轉向科研型創新型教師,由單一型教師轉向綜合型教師教師要成為主動的課程研製者,積極設計新穎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忠實的向學生傳授課本知識的“教書匠”。隨着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彈性加大,教材教參給教師留有的餘地加大,教師既是課程的實施者,同時又是課程的研究者。在提高自身的科研創新能力的同時,教師更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多年來,學校教學一直是分科進行的,新課程在改革現行分科課程的基礎上,設置了分科為主、包含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這就要求教師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成為綜合型教師。

三、新時期的中學地理教師應積極接受挑戰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要求我們教師具有較高的素質。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教學方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所有教育行為都必須以培養科學思維方法、創新意識和提高科學素養為目的。教師要不斷拓寬知識面,廣泛獵取各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國際國內社會熱點、高新科技的信息。

1、複合型的知識素質

教師的知識水平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是教師搞好教學所必備的先決條件之一。科學文化知識是指具有當代科學和人文發展的基本知識,當代科學的基本知識指對信息科學、生命科學、新材料科學、新能源科學、環境科學、空間科學和海洋科學等方面的知識有一定了解。新課程十分重視知識的教育價值和育人功能,目的在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展學生的個性。與傳統的教育理論重結果、輕過程的觀點相比較,新課程強調教學既是一個認識過程,更是一個發展過程。新課程要求中學教師不僅要懂得教什麼,而且要懂得怎麼教,還應明白為什麼這樣教。教師如果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論修養,就難以自由而科學地設計和駕馭教育教學過程,更難以進行物理教學改革與創新。

2、健全的專業情意

教師的情感是豐富的,尤其是教師的職業情感更具特色,其主要內容包括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對學生的關愛和理解態度,對教書育人的熱情以及敬業精神等。教師作為完整的人不僅僅是理性的人,教師的慾望、情緒、價值信仰等人格特徵更應受到重視。

在線研討,讓我們與全省各地的教師、與專家近距離接觸,通過討論開闊了眼界;很多好的創意迸發出來。通過此次學習,不僅使自己的眼界更開闊,而且使自己對高中地理新課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這無疑將對我們今後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總之,每位教師都應當樹立課改新理念,樹立科學的教材觀、教育觀、學生觀,深入鑽研新教材,從自身做起,轉變觀念,以研究性學習為開端,教師將從思想觀念、知識結構、工作方式和行為方式等方面挑戰自己、改變自己和完善自己。

課程改革的思與行心得體會篇4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通過教學實驗,慢慢理出一點頭緒,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平等對話

新課改改變了以往的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規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學。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才會輕鬆、愉快地投入學習,才會主動探究,因此,現代課堂教學應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台,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係"理解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衝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裏一起學習。這個過程不再是應該使學生處於一種心理放鬆、精力集中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説敢做。

1、給學生機會。比如在教學問題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時,通過“競選焦作市市長”的情景設計,使學生體會地理學對決策的貢獻,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通過這樣的學習,不僅考查了學生收集的資料,培養了學生表達能力。而且變老師枯燥的講解為學生自主地我想説,我能演。再通過讀書,進一步瞭解煤城焦作。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使師生、生生、生文對話達到融合,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學會了學習。發散學生思維。平等對話使學生在課堂上成為學習的主動者,把自己想説的,能説的都説出來,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

2、虛心請教。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為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為別人的老師。給學生以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3、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平等對話。老師參與學生的合作中。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説話。學會合作,增強自信。

二、 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地理、理解地理,同時把學習到的地理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地理,感到學習地理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繫。

三、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説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裏,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地理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繫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

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着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阿基米德説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麼,就讓我們給學生一個探究的天空,讓他們用"探究"這一支點去"撬起"整個知識王國吧!

課程改革的思與行心得體會篇5

什麼是分小組合作學習?“分小組”是形式、“合作學習”是操作辦法,這打破了以往的傳統教育模式,以老師為課堂主體轉換為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老師僅起到輔助的作用,這樣做可以使優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鍛鍊和展示,也可以以優帶差,讓全體學生齊頭並進。針對這種教育模式,老師看似不重要,其實老師比以往做的工作更多、更辛苦。課堂雖然還給了學生,但是老師課前的準備工作要求更充分、更全面,特別是導學案的編寫,要求老師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做精、做細,因為導學案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教學的結果。下面是本人對“分小組合作學習”的幾個重要環節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一些想法:

一、預習

學生的預習仍然像以前一樣,僅僅是簡單的瀏覽教材和完成課後的練習,並沒有依依照導學案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預習。另外,學生在預習後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即使發現問題,也不願意去多想。同時,許多教材中無法找到的拓展知識點,學生沒有注意去思考。因此,這要求導學案在預習提問中一定要有針對性、有概括性,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恰當的問題,讓學生在預習後就能對本節知識有大概的掌握。而針對預習自測題,一定不要太難或者太簡單,太難會打擊學生的預習積極性,而太簡單又無法達到預習的目的,所以題目的設置不義益太多,要精、有層次性,難易結合,達到對本節知識初步掌握的目的。預習一般在課前,對預習質量的監控由小組長來完成,這要求小組長必須負責任。預習環節做好了,課堂上就有更多的。時間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認真完成預習任務以後所進行的自主解決新知識點的過程。自主學習的重點是“自主”二字,意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這一環節的主要問題正在於“獨立思考”。針對b、c層次的學生,他們的問題肯定偏多,他們針對自己遇到的問題特別是偏難一點的問題,不是主動去思考,而是等待合作學習時a層次的同學來講解,依賴思想特別嚴重。針對這個問題,一是要求導學案的設置必須要循序漸進,逐步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問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二是老師要加強巡視,對不主動積極思考問題的學生及時的教育,老師也可採用點撥的方式,激發他們的思考興趣。這一環節的另一個問題是a層次的學生完成的速度肯定快一些,他們完成後就無所事事,這就要求導學案的設置一定要有層次性。老師在編寫導學案時要適當注意拔高,這些拔高的地方就是留給a層次的學生去完成的,讓他們的思維得到充分的鍛鍊,而b、c層次的學生選作這一部分即可,這樣也可以達到時間的一致性。

三、合作學習

這一環節是課改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最不好把握的一個環節。要求學生在合作學習時要積極主動參與到討論中去,對小組成員提出的問題積極去思考並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意見不統一的問題就提出來全班解決。剛開始合作時,學生沒有固定的模式,顯得亂七八糟,所以老師首先應該教會學生合作交流的方法。什麼是合作學習?首先交流在預習和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例如掌握了什麼?什麼又沒有掌握?不應該僅僅侷限於交流沒有掌握的地方,會做的地方大家也應該交流自己的想法;其次,合作學習很多時候要討論題目是否正確,這是學生最容易犯得錯誤就是僅僅訂正一下答案正確與否,而並不是討論這個題目為什麼做錯或是説誰的方法更簡單,也就是説大家並沒有交流道最精華的東西。所以在合作學習時,首先定要保證每一位同學都要發言,以a層次的同學為中心,各抒己見,交流思路;另外老師要反覆強調討論什麼?討論的重點是什麼?老師要到每個小組去聽一聽,甚至可以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去,對討論不積極的,討論方法或者方向錯誤的小組要及時提醒,對討論不認真的同學要及時批評。所以老師在合作學習時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老師的引導對學生的討論至關重要。

四、當堂反饋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自己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然後老師對學生的反饋情況加以點評和小結,重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反饋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情況,二是反饋小組無法解決而需要全班共同解決的問題。前者的完成可以採取小組輪流發言的形式完成,若時間允許老師可以讓每個小組都發言,讓每個小組都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如果出現小組概括的不完整,可採取其他小組補充的形式來完成;後者比較重要,往往每個小組的問題具有普遍性,這也就是本節的難點,這時候若已有小組完成或者某個同學單獨完成,老師應該先讓學生展示,而不應該採取直接講解的方式,若沒有小組完成,老師應該讓小組展示存在問題的關鍵點在哪裏,適當引導學生思考後再作講解。展示完成後,老師引導學生完成本節小結並做好筆記。

五、課後鞏固

課後鞏固主要是完成課後作業以及對本節知識的複習,複習任務可以佈置給小組長去監督完成,而針對課後作業,完成的質量非常重要,主要在於是否獨立完成。對c層次的同學而言,作業中遇到的問題肯定偏多,這是就會出現抄襲的現象。針對抄襲,老師首先應該加強教育,同時要培養好小組長,他們的監督至關重要。而對於作業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小組成員之間可以交流一下思路,共同解決,如果仍無法解決就應該向老師詢問。作業完成的真實性非常重要,而恰巧這一點又是老師最不好監督的,所以老師只有通過培養優秀的小組長和課代表來代替自己。另外,為了避免抄襲的現象,老師也可以採取分層次作業的辦法來解決,讓c層次的同學只做基礎一點的題目,而難度大的只要求a和b層次的同學去完成。

以上是本人在一學期的新課程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自己的解決辦法,和大家共勉。

1、要有開放的胸襟和敢於自以為非的精神。

在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之間,彷彿是一片不確定性的開闊地,它讓因循守舊者困惑,也給真正的改革者釋放了智慧的源泉。以往,只要有現成的教材,捧一本教參就可以輕車熟路地傳道授業解惑,這是因為課程總是換湯不換藥。如今,課程標準不那麼具體那麼精確了,卻多了些彈性空間;而教材,也不再是經典,只是教學使用的材料了。這才讓習慣於以教材為目的的教師感到困惑了。因此我們説觀念轉變是課改成敗的關鍵。

要想取得課改的成功,就要不斷吸收新思想,樹立新觀念,而要吸收新思想,樹立新觀念,必須有開放的胸襟和敢於自以為非的精神。樹立新的教育觀念,總要觸及過去的觀念。有些多年積累的"經驗"可能要被否定了,習慣的做法可能不宜再用了,甚至連自身的"威風"也要減下去幾分了,又沒有現成的新方法可以隨手拈來。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新課程要求我們要用質疑的目光、否定的態度、發展的思路對教學現狀經常進行反思,並進行不斷的創新。課程改革呼喚新的教學智慧,新的教學智慧是要改造傳統的教師權威。

近年來討論的學生主體性、教師角色轉換、自主建構性學習、創新教育和教育創新等問題,如今都將在改革中落實。教師在"死守"或"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上,首先要作出抉擇,要適應新課程。就要與舊觀念決裂,短時間內,教師的內心或許會有點心慌意亂,行動上也會無所適從,但從長遠的方面來看,它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有利於教師的發展,有利於課程的實施。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教師能否儘快調整自己的思路,能否儘快在新課程佔有一席之地,能否站在課程改革的制高點,考驗了我們當代教師的學識與智慧。

2、要學會與他人合作。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我們自己也要學會與其他老師合作。有這樣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叫做《天堂和地獄》。據説,有一個天真的小孩子不知天堂和地獄為何物,便去請教一位哲學家。哲學家把孩子領到一個很深很深的池子旁。小孩子看到,池子旁坐着一羣瘦骨嶙峋的老人,老人們用很長很長的勺子在池中舀肉湯喝,從湯中吸取營養以維持生命。哲學家告訴孩子:這便是地獄。

緊接着,孩子又跟隨哲學家來到另一個地方。同樣的池子,同樣的肉湯,同樣的勺子,所不同的是,這裏的老人們個個紅光滿面,神采飛揚。哲學家説,這就是天堂。同樣的的池子,同樣的肉湯,同樣是人,但天堂與地獄有天壤之別,差異何在呢?原來,地獄裏的人老死不相往來,自己舀湯自己喝,費時費力,營養不足,精神疲憊。天堂則相反,你舀湯給我喝,我舀湯給你喝。省時又省力,營養充分,身體健康。

更重要的是,天堂那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際關係使人精神愉悦。故事分明地告訴我們:地獄充滿自私,天堂充滿友愛。惡性的嫉妒源於極端化的自私,而極端化的自私只能通往地獄之門,要想擺脱惡性的嫉妒,走出地獄,就要擁有"合作"這張通往天堂的"綠卡"。應當看到,當今社會不僅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更是一個合作的社會,單打獨鬥已經難於在社會上立足,強調團結協作是21世紀對每一個人的要求。有專家指出:21世紀的成功者將是全面發展的人,富有開拓精神的人,善於與他人合作的人。我們要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自己也要學會與人合作。因為"交換一個蘋果,各得一個蘋果;交換一種思想,各得兩種思想。"

課程改革的思與行心得體會篇6

本人在數學新課程培訓中認真聽取專家講課,對於新課標有一定的心得體會,現具體彙報如下。數學課程是義務教育一門主要課程,它從國際意識、時代需求、國民素質、個性發展的高度出發,是對於數學與自然界、數學與人類社會的關係,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文化價值,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維,發展智力和創新意識具有基礎性的作用。它是學習課程和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同時,它也是學生的終身發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奠定基礎,對提高全民族素質具有意義。

重視數學思維方法數學應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着是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數學思維的特性:概括性、問題性、相似性。數學思維的結構和形式:結構是一個多因素的動態關聯繫統,可分成四個方面:數學思維的內容(材料與結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維方法)以及個性品質(包括智力與非智力因互素的臨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為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三種類型。

數學思維的一般方法;觀察與實驗,比較、分類與系統化,歸納演繹與教學歸納法,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一般化與特殊化,模型化與具體化,類比與映射、聯想與猜想等。思維品質是評價和衡量學生思維優劣的重要標誌,主要表現為: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和批判性、獨創性。

應用數學的意識,教師有責任拓寬學生主動學習的`時空,指導學生擷取現實生活中有助於數學學習的花朵、啟迪學生的應用意識,而學生則能自己主動探索,自己提問題、自己想、自己做,從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以及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

數學課程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方面。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數學教育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本人更深層地體會到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深切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髮展為本,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程、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對數學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繫,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在日常教學中,就要貫徹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更新理念,改進教學方法,爭取早日成為合格的、成熟的數學教師。

課程改革的思與行心得體會篇7

帶着新課程改革濃濃的春意,沐浴創新教育縷縷陽光,花季的雨露和園丁的微笑一齊映進我的視野。新課程改革讓我體會到了教學的生命過程。在經過這次培訓之後,我深有感觸,一切要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的主動性、小組合作性的課堂才是高效課堂。

一、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隨着教育教學改革大潮的掀起,很多教師都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大膽的嘗試、改革和創新,當然我也不例外。我們採用了“走出去,聽進來”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能力。所謂“走出去”,就是走出自己的課堂走進別人的課堂,多去聽學校“老”教師的課,走出校門多去聽的優質課。從中學習他們的經驗和方法;“聽進來”就是即要聽取別人的教學經驗,也要多讓別人聽自己的課,聽取別人的評論,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嘛。

二、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英語教學採取了導學——獨學——互學——評學四部教學。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預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面對的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課改中我們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往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往做。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4、採取五種方法

(1)激發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5)採用多樣性的評價機制。

三、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啟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

2、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生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把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3、誇大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中的主導性作用,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盯、觀、跟,並且講解不能超過15分鐘。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繫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着,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課程改革的思與行心得體會篇8

八月份,新課程改革培訓在網上展開,通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在專家的講解以及課改區老師的現身説法中,我第一次感受的了自己對課改的渴望,同時也感受到了一份來自未來的壓力,新課程目標向教師提出了基礎教育下全面素質教育的實質性內容和具體要求。在知識、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沒有知識和能力是不夠的,那麼如何推動社會不斷進步,應從基礎作起,從學生的教育做起,從課改作起。課改不改課就行!

通過網絡上一些老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剖析,使我們認識到應該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怎樣才能將一根根主線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之中。

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不僅可以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數學的主要脈絡,而且可以使我們站在更高層次上以一覽眾山小的姿態來面對高中數學新課程。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不僅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數學新課程內容的增減與知識的分佈;怎樣把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即專家們所提醒的在對學生講解時應該把握的尺度;新的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從自身的知識儲備上為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作好充分的準備。

一、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

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靈活使用挖掘教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二、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對於課堂教學,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着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

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髮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我認為,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儘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總之,21世紀的教育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是越來越高。數學教師除了在新形勢、新環境下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及規律外,還應更深入進行體育教學實踐,不斷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才能成為實施創新教育需要的具有高素質的重新型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