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莫言作品蛙讀後感範文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57K

書籍使我們成為以往各個時代的精神生活的繼承者,當我們書讀得多時,不用多加思考,你就會覺得你知道的很多,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呢,寫一寫《蛙》的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最新莫言作品蛙讀後感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最新莫言作品蛙讀後感範文三篇

莫言作品蛙讀後感 篇1

忙裏偷閒地看完了莫老爺子的《蛙》,總體上的感受不是很舒服。

《蛙》以鄉村婦產科醫生姑姑的一生為主線,為我們展現了國家人口政策的歷程,展現了時代變遷給人們精神上、物質上帶來的巨大變化。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掙扎的,邪惡的東西源於美好,而看起來美好的東西卻孕育着更邪惡,這就是讓人感覺不舒服的原因。

《蛙》,據説是莫老爺子四年磨一劍,無疑是成功的。一部成功的小説一定是基於對人性的深刻剖析、甚至是揪心掏肺的挖掘之上的,至於非要讓其承載所謂的歷史使命則大可不必。當然,大氣之作是無法脱離歷史而孤立存在的。

對人性的剖析,就如同將一個人放在手術枱上,放在高倍顯微鏡下,把輕易不容發覺的東西淋漓盡致地、暴露無遺地、血淋淋地展現出來。其過程是痛苦的,更是不堪的,如同把心掰開,再揉碎。更像是把人放在油鍋裏煎熬,直至水分全無,讓人產生一種透過表皮看到靈魂般的感覺。只有這樣,小説中的人物才鮮活,才有冒着熱乎氣般的真實,讀者才會有對號入座的衝動,才會與作者共鳴。

讓讀者對號入座、與作者產生共鳴的小説就是好小説,《蛙》就是這樣一部小説。

莫言作品蛙讀後感 篇2

“我這雙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惡臭。”姑姑如是説。

《蛙》塑造了一個複雜矛盾的鄉村婦科醫生——姑姑。正如她所説的那樣,她的人生變成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可憐姑姑夾在中間忍受着冰火的煎熬。姑姑擁有着高貴的出身,精湛的醫術,人稱送子娘娘,挽救了無數婦嬰的性命,可她又殺死了多少未出世的嬰兒。姑姑一直崇尚着“生是黨的人,是黨的鬼”的信念,所以她為了政府發行的計劃生育的政策,可以冷酷無情。她為了控制人口,不惜上房揭瓦,大義滅親。我一直以為姑姑並沒有對那些未出世的孩子而感到愧疚過,但姑姑,最終卻嫁給了一個泥塑藝人,製造出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娃娃。這些娃娃是來減輕自己感到罪惡的靈魂,可是姑姑沒有選擇,沒有退路,她追求着人生至善的理想,忘我地投入到服務革命或進步事業中去。

“蛙”與“娃”同音。莫言不僅僅是想通過《蛙》來反應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劇烈增長、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鉅而複雜的路程,更想表達的是對生命和繁殖的崇敬和膜拜。

生命是一個很空泛的概念,陽台上灑滿的陽光,高大的樹木,碧綠色起風的下午,都會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每個人對生命的感知是不同的,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對生命充滿敬意,不管是否存在,是否年輕。生命總要被歲月所清洗,老去的生命,總渴望陽光的照射,所以在街上總能見到曬曬太陽的老人,也會有年輕的腳步從他們身旁很匆忙地走過,那如疾似火的腳步,似乎一刻也停不下來。有一天,當生命過去大半時,他們也會放慢腳步,站在陽光裏,望着來來往往步履匆匆的年輕人,想起自己所走過的生命,莞爾一笑。生命總是這樣,周而復始,一代一代延續下去。從哪裏來,又到那裏去,那些匆匆的年輕人不明白,緩緩的老人也不知道。

生命與我意義又是什麼呢?我渴望有太多的正能量的東西在我生命力徘徊,但沒有一個人可以擁有這麼多優秀品質。《蛙》這篇小説帶給我一些方向。《蛙》裏真正有描寫到蛙的只有姑姑在晚上經過窪地時,水塘裏成千上萬只蛙在呱呱地叫。姑姑説那天晚上的蛙聲如哭,彷彿是成千上萬的初生嬰兒在哭,那天晚上的蛙叫聲裏,有一種怨恨,一種委屈,彷彿是受了無數傷害的嬰兒的精靈發出控訴。然後那些青蛙就全部撲在姑姑身上,把她的衣裳皮膚都劃破了。這裏面又誇張的成分,但卻更真切地表達了姑姑對自己扼殺的孩子的愧疚,悔恨,對那些鮮活生命的渴望,但姑姑終究是有悖於自己對生命的渴望的,因為時代不同,姑姑必須遵守黨的指令。而我們卻可以去平等對待每一個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更應當去愛護他人的生命。每一個生命都是可貴的,都應活出自己的價值,莫言寫《蛙》是為了告訴大家生命的珍貴。

物種相傳,代代延續,生命正是由此進化而來。

莫言作品蛙讀後感 篇3

剛剛看完,現在還無法描述看後的感受,就像莫言的寫作速度一貫很快一樣,我讀書的速度也絲毫不遜色,這本書大概用了三天時間吧,在這三天裏我每天只抽出不到半天左右時間來讀,我覺得這樣的速度應該算是快的了。

在這之前和剛才這短暫的時間空隙裏我看到過許多關於這本書的評論,原諒我可能看得太快還沒有來的及消化或者有些消化不良,我還想不出那麼精妙絕倫或褒或貶旁敲側擊冷嘲熱諷的讓人讀了肅然起敬的話來寫一篇評論。

但是我要説的是,我讀得很愉快,非常愉快,而且是欲罷不能。怎麼説呢,簡直就像吃了一頓美食,大快朵頤啊。

這就足夠了。至少我覺得是足夠了。我向來不認為小説甚至於其他任何文學形式應該揹負上沉重的歷史的道德的甚至是政治的枷鎖,也不認為文以載道是最高的境界。當然文章也不能只是文章,它應該有它現實的意義和價值,但是這些價值我認為都應該是一件藝術品的附庸,我覺得文學也是一種藝術,和一切其他藝術一樣是一種高級的審美活動,如果它讓人愉悦,讓人感受到欣賞到美的滿足就已經足以成為一件傳世精品,至於其他道德,批判,還有什麼靈魂,那是附加價值,如果有那是錦上添花,沒有那也無關大雅。當然,我在這裏並不想和大家探討文學到底是不是藝術這個命題,也不想研究什麼文學是一切藝術的開始也是一切藝術的終結之類的在我看來毫無意義的命題。

還有一些人跳出來説莫言就是一講故事的。那些人看不起講故事的,他們覺得講故事的就好像舊社會裏的戲子,或者説評書的,説相聲的,是下九流,不入流,上不了枱面,無法跟他們心中那些偉岸的大師什麼喬伊斯啦,什麼博爾赫斯拉,什麼卡夫卡拉相比。我承認,他們沒有錯,他們都是有着很高鑑賞力的上等人,而我們這樣的下等人自然只耽溺於故事的波瀾起伏,就好像我們聽評書的時候跟着説書的人一起嬉笑怒罵,一起臧否人物,為了評書裏那些莫須有的英雄或者小人物販夫走卒們的苦難而感到難過,為了他們的喜事而歡欣鼓舞一樣。我知道這樣的上等人同樣是看不起《故事會》的,他們也看不起《讀者》,那是他們眼中的垃圾,是廢品,毫無價值。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些書讓好多人在矇昧之初知道了善與惡,美與醜,良心與道義,責任與擔當,同樣是這些書最廣泛的影響着一個個平凡普通的小人物,然後這些小人物們聯手創造着歷史,展示着人類社會的良心。我當然不敢不承認《尤利西斯》的經典性與其無與倫比的價值,也不敢對《等待戈多》妄加菲薄,因為我承認我的無知,我的淺陋,我的粗俗,我讀不懂他們,我所擁有的那些如果算得上是教養和道德的美好品質,沒有一點來自於他們,而我也沒有從他們身上感受過絲毫的美,汲取到哪怕一絲絲的營養,我只是像供奉價值連城的青花瓷一樣將他們束之高閣,頂禮膜拜,只因為那麼多人都崇拜他們,那些我崇拜的大人物説他們是經典,我永遠讀不懂得經典。但是我知道,我讀不懂他們也沒有耐心讀完他們因此他們也從未影響過我。

我想大多數人跟我一樣,我們的道德與良知,我們的知識就是來自於類似於莫言這樣的作家,來自於他們的故事,那些被別人嗤之以鼻的“只會講故事”的故事。但是我就是喜歡這些故事,就像我喜歡《故事會》一樣,我還要用《故事會》去教育我未來的小孩,告訴他們應該怎麼樣頂天立地的在這個污濁的世界上活着,與那些館閣裏打着飽嗝衣着優雅無所事事的批評大師們一起活着,並且比他們更多的為這個社會的前進出自己的一份力。

這裏其實涉及到了我一個粗鄙的認識,我覺得曲高和寡的大雅不是好東西,也絲毫不值得人們尊敬,當然那些下里巴人的大俗也並非好東西,甚至是毫無可取之處。我心目中認為一切藝術的最高境界乃是雅俗共賞。而我覺得在雅俗共賞這一點上《蛙》完全做到了,俗人取其故事,那些慘烈的生死虛幻莫測的人生,雅人研究他的語言結構文學探索甚至書寫形式屬於什麼主義,因此我覺得完全應該給五顆星。

莫言在這本書裏講到了一個故事,關於鐵枴李的故事,他説面對神蹟,我們應該沉默,不要大驚小怪,所以我覺得我應該閉嘴,不要説話,該用這張嘴去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