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支教教師個人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6W

  支教對每個支教老師來説,是一次磨練,畢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規律,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支教教師個人心得體會範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支教教師個人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支教教師個人心得體會範文一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明白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明白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明白其中的純粹。

  ——題記

  最後,在到校的前一天,開始回顧這個暑假。一次江西之行,一個簡簡單單的支教之旅,卻讓我思考了若干。對於貧富的差距,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温情,對於樂安人的淳樸……此刻,我記下了這些。

  前奏

  8月13號下午,我跟隨浙江科技學院志願者協會的各位志願者們一齊向江西出發。坐在去往鷹潭的火車上,我心中無限期盼着為期14天的支教生活。翌日,又經過約4個小時的大巴顛簸,我們這個小方隊最後抵到了樂安縣。我們一到那,就受到了教育局人們的熱情款待。總所周知,江西的贛州菜雖然讓我們這些浙江人吃得滿頭大汗,但是也充分感受到了他們的火熱火熱的歡迎之情。而且,他們也為我們找到了很好的住宿地方。我們是來支教的,卻受到了當地人的熱情款待,都搞混了誰是付出的一方。這就是樂安人的熱心。為了報答這些可愛的人們,我們這些志願者更要拿出更多來。

  高潮

  第二天早上,我們為學生們分好了班級,就和學生們一齊打掃教師,先從一齊勞動建立友誼。然後競選出班委們。下午就開始正式上課了。樂安的孩子們要麼是活潑的孩子,要麼是乖巧的孩子,都是討人喜愛的孩子。看着這些孩子,作為老師的我們,上課和聽課都變的那麼有好處。或許樂安比起西部某些地方來説,不是很窮的。但是支教最重要的就是能為當地孩子做點什麼,讓他們生活的更好。

  我和Anna一齊教地理。因為地理是中學基礎教育開設課程,所以這次支教的國小地理主要是為了引起學生們對地理的興趣,挖掘他們對外界的好奇心和激發他們努力學xxx步的動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養成愛國主義情感,構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我們更注重讓學生們親手體驗,所以我們買了許多中國、地球拼圖,讓學生自我動手,認識各省、各國的大致所在位置。其間,Anna的朋友Ralph從江蘇過來,參入到我們的團隊來。我們讓學生們走出教室,用紙和筆畫下學校的地圖。我們的課還有很多搞笑的點子,讓學生們學的開心、學的快。教學真正能給他們多大的成績進步,我也不持樂觀態度。很現實,各取所需,我們需要經歷,學校樂意接納。然而效果如何沒人在事後問津。孩子們自願聽課,我們自願教書,不帶一絲利益關係,只有你情我願,乾乾淨淨。

  我們6點起牀去菜市場買菜,十五六個人每一天只吃20多元,平均每頓每人不到一元錢。並不是沒有錢去買肉吃,只是為了節約公費。這樣能夠把錢花在更多地方,花在更多的孩子們身上,比如買文具、買書等。我們分組每一天輪流砍柴、洗菜、切菜、燒菜等,同時談笑説趣,建立了友誼,讓協會更加團結了。

  放學後,我最快樂的事就是和同學們一齊打球。對於我來説,這是再一次體驗童年的愉悦;對於孩子們來説,和老師打成一片是很搞笑的。每一天總會有新鮮的事情發生,像一場精彩的舞台劇。

  尾曲

  8月27日支教迎來了尾聲。我們與學生們開了一場派對。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離別的時刻依然殘酷的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留下的也許還有足跡,帶走的卻只是回憶。悄然消失的時光,帶走了我們在樂安的14天,不期望將以前在那留下的足跡也一併帶走。支教留給我的東西太多太多,在另一個別樣的藍天下,感受了人性的温暖,知識的力量,社會不斷進步下依然留下的畸形現象。有了愛的接力棒的傳遞,每一年都會是嶄新的一年!我無悔於這次經歷!

  此刻,靜下心來,捫心自問,為什麼要支教?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因為那兒需要支教,因為那兒需要幫忙。正如“為什麼要登山?因為山在那兒”一樣的簡單。無論你支教是出於什麼目的,這不重要。最關鍵的是你要踏踏實實做好支教,真正能發揮出貢獻,真正能看到支教的效果。在那裏,我發表下想法。我覺得支教的人的條件:一、要有愛心、熱心、激情;二、要有教育別人的潛力和水平;三、要有在枯燥簡單生活條件里長期堅持的心理準備。長期堅持下去,應對的更多是激情和衝動過後,落後的村莊、枯燥的生活,最主要的還是自我內心劇烈的矛盾衝突——當初完美的想象和初衷,與真正鄉村支教生活的大相徑庭!

  我們或許幫不了他們什麼,但是我們盡力,這樣我們心裏才能消除些許不安,我們不能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至少我們能夠帶給他們期望。雖然一個支教者的作用有限,可支教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愛的影響,愛的傳播。這種奉獻的精神會影響着當地的孩子,當地的老師,當地的村民,還影響着你身邊的朋友。以後他們也許會將這種愛傳播出去。

  我沒有什麼要去拯救教育拯救他人的崇高理想,我只是按自我的內心去做,期望自我確實能做點什麼,哪怕是影響一個山區的小孩子,都會讓我心境坦然,温暖,純淨。總之,期望自我在這個功利的年代裏,能做個真正的麥田守望者,踏踏實實去做,哪怕會很艱辛很寂寞甚至很委屈。我守望麥田,卻不是為了收穫,我只是欣賞那一種天地的傑作,樂於把自我融入那無盡的麥浪。在喧囂的塵世給自我的心留點空間,讓那種感恩長存於懷。

  一個志願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們的存在的好處,不是被淹沒,而是與無數把泥土聚集在一齊,成就一座山峯,一條山脈,一片羣峯。這樣的山峯,能夠改變風的走向,能夠決定水的流速。

  當我們年老的時候,回望過去的點點滴滴,我們或許有一大堆能夠讓自我驕傲的事,不枉此生。

支教教師個人心得體會範文二

  一學年的支教生活結束了,回顧本學年以來自己的工作和表現,能夠贏得學生的喜愛,受到同事的好評,得到學校的肯定,對於我真是莫大的安慰。而我自己在支教的同時也得到了昇華,無論在思想上、業務上也能夠説獲益非淺!我敬佩支教學校老師忘我的奉獻精神,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他們——才是我真正學習的榜樣。在支教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同事的無私關懷下,我順利完成了本學年的支教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服從領導工作安排,工作踏實認真。

  去年九月開學伊始,按照區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和另外兩名支教教師在區教育局人事科李科長的陪同下去支教學校——-迎江區新洲鄉永存村小報到。自從我踏進了新校園的那一刻起,就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流水的兵”,而是以高度負責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個平凡的支教日子裏揮汗潑墨,辛勤付出。每週十八節語文課,另加四個早讀,併兼任班主任工作,這對於自踏上工作崗位就一向任專職體育教師的我來説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我時刻牢記我的職責,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員,克服種種困難,勇敢承擔起工作任務,並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紀律要求,不搞特殊化,不遲到,不早退,按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並且用心認真地去聽其他老師的課,虛心請教,認真學習他們的授課方法和授課技巧,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與他們一齊研討新的課改模式,一齊進行新課改方案的實驗與實施。

  同時,在完成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基礎上,還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用心帶領學生開展課外鍛鍊和廣播操培訓工作,利用業餘時間組織了一次全校性的廣播操輪訓和比賽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2007年底,我在永存國小組建了航模隊,用心訓練並參加了市級比賽,十二名運動員共取得了兩個第一名,兩個第二名,一個第四名,一個第五名的好成績,開創了新洲鄉參加此類比賽的先河。

  此外,我還用心輔導學生參加安慶市科技創新大賽,送交的科幻畫作品獲市級優秀獎。

  二、關心學生,奉獻愛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農村國小的學生土生土長,從小受周圍特定環境與家庭教育的影響,與城市小孩相比,往往會顯得更加膽小拘謹、不善言談,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會説錯被老師批評,會遭人恥笑。發言基本處於被動位置。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多用親和力的語言給於肯定。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要使之有效地進行,就要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尤其是對農村學生來説。要改變傳統的師道尊嚴的舊思想,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要尊重熱愛學生,對學生是肯定的態度,能緩解學生內心的緊張,對學習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更要善於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只有建立起師生之間溝通的綠色通道,才會有教與學之間的寬鬆、、的氛圍,才能為師生互動創造條件。所以課前我認真備課,瞭解學生的各種狀況,因材施教;課堂上我儘量用精彩的講述,循循的誘導,用心地鼓勵來深深的吸引着每一個學生;課後,我認真批改作業,並對潛能生進行重點輔導,總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了並理解消化了才肯罷休。工作中,我發揮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兢兢業業的教學精神,很快便與學生、家長、老師建立了的關係。我還十分注意學生的養成教育,個人衞生教育,幫忙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還十分關心學生的生活狀況,能夠和學生談心,了

  解每個學生的生活,噓寒問暖,幫忙有困難的學生,當我瞭解到我班劉勇和李舟同學家裏比較困難,我就經常把家裏的舊衣服送給他們。我還針對學生課外知識面狹窄這一實際狀況,經常從自己家裏帶書借給學生看,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課外知識儲備量。

  同時,利用自己定期回學校向組織和領導彙報思想和工作的機會,反映村小的實際困難。學校領導極為關心和重視,佈置大隊部宣傳發動,共捐款兩千餘元送至村小,有力的支持了村小的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支教後期,利用汶川大地震這一突發事件為契機,帶頭奉獻愛心,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愛心教育,貼近時代,以事實、以親身參與到達育人的目的。

  三、與同事搞好關係,樹立主人翁的意識。

  我在學校住宿和就餐,常利用茶餘飯後或工作之餘與老師們聊聊天,敍敍家常,對於農村國小教育及老師的現狀有了必須的瞭解,感受到了城鄉教育的差距。生活上從不向學校領導提出過多的要求,從沒有搞過特殊化,與其他教師打成一片,工作方面的事情按學校的要求去辦事。凡是涉及到學校利益的事,我總是從學校的角度去思考,凡是關係到學校聲譽時,我總是以一個該校教師的身份去爭拳…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打心眼裏高興,為他們能夠理解、理解我而高興,為我能夠融入這個羣眾而高興,更為交到一批可信賴可學習的朋友而高興。

  一年支教工作是短暫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實的。儘管有着種種的困難,比如路途遙遠,生活不便,孩子幼小,但我依然風雨無阻,堅持着自己對於支教工作的那份執着,即使是在五十年一遇的大雪面前,即使是在自己複合型胃潰瘍的病情面前,這份執着不曾改變。重温自己的支教生活,儘管看起來顯得有些平淡,但是它仍然讓我受益匪淺,更使我對支教工作產生了一種深深的敬意,它將是我的人生道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到農村支教一年,對我來説是一種鍛鍊和實踐的機會。期望透過我的努力,能夠架起城區學校和農村學校交流溝通的橋樑,為實現均衡教育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支教教師個人心得體會範文三

  寒往暑來,光陰荏苒。凝望房前的綠樹,經歷了秋的飄零,冬的沉睡和春風細雨的輕撫,在夏的氣息裏又一次長得枝繁葉茂,鬱鬱葱葱。綠樹悄無聲息的變化告訴我,一歲的光陰即將匆匆漏盡。我在高陽的一年支教生活也將。

  最近幾周,週五回家的時候,在一點一滴的收拾宿舍的東西,望着來時空空蕩蕩的宿舍,到堆滿了雜物的,當自己把物品一件件放進行李中時,一年來在這裏度過的點點滴滴,像一幅畫卷一樣在記憶之門打開:從開始的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習慣,其中有快樂,也有迷茫,有彷徨,有懷疑,也有許多的思考。

  有人説:“使人成熟的,並不是歲月,而是經歷。”我不知道,一年的支教時光是否讓自己變得成熟,但一年的支教時光讓我明白自己未來在從教生活中的教務方向,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心中的教育理念和作為一個老師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一、在思想上

  本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 , 堅持國家的教育方針,忠誠國家的教育事業。思想端正,作風正派,服從領導的工作安排,辦事認真負責。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團結支教學校老師,做到愛支教學校和自己的學校一樣。全心全意搞好教學,言傳身教,教書育人。教學思想端正,工作態度好。

  二、在教學工作上

  一、首先,本人能夠嚴格執行學校的作息時間,不早退,不遲到,按時上下班,從不因為個人問題耽誤上課,出滿勤,幹滿點,給學生做了極好的表率。

  二、教學上,我想是我在高陽一年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因為我是中途接手班級,剛開始無法適應學生的學習方式,例如,剛上課的時候,我發現,如果筆記,自己不抄寫在黑板上,學生不會記,記筆記也沒有重點,還有課堂氣氛非常的沉悶,要是讓學生自己討論,舉手回答的話,那是一個漫長的沉默等待,同時很多的學生都是等待答案,而自我學習的意識十分的薄弱,對於我來説前面不是自己帶的,一時對於這樣的狀況,很難適應,而對於學生來説,我也是陌生的,我的教學方式對於他們來説也是很難適應的,於是在和班主任溝通和學生溝通後,自己在不斷的調整,儘量以學生為主,改變自己的方式,同時也在慢慢的幫助孩子們養成一些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多和學生,和班主任,和其他支教老師進行交流,瞭解這裏學生的各方面的狀況,想他們請教一些適合這裏孩子的教學方式。

  2、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每一次備課都很認真,遇到沒有把握講好的課時立即提出,請其他語文老師一起考慮;積極認真學習新教材,將教材、教法、學法儘可能完美地結合,積極、認真備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節課。

  3、積極參加學校的教研活動。積極的參加學校的教研活動和聽課活動,在聽課中認真做好記錄。通過多聽課,想這裏的老師學習,在學習中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4、組織好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氣氛,針對課堂沉悶的現象,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關注全體學生,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不再是單一的只叫幾個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上來;注意引發學生學語文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5、要提高教學質量,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利用課餘時間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並對重難點進行講解和分析。對於個別好學的學生,進行了課餘輔導,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同時分小組,進行責任制的小組互助學習,以及一對一的好生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6、注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的培養,培養他們的語文素質,例如進行了一個學期的練硬筆書法,朗讀等。

  7、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剛接觸自己帶的兩個班級時,發現孩子們的自己學習的意識十分的差,自我思考問題的意識也和薄弱,都是等待老師等答案,還記得剛去上課的時候,在八年一班,我提個問題叫學生思考,一看底下的學生自己差點暈倒,大部分都在那發呆,只有幾個在思考,後來説,誰思考好的來回答,可沒一個人舉手,而很多的學生在底下叫着幾個孩子的名字,説有他們來回答,但我沒有采取,等了一會,我説是不是不會也沒人回答,教室一片寂靜,當時自己不知原因就在哪等,看着時間一分一分的消失,可還是沒有人回答,於是自己對於這樣的課堂開始發怒,後來學生説老師不要等了,你不主動叫名字的話,是沒有人起來回答的,因為以前的老師都是叫幾個好生,大家已經習慣了;還有發現自己在上課講到重點是,既然沒有一個人在記筆記,看到這自己都傻了,後來問你們怎麼不記啊,他們的回答是:老師你沒把它寫在黑板上,我們不知道要記啊!那一刻感覺自己面前的不是八年級的學生,而是剛剛入學的孩子。在知道情況後,我開始放慢自己的教學腳步,和調整自己的一些方式,並開始慢慢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相對讓他們只知道記筆記,注重對他們學習方法的培養,一些答題技巧的掌握,等等知識和能力的掌握。雙方在經歷了兩到三個月的磨合和碰撞,終於開始互相適應對方,上課的氣氛,也開始變得活躍,不會在冷場了,學生也不再是隻會記筆記,而開始學會思考了。

  8、注重和學生的溝通。因為自己不是班主任,和學生在一起的時候不是很多,同時由於自己又是支教老師,剛開始發現要和學生進行交流,並不是很容易,於是就利用自己是語文老師這個便利,叫學生寫週記,和學生進行交流。剛開始,學生都是幾行,甚至有的是幾個字,但自己都是認真的回答,為了鼓勵他們,自己有時在留言上,比他們寫了還多,慢慢的學生的週記也在變長,並和一些同學開始了心和心的交流,甚至有些學生告訴我,他們慢慢的喜歡上寫週記。

  在經過了一段艱難的適應後,我們從最開始的陌生,磨合到現在的相互理解適應,這個自己在教學上,特別是面對在新的環境,和中途接手的班級,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現在自己一年的支教時光馬上就要結束了,雖然在這過程中有苦澀,有抱怨,但也有快樂,有喜悦,最終在愉悦的心情中結束了自己的支教生活,但一年的時光,也給自己留下了很多的思考,教育部實行支教的目的是為了城鄉教育資源的平衡,可自己在經歷了一年後,深深的發現,城鄉教育不僅沒有平衡,而卻還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一、 就是學生對老師的適應和老師對學生的適應。例如我接到兩個班,去年也是支教老師。和學生的交流中我明顯可以感覺的到,學生不喜歡這種方式,他們抱怨,自己國中三年都在適應新老師,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可是但每次當完全適應的時候,馬上就要結束,又要適應新的了。

  二、 支教在現階段對於我們來説是不成熟的,實際現在我們很多的條件,都不能和支教相配。例如老師在支教學校的住宿,吃飯等生活問題無法得到解決,交通等,就像自己一到星期一,我就會今天會不會有沒有車啊,怕錯過上課,週末的時候也是,怕沒車,無法回家。還有就是經濟的問題,以現在我們的工資,和現在的消費水平是不成正比的,例如自己去高陽,每個月都要多花400元的生活費,像我們二級一個月才1600,如果是有家庭的,那生活又會怎樣呢?我想只能是每天過着“月光族”的日子了。而如果一個鄉鎮中學的老師來城裏,沒有地方住,要住房子的話,以現在的房價,那每個月的花費又會是多少呢?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又怎樣讓我們認真的從事教學工作呢?當這個方針的執策怎麼在批評我們沒有認真教學的時候,你們是否考慮過這些問題呢?

  三、 還有就是老師對支教學校人文環境的適應問題。實際上每一個學校,在歷史的前進過程中都慢慢的形成了自己學校的一些獨特的認為環境,這些環境,讓我們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就像學生説的,當我們適應了也就是要離開的時候了。有時,我們會聽到支教學校老師對我們的評價,有好的也有負面的,説句心裏話,有幾個人不想把工作做好,可是不是你想了就能完成的,因為還有很多現實的因素。例如在問題學生上。和很多的支教老師交流過,對於問題學生,我們都是無法全身心的投入。現在教育中的各種矛盾,一處理不好就會升級,特別是在教育問題學生方面,由於我們是支教老師的身份,在這方面更是特別的敏感,相對於教學成績,在學生的管理上,我們都是抱着,希望自己一年的支教生活能平安的結束,不要發生意外,就是成功的了,在這些意外的面前,自保或許是最好的了,平安或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了。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對於一些問題學生是不公平的,而對於我們的批評難道是公平的嗎?

  歲月無痕,但我知道自己這一年的時光,不會是沒有痕跡的。因為它真實的在我生命中,成為了我的記憶。或許自己的這份總結,會和其他的幾十份一樣,在幾年後成為一堆廢紙,變得泛黃,也沒有人翻閲過,但這一年是自己人生的一段歷程,無論這中間,我有過這樣的情緒,我都想認真的把自己的感受寫下。

  最後感謝在這一年裏支教學校老師們,謝謝他們在生活等個方面給予我們的幫助,感謝兩個班的孩子們,謝謝你們給我留下的痛苦和快樂,讓我更加知道自己在未來的教師生涯中的方向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