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優秀作文

教師資格證考試例文合集作文

欄目: 優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7.34K
  教師資格證考試例文合集

教師資格證考試例文合集作文

          範文一

謀學生之利解學生之憂

——責任是為人師表的靈魂

江澤民同志曾經講過:“責任重於泰山。”責任雖然會給人施加很大壓力,但是也給了人承擔的勇氣。因為責任,我們堅強;因為責任,我們勇敢;因為責任,我們成長;每個人都要勇敢承擔責任,敢於擔當。同樣,作為未來的人民教師,更要謹記責任,有了責任意識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責任是促進學生成長的風向標。有人説:“教師是天底下最光榮的職業!”有人説:“教師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學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個孩子的心目中,老師是一個最親切,最智慧,最偉大的形象。作為一名教師,責任是一種使命,是最基本的職業精神,是教師的基本準則。學生是否能在學校學到知識,是否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是否將來能夠成才,很大程度上在於老師是否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也許今天盡了小小的責任,説不定明天成就的是國家的棟樑之才。

責任詮釋了師德內涵,閃耀着最美的光輝。汶川地震中犧牲的人民教師譚千秋,正是因為責任,他用他那天使之翼般的雙臂,詮釋了一位人民教師的職責,他在生命最後一刻綻放出的光芒,足以讓其有限的生命變成永恆;最美教師張麗莉的奮力一推使兩個學生免遭災難,而自己卻被車碾斷雙腿,用自己的身體挽回了學生的生命。他們責任意識猶如冬日裏的一縷陽光,傳遞着正能量,他們的善行感動國人,他們的壯舉詮釋了師德內涵,閃耀着“最美”的人性光輝,他們不愧為“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楷模。

有責任心的教師需要有敬業的精神。敬業,是對自己的尊重,對工作的尊重,是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優秀品德和人格。這種內在的精神,是鼓舞人們勤勤懇懇、認真負責工作的強大動力,是一種對事業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奮鬥的動力以及事業成功的保證。教師的責任,是使無知的玩童變成了優秀學生,是使迷惘的青少年成為祖國棟樑的武器。只有教師真正做到對教育事業心存敬重,以苦為樂,以苦為趣,才能產生巨大的拼搏奮鬥的動力。

總而言之,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責任是每位教師應盡的職責。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曾對他的員工説:“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責任就是一份承諾、一種約束、一股動力。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責任孕育成長,用希冀放飛理想,盡職盡責用自己的雙手默默耕耘,托起明天的太陽!

範文二

愛的教育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事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需要一批有愛心的教師。教師要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不僅僅要具備一定的文化專業知識與技能,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純潔的愛心。愛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是做好教學工作的首要條件,也是教師師德的靈魂所在。

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交流的過程,是心與心碰撞的過程。要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首先愛護學生,用滿腔的熱情對待每個學生,以最大的耐心引導學生。而學生得到了教師的愛,自然而然地會激發出學生對教師的愛,形成愛的雙向交流,即產生“動情效應”。這種效應會產生良好的效果,學生會更尊重、接近老師,與老師合作。愛能使學生樂於學,教師樂於教,使教育教學過程進入良性循環的狀態之中。

愛是學生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馬斯洛需要層次論認為,歸屬與愛是人的正常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對於學生來説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感受不到教師的愛,就缺乏安全感,對身邊的人缺乏信賴,以致對其身心發育造成不良的影響。教師的任務是將愛貫穿於教育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身心發展提供精神營養。

愛是架設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橋樑。愛是維繫教師與學生的紐帶,不論是教師一道道真誠鼓勵的目光,還是一個個燦爛的微笑,不論是一句句諄諄的教誨,還是一行行娟秀的雋語,都傳遞着信任和尊重,給學生以温暖、鼓勵和力量,同時也加深了師生雙方的感情溝通。

魯迅先生説過:“教育是植根於愛的。”只有愛學生的教師,才可能教育好學生。但是,教師的愛不應是偏愛,應無選擇地、公正地、無例外地愛每一個學生。教師要以愛的教育面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偏愛優秀學生,不少愛後進學生。每個教師都應認真領會愛的教育的內涵,用自己對教育事業、對學生的赤誠之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範文三

活到老,學到老

師曠和晉平公的對話,突出“人的一生都需要學習”的主題.從少年、壯年到老年,每個階段雖然學習的效果不同,但是學習是始終不能放棄的事業。這是每個向上者的需要。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終身學習無疑是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必要保證,更是能勝任教學任務的前提條件。

陶行知先生在《教師自己主動進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師,便專門教人而忘記自己也是一個永久不會畢業的學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長進,甚而至於未老先衰。只有好學,才是終身進步之保險,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證。”現在提倡教師應“終身學習”,要經常性地“充電”,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

華羅庚生於江蘇金壇縣,父親以開雜貨鋪為生。他從小愛動腦筋,國中畢業後,曾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但因家境不好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在父親的雜貨店裏當店員,故一生只有國中文憑。失學以後他開始頑強自學,每天達10個小時以上,由於刻苦自學,終於在數學上初露鋒芒,引起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先生的高度重視,經過他的推薦,於1931年任清華大學數學系助理,負責管理圖書、公文、打字等。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邊工作邊學習,用一年半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課程。他自學了英、法、德文,在國外雜誌上發表論文。華羅庚的勤奮好學感動了美國著名數學家維納,推薦他去劍橋學習深造,後來成為世界著名的數學家。

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學習將伴隨人的整個生活歷程並影響人一生的發展。古人説:“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沒有止境地學習,是每一個向上者所必要的。人要想不斷地進步,就得活到老學到老。在學習上不能有厭煩之心。自人類誕生之日起,學習就成為整個人類及每一個個體的一項基本活動,之所以提出“終身學習”的觀點,是因為人類幾千年積累下來的知識文化,豈是隻用短短几十年就能學得完的嗎?故先賢莊子曾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何況現代社會的知識壽命大為縮短,一個人用十幾年所學習的知識,會很快過時。如果不再學習更新,馬上就會進入所謂的“知識半衰期”。

“生有涯,知無涯。活到老,學到老”。在這個競爭的社會中,我們不僅要學習實踐知識,還要不斷充實理論知識。因為知識也在日新月異,舊的知識會不適應這個社會快速前進的車輪。如果你不努力去學習,就會被社會淘汰,特別是作為一名教師。人們常説:“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教師要學為人先,與時俱進,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做適應時代要求的學習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