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優秀作文

2021關於最新知足者常樂作文範文3篇

欄目: 優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W

當你懂得了知足者常樂這個道理,那你也就懂得知足了,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2021關於最新知足者常樂作文範文3篇,以供參考。

2021關於最新知足者常樂作文範文3篇
知足者常樂作文1

俗話説“知足者常樂。”只有知足才會快樂。這其中又藴含了什麼?讓我去一探究竟吧。

生活中,我多多少少會得到些許物品或物資。有時我可以好好珍惜,換來了一片快樂;而不滿足的結果卻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起初,由於一直不明白道理,我無法知足。漸漸地,我懂得了它的意義。我明白了知足的重要,珍惜的結果,如何知足,如何快樂。啊,我明白了。知足是一種樂。

講完物質,來説説精神。家,一個普通的家,藏着獨有的精神財富。從小到大,我的外公外婆經常照顧我,伴我長大。在成長的道路上,免不了會遇到一些坎坷和困難。外公外婆耐心地幫我越過障礙,安詳的笑容打動了我。我生活在一個不愁吃不愁穿的家庭,知足了一切東西,不禁感到十分幸福。有了家人的陪伴和照顧,有了父母的關心和鼓勵,我茁壯成長。啊,我明白了。知足是一種福。

説完精神,再談談貪婪。它是珍惜的反義詞。也就是説,不能產生無窮的慾望。只有知道滿足而得到的富足才是長久的富足。得到了某種物品,應適可而止,只有及時終止自己的慾望才會得到快樂。如果一直產生這種慾望,就會養成一種壞習慣,永遠不會停止追求,最終什麼也得不到啊,我明白了。知足是不貪婪。

知足才有樂,知足才有福。不後悔,不貪婪,才會樂啊,我明白了,知足是一種精神財富,環繞在我們身邊,一拿便能得到。問題是,你知足了嗎?

知足者常樂作文2

有一句俗話叫做“知足者常樂”,自我從學完了語文書上《懷疑與學問》這一課,我就對這句話有所懷疑了。

在學習《懷疑與學問》這篇課文的時候,我驚異的發現,原來有那麼多的地方值得我們懷疑,同時也瞭解到了懷疑的重要性。從那時起我就開始懷疑知足者是否常樂。經過很多事例的驗證,才證實了我的懷疑是正確的。

“知足者常樂”從某種意義上講並不為過,但我並不對他持肯定的態度,因為我認為知足者並不都是常樂的。陶淵明是一個很典型的知足常樂者,他很滿足現壯,安樂的生活,但有些知足的人確笑不到最後。我以前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説的就是很久以前有兩個人,一個有錢另一個確很窮,他們倆同時都買了個小官當,窮的那個人比較有志氣,就想把官做大了,但是有錢的確不那麼想,他覺得一天無幽無慮的生活挺好,就放棄了生官的機會,結果窮人做了大官,有錢的小官由於一些地方不公證,結果被那個窮大官給免了職。從這裏就驗證了我的懷疑“知足者未必常樂”。

還有一個我身上的事例,我就是因為太滿足做一箇中等生,所以導致現在的結果,連中等生都佔不上,我覺得這完全都是由於我太滿足於眼前的成績,滿足於那點點的幾分,失去了理想,沒有了動力,失去了追求的信念。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滿足於現壯,我們要拼搏,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只有那樣我們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成績,才能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同學們去隨意的發揮吧,新世紀需要這樣的人才,讓我們為了自己的目標爭取吧。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知足常樂的人已經被淘汰了,“知足常樂”因此也成為了貶義詞,所以不要讓“知足常樂”這樣的壞名聲落到我們的身上。

知足者常樂作文3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句話最早是孔子説的,《論語》中記載道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靜,智者動,仁者壽,智者樂。溯其本意即為:仁者追求山一般的崇高、寧靜、祥和;而智者追求水一般的快樂、靈動、悠然

由此可見,不同的人都會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性格不同的人衡量幸福的標準也不同,東晉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終日過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倒是好生自在,寧靜祥和,與世無爭,所以平靜的生活是一種幸福;俞伯牙與種子期的故事我們都有所耳聞,而在《呂氏春秋》中記載的‘伯牙摔親謝知音’的情感誠然令人感動,由此可見,天長地久的友誼也是一種幸福。不同的人追求的幸福不同,但相同的一點,就是它們都無貴賤之分。

幸福就是開心這種思維模式逐漸在我們腦海中根深蒂固,其實也不盡然,追求幸福好比攀登高峯:若只為觀賞風景,儘可乘索道上山,一睹風光;也可一步步登上山頂,看到美景的同時,還會有一種征服大自然的成就感,而在攀登的過程中,愈是舉步維艱,到達山頂後的成就感變愈是強烈。同樣的道理,若想收穫幸福就應有所付出收穫幸福的同時一定是開心的,但開心的是未必能表露出幸福。

麻煩的是:有的人曲解了幸福的含義,而在這些人之中,有的以為腰纏萬貫的財富就是幸福,所以他們想着法掙錢而忽略了‘錢是掙不夠的’這一客觀事實,所以慾望從未被滿足,以至於年耄垂死時還對他的財產念念不忘,諸如此類的還有許多,無論是高官還是厚祿都不能稱得上幸福。

前不久‘走基層’活動中記者瞭解到大多數人覺得當下的生活稱得上是幸福,而且他們依據就是當今國泰民安,生活穩定。百姓們認為‘家庭和睦’,而這與《大道之行也》中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

其中的思想不謀而合,從中可以看出,幸福的含義就是人內心深處最真實樸素的渴望。

幸福其實很簡單,任何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首先要堅信這一點;關鍵是肯為幸福付出,才能收穫幸福;而且要對自己的收穫予以肯定,世界上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感悟幸福的內心;要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知足者方能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