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習 > 實習實踐

優秀植物學野外畢業實習報告

欄目: 實習實踐 / 發佈於: / 人氣:2.14W


 [前言]

優秀植物學野外畢業實習報告

蕨類植物是最早登陸的維管植物,至今仍然是生態系統初級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一方面可以通過改造生態環境影響森林羣落髮生和發展的過程,另一方面由於它們對生態因子變化的敏感性,其組成的多樣性及其對環境的適應組合也隨着森林羣落髮生和發展而不斷變化.其中含5種以上的科有水龍骨科(Dryopterid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鳳尾蕨科(Pteridaceae)、卷柏科 (Selaginellaceae)、鱗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蓋蕨科(Athyriaceae)、鐵角蕨科 (Aspleniaceae)、鱗始蕨科(Lindsaeaceae). 大鵬半島的蕨類植物種類具有典型的南亞熱帶植物區系特點。按生長基質的不同,將大鵬半島的蕨類植物劃為土生、石生、水生和附生四種生態類型,其中以土生類型為主.

  [摘要]

通過對深圳市大鵬半島蕨類植物樣方調查,初步分析了樣方中蕨類植物的種類組成和區系特點及種羣的多度、頻度、重要值、蕨類的生長型、葉的性質和羣落的外貌、季相等羣落學特徵.。調查結果是蕨類植物共有105種,它們隸屬於35科、65屬.

同時介紹蕨類植物的起源、生活史、形態、藥用等內容。

  [關鍵詞]

蕨類植物,大鵬半島植被

  [正文]

關於蕨類植物的起源問題植物學家的意見並不一致。多數認為,古老的蕨類植物起源於綠藻,其主要理由是它們都具有相似的光合作用色素以及貯藏物質——澱粉,世代交替、有鞭毛的遊動精子以及多細胞有性生殖器官等也都相似。至於蕨類植物起源於苔蘚植物的論點,因缺乏足夠的證據,而且難以解釋兩者生活的極大差異。

蕨類植物是具有維管束並以孢子繁殖的植物。陸生或附生,少有水生。多為多年生草本,但在古代很多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孢子體發達,具有根、莖和葉。配子體退化成很小的原葉體,具有假根,多營獨立生活。莖多為根狀莖,僅少數直立或匍匐。根狀莖常被有鱗片或鱗毛,內部構造具有原生中柱,如松葉蕨屬(松葉蘭屬, Psi1otum);編織中柱,如石松屬(LYcopodium),管狀中狀和網狀中柱,如真蕨綱植物。

葉有小型葉和大型葉兩類。小型葉類者,葉小形,莖較葉發達,如石松綱和木賊綱的植物,大型葉類者,葉大形,單葉或分裂成羽片,如蕨綱的植物,葉脈分離或聯結,分離者有叉狀、扇狀或羽狀脈;聯結者常交織成各式網狀。有的種類,一部分葉片完全着生隱孢子囊羣,稱為孢子葉或能育葉,而另一部分葉則不着生孢子囊羣,稱為營養葉或不育葉。

根通常為不定根,形成鬚根狀;大多數為根狀莖,匍匐生長或橫走。少數具地上莖,直立成喬木狀,如桫欏 Cyathea spinulosa HOOK.。蕨類植物的莖上通常被有鱗片或毛茸。鱗片膜質,有各種形狀,鱗片上常有粗或細的篩孔。毛茸有單細胞毛、腺毛、節狀毛、星狀毛等。蕨類植物的葉多從根狀莖上長出,有簇生、近生或遠生的,幼時大多數呈拳曲狀,是原始的性狀。根據葉的起源及形態特徵,可分為小型葉和大型葉兩種。小型葉(micro phyll)沒有葉隙(leaf gap)和葉柄,僅具1條不分枝的葉脈,如石松科、卷柏科、木賊科等植物的葉。大型葉(macrophyll)具葉柄,有或無葉隙,有多分枝的葉脈,是進化類型的葉。如真蕨類植物的葉。大型葉有單葉和複葉兩類。

蕨類植物的孢子成熟後散落在適宜的環境裏萌發成一片細小的呈各種形狀的綠色葉狀體,稱為原葉體(prothallus),這就是蕨類植物的配子體,大多數蕨類植物的配子體生於潮濕的地方,具背腹性,能獨立生活。當配子體成熟時大多數在同一配子體的腹面產生有性生殖器官,即球形的精子器和瓶狀的頸卵器。精子器內生有鞭毛的精子,頸卵器內有一個卵細胞,精卵成熟後,精子由精子器逸出,借水為媒介進入頸卵器內與卵結合,受精卵發育成胚,由胚發育成孢子體,即常見的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具有明顯的世代交替,從單倍體的孢子開始,到配子體上產生出精子和卵,這一階段為單倍體的配子體世代(亦稱有性世代),從受精卵開始,到孢子體上產生的孢子囊中孢子母細胞在減數分裂之前,這一階段為二倍體的孢子體世代(亦稱無性世代)。這兩個世代有規律地交替完成其生活史。蕨類和苔蘚植物生活史不同有兩點,一為孢子體和配子體都能獨立生活;一為孢子體發達,配子體弱小,所以蕨類植物的生活史是孢子體佔優勢的異型世代交替。

  蕨類植物門的分類

現代蕨類植物約1萬2千種,其中大多數為草本植物,廣佈於世界各地,多生長於陰濕和温暖的環境中。我國約有2600種。其分類系統各家意見不一,通常作為一個自然類羣而被列為蕨類植物門(Pteridophyta),但也有分列為裸蕨門(Psilotophyta)、石松門(Microphynaphyta)、楔葉門(Arthrophyta)和真蕨門(Pteridophyta)四門。蕨類植物門下以往大多分成4綱或5 綱。本書採用已在世界上被廣泛接受的秦仁昌1978年的系統,將其劃分為5個亞門,即松葉蕨亞門(Psilophytina)、石松亞門(Lycophytina)、水韭亞門(Isoephytina)、木賊亞門(Sphenophytina)和真蕨亞門(Filicophytina)。其中前四亞門為小型葉蕨類,又稱為擬蕨類植物(fern allies),是一些較原始而古老

的蕨類植物,在歷曾經在地球上佔統治地位,但現存的種類很少。真蕨綱為大型葉蕨類,是進化的類型,也是現代極其繁茂的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的藥用成分

生物鹼類廣泛的存在於小葉型蕨類植物中,如石松科的石松屬(Lycopodium)中含石松鹼(lycopodine)、石松毒鹼(clavatoxine)、垂穗石松鹼(lycocernuine)等。金不換鹼(kimpakaine)具有較強的鎮痛作用。

酚類化合物二元酚及其衍生物在大葉型真蕨中普遍存在,如咖啡酸(caffeicacid)、阿魏酸(ferulicacid)及綠原酸 (chlorogenicacid)等,該類成分具有抗菌、止痢、止血及升高白細胞的作用。咖啡酸尚有止咳、祛痰的作用。多元酚類,特別是間苯三酚衍生物在鱗毛蕨屬(Dryopteris)大多數種類都有存在,如綿馬酸類(filicicacids)、粗蕨類(dryocrassin),此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驅蟲作用,但毒性較大。

黃酮類廣泛存在,如問荊含有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如問荊甙(equicerin)、山奈酚 (kaempferal)等。卷柏、節節草含有芹菜素(apigenin)及木犀草素(luteolin),槲蕨含橙皮甙(hesperidin)、袖皮甙(naringin)。過山蕨 Camptosorus sibiricus Rupr.含多種山奈酚衍生物。石韋屬(Pyrosia)多種植物分離出β-谷甾醇及芒果甙(mangiferin)、異芒果甙(iso- mangiferin)等。

甾體及三萜類化合物在石松中含有石杉素(lycoclavinin)、石松醇 (lycoclavanol)等,蛇足石杉含有千層塔醇(tohogenol)、託何寧醇(tohogininol)。 紫其、狗脊蕨、多足蕨(Polypodium vulgare L.)中發現含有昆蟲蜕皮激素(in-sect moulting hormones),該類成分有促進蛋白質合成,排除體內膽固醇、降血脂及抑制血糖上升等活性。

蕨類植物中含鞣質,在石松、海金沙等的孢子中還含有大量脂肪。鱗毛蕨屬的地下部分含有微量揮發油。金雞腳蕨 Phymatopsis hastata (Thunb.)Kitag.的葉中含有香豆素。此外,尚含多種微量元素、硅及硅酸,其中某些成分具有不同的生理活性,這些成分均值得深入研究。

  蕨類植物亞門檢索表

1.植物體無真根,僅具假根,2~3個孢子囊形成聚囊 ……………………………………松葉蕨亞門(Psilophytina)

1.植物體均具真根,不形成聚囊,孢子囊單生,或聚集孢子囊羣。

2.植物體具明顯的節和節間,葉退化成鱗片狀,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孢子具彈絲………………………楔葉亞門(Sphenophytina)

2.植物體非如上狀,葉綠色,小型葉或大型葉,可進行光合作用,孢子均不具彈絲。

3.小型葉,幼葉無拳曲現象。

4.莖多為二叉分枝,葉小形、鱗片狀,孢子葉在枝頂端聚集成孢子葉穗,孢子同型或異型,精子具2條鞭毛 ………………………………石松亞門Lycophytina)

4,莖粗壯似塊莖,葉長條形似韭菜葉,不形成孢子葉穗,孢子異型,精子具多鞭毛………水韭亞門(Isoephytina)

3.大型葉,幼葉有拳曲現象,孢子囊在孢子葉的背面或邊緣聚集成孢子囊羣。…………………真蕨亞門(Filicophytina)

  [參考資料]

秦新生 張永夏 深圳市大鵬半島蕨類植物區系及其生態特點 植物研究2004

李春香 蕨類植物起源與系統發生關係研究進展 植物學通報 2004

曾憲鋒 粵東地區新紀錄植物 韓山師範學院學報 2004

曾漢元 中國重點保護蕨類植物研究進展 生物學通報 2002

廖富林 廣東陰那山自然保護區藥用蕨類植物研究 嘉應學院學報(自然科學)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