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長津湖觀長津湖觀後感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3W

小夥伴們在寫觀後感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例,當大家觀看完一部影片後,應該有很多感想,可以撰寫一篇觀後感,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長津湖觀長津湖觀後感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長津湖觀長津湖觀後感5篇

長津湖觀長津湖觀後感篇1

一部叫《長津湖》的電影,讓數億觀眾為之“入戲”,讓這個國慶節多了份“英雄氣”。

多年來,以《英雄兒女》《上甘嶺》為代表,抗美援朝主題的電影佳作迭出,成為一代代人的歷史記憶和精神食糧,鼓舞全國人民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之中。

今天,《長津湖》站在一個新的視角,以一個志願軍連隊為人物羣像,真實地再現了那場戰爭的細節,重新詮釋了戰爭的殘酷、軍人的勇敢和精神的偉大,在當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這部作品顯示了特有的歷史意義和社會價值。

一個民族,不能沒有精神;一部電影,也不能缺少精神。《長津湖》所帶來的觀影熱潮,並不是單純依靠廣告宣傳力量,而是影片本身傳遞的情感力量,彰顯了藝術作品的巨大精神感召力,並轉化為票房數據、上座數量和好評度。

有位女觀眾説,昨晚看完了長津湖,出來之後,老公問她怎麼樣,她紅着眼圈説,深受震撼、深受教育。電影場裏,她的背後一直有抽泣聲……不少觀眾特意選擇國慶觀看,他們把觀影當作一次向祖國的“精神獻禮”,電影的真正價值就在於此。

精神是電影的“內核”,但也離不開技術的支撐。有人評價,這部電影戰鬥戲,無論是場面調度還是戰術指導,都堪稱國產戰爭片的新標杆,堪稱國產電影史詩級的戰爭片。電影藝術的境界,正是精神與技術的水乳交融,讓精神在藝術中得到倍增和昇華。

?長津湖》火了,精神的力量“無價”。對於電影人來説,拍出一部爆款“大片”,獲得更多的市場效益,是他們的夢想和追求。時下,有不少的所謂大片,並不缺少高技術、高投入,更不缺少大場面、大明星,但缺少了最關鍵的“精神”,一部沒有精神的影片,即使金玉其外也是敗絮其中,難以獲得觀眾的青睞和市場的認可。

長津湖觀長津湖觀後感篇2

最近火熱播放的《長津湖》,成為我滿懷期待的一部電影。終於在一個空閒的晚上,我來到人氣爆棚的影院裏,認真觀看完了這部長達3小時的歷史戰爭片。

時間追溯到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在長津湖極寒嚴酷的條件下,憑着鋼鐵的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演繹了一段波瀾壯闊的劇情。整部影片氣勢恢弘,震憾人心,其中許多情節直戳淚點。毛岸英向彭總主動請纓前線作戰:“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我毛岸英有什麼理由不去?”伍萬里千里迢迢尾隨參軍,理由無法拒絕:“我要保護分給我家的土地”。第七穿插連已轉業的指導員梅生,得知出戰消息,從上海連騎12個小時的自行車回連報道,身上揣着最重要的東西,是八歲女兒的一張照片。

零下四十度的雪地裏,潛伏的志願軍吃凍土豆崩掉了牙。影片最後呈現的冰雕連,那一排排俯卧在雪地裏的志願軍戰士,手握鋼槍、手榴彈,保持着整齊的戰鬥隊形和戰鬥姿態,讓逃離的美軍將領都由衷敬禮。

離場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腦海裏浮現的全是電影裏的情節畫面。當衝鋒號吹響的時候,我全身熱血沸騰,在敵我雙方武器裝備相差懸殊巨大的年代,中國人民志願軍一舉殲滅美囯最精鋭部隊,取得了戰役性勝利,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一刻。正義,使命,信念,團結一心,在整部影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他們是英雄,捨生取義,頑強拼搏;他們是戰士,奮不顧身,艱苦磨難。他們打了這一仗,只為下一代不再打仗;他們出生入死,誓死捍衞國家領土,只為讓下一代活在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裏。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何其有幸,我們生於華夏,生在這個和平的時代,不經戰亂,不缺衣食。何其有幸,祖國是如此強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舉國上下同心同德,保持着優良的傳統美德。何其有幸,我們以祖國的繁榮富強為驕傲和自豪!

謹以此文,向《長津湖》裏那些英雄們致敬,向最可愛的人致敬,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致敬!

長津湖觀長津湖觀後感篇3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異國的土地上開啟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篇章。

餓時一把面,渴時一口雪。在抗美援朝戰爭初期,中國志願軍物資緊缺,面對敵人的“絞殺”戰術,後勤部門一籌莫展。為了改變落後的運送方式從而更好的服務前線士兵,戰時後勤部一方面投入高炮部隊、空軍部隊阻止敵方的空中封鎖,另一方面將運輸方式由傳統的公路運輸改為機動性更強的鐵路運輸。

起初敵方晚上轟炸完,我們還要整備幾天才能完成線路復原,但隨着一批特殊部隊的加入,形式開始漸漸改變,他們就是鐵道兵部隊。

楊連第,志願軍一級英雄。1919年出生於天津倉北一個貧農家庭。1949年2月,楊連第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任隨軍職工。1950年10月,楊連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編入鐵道兵第1師第1團1連。11月25日,他隨部隊到達鴨綠江邊,投入到抗美援朝的偉大斗爭中。在朝鮮戰場上,楊連第多次出色完成搶修鐵路大橋的任務,有力地支援了朝鮮前線的戰鬥。1951年7月,在搶修清川江大橋時,楊連第帶領一個排12次搭設浮橋,並創造出“鋼軌架浮橋”的方法,保證了正常施工,使幾次中斷的大橋順利通車。1952年5月15日下午,身為副連長的楊連第帶着戰士們在清川江橋上檢修時發現新修的第三孔鋼樑移動了5釐米,立即派人抬來壓機準備移正鋼樑。正在指揮部隊起重鋼樑時,一枚定時炸彈爆炸,彈片擊中了他的頭部。為朝鮮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祖國人民的安寧,年僅33歲的楊連第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沒有人會想到,處於全方面劣勢的中國軍隊會比美國人先穿上過冬的棉衣,也沒有人會想到,起初對陣地攻堅戰毫無辦法的中國軍隊竟也有了“喀秋莎”的炮火支援。五大戰役,少不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勇無畏,但也少不了這隻後勤保障部隊的流血犧牲,無數如楊連弟一樣的鐵道兵戰士在朝鮮的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用錚錚鐵骨捍衞物資運輸的生命線,用至死不渝詮釋“做好後勤工作就是一半功勞”。

一戰揚威,穩定家園半世紀,百年雪恥,震懾對手數十年。時光荏苒,鴨綠江邊風景秀麗,炮灰的痕跡隱藏在了不斷流淌的江水裏。我們不會忘記,72年前那羣勇敢的中國人向強大敵人“亮劍”的勇氣,也不能忘記,先輩們用流血犧牲換來的和平穩定。歷史的車輪緩緩向前,“鐵道兵團”成了一個小小的符號停在了時間的櫥窗裏,和平年代的我們不需為了生存而有太多擔憂,但作為新時代鐵路職工的我們依舊會接過先輩的衣缽,把抗美援朝精神發揚光大,努力踐行“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時代口號,為建設中國的美好明天添磚加瓦。

長津湖觀長津湖觀後感篇4

北風呼嘯,夜幕即將降臨,刺骨的寒冷如同百枚鋼針穿透了我軍戰土,包圍了狼林山脈。雪花紛紛落下,將大地染成一片銀白,但烈士們的鮮血卻顯得更加鮮豔,更加醒目。雖那些逝去的生命永不再返,那曾經的硝煙與戰火也早己變為塵土,但他們那些誓死為國、堅強不屈的頑強精神,我們將永不會忘。

在影片中,伍千里,伍萬里服役於七連,這是一個英雄團體,他們曾用七連的嚴重損失換來了整體的小損失,所有紅軍精神都曾在這裏體現。

在開始時,伍萬里剛剛入伍,被編入炮營,當時“打不死的英雄談子為説的一句話讓我記憶尤其深刻:“有的人,在戰場上被寒冷和飢餓奪取了生命;有的人,直衝到離對方還有十米時才投擲手榴彈自己卻被炸死了,他們叫什麼。”我想,他們叫烈士。他們身先士卒,視死如歸,為了保衞領土、人民,和剛剛誕生的新中國,不惜一切代價,或是為了戰友,或是為了整場戰鬥的勝利,衝了上去,與敵人同歸於盡,這需要多大的決心與多堅強的意志。

本片的高潮便是七連與部隊一起向美一陸軍師北極熊團發起總攻時的場景。這個團曾參加過一戰,也參加過二戰的太平洋戰役,幾乎無人能敵。而且相較於現代機械化,擁有數十坦克、步兵戰車的美軍,我們只有五門迫擊炮。但我軍將士怕過了嗎?猶豫過了嗎?沒有。他們帶着必勝的決心和堅強的戰鬥意志毫不退縮地衝了上去。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會使自己暴露在敵人無情的槍口下?他們當然知道。但是,他們心中更多的想法是如果他們不打贏、他們的後代將來也要打,他們做出了決定是讓後代生活在一個沒有硝煙與戰火的世界裏。面對敵人的強大火力,但隨及便有更多的戰士前赴後繼地衝了上去,我們是堅強不屈的,我們是誓死為國的!

同時,在驚心動魄的戰鬥中,也充滿了我們烈士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蹟。雷公,他為了防止己軍一大片一大片緊挨着的部隊受到無情轟炸,也為了讓肆無忌憚的美軍有來無回,抱着必死的信念,不顧後果開着汽車,冒着敵軍密集的炮火衝到了敵軍撤退的車隊裏,讓他們也嚐到了被轟炸的滋味,在讓美軍幾十輛坦克被炸燬之後,不幸被炸翻了車,重重地被壓在了地上,已渾身浴血、不得動彈,雖被救出卻無力迴天……你將會被銘記,永遠的銘記。

還有更多的紅軍戰士因過於寒冷,活活被凍成冰雕。當美軍看到時,他們説:“有如此之決心的軍隊,我們永遠也打不過。”我説“你們竟不惜一切,明知危險卻仍不退縮……

百年之後的今天,我們中國強起來,富起來了,人民的生活好起來了,這都將歸功於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朝氣蓬勃的新中國,就沒有了這個和平的年代!

我相信沒有一箇中國人會忘記你們及你們紅軍的英雄事蹟,紅色的精神將永遠流傳,你們將被銘記!

長津湖觀長津湖觀後感篇5

冰天雪地苦鏖戰,烈士鐵軀鑄長城。近期,觀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使我熱血沸騰,受益良多,從中汲取了精神力量,也感動於抗美援朝志願軍鋼鐵的意志。

在長津湖戰役中,水門橋是唯一通往長津湖地區以外的車道橋樑,是美軍的退路,只要炸斷這座橋,位於長津湖地區的敵軍都有可能被合圍、被圍殲,因此水門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那時敵我軍事力量懸殊,作戰環境惡劣,為我軍炸燬水門橋增加了巨大阻力。面對敵人兇猛的火力,面對嚴酷的條件,志願軍毫不退縮,勇猛向前,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的猛烈進攻。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讓我印象深刻併為之動容:敵我兩軍交戰過程中,一輛敵軍坦克氣勢洶洶地向我軍逼近,危急時刻,為完成任務、保護戰友,其他志願軍們不顧性命之危,一個接一個地抱着炸藥包衝向坦克,以生命與鮮血來進行着抗爭。看到他們用血肉之軀衝向坦克,那種視死如歸的氣魄、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如一簇火焰點燃了我的血液,澎湃了我的情緒,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了志願軍戰士那保家衞國、視死如歸的雋永精神。

朱熹有言:“萬事須是有精神方做得。”《長津湖水門橋》中七連的精神滾燙心間,更化為力量鞭策我們前行。曾經,有無數的英雄為我們今日的美好生活犧牲自己,血灑疆場;今天,我們更應繼承他們的精神,接過屬於我們的接力棒,守護抗美援朝志願軍以及所有為國犧牲的將士們鑄就的榮譽,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讓英雄的精神永不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