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小歡喜》大結局觀後感(特選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6W

《小歡喜》該劇改編自魯引弓的同名小説,以方圓、童文潔夫婦的視角,講述了方家、季家、喬家等幾個高三考生家庭在高三這一年的故事。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小歡喜》大結局觀後感(特選5篇)


  《小歡喜》觀後感

  大學聯考,是大多數年輕人曾經、正在或者即將經歷的人生大事。今年夏天,這個自帶壓抑和焦慮感的詞語,卻被賦予了新的屬性——“小歡喜”。這個講述不同高三考生家庭故事的電視劇一經播出,引發觀劇和熱議狂潮,父母和孩子終於找到可以“一起坐下來追的劇”。

在《小歡喜》迎來大結局之際,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對話《小歡喜》中的三位“家長”,陶虹、沙溢和詠梅。戲裏戲外,關於家庭、教育和成長,他們又曾遇見怎樣真實的“小歡喜”?

陶虹:“媽媽”並不比孩子大

在《小歡喜》中,喬英子的南京大學天文夢,讓年輕人看到為了理想奮力博弈的自己,而她的母親宋倩控制慾極強,母女之間相互依靠又相互折磨的故事,令萬千觀眾為之揪心。

飾演宋倩的演員陶虹承認,宋倩這個角色不討好,但也是難得一個寫得非常立體、真實的角色。陶虹看了很多觀眾對《小歡喜》的反饋,欣喜發現,當下的觀眾都有獨立思考能力,能判斷宋倩這種母親除了偏執焦慮的那一面以外還有什麼。

“有人評論説:‘五年前我一定站英子這邊,但如今我是媽媽了,會毫不猶豫站宋倩這邊。因為成為媽媽後,我開始理解’。這些評論我很有共鳴。”

《小歡喜》有兩集虐心橋段很多,一堆人跑來對陶虹説:“你們這哪是小歡喜啊?這簡直是老悲催啊!”陶虹自己所理解的“小歡喜”是:雖然會有很多坎坷,但只要懷着一顆單純、美好和充滿愛的心,事情總有解決辦法,不至於走到不堪的那天。

“你應該給予孩子怎樣的指導或是多大幫助,這是每個媽媽一天都要糾結的事情。”身為一個有女兒的母親,陶虹感慨,大家都是從生下孩子那一天起開始做母親的,“做媽媽的年齡和孩子生下來的年齡是一模一樣的,從這個角度講,‘媽媽’並不比孩子大”。

陶虹笑言,女兒一直記着自己教的話——“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就是一切都在變”。“這個道理媽媽也是學來的,無論是人和人的交往,還是家庭中的分工、事業的變化,都不可能是一開始計劃好的,最重要的是清楚你的初心在哪裏。”

通過《小歡喜》,陶虹也思考了許多關於教育技巧的問題。“如果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根本沒有遇見藝術,沒有遇見真正可以滋養生命的東西,而是隻有知識,那麼這個生命其實是狹窄的”。

沙溢:做父親也是一年年摸索着

沙溢在《小歡喜》中飾演喬英子的父親喬衞東,出場即展現與宋倩離婚後的生活狀態,很多觀眾認為這個角色本身有點“渣”,但沙溢將其詮釋得很可愛。

沙溢説,他特別能理解喬衞東對孩子的愧疚。“家庭破裂,再加上女兒又那麼優秀,他對孩子有愧疚,一直説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心頭肉,對孩子有特別的疼愛。而且宋倩是比較高壓的狀態,喬衞東更希望傾其所有地去給予他的全部”。

網友評論,喬衞東是長在觀眾笑點上的男人,最經典的魔性台詞和畫面,是常常在門外喊:“英子,開門,是爹地!”沙溢笑稱,這個台詞設計是當時現場碰出來的,凸顯喬衞東這個人物的趣味性,也體現出對孩子的愛和補償。

在生活中,沙溢是兩個男孩的父親。在片場,他和黃磊、海清、陶虹時不時會聊育兒問題,沙溢説自己是最沒經驗的。“孩子大部分是媽媽一手帶大的,黃老師也是經驗豐富,特別細緻,我沒法比。我只能吸取經驗,然後學習”。

《小歡喜》中有一場戲很觸動沙溢——喬衞東請女兒吃火鍋,離開時英子抱了他,説自己可以回家。“英子往前走,慢慢消失了,我在後邊看,那一瞬間特別感動。我在想,孩子大了終究會離開你的羽翼和保護,自己的人生開始了。我兒子以後也有這麼一天。”

沙溢覺得男孩擁有“虎媽貓爸”配置挺好,父親不宜對兒子太嚴厲,慈祥一點有利於孩子發展,獲得的愛會更多。他坦言自己對教育理念這件事挺矛盾,有時候希望對兒子像哥們兒,有時想做嚴父,但又擔心嚴厲過頭。

“人生就是這樣,你完全經歷了,才有發言權。我做父親也是一年一年摸索着,有時候回過頭來,多少都是有一些遺憾的。”

詠梅:我的呈現是一面鏡子

在《小歡喜》中,詠梅和王硯輝飾演酷炫男孩季洋洋的“空降父母”,詠梅所扮演的“劉靜”,由於性格極為温柔、理性,被觀眾譽為完美母親。

詠梅曾在《青春派》中飾演過大學聯考生的媽媽,她認為那個形象更接近《小歡喜》中的角色童文潔和宋倩,這次飾演的角色則不那麼“典型”。

“劉靜從小沒有在孩子身邊,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她一直特別內疚,想盡量挽回一些過失,因此對孩子比較耐心、柔和。再加上,劉靜在後期得知自己得癌症,對生命有了重新的思考,會覺得人生不只有大學聯考這一條路,身心健康更重要。”

無論演繹哪一種母親,詠梅認為演員的呈現就像一面鏡子,可以讓很多類似的母親和家庭看到,他們當下習慣的方式會造成什麼結果,乃至不幸。“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有這個義務和責任”。

觀眾評價季家的戲承包了全劇的哭點,而詠梅個人最感動的一場戲,當屬兒子季洋洋忽然去剃光頭,説要陪母親一起度過化療期。詠梅感慨:“這是一個家庭親情的維繫和最好的表現。”

在戲中,劉靜和喬英子是女性之間的“忘年交”,詠梅很喜歡這個設定。“同輩之間的溝通比較容易,能夠互相理解,但這種跨越代溝的‘被接受’,真的是一種很大的肯定”。

詠梅坦言,畢竟自己不是母親,無法體會到現實中和親生兒女相處的感覺。但是作為一個近50歲的成年人,她特別希望大家在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時,無論是親情、愛情、友情,還是職場關係,大家都能投以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小歡喜》觀看心得

  熱播劇《小歡喜》收官,一段圍繞着大學聯考展開的故事也告一段落。劇中三個家庭中,討論度最高的是陶虹和沙溢這對歡喜冤家,劇中飾演他們女兒喬英子的演員叫李庚希,正是我們訪問的主角。

為了接演新戲,李庚希剪了利落的短髮,她相貌的可塑性很強,劇中長髮的模樣和此時站在新京報記者眼前短髮的她,判若兩人,但是談笑間,她又還原了劇中英子的模樣。李庚希説自己的性格跟喬英子很像,她也曾因為心事重重失眠睡不着覺,非常能理解英子的內心。她很喜歡劇中英子跟爸爸的相處模式,而生活裏,李庚希的父母也給了她非常開放的空間,“在這之前我沒覺得我很擅長什麼,後來開始做演員,我覺得終於找到了自己擅長的事情,所以目前為止我覺得我一定會好好走下去。”

“抑鬱”戲份裏學會自我和解

李庚希笑稱如果不是為了角色,她還真捨不得剪掉這一頭長髮。“好多人都説我還是長頭髮好看,我就好傷心呀,但是後來又有好多人説短髮也挺適合我的,我就又好多了(笑)。”

生活中的李庚希還真是一個選擇困難症患者,在視頻採訪中的二選一快問快答環節,每一題幾乎都成了世紀難題,但到表演環節,李庚希一聽到可以模仿其他演員,立刻來了興致,不但自告奮勇模仿了劇中爸爸沙溢、媽媽陶虹的經典橋段,還給自己加戲,又來了一段“林磊兒模仿童文潔”的模仿版:“當時拍這段戲的時候,我們都使勁憋着笑,後來還是海清老師第一個笑了,我們才敢放聲大笑。”李庚希還爆料説飾演林磊兒的劉家掉最擅長模仿,“他就是自帶模仿體質,他模仿誰都特別像。”

能演英子,也許因為李庚希的性格和角色接近。《小歡喜》籌備之初,導演在社交視頻軟件上看到了她發佈的視頻,於是邀約前來試鏡,“試鏡就是試的喬英子,海選階段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小演員還是挺多的,試了很多次才把我定下來。”李庚希説自己的性格和喬英子非常像,所以她覺得整體演下來還挺輕鬆的,“剛開始拿到劇本的時候只能看到前面3集,覺得還挺輕鬆的,以為這部戲還是很快樂的,我就演我自己好了。”

劇中,喬英子因為父母離異以及母親過度的關心、管教,最後患上重度抑鬱症和焦慮症,而生活裏,李庚希説自己也是一個心非常重的人:“所以我非常非常理解英子。我也是一個心事比較重的人,也會經常失眠。我很幸運遇到這樣一個角色,通過英子的經歷我也學會了跟自己和解。”李庚希説,以前遇到什麼事她就會控制不住想很多,然後失眠,現在慢慢學會多看看眼前的小確幸,“比如説吃到好吃的東西,然後就享受好了,隨他去吧!就愛咋地咋地!”

初期跟陶虹對戲“老卡殼”

雖然李庚希幾乎算是本色出演,飾演英子沒什麼壓力,但跟她搭對手戲的都是“重量級”演員,初期還是會緊張,比如飾演喬英子媽媽的陶虹:“我第一場跟陶虹老師的戲就是在電影院看《碟中諜6》,我當時特別緊張,老説錯詞,陶虹老師就一個勁兒地安慰我説:沒事,沒事。還給我出主意,讓我能更自然一點,後來慢慢放鬆就好了。”

而提到沙溢,李庚希説好多次對戲都憋着笑,“因為沙溢老師演得太好了,他特別逗,特別真實,我們很像生活中的父女關係,這種關係非常和睦,是我特別喜歡的父女關係。”

雖然劇名叫做《小歡喜》,但在劇中喬英子有大量哭戲,李庚希幾乎承包了整部戲80%的眼淚。讓李庚希印象最深刻的是英子挨媽媽打的那場戲。“還有前幾天剛播的,跟劉靜阿姨(詠梅飾演)在天文館看電影,劉靜阿姨説她要走了,我們告別的那場戲。”李庚希説,原本劇本中沒要求那場戲要哭,但當時情緒到那兒實在控制不住:“詠梅老師把我帶到了那個情緒裏,她説的話就像拳頭結結實實地打在我胸口上,我控制不住就哭出來了。還有一場戲,是聽説劉靜阿姨生病後我轉身靠着門哭,當時情緒真的是控制不住,那是壓倒英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然,李庚希偶爾也有哭不出來的時候,“有一次是拍我躺在牀上錄音,然後要哭,我那天拍了一天哭戲,覺得哭不出來了,我很感謝導演讓我緩一緩,把那場戲往後延了幾天才拍。”

愛模仿小瀋陽,為表演選擇回國

在劇中喬英子被媽媽管得非常嚴,而現實生活中,李庚希的父母卻給了她自由的發展空間,“爸媽對我基本上是放養式的,他們很尊重我的決定。”也因此,李庚希得以成為一名演員。“父母非常支持自己的喜好,支持我為了做一名演員放棄在美國生活求學,選擇回國發展。”

也許是父母看到了李庚希從小在表演上的天賦,“我從小就非常喜歡錶演,喜歡模仿,我經常自己演《情深深雨??》,還有春晚上宋丹丹、趙本山、小瀋陽的小品。我那時候特別愛模仿小瀋陽,就‘眼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這種。”説話間,李庚希忍不住模仿了一段。

李庚希國中就去了美國讀書,留學時選擇社團,她也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了表演:“那個時候我上台演戲,同學朋友們看了都會誇獎我演得好,我一下就特別有自信。可能之前也沒有什麼特別擅長的事情,這樣一來我就覺得自己更喜歡了。”

而從喜好到成為職業演員,李庚希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爸爸跟徐靜蕾是好朋友,知道了我的心願和興趣就諮詢了徐靜蕾,當時正好有個網劇項目,就讓我回國試一下”。

於是,李庚希就拍了自己的第一部戲《同學兩億歲》:“在這之前我沒覺得自己很擅長什麼,後來開始做演員,我覺得終於找到了自己擅長的事情,所以目前為止,我覺得自己一定會好好走下去。”

  《小歡喜》觀看劇評

兩大衞視聯播的《小歡喜》收尾了。作為系列教育題材劇,《小歡喜》之前有《小別離》。《小別離》片名的寓意一望而知,孩子負笈留洋,要與父母離別。《小歡喜》的片名就要費解一些:大學聯考當前,壓力山大,歡喜何來,何謂之小?

點點滴滴的成長是歡喜,戰勝困難的心境是歡喜,生活就是小失意和小歡喜的輪換交替。

親子關係是人世間最難掌握的相處之道。管得緊了説控制,管得鬆了説放縱。不在一起叫“錯過成長”,朝夕相對就相看兩厭。家家都是一邊鬥爭一邊温存的局面。

《小歡喜》講的是三個家庭、四個孩子備戰大學聯考的故事。開篇就是孩子們升入高三,結尾時完成了勝利大逃亡,時間跨度一整年。表面上看,方一凡、林磊兒、喬英子、季楊楊全部為大學聯考所苦,人人揹負着巨大的升學壓力。但實際上,他們真正的危機並非來自大學聯考,而更多來自與家長之間緊張的關係。這部劇雖然三句話不離教育問題,但其本質卻是情感劇。孩子與家長如何相處,同學之間如何相處,原生家庭與孩子的性格養成,兩代人的對立如何化解,這些問題都有涉及,也都有參考答案。

對於觀眾來説,真正共鳴的還是中年人的悽悽惶惶和堅不可摧。總製片人徐曉鷗、總編劇黃磊、導演汪俊,三對主要演員:黃磊、海清,沙溢、陶虹,王硯輝、詠梅。這些主創人員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對同齡人的志趣和困境瞭然於胸,對中年況味和半程焦慮體察入微,寫來、演來、做來得心應手。

當方圓(黃磊 飾)得意洋洋地等着升職加薪時,我就預感到他要失業、出局了。果不其然。萬丈高樓一腳蹬空。有家難回,躲在商場裏蹭暖氣。心理預期一降再降,還被人視為草芥,放下身段低位做起,慢慢實現回升或者逆襲。

童文潔(海清 飾)在職場上也被人抄了後路。而且是被自己一手帶起來的親信,搶去了位置。方圓已經落難,童文潔也就沒有資格揮灑性情。不想做助理,還是做了;不想喝的酒,還是喝了。中年女性是堅忍的,只要自己不想倒下,就沒有誰能把她打翻在地。

然而中年女性也是脆弱的。童文潔能夠頂得住小金的背叛,但受不了兒子方一凡忍無可忍的怒吼;她能夠容忍方圓做一個專職的家庭煮夫,卻不能忍受和好姐妹處成“塑料姐妹花”。中年人多已失散了少年時期的好友,最是看重手中僅有的情分。童文潔醉酒,在樓道里一邊哭一邊指責宋倩(陶虹 飾),看得人心中酸楚。

老季的夫人劉靜(詠梅 飾),疑似患上大病。她沒有告訴任何人,悄悄住進醫院等待命運的宣判。中年人往往容易失去健康的體魄。更可悲的是,同時也失去了昭告天下的敞亮。她是一個高三孩子的母親,大肆聲張可能影響孩子成績。她是處在關鍵台階上的官員的妻子,大轟大嗡可能亂了他的心神。當季勝利終於得知內情趕往醫院,夫妻二人面對面,劉靜的眼睛裏閃着淚光。那是海一般的深情,也是不聲張的委屈。劉靜是一個瞭然一切的支撐者,她彌合着丈夫和兒子之間的裂縫,也和鄰家女孩喬英子心心相印。

這一系列中年人的形象,以及他們的焦慮心態和不屈鬥志,是《小歡喜》給觀眾的最大奉贈。這裏有生動的細節、豐沛的內心、熟悉的情境,以及精湛的演技。

沙溢帶着東北腔演繹了喬衞東。喬衞東這個人,“憑良心説挺孫子,不憑良心説太孫子”。但沙溢演來就是不討厭。他抓住了一條:現在進行時的喬衞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英子。慈父有效抵消了“渣男”的負能量。

陶虹的演技在《小歡喜》中重新得到確認。其實中年演員,不分男女,很多人都有精確塑造人物的能力。他們需要的是劇本提供好的起跳點:一是人物真,二是反差萌。當年《空鏡子》裏的“傻白甜”孫燕,變成了今天兼有地母和滅絕師太雙重屬性的宋倩時,驚豔。

3年前,《小別離》播出時,引發了“寒門可否出貴子”的討論。今日之《小歡喜》更多強調了職業帶來不同性格。教育議題也罷,階層差異也罷,《小歡喜》不再以就熱門話題輸出觀點為旨歸。它有生活質感,有情感交流,有社會激揚,有善惡報償,有理想和現實牴牾時的奮力攀登,有不可阻擋的大團圓結局。簡言之,《小別離》鮮明,《小歡喜》鮮活。

  《小歡喜》觀看感想

電視劇《小歡喜》爆紅了,裏面的三個媽媽卻讓人心酸。

職場媽媽童文潔精明能幹,可照樣被歧視、騷擾。

回到家後還要安慰失業的丈夫,管教調皮搗蛋的兒子。

單親媽媽宋倩一個人把女兒拉扯大,為了照顧女兒,連工作都辭了。

儘管如此,她和女兒的關係依然一團糟。

全職媽媽劉靜既要幫丈夫打理工作,又要緩和與叛逆期兒子的關係。

好不容易一家人融洽些,她卻患了重病……

這不就是現實中女人的寫照嗎?

多少女人吃了一輩子苦,不是平衡工作和家庭,就是照顧丈夫和孩子。

哪一樣都不敢落下,結果最對不起的反而是自己。

真正厲害的女人,都懂得愛自己。

1

先學會愛自己

才能去愛別人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有相似經歷的人應該感同身受。

媽媽在準備招待客人的晚飯,可調皮的女兒抓起飯菜就往地上扔。

被訓斥後,聽到客人進屋的女兒立刻開始嚎啕大哭……

這女兒的一舉一動都讓人看得頭皮發麻,更何況是眼睜睜看着女兒破壞一切的媽媽。

客人就要進屋,屋裏卻狼狽不堪,晚飯也沒做好,心力交瘁的媽媽眼裏都是絕望。

這是日劇《坡道上的家》中的一幕,劇中的媽媽跟大部分職場媽媽一樣,這邊公司催着要加班,那邊要趕回家做飯,無論孩子有多調皮,家裏人都維護孩子,就算自己沒有在照顧孩子上出力,也義正言辭地指責辛苦的媽媽。

如果説孩子給媽媽帶來的“不幸”是無意的,那麼另一半和親人對媽媽的責難,就是誅心的。

一份針對女人的調查:假如我們對你的另一半做一次採訪,你最想從他們嘴裏知道什麼?

答案居然是一致的——“他還愛我嗎?”

幾乎大部分女人,都曾被另一半或有意、或無意地傷害。

所有的家務細活,都得自己一力承擔;孩子出生後,爸爸可能從沒給他換過尿布;每次稍微出錯,第一個指責的人總是他……

女人為了孩子,為了家庭,放棄了自己。

最終取悦了孩子,取悦了丈夫,卻把自己活成了“萬人嫌”。

無休止的工作與家務讓女人活成了“永動機”,但其實最需要關愛的人,是你自己。

當問出那句“他還愛我嗎”,就知道你愛得有多卑微。

先學會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當你擁有愛自己的能力時,才有愛別人、被別人愛的底氣。

在這世界上,你是最珍貴的,請學會好好愛自己。

2

女人活得精緻

最起碼取悦自己

電視劇《歡樂頌》中有這麼一幕。

邱瑩瑩看到樊勝美在敷面膜,就打趣她説是不是有約,樊勝美説沒有。

邱瑩瑩就不明白了:“沒有約會,你敷面膜幹嘛?”

樊勝美一本正經地説:

“女人可以為了取悦別人把自己保養得美美的,但首先,女人要取悦的是自己。”

古話都説: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悦己者容。似乎從古至今,女人的美麗就為了取悦別人。

但到了今天,這種扭曲的觀念是時候改一改了。

現在的女性,不該活在男性的審美里,而該活在自己的審美里;

現在的女性,不該再為了男人而活,而要學着為自己而活。

清華大學的顏寧教授,她的人生就是很好的詮釋。

30歲時成為清華最年輕的博導,40歲時受聘為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解出了生物科學界世界範圍內十幾年未解的難題,她簡直是科學界的女神。

哪怕至今未婚未育,她依然大方地迴應:

“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在《開講吧》裏,顏寧提出了一個觀點:女為己容。

“我們需要讓這個社會慢慢看到越來越多的女性可以成功。”

遵從內心,活出自己精緻的樣子,才是女人這一生最該追求的。

就像張歆藝,哪怕她是二婚,在丈夫袁弘面前也從來不會自卑,她有自己的事業,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還會給袁弘灌輸“夫妻就是平等”的觀念……

所以大家都很羨慕張歆藝,不僅因為袁弘愛她,還因為袁弘對她十分體貼,簡直就是“二十四孝好老公”。

一個真正有魅力的女人,首先要取悦自己,把自己活得漂漂亮亮的。

3

只有自己開心

世界才會變得美好

作家亦舒有一句話:

人生試題一共四道題目,學業事業婚姻家庭,平均分高才能及格,切莫花太多時間精力在任何一題上。

如果我們只專注於學業與事業,就很有可能孤獨終老;

如果我們只專注於婚姻與家庭,就很有可能迷失自我。

不管最終選擇什麼,最重要的前提,還是讓自己開心。

正如港劇中説得最多的那句台詞:

做人,最緊要開心。

並不是美麗的女人才能收穫愛情,也並不是你要付出全部才能贏得真心,真愛從來不用外貌與付出來衡量。

夏裏蒂·皮爾斯堪稱是世界上最胖的女子,她重達765磅(約合694斤),可已經38歲的她,卻收穫了21歲的真愛。

夏裏蒂和男友是通過她女兒認識的,後來兩人相知相愛,並且決定相伴一生。

為了能夠在婚禮上與男友“徹夜跳舞”,夏裏蒂下定決心減肥,爭取在結婚前減到500磅(約合453斤)。

真正的愛情不是卑微,而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只有你先變得更好,更開心,才會發現身邊的世界也在變得美好。

在知乎上看過網友寫的一段話:

我希望讓自己過得開心一點,不要整天提心吊膽,沒有安全感。

我的世界裏有我和那些值得愛的人,那就足夠了。

越長大就越明白,要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

誰都沒有必要迎合誰,也沒有必要去討好任何人。

愛情,本來就很奢侈。有就錦上添花,沒有也無傷大雅。

愛自己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人生修養。

要顧惜身體,不被利益迷惑。

要簡單生活,活得無憂無慮。

要作息規律,養成良好習慣。

要放寬心思,不要總是埋怨。

要珍惜感情,也要人情現實。

“悦人者眾,悦己者王”,悦己,才是一個女人最精緻的樣子。而你,本就值得最好的愛。

  《小歡喜》觀看體會

  《小歡喜》已經大結局一段時間了,可是每每想起裏面的劇情,還是意猶未盡!

劇裏面的劉靜阿姨真的是圈粉無數,很多孩子都想要劉靜這樣的媽媽。因為她温柔賢惠,淡定從容,遇見再多的事兒都是風輕雲淡!

就連自己生病,也是不動聲色的瞞着丈夫孩子悄悄的跑去檢查!跑耽誤孩子大學聯考,怕影響老公仕途。

我想孩子們不僅想擁有這樣的媽媽,大概老公們也希望擁有這樣的妻子的吧!可是作為女人,我卻不想活成劉靜的樣子!

1

劉靜真的算不上一個好媽媽!

大家都知道在孩子的教育中,親子關係真的特別重要,而劉靜年輕時,因為丈夫工作的關係,跟着老公東奔西跑,居無定所!

或許在劉靜的心裏夫妻關係高於親子關係吧,這也許沒錯!但這錯過了兒子成長的重要時期, 是一輩子也無法彌補回來的!

以至於造成兒子季楊楊高冷疏離的性格,跟父母的關係異常的冰冷!無法好好的溝通,因為兒子始終對爸媽有一絲絲的怨恨。

這在季楊楊因為開保時捷到學校而寫道歉書時徹底顯現出來,

信裏説:“我對不起你這麼多年把我自己留在北京。

我對不起你幾乎不教育我,最後養出我這麼個渾蛋兒子。

我對不起你這麼多年心裏沒有我,只有官位。

如果劉靜參與了季楊楊的整個成長過程,季楊楊或許就不會成為這樣的性格。

就算她再温柔,再從容,再情緒穩定,也無法彌補母愛的缺失!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所以她並不是一個好媽媽,我只能説她性格脾氣好!

2

劉靜並沒有好好愛自己!

學會愛自己才能好好愛別人,劉靜的一生都在為別人而活。年輕時為丈夫而活,成全了丈夫!丈夫工作調回家鄉後,趕上大學聯考,又為兒子而活!

劉靜貌似很幸福,丈夫是高管,還厚道體貼。兒子雖然學習不是很優秀,但是有擔當,還孝順!可是她內心卻不開心,因為長期壓抑自己的需求,隱忍自己的情緒!身體才出現了問題。

就連確診得了乳腺癌之後,想的還是兒子季楊楊,怕兒子知道了,承受不住怎麼辦?讓人又心疼,又生氣!

記得這個場景,因為化療的原因劉靜早上起來就噁心嘔吐,兒子看到很擔心。她看到兒子心疼的模樣。還很暖心的反過來安慰兒子!

在大學聯考前夕,季勝利提出帶她去香港玩時!臨走時,她還是放心不下兒子,怕兒子吃壞肚子!

季勝利説:“二十二年前咱倆就説去一趟香港,這一耽誤就已經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已經習慣了把自己往後放一放,一切都可以等一等。如果我們不去就永遠邁不出這個門,也永遠受了委屈也求不了全!”

是呀,劉靜把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需要都放在後面,始終把老公孩子放在最前面。都沒有好好的愛自己,想想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當身體健康亮起了紅燈,才想明白這件事兒,會不會太晚了?

好在她遇到了一個好老公,懂她的付出,懂她的不容易!劉靜最後身體也好了!可這畢竟是電視劇裏的劇情!現實往往比電視劇來的要殘酷無情!每個女人都要先好好愛自己,你才有能力去愛別人!

3

劉靜跟宋倩和童文潔比起來確實是情緒最穩定,也是脾氣最好,最温柔最賢惠的!這樣的女人應該很幸福才是!

可是她卻沒有童文潔活的那麼恣意灑脱。想哭就大聲哭,想笑就大聲笑,想發脾氣就發脾氣,活的淋漓暢快!

被老公寵成了公主,但是同時她也心疼方圓的不容易,當方圓父母遇到困難時,賣房替父母還債!有情有義,還不委屈求全。當遇到上司騷擾的時候,選擇離職!不做對不起自己的事兒,這才是女人在婚姻中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