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觀看《圓明園》有感1000字左右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3W

圓明園是人類文化的寶庫之一,有着歷代書畫、金銀珠寶和宋元瓷器等等,那麼觀看《圓明園》,你的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觀看《圓明園》有感1000字左右,供大家參考。

觀看《圓明園》有感1000字左右

觀看《圓明園》有感1000字左右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百花爭豔的萬花陣,滿庭芳化的九州清晏,精巧宏偉的觀水法,宛若仙境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島,異域風情的海晏堂,千古頌揚的康乾盛世。這世間罕有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都不約而同的集中在一座名為圓明園的皇家園林中。

然而在這無限芳華的美景之下,卻醖釀着一場罹難,一場屬於圓明園的罹難,一場屬於清王朝的災難,一場屬於中華民族的瘟疫。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儘快理解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藉口,命令米啟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持續了兩天兩夜的大火,將圓明園燒成一片廢墟。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

嗚呼!夷人一炬,可憐焦土,奈何取之盡錙銖,奪之如泥沙,玉窯瓷石,燒殺搶掠,人面獸心,暴露無遺。奈何清廷無能,無力阻攔,使負棟之柱,轟轟然倒塌;架樑之椽,紛紛然坍落;釘頭磷磷,瓦縫參差,直欄橫檻,皆是面目全非,愴然悲泣。

唏噓之餘,我們又不難發現,從圓明園的被毀滅所折射出來的,清王朝的沒落的根深蒂固的原因:

從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科學技術的發展一再被拋棄,偉大的四大發明只是被用於娛樂取笑,變成茶餘飯後的談資,科學技術被視為玩笑;從雍正時期的禁海令、遷海令,到乾隆的宣言:“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就像圓明園,她雖然氣象萬千,但卻是一個封閉的狀態,仍舊透射着天圓地方的禁錮思想;

其次當西方國家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時,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清王朝正在用黃金白銀堆砌建築華麗的圓明園,不妨説這是實用主義與享樂主義的對立,而在那個生產力低下的時代,實用主義或許會更勝一籌。清王朝在經歷康乾盛世之後,已經是盛極而衰,她必將迎來壓死駱駝的最終一根稻草,一如英國使者馬格爾尼所言:“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他之所以在過去一百五十年中沒有沉沒,僅僅是由於一班幸運、能幹而警覺的軍官們撐着,而他勝過鄰船的地方,只在它的體積和外表。可是,一旦一個沒有才幹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

圓明園,一座被譽為“世界園林之王”的皇家御園,它寓意圓滿周全,明達明智,象徵着皇家富貴,天家繁華,然而事實卻無情的拋棄了這樣完美的願景,她迎來了自我的毀滅,迎來了清王朝的災難,更是迎來了悠悠華夏的深重苦難……

觀看《圓明園》有感1000字左右

在當代影視鑑賞課上看了《圓明園》這部讓人歎為觀止、引以為傲,又憤恨不已、怒聲一片的經典影片。

看了後,心境久久不能平靜。這樣的文章開頭似乎過於平淡呆板,但不如此卻不足以表達我內心的情感。看過之後,我立刻就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毀了吧,還是毀了好,如此完美的東西根本就不是人間所應當擁有的,它只屬於天國!

我們且先不論圓明園的歷史背景以及是否奢華。如果有人能重建圓明園的話,我相信僅有上帝能夠辦到。美,無須用如何華麗精緻的字眼,當你被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景色震撼的時候,你能想到的也許就是這一個美字,甚至你雖然想到了,卻無法發出聲音。當人的某種情感到達極限的時候,越是簡單原始的字眼,越能表達人的內心真實。無論恢宏壯麗、清新淡雅、金碧輝煌、山明水秀,還是人文之極、自然之天成,到了圓明園這兒都只能歸結為一個字:美!

除了美,圓明園的規模之大,組建築之多,都足夠使人瞠目結舌。建築式樣之繁複多變,簡直已非人力所及。人的想象力真是恐怖的東西,怪不得上帝要把具有好奇心的人類趕出伊甸園。你能夠試想一下,600個足球場一個挨一個的拼接起來是什麼概念,在這片土地之上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東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時空縱貫古今的,但並無些許的雜亂,而是如此的和諧,彷彿那片土地天生便是如此。集所有想象力、建築智慧、詩意與藝術和龐大的物質財富於一體,世界上確實以往真有這麼一個地方,它的名字便是圓明園。當兩個強盜扔下火把的那一刻起,就註定再也不會有如圓明園這樣的東西出此刻人世之間。

影片中有一個温馨而動人的場面,在牡丹園中,富貴的皇家牡丹爭相競豔,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暢遊於其中,其樂融融。讓更多的人相信,康熙是因為太喜愛聰明活潑的乾隆而傳位於雍正。如果我們相信這樣一個説法,那麼正在來臨的大清帝國的盛世便有了一個完美的開頭。而這片牡丹所在的園子便成了歷史的功臣,當然它扮演的更大主角應是歷史的見證者,正如它的一生所走過的那樣。只可是它當時還只是皇四子胤禎的別園,自然也還不叫圓明園。

我一向搞不明白,康熙皇帝是如此的喜愛自然科學,以致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便投其所好進獻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以求得到皇帝的接見,卻為什麼他的後世子孫卻如此的不好此道,以致使帝國失去了一個繼續引領風騷的絕佳契機。雍正登上皇位之後,不知是出於感思親情還是攀比好勝之心,開始大肆擴建圓明園。加上乾隆的長期建設,以致在半個世紀之後,圓明園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奢華、最完美的皇家園林,其實亦可稱之為桃源仙境、紫宮天府。世界上最勤奮的皇帝非雍正莫屬,在他統治帝國的十三年間,平均每一天休息不到四個小時,為大清盛世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在乾隆繼位之後,他擁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國庫中的銀兩多得以致於影響了市面上正常的貨幣流通。圓明園便是在這樣一個鼎盛的時代逐漸完成。乾隆聽説法國的水法享譽歐洲,便吩咐傳教士們在圓明園中修建了一個更大規模的水法,一箇中西合璧的水法。在徹底平定了回部準格爾貴族的叛亂之後,乾隆便為來自維族的愛妃修建了富麗堂皇的伊斯蘭式建築,以慰其思鄉之情。當一個男人能夠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來取悦一個真正愛着的女人的時候,不知羨煞天下多少女子,鬱悶死天下多少男子。

歷史的真相,往往被繁華所遮掩。大水法建成三年之後的一件小事,便已預示着帝國的最終命運。乾隆皇帝下令廢棄大水法的機械提水裝置,而改用人工提水。歷史與文化的慣性竟然如此不可阻擋,連一個小小的噴泉裝置也保不住。也許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在現代禮貌面前一旦失去了強有力的掌舵者便會毫無疑問的沉沒。更為讓人深思的是,英使馬噶爾尼送來了最好的大炮和槍械,但他們在角落封閉的房間裏一睡便是五十年。鴉片戰爭之時,清軍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軍勇士們仍然在用戰馬和彎刀衝鋒。雖然他們的勇氣讓英法帶兵的將軍們感到震撼,但結果卻是英法聯軍以五人的微小代價擊敗了帝國三萬大軍。誰都沒有想到,奇技淫巧竟有如此的威力,不知逃亡途中的咸豐皇帝作何感想。如果説第一次鴉片戰爭還沒有讓帝國真正嚐到教訓的話,那麼這一次,便是對皇室信息的毀滅性打擊。

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之後,上萬人進行了兩天公開的大搶劫,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弱點與卑劣。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全砸爛。為了公平起見,將軍們號召士兵堅持紳士風度,把文物財寶重新上繳然後進行了三天的公開拍賣,。最終每個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約4磅重黃金的獎賞。格蘭特將軍於額爾金勛爵商議,為了徹底打擊清廷信心,以便在條約談判中取得最大的利益,決定徹底毀掉圓明園。並藉此向世人宣告,他們以往來過北京,他們是勝利者,以免他們的偉大功勛被後人所遺忘。三千五百名士兵開始有組織的有條不紊的焚燒圓明園,海淀一帶的其他幾座皇家園林也隨之焚滅。當聯軍把大炮架在安定門城門之上對準紫禁城的時候,戰爭結果已可想而知。

圓明園見證了大清帝國的繁盛與衰敗。清帝國的命運已不僅僅是其自身的命運,而是代表着更為宏觀更為深層的整個中華古代禮貌的命運。從大秦帝國到大清帝國,2000年的時光,是如此的漫長,雖飽經風霜曾屹立不倒;卻又是如此的短暫,在三槍兩炮聲中大廈傾頹。秦和清的發音如此相近,如果我是一個宿命論者,只好承認,該結束了。可圓明園何罪,竟離此劫,永不超生。

觀看《圓明園》有感1000字左右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一向想親眼看看,歷史教科書封面上印着的圓明園大水法圖片的現場景象。今年暑假最終成行,和岳父、妻子、兒子一齊走進了圓明園。

園區導遊帶着我們從綺春園出發,一路向北,走向大水法所在的長春園。導遊邊走邊説,詳細地介紹着圓明園的前世今生。我聽後心境沉重,無心欣賞路途秀美無比的景色,直奔西洋樓景區。

轉過一個彎,突然看到前面空曠的草地上,有很多橫七豎八的白色石頭,急步走近瞧個究竟。石條、石柱、石龕、石屏、石雕、石刻,種類繁多;石豹、石鳥、石狗、石蚌,形狀各異;方形石柱,圓形石柱,都雕刻着精美的圖案;洛可可風格的琉璃裝飾,海棠形琉璃裝飾,捲曲繁複的蔓草藩花雕刻,圖案精細,線條優美,極具異域風格;有的豎立着,有的斜躺着,有的壘成了堆,有的埋了半截。看着它們全身無力地倒在地上、與雜草混在一齊的場景,聽着導遊悲情地述説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和1900年八國聯軍炮轟圓明園的歷史,頓時,悲憤之情溢滿了我的心,喉嚨裏像塞着東西,幾度哽咽,眼淚幾乎要流下來。

越往前走,越覺得慘不忍睹,到處都是巨大精美的漢白玉,無可奈何地倒在地上:當年中西合璧、用來籠養展陳孔雀的養雀籠,如今變成了臨時保護罩下頭的坑坑窪窪和凌亂的石條;當年皇帝與妃子、宮女們玩迷宮遊戲的歐式迷宮黃花陣,此刻僅有一些石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裏;當年能夠演奏中西樂器的諧奇趣,只留下噴水池等掙扎着向人們講述那悲慘的場面;當年十二生肖銅獸首噴水報時、聞名世界的海晏堂,只剩下巨大的石蚌以最不忍目睹的方式,展現着廢墟里殘片的精美;當年用雞蛋清、糯米湯和黏土混合製作而成堅固無比的儲水塔,被摧毀得面目全非;當年極其華麗、輝煌無比的大水法和遠瀛觀,只殘存着大水法中央大門的主體結構和遠瀛觀的頹廢和荒涼,在訴説着以往的屈辱和痛苦……

望着剩下的這些殘石碎渣、斷壁頹垣,我恍惚看到了強盜猙獰的面孔和邪惡的笑臉,恍惚聽到了熊熊大火焚燒圓明園時的噼噼啪啪聲。震撼、哀痛和憤怒,充斥着我的大腦和心臟,縈繞心頭久久不能散去。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圓明園殘缺不全的石柱石雕,見證了一個貧窮、落後、羸弱的國家和民族被壓迫、被剝削、被凌辱、被掠奪的歷史,在永遠警示着每一箇中國人:落後就要捱打,切勿忘記國恥!這些殘缺不全的石柱石雕,也讓我思考着我們每一箇中國人身上的職責和擔當。

我們不能改變歷史,可是我們要從中學到經驗和教訓;我們不但要經常回顧歷史,我們更要着眼未來。

我們要勇擔重任、真抓實幹。為了不讓悲壯的歷史重演,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每個人要全力踐行“愛我中華,振興中華”的誓言。我認為,每個人都認認真真的幹好自我的本質工作,就是最好的愛國行動,就是在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奉獻自我的力量!

我們要團結一心、拒絕西化。以某國為首的某些國家,亂我中華之心、裂我中華之意,昭然於世。一向在利用各種團體、採用多種形式,對我國年輕一代進行思想滲透,此次香港暴亂就是一個例證。我們要經過家庭教育、課堂教學、德育活動、生活交談、媒體宣傳、環境薰陶等多種方式,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種網絡新媒體,揭發他們的狼子野心、醜惡嘴臉,大力弘揚愛國心、報國志,團結一心,眾志成城。

我們要居安思危、樂不忘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圓明園給我們的警示之一。當今我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依然是某些國家的眼中釘、肉中刺。某個國家一向想用薩德包圍中國,一向在拉攏中國周邊國家一齊圍堵中國,一向在利用釣魚島問題、台灣問題、香港問題、西藏問題等牽制中國。我們應當高度警惕,不要讓安寧磨滅了意志,不要讓繁榮遮蔽了雙眼,不要因逐漸強大而放鬆了戒備。中華民族不能再一次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才被迫發出最終的吼聲!僅有居安思危、進取應對,才能不懼強敵!

參觀完圓明園,我心中五味雜陳、百感交集,有悲有憤、有憂有喜。轉身回望圓明園遺址,那個最強烈的聲音,不斷在我耳邊迴盪:勿忘國恥,愛我中華,強我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