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通用三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07W

看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後,你的內心有什麼想法嗎?不如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一下吧,你知道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觀看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通用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通用三篇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通用1

這世界因為他們而不同。

看了《感動中國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洗禮,這些奮鬥者對於夢想的追求、對於工作崗位的堅守,讓人為之震撼,他們雖不是什麼改變歷史的大人物,但他們滿腔的熱情、毅力與堅守深深地打動了我。

地處絲綢之路南北三路的分合點上的敦煌,是一座繁華的都會,莫高窟也在此生根發芽。每一個洞窟、每一幅壁畫都飽含着智慧的結晶。經過歷史的變遷和沙塵風蝕,窟內許多珍貴的壁畫已殘破和變色。為了讓敦煌莫高窟重煥光彩,“敦煌的女兒”樊錦詩自1963年從北大畢業來到敦煌莫高窟,50多年紮根大漠,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創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斷代、構建“數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護工程,可讓敦煌文化得以永久保存。

關於莫高窟,我曾經在國小的一篇課文中讀到過,那時對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特別神往。後來在上海中心與敦煌莫高窟來了一次近距離接觸,參觀了等比例複製的洞窟,那別具特色的穹頂,婀娜多姿的飛天,還有一些充滿想象力的童趣壁畫,都讓人歎為觀止。我那時才知道,隨着大批遊客的實地到訪參觀,每一次遊客進洞時,空氣的流動都會對壁畫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對比一千年前的壁畫,如今的莫高窟壁畫色彩消退、日漸模糊。而現在,在樊錦詩奶奶帶領的“敦煌守護人”潛心研究和保護下構建了“數字敦煌”,也讓我們不必去敦煌,就能穿越千古,近距離接觸這座歷史的寶庫。

樊錦詩奶奶為了這份信念,半世紀的沙吹,心歸處還是敦煌。敦煌是個謎,是個夢,但它更是樊錦詩的命。她的堅守、她的毅力都是我們學習的標杆,作為一名當代學子,我們也應責任在肩:一桌一椅讀天下書,將華夏五千年的文化底藴更好地傳承。

向所有《感動中國》的奮鬥者、奉獻者們致敬!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通用2

感動,一個微妙的字眼,卻時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

看完《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讓我熱淚盈眶,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鄉村教師朱敏才和孫麗娜夫婦。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孫麗娜曾是一名高級教師,他們退休後,沒有選擇在北京過安逸的生活,而是跑到貴州偏遠山區義務支教。把靚麗的西裝和禮服留在北京,揹着簡簡單單的行囊就上路了,當他們來到偏僻的尖山苗寨,寨裏有200多名孩子們,在這之前他們只有一名代課老師給他們上課。看到這,他們更堅信他們來對了地方。

雖然他們做好了要吃苦的準備,但寨裏的生活和條件超乎了他們的想像,他們的卧室離廁所只有一堵牆,孫麗娜老師説因為晚上睡覺太臭,他們要帶2個口罩才能入睡,而晚上洗澡的地方也就只有一個池子,夏天時就在池裏洗冷水澡,冬天時,因為水冷一個月都不洗一次澡,再加上高原有強烈的紫外線,已經讓孫麗娜老師右邊眼睛失明,左邊的眼睛視力也只剩下0.03,老伴朱敏才也得了重病 ,因為山寨裏缺少藥物,只有自己扛下來,為看病省下來的錢幫孩子們買了學習用品,朱爺爺甚至還有一條有很多洞的秋褲也不捨得丟,看到這裏,我的眼淚完全控制不了的留了下來,太感動了。

這些年來,他們夫婦倆已經走了上萬公里,支教了5所國小,讓孩子們學習了美術、英語、數學等學習課程,也讓孩子們在失望中看到了希望,共捐款了350萬元,讓國小裏充滿着孩子們歡樂的笑聲。

朱敏才和孫麗娜夫婦是平凡的人,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我們向他們敬禮!向他們學習!做為00後的我們,更應該懂得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老師的教育之恩,更應該懂得珍惜,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努力學習,將來也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後感通用3

觀看了感動中國,我為之震撼,為之動容。他們不愧為我們國人的道德模範,是我們工作的楷模,是我們踏上奮進道路上的航標。

劉偉——一個無臂男孩,他那堅韌不拔的毅力時時激勵我。他這樣説過:“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地活着。”從他的身上我看到沒有摸不到的巔峯。生活和學習中,遇到點困難,我有時都想退縮,現在看來,其實世界上並沒有什麼難事,只是自己懶惰、沒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在去四川藏區福利學校支教前,胡忠謝曉君夫婦都是成都中學的老師。胡忠看了一篇關於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一所孤兒學校急需老師的報道後,動了支教的念頭,來到交通不便的四川藏區教學,3年後,謝曉君帶着3歲的女兒也來到這裏。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不是不孝順,而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長大了,能更好的回報社會、孝敬父母!

他們的事蹟都是普通的,積微小成偉大的事業。我們都在細小處體會到偉大的人格,現在的我們越來越希望在平民之中發現感動,發現人物,發現人才,而“草根”情結應該是我們共同所珍藏的,小人物的力量雖然微小,但是給全社會帶來的一種示範卻是影響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