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女王電影觀後感4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8W


女王電影觀後感4篇

  女王電影觀後感

戴安娜死前媒體曝光率很高,以其慈善事業、離婚、緋聞、接受採訪等最有效的現代炒作方式,迎合了當代的人文主義思潮: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從而贏得人民的愛戴。在其死後,英國上下羣情悲痛。布萊爾很乖巧地冠之以“人民的王妃”博取民眾好感,媒體更是盡其煽情的能事,將矛頭指向了與戴安娜對立的王室,而此時只有王室保持沉默。女王的理由很簡單:一是保護兩個孫子,儘量讓他們少受刺激;二是戴安娜已經不是王室的人,王室不宜作出反應。但是,在媒體的煽動下,民眾很快就對王室的沉默表示了憤怒,並提出了不理智也不合法的要求:為非王室成員的戴安娜舉行王室最高規格的葬禮,白金漢宮降半旗,女王對事件表態,等等,並有失控的趨勢(民意出現了取消君主立憲制的傾向)。迫於民意的壓力,布萊爾緊張斡旋,最終女王作出重大妥協,接受了人民的所有要求,危機圓滿解決。

在這次危機背後,我們看到了布萊爾、媒體、查爾斯王子、民眾和女王真實的一面:布萊爾的做法完全是出於政治的需要,儘管在片中他也同情女王,也為他不得不對女王提出的要求而向幕僚大發脾氣,但他畢竟是改革派的政治領袖,支持率才是硬道理;媒體的作為完全是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頭版頭條怎麼好賣怎麼來,怎麼煽情怎麼來,完全不顧戴安娜死前已經不是王室成員,完全不顧王室家庭和小王子們的感情,將矛盾直接引向王室,要求本來就不升旗、四百年都沒降過半旗的白金漢宮降半旗,並要求按王室最高規格安葬一個平民,並且女王要向她的靈柩致敬;查爾斯王子則膽小怕事,主動討好政客和民眾,把自己的母親當擋箭牌,連布萊爾都看不過去,説:“Let her mother take the bullet, not him. What a family!”;民眾的反應更多的是感性而非理性,當他們心中充滿悲傷、需要發泄情緒時,除了哭泣,對王室的憤怒則是最好的發泄方式;只有女王,她是最正直、最理性、最顧全大局、最堅強的,她只是做了一個女王、一個奶奶應做的事,按她從小受教育的“責任第一,個人第二”的信條來做,按她就職時向上帝所立的誓言而行,戴安娜葬禮的安排也是完全尊重她家裏人的要求來辦,整件事情她除了迴避媒體,基本沒做錯任何事,但,這也許就是她的悲劇所在。

對於女王,我覺得她很可憐,但卻很偉大。在片中,她的權力僅限於指揮她養的那幾條狗,她孤獨地駕着汽車駛在曠野,她“相信人民的智慧和判斷”,但她的人民卻背棄了她,連她的兒子查爾斯王子也出賣她,曠野裏的那隻孤獨而優雅的大麋鹿就是她的化身,她也明白那隻麋鹿的死也許就是她王權的歸宿。於是,我們看到女王務實地妥協了,就像布萊爾説的:“That is the way she survives.”(那就是她生存的辦法),她似乎明白了傳統規則是需要與時俱進的,她接受了modernize(現代化)。她的妥協,表面是王室向人民的妥協,實質是傳統價值觀向現代人文主義價值觀的妥協,這種妥協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但是,誰能説隨波逐流就是好事呢?但有一點應該是好事,那就是有些東西她還是放下了,顯得很大度。在葬禮致詞之後,當畫面上萬眾起立,掌聲雷動,悲情一瀉千里的時候,我卻看到一個默默承擔了人民所有痛苦的高貴的女王!就像那頭屹立在曠野之上孤獨而優雅的麋鹿!

其次,電影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君主立憲制及其背後的東西。英國是第一個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女王只是國家和英聯邦的象徵,並無實權,隨着現代思潮的發展,她的位置越來越尷尬。片中改革派的布萊爾在走馬上任時接受女王任命,一切顯得那麼扭捏和形式化,現代思想和皇權傳統的衝突表露無遺。這時候我們不僅要問:英國人為什麼還要設皇帝?這得從宗教和文化的層次找答案了。西方信仰上帝,皇帝是替上帝管理世間國度的人,她向上帝彙報工作,她必須是公義的、正直的、聖潔的、智慧的、勇敢的人格榜樣,所以她是人民信仰體系中一個很重要的、可以在人間被感知的上帝的代理人,有些類似主教的意思。所以,女王不僅僅是國家元首,她更是民族的精神領袖,民族團結的靈魂,大家可能不知道,連英國的國歌都是《神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所以説,君主立憲制不僅僅是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之間妥協的結果,更是宗教文化與政治經濟之間妥協的結果,而且很顯然這種結果對一些國家來説是行之有效的政治體制。美國在二戰後接管日本時,也是出於對宗教和文化的考慮,才保留日本天皇的,日本民族也才得以留存其靈魂,也才有後來的國力迅速提高。世界上除了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的還真不少。這些國家的皇權基本都跟宗教信仰的傳統有關。

這對我們來説還是很難理解,我也曾感到費解,但也許那些有國王的人反過來會對我們的很難理解感到很難理解:Why not?為什麼不要皇帝呢?他們研究後就會發現:一、我們都是唯物主義無神論武裝起來的頭腦;二、在我們歷史觀中,皇帝都是些奢華無度、魚肉百姓的暴君或昏君;三、在我們的哲學觀中,君主立憲制只是資產階級向封建主義妥協的結果,僅僅是政治和經濟的產物,而沒有一點精神層面的因素;四、我們其實很現實,沒有用(嚴格説是現實的物質功用)的東西就丟掉,有利用價值的東西才保留。所以,要是問中國人:廢除君主立憲制好不好?十有八九都説好。因此,大家世界觀不同,我們就不好以自己的世界觀去評價別人的世界觀。

另外,影片的拍攝手法也值得一提。多次讓女王出現在卧室、起居室、書房、餐廳、廚房、自己開車等場景中,這樣我們看到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貴族婦女,而不是一個政治象徵;在花堆前和羣眾面前那段複雜的表情轉換,演員拿捏得非常到位,把女王悲劇的命運和堅強的人格表現得淋漓盡致;戴安娜生前片斷、媒體的報道、悲情的大眾、布萊爾及其幕僚、查爾斯王子、王室家庭生活,這些場景的穿插,使得電影情節緊湊而衝突激烈,每個細節都是有用的。對於學習電視編導專業的我,也有很多啟迪。

總之,這部影片不僅在影片的拍攝手法上打動了我,也在內容及思想深度上深深的吸引了我,絕對是一部值得看兩遍的成功之作。

  女王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女王》當中,導演講述了戴安娜王妃因車禍死亡後的一週之內,整個英國王室家族成員和首相態度大幅度轉變的故事。從學法者角度去考慮的話,電影反映出的最明顯的一點是:在現代民主法律制度的制約下,人民意願將是決定國家相關政策的主力推手(人民主權原則)。而女王權利的弱化是在基於英國舊有基本國情的前提下經過數百年的資本主義探索後逐步演變而形成的。除此之外,電影之中也不乏許多對話與情景都有着憲法基本原則的影子。

戴安娜死前媒體曝光率很高,以其慈善事業、離婚、緋聞、接受採訪等最有效的現代 炒作方式,迎合了當代的人文主義思潮: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從而贏得人民的愛戴。在其死後,英國上下羣情悲痛。媒體更是盡其煽情的能事,將矛頭指向了與戴安娜對立的王室,而此時只有王室保持沉默。女王的理由很簡單:一是保護兩個孫子,儘量讓他們少受刺激;二是戴安娜已經不是王室的人,王室不宜作出反應。但是,在媒體的煽動下,民眾很快就對王室的沉默表示了憤怒,並提出了不理智也不合法的要求:為非王室成員的戴安娜舉行王室最高規格的葬禮,白金漢宮降半旗,女王對事件表態,等等,並有失控的趨勢(民意出現了取消君主立憲制的傾向)。迫於民意的壓力,布萊爾緊張斡旋,最終女王作出重大妥協,接受了人民的所有要求,危機圓滿解決。

電影開始沒多久的時候,女王就對自己的畫師説:“我很羨慕你能去投票,倒不是為了在誰的名字上打鈎,那種感覺一定非常微妙”畫師回答:“您雖然沒有投票的權利,可政府是您的”這些對話直接反映的是君主立憲制國家政府的本質,即:君主是國家統一的象徵,但其實際上並沒有權利去制定國策、管理人民。一切權利皆來自議會(議會主權原則),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但有趣的是,接下來女王對管家説:“他還不是首相,只不過是準首相而已,我還沒有任免他”這是女王對自己高貴性的自我肯定,但在我看來,實屬滑稽。不過這也從側面説明了女王不僅僅是國家的象徵而已,她還要承擔相應的一些程序性的工作,且無法推辭。

隨着劇情的發展,女王最後不得不向公眾露面,並且親自參加戴安娜的葬禮。這一點才是本片最突出的地方。影片裏首相曾打了一通電話給女王,女王在廚房裏接聽了電話,首相説道:有四分之一的人民希望推翻君主立憲制!這深深觸動了女王的心,並促使女王折服。這反映的其實是有兩點,一點是人民主權原則,另一點是基本人權原則。在如今的西方社會,人民享有絕對的自由,可以隨性表達自己的想法且受法律的保護,而政府是由人民選舉產生的,所以在絕大多數的人民希望取消君主立憲限制時,女王也必須下台。因此女王態度的轉變也是必然。

影片之中有兩點憲法的基本原則並沒有具體的體現,其一是法治原則,二是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此外英國的憲法基本原則與我國的也不盡相同。在我所查到的資料裏,英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有:

議會主權原則法治原則分權原則責任內閣制

而我們並沒有責任內閣制與議會主權原則,相似的雖然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但是兩者的權力大小相差懸殊,且職能也有很多不同。區別源自傳統的不同以及近代社會變遷道路選擇的不同。英國的變遷相對而言上下承接,且有着幾百年的歷程,而我們變遷史不僅短暫且很突然,至今也不過是六十幾年而已。各種機制都相對不成熟,且大眾認同度也比較低。 對於女王,我覺得她很可憐,但卻很偉大。在片中,她的權力僅限於指揮她養的那幾 條狗,她孤獨地駕着汽車駛在曠野,她相信人民的智慧和判斷但她的人民卻背棄了她, 連她的兒子查爾斯王子也出賣她,曠野裏的那隻孤獨而優雅的大麋鹿就是她的化身,其次,電影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君主立憲制及其背後的東西。英國是第一個實行君主立 憲制的國家,女王只是國家和英聯邦的象徵,並無實權,隨着現代思潮的發展,她的位置 越來越尷尬。片中改革派的布萊爾在走馬上任時接受女王任命,一切顯得那麼扭捏和形式 化,現代思想和皇權傳統的衝突表露無遺。這時候我們不僅要問:英國人為什麼還要設皇 帝?這得從宗教和文化的層次找答案了。

西方信仰上帝,皇帝是替上帝管理世間國度的人, 她向上帝彙報工作,她必須是公義的、正直的、聖潔的、智慧的、勇敢的人格榜樣,所以 她是人民信仰體系中一個很重要的、可以在人間被感知的上帝的代理人,有些類似主教的 意思。所以,女王不僅僅是國家元首,她更是民族的精神領袖,民族團結的靈魂,大家可 能不知道,連英國的國歌都是《神佑女王》所以説,君主立憲制不僅僅是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之間妥協的結果,更是宗教文化與政治經濟之間妥協的結果,而且很顯然這種結果對一些國家來説是行之有效的政治體制。美國在二戰後接管日本時,也是出於對宗教和文化的考慮,才保留日本天皇的,日本民族也才得以留存其靈魂,也才有後來的國力迅速提高。世界上除了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的還真不少。這些國家的皇權基本都跟宗教信仰的傳統有關。

  女王的教室觀後感

因為天海釣希的緣故,我看了《女王的教室》。這是一部很不錯的勵志片,講的是一個魔鬼般的女班主任帶領一個國小六年級班級一年的故事。電視劇的色調很壓抑,女王穿着黑色的高領襯衫、黑色的裙子、黑色的鞋,頭髮一絲不苟地梳在後面挽成一個髮髻,走到哪裏都像是暴風雨來臨一樣,天空籠罩着烏雲,沒有陽光,狂風在周遭暴烈地吹着,只剩下你以一個仰角在黑色的環境中看到黑色的她就在你面前。

看前幾集的時候,我想起了我的國小。班主任就是權威,就是一切。天海女王制定了上課不許上廁所等等嚴格乃至是苛刻的規定,並且嚴格執行。三字經裏説“人之初,性本善”,我想這也是不對的。人,在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已經會欺軟怕硬,強勢壓迫弱小。我在國小的時候,也是一個善良到有些軟弱的孩子。我不喜歡和人吵架,所以總是避免和別人發生衝突,然而戰爭不是你單方面想避免就能避免的,只有足夠有實力的人才能有發言權。和同桌劃的界限是我的地方小他的地方大,我越界了他會把我撞回去,他越界了我無能為力。考試的時候我帶了多的鉛筆,而他恰好沒有,我借給了他,而他不知感激,反而變本加厲。這大概才是很多小孩子最原始的惡劣本性吧。他們不僅僅對同學如此,對老師也是如此,欺負軟弱的老師,害怕強勢的老師。電視裏,女王以她的強勢嚴厲的手段制服了這羣學生。她製造內部分裂,安排間諜,鼓勵舉報,優生差生分別對待,為孩子們製造了一個亂世,而自己則是這亂世的霸主,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班上的學生相互欺負和猜疑,她聽之任之。好不容易團結起來的班級,她又馬上用誘惑和恐嚇來動搖他們。這時我對她非常不解,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們豈不是會變成只會聽命權威的機器、只會拍馬屁的小人了麼?後來我明白,她是想讓孩子們不要再做温室中的花朵,要接受暴風雨的洗禮,更早的瞭解社會。真正的社會太危險,她只能在孩子們中間創造一個小的社會,讓他們承受一些傷痛再站起來。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成長。而對於同學之間相互欺負的行為,她説,這不是老師的袒護就能解決的問題,受欺負的在被袒護之後依然會被變本加厲的欺負,只有依靠自己內心的強大才能對抗別人的欺負。她縱容他們之間相互欺負,也欺負他們,是因為以後這樣的事情依然會發生,所以要讓他們學會如何以忍耐和正確的方法來應對被欺負的事情。和美要逃走的時候,她先提出誘惑,和美拒絕了,哭着向她質問,她抓着和美的雙手,讓她用自己的力量站起來。我喜歡那個堅定的眼神,就好似那裏就是力量之源。她對那個做了間諜又被全班同學排斥的孩子説,12歲的你們也有權拒絕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遇到困難就埋怨父母、老師和朋友,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作為一個成年人,有時候我還是對自己的未來思考得很少,會放縱自己,也許還是對自己的反思不夠,對自己的未來責任心不夠吧。她每次試圖摧毀孩子們的友誼,我也漸漸理解,沒有經歷考驗的友誼是靠不住的,只有在考驗中生存下來的友誼才是堅固的。

女王是一個嚴師,對孩子們嚴厲,對自己更苛刻。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憑着她自身的優秀,就足以讓人欽佩,讓人覺得她對孩子們的要求都是合理的。在防範課程上,徒手對抗一個身強力壯的男老師。在訓練舞蹈的時候,展示了完美的芭蕾。在游泳課上,和美被欺負得慌亂的下沉時,她立即跳入游泳池,抱起和美,以我認為是温柔的眼神看着她。我不得不佩服她的優秀和全能,希望自己能做到像她一樣。

她瞭解她的每一個學生,所以每次孩子們遇到危險和困難她都會出現在恰當的時間和恰當的地點。咄藤光封閉自身,不接受朋友的時候,她解答了和美的疑惑,終於打開咄藤光的心扉。惠理花被孤立至絕望的時候,和美無論如何都找不到她,而女王出現,帶他們找到了教室裏的惠理花。由介逃避學校,和美也無法忍受同學們的欺負,逃到動物園的時候,女王告訴和美,由介拿到了畢業證書,和美才能勸説由介回到學校。和美被同學打到窗户受傷的時候,她及時趕到,像一個專業護士一樣為和美包紮傷口。在孩子們遇到惡劣的社會青年的時候,她又一次挺身而出,即使自己受了傷,也要堅持保護孩子們。真是強大、有安全感的老師啊!然而在保護孩子的問題上,儘管她盡全力保護孩子們,但希望他們真的成長,不要自尋麻煩,學會保護自己。

在教務委員會觀察的那次上課,説到為什麼要好好學習,我想這也是很多中國學生都很想知道也必須要明白的問題。老師和家長一次次説是為了以後上好大學有好工作,然而好工作不等於幸福的生活,那為什麼要學習呢?女王説,學習不是非要不可的事情,是想要去做的事情。無論活到多大,都有我們不瞭解不明白的事情,所以我們想要了解這個世界,就要通過學習來完成。學習可以創造奇蹟,而失去了好奇心的人就已經死了。學習不是為了考試,是為了成為一個出色的人。説到那6%的幸福,和美説每個人對於幸福的定義不一樣,24個人就有24種不同的幸福。她以那樣讚許的目光看着這個固執的堅持着的孩子,説如果你能一直這麼想就好了。她擅長辯駁,卻並不一定要堅持自己才是對的,只要孩子們能學會適應社會,做一個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的人就是成功。我想到和美夢中那個温柔的她,那才是她的內心吧,因為孩子們的成長而喜悦。想起在辦公室裏她默默地給孩子們授予畢業證書,不免心酸,那時的她一定是幸福的,因為她培養了這樣優秀又堅強的孩子們。

她把自己當作一堵牆,讓孩子們撞在她這堵牆上,在挫折中成長。她是真正為孩子們將來考慮的老師,哪怕孩子們不理解、不喜歡也沒有關係,只要讓他們堅強的健康的成長,成為有用的人。

她是一個真正授人以漁的老師。她離開孩子們的時候,孩子們那樣不安,她卻淡定的告訴他們,人生中不安的變動是常態,不要去做一些放棄生活的傻事,不如珍惜眼前美好的光景,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譬如12歲的他們,就要好好學習。她離開他們以後,孩子們憋着勁更加認真地學習,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在畢業典禮的時候,他們一起給女王唱着那首歌的時候,一貫很少為什麼感動流淚的我止不住眼裏的淚水。她終於見證了他們光輝地畢業,與他們分別。

最後和美向她用AROHA打招呼的時候,彷彿什麼都明白的她第一次露出了微笑,第一次在她的身後出現了暖暖的陽光。那一刻,我內心無比光明,無比温暖。為了這個感人的結局,加油吧!

  女王召見觀後感800字

最早知道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還是兒時香港親戚寄過來的信,貼的郵票幾乎都是她戴着皇冠的形象,後來去香港探親,使用的硬幣上也滿是她的頭像,而這位超長待機的老奶奶直至現在依然在位。

《女王召見》則是主創團隊根據想象,演繹了“相約星期二”的一連串密談,12位首相來來往往,唯一不變的是那位女王,從某種角度來説可謂是非官方版的女王傳記了。

飾演女王的英國老戲骨海倫·米倫也可算是女王專業户了,之前就在大小熒屏上分別飾演過伊麗莎白一世和伊麗莎白二世。但所謂業精於勤,即便如此,海倫·米倫依然花費了大量時間來觀察女王的一舉一動和服飾裝扮。

尤其是本劇需要從女王登基開始演繹,還要模仿不同時期的口音變化,這點尤為專業。再加上道具團隊的精心打造,短短几秒鐘就能在台上完成換裝,整個過程一氣呵成,銜接得尤為順暢,舞台效果必須要點贊!

作為一位公眾人物,在民眾眼中,英國女王是“有形”的,出席重大活動和接見外國貴賓。但根據英國憲法,在政治上,英國女王必須是“無形”的,無條件支持首相就像是一條鐵律。

而在話劇舞台上,如何在這麼狹小的空間,有限的佈景中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尤其考驗演員的功力。女王作為政治人物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對經歷過的人和事也有着自己的觀點,對蘇伊士運河事件密謀的不滿、對撒切爾夫人的嘲諷、對王室改革的抗拒、對戴妃事件的無奈……

都説政治人物是戴着假面具在演戲,或者只有在那個狹小的會面室中,大家才可以暫時放下戒心,談談國家大事和家長裏短,不用擔心被英國無孔不入的小報和政治對手抓住把柄,此時的女王更像是一位絕好的傾聽者,一位心靈導師。

特別是對威爾遜首相的喜愛,通過上下幕幾個場景的轉換,從一開始會面那種尬聊到即將離職的不捨,海倫·米倫讓我們看見了一位活生生的,有情有感的女王。

而穿插與於全劇的少女形象將女王不為人熟知的另一面展現出來,從嚮往平凡生活到勇於擔當的加冕演説,從害怕被注視到舉重若輕,似乎預示着心中總有的那份少女心,也唯有此心才更真實吧。

最後還是要説一點遺憾或者期望,字幕在翻譯方面有些許瑕疵,打錯字以及翻譯不準確,也期待在後續有所改進。

另外,國人對於英國曆史畢竟是有些陌生,或許在觀看前有相關背景介紹對於觀看本劇更有幫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