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2022最新精選《復興之路》觀後感3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8W
我看了《復興之路》之後,我覺得我們應該重新站起來,努力奮鬥,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2022最新精選《復興之路》觀後感3篇,以供參考。
2022最新精選《復興之路》觀後感3篇

《復興之路》觀後感1

看完了電影大型歌舞史詩《復興之路》,我的心中充滿了無限感慨,我慶幸自己出生在這個幸福年代!

回顧以前,我們親愛的祖國曆經了多少風風雨雨,歷經了多少磨難,這不是一條平坦之路。我們的祖國有過盛唐的自豪,也有過清末的傷感,體會到火燒圓明園的恥辱……有着五千年文明歷史飽經風雨滄桑的中華大地,今天終於迎來了春暖花開的日子。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毛主席莊嚴地宣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華民族徹底洗清了百年的恥辱。為實現了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創造了前提,開闢了前進的道路。後來,鄧小平和江澤民對中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開放,把我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和美好。

神五、神六的上天,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都代表着中國的榮耀。雖然四川汶川受到了地震的威脅。但我們眾志誠成,協手共進,這不更加體現了只有在社會主義這個和諧的國家裏才會做到的嗎?

我仰望着天空,回想着祖國偉大的復興歷程,風風雨雨。讓我明白了,只有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才是復興之路,才是富國民強的道路,“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要加倍珍惜,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不會再讓恥辱的歷史再次重演。我相信,我們祖國的明天會愈來愈好。

《復興之路》觀後感2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我們為古代中國有眾多領先於世界的發明和聞名於世的傑出人物而自豪;我們為近代中國遭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蹂躪而憤慨;我們為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而歌唱;我們更為現在中國的崛起而感奮……

祖國的輝煌要從四大發明説起: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已經發現天然磁石有吸鐵和指南北的特徵。他們利用磁石的特徵製成了指南工具——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造紙術:東漢時期的蔡倫總結前人的造紙經驗,帶領工匠們用樹皮、麻頭、破布和破漁網等材料來造紙,並不斷改進紙技術,使紙的質量得到提高並大量生產,廣泛使用。活字印刷:它不但比手工重複抄寫要快捷,而且還不容易出錯。但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缺點,費工費時。到了北宋時,畢昇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經驗,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有使印刷技術大大提高了一步。火藥:早在秦漢時代時期,人們用硫磺、硝石、木炭等原料煉丹,在偶然發生的爆炸得到啟示,再經不斷的探索實踐,逐漸掌握了火藥的配方。

我國的經濟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給農民耕種,實行“交夠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政策,深受農民歡迎。遼寧大連河縣光明山公社一位農民承包了一塊農田,當年就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

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些都是老百姓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改善民生,社會保障全民覆蓋,老百姓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中華民族五千年來一項項偉大的發明和創造,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民族的勤勞和智慧,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中華民族還有着十分悠久的歷史和極為古老的文明。在這片遼闊肥沃的土地上,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讓我們繼續努力,讓我們的新中國更加繁榮多彩吧!

《復興之路》觀後感3

昨晚,央視一套推出的六集大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落下帷幕。“震撼”、“激動”、“落淚”,這是很多網友在形容他們對《復興之路》觀後感時用的詞語。“有着廣袤土地、眾多人口和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無疑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我們製作這樣一部片子,就是想讓廣大觀眾看到中國在160多年的復興之路上一路行來的種種變遷,從變遷中感受和觸摸幸福。”昨天,央視經濟頻道副總監、《復興之路》總編導、總撰稿任學安接受了記者專訪,講述《復興之路》創作始末。

“9+1”工程——從《大國崛起》到《復興之路》

很多人把《復興之路》看作是《大國崛起》的姊妹篇,任學安對此説法頗為認可:“無論是在敍述的理性、客觀性,全球視角,還是構建大的歷史框架‘大歷史’的結構方式,尋找基本歷史脈絡,用歷史細節説話這些方面,兩片都有相似之處。追求製作精良度、包括採用現代最新的製作手段,也都是從《大國崛起》延續下來的。此外,梳理的方式,觀察國家發展的視角也是同一個,所以這兩部片子看起來很像,説是姊妹篇也比較恰當。”

拍《復興之路》的想法緣自《大國崛起》的製作後期。“當時我們就有一個想法:把中國歷史也做一個梳理,這樣感覺就比較完整了。而且做《大國崛起》大家在看國外9個發達國家時也有一箇中國心態。我們説這是個‘9+1’工程。”任學安講述了創作《復興之路》的初衷。好範文網,原創範文樂園

“《大國崛起》一收尾,我們就着手做《復興之路》了。製作過程中,我們想到,如果它能趕在xx大之前播出,也挺好的。”任學安説,這部片子正常製作週期應該在兩年左右,但劇組只花了10個月就完成了片子的製作。於是,反覆地熬夜就成了令他記憶最為深刻的事情。

這部時間緊任務重的片子一經播出便廣受好評。央視國際網站甚至以此為契機,傾力打造了大型時事論壇——《復興論壇》,8日開壇以來每天的瀏覽人數逐日上升。

“以影像敍述歷史更具衝擊力”

《復興之路》按照歷史線索,逐集表現中國如何在國家危亡之際開始了民族覺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如何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實現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科學發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歷史片最難的是歷史素材的取捨,拍中國的近現代史就更難,難在畢竟觀眾的陌生感要差一些。國內有多少人會對西班牙史、葡萄牙史、荷蘭史,甚至美國史有多少了解?除非是專業人士和學者。因此,拍《大國崛起》時我們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但對我們中國自己的歷史,可以説每個中國人從小時候都接受過基本的教育。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表達出最基本的新鮮感,就成為最困擾我們的追求。”任學安在介紹劇組面臨的最大困難時説。

任何一個創作都希望呈現一種新鮮的面孔,這樣傳播效果、到達效果才會更好。否則傳播就沒有意義了。如何給觀眾新鮮感?任學安和劇組成員們從電視梳理與文字梳理的不同之處入手,開始探索。

“電視是時間藝術、時間作品,沒有太多空間功夫去鋪陳。電視是用畫面敍事,讓觀眾通過影像來了解。文字敍述的歷史追求必須思想深遠,有哲學高度,電視節目有時候可能甚至不需要説話,一個畫面加一段音樂就足夠了。”任學安介紹了《復興之路》帶來的影像衝擊力:“在第一、二集中的開頭,觀眾能看到當時的中國人用腳踩水車的畫面,如果認真看,你就會發現那些人都是光着屁股的,那是真正的衣不蔽體。再往後看,看到第四、五,尤其第六集,畫面轉為恢弘絢麗,那種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觀眾能完整地看完這六集,基本能清晰看到中國由弱到強,由主權淪喪到開始獨立,由人民受奴役受欺侮到翻身做主並且開始享受小康生活的變化。”

任學安説,即便説《復興之路》目前所呈現的歷史事實本身仍是比較基本的,但放在電視上跟放在書上是不一樣的,經過電視綜合藝術手法表達,它產生了更強更新的衝擊力。

儘管製作時間短,但《復興之路》劇組還是儘可能地收集珍貴資料來表達歷史。比如片中展示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辭位詔書、孫中山成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的民國公約等都是從中國歷史第一、第二檔案館找到的原件。還有蘇中建交時的俄文版文件的原件影像,則是第一次公開的外交部“鎮部之寶”。好範文網,原創範文樂園

為了使這部政論片經得起考驗,劇組採訪了140多位境內外專家,其中境外專家30餘位。

“《復興之路》不承擔對歷史進行新解説”

與《大國崛起》突出對事件的講述有所不同,《復興之路》不僅關注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發展的軌跡與最後的影響,還將大量筆墨放在歷史人物的命運之上,如林則徐、魏源、康有為、孫中山……一個個在中國歷史上振聾發聵的名字,他們的命運在片中均有展現。

“寫歷史繞不開兩個東西,一個是人,一個是事。在歷史的關鍵點上,總能找到一些具體推動、承載歷史的人,他們是歷史的參與者。通過他們的故事,現在的觀眾感受和觸摸起歷史來可能會更鮮活一些,更真實一些。”任學安説,《復興之路》一片中出現的人物,應該説都跟歷史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是歷史的參與者,有些還是歷史的創造和推動者,寫歷史不能忘記他們。

對於某報關於《復興之路》“對很多此前不甚明晰的史實及爭議人物也有新析”的報道,任學安説:“這是一個虛假報道,第一他沒有采訪過劇組,第二我們認為這只是他自己的解讀,他的解讀跟我們沒有任何溝通。”他表示劇組對這種不負責任的報道非常氣憤,要求對方消除影響。

“《復興之路》這部片子不承擔對歷史進行新解説。歷史不是生產產品,歷史的基本事實在那裏擺着。我們只是希望觀眾通過我們的電視化梳理,能夠看到為什麼我們今天過上幸福生活,取得了這麼巨大的成績,我們民族復興走上新的起點,這一路是如何走來的。我們想建立一個歷史感,讓廣大觀眾明白中國由積貧積弱到現在逐步走上繁榮富裕,才剛剛開始品嚐小康生活的滋味,這一切來之不易。跟十幾年前、五十年前、一百年前比,一代代中國人的日子越來越好,每個中國人的自信心、精神風貌有了極大變化。國家、民族復興的基礎在一步步夯實。”

媒體是傳播有用知識的主陣地

回憶《復興之路》創作的點點滴滴,任學安説,由於是《大國崛起》的原班人馬,大家對創作的基本方式、基本判斷均已達成共識,因此劇組人員最需要克服的是很多最基本的問題,比如説照顧父母妻兒和自己身體上的問題。記者在任學安的臨時辦公室看到了一個電子血壓計,據説劇組中因為忙碌而血壓升高的同事還有好幾位。好範文網,原創範文樂園

為了《復興之路》順利播出,劇中每個成員都在夜以繼日地工作,每天吃住在劇組,不僅春節、“五一”、“十一”幾個黃金週都在加班,平常工作多少小時也根本都沒有概念,每個人都面臨腦力和體力的極大考驗。女導演黃蔚負責的是境外國家的拍攝,從聯絡到出訪,都擔綱完成,這對於一個孩子還不到兩歲的年輕的母親來説,無疑意味着要克服重重困難。執行總編導周豔也是最辛苦的人之一。“在製作《大國崛起》時,周豔已經被戲稱具備了外國史專業博士生研究的資格,如今,如果有學校願意授予她中國近現代史博士學位,我認為她也是當之無愧的。”任學安半開玩笑地説。説到此,任學安非常感謝他的團隊中的每一個同事以及他們的家人。

“每一個創作都是一座山,只有翻過這座山才能叫成功。但在爬山的過程中,必須付出超常的努力。”《復興之路》製作者嚴謹的態度和由衷的責任已經受到廣大觀眾的充分肯定,任學安説,對中國這樣一個地域廣袤、人口眾多的國家來講,媒體是傳播有用知識的主陣地,這也是中國媒體的首要社會責任,失去了這個陣地,那將是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