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08K

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麼影片,有什麼感想。一般來説,觀後感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説出感受。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供大家的品讀。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篇一】

艾青説,“我為什麼時常飽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在機關黨委的組織下,和同事一道觀看了《我和我的家鄉》,平凡的普通人物,簡單的故事情節,卻讓我久久不能平息,心潮起伏,對這句詩也有了更深的體會和理解。

影片由五個小故事組成,演繹這一個個小人物的故事,一個個家鄉的故事。《北京好人》裏的張北京,為了給舅舅治病,冒名使用醫保卡。而殊不知在北京漂泊的異鄉人,其實家鄉也有醫保卡了,看病也不用愁了。《天上掉下個UFO》中的村長王守正、商人王出奇和農民發明家黃大寶,雖各懷“鬼胎”,但都有一個讓家鄉變得更好的想法。最後,農村旅遊搞得熱火朝天,村民們喜笑顏開。《最後一課》中一個越洋電話,使得熱心的村民自編自導一場28年前的最後一節課,既展現村民的熱情,也表現出了家鄉的巨大變化。《回鄉之路》則以一個獨特視角展示“沙地蘋果”經銷商喬樹林的艱辛與不易,他兒子的一席話讓人不僅潸然淚下,還讓故事情節大反轉。《神筆馬亮》的馬書記,為了給家鄉做點事,放棄了出國深造,瞞着妻子,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帶領村民致富......從北到南,從東到西,講述了中國大地上的家鄉故事,展示脱貧攻堅成果,抒發人們的對家鄉的熱愛和偉大的家國情懷。

家鄉是生養、哺育我們的地方,生於斯長於斯。多少年後,無論你去向何處、身處何方,無論志得意滿、落魄彷徨,家鄉都會是你內心最為柔軟的地方。無論怎樣,你都忘不了那個曾經養育你的地方。無論天涯海角,你總會想落葉歸根,回到生你養你的地方,素以家鄉情結重和歸根觀念強而著稱。從“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到“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的借物抒情;從“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到“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羈旅之思;從“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歸鄉喟歎。古詩詞中家國之思、家鄉之戀的名句佳句,不勝枚舉,滿滿的都是古人對自己對家鄉摯愛和眷念,對家人朋友的祝福和祈願。

説到家鄉,我也有我對家鄉的記憶,就是年少時唱過的歌詞,“我的家鄉並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澀的井水......”但是,這是多年前記憶中的家鄉。現在我的家鄉,已經像電影中的家鄉一樣,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家家户户修樓房、買小車,老人們都笑逐顏開,新農村一派新氣象。也如同電影中的情境一樣,農村醫保體系健全,有了新農合,看病不再難了;鄉村農家樂興起,農民錢包鼓起來了;農村教育大變樣,免費午餐、住校免費,孩子們讀書不再難......脱貧攻堅事業發展,家鄉變遷鄉村變美,生活富裕日子開心,過去的貧窮與落後沒有了,有的只是多彩多姿、喜笑顏開、蒸蒸日上的好日子。

家鄉的變化,祖國的強大,幸福的生活,我們應該感謝生活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我們應該為身處在這樣一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倍感自豪。但是,我們作為新時代的見證者、親歷者,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捍衞者,我們也應該主動把自己和祖國的命運緊密融合在一起。尤其在當下,國際風雲變幻,我們國家正在經歷前所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應該與危機之中尋新機,於變局之中謀新局,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努力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作出貢獻,讓我們的家鄉更加美好,更加更加富強,民族更興旺,把“我和我的家鄉”的故事演繹更加美好。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篇二】

《我和我的家鄉》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甯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甯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和彭大魔、鄧超和俞白眉分別執導了五個故事。這五個單元,分別是:《北京好人》、《天下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

在我看來,我和我的家鄉里面《最後一課》是整部影片中水準的故事單元,範偉的演技,徐崢導演的構思,時間與空間的穿梭,從前與現在的對比,所有的地方都處理的特別好。

我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是真的被代入進這個故事裏了,也時刻在關心範偉老師的狀態,五個故事裏,其他的都讓人笑得開心,只有《最後一課》這個故事是讓我感動流淚的。

《最後一課》中的那場瓢潑大雨,也是一個動態的家鄉意象。是我感觸最深的,也是最讓我感動的。故事主要講了老範,海外從教的老範,腦梗後痴呆,對時間的認知變得模糊混亂,一下子回到了多年前在望溪村擔任國小教師的這個瞬間。因患有老年痴呆,使記憶停留在了幾十年前,在鄉村教學時的最後一課上,鄉親們為了幫助老範,模擬了曾經的最後一課。尤其是當老範自豪的講出,當年挨家挨户的談,使教室裏的桌椅越來越多時,我的眼淚就流了出來,什麼是教書育人,都是老範十年的堅守,將教書做到了極致,而挨家的談,更是將育人做到了。從老範老師身上我看見我們曾經的老師對自己的愛護關心和教誨。到後面,老範面對新學校時,愣住了,是興奮?是激動?還是驚訝?或許都有,最後那句“你的畫,老師現在看懂了。”更是讓我的內心無比震撼,我心有感觸的知道真正看懂一幅畫的意義,老範為自己的家鄉感到了驕傲。

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篇三】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伴隨着電影片尾曲《我的祖國》音樂聲的響起,我坐在影院座位上久久不願離席。那一刻,我想起了我的家鄉。我的家鄉是湖北省鄂州市,它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中游南岸,古代三國時期孫權曾經在這裏建都,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對我而言,家鄉是“豐年留客足雞豚”的豐收之鄉,是“小橋流水人家”的生態之鄉,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頤養之鄉,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恬淡之鄉。

電影中的五個平凡的故事,講述了平凡人物的默默奉獻,展現了家鄉的變化與發展。

故事《神筆馬亮》講述了綠色發展建設“家鄉美”。馬亮放棄俄羅斯列賓學院的錄取機會,主動請纓前往鄉村,幫助鄉親們脱貧致富,成功讓原來貧窮落後的鄉村轉行成為旅遊鄉村,帶領鄉親們描繪出了一幅鄉村“稻田畫”。我想到了我的家鄉,作為一個長年在外地上班的鄂州人,家鄉近幾年的變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家鄉人民的勤勞建設下,家鄉越來越乾淨,越來越衞生,越來越文明,越來越美麗,高樓大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加,馬路也變得越來越寬敞和整潔,我為我的家鄉感到驕傲。

故事《天上掉下個UFO》則展示了科技創新幫助家鄉“百姓富”的案例。熱愛發明的黃大寶的家鄉位於我國貴州省的某座偏遠鄉村,過去由於大山的阻隔,村與村之間的交通十分不便利。黃大寶一羣人通過科技創新,在村子裏搞起了天上運輸,使得大山帶來的阻隔變得蕩然無存。由於交通物流便利了,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紛紛回來建設家鄉,村裏富了起來,鄉親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故事《北京好人》中,張北京為了給自己的表舅節省醫藥費,將自己的醫保卡借給表舅看病,但在一番波折後沒有成功。張北京拿出準備買車的資金替表舅交了手術費,回村以後卻發現表舅媽早就給表舅交了醫保,兩人費了半天勁到頭來卻發現白折騰了。影片以喜劇的方式,將社會醫療保險展現在大屏幕上,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民生政策的落實。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為了讓羣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國家推行“醫養結合”一體化服務,統籌醫療衞生和養老服務資源,促進農村醫療衞生和養老服務融合發展,讓鄉親“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不論是《回鄉之路》裏種果樹治沙的小企業家喬樹林,還是《最後一課》中數十年如一日、教書育人的範老師,在他們身上都讓我看到,普通人的不平凡,也映射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今年我辭掉了外地的工作,回到了家鄉,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將深植於心的家鄉情轉化為源源不斷的工作動力,一步一腳印,堅守自己的崗位,從平凡小事着手,為建設家鄉添磚加瓦,書寫屬於自己的《我和我的家鄉》故事。

Tags:觀後感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