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演講稿

演講稿提倡節儉6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78W

一篇有效的演講稿,在大家看到演講稿的內容時會有所贊同,演講稿是以自己獨特的觀點作為支撐的,可以整理好自己的思路,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演講稿提倡節儉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演講稿提倡節儉6篇

演講稿提倡節儉篇1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個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完美季節,我們迎來了嶄新的一年,帶着喜悦和完美的憧憬回到了我們熟悉而美好的校園。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20xx年秋,國家有關部門發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倡議。隨着“全民節約,共同行動”的深入開展,節約這個看似過時的話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曾幾何時,“誰知粒粒難吃”這句詩常常在我耳邊迴響;曾幾何時,“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一縷毅力和身體的艱苦”這句古老的格言仍然縈繞在我的腦海裏。

觀察我們的校園,廢物就在周圍,看!塑料袋在隨風起舞。它確實點綴着天空。先不説這些“白色污染”會給我們的環境和健康帶來什麼危害。這些廢棄的塑料袋會給我們的經濟帶來什麼樣的損失?我們為什麼不回收再利用它們呢?建議你去食堂轉一轉,一定會讓你收穫頗豐。沒吃完的米飯和蔬菜無助地躺在桌子上,“饅頭太沒味道了”,咬一口,隨便扔掉,還有關不緊的水龍頭,白天開着的燈,扔掉的練習本只有一張紙,等等。

我們可能早就習慣了處理這些浪費現象,並不感到意外。然而,當我們扔掉一個饅頭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父母可能正在為全家人的一頓飯而努力?當我們把只有一張紙的作業本扔掉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還有很多遠山的孩子用樹枝在地上寫的字:“我要上學!”

你可能會説一個人浪費一點不算什麼,但我想説的是十個人浪費,一百個人浪費,全中國13億人浪費一點?誰想過後果?據介紹,普通中餐館一桌飯菜至少會剩10%,一家餐館平均每天會倒掉50公斤剩菜。反過來,估計一年全國餐桌上的浪費高達600億。也有人計算過,中國有28萬家賓館、酒店、招待所。如果每個酒店每天節約一度電,這意味着2800萬户家庭每天可以用40瓦的燈泡照明25小時。如果僅北京一個空的調整,把温度從24度提高到26度,就可以節約4到6億度電,為老百姓節約2億多元。

這些數字不代表我不懂,只是我很震驚。同學們,當我們指出別人浪費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注意到了自己的浪費行為?有沒有想過儲蓄這個古老而年輕的命題?我們應該從哪裏開始?在這裏我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男主角是我的小表弟。他的名字叫童童。一天,奶奶,媽媽和阿姨在吃松子。然而,那些松子很小,很難剝皮。所以我們讓他把它扔掉。當他把松子拿到垃圾桶時,他猶豫了。然後他自言自語道:“這是不是太浪費了?每一粒都是辛苦的!”這一次,他果斷地拿起裝松子的袋子放進櫃子裏……説到這裏,我想問問正在那裏吃飯的同學:“你們倒飯的時候,有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浪費?有沒有想過每一粒都是硬的?這個4歲的孩子知道這個道理。那些浪費過食物的同學能從這個故事中得到啟發嗎?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比創造容易,節約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節約一張紙、一度電、一滴水、一粒米和一塊煤。不要小看我們身邊這些卑微的人。如果13億人都能做到,那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毫不誇張地説,我們每個人手中都掌握着寶貴的“資源”,掌握着扼殺和奪取這些民族發展“命脈”的權力。成功和愛情的傷害在於我們的行為。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行動,從而找回失落的節約意識。我們應該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粒米做起,持之以恆。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我們將進一步發揚這一“傳家寶”!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演講稿提倡節儉篇2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老師們:

大家好!

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不浪費糧食。

勤儉節約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窮人勤儉節約可以過上好日子。富人勤儉節約,大人可以教育孩子,小孩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

不浪費糧食,就是勤儉節約的重要方面,而且天天可以做到。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現在的同學們,有誰吃飯的時候想到種糧人的艱辛呢?

不浪費糧食,天天可做,頓頓可以做到。大家看看我就知道,“i am so fat,right?”,是的。我應該減肥。要減肥,是不是每次都應該把飯吃一半,剩下一半倒掉呢?不是的。每次老師打飯的時候,給老師提個醒,少打一點。自己盛的時候,吃多少盛多少。每次都吃得乾乾淨淨。這樣減肥,節儉兩不誤。

同學們,相信你們每一位,吃飯肯定不是問題。一般來説,想吃什麼就有什麼。可不是每個中國孩子,每個家庭都這樣。廣西電視台今年5月曾播出了這樣一則故事。一個14歲男孩楊六斤,6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10歲爺爺奶奶相繼去世,他成了孤兒。他只能青草填肚,捕魚解饞。

其實,我們節約的糧食,可以幫助很多無助的孩子。

勤儉節約,從不浪費糧食做起!

演講稿提倡節儉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唐詩,告誡我們要勤勞儉樸,厲行節約,要我們從就小養成節儉的良好習慣和品格。“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更顯得意義深長。

觀察我們的周圍,浪費現象就在身邊,關不緊的水龍頭、白天亮着的電燈、整個整個被扔掉的饅頭、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和米飯。在中國,一件小事如果加上13億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費一點資源,加起來就非同尋常,如果每人節約一點資源,加起來就是一筆巨大財富。所以説,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着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並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節約反而成了小氣被人笑話,節儉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把節約落到實處,對於我們學校,我們家庭,甚至我們社會都將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謝謝大家!

演講稿提倡節儉篇4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説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

在這一點上偉人為我們做出了表率。毛澤東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牀,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朱元璋稱帝后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蔔、韭菜,青菜兩碗,小葱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違者嚴懲不貸;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每天深夜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他們都貴為一國之尊,尚且如此勤儉,着實令人讚歎。

而今,隨着綜合國力的增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丟了。超越現實、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費;鬥富擺闊、一擲千金的奢靡消費;過度包裝、極度美化的蓄意浪費;“長明燈”、“長流水”的隨意浪費等現象比比皆是……面對這些不良現象,捫心自問:“我們能做什麼?”

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

就這麼簡單嗎?對,就這麼簡單!

請記住:如果社會是海,你與我,則是海里的一滴水,正是你與我這一滴一滴的水,匯聚成了海的壯闊無比。也正是由於你與我的共同努力才開闢了勤儉節約的新天地。

話説“勤”“儉”二字好兄弟,相輔相成,不分家。“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捱餓!”我們青年學生非得既勤且儉不可。那麼我們的“勤”是什麼?當然是勤奮學習。我們的“儉”又是指什麼呢?自然是指不比中學生勤儉節約主題國旗下講話稿吃,不比穿,不比誰的零花錢花得歡。身為求學之人,我們吃的,穿的,花的都來自長輩,如果我們能夠大手大腳的花錢,那是長輩寵着你,護着你;如果我們能夠身着,腳蹬亮靴,那是父母慣着你,疼着你。不是你的能耐,不是你炫耀的資本。

中國有句古語:“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份甜。”英國有句諺語:“節約便士,英鎊自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可丟。

演講稿提倡節儉篇5

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我們家有多富多窮,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從生活的每一點開始,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有一件事我至今還記得。

那是去年春節的一天。我父親想邀請客人回家。中午,家裏有很多客人。現在是我們忙碌的時候了。我給客人洗水果,爸爸忙着佈置茶道。最忙的是我媽。不一會兒,媽媽為客人們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餐。他們都吃得津津有味,還誇我媽手藝好。下午客人走了,我幫媽媽收拾剩菜。我把食物倒進垃圾箱,我媽看到了,很認真的對我説:“怎麼掉了?價格這麼貴,不要浪費食物。再説了,我們吃的是農民叔叔辛苦種的。因為要珍惜勞動成果,所以説誰只吃中餐誰就辛苦。“之後,我學會了節約糧食。通過這件事,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有一次,外婆洗完衣服忘了關水龍頭。我趕緊關掉水龍頭,對奶奶説:“以後節約用水。”還有一次,爸爸在沙發上看電視睡着了,電視還開着,我就悄悄把電視關了。後來父親知道了這件事,誇我是個懂事的孩子。

我已經是四年級學生了。應該多體諒父母的困難,多為家人着想,學會合理消費。雖然我不是自己家的主人,但我也應該知道,米油鹽貴,這正是我們應該做的。

演講稿提倡節儉篇6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想必我們都曾聽聞過這句《朱子家訓》中的名言吧。不錯,今天我們所談的話題就是這句話的核心思想:“節儉”。

孔明雲“儉以養德”,儉,德也,從古至今,勤儉節約始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身為洪武帝正妻卻穿戴平常,在後宮做針線活而不鋪張富貴的馬皇后,到被抄家時除了書籍外竟一無所有的于謙,清正廉潔、生活節儉之風歷來為人所稱頌。

節儉並不只是表面上的節省開支或生活樸素,更是一種對待風雲變幻、紛華興衰的態度。正如夫子所言,“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倘若在腰纏萬貫之際不忘本心,那麼即便日後重新陷於困境,財資上的困苦便也便容易忍受多了。

然而,“節儉”畢竟不只是功成名就的風流人物恪守勤苦的美談,更在我們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所謂“節儉”的行為究竟是否值得提倡也待商榷。

大家對這樣場景應該不陌生吧:家中老人,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餐桌上總擔心子女吃的不夠,而對於已經熱了一道乃至兩道的隔夜菜依舊捨不得扔;外出採購時,他們更是總會因打折、促銷一次性買下大量“便宜貨”,導致飯菜吃不完,剩菜又捨不得丟棄,如是循環。

實際上,此類源於爺爺奶奶幼時飢不擇食、吃了上頓沒下頓背景的“節儉”是不可取的。當今時代,“營養過剩”早已比“營養不良”更加嚴重,而即使是一流廚師烹製的肉類熟食保存18小時後亞硝酸鹽含量也已超標,隔夜菜對人體健康之威脅日益嚴峻。且超市打折降價的大多是臨近保質期的久置食品,其“安全”程度之高自不必多言。如此情況下,流於表面的“節儉”反而變為一種固執的負擔,反倒招致無端的壓力與煩惱,不足取焉。

毫無疑問,“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雖然有些行為因時代變遷而變得難以適應世道發展,但古代先賢“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悲天憫人之心卻並未改變。將心比心,如果我們在喊着“光盤行動”的口號時能憶及“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的年代,想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奢華與“何不食肉糜”的可笑與可歎,是否對“節儉”二字的認知便向靈魂深處接近了一點?當衣食富足、學居無憂的我們銘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時,也許就能夠將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傳統與過去理解得更深刻,守護得更完滿?

最後,我願以杜牧《阿房宮賦》中的一句話結尾:“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也許“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的阿房宮那火光中虛幻的殿影仍舊在告誡着後輩紛奢無度,“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的代價;也許千千萬萬代王侯將相的浮沉興衰背後,都離不了“節儉”二字的警戒箴言?

長路漫漫,願你我皆能從節儉中傳承美德、汲取經驗、有所收穫!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