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演講稿

學紅色文化的演講稿8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4.8K

演講稿是演講的基礎,包含演講者準備的主要思想和觀點,演講稿可以讓演講者可以更好的展現自己,演講之前你的演講稿準備好了嗎,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學紅色文化的演講稿8篇,供大家參考。

學紅色文化的演講稿8篇

學紅色文化的演講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叫__,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在空前高漲的“兩學一做”活動中,能有機會在這裏與大家共同學習“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意義,是組織上對我的信任與培養,是同志們對我的鞭策與鼓勵,讓我感到重任在肩,鬥志昂揚,同時也讓我感到前途光明,信心百倍,為此特向大家表示最真誠的感謝,並致以崇高敬意!

斗轉星移,中國共產黨在艱難與曲折中走過了_個春秋,在這悠悠歲月裏,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兒女書寫了一幅壯麗的紅色經典畫卷,孕育了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染成的紅色基因。凝神靜思,我們看到了革命先烈們為抵禦侵略,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而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的感人場景。當我們一次次聆聽父輩們講述那些紅色英雄故事,當我們一次次捧讀那段艱難與輝煌的歷史,當我們一次次瞻仰那些灑滿烈士鮮血的革命遺址,無不激情澎湃,熱淚盈眶。

凝望貴州,紅軍長征從這裏走過,遵義會議熠熠生輝,四渡赤水聞名天下。

耳聞貴州,紅色故事接輩流傳,光榮傳統代代頌揚。

20__年6月,__視察遵義時作出了“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的殷切囑託。隨後,省委書記陳敏爾要求,遵義要把傳承紅色文化作為最大的使命擔當。

是啊!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源頭是新時期提高黨的戰鬥力,增強黨的免疫力,強化黨的創新原動力,傳承紅色基因,就是要在重温紅色經典的基礎上,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讓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新時期彰顯時代價值和內涵。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先鋒,他們以自己的言行向世人展示了黨性的温度,展示了紅色基因的力量,展示了紅色信仰,展示了革命傳統的時代特色與信仰力量的新高地。在他們身上我們能找到一種永不退色、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

作為官渡的一員,我感受到的是一份繼往開來的責任,一股與時俱進的力量。自工作以來,讓我最刻骨銘心的是去年的那一場雪,村裏破舊的瓦房,孤獨的老人,被雪壓斷的竹子,因凝凍而無法通行的道路,在這樣惡劣的天氣狀況下,黨委政府率領我們所有幹部下鄉搶險救災,送物資、送温暖。無論山路有多崎嶇,無論雪路有多滑,當把棉被送到羣眾手上,看到他們臉上舒緩的笑顏,我感覺自己一點兒也不冷了,心是温暖的,整個人都是温暖的。20__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脱貧攻堅戰的關鍵之年,扶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已吹響中華大地,我們都應該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就是對紅色基因的最好傳承。

作為一名黨員,我將責無旁貸,用滿腔熱血傾出我的奉獻,用無悔青春書寫我的忠誠。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始終秉承“不以事小而不為,不以事雜而亂為,不以事急而盲為,不以事難而怕為”的工作理念,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紮實做事,立足本職,全心全意地服務好百姓,解決好羣眾關心的事,做有信仰、有擔當、有情懷、有氣節的幹部,力爭做一名合格的黨員。

生活在這片紅色沃土上,我們就應該像堅挺屹立的竹子般生活,要有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的覺悟,要有貞資曾冒雪,高節慾凌雲的幹勁,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我堅持要做一個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的幹部,在為人民服務的長遠道路上,無論遇見什麼艱難險阻,我都要有竹子一般的信念: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

學紅色文化的演講稿篇2

橫峯縣是_精神的首創地,也是清貧精神的發源地。82年前,_同志曾就做好支部工作指出:支部是黨內的基本組織,是羣眾的核心。但長期以來,有的支部“三會一課”制度不規範、不正常、不嚴肅,存在日常教育“老一套”、民主評議走過場等問題。為有效_這一難題,橫峯縣委於中央部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前夕,在全縣推行“支部生活日”,帶動“三會一課”,傳承紅色基因,促進基層黨組織變強、黨員隊伍變優、羣眾生活變好。現彙報如下:

一、明確時間,安排好支部生活日

黨員是黨的基礎細胞。我們以增進黨員“存在感”、“歸屬感”為切入點,嚴格規範並執行“支部生活日”制度,重新“找回”正常的組織生活。去年9月,縣委制定下發了《關於嚴格落實黨支部生活制度的通知》,規定每個季度第一週的星期一為全縣“支部生活日”,如遇國家法定節假日,則順延至上班後第一天開展支部活動。在“支部生活日”這天,全縣497個黨支部的9559名黨員都必須參加支部活動。經過8個多月的有力推進,各支部和黨員在思想上形成認同、行動上成為自覺,養成了常態化參加組織生活的習慣。

二、領導帶頭,指導好支部生活日

一方面要求全縣所有黨員幹部無論職務高低,都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支部的“支部生活日”,讓黨員幹部與普通黨員在一起,帶動“支部生活日”紮實推進。另一方面結合精準扶貧工作,所有縣鄉幹部建立了聯繫點,掛點聯繫一個村黨支部和一個分管單位黨支部,規定領導幹部聯繫點既是精準扶貧工作聯繫點,也是基層黨建工作聯繫點、“支部生活日”的指導聯繫點,做到掛鈎聯繫“無死角”,精準指導有對接。同時,要求黨員領導幹部帶頭到“支部生活日”上講黨課,每年至少參加一次掛點村(或分管單位)的“支部生活日”。目前,全縣縣級領導幹部已經到聯繫點(或基層單位)參加“支部生活日”3次以上。

三、創新模式,組織好支部生活日

支部生活,就像黨員政治生活的一道“大餐”,“食材”太少不行,“口味”單一也不行。如何準備豐富“食材”,以多種口味開啟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活力之源?一是主題不拘一格,由“我聽題”變為“我選題”。為使主題切合實際,每次開展“支部生活日”之前,支部委員會根據當前時政方針、重點工作、羣眾訴求等,廣泛徵求黨員意見,由黨員來提選題,結合本地單位實際情況靈活確定活動主題,使“支部生活日”更具針對性。議題可以是對村級重大事務的意見,也可以是對黨課學習內容的建議,提高黨員參與積極性,增進普通黨員認可。二是形式不拘一格,用“新模式”_“老套路”。 學政策,讀文件,聽的人不認真,讀的人也枯燥。為此,我縣創新開放式“支部生活日”制度:可以到一線開展服務,堅持哪裏有支部的服務對象,哪裏就能開展組織生活。把活動開展到樓宇小區、農家庭院、項目工地、產業基地。可以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體驗教學,縣委依託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舊址羣,在紅五分校設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地,目前,全縣共有160多個支部學習教育基地開展“支部生活日”。可以為不能現場參加的黨員提供便利,為了有效解決流動黨員參加活動難的問題,我們利用流動黨員多為年輕黨員、愛用智能手機上網的特點,建立支部微信羣及qq羣,實現線上線下互通,讓流動黨員與黨組織由千里之遙變為“指”尺之間,在線參加“支部生活日”;對於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黨員,支部生活日甚至適時開到黨員家裏去。三是參與不拘一格,從“黨內活動”延伸“黨羣互動”。過去,組織生活只有本單位、本部門黨員參加,總蒙着一層神祕的“面紗”。我縣適時、適度擴大“支部生活日”活動的參與對象,邀請管理服務對象、其他支部的黨員、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列席參加,在廣開言路中集中智慧,在民主討論中凝聚共識,使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良好傳統落到實處。

四、落實責任,保障好支部生活日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縣委狠抓責任落實,有效發揮考核評比的“指揮棒”作用,以考核+評比的模式來推動“支部生活日”質量提升。一是落實黨支部書記的責任。堅持“書記抓、抓書記”,黨支部書記是組織“支部生活日”的第一責任人,承擔統籌策劃、引導動員、組織實施的職責。二是落實基層黨委的責任。堅持“抓經常、經常抓”,要求基層黨委對所轄黨支部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指導。落實黨支部活動經費,把支部活動經費列入單位經費預算,為活動開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全縣共落實支部活動經費190餘萬元。三是落實組織部門的責任。縣委組織部對“三會一課”的要求、程序、考核等內容進行規範和明確,做到有章可循。統一印製了支部會議記錄本,發放到全縣所有黨支部。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組成督導組,將支部生活日開展情況納入黨建工作督查考核範圍,考核結果作為黨組織集體、黨組織負責人考核的重要內容。對活動開展不正常的,採取有力措施進行整改。探索開展“組織生活、我最喜歡的組織生活、黨課擂台”等各具特色的評比活動,以點帶面,推廣經驗,支部生活日質量大為提升。

全縣通過開展“支部生活日”,強化黨員幹部“存在感”“責任感”“使命感”,撐起羣眾“獲得感”,催生了發展“加速度”。

一是強化黨員“存在感”,激活了黨員意識。通過“支部生活日”制度,推動黨支部活動向正常化和常態化發展,讓黨員真正像個黨員、真正做回黨員。葛源鎮一位年近80的老黨員激動地説:“我都入黨60年了,還是第一次有縣委書記參加我們的黨員大會,我感到非常高興,今天這個支部生活是我這輩子過得最有意義的組織生活。”岑陽鎮一名黨員形象地説:“以前黨支部活動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經常有失落感,現在活動正常了,就有了存在感,激發了榮譽感,黨員意識更強了。

二是強化黨員“責任感”,增強了黨員活力。縣委要求全縣各級黨組織,通過短信、微信、微博等各種方式,將支部生活日的主題、內容、要求等信息及時分享,讓黨員真正體會到“離崗、離鄉未離黨”。尤其是離退休黨員、外出務工黨員有一種找到“家”的感覺,黨員的責任感得到進一步強化。廣大黨員參與社區建設、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提高。比如,針對最為棘手的農村衞生保潔問題,黨員帶頭做義工、清理垃圾,樹立標杆、作出表率。去年以來,全縣利用“支部生活日”這一平台,收到羣眾意見建議2100多條,並在第一時間迴應羣眾關切,有235個“老大難”問題得到解決,成為聯繫服務羣眾的有效形式。

三是強化黨員“使命感”,推動了縣域發展。建立“支部生活日”制度,不僅吹響黨員“集結號”,更吹響了發展“衝鋒號”,讓黨員重拾了“使命感”。通過支部生活日,讓黨組織和黨員養成在羣眾“眼皮子底下”工作的習慣,鼓勵每一位黨員都積極投身項目建設、新農村建設、城鄉環境治理、規範農民建房等中心工作,讓他們亮明身份,當先鋒、做模範,從而贏得羣眾的認可,讓黨員真正喊出“我是黨員、向我看齊”,催生了發展“加速度”,全縣上下進入“高速運轉”狀態。今年一季度,全縣完成生產總值15.58億元,增長7.3%;財政收入3.3億元,增長11.2%;固定資產投資10.95億元,增長16.3%。以“個十百千萬”工程為核心內容的“秀美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活動快速推進,113個“望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的美麗新村建設初顯成效。僅用56天,就完成了興安街道3個村莊83户97棟4.6萬平方米的房屋拆除任務;僅用61天,盤活了閒置十年的中儲糧橫峯直屬庫原有辦公樓以及糧庫資源,建成了電商眾創園一期,創造了“橫峯速度”,提升了基層組織的戰鬥力。

支部活動創新無止境,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下一步,我縣將以此次會議精神為指導,進一步發揮“支部生活日”制度優勢,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激發黨員活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經濟結構優化、民生髮展優先、生態環境優美”的幸福新橫峯作出積極的貢獻!

學紅色文化的演講稿篇3

又是一年綠肥紅瘦敗去,丹桂飄香之時。

又是一年灞橋送別,迎來新生之際。

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日子裏,我想感謝我們的學校,感謝臨沂大學在兩個月之前組織的“紅色育人工程,下基地”活動,這次實踐活動使我獲益匪淺。七月的小雨淅淅瀝瀝的下着,迎着細雨,我們一行前往華東烈士陵園。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我們鄭重宣誓:傳承沂蒙精神,強化責任擔當,虛心接受教育,主動磨練意志,篤奉明義鋭思,抱負致遠弘毅,遵守實踐紀律,培育沂蒙特質。

從華東烈士陵園到115師舊址,從影視基地到諸葛亮城。沿着時光的長河,從此刻追溯過去,踏着逝去的記憶,從過去感想現在。當指尖輕劃過那一張張灰白色照片中仍舊鮮活明亮的臉龐,細讀着他們崢嶸歲月中灑過的血淚。同學們,你們是否同我一樣,在那一刻澎湃出一種“為往聖既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雄心壯志。

同學們,你們可曾同我一樣,在那一刻洶湧出一種名為羞愧的感情,繼而攥起拳頭大聲宣誓“傳承沂蒙精神,強化責任擔當”同學們,你們可會同我一樣行走在泥牆草屋之間,用未曾破損的柔嫩手掌撫摸着那些硝煙斑駁的痕跡。

同學們,我想要説點什麼,當看到石壁上那密密麻麻的烈士們的名字的時候;我想要説點什麼,當在粟裕將軍墓前默哀的時候;我想要説點什麼,當在墓園目睹那似乎沒有盡頭的墓碑的時候;我想要説點什麼。可最後,我什麼也沒説。因為我不知道早已成年可還在心無愧疚的花着父母的錢,整天抱怨課太多,假期太少,抱怨社會的種.種不公的我有什麼資格説和説些什麼。以前總愛有事沒事寫些酸文,發兩句悲傷感秋的後現代非主流説説,自認為了解一切和不屑着一切。

“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曾被我有些無知的認為成“徒有其表”。可是當我在孟良崮看到那破損的獨輪小車時,當沂蒙六姐妹用肩作橋的照片在一次出現在我的面前時。

那一段段不唯美但足夠壯烈的故事卻聲聲入耳,我不禁有些丟臉的淚流滿面。想要狠狠地給自己一記耳光,從此將沂蒙精神謹記心間。也許如《失樂園》中所説“對於有信仰者死是永生之門”但是請允許我有些自不量力的猜想,在那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文盲的時代,我們的先輩也許大字不識一個,更不明白信仰是什麼,但是他們比我們中的任何一個都有着更加堅定的信仰!更值得我們的尊敬和學習。“光榮並不是鑄就在金色的勛章內,而是歡呼自人民的心底裏。偉大也不是記錄在蒼白的文件中,而是鐫刻在靈魂的豐碑上。

在此,請允許我僅代表我個人向那些永遠長眠在這片土地上的英靈們,那些在歷次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的鬥爭中犧牲的先烈們,那些在反掠奪、反壓迫、反霸權的自由鬥爭中犧牲的英雄們,那些守護着這個國家推着獨輪小車在槍林彈雨中英勇獻身的——最平凡的人們,深深致敬!沂蒙精神,紅色傳承!我們所擁有的是同一顆心,她搏動的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宏響,是五千年燦爛文明的迴音,是四萬萬,十三億同根血脈的共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此時此刻我站在這個地方,站在這歷史的天空下,也許我渺如塵埃,但我仍想從自身開始改變,努力學習,為祖國增光,讓英靈安息。

願世界因我而有小小的不同。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學紅色文化的演講稿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夢想,都有一個希望,也許這個夢想是因為一件事情而開花而結果的,也許是在不知不覺中成熟的……但是你有考慮過嗎?你的夢想是否去認真對待過?你的夢想裏包含過一絲希望嗎?如果沒有那就放飛夢想,點量自己那一盞希望之燈。

每個人的夢想都是不同的,有使我們祖國更加強大的,有讓人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又有讓我們國家繁榮昌盛的……每個人的夢想的顏色是不一樣的,有代表紅色、有代表藍色、有代表綠色、有代表黃色,等等這些。即使每個人做錯了事可以改過,但是希望沒有了,還會存在夢想嗎?還會有希望的翅膀帶你到夢想的國度遨遊嗎?即使你現在還不知道你的夢想在何處飄搖,只要還有一絲的希望在你的內心深處,難道你會怕夢想會離你而去嗎?只要你願意,希望也能結出夢想的翅膀,希望也會帶你盡情遨遊夢想的國度。就算希望結不出夢想的翅膀,它也會帶你尋找夢想的翅膀,你還怕沒有夢想帶你到藍天上飛翔嗎?

每個人的夢想都是由一個地點出發那就是——希望。希望就是夢想!夢想就是希望!希望破滅,夢想也就破滅,夢想沒有了,希望也就沒有了。如果你連基礎的希望也沒有,那麼夢想就會離你越來越遠。

如果你的希望已成熟,那麼你的夢想也就開始萌芽。請讓你的夢想永遠的同希望在一起。那就與我一起放飛夢想,點亮希望之燈!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學紅色文化的演講稿篇5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羣眾共同創造並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藴含着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傳承和利用紅色文化獨特的價值功能,是發揚革命先輩光輝精神的需要,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需要,不僅對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影響的紅色文化產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有利於豐富中華文化和指導社會主義建設。

201x年2月2日,習總書記在井岡山參觀時指出:“要讓廣大黨員幹部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這裏的“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筆者認為應該理解為將紅色文化繼續傳承下去,讓全社會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讓紅色文化一直“紅”下去。

目前,紅色文化傳承還面臨一些問題。

(一)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缺失造成人們對紅色文化歷史記憶的淡化

從學校的歷史教育看,歷史學科在國小、國中階段,被形象地稱為“豆芽科”;在高中階段,過早地區分文理科使得絕大部分理科學生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幾乎和歷史學科“絕緣”;在大學階段,雖然《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被納入了公共必修課,但學生和教師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從近年的就業情況來看,歷史類和哲學類專業的就業率很低,學生對就業的擔憂導致了大學人文專業的“弱勢”。加之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人們文化土壤中人文元素的嚴重缺失,導致了學生的“歷史思維”和“哲學思維”的普遍缺席。

從社會的歷史教育看:首先,各級宣傳部門和文明辦等宣傳機構不可能每天都去宣傳紅色文化,只能利用有限的時間段組織活動並開展紅色文化宣傳;其次,作為傳播紅色文化的主要載體,各類反映中國共產黨革命鬥爭歷史的紀念館(地)、遺址、偉人故居、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部分依然存在展覽面積狹小、展出內容單調、展示手段落後、日常維護和改擴建資金短缺等問題,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信息化時代造成人們價值觀的多元化

信息化時代是一個充滿誘惑的時代,是一個價值標準遭遇全面解構的時代。信息化時代各種價值觀的湧現和融合使人們對紅色文化的價值取向難以達到一致的理解與認同。

文化價值標準是由一系列居於核心地位的文化價值觀念構成的邏輯體系,是衡量文化客體對主體有無價值和價值量大小的尺度或準則。紅色文化價值標準中所藴含的理想信念、艱苦奮鬥、勇於奉獻、自強不息等崇高精神和價值尺度在現代社會受到一定挑戰。人們對物質的過分追求、對功利的過分崇拜、對慾望的過分放縱、對他者的過分漠視、對當下的過分關注、對崇高的過分貶黜等,對人們價值觀的負面影響是難以避免的。

(三)相對久遠的紅色文化在當今時代較難讓人產生共鳴

首先,在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正以各種方式進駐中國人的精神領地,20世紀80年代以來,尤其是對外開放全方位展開之後,西方的文化思潮、生活觀念、價值標準等蜂擁而入,在一定程度上遮蔽甚至取代了國人對自身傳統的歷史反思,民族文化(包括紅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處於一種失語狀態。

其次,不同時代有自己的時代語言,同一時代的不同羣體有其自身的話語表達。人們的話語表達當然不能脱離自己生活的時代,他們對現實生活的獨特感受和體驗使他們獲得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紅色文化對於人們來説,顯然不是一個直接在場的生活空間,紅色文化生長的歷史時空是那麼遙遠,那樣“艱苦”和“匱乏”的環境難以與當下的“幸福”和“豐富”生活相對接,因而無法引起對過去生活的真正體驗。儘管人們也會唱紅歌、看紅劇,但是從內心深處來講,並未引起心靈的共鳴,只不過是一種文化符號的藝術轉換。在人們的眼裏,中華民族過去所遭受的挫折、屈辱、貧弱好像只是一種抽象的符號表達而難以引起深層的歷史反思。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紅色文化的話語空間總是被其他話語所擠壓或推開而難以產生共鳴。

要讓紅色文化一直“紅”下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重視教育、解放思想,增強紅色文化的文化認同

要創新歷史教育,強化人們紅色文化的歷史記憶;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揚和培育偉大民族精神。加強歷史教育和德育教育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1.各類教育基地要主動與學校加強聯繫,合理安排青少年參觀遊覽,積極開闢“綠色通道”。建立一支熱心公益事業、關心青少年成長的輔導員隊伍。要充分利用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紀念日等有特殊意義的日子,組織青少年開展活動,強化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2.各級宣傳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把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作為開展紅色旅遊的主要載體,充分挖掘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深刻內涵,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旅遊項目,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旅遊活動。各類教育基地要從改進陳列方式、創新展示手段、豐富展出內容等方面入手,做到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有機統一。要根據不同時期的需要,精心組織高水平的專題性展覽,打造陳列精品,形成展覽亮點。

3.各單位、團體、企業等組織要廣泛開展學習英雄模範事蹟,深入查找精神境界上的差距,使大家自覺強化報效國家、崇尚榮譽的獻身精神,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人們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二)擴大宣傳、搶佔高地,營造傳承紅色文化的社會氛圍

1.多管齊下,擴大紅色文化宣傳範圍和受眾範圍。各級宣傳部門要把推進紅色文化傳播和發展紅色旅遊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加強宣傳報道,為發展紅色文化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大眾傳媒,要宣傳好發展紅色文化的重要意義和中央發展紅色文化、紅色旅遊的政策措施,宣傳好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知識和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蹟,積極介紹紅色旅遊重點線路、景區景點和有關知識,及時推廣各地開展紅色旅遊的好經驗好做法,特別要注意結合建黨、建國、建軍等重大紀念活動以及重要節假日,充分報道各地開展紅色旅遊、傳播紅色文化的新情況,反映社會各界的建議和呼聲,努力為廣大羣眾學習和傳播紅色文化、參加紅色旅遊提供輿論支持和信息服務。

2.去莠存良,確保紅色文化的純潔性、先進性,搶佔文化高地。信息化時代不斷生成的海量信息中,存在着大量把庸俗當高尚、把腐朽當神奇、把謬誤當真理的現象。因而,加強信息管理,淨化網絡環境,強化紅色教育,搶佔文化高地等已成為重要課題。要通過技術的、制度的手段減少不良信息對青少年的思想侵襲,讓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熔鑄於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之中。

3.加強推廣紅色旅遊,鼓勵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紅色文化傳播中。把紅色文化、生態文化和古蹟文化結合起來,寓思想教育於文化娛樂和觀光遊覽中,既有利於傳播先進文化,又有利於推動經濟發展。加強對紅色旅遊從業人員尤其是講解員、導遊員的政治學習、業務知識學習和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成為紅色文化、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加強對旅遊沿線和景區周邊羣眾的宣傳教育,使他們繼承和發揚革命老區優良傳統,增強自豪感,展示新形象;加強對遊客進行教育引導,使他們在參觀遊覽中不僅能陶冶高尚情操,激發愛國熱情,而且能提高自身道德素養,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學紅色文化的演講稿篇6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是啊,整整二萬五千裏的長征。漫長的征途,我們的紅軍戰士又要經歷何等的艱難困苦呢?誠然,廣大紅軍基層指戰員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一路上披荊斬棘,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用自己的血和淚譜寫這二萬五千裏的動人篇章。

面對山高鄰禿,朔風凜冽,冰雪覆蓋的高山,戰士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艱辛為部隊探索出一條前進的道路。這不僅僅是一條磨鍊意志的艱難之路,也是一條生命之路。遇到開闊美麗的草原,本以為有希望,誰又能想到裏面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難。很多戰士就這樣倒下,沒有一句怨言。當他們把自己交給黨的時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然而,面對糧食的短缺,環境的惡劣,戰士們又何嘗不是風雨前進,風餐露宿呢?

也許,我們只能從書中或電視上解這些感人的事蹟,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的階級友愛。

作為國小生的我們不得不被紅軍的頑強,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然而我們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用科技強國,以人才壯國。同學們,我們要卧薪嚐膽,奮起直追,用民族的偉大智慧迎接挑戰,以祖國的興衰為己任,為祖國的強盛奮鬥不息。我們絲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創造的業績中,而是要自強、自立,創造二十一世紀的偉業。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夠做到的!當然,這需要頑強拼搏的精神。

頑強拼搏的精神並不是生來就有的,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具備的。而是需要經過持久的刻苦磨鍊,才能逐步形成。奧斯特洛夫斯基説的好:勇敢產生在鬥爭中,勇氣是在每天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養成的。想要連跑帶跳地把過去的一切文化遺產都得着,那是辦不到的,這需要有堅定的頑強性和艱苦的勞動。我們青少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頑強、堅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礙。

同學們,老師們。我們從紅軍長征中收穫堅強、智慧、勇敢、自信、頑強、團結……那麼,我們就要將這些品德付諸於祖國建設中去。把自己的成長、成材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繫起來。立愛國之志,成報國之材。我們的國家將成為世界的強國,我們的民族將成為宇宙的驕子,讓我們攜起手來,書寫嶄新的歷史,奏響未來更有力的強音!謝謝大家!

學紅色文化的演講稿篇7

同學們,老師好,我叫_x,是來至五年級一班的學生。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紅色文化,爭當雙好少年》。

我小時候喜歡聽紅軍歌,喜歡看紅軍影視劇,喜歡遊覽紅軍故地。説到這兒,我會不禁自問,紅色文化是什麼樣的文化?她有哪些動人的故事?她對於今天的我們,到底有什麼現實價值和意義?

我帶着這樣的疑問走進書店,找到一本書,書名叫《紅軍過草地》,便有滋有味地看起來。紅軍為了完成任務,連野草都吃,一個手掌大的青稞餅,幾個人推讓來推讓去,誰都捨不得吃,這是什麼樣的精神?他們團結一致,越過千山萬水,寧可餓死,也不願做敵人的俘虜,這是什麼樣的精神?看到最後,我淚如雨下,紅色文化,令人感動。

我帶着這樣的疑問走進萬源保衞戰戰史陳列館。跨進大門,紅色的楓葉像染上了血,鮮紅鮮紅的血!難道這是紅軍烈士的鮮血嗎?我抬頭一看,青灰色的紅軍將領塑像整齊地排列着,徐向前、李先念、陳昌浩、許世友……我一一看着。我走進展覽大廳,傾聽講解員的解説:在萬源的土地上,經歷了三個多月的浴血奮戰,數萬優秀萬源兒女用鮮血澆灌了巴山,用生命換來了解放!

什麼是紅色文化?雖然我還只是一個孩子,但我多少能感悟到一些:崇高的理想、堅韌的毅力、團結的力量、不怕困難、不畏犧牲、終生奮鬥!

我們是少年,今天,我們踏着紅色的足跡,傳承着紅軍文化,努力爭當祖國的雙好少年: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向前。祖國是耀眼的太陽,我們將是燦爛奪目的光環。祖國是我們的母親,我們要好好學習報答祖國。我們有着自己的理想,向着理想而前進,為祖國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

我們爭當雙好少年:勤奮學習、追求上進,豐富的知識是我們翱翔的翅膀,飛向藍天。祖國是和諧的家園,每個人享受着幸福和温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虛心好學,刻苦鑽研”,是每個學生的座右銘。“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是每個少年時刻不忘的真理。為自己存在的價值而努力,就是上進。

我們爭當雙好少年:品德優良、團結友愛,挽起我們友誼的雙手向着未來,勇敢登攀。祖國是廣闊的舞台,我們將成為未來的中堅。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人的心靈美才是最美的。品德思想最重要,它是喚使你去做每一件事的方向盤。所以大家要心靈美,知道感恩。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人與人要互相幫助,要互相團結,團結力量才會大。

我們爭當雙好少年: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用充沛的精力把祖國建設的重任扛在雙肩。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未來的路還很長,只有學會創新,學會開拓才會取得進步。我們用愛心、恆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去傳承紅色文化,爭當雙好少年吧!少年強,則國強,我堅信,祖國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學紅色文化的演講稿篇8

大家好,我是__,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__》。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羣眾共同創造並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藴含着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傳承和利用紅色文化獨特的價值功能,是發揚革命先輩光輝精神的需要,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需要,不僅對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影響的紅色文化產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有利於豐富中華文化和指導社會主義建設。

20__年2月2日,在井岡山參觀時指出:“要讓廣大黨員幹部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這裏的“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筆者認為應該理解為將紅色文化繼續傳承下去,讓全社會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讓紅色文化一直“紅”下去。

目前,紅色文化傳承還面臨一些問題。

(一)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缺失造成人們對紅色文化歷史記憶的淡化

從學校的歷史教育看,歷史學科在國小、國中階段,被形象地稱為“豆芽科”;在高中階段,過早地區分文理科使得絕大部分理科學生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幾乎和歷史學科“絕緣”;在大學階段,雖然《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被納入了公共必修課,但學生和教師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從近年的就業情況來看,歷史類和哲學類專業的就業率很低,學生對就業的擔憂導致了大學人文專業的“弱勢”。加之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人們文化土壤中人文元素的嚴重缺失,導致了學生的“歷史思維”和“哲學思維”的普遍缺席。

從社會的歷史教育看:首先,各級宣傳部門和文明辦等宣傳機構不可能每天都去宣傳紅色文化,只能利用有限的時間段組織活動並開展紅色文化宣傳;其次,作為傳播紅色文化的主要載體,各類反映中國共產黨革命鬥爭歷史的紀念館(地)、遺址、偉人故居、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部分依然存在展覽面積狹小、展出內容單調、展示手段落後、日常維護和改擴建資金短缺等問題,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信息化時代造成人們價值觀的多元化

信息化時代是一個充滿誘惑的時代,是一個價值標準遭遇全面解構的時代。信息化時代各種價值觀的湧現和融合使人們對紅色文化的價值取向難以達到一致的理解與認同。

文化價值標準是由一系列居於核心地位的文化價值觀念構成的邏輯體系,是衡量文化客體對主體有無價值和價值量大小的尺度或準則。紅色文化價值標準中所藴含的理想信念、艱苦奮鬥、勇於奉獻、自強不息等崇高精神和價值尺度在現代社會受到一定挑戰。人們對物質的過分追求、對功利的過分崇拜、對慾望的過分放縱、對他者的過分漠視、對當下的過分關注、對崇高的過分貶黜等,對人們價值觀的負面影響是難以避免的。

(三)相對久遠的紅色文化在當今時代較難讓人產生共鳴

首先,在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正以各種方式進駐中國人的精神領地,20世紀80年代以來,尤其是對外開放全方位展開之後,西方的文化思潮、生活觀念、價值標準等蜂擁而入,在一定程度上遮蔽甚至取代了國人對自身傳統的歷史反思,民族文化(包括紅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處於一種失語狀態。

其次,不同時代有自己的時代語言,同一時代的不同羣體有其自身的話語表達。人們的話語表達當然不能脱離自己生活的時代,他們對現實生活的獨特感受和體驗使他們獲得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紅色文化對於人們來説,顯然不是一個直接在場的生活空間,紅色文化生長的歷史時空是那麼遙遠,那樣“艱苦”和“匱乏”的環境難以與當下的“幸福”和“豐富”生活相對接,因而無法引起對過去生活的真正體驗。儘管人們也會唱紅歌、看紅劇,但是從內心深處來講,並未引起心靈的共鳴,只不過是一種文化符號的藝術轉換。在人們的眼裏,中華民族過去所遭受的挫折、屈辱、貧弱好像只是一種抽象的符號表達而難以引起深層的歷史反思。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紅色文化的話語空間總是被其他話語所擠壓或推開而難以產生共鳴。

要讓紅色文化一直“紅”下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重視教育、解放思想,增強紅色文化的文化認同

要創新歷史教育,強化人們紅色文化的歷史記憶;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揚和培育偉大民族精神。加強歷史教育和德育教育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1.各類教育基地要主動與學校加強聯繫,合理安排青少年參觀遊覽,積極開闢“綠色通道”。建立一支熱心公益事業、關心青少年成長的輔導員隊伍。要充分利用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紀念日等有特殊意義的日子,組織青少年開展活動,強化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2.各級宣傳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把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作為開展紅色旅遊的主要載體,充分挖掘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深刻內涵,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旅遊項目,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旅遊活動。各類教育基地要從改進陳列方式、創新展示手段、豐富展出內容等方面入手,做到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有機統一。要根據不同時期的需要,精心組織高水平的專題性展覽,打造陳列精品,形成展覽亮點。

3.各單位、團體、企業等組織要廣泛開展學習英雄模範事蹟,深入查找精神境界上的差距,使大家自覺強化報效國家、崇尚榮譽的獻身精神,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人們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二)擴大宣傳、搶佔高地,營造傳承紅色文化的社會氛圍

1.多管齊下,擴大紅色文化宣傳範圍和受眾範圍。各級宣傳部門要把推進紅色文化傳播和發展紅色旅遊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加強宣傳報道,為發展紅色文化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大眾傳媒,要宣傳好發展紅色文化的重要意義和中央發展紅色文化、紅色旅遊的政策措施,宣傳好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知識和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蹟,積極介紹紅色旅遊重點線路、景區景點和有關知識,及時推廣各地開展紅色旅遊的好經驗好做法,特別要注意結合建黨、建國、建軍等重大紀念活動以及重要節假日,充分報道各地開展紅色旅遊、傳播紅色文化的新情況,反映社會各界的建議和呼聲,努力為廣大羣眾學習和傳播紅色文化、參加紅色旅遊提供輿論支持和信息服務。

2.去莠存良,確保紅色文化的純潔性、先進性,搶佔文化高地。信息化時代不斷生成的海量信息中,存在着大量把庸俗當高尚、把腐朽當神奇、把謬誤當真理的現象。因而,加強信息管理,淨化網絡環境,強化紅色教育,搶佔文化高地等已成為重要課題。要通過技術的、制度的手段減少不良信息對青少年的思想侵襲,讓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熔鑄於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之中。

3.加強推廣紅色旅遊,鼓勵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紅色文化傳播中。把紅色文化、生態文化和古蹟文化結合起來,寓思想教育於文化娛樂和觀光遊覽中,既有利於傳播先進文化,又有利於推動經濟發展。加強對紅色旅遊從業人員尤其是講解員、導遊員的政治學習、業務知識學習和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成為紅色文化、精神文明的傳播者;加強對旅遊沿線和景區周邊羣眾的宣傳教育,使他們繼承和發揚革命老區優良傳統,增強自豪感,展示新形象;加強對遊客進行教育引導,使他們在參觀遊覽中不僅能陶冶高尚情操,激發愛國熱情,而且能提高自身道德素養,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Tags: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