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演講稿

演講稿感動中國2023優秀7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8.87K

你是不是也在思考什麼樣的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一份優秀的演講稿是可以讓我們在演講的時候更加放鬆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演講稿感動中國2023優秀7篇,供大家參考。

演講稿感動中國2023優秀7篇

演講稿感動中國2023篇1

又是一年春來到,又是一夕感動淚。

眼前是感動中國的畫面,耳邊是主持人聲情並茂的講解,在這個初春的夜晚,--感動中國的頒獎晚會正在進行着。

錢學森;閔恩澤;方永剛;謝延信;鍾期榮、胡鴻烈;羅映珍;李劍英 ;李麗;陳曉蘭;孟祥斌。一個個或偉大或平常的名字,演繹着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科學家,學者,教授,軍人,醫生,工人,殘疾人,“嫦娥一號”衞星研製開發團隊。一個個或平凡或不平凡的崗位,訴説着一個個感天動地的感動!

正如媒體所説,“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觸動着人們的情感,傳達着心靈的震撼。他們的事蹟就像一首首情感詩,感動着一個個中國人。

輾轉還鄉路,赤子中國情。站在逸豫與憂勞之間,他將榮華富貴仍進雲霄深處,選擇了矢志報國,給人性塗上了最濃重的一筆。錢學森,這個舉世聞名的科學家,這個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以科學為最重,對科學技術的重大貢獻是多方面的,以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計算機、質量控制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他用自己對祖國的赤膽忠心演繹着精忠報國的大愛無疆。他用挺直的脊樑,為新中國的科學界撐起一片藍天,為國家創造無限財富。“在他心裏,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事業,他是先行人,披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漫漫創業路,孜孜進取心,他滿懷對國家危急貢獻心力的夙願,勇於創新,奔走在看不見前方的茫茫科學探索之路,勇登科學巔峯,樹卓越功勛。鞠躬盡瘁六十載,從少年意氣,直到鶴髮染染。他與石化命運水乳交融,政治打擊擊潰不了他,病魔毒害嚇不倒他!閔恩澤,催化之恩,澤被蒼生。他攻克綠色石化技術,讓春天不再“寂靜”。如果沒有他,汽油柴油塑料橡膠纖維等石油化學產品——這些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的化學品,恐怕要貴上許多;如果沒有他,化工行業的污染問題也許會更加嚴重,清潔燃料的推廣使用還要推遲。他“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加速了中國的工業進程。當主持人問你就是他們的催化劑時,閔老這樣説:“可能説這話的就是一起工作的人,把他們在一起,形成團體,形成合力,讓他們發揮才幹,多做貢獻。”是的,他和藹可親,有一種良師益友的親切感和慈父般的温暖,令人感動。

人生如煙。是的,他之所以能戰勝40多年的癌症,取得那麼輝煌的成就,靠的就是對祖國的熱愛、對科學的執着和那份澹然的心態。照他在現場的話説就是“放下,不要想它,想催化劑”。當不公的上天給了這位老人過多的疾病;我們哀歎。但他的執着感動了上天,他從未放棄過他的理想和頑強的意志,戰勝癌症四十幾年,我們感歎!當他不計其數的科學成就展現在世人面前,我們驚歎!!好一個永遠的閔恩澤!

“嫦娥一號”研發團隊,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僅30歲。副總指揮34歲,副總設計師37歲,總體主任設計師36歲。這是一羣航天才俊,3年多來先後攻克了軌道設計、月食問題、數傳定向天線研製、衞星熱設計、導航與控制分系統設計、測控數傳分系統設計、紫外月球敏感器、數管分系統設計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年11月7日,當“嫦娥一號”衞星以超出設計預期的精準度進入環月工作軌道的那一刻,舉國歡慶、全民振奮,中國人千年奔月的願望終於夢想成真。

這是多麼值得我們為之自豪和驕傲的團隊!這是國航天事業的希望,是我國科學的希望,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這正如我國首席航天教授所説的那樣,隊伍的成長比嫦娥一號的成功還要成功,從此我們仰望整個個星空,嫦娥不再寂寞,我們的世界充滿驕傲。”

“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一生奔波。為了學生,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教育能改變社會,他們為教育做出楷模。”胡鴻烈鍾期榮夫婦銘記“詩書繼世長”的遺訓,位卑未敢忘憂國,懷揣拳拳桃李之心,殷殷育後人,寧靜淡泊,不貪圖名利,傾盡全力,默默地付出着,奉獻着,為國家培養了一代人才。他們散盡家產,歷盡艱險,奉上畢生積蓄估計至少4至5億元,創辦樹仁學院,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

李劍英,以人民利益為重,捨生忘死,捨身取義。他在完成訓練任務駕機返航途中,遭遇鴿羣撞擊。當時,跳傘就能保住生命。但他知道,從鴿羣撞擊點到飛機墜毀點2300米跑道延長線的兩側680米範圍內,分佈7個自然村。如果跳傘後飛機失去控制,墜入村莊,後果不堪設想。在生與死的十六秒裏,他放棄了3次生的希望,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迫降,和他心愛的戰機,和那滾滾的濃煙烈火融在了一起——他壯烈犧牲了。當我看到電視播放的實況時,早已淚如泉湧。可敬可佩的英雄啊!“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李劍英有輝煌的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決定生死存亡的16秒啊!“他是一名軍人,他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孟祥斌,捨己救人,用他28歲年輕的生命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

當看到--年12月4日上午十多萬人送別的場面時,當看到他的妻子痛徹心扉的哭聲和孩子揪心的哭聲時,我感到的是揪心的痛!一年僅有的26個小時的團聚啊,竟成了生死之別!當看到被救的女子和他的家人跪倒在妻子的面前時,我的淚在顫抖,我的淚在流,28個青春的日子換得的是另一個鮮活的生命和另一個家庭的圓滿!當我看到那麼多人為完成烈士的遺願、給他的女兒送來了能從三歲穿到成人的紅皮鞋時,我的心是震顫!當我看到午夜拿着鮮花、蠟燭悄悄等待給烈士送行的人們時,我在心裏默默説了這麼一句話:英雄啊,你不孤獨,你安心的去吧,你的妻子女兒也不會孤獨!”

什麼都不是偶然的,在這個偶然中定有必然。當烈士的妻子説他的家中有七個烈士時,我知道了烈士的捨生忘死意味着什麼了!他模範地踐行了一個軍人“從對着國旗宣誓的那一刻起,生命就屬於國家,人民的利益就高於一切”的諾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兮一去不復返。”真的仁者是視自己的生命為他人的生命,真的勇者視他人的生命為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另一個鰂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的行動給我們一個温暖的啟示”!

方永剛,生命保持在衝鋒姿態先後出版16部政治理論專著,完成10項國家和軍隊重點科研項目,被譽為“平民教授”“大眾學者”和“科普專家”。被確診為晚期結腸癌後,從醫院回到學院,堅持為學生上完最後兩節課,還躺在病牀上完成了對3名研究生的學期教學和畢業論文寫作輔導任務。“他是一個真正的戰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個忠誠的戰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更是敢於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衝鋒的姿態。”;當有人説他是作秀時,他説了這樣的話:“我連生命都要沒了,還作什麼秀!”人們啊!在為方永剛感動的同時,我也為那些世俗的人們感到羞愧!

陳曉蘭,無私無畏,堅守醫德。她曾是上海一家地段醫院的理療科醫生。“曾經艱難險阻,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從事醫療器械行業打假,揭露的各種醫療器械,在與假劣醫療器械--年的鬥爭中,為了取得一手證據,陳曉蘭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險“以身試針”。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得多;

大醫醫心。在頒獎現場,陳曉蘭説,醫院是人命關天的地方,要保護患者的利益。利益與患者,二者孰輕孰重,掂量一下生命的價值,她決不言棄,為此她被迫脱下穿了38年的白大衣,離開了她深深熱愛着的醫生職業,但她從沒後悔過,她説醫生不僅需要醫德,更需要良知!能幫助多少就幫多少,她説她沒有退路。

李麗,用輪椅畫出愛心軌跡。1歲時患小兒麻痺症,童年從未站起來過;40歲時再遭厄運,車禍讓她下半身完全癱瘓,從此與輪椅為伴。她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選擇了一條向社會傳播愛心之路。她創辦了“李麗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網站“麗愛天空”,長期從事公益事業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還成了很多服刑人員的“偶像”。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5年時間,温暖8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雖然她身體殘疾,但她有一顆健全的心。她愛美,總穿鮮豔的衣服,她説她最喜歡的顏色是綠色,因為那代表生命。面對厄運,她懷一顆樂觀感恩的心。她説雖然她受了那麼多磨難和失敗,但學校、單位、朋友、親人沒有拋棄她,用愛心寬容她包容她,她要把這些愛用自己的行動回報給社會!教會孩子學會感恩,教她們鍛鍊堅強的意志,教他們學會面對挫折,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多麼感人的話語,多麼動心的表白,李麗為愛而生,播種愛、收穫愛。當歌曲《感恩的心》響起時,我的心也湧動着那麼的多感恩!

謝延信,一名普通的再普通不過的煤礦工人,有信延信、信守一生。“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時,他橫豎不説一句話,生活的重擔壓在肩膀上,他的頭卻從沒有低下!用33年辛勞,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一步一步地到達了善良的峯頂。”

人如其名。他一諾千金,侍奉和自己只的一年夫妻之誼的亡妻家人33年,用33年的忠貞與孝心,成就了他的大孝至愛、感天動地。妻子死後,在眾人的疑慮中,他承諾照顧老人一輩子,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謝延信的肩上。不幸,五年後,岳父重腦中風,為了讓岳父母放心,他改掉了自己的姓,做了一名礦工,又一次讓人們的猜測成為猜測。他上班為了家人衣食,下班為了照顧老人,用農村的俗話就是為老人擦屎刮尿,盡極孝心,行盡孝道,三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他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撐着那個殘破的家,一雙解放鞋穿了十二年;在現場,他一直是笑容滿面,他説他從不知道什麼是愁,不發愁,沒啥讓他發愁的事,當主持人問他是什麼支撐着他時,他還是笑着淡淡説了這樣的話:“靠的是良心,説辦到的事一定得辦到。”當問到他在北京想不想看看戲,到年逛逛看看時,他説想都沒想過,只想把家進一步搞好。

多麼樸實的話語,多麼質樸的願望。雖然沒有豪言壯語,但他卻用行動詮釋了諾言的份量,驗證了信義的力量。他的笑容艱辛過後的釋然,是風雨過後的坦然,是實現承諾後的欣慰與開心,一個諾言,他守了一輩子啊!

羅映珍,她是一名妻子,她有水一樣的性情像水一樣的柔情,她用愛喚醒“沉睡”丈夫。“用一個傳統中國女人最樸素的方法詮釋了對愛人不離不棄的忠貞。甜蜜不是愛情的標尺,艱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我相信他一定能感應到我的呼喚。”這是支持羅映珍的唯一信念,也正是這個信念,讓已被下了幾次病危通知書的羅金勇奇蹟般地睜開了雙眼。

為了照顧丈夫,僅僅兩年的時間,臉上長了黃褐斑,生了白髮,為了實現愛的約定,她給丈夫寫了600多封信,守候“植物人”丈夫600多個日日夜夜,每天寫日記念給丈夫聽,激發他的生存意志。一年多的時光,羅映珍不知不覺寫下了600多篇飽含着真情和熱淚的日記。在日記中他這樣寫道:“有他陪着我才是最重要的,我離不開他!三年來,我沒想到要吃什麼穿什麼,只想他。”“週末沒有意義,曾經我們是多麼期盼週末,……”

演講稿感動中國2023篇2

在這個社會上,總有一些不能改變的道理。有公德心,並且幫助過人們的人,總會被人所記住,並給予回報;但沒有公德心,有傷害過人們的人,總會被人唾棄,最後傷害的還是自己。在人生這個簡單卻又美麗的舞台上,走上的人的事蹟各不相同。有的是為國家人民奉獻;有的是對貧窮的人幫助;有的是熱愛自己的工作所奉獻……

現在的社會都主張“扶貧濟困”,可是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也是越來越高,所以這個項目只有經濟水平較好的人們,或國家來實現。你曾想過,一個生活簡陋,是一個採石場的普普通通的工人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捐錢為嬰兒治療白血病,他擠出生活上的支出,讓一個月薪只有300多元家庭的孩子上學。你可以問他為什麼要用自己的血汗錢去幫助別人,可是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叫——郭明義。他,30年如一日熱心公益事業,幫助身邊弱勢困難羣體化解矛盾,給300餘個瀕臨絕望和無助的困難家庭帶來新的希望。他用大愛營造一個温暖祥和的環境。他是180多名特困中國小生的資助者;他無償獻血累計相當於自身總血量的10倍;他從身邊小事做起好事多得數不清。看完他的事蹟後,我一直在想:如果社會上再多一些這樣的好心人會怎樣?如果社會上再少一些對貧窮的歧視會怎樣?

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着別人,也感動着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

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為集體做些什麼,為家庭做些什麼,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

演講稿感動中國2023篇3

初春,萬物開始生長的季節。雖然像冬天一樣寒冷,但它卻温暖着每一位中國人的心,因為有你——《感動中國》。

杭州的“最美媽媽”吳菊萍當選20__年度十大感動中國人物。那段精彩的頒獎詞説:“危險裹挾生命呼嘯而來,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剎那搖擺。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她並不比我們高大,但那一刻,已經讓我們仰望。”

一個27歲的少女,卻滄桑的像個40歲的婦女,她,是留守學校的校長,卻奔走在大街小巷,為了孩子們能有更多的書看,炎炎夏日,她叫賣着,收購着舊書刊,忍受着別人的誤解,也從未向別人解釋自己的身份。她花光了父母的積蓄,負債累累僅為了這座學校,還有,那些可憐的孩子們。面對着鏡頭,她不曾想為自己爭取什麼,卻只想對自己的母親説聲對不起。提起那些孩子,她笑靨如花,滿是滄桑的臉上洋溢着青春的風采。

一個基層幹部將自己的六年全部奉獻給了這個小小的村子,在別人都為了權力向上攀爬時,他選擇了連任,在別人為了利益來往時,他選擇了腳踏實地為百姓做好事。他的心裏裝着這一方百姓,他的心裏,有着這一片土地。因為愛得深沉,所以,他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將自己的熱血灑在了這一片土地上。她一個人,是十幾個孩子的阿媽,她收養者不同民族的孩子,她連催眠曲,都唱着不同的語言,她是一位少數民族的老媽媽。在她的眼裏,孩子沒有區別,在她的家裏,水濃於血,善良超了親情。乘風破浪,他跨越地球,超越自我,他的船尾,總是有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穿過好望角,跨過太平洋,他,經歷着孤獨,寂寞,危險,但是,他卻勇敢的將這次遠航進行了下去,在開普敦駕駛航船離開時,所有的輪船鳴笛為他送行,他這樣説:“我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他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師,他守衞者共和國的藍天,年幼時的好奇,年輕時的好勝,年老時的有所為,他,一步步,踐行者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對這片藍天的赤誠之心。

為着兩個幼小的生命,他們,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縱身一躍,劃出的弧線,勾勒出他們生命的壯麗。都説90後的孩子輕狂,可是他們,表現出了對這個世界的愛與責任。年少的三個少年,恰似三朵美麗的花,開在我們心靈的原野上。20__年7月2日下午,杭州濱江白金海岸小區。兩歲的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台,接着被窗沿掛住,隨時都有墜落的可能。這可是在10樓,樓下的鄰居都驚呆了。堅持了一分鐘左右,妞妞還是掉了下來。説時遲那時快,剛好路過這裏的吳菊萍踢掉高跟鞋,張開雙臂,衝過去接住了妞妞。

被緊急送往醫院後,吳菊萍被診斷為左手臂多處粉碎性骨折,尺橈骨斷成三截,預計半年才能康復。逃過一劫的妞妞在10天后甦醒過來,開口叫了“爸爸、媽媽”。

“這是本能,是一個母親應該做的事情。”躺在病牀上,吳菊萍一臉平靜。事件發生時,她的孩子只有七個月大,尚在哺乳期。

榮譽鋪天蓋地,吳菊萍保持了清醒的認識,“我只是普通人,問心無愧就好。”公司獎勵了20萬元,她留作自用,為此揹負了不少壓力。“我需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才有能力去幫助身邊的人。”贍養父母、培養孩子、還房貸……任何普通人,都無法對這些現實問題視而不見。

“我會把重心調整回工作、家庭中來,減少媒體活動。”吳菊萍年後將重返工作崗位,她的心願是看着妞妞與自家孩子健康長大。

危險裹脅生命呼嘯而來,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剎那搖擺。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傳統美德。她並不比我們高大,但那一刻,已經讓我們仰望。她有一雙最柔弱的臂膀,也是20__年中國最有力的臂膀。物質生活富足的時代,信仰迷茫、價值紊亂的新聞接踵而來,吳菊萍用柔弱的臂膀,托起了生命奇蹟,喚醒了普羅大眾對傳統美德的自覺。劉偉,無臂鋼琴師。他這樣説過:“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地活着。”這是無臂鋼琴師劉偉的勵志名言。這個小夥子的獨特經歷和強大的內心世界讓很多人記住了他的名字。劉偉出生在北京普通人家,10歲時因一場可怕的事故而被截去雙臂。12歲的他在康復醫院的水療池學會了游泳,兩年後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奪得兩枚金牌;16歲他學習打字;19歲學習鋼琴,一年後就達到相當於用手彈鋼琴的專業7級水平;22歲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一分鐘打出了233個字母,成為世界用腳打字最快的人;23歲他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舞台,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男孩的奇蹟。當袖管兩空的劉偉走上舞台時,所有人都知道他要表演什麼,但沒人能想象他究竟要怎樣用雙腳彈奏鋼琴。而當他坐到特製的琴凳上之後,優美的旋律從他腳下流出,十個腳趾在琴鍵上靈活地跳躍着,全場陷入了一片安靜。在劉偉表演結束之後,所有觀眾都起身鼓掌。劉偉的身後,站立着他的偉大的母親。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識字不多,但是懂得一個最基本的道理: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可以依賴,除了他自己。劉偉沒有讓母親失望。

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歎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地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那變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飛翔的軌跡。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要有雙隱形的翅膀,發揮出自己的努力,創造奇蹟。我想,真正的感動,的確傷感,可是它補心,並且化作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有的時候,感動讓人脆弱,因為它總是觸碰你內心裏最軟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時候,感動讓人堅強,因為當你看到身邊還有那麼多人,有尊嚴,善良堅強的活着的時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氣。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着別人,也感動着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為集體做些什麼,為家庭做些什麼,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演講稿感動中國2023篇4

2003年正式開始的南水北調工程,旨在緩解中國華北和西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國家戰略性工程,是把中國漢江流域豐盈的水資源抽調一部分送到華北和西北地區。為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省有18.2萬移民離別故土。而我們接下來的主人公則是南水北調工程中的先進人物。2010年,南水北調移民工作正式開始,湖北十堰市鄖縣餘嘴村被定為首批搬遷的移民試點村。家園難捨,故土難離,鄉親們户看户、村看村、羣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誰也不願意主動搬遷。村支書趙久富是黨員,又是村幹部,還是一名退伍軍人,儘管他的家沒有被划進移民版圖,但他必須帶好這個頭。他説服自己的愛人:“説話辦事鄉親們都看着咱,為了國家南水北調工程我不能拖後腿。”2010年4月30日,搬遷的這天,趙久富含淚告別80歲高堂,帶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黃岡。趙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頓好之後就接父母過來一起住,然而這卻成了他一生的遺憾。2013年,老父親突發疾病,當趙久富從黃岡趕回老家時,父親已經永遠閉上了眼睛。

一個善良的背影,匯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國人熟悉的兩個字,掩蓋半生的祕密。他是紅塵中的隱者,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願,清貧的生活,高貴的心靈。炎黃不是一個名字,是一脈香火,為我們點燃。2014年11月,有位叫張紀清的老人在郵局匯款時突然暈倒。散落的匯款單暴露了他的祕密。人們發現,他就是江陰人尋找了27年的“炎黃”説到涓流見滄海,熱心公益的張紀清,讓我想起了幾年前在我們本地青島發生的事件。青島的微塵。

提到退休,大家都應該想到頤養天年,享兒孫福的樣子,但是有這樣一對夫妻,當他們都到退休的時候,他們沒有想到在家享樂,而是向着自己的夢想進發。他們走過半個地球,最後在小山村駐足,他們要開一扇窗,讓孩子發現新的世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夕陽最美,晚照情濃。信念比生命還重要的一代,請接受我們的敬禮。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孫麗娜曾是一名高級教師,退休後奔赴貴州偏遠山區支教。

演講稿感動中國2023篇5

説到文明,我們是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母愛是我們常誦常新的話題,更是我們的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源泉。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許多傳統的東西在人們身上變得模糊。提到文明,就説我們抱着老祖宗的“裹腳布”不放。今天的我們真就沒有值得歌頌的嗎?文明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我曾經思考過好久,可當我看到《感動中國》節目後,我明白了,原來文明就是一份無私奉獻,就是一份平凡的感動。

偶然間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件事:湖北武漢一位叫陳玉蓉的母親,因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法醫治,最終可能導致死亡。前不久,葉海濱的病情惡化住進醫院,生命危在旦夕。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請求醫生手術將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然而,她患有重度脂肪肝,無法移植。為救兒子,她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十公里。在隨後的7個多月裏,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糰,有時夾塊肉送到嘴邊,又塞回碗裏去。

陳玉蓉説自己有時太餓了,控制不住想吃兩塊餅乾,吃完了就會很自責。7個多月來,她的鞋子走破了四雙,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刮,颳了又長,而幾條褲子的腰圍緊了又緊。

當她再次去醫院檢查時,奇蹟出現了。脂肪肝細胞所佔小於1%,脂肪肝沒有了。就連醫生都感歎:從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醫生説“沒有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

20__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

回想着電視中的一幕幕,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如果不是我親眼所見,我想像不到這位母親在七個月裏的訓練難度,而當這一切為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時,即將自己的肝臟捐給兒子。將自己的愛融入到兒子的身體裏。便會有了無窮的力量。陳玉蓉是一個平凡的人,她非凡的毅力、堅定的信念,使我明白:愛是世上最美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愛是我們的民族傳承文明的法寶。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一位母親可以付出艱辛,捨出自己的血肉。

陳媽媽的腳步為我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這份親情將感動更多的人。我們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是對這份親情的回報。陳媽媽用行動告訴我們:文明就是從腳下的路走起,就是從自己的事做起!

演講稿感動中國2023篇6

感動是那一瞬間心靈的觸動;感動是那一瞬間捫心的自問;感動是那一瞬間淚落的華美。

感動天,感動地,十四載如媽媽把愛奉獻;

感動你,感動我,十二歲若天使將愛傳承,

感動中國!

舐犢施恩,慈烏反哺;一條布帶連着兒母,含辛五載共煙塵,深情大愛無重數。孝子寒門,逆兒紈絝,人間美德憑誰附,世風衰敗醒春時,愛心永在春山馥。孝更絕倫足可矜——陳斌強!《母親》歌曲。

你快回來,我的寶貝,我一人承受不來;你快回來,我的寶貝,生命因你而精彩!面對病魔,你是那樣的堅強,你從不哭泣;面對他人,你是那樣的善良,你信仰堅定;而面對親人,你卻是如此心狠,離我們而去。你雖然走了,但你的生命仍在愛中繼續,你走的是那樣的安祥,因為你始終相信——愛會繼續!她就是“最美女孩”——何玥!《別哭,我最愛的人》歌曲。

你衝上去了,你衝上去了,為了孩子,哪怕自己身粉骨碎。列車啊,請你把輪子懸起,切莫傷着我敬愛的老師,因為她是英雄,她是天使,是校園裏最美的花兒一枝,這枝最美的花叫“張麗莉”!《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歌曲。

你看,飛機成功起飛了,你看,飛機勝利返航了,而你卻走了,走的.是那樣的突然,突然地我們都還沒來得及為你慶功,突然地我們都還沒來得及給你説聲辛苦,突然地我們都還沒來及從勝利的喜悦中回過神來,你就走了。你走的是那樣的突然,但我相信你走地也是那樣的安然,因為你始終堅信——愛會繼續!這就是我們的英雄——羅陽!《歌唱中國》歌曲。

位不在高,權不在大,廉潔為公是你的品質;你是公僕,服務於民,無私為民是你的情操;談笑有百姓,往來無私情,為民入基層找工作,無謊報之亂耳,無偏頗之愛心,雲南張家順,贏得萬民欽,眾人曰:“公僕精神”!《為了誰》歌曲。

為何揮不去,為何抹不走,懷念故鄉情,懷念故人愁,千里遠,萬里遙,何時能聚首,星光下,夕陽裏天邊月如鈎,啊——鄉愁啊——鄉愁,佔滿我心頭。揮不去,抹不走,相思苦,何時了,相思苦,何時了。高秉涵直至生命了,鄉愁也不了!《鄉愁》詩歌。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讓我們記住這份感動,因為我們還要傳遞感動,讓我們用心去愛,因為我們的世界還要用真愛去締造!一個有感動的社會是不會麻木的,一個有感動的國家是不會消亡的,一個有感動的民族一定是有力量的。

演講稿感動中國2023篇7

讓第一顆水滴的透明,留在你最深的心底;

讓第一縷微風的清新,成為我最深的回憶;

用所有夜晚的月光,為你迎來黎明;

用第一次想你時我的心情,寫下祝福的話語。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恆。

林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入伍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20__年5月4日,他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拒絕手術和化療。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惡化,他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醒來後,他強烈要求轉回普通病房,他説:“我是搞核試驗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5月31日上午,已極度虛弱的林俊德,心電儀上波動的生命曲線,從屏幕上永遠地消失了。這位軍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後的衝鋒。

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雲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脱。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

陳斌強,國中語文教師。9歲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__年,媽媽得了老年痴呆症,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陳斌強回憶起多年來媽媽對自己的付出,他決定再困難也不會丟下媽媽。

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着摩托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開始同事們都不太理解,説:“這樣帶在身邊照顧,一兩天倒可以,一年兩年怎麼吃的消?”可陳斌強做到了,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帶着媽媽上班。

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揹着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揹着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

何月,年僅12歲的國小生。20__年4月,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9月初,病情突然復發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説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無償捐獻。11月17日凌晨零點10分,小何玥在醫院裏走完了自己短短12年的生命歷程。父親根據她的遺願將她的器官無嘗捐贈。“最美女孩”,完成了她“最美遺願”。

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張麗莉,九年級班主任。20__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在路旁疏導學生。一輛停在路旁的客車,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失控,撞向學生,危急時刻,張麗莉向前一撲,將車前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倒了。車輪從張麗莉的大腿輾壓過去。經過搶救,張麗莉被迫高位截肢。有人問張麗莉,“你後悔嗎?”她回答:“不後悔。這樣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經28歲了,我已和父母度過28年的快樂時光。那些孩子還小,他們的快樂人生剛剛開始。”

別哭,孩子,那是你們人生最美的一課。你們的老師,她失去了雙腿,卻給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們不多,卻讓我們學會了許多。都説人生沒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

我想,這一刻,有很多人淚落,為了他們平凡而偉大的事蹟。

我想,這一刻,有很多人激情澎湃,為了心裏蜇伏許久的豪情。

雖然,這只是一次評選,但卻點燃了全中國的熱情。

雖然,這只是普通的人物,但卻看到了中華民族的錚錚鐵骨。

有時候,我們需要這樣的感動,來喚醒心中的良知和激情。

有時候,我們需要這樣的人物,來引領我們走向新的輝煌。

記住這些名字吧,他們為我們樹立了楷模和榜樣。

記住這些面孔吧,他們為我們叫醒了內心的狂熱。

這一刻,他們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

Tags:演講稿 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