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实用文 书信 面试 实习 实习报告 职场 职责 励志 名言 热点
当前位置:人人简历网 > 热点 > 其他文案

4.2.1“平均分”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平均分教学设计2篇 设计出一份极具教育价值的“平均分”教学方案:人教课标版平均分教学设计

栏目: 其他文案 / 发布于: / 人气:2.63W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人教课标版平均分教学设计的实现方法,以“4.2.1”为主要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4.2.1“平均分”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平均分教学设计2篇 设计出一份极具教育价值的“平均分”教学方案:人教课标版平均分教学设计

第1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 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在这些分法中,前一种每人分到的不是同样多,后一种分得每人同样多,我们叫它为“平均分”。怎样进行平均分呢?

教师拿出6枝粉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要分得同样多,并请学生注意分的过程。

如果把这8个桃子平均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请同学们拿出8个图片,动手试一试,分完后,给小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谈话:现在正是桃子丰收的季节,瞧,老师手里是什么?把有桃子的卡片拿出,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如果每个小朋友分给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

(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同学们,每个小组也有一棵这样的桃树,小组合作,试着分分看。

小结:8个桃子,我们可以把2个桃子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也是平均分。

教师说分小棒的要求,学生一起动手分,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先看上面一题的图,弄清是怎样圈的,圈一圈,并填空。再做下面一题,指名读题目要求,一起动手圈,圈后填空,同桌学生相互订正。

指明读题,说说题目的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解决的方法,把分的结果填在书上,再说说是用什么办法分的。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用每几个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课我们还继续学习平均分。

4.2.1“平均分”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平均分教学设计2篇 设计出一份极具教育价值的“平均分”教学方案:人教课标版平均分教学设计 第2张

第2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将具体事物平均分。

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课件、演示教具(12个盘子、15个乒乓球、1个大碗)。

师:过年的时候,你们去做客了吗? (去了)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去你家做客,你准备用什么招待他们呢?(苹果、瓜子……)

师:看!准备的是什么?这些矿泉水是怎么分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分?

出示图2。(桌上有9个面包,每2个放在一起,有1个面包在外面)

出示图3。(桌上有14个橘子,每3个放在一起,有l份只有2个)

师:看看,还有什么?仔细看看,想说什么呢? (学生说)

小明真是个热情好客的好孩子,猜一猜,小明还准备了什么招待大家?

出示图4(桌上每6块糖放在一起,有两份只有 5块糖放在一起)

师: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食品,请看图(第 13页例1),你们认为老师分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你们说说应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元宵节你们都吃汤圆了吗?元宵节里吃汤圆象征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下面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汤圆”(用乒乓球代替)。 (学生拿出学具)

师:老师会让你们干什么? (把大碗里的汤圆平均分成5份)

师:小组同学合作把大碗里的汤圆平均分在5个小碗里。

1.师:大家表现得这么好,我很想送一些奖品给大家。这样吧!送给每组同学一捆铅笔。(送铅笔)

要求学生想出解决的办法。 (先数数有12枝铅笔,再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得几枝?)小组合作完成。

师:你们都有奖品,老师也希望有奖品,你们每个组数出3个汤圆给我吧!你们还剩几个?(12个)

老师的问题是:这12个汤圆你准备请多少人来吃才能够平均分呢?看看有多少种答案?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平均分这种方法,想想:在你们的生活中,用过这种分法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中“平均分”的教学内容与九义教材相比是加强了的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探索。

主题图是让学生感性体会平均分,例l是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让学生探讨“平均分”的方法。

(1)根据本班实际,改变主题图的情境,因春节刚过,学生在新年里会到处串门做客,主人就要准备好食品招待客人,引出主题图,主题图分步展示,出现一定的坡度,让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每份同样多”。

(2)通过例l的教学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这里设计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给这种分法取名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语言对这种体会做出一种概括,加深他们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例2是让学生体验原始含义的平均分,体现出人们认识平均分的过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小数学室的卢江主任谈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例2教学时学生很容易就直接用到了第三种方法,而没有经历原始的平均分法。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设计的,总数不给学生,大碗里装的乒乓球(代替汤圆,以便于操作)有多少,学生一下子也看不出来,这样容易使学生用到最原始的分配方法(1个1个地分)进行探索,经过探索后,有学生发现了总数(15),决定用以前的乘法知识直接解出答案。因为3x5=15,所以每份应该是3个乒乓球。

这样就使学生经历了从原始平均分到最优平均分的过程。这时教师应该肯定最好的方法。

(1)通过教师发奖品,不经意地引出实际问题。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捆铅笔,而不是发给每一个人,这可怎么办呢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用今天学到的“平均分”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先数出总数12枝铅笔,再看看分给4个同学,每人得到几枝,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2)开放练习。这里设计的是12个“汤圆”准备请多少人来吃能够平均分,有多种答案,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点比例思想, “汤圆”总数不变,吃的人数多,每人吃到的就少;吃的人数少,每人吃到的就多。这样的活动设计能对学生的心智活动起到一定的启迪、激励、挑战的作用。

(3)让学生说说生活当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是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初步感知平均分现象,概括出“平均分”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探究,操作“平均分”,体验从原始化平均分到最优化平均分的过程;最后,再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现象。

推荐内容
人教版国小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篇 一份简历平均20秒被HR“秒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4篇 "构筑平等教育桥梁:义务教育均衡自查报告" 《平均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十册《桥》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蜀道难教学目标设计6篇 “征服蜀道”:教学设计与目标。 古诗词教学研讨课《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7篇 《清平乐·村居》:诗词教学的新思路 《三峡》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国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7篇 "国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探究教育公平的关键步骤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国小数学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6篇 “三角形学习之路:国小数学三角形分类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国小数学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5篇 玩转三角形:国小数学三角形分类教学设计 6.4.2《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24时计时法教学课件2篇 "精准倒计时,悠游时间轴——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及课件推荐"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教学设计6篇 挖掘教育之宝——最佳图书教学设计案例分享 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县建设方案 人教版一下《村居》教学设计5篇 《村居》: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 6.4.2《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24时计时法教学课件3篇 "24小时计时法教学设计:突破传统,打造创新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