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法制教育班會主題教案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釋出於: / 人氣:1.63W

我們在寫教案之前都要明確好自己的教學目標哦,教案是提前對自己的課堂進行預知,對自己的學生高度負責,這是最為關鍵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法制教育班會主題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法制教育班會主題教案5篇

法制教育班會主題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樹立法制觀念。

2、使每一位同學遠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

3、聯絡實際,防微杜漸,自省自律,弘揚正氣,做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教學重難點:

認識到法律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案例敘述,學生討論發言匯入本課

學生楊某,15歲,學習較好,但貪慕虛榮,片面追求物質享受,常因沒錢花而發愁。一天中午12點左右,他到某市中學後巷,見該校某男生一人回家,就手持小刀威脅該男生,迫使其交出財物,勒索了該男生300元人民幣,後被抓住。楊某的行為構成勒索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00天。

2、討論明確:少年違法也判刑。

二、理論講解,法律是治國的工具

以法治國,是我們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時期,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重要方針,是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必然要求。

三、聯絡生活

1、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

(《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婚姻法》《繼承法》《兵役法》《經濟合同法》《環境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交通管理法規》)

2、常見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1)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行為。

包括:擾亂公共秩序 妨害公共安全 侵犯公私財物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

(2)違反交通管理法規的行為。

(3)違反義務教育法的行為。

(4)違反環境保護法的行為。

(5)民事侵權的行為。

3、現身說法,談談自己的一件違法小事。

四、學法用法

1、小品表演:

情景??

星期六早上,王麗的爸媽有急事外出,留下一些錢讓她自己安排兩天的生活。王麗:“哦,太棒了!自由了!”她首先想到了去找同學玩,然而在王麗去找同學玩的路上,有一夥人攔住去路,威脅她交出錢來方可放過她,情急之中的王麗,會怎麼對付這一場面呢? (討論)。

情景二

近幾天,王威感到非常苦惱,在放學的路上,總有幾個高年級的學生攔住他,向他索要錢物,並且威脅說,如果交不出錢來,就讓他嚐嚐拳腳的厲害。王威把這事告訴了中學剛畢業的表哥。第二天,表哥帶了幾個同學,埋伏在路上,把那幾個小“路霸”狠狠地揍了一頓,並且逼著他們交出了身上所有的錢。

[討論]王威錯在哪裡?報復心理怎樣產生的?除了像王威那樣直接受

到傷害還有哪些情況容易使人萌發報復心理?

情景三:

王麗在過往行人的幫助下躲過了壞人的搶劫,找同學玩的心情已經沒有了,王麗想到去商場買些東西,可就在買好東西離開商場準備回家時,被幾位店員攔住了,說她偷了商場的東西,要搜她隨身攜帶的物品。假如你是王麗,碰到了類似的遭遇,你會選擇什麼方式解決問題?(討論)

2、看誰機靈

一天早上,在你去找同學玩的路上,有一夥人攔住去路,威脅你交出錢來方可放過你。情急之中的你,會選擇怎麼對付這一場面呢? (討論)

3、想一想

電話號碼應在什麼情況下使用正確的使用方法:

110 匪 警(報告案發地點及險情) 119 火 警(報告火災地點及險情)

120 醫療急救 (報告病人地點及病情) 122(交通事故報警報告事故現場及原因)

4、總結:怎樣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1)要依法自律。

(2)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

(3)要勇於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五、課堂小結

請每位同學用一句話,概括今天所學的內容或說出你最大的感受.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處在一個法制逐步健全的法制化國家裡,我們要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不受侵害,當受到不法侵害後,應當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希望同學們能走好青春的每一步,樹立法治意識,做一個懂法,守法的好學生,好公民!

法制教育班會主題教案篇2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的基本法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守法觀念。

2、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了解並知道如何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3、通過案例分析與學生的討論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教學過程:

一、匯入觸目驚心:

據統計,在我國,25週歲以下的人犯罪佔犯罪總數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漸攀升,每年新產生的少年犯人數竟高達15萬。這些犯罪行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響外,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麼怎樣才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國小生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自律,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則十分必要。

二、你對國家的相關法律知道多少?

1、說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規。

2、師總結並出示課件。

法律詞典:

違法——指違反法律規定,危害國家、社會和公民利益,依法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通常表現為對正常社會秩序的破壞,對公民人身權利和公私財產等合法權益的侵犯。

犯罪——指嚴重危害社會,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三、合作交流:

問題1、哪些行為屬於不良行為?自己有沒有不良行為?

問題2、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還有什麼?

自我預防: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大量事實證明,不良行為習慣正是走向違法犯罪的開始。青少年要從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堅決摒棄不良行為。

法制教育班會主題教案篇3

一、活動主題:

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教育

二、活動目的:

通過案例剖析使學生了解各種法律法規,教會學生懂得什麼是犯罪,什麼是違法,曾強學生的法律意識,養成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的習慣,

大學生法制教育主題班會。

三、活動過程: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在這裡和大家交流,我們的考試剛剛結束,我首先在此祝願各位同學取得好的成績。希望大家在新的學習任務開始之前調整好的狀態,迎接下一次的挑戰。我們大家都知道,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在一天天的發生著改變,我們身邊也隨之出現了形形色色的不同群體或個人,並且他們的行為有時會侵犯到我們的權利,如果我們不懂法我們也可以能侵犯到他們的權利,為了增強我們的法律意識,培養遵紀守法的能力,為此我為大家準備了這次“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教育”的主題班會,希望通過這次班會使同學們瞭解掌握法律法規常識,從而使我們自覺遵守法律法規。

案例一:(盜竊罪)

20_年10月14日18時許15號公寓樓238宿舍李某向派出所報案稱本宿舍倆檯筆記本電腦被盜。現場沒有發現任何被撬痕跡。民警經過細緻詢問後,得知該宿舍張某作案嫌疑,隨即對張某的行蹤進行了調查。經過多方努力,民警在該學校東門城中村一招待所抓獲。據張某交代,其中一臺膝上型電腦已經銷售,另外一臺藏在另一招待所中。張某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後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張某犯有盜竊罪,且兩臺膝上型電腦摺合人民幣八千餘元,屬數額較大,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

點評:據瞭解張某系該學校新聞專業學生,該生家庭條件很好,其爺爺是一個高階幹部,父親自己開一個公司,產業也很大。應該說經濟條件很好的,但是張某為什麼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呢?後據張某交代,該生來校以後交了女朋友,經濟花銷比較大,家裡給的生活費不夠自己在女朋友面前“顯擺”。國慶節回家後父母給他買了一個價值8000元的電腦,該生由於沒有生活費在火車上以3400元將其處理。收假後沒有幾天就把這些錢揮霍完了,為了在女朋友面前能有“面子”,一時衝動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事後張某後悔莫及,但是法律神是聖不可侵犯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待張某的只能牢獄之苦。可謂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盜竊罪的量刑:

1、盜竊金額500-2000以上為較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盜竊金額5000-2萬以上的為巨大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盜竊金額3萬-10萬以上的為情節特別嚴重十年以上或無期徒刑罰金

案例二:(搶劫罪)

劉某、崔某、鄭某、程某、陳某5人,是某高校02級法律專業的二年級學生。20_年12月11日,5人在一起喝酒、吃飯後,於當晚12時許攜帶菜刀、木棍等凶器,竄至西安市友誼西路,攔路搶劫西安儀表廠職工張某和其妹。其中一人勒住張某之妹的脖子,另3人則圍住張某,並用木棍將張左肋骨打骨折,搶走現金1780元。期間,程某在一旁望風。作案次日,程某和陳某到校保衛處投案。另3人依次被抓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3條之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以上5人均被判處有期徒刑。

點評:據瞭解幾個學生家庭條件都可以,就是因為一種好奇心最後釀成大禍。我們現在很多大學生進去大學以後放鬆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加之離開家庭,自認為走上了社會,便逐漸滋生了好逸惡勞、學習鬆弛、自私自利、害怕艱苦、貪圖享樂、愛慕虛榮等不良習性。而一旦面對犯罪的誘因,在不能正確辯別是非的情況下,就以身試法。最終釀成苦果。

案例三:(故意傷害罪)

20_年聖誕節晚上9時某高校某班級聖誕節晚會結束,班上同學張某與王某到商業街歸還所租用音響裝置,因器材有所損壞牽扯賠償問題發生口角,後雙方情緒激動大打出手,張某給其輔導員打電話告知此事,輔導員隨帶領班上10餘名學生趕到現場,現場秩序一度混亂,無法控制,其中一同學孫某抽出隨身攜帶的刀具刺向租音響的老闆,店老闆心臟左下方被刺傷,當即倒地不起,後經法醫鑑定為重傷。

此案件中,孫某用隨身攜帶的刀具將店老闆刺成重傷,構成故意傷害罪,依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孫某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家屬也賠償受害者醫療各項費用數十萬元。

案例四:(故意傷害罪)

某天夜裡公寓樓內,同學舒某和同住一室的陳某在熄燈後還在大聲交談,隔壁的同學王某等人就不滿了,因此這些同學就爭吵起來,後來陳某與王某就約好,二人到學校操場上去“單挑”,陳某開始還帶上一把水果刀防身,但後來出門時因要換鞋,隨手又將刀遞給與他同寢室的舒某,之後,陳某和王某就按約定來到學校操場,當時那位姓舒的同學就帶著那把刀,也跟到了操場上,看到陳與王二人在對打,當時他那把刀就抓在手上,陳某被打得在後退時,也許是出於“拔刀相助”這個成語的薰陶吧,舒某見陳某打不過對方,就隨手朝對方王某腹部連刺數刀,刺破了對方的迴腸,經法醫鑑定,對方的傷勢已經構成重傷。舒某的行為已經構成故意傷害罪,雖然舒某隻有14週歲,但是根據我國刑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週歲的人犯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判處有期徒刑3年以上10年以下,最終他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

點評:友誼是人生的美酒,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期,一定要謹慎擇友,擇良友。和好的朋友在一起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有利於共同進步,若是不不良的朋友在一起,反而容易受到不良的影響,所以我在這裡勸誡大家交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幫助他人助人為樂是做人的美德,但是為了哥們義氣兩肋插刀,最周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面對他人或者朋友的要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以道德和法律的標尺進行衡量,三思而後行,不可隨意遷就,否則就會釀成大禍。我國《刑法》第17條第1款規定:“已滿十六週歲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意思就是凡年滿十六週歲的人,實施了刑法規定的任何一種的犯罪行為,都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樣規定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的,在我國,已滿十六週歲的人,因體力、智力已相當發展,並有一定社會知識,已具有分辯是非善惡的能力,因此,應當要求他們對自己的一切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案例五:(聚眾鬥毆罪)

還有這樣一個案例,也是象你們一樣的兩個學生,他們是同班同學,因為他們之間曾經發生過矛盾,一天,其中一位同學楊某對與他發生過矛盾的張某同學說:等一下,我們一起回去,張某就以為楊某要打他,於是他就去叫幾位所謂講義氣的同學石某、王某等6人,一起商議如何對付楊某,然後尾隨楊某,其中一人向對方挑釁,而楊某當時可能因為人少對其未加理睬,但後來卻糾集了其餘10多個人,又攔在路上向張某這方挑釁,雙方互相毆打,最後張某這方的一同學頭部受到嚴重打擊,被打成重傷,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後果。

這是一起聚眾鬥毆案件,(聚眾鬥毆一般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除非是多次聚眾鬥毆,或者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或者在公共場所、交通要道聚眾鬥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或者是持械聚眾鬥毆的,應判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聚眾鬥毆造成重傷、死亡者,就應按照刑法規定,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故意傷害就要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這起案件中有三人因在聚眾鬥毆中故意傷害了他人的身體致人重傷,構成了故意傷害罪,刑法規定對故意傷害他人造成重傷要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點評:而這起案件的起因只是與他人之間的一點小矛盾,雙方如果能退一步,就不致發生這樣的結局。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同學們,人生活在社會中,難免相互之間有磕磕碰碰,但只要我們心胸放得開闊一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能避免發生許多,又何必逞一時之強,釀終身大錯呢?而案件中因為講義氣出手幫忙的同學,同樣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他們的行為其實就是我剛才所說的多管閒事,沒有約束好自己的行為,導致發生如此後果。

案例六:(利用網路散佈謠言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罪)

20_年9月21日,安康市漢濱區某校大二學生一時無聊竟然拿“針扎”事件開玩笑,在網際網路上一個“安康論壇”釋出“安康發生針扎事件”等資訊,引來大量人員跟帖,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經過公安機關的縝密偵查,於9月23日在安康巴山路泓星網咖內將釋出虛假資訊人周某抓獲。據周某交待,出於對新疆發生的“針扎”事件好奇,便在網上釋出了聽說安康發現針扎事件的虛假資訊。

周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涉嫌散佈虛假資訊擾亂公共秩序。當週某知道因為自己一時的好奇和無聊換來了10天拘留時後悔莫及。

20_年3月15日上午10點多,在自家電腦上敲下一段不到50個字的訊息,發在了幾個群上。超乎他想象的是,在此後的短短几個小時之內,這條訊息夾雜著人們對輻射的恐慌不脛而走。一天以後,北京、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發生食鹽搶購現象。據官方分析,造成食鹽搶購的原因一方面是日本地震海嘯造成,民間盛傳含碘物品可以預防核輻射,造成部分民眾盲目搶購囤積碘鹽;另一方面,民眾擔心海水受到汙染,以後買不到沒有汙染的食鹽了,所以瘋狂搶購囤積,一些不法商家甚至趁機提價牟取暴利。

20_年3月21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釋出訊息稱,已查到“謠鹽”資訊源頭,並對始作俑者“漁翁”作出了行政拘留10天,罰款500元的處罰。

近日網上出現一條“陝西興平將於6月13日發生強烈地震,震級為7-8級左右,此後還會有六百多次餘震,震級均不等”的傳言,引發部分網友恐慌。經經過公安部門調查核實,該謠言出自陝西咸陽兩名學生之手,目前這兩名學生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點評:我國《計算機資訊網路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網際網路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中規定利用國際聯網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佈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散佈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資訊,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資訊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四、總結

通過以上的案例的教訓,我們同學們應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法律意識。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從而懂得什麼事是可以做的,什麼事是不可以做的,不要被利益所驅動去嘗試本來不可以做的事情。作家柳青有這樣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緊要處卻常常只有幾步。”同學們還沒有走上社會,前面的道路還很長,一定要走好每一步,學會分析,學會辯別,學會拒絕,才能學會自我保護,否則一旦觸犯法律,法律是無情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會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遺憾,後悔莫及。因此,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範,這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更是我們同學們在自我防範違法犯罪中的法定義務和責任。最近幾年,我國青少年犯罪人數和比重逐年遞增,案件性質涉及盜竊、尋釁滋事、故意傷害、搶劫、敲詐勒索、非法集會等等,而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都是對法律知識的匱乏,守法意識的淡薄和一時的年輕衝動所造成的。

同學們,你們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生理、心理都不十分成熟,加上社會閱歷淺,所以是非觀念較差,容易去模仿從事違法犯罪活動,也容易被人利用。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一個資訊時代,同學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接收到各種新鮮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東西,我們是否能分辨得清楚?我們是否想過我們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須受到法律約束,法律是至高無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誰違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懲罰。相信我們的輔導員老師對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法紀安全教育已經講過很多次。今天我和同學們分享以上這幾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現實存在的案例,希望同學們能從這些案例裡或多或少的受到一點點啟示。

法制教育班會主題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有關法律的基本知識,掌握一些比較適用的法律條規。

2、能力目標:在瞭解相關法律制度的基礎上,對自己及旁人的行為有正確的認識並規範自己的行為,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的國小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強法制教育宣傳,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有效地樹立和維護學校良好的學風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小組討論法

【教學用具】

傳統教學工具與現代教學工具相結合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親愛的同學們,當你走在繁華的大街上與人擦肩而過時;當你走在僻靜的鄉間小路留戀於周圍的美景時;當你與別人交往接待時;當你購物時;你是否想到"侵權"兩個字,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為了每個人幸福和快樂,讓我們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識,增強我們的法律意識吧。為此我們準備了這次《法制教育進課堂》主題班會,在這次班會上我們將通過各種形式來了解掌握法律法規常識,從而使我們自覺遵守法律法規。

講解新課

1、法制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是統治階級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並且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

2、我們中國的法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為什麼會有法律的產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原始社會,是沒有法律的。那個時候,當一個部落和另一個部落出現矛盾時,往往採取“以牙還牙”的報復方式來解決,而不是依靠法律來解決。如果一個部落的人殺了另一個部落的人,那麼另一個部落的所有人都會為被殺的那個人報仇。這樣整個社會非常混亂,大家的人身安全每天都受到威脅。只有在夏朝建立後,才通過制定法律來防止這種混亂。所以法律是從夏朝開始的。

3、說出你所知道的有關青少年的法律法規的名稱。

?民法》 《產品質量法》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刑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制度

校園安全

不要在教室追逐玩耍,因為活動空間狹小、安全隱患多。

進出教室要有序、不要推擠。有序進出,順利又迅速;推擠容易產生意外,出入也不順暢。

案例分析:朝陽市某中學國小部五年級在二樓上課。地震開始時,有一名教師說是地震,學生就驚恐地衝出教室,沿樓梯擁擠奔逃。其中有兩位男同學分別由二樓通道、視窗跳下。兩人落地撞傷後,又被人流踩踏致重傷,送醫院搶救無效身亡。

在走廊奔跑、追逐玩耍容易發生意外。

④上下樓梯時,儘量靠邊行走、不要奔跑。

⑤體育課、室外活動時……正確使用運動器材、注意聽從老師指揮,注意周圍同學動向,不要進入其活動範圍。

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遵守公共交通秩序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為了我們自身的利益,安全和交通環境的改善,我們要從我做起,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認識交通訊號。

選擇適當的交通工具。

乘車注意事項。

案例分析

意外事故的防範及處理

遭遇意外時,一定要保持鎮定,不要盲目逃生,只有保持冷靜的情緒,理智應對,才能有序撤離危機現場。

若在逃生的途中被推倒在地,失去平衡的話,要設法靠近牆壁,身體蜷成球狀,面向牆壁,雙手緊扣置於頸後,這樣手指、背部和雙腿可能受傷,但保護了最脆弱的部位。

平時注意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法制教育班會主題教案篇5

班會目標:

對本班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和教育,進一步瞭解法律法規,力圖在他們心目中逐步樹立起正確完善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教育他們在學校要做遵守校規校紀的好學生,養成自覺遵守和維護法律的習慣。以後進入社會做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好公民。

班會地點:教室

參加人員:班主任及全班同學

班會主題:法律與我們同行

班會背景:

現在學生容易受到周圍生活環境的各種不良影響,沾染不良習氣,走上違法犯罪失足的道路。所以,及早在他們心目中樹立法制觀念,嚴格以法律和道德為準繩,約束自己的行為,是當務之急。

班會主要內容:

1、加強法紀教育,引導學生學法、守法,自覺遵守校規班紀。

2、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學法,知法,加深體會

班會流程:

1、任發言——#策劃# 導語

2、主持人法律知識簡介

3、討論法律案例

4、法律知識搶答

5、做自我總結

班會過程:

(一)#策劃# 導語:

同學們,法律離我們並不遙遠,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許許多多鮮活的事例已然清楚地告訴我們,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學法,懂法,用法,是青少年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大家都會判斷是非對錯,可是,為什麼又有那麼多的未成年人因為一時的糊塗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沒減,面對這個沉重的問題,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深思呢?

(二)法律知識簡介

由主持人帶頭集體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

(三)案例結合,討論法律案例

案例(一):三位國中生在四樓的樓道窗前嬉戲,甲失手將乙推出窗外,重重地從高達20米的四樓摔了下來。當時乙的臉色鐵青,血從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後來,乙被市醫院急救車救走。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發現生活中的一個不經意的一個動作就可能觸犯法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懂法。具體說來,青少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如下幾點,即知法懂法,守法護法。懂得法律基本常識,明確自身享受的權利和應當承擔和履行的義務,懂得運用法律作為最有效的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害,同時,做到以法律為準繩,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做符合自身年齡和身份的事情。

案例(二):誰應為未成年人夜不歸宿負責任?

曉雪今年17週歲。自今年5月份起,她在課餘時間常與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人混在一起,甚至夜不歸宿。叔叔得知此情況後告訴了曉雪父母,並勸說他們多管管孩子。可他們卻說曉雪已經懂事,不會出問題的。無奈,叔叔又找到留宿曉雪的房屋主人李某交涉。李某卻反脣相譏:“你侄女願意住在這兒,叫我有什麼辦法,你家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請問,曉雪父母和房主李某的行為是否違法,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案例(三):破壞公物

某中學九年級的王軍、崔凱、趙偉乘門衛不注意,悄悄溜進學校,直奔四樓九年級(3)班教室。王軍對著教室門先踹了幾腳,然後崔凱和趙偉接著踹,將教室門板踢下一塊,三人乘此鑽進教室,又開始毀壞其他東西,後揚長而去。

問:高一(3)班王軍、崔凱和趙偉三人行為造成後果,怎樣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72條規定:“結夥鬥毆、尋釁滋事、擾亂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教學秩序或破壞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由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總結:由於法制觀念淡薄,法盲現象嚴重,在不知什麼是違法犯罪的情況下觸犯刑律的事也屢有發生;而因缺乏法律意識,在自身受到侵害可以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時卻不會保護,吃啞巴虧的人也確有不少。所以我們青少年要學法,知法和守法,更要學會用法

(四)法律知識搶答

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法律知識竟答,法律知識竟答分抽籤必答和小組搶答兩部分,必答題20分;搶答題答對10分,答錯扣10分,最後看哪個小隊得分最多就是優勝小隊。知識競賽題目由法律知識中抽取。

必答題:共八問(略);搶答題:共八問(略)

(五)活動總結

1、全班同學發表自己對本活動的看法,並說說自己通過本次活動後的感受。

2、班主任老師總結。

願同學們從小樹立法律意識,讓法制與我們永相隨,讓幸福快樂與我們永遠相伴!

熱門搜尋
高中地理工作總結 關於公司放假通知範文集合 禪意 精彩藥店下半年工作計劃 酒店採購工作總結通用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演講稿 物業工作自我鑑定 控制系統 辛福 數字五教案 示範課的心得體會 幼兒六一班級活動方案 工作面試最佳自我介紹 半年總結和下半年工作計劃模板 農村國小教師演講稿 五心教育心得體會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北師大版 活得太累太憋屈的說說 公司生產部年終工作總結 無產證房屋買賣合同 慶中秋節迎中秋節活動策劃參考 康復科護士個人總結通用 師範生教育實習個人自我鑑定 八年級語文的教學計劃第一學期 大一新生軍訓心得體會範文 商場元宵節策劃方案 2023國小班主任的秋季工作計劃 暑假實習心得體會 中班優質課教案及反思範文 給爸爸的一封信作文《給爸爸的一封信》作文 關於財務工作總結財務部工作總結範文 飛絮 微笑的面對生活演講稿微笑著面對生活演講稿 大一國家助學金申請書2023最新 仁和 參加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 弘揚傳統文化的演講稿 家長會上家長個人發言稿 規劃站工作總結 服務行業年終總結怎麼寫 讀中班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童年裡的讀後感精選 教師遠端教育心得體會 國小數學教育教學經驗總結 竹筍的作文合集 班級 月工作總結匯報範文 國中語文年度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