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2020年“十四五”發展規劃

欄目: 其他文案 / 釋出於: / 人氣:2.93W
2020年“十四五”發展規劃

2020年“十四五”發展規劃

“十四五”時期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深刻認識國內外形勢的新趨向新態勢,準確把握XX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特點新要求,科學制定並有效實施“十四五”規劃,對於XX立足新起點、勾畫新藍圖、實現新跨越,譜寫新時代“中等城市、魅力XX”發展建設新篇章,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一、邁上新臺階

“十三五”時期,在省、市堅強領導下,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實事求是,運用系統思維,圍繞“沿海經濟、縣城經濟、礦業經濟”三大板塊加速崛起,大力實施“五項戰略”,打好“五場硬仗”,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全力以赴落實發展第一要務,“十三五”確定的“一個高於”“兩個翻番”“六個顯著提升”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2019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XX億元,前四年年均增長XX%,“十三五”期間可望保持6.5%以上中高速增長。發展質量持續提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20年預計完成XX億元,五年年均增長9.5%。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預計分別達到47429元和19755元,五年年均分別增長7.8%和9%。固定資產投資2020年預計完成XX億元,五年累計達到1214.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0年XX億元,五年年均增長9.7%。實際利用外資2020年預計完成XX億美元,五年年均增長15.7%。XX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強縣”行列。

動能轉換程序顯著加快,製造業主導地位基本形成。工業轉型升級提速,投資建成XX鋼鐵電力設施製造、XX重工船用製品製造等一批重大產業專案,初步構建起以新型建築材料、生物健康產業為先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規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90.4億元,“十三五”前4年平均增速達到9.7%。服務業發展提質擴容,地產開發、商貿餐飲、電子商務、物流金融、文化旅遊等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獲評電子商務進農村省級綜合示範縣。現代農業增量提效,集約化、規模化、品牌化水平不斷提高,被命名為中國肉雞之鄉、生豬之鄉,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綠色農業示範縣。

創新發展能力顯著提升,高質量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XX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XX家,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達到2.23%,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年均增長23%以上,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56%,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在全市率先成立“人才之家”,建成3家省級院士工作站,“XX”人才專案入選全省重點示範工程,XX開發區獲評“全省縣域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先進園區”,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顯著提高,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在全省第62位、全市第10位,達到全省中上等水平。

協同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基本形成。XX經濟開發區納入北京XX協同發展示範區統一規劃建設,XX國際產業園獲國家XX總局批准享受北京異地監管政策,縣醫院、中醫院分別與北京301醫院、阜外醫院實現遠端會診,建成央視有機稻米種植基地、北京XX集團綠色蔬菜供應基地,“十三五”承接京津轉移專案XX個、總投資XX億元。XX經濟開發區XX產業園、XX產業園、XX產業園“一區三園”加速崛起,礦業經濟迴圈利用產業園加快加速,園區主營業務收入、稅收較“十二五”末同比分別增長60%和25%。

經濟發展活力顯著增強,全面開放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積極落實“放管服”改革,深入開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動,全力促進市場主體發展,在全市率先實施“一口受理、口口審批”新模式,市場主體登記註冊實現“五十證合一”和“全程電子化”,推出專案全程代辦服務,118家中介機構入駐中介超市,免費代辦審批事項494項,壓縮各類服務時限50%以上,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呈現出規模擴大、結構優化、活力增強的發展態勢,XX塑造優良政務環境的經驗做法被多家媒體報道。2020年預計實際利用外資1.3億美元、完成進出口總額4.98億美元。

基礎設施支撐顯著增強,城鄉融合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一港雙城”工作全市領先,一批精品小區工程完工,新增商住面積147.9萬平方米,完成道路改造、老舊小區道路排水改造、天燃氣輸氣幹線併網、新水源井等基礎設施工程,市政道路形成“十橫十二縱”路網體系,縣城“一河三區”建設框架基本成型。突出精細管理、常態長效,實施“雙巡查”大城管模式,順利通過全國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複審複檢。深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成市級示範片區1個、示範村10個、提升村110個,農村生活環境不斷改善,全縣XX個村基本實現“四清四化”,被評為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河北省新農村建設先進縣、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先進縣。實施農村飲水工程鞏固提升專案,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有效解決。全縣城鎮化率達到47.8%,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為城鄉融合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綠色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積極推進工業汙染專項治理,嚴格落實強化管控和應急減排措施,大力開展“一區三線十河”深度整治,2019年PM2.5平均濃度較“十二五”末期下降36%,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28天。全面落實河長制,“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專案順利起步,XX河、XX河等重點流域以及XX河水體水質監測穩定達標,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土壤環境調查任務順利完成,被確定為土壤防治推進縣。“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專案順利起步。溼地保護進一步加強,大力實施綠廊綠道、綠化修復、農田林網及沙地治理和環企、沿海、城區綠化工程,“十三五”期間植樹造林6.7萬畝,獲評“全國綠化模範單位”稱號,成功建立國家級園林縣城。

民生福祉水平顯著提高,共享發展局面基本形成。堅持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若有所扶,全縣幼兒園普惠率達到82.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新縣醫院、精神病醫院、急救中心投入使用,縣疾控中心、XX鎮、XX鎮衛生院建設全部竣工,建成XX博物館、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文化廣場等文體基礎設施,食品安全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多渠道、多層次規範化監管,群眾飲食用藥更加安全,各項社會保障能力全面增強,形成社會資源共享、社會環境平安和諧的局面。

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紮實開展,“六穩”、“六保”統籌推進的局面基本形成。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縣委縣政府政府沉著應對、科學防控、精準施策,抓“六穩”、促“六保”,打好防疫情、保發展組合拳,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經受住了疫情“大考”。堅持把人民健康放到第一位,組織開展網格化、地毯式排查,對患病人員進行全力科學救治,全力提高收治率和治癒率、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堅持兩手都要抓、兩戰都要贏,完善常態化防控機制,多措並舉推動復工復產,為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是做大總量、做強增量、調優結構的任務仍然較重。經濟總量仍然偏小,農業經濟佔比保持高位,仍是典型的農業大縣,製造業和服務業發展不充分,縣域特色產業轉型升級緩慢,臨港經濟發展滯後,城市經濟帶動能力弱。

二是科技支撐、創新驅動、數字引領的任務仍然較重。企業主體創新能力亟待增強,技術裝備升級壓力較大,質量、效率、動力變革有待進一步深化,數字經濟、網際網路+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環節、各層面還不夠充分,新動能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還不穩固。

三是環境改善、政策支撐、開放護航的任務仍然較重。生態環境治理任重道遠,環境汙染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治理和修復任務還很艱鉅。市場化改革還需加大力度,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尚未有效解決,服務發展“隱形壁壘”突出,打造“四最”營商環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向海而生的天然開放優勢遠未發揮,陸海、內外聯動發展格局亟待加速形成。四是城鄉融合、全民共享、均衡發展的任務仍然較重。農業農村基礎還比較薄弱,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還需提升,民生保障還存在短板,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優質服務供給還不充足,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還有待加強。

二、闊步新時代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的關鍵期,我縣發展面臨的環境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條分縷析研判形勢,辨危識機加快發展刻不容緩。

從國際上看,世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變革加速推進,以區塊鏈、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科技更為廣泛深入地滲透到經濟社會各領域,各國、各地區圍繞顛覆性技術搶佔發展制高點競爭激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給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深遠影響,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復甦乏力,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影響不容忽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構;

國際力量格局加速演進,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從對XX的影響來看,科技創新呈現多元深度融合、產業正規化網路化智慧化演進趨勢,近年來,XX經濟增長動能轉換成效顯著,新興產業不斷壯大,“彎道超車”“換道超車”的基礎初步具備,機遇當前、捨我其誰。

然而需要高度重視的是,XX裝備製造等主導產業,XX、XX等傳統產業尚未完全擺脫發達國家“再工業化”和新興經濟體成本優勢“雙重擠壓”,新冠疫情帶來的主要國家和經濟體“產業迴歸”和需求萎縮的雙重衝擊更不容忽視,XX傳統產業在慣性發展的軌道上既面臨勞動力、資本、土地、資源、環境等成本上升、要素趨緊等矛盾問題,還要著力規避貿易保護主義和世界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帶來的不利影響。

從國內來看,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進新徵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經濟發展前景向好,但也面臨著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問題相互交織所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目前我國經濟執行面臨較大壓力,急需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和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此來鞏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

從對XX的影響來看,隨著產業基礎高階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全面實施,我國在全球供應鏈價值鏈中的位勢將得到新提升,有利於XX發揮裝備製造基礎支撐優勢,推動產業向中高階邁進,XX面臨新舊動能轉換的良好條件。但仍要看到,發展不足仍然是XX的主要矛盾,產業結構、投資結構、財稅結構還比較脆弱,調結構、轉方式依然任重道遠。

環視所處的偉大時代,XX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只有戰勝挑戰才能贏得機遇,必須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遵循發展規律,開拓創新、攻堅克難,迎難而上、負重奮進,努力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奮力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

三、描繪新藍圖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省委十屆十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實施製造強縣、開放興縣、創新活縣、生態立縣、鄉村振興五大戰略,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開創新時代“中等城市、魅力XX”建設新局面,實現現代化建設良好開局。

(二)基本原則

根據上述指導方針,“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重點把握好以下原則:

——始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發揮好黨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折不扣地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必須全力聚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切的公共安全、權益保障、公平正義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發展是解決我縣一切問題的關鍵和基礎,必須創造性地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改善民生的關係,依靠國內強大市場,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積極培育發展新動能,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切實提高發展質量效益,為更好解決生態環保、社會民生、轉型升級等重大矛盾問題奠定強大經濟基礎。

——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我縣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主動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和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立足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現實需求和長遠目標,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創新思路、完善舉措,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高質量發展引領轉型升級,以高質量發展打造競爭新優勢,以高質量發展贏得未來。

——始終堅持改革開放創新為根本動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好的營商環境也是生產力,必須牢固樹立抓改革就是抓發展、促開放就是爭主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深入推進市場化改革,全面提升對外開水水平,著力完善創新創業環境,打造國際化良好營商環境,匯聚國內外優質要素資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持久動力。

——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為根本路徑。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綠色發展作為我縣推進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堅定不移地持續打好生態環境治理攻堅戰,以環境改善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以穩定發展增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能力,走出一條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雙贏的新路子。

(三)戰略定位

——XX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適應後疫情時代和人口老齡化社會發展需求,依託XX優質糧食、油料、果蔬、畜禽、水產等規模化種養和資源組合優勢,以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和醫療康養功能疏解為突破口,以經濟開發區為支撐,構建以醫療器械及防護用品、生物製藥及健康食品為主導的大健康產業體系,打造XX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XX資源再生經濟新示範。發揮臨港優勢,依託XX鐵礦開採和經開區熱電廠生產產生的尾礦、粉煤灰等固體廢棄資源,借勢XX中韓迴圈經濟示範基地建設,培育發展節能環保建材、再生能源、再製造等資源再生產業,對接裝配式建築、先進裝備製造等產業鏈接,強化國際資源再生技術合作,打造環京津地區資源再生產業發展示範基地。

——外向型特色產業轉型新樣板。以出口為主的XX產業已列入省相關規劃檔案,適應後疫情時代國際貿易形勢變化和開拓國內強大市場政策趨向,如何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推動外向型縣域特色產業轉型升級,XX有責任率先探索,積極提出“XX方案”。

——特色小鎮型鄉村振興新範例。特色小鎮建設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現代經濟體系深入農村、促進農村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等方面作用顯著,是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村產業振興、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抓手。XX鎮域經濟特色突出,有條件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條產鎮融合、以特色小鎮建設推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四)發展目標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歷史起點上,研究確定“十四五”規劃目標指標,要緊緊圍繞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目標,突出以人民為中心,圍繞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出發,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確定主要目標指標;突出高質量發展,聚焦提高發展的質量效益和平衡性協調性,確定有利於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主要目標指標;

突出新的階段性特徵,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特徵新趨勢,著眼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新表現,按照分階段要求確定符合實際、合理可行的主要目標指標。 根據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到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要求,圍繞打造新時代“中等城市、魅力XX”,初步考慮“十四五”時期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力爭實現“一個跨越、兩個先行、三個領先”,即:臨港經濟實現跨越發展,沿海強縣地位初步彰顯;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全市先行縣;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協同合作開放發展、生態宜居綠色發展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

——沿海強縣建設取得新成果。健康、臨港、礦業三大經濟對沿海強縣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服務業比重持續提升,現代農業發展達到新高度,全縣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取得重大突破,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提升,成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先進縣。

——創新強縣建設達到新高度。科技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創新創業環境明顯改善,研發投入佔比穩步提高,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國省級科技研發平臺數量大幅增加,與京津協同創新實現新突破。

——活力XX建設得到新提升。各項改革全面深化,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基本形成,對內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市場化、國際化程序明顯加快,經濟發展活力顯著增強。

——魅力XX建設實現新突破。城區人口規模爭取達到XX萬人,常駐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果,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市領先;空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優質生態產品供給不斷增加,國家園林城市建設達到新高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展望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之時,我縣“中等城市、魅力XX”建設將取得重大進展,製造競爭力、質量競爭指數、創新能力大幅躍升,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生態環境根本好轉,人民生活更加寬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明顯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時,“中等城市、魅力XX”奮鬥目標將全面實現,共同富裕目標基本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四、開啟新徵程

(一)優化佈局生態、生活、生產“三生”空間,構建XX高質量發展新版圖

聚焦推進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北富田、南饒海、藍綠交織網、城鄉共同體”的XX高質量發展新版圖。

1.著力構建“一帶、九區、多廊”藍綠交織海陸生態安全新格局。圍繞全縣生態文明建設,突出XX地理區位和生態資源特色,構建“一帶、九區、多廊”的藍綠交織海陸生態安全新格局。

一是依託海岸帶,打造濱海-內陸生態保護帶。切實加強濱海溼地和海洋保護,合理佈局海洋牧場專案,適度發展濱海旅遊業,嚴格保護水產種質資源。

二是以灤河故道、北運水城、雙龍河口、南堡鹽田、溼地公園、漁人碼頭、礦產能源區、渤海灣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海洋牧場九個重要生態源地為載體打造生態園區,突出地方生態資源特色。

三是以縣域內唐港高速、遷曹高速、沿海高速、水曹鐵路等交通綠廊和河流水系為骨架,農田林網為網路,建設縱橫交錯、綠化美化相結合、藍綠交織的多條生態廊道。

2.著力構建“一中心、兩新城、多特色”城鎮發展新體系。致力於提高縣城和重點建制鎮人口吸納力、產業承載力,推動產城、產鎮融合發展,實現XX協同XX“一港雙城”、跨越發展臨港經濟、打造沿海經濟強縣的戰略目標,優化調整城鎮戰略佈局,著力構建“一中心、兩新城、多特色”的城鎮發展體系,強化新型城鎮化載體支撐。

一是聚力打造現代化國際化品質小城市。對標全國百強縣市,致力於增強縣城吸引力、提升縣城承載力、擴大縣城影響力,加快推進縣城現代化建設,努力提高開放發展水平,快速擴大縣城發展規模,爭取突破20萬人關口,爭取撤縣設市。

按照“一主兩次軸、一帶三片區”的縣城空間規劃,著力優化縣城功能分割槽,高起點打造中央商務區,高要求完善城區園林體系,高標準改造提升老城區,全面推動城區基礎設施改造升級,進一步完善城區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城區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全面增強縣城綜合承載力。

二是聚力打造開放型服務型兩個臨港新城。立足服務XX、港產城融合發展,規劃建設XX、XX兩個10萬人口級臨港新城,把XX打造成沿海臨港新興城鎮增長極和XX後勤服務保障基地,把XX打造成港城聯動、產城融合的臨港新城。

三是聚力打造一批特色小鎮。充分發揮XX鎮域經濟特色優勢,按照產鎮融合發展的思路,依託建制鎮鎮區,合理規劃工業小區和產業園區,引導鎮域特色產業聚集發展,培育發展一批產業特色小鎮。

3.著力構建“一核、兩極、三區、五園”產業空間新佈局。綜合考慮資源支撐條件、環境承載能力、產業發展基礎等因素,致力於產業分工協作、資源迴圈利用、生產生活和諧,著力優化全縣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空間佈局,明確產業功能定位,實現全域產業協調、融合、互促發展,優化形成“一核、兩極、三區、五園”產業空間開發格局。

一是極化“一核”。中心城區聚焦打造全縣科技創新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商貿商務中心、休閒康養中心,依託新區建設和老城區改造,優化城市功能分割槽,合理佈局服務專案,重點聚集發展特色生活性服務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

二是壯大“兩極”。聚焦打造XX製造強縣、開放興縣主陣地,依託XX經濟開發區,著力發展壯大XX、XX兩大園區,形成城市經濟增長極和臨港經濟增長極。XX園區重點聚集發展健康醫療、電子資訊、智慧製造等先進製造業,強化研發孵化功能,完善配套物流服務,突出健康經濟標識,努力打造健康經濟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地。XX園區要充分發揮臨港優勢,重點聚集發展裝備製造與再製造、資源再生及臨港物流、休閒旅遊等臨港產業,突出臨港經濟標識,全力打造XX協作配套基地和濱海休閒度假區。

三是優化“三區”。依據XX農業和海洋資源分佈特徵,結合區位條件,突出各自功能定位,將XX農林牧副漁業劃分為三個特色農業區。都市休閒農業區。縣城周邊區域重點發展以服務城區居民為主的精品蔬菜、水果、花卉和休閒農業、體驗農業,打造都市農業圈。現代高效農業區。主要是縣域北部地區,在XX鎮、XX鎮、XX鎮、XX鎮、XX鎮、XX鎮等打造全縣糧食主產區,以傳統農業為基礎,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促進區域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生態休閒農業區。主要是縣域南部地區,以休閒旅遊、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為主線,培育壯大特色果品產業,發展以旅遊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等為主的休閒農業。四是提升“五園”。即XX礦業經濟迴圈利用產業園、XX鋼楸產業園、XX鎮工業園、XX鎮工業園和XX鎮現代輕工業產業園,堅持走產鎮融合發展道路,打造全縣鎮域特色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引領園區。

(二)高質量發展“城市、臨港、礦業”三大經濟,重塑XX高質量發展新主導

聚焦加快構建具有XX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凸顯XX戰略區位和產業發展特色,圍繞主導產業,構築生態圈、延伸產業鏈,著力發展壯大以健康為標識的現代城市經濟、以外向型為特徵的現代臨港經濟、以迴圈利用為特色的現代礦業經濟,全面提升XX在全市沿海地區的經濟位勢。

1.高質量發展健康城市經濟。大力發展城市經濟是XX撤縣建市、擴大區域影響力的根本途徑。依託中心城區和XX經濟開發區XX園區,聯合XX、XX特色產業園區,重點發展現代城市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帶動發展城郊都市農業,加快構建以健康為標識、三產融合、產城互動的現代城市經濟發展體系,打造XX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興主導力量。

一是構建“健康產業生態圈”。XX城市經濟“一企一產”、離散分佈、各產業有關聯無協作,聚集發展的初級階段特徵突出。著眼於XX城市經濟未來長遠發展導向,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充分發揮XX特色農業資源優勢,以大健康概念串聯生物製藥、醫療器械、防護用品、可穿戴裝置、休閒康養、健康食品、都市農業發展,引領其他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綠色發展、協同發展、轉型發展,構建“健康產業生態圈”,打好XX經濟“健康牌”。

二是品質化發展城市現代服務業。XX城市發展框架已經拉開,城區人口加速聚集態勢初步形成,XX園區大開發條件基本具備,但服務於園區的生產性服務業和居民的生活性服務業等城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後,成為XX振興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突出XX優秀歷史文化優勢,依託XX新區和濱河沿線開發,加快發展高階化的商務服務、科創服務和品質化的休閒服務、健康服務等城市現代服務業,謀劃佈局一批文創商務、演藝休閒、醫療康養等城市綜合體專案,以先進文化賦能城市服務業品質化提升,打造全市“一港雙城”金三角腹地特色商務服務高地和文化、休閒、健康消費中心,打好XX經濟發展“文化牌”。

三是基地化發展城市先進製造業。XX經濟開發區XX園區除醫療防護用品、食品加工等大健康類產業外,還聚集了包裝紙業、紡織服裝、傢俱、冷軋型材、金屬製品、機電裝置等製造業,門類比較繁雜,大都是一企一業。本著“專、精、特、新”發展方向,爭當龍頭、甘做配角,圍繞優勢產品和關鍵部件構建微產業鏈,重點培育發展一批在區域、國內乃至國際市場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先進製造基地。

2.高質量發展外向臨港經濟。突出臨港優勢、發展臨港產業、帶動沿海鎮域特色經濟外向化發展是XX建設沿海經濟強縣的戰略支撐。依託XX和XX兩個臨港新城,聯合XX、XX等特色產業園區,融入濱海新區,重點發展臨港物流、資源再生、裝備製造與再製造、裝配式建築建材等臨港型產業和濱海新區延伸衍生配套產業,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打造XX海向發展的新興戰略產業。

一是構建臨港產業生態圈。依託XX港區西區及XX經濟開發區XX園區,協同XX工業區,對接中韓迴圈經濟示範基地,加快推進XX港區西區一號港池開發建設,健全集疏港交通體系,完善現代倉儲、冷鏈加工、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務,儘快形成臨港產業集聚能力,重點發展港口物流、再生資源迴圈利用、現代裝備製造及再製造、新型建築材料、海洋食品加工等綠色臨港產業,儘快補齊XX港城服務短板,打通港產城互動瓶頸,聚集先進臨港產業,構建臨港產業生態圈,打好XX經濟“臨港牌”,結束XX沿海無港歷史。

二是特色化打造港腹聯動綜合服務基地。依託XX,發揮毗鄰XX區及XX東站、連線XX腹地的區位優勢,重點發展商貿物流、冷鏈配送、文娛休閒、鄉村旅遊、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等現代服務業和綠色輕工業,組團打造XX生態城後勤服務保障基地和衛星特色小鎮。

三是綠色化打造沿海高速生態經濟發展帶。依託沿海高速公路沿線XX等6個鄉鎮,發揮南部沿海休閒農業片區特色農產品資源和田園生態資源優勢,聚集發展勞動密集型、農業依託性型特色鎮域經濟,培育發展一批高品質、各具有特色的田園綜合體、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基地和優質農產品加工供應基地。

3.高質量發展迴圈礦業經濟。依託XX礦區、XX園區和XX工業園,突出臨港擁礦優勢,對接區域鋼鐵、裝備、建築產業綠色發展和XX大規模開發建設需求,大力發展鐵礦開採、汽車拆解、廢棄物再生、再製造等“礦山-城市-製造”迴圈礦業經濟,開發利用好自然礦山和城市礦山,構建“XX-XX-XX”迴圈經濟產業帶,打造京津冀迴圈經濟型礦業發展典範。

一是打造XX生態礦業小鎮。依託首鋼XX鐵礦開發,以“一帶兩園”XX園區為主體,聚集發展礦業機械及部件製造、維修、再製造產業,配套發展商貿、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務業,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經濟發展,建立環境友好、迴圈配套型的生態礦業小鎮,打造XX經濟新支柱。

二是打造XX城市礦山小鎮。依託XX工業園,發揮臨近XX高速、XX高速的交通區域優勢,對接XX城區和XX礦區,消納區域粉煤灰、尾礦、建築垃圾和餐餘油脂等礦山和城市廢棄資源,重點發展節能建材、生物能源等資源再生產業,配套發展現代物流業,建立節能環保、高新技術型的城市礦山小鎮,打造XX經濟新亮點。

三是打造XX增材製造再製造基地。依託XX園區,發揮擁港優勢,加強與中韓迴圈經濟示範基地協同發展,大力發展進口報廢汽車和機械裝備拆解業、再生資源物流業和汽車及機械部件再製造業,配套發展高分子複合材料產業,延伸發展高階增材製造業,強化與國內外相關科研院所合作,積極引進和發展先進修復再製造及檢驗檢測技術,建立高附加值、高技術型的京津冀增材製造再製造新興基地,打造XX經濟新主導。

(三)全面激發“園區、企業、人才”三大主體創新創業活力,打造XX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跟“網際網路+”發展趨勢,全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省創新型縣試點建設為抓手,從園區、企業、人才等多主體多層次做多做強創新載體,通過園區的創新創業提高經濟發展的結構質量和體系質量,通過企業的創新創業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推進技術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力源。

1.以園區為主體,打造XX創新發展主戰場。發揮園區主戰場作用,著力打造從創新苗圃到孵化器、加速器的完備創新服務鏈條,提升XX創新戰略位勢,構築產業聚集新高地,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熱地。

一是著力打造京津冀大健康產業科技成果轉化高地。依託XX經濟開發區XX園區,加強與西部控股的戰略合作,圍繞打造XX大健康產業園,加快大健康國際產業園科創平臺建設,提速研發中心、孵化器和標準化廠房等建設程序,聚焦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現代中藥、保健食品等領域,重點打造總部及功能醫學科技孵化中心、國際標準認證中心、藥食同源中心、大資料與電子商務展示交易中心及金融服務中心等五大平臺中心,吸引京津生物醫藥健康新技術、新產品科研成果來XX轉化、產業化,建成XX創新發展的重要平臺。

二是著力打造京津冀資源再生及再製造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基地。依託XX經濟開發區XX園區、XX工業園和XX工業園,聚焦固體廢棄物、生物能源、機械修復與再製造、增材製造及複合新材料等領域,強化與京津科研院所合作,以園中園、專業園等形式,構建協同創新共同體,積極搭建新興產業聚集平臺,組織開展資源再生、再製造技術研究和增材製造及材料前沿技術成果的引進和轉化、孵化,為XX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提出創新平臺支撐。

三是著力打造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依託XX新區,規劃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廣場,集聚一批優質文化創意實體企業、工業設計團隊。結合老城區改造,規劃建設中央商務區,佈局特色樓宇,聚集發展文化創意、總部經濟、國際商務、軟體外包、工業設計、中介服務等樓宇產業,吸引XX特色產業領軍企業總部入住,支援本地大學生回縣創業,引進京津創意設計團隊和中介服務機構,打造百億樓宇經濟。

依託XX經濟開發區XX園區,用好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向XX縣免費開放的裝置設施,加快科技服務中心建設。以XX科技、XX集團等企業孵化器為引領,加快孵化平臺建設,完善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積極推廣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商業模式,構建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網路化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

2.以企業為主導,打造XX創新發展主戰車。企業是創新的主導者和引領者,營造良好環境,充分激發企業創新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是XX創新發展的根本出路。

一是做多創新主體。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計劃,聚焦主導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催生更多“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細分市場“單項冠軍”企業和新領軍者企業,打造一支引領全縣產業轉型升級的企業創新軍團。

二是做優創新載體。實施市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數量倍增計劃,支援行業領軍企業聯合科研院所共建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各類企業研發機構,鼓勵行業領軍企業建設需求主體、投資主體、管理主體和市場主體“四位一體”新型研發中心,培育一批軍民融合新型科研載體,支援符合條件的企業升級市級、省級研發機構,爭取規模以上企業都建有企業研發機構,全縣市級以上企業研究機構數量實現翻番。

三是完善創新生態。以企業視角啟用創新機制、補齊服務短板,加強科技政策與產業、土地、財政、金融、人才等政策有機銜接,推動技術、產業、金融、管理、商業模式創新跨界融合,加快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融通的創新生態。以鋼鍬產業叢集為表率,通過組建戰略聯盟、合作技術研發、共享研發成果、開展股權合作等多種舉措,在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新模式等方面開展叢集創新,加快創新成果培育孵化,打造協同作戰、協作分工、協調共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成果共享的高質量生態圈。

3.以人才為主角,打造XX創新發展主力軍。人才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要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縣戰略,放開手腳,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引進和集聚人才,打造科技人才聚集高地。

一是發揮政策優勢“引”。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謀劃建設人才自由港,探索組織“產業鏈組團招聘”,提供“成長鏈全程服務”,對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開闢專門渠道,實行特殊政策,實現精準引進。

二是發揮手段優勢“招”。聚焦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未來產業培育發展,加快繪製產業人才地圖,充分利用大資料資源持續跟蹤和分析縣內外人才源,應用雲端計算技術搭建面向國內外的XX“人才雲”,為招才引智提供“導航服務”,實施“雲招聘”,讓產業和人才實現“動態耦合”。

三是發揮合作優勢“育”。利用中國XX大學、XX理工大學等與我縣達成校城融合發展協議的有利條件,加快建設陶瓷纖維研究院、綠色建材研究院、基伊埃技術培訓中心。發揮職業教育優勢,為企業訂單式培養職業技能人才,促進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深化“聚賢引智興業”工程,舉辦“高層次專家XX行”等活動。

四是發揮服務優勢“留”。以規劃建設院士別墅、專家洋房、大學生廉租公寓等形式讓人才在XX安家,配套高品質教育、醫療、文體等公共服務設施,滿足高層次人才和團隊高品位的生活需求,讓他們安心在XX貢獻才智、施展才華、建功立業。建立良好的選人用人機制,完善人才發展投入機制,加大對新興產業以及重點領域、企業急需緊缺人才支援力度。探索科技人才彈性“編制池”“彈性薪酬”和“創業券”制度。

(四)聚焦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鑄實XX高質量發展新本底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綠色發展,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通過升級治汙目標、減排路徑、創新治汙模式和治理體系、優化政策手段和加快推進實施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准入清單“三線一單”,實現全面推動XX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鑄實XX高質量發展新本底。

1.全面加強環境汙染防治。圍繞大氣、水、土壤汙染的重點領域、重點地區,精準識別,科學施策,系統治理,確保用實招、見真效。

一是強化大氣汙染防治。深化大氣聯防聯控聯治,加強重汙染區域分類治理,加快氣代煤、電代煤程序,加強工業主要汙染物減排治理,深化城鎮和農村面源汙染治理,強化移動源汙染防治,力爭空氣質量全省排名穩步前移。

二是強化水汙染防治。嚴格落實河長制,推進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提標排放、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覆蓋全部建制鎮,加強境內XX河、XX河、XX河、XX河等河流汙染綜合治理,保證重點河流斷面水質持續好轉。推進海洋牧場綠色發展,嚴格控制藥物飼料等海洋汙染。穩步提升地表水、地下水質量,強化“從源頭到龍頭”的全流程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

三是強化土壤汙染防治。深入開展全縣土壤汙染情況調查,建立土壤汙染情況資料庫,加快開展重點汙染區域治理和修復工作,強化土壤汙染管控和修復,構建土壤汙染管控和修復長效機制。

2.全面加強生態建設與修復。加強縣域生態空間管控,建設生態防護體系,嚴格保護重點生態區域,加強水源涵養,防風固沙,提升城鄉綠化水平,努力擴大和優化生態空間。

一是實施城鎮鄉村綠化工程。繼續完善環城水系,建設城郊溼地,打造城區河道、交通幹道綠廊,優化佈局城區居民休憩綠心,提升城區生態空間。深入推進綠美村莊建設,在房前屋後、道旁河邊、村裡村外植樹造林,建設環村林帶,打造良好鄉村環境。建設交通幹線通道綠色走廊體系。

二是實施重點生態區治理保護工程。加強西北部沙地生態屏障建設,強化沿海防護林保護區建設,推進XX河綠色生態河流廊道治理和生態林工程建設,加強灘塗溼生態保護,確保珍惜物種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加強海域生態保護。

三是實施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嚴格落實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制度,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

3.深入開展資源集約利用行動。從源頭減少戰略資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一是節能。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排放產業,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園區能源梯級利用,優化能源結構,推進分散式燃煤鍋爐淘汰工程。二是節水。持續推進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加快推進灤河水引用工程,積極實施中水利用工程。三是節地。持續開展國土綜合整治,實施XX鎮農用地整理專案、XX鎮土地復墾專案,進行全縣宜耕後備土地資源開發、農用地整理,有效增加耕地面積。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土地資源基礎性作用,健全節約集約用地長效機制。

4.構建生態文明體制機制保障體系。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夯實基礎性框架、加快制度創新、強化政策落實,構建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環境,推進生態文明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是強化市場經濟激勵機制。運用市場經濟激勵手段促進汙染防治,實施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稅收優惠和折舊鼓勵,促進汙染場地修復與產業發展融合EOD模式,支援生態環境產品價值轉化實現。

二是創新建立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模式。全縣各行業、各領域的環境問題,分割槽施策、分類施治,突出精準治汙,突出時間精準、空間精準、行業精準,提高治汙效益。堅持依法治汙,充分保護相關方的法律賦予的環境權益,強化執法監督,落實相關主體的環境責任。

三是構建生態環境保護和汙染防治攻堅技術投入的長效機制。引導商業銀行業和政策性銀行發展綠色信貸業務,升級環保和治汙科技支撐,聯合政府和企業科技力量,整合現有成熟的科技成果和技術方法,升級生態環境保護和行業企業治汙技術模式,提高汙染防治的效果和效率。

四是建立多元共同治理體系。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人大監督、企業治汙、司法保障、公眾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在實行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基礎上,完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加強企業環境治理主體責任。動員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完善公眾監督和舉報反饋機制。鼓勵社會群體、居民個人主動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大力倡導綠色消費、綠色出行。

(五)努力做好“改革、開放、合作”三篇大文章,營造XX高質量發展新環境

軟環境也是發展“硬實力”,聚焦市場主體激勵不足、生產要素流動不暢、開放合作水平不高等突出問題,全面深化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制度型開放,全力開拓強大國內市場,著力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努力拓展開放廣度深度,融通國際國內市場,匯聚國際國內資源,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良好發展環境。

1.著力深化市場化改革。圍繞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效益,推進人力資源自由流動,降低社會執行基礎成本,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全面深化經濟體制和政府管理體制改革。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與制度配套,優化制度環境。聚焦XX縣域經濟與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增強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優化驅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理順國家、省、市、縣已有制度安排,圍繞目標與問題導向,對標頂層設計,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找準制度缺陷、挖掘制度需求,儘快建立相關配套制度,形成穩定高效健全的制度體系,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優良制度環境。

二是全面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軟實力和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針對XX縣優化營商環境的理念滯後、政策落實不到位、經濟對外開放度較低、個別領域市場競爭失序、有些企業市場準入門檻高、企業中高階人才供給不足、融資難、生態環境較差、環境規制強度偏大、環境規制措施欠穩定、政府服務不夠完善等問題,釐清放管服改革落實的方向,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三是強力推進投資融資、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加強與為小微企業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合作,拓展中小企業和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渠道,建立推進企業上市融資的激勵機制,設立專項資金用於培育、鼓勵上市企業。

健全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體制,落實耕地佔用稅、資源稅、消費稅、水資源稅改革任務。著重在放開市場準入、激發市場活力、搞活市場機制、優化市場環境四大方向,深入推動市場配置工作。在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推廣利用、社會事業服務提質增效等領域,完善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拓展市場化融資渠道,加大市場化服務購買力度。

四是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全面落實鼓勵民營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各項工作,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清理、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改革和完善金融機構監管考核和內部激勵機制,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營造公平、透明、法治的發展環境,營造有利於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打破各種各樣的“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幫助民營企業實現創新發展,在市場競爭中打造一支有開拓精神、前瞻眼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隊伍。加強政策協調性,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制定相關配套舉措,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關心民營企業發展、民營企業家成長。

2.著力打造沿海開放強縣。充分發揮沿海臨港優勢,加強與中國(XX)自貿區XX片區全方位對接,強化全縣高水平開放平臺建設,創新對外貿易方式和區域合作模式,加強對外經貿合作,努力提高經濟開放發展水平。

一是打造外向型園區。依託XX經濟開發區XX園區和XX園區,對接中國(XX)自貿區XX片區,聚焦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領域,積極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規劃建設一批高水平國別園中園、飛地合作園,加大外商招引力度,不斷提高外資利用水平。對接中韓迴圈經濟示範基地,規劃建設XX進口報廢汽車拆解及再製造示範區,並爭取建設保稅倉庫。

二是發展外向型產業。支援有出口經營權的鋼鍬企業組建出口聯盟,合理劃分國外市場,避免低價競爭,建立自主品牌,開拓自主貿易渠道,培育發展跨境電商,開發歐美髮達國家市場,提升產品層次,擴大出口規模,提高出口效益。持續擴大醫護用品、再生能源和棉紡出口,開拓優質農產品東北亞市場,打造全市最大的醫療用品、生物柴油、優質食品、棉紡織品出口基地。

3.著力打造協同合作發展示範縣。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XX都市圈建設、XX大開發深入推進的歷史性機遇,發揮XX沿海臨港區位和出口產業叢集優勢,積極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強化區際區域合作,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先進縣和區域合作示範縣。

一是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新高地。依託XX經濟開發區北京合作大健康產業園,加快承接京津生物醫藥企業搬遷,拓展承接京津高階醫療器械和防護用品產業鏈延伸和轉移,強化與京津醫藥科研機構及醫療機構合作,構建醫藥協同創新共同體,合作共建專科醫院。積極承接京津機電裝置、金屬製品、儀器儀表、電子資訊等產業轉移,拓展協同發展新領域。

二是打造服務全市“一港雙城”建設重點區。依託XX地理區位、產業資源等優勢,強化與XX、XX、XX等縣區協同合作,聯合共建港口物流集疏運大通道、濱海旅遊精品線路、優質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沿海防護林帶、溼地生態保護區,為全市海向發展作出XX貢獻。

4.強力開拓國內強大市場。圍繞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制度創新與政策激勵相結合,環境完善與硬體建設相統籌,深度挖掘內需潛力,全面增強內需動能。

一是提高供給質量,創造市場新需求。著力引導企業順應居民消費升級大趨勢,擴大品牌消費、資訊消費、服務消費,提升供給質量和水平,持續加大文化健身、休閒旅遊、健康養老等中高階服務供給。在健康保健、綠色農產品、旅遊、養老等領域,加強消費品自主品牌建設,提高產品質量。在醫療、教育、交通出行、旅遊住宿、餐飲外賣等領域,建設覆蓋城鄉和線上線下融合流通體系,促進“網際網路+”的新型消費持續升溫。推動網際網路與服務業融合,打造智慧生活,實施“家政無憂”工程,推進綠色餐飲、綠色生活,引導培育經濟新增長點。

二是完善體制機制,激發消費新潛力。優化完善消費環境,培育壯大消費主體,充分激發社會消費潛力。清理並取消各種限制消費的政策,加強消費領域誠信體系和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營造放心消費的環境。

(六)強力推動“兩新一重”建設,築強XX高質量發展新支撐

“兩新一重”是“十四五”期間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投資動力源,也是支撐XX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基礎。致力於投資未來、搶佔先機,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加快實現城鎮化,高起點佈局“兩新一重”建設,為XX現代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1.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基礎設施不僅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也是推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基礎保障,還是擴大有效投資需求的新增長點。

一是適時佈局以5G為核心的新基建支撐網路。對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騰訊等5G技術公司,推動XX5G網路和雲平臺建設,為重點企業和園區建雲遷雲、集約建設、資料治理、融合應用等提供基礎和定製化數字服務支撐。

二是率先推進公共服務領域“5G+”數字化改造。積極推進5G+醫療、5G+教育、遠端辦公等資訊化技術應用,加快推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應急、智慧環保等應用體系建設,形成以資料驅動的縣域綜合治理新模式,助力後疫情時代智慧XX建設。

三是試點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引導企業樹立數字經濟意識,開展智慧工廠、數字車間試點示範,深度挖掘工業大資料價值,助力傳統制造企業向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加速轉型。

四是加快“智慧家庭”建設。全面打造涵蓋“全屋智連”的千兆家庭網路,推動線上消費娛樂、線上教育培訓、遠端健康服務等線上服務業態發展,為更多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數字生活體驗。

2.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是XX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和瓶頸,為滿足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和城鄉居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推進新型城鎮化,一方面首先要解決從無到有、爭取健全完善;另一方面還要下大力解決從有到優、爭取品質提升。

一是實施縣城承載力綜合提升工程。繼續推進以公共租賃住房為重點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實施城市棚戶區改造,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合理增配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積極推進充電樁、停車場等設施建設,完善網路佈局。

二是實施產業特色小鎮產鎮融合工程。發揮XX鎮域經濟發展基礎較好、特色突出的優勢,把特色小鎮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有效載體。圍繞打造XX鋼鍬小鎮、XX資源再生小鎮、XX礦業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加快完善鎮區和產業小區雨汙分流管網、汙水處理設施、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著力推進產鎮融合發展。

三是健全社會化投資機制。積極爭取國家和地方債券資金支援,探索通過“租賃-建設-經營”、“購買-建設-經營”、“建設-經營-轉讓”和“建設-擁有-經營”等形式,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

3.加快推進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涉及經濟之基、民生之本,不僅關係經濟 “經絡”是否暢通,更關乎社會“肌體”是否康健。要不斷完善交通網路和水利設施,持續強化能源保障,增強XX高質量基礎支撐。

一是完善交通網路。致力於全面融入XX都市圈建設,聯通區域以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為主體的快捷交通體系,強化XX在全市“一港雙城”大開發中的港腹聯動、公鐵聯運樞紐地位,加快佈局優化全域公路幹線網路,建設綜合性物流樞紐,提升農村公路網密度和技術等級,提升通達度,暢通最後一公里。

二是完善水利設施。致力於提高防災抗災減災能力、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助力鄉村振興,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和政策支援,利用好專項債和社會資本,有序開展XX防洪大堤治理工程、溯河清淤治理工程、海堤水毀修復工程、老溯河水毀修復工程、主要閘涵維修新建工程、XX河岸線整治工程等重點工程專案建設,適時實施地下水替代工程,佈局新建一批鄉村給水設施,改造輸配水管網,保障鄉鎮用水安全。

三是解決電網瓶頸。隨著XX新區、XX工業區、XX工業聚集區以及東北部XX鐵礦的開發建設,加快電網建設,滿足當地發展需求勢在必行。加快推進XX鎮220千伏輸變電工程,XX等5個鎮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加快實施電網智慧化改造工程。四是完善燃氣管網設施。致力保障重點園區、城區和農村用氣需求,加快園區門站燃氣管網建設,並將服務管網大力向郊區和廣大農村地區拓展,逐步實現“鎮鎮通”、“村村通”;實施中心城區老舊管網改造工程,保障供氣安全。加快“煤改氣”程序,遠期形成以XX天然氣為主氣源,以XX油田氣為輔助氣源的供氣格局。

(七)統籌推進鄉村振興,補齊XX高質量發展農村短板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壯大鎮域經濟,加速農業提質、農村繁榮、農民增收,作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XX表率。

1.發展精品特色農業。XX是農業大縣,但還不是農業強縣,推進農業現代化是我縣農業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堅持市場導向,突出XX農業特色和發展優勢,以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為抓手,加快構建XX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

一是更加突出農業特色發展。堅持農業特色化發展道路,為推動種植、養殖、加工協調發展,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合理調整糧飼種植比例,穩定提高畜禽養殖規模,優化發展海洋牧場,塑造畜牧漁導向型XX農業新特色。

二是更加突出農業品質發展。滿足農產品個性化、營養化、綠色化消費升級需求,轉變農業低投入、高產量的發展思路,堅持市場導向,立足京津冀和東南沿海大城市中高階消費,對接東北亞日韓細分市場需求,注重“XX”地標品牌培育,著力發展“論棵、論個、論只”賣的、高技術投入高文化賦值的品牌農產品,大幅度提升農業“畝均效益”。

三是更加突出農業綠色發展。探索應用數字技術、智慧技術,持續加強智慧化、全過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爭創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發揮XX種養加融合發展優勢,大力發展農業迴圈經濟,大幅度減少化肥農藥投入,大幅度減輕畜禽糞便汙染,大幅度提高農業資源綜合利用和產出效益。

2.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 構建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一是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鼓勵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適度規模經營,培育發展家庭農場, 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化水平, 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培育打造一批產品定製型、科普體驗型、休閒娛樂型的田園綜合體和現代海洋牧場,示範引領全縣農業集約發展。

二是實施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計劃。推動農業經營體系的體制機制創新,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通過代耕代種、農業生產託管、聯種聯收、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開展適度規模經營。積極扶持小農戶,通過發展社會化服務、完善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等途徑,幫助小農戶加入現代農業產業鏈,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

三是加強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對產業發展帶動能力強的高階農產品加工專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3.做強特色鎮域經濟。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興旺,各具特色的鄉鎮產業不僅是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吸納鄉村非農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載體。做大做強特色鄉鎮經濟,培育發展一批特色小鎮,以強大鎮域經濟主導鄉村振興,為全省鄉村振興提供XX範例。一是培育發展一批特色製造小鎮。重點培育發展XX鋼鍬小鎮、XX資源再生小鎮、XX鋼鐵迴圈小鎮、XX紡織小鎮、XX建材傢俱小鎮等。二是培育發展一批新興服務小鎮。重點培育發展XX綜合商貿小鎮、XX現代物流小鎮、XX濱海商貿小鎮、XX健康休閒小鎮、XX紅色文旅小鎮、XX城郊休閒小鎮等。三是培育發展一批特色農業小鎮。重點培育發展XX都市農業小鎮、XX綠色果蔬小鎮、XX濱海美食小鎮、XX農貿小鎮等。

4.加強美麗鄉村建設。XX美麗鄉村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初步改善,“十四五”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是提標擴面。

一是實施全域美麗鄉村行動計劃。貫徹落實《XX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謀劃實施8大類、29項重點任務、110項重點專案,實現全縣589個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部實現市場化,基本實現“五清一美”,打造“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和“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等鄉村振興示範區。

二是實施一批美麗鄉村建設工程。重點治理一批“空心村”,建設一批農場新型社群,實施一批農村生活汙水集中治理示範工程,打造一批數字鄉村、電子商務村,培育一批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

三是創新投資建設體制機制。聚焦農村垃圾、汙水、廁所糞汙等最突出問題,繼續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建立政府主導、分級負擔、集體補充、群眾參與、社會支援、多元籌集的投融資機制,縣統籌規劃、鎮連片推進、村整體實施。

5.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構建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係,推進城鄉要素融合、產業融合、居民融合、社會融合和生態融合,使城市與鄉村真正融合為一體,形成一個城鄉生命共同體。

一是城鄉要素流動自由化。促進城鄉要素融合互促,加快推動人才、資金、技術等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形成城鄉統一的要素市場。完善土地承包權流轉機制,穩慎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鼓勵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閒置房屋,明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範圍和途徑,逐步形成同權同價、流轉順暢、收益共享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

二是城鄉三次產業融合化。產業融合是城鄉協調發展的基礎,促進城鄉產業聯動和鄉村經濟多樣化,成為一些國家協調城鄉關係的重要途徑。引導推動城市工商資本和工業企業向農村地區轉移,鼓勵鄉村工商業生產功能耦合,促進城鄉一二三產業發展融合化,實現要素和產品的交換,產業轉移和互動,形成共生產業鏈和價值鏈。

三是城鄉公民權力平等化。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充分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加快集體產權改革力度,落實和搞活承包地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啟用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以治理引領、規制和促進鄉村振興。

四是城鄉公共資源配置均衡化。按照調整增量、優化存量的原則,合理配置城鄉公共資源,實現城鄉公共資源配置的相對均衡。聚焦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著力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五是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農村教育、醫療、文化、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效率和質量,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序。加快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努力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和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並軌,暢通城鄉要素雙向高效流通渠道。

(八)全面增進民生福祉,穩固XX高質量發展社會基石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建設覆蓋全生命週期的幸福人生和構建安全有序的現代社會,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強化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1.持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把穩定就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優先目標,把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作為制定巨集觀政策和衡量政府工作績效的首要考量,妥善解決就業中的結構性矛盾、重點群體就業等突出問題,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努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長水平。

一是推動高質量就業。加大援企穩崗力度支援企業穩定崗位,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推動大眾創業,實施公益性崗位開發工程,鼓勵發展城市經濟,做好高校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被徵地農民、復轉軍人等重點人群就業工作,支援高校畢業生和退伍軍人等返鄉人員自主創業,給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援。完善就業失業監測體系,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開展重點群體就業能力提升行動和企業員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提高勞動者適應技術變革和產業轉型的能力。

二是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和勞動報酬增長機制,確保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健全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市場決定的報酬制度。健全勞動關係協商機制,消除性別和身份歧視,重點完善農民轉市民相關政策及配套機制。努力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建立健全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各類企業職工在內的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全面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持續做好義務教育教師待遇保障工作。

三是建立健全返貧長效機制。落實重大病生活保障、教育專項救助、民政幫扶救助、防貧保險、產業就業扶持、社會力量防貧等防貧保障,全力抓好產業科技防返貧,提高低收入群體經營性收入。

2.全面增強社會保障能力。按照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要求,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增強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均等化、可持續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進一步鞏固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夯實優質均衡驗收基礎,加快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程序。持續擴大城鄉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增加城區普惠性學前學位,大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優化城鄉基礎教育佈局,大力實施城區義務階段學位擴容行動,根據人口流動、城鎮化程序,適時調整農村學校佈局。

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為鄉村建設人才支撐提供保障。大力推進高中教育普及攻堅工程,促進高中多樣化發展,鼓勵普通高中建立特色學校。完善職業學校佈局調整,著力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開展綠色校園建設試點,建設綠色、美麗校園。

二是打造“健康XX”。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保障,以基層能力提升、優質醫療資源擴容等工程建設為抓手,全力打造全國衛生健康創新發展引領區、國家現代健康產業和宜居醫養樣板區。完善公共衛生體系。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短板,加強體質機制創新,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系、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健康危害因素檢驗檢測體系,健全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同機制,謀劃建設獨立的傳染病醫院,全面提升疾病預防和衛生應急能力。深化“四醫聯動”改革,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推進分級診療,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穩步推進醫療大資料應用,規範發展“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服務,構建遠端醫療體系;加大與京津高階醫療資源共建共享力度,探索推廣網上聯合診療。加強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擴大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品種範圍,提升藥品供應保障水平。

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建設高水平、全覆蓋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打造群眾身邊的“15分鐘健身圈”,全面提升體育產業發展規模和層次。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夯實基層中醫藥服務基礎,推進國醫堂向基層延伸發展。加強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建設,依託重點鎮規劃佈局一批醫療健康綜合服務中心,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三是完善多元化養老體系。積極應對社會老齡化,堅持應保盡保原則,健全統籌城鄉、可持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扶持發展養老產業。促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長期平衡。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等補充養老保險。

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強化社群普惠養老服務能力,提升居家社群養老服務能力,發展居家、社群和互助式養老,構建老年友好型社群,讓老年人健健康康有尊嚴、舒舒服服有品質。加快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入住綜合評估和輪候制度,提高對護理型、連鎖型民辦養老機構的扶持力度。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探索形成推進現代醫養結合的特色模式。大力發展養老產業。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支援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更好滿足養老服務需求。

四是增強基本保障能力。推動社會保險擴面提標工作,全面開展“精準擴面續保三年行動”,鞏固和擴充套件建築業專案參保成果,確保新開工的各類建設專案全部參加工傷保險。確保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繼續落實好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和發放工作,全面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按新辦法計發待遇,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繼續優化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工作,嚴格落實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政策,妥善做好退役軍人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工作。進一步完善兒童、殘疾人基本福利制度,關注“一老一小”,健全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加大對特殊困難群體的保障力度。健全職業病防控支撐體系,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權利。完善殯葬公共服務體系。

3.全力打造文化強縣。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基礎,把握好社會規律,培育好主流心態,全力構築奮鬥、快樂、和諧、友善的幸福格局與幸福生態,加強文化強縣建設。

一是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依託XX紀念館和XX紀念館,傳承紅色文化,開展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和展示、紅色文藝創作、紅色文化宣傳教育等工作。培育奮鬥追求,弘揚社會公德,激發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會塑造良好社會心態,全面提高文明素質,全面提升人文品位。

二是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以XX文藝為核心,通過資源轉換髮展特色劇目、品牌產品及演藝業;組織參加XX戲劇節、全國XX展演等國家及省市各種賽事與文化交流;開發文化旅遊商品、現代化生態農業及觀光農業。繁榮發展文藝創作,挖掘發展傳統文化工藝產品,培育發展一批特色文化小鎮和文化產業園,打響XX文化品牌,以“文化+”賦能XX城鎮品味提升。

三是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完善全縣公共文化設施網路,依託文化館等各級各類演出機構,廣泛開展惠民演出活動,提升XX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水平。

四是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積極培育體育健身市場,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充分利用縣體育館、全民健身中心和較大規模健身娛樂場所,豐富產品內容,拓展體育健身休閒產業發展空間。豐富傳統節慶活動內容,支援舉辦具有XX自然人文資源特色的體育活動,策劃打造影響力大、參與度高的精品賽事。

4.著力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一是完善社會矛盾調處體系。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信訪制度,暢通和規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進一步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構建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

二是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把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作為政治之責、為政之要,堅持專群結合、群防群治,形成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工作機制,進一步織密織牢社會治安防控網路,提高社會治安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慧化水平,使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三是完善公共安全管理體系。深入抓好危化品安全防範、重點行業專項整治,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建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實施更加嚴格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舉措,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是完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以社群為重點,以優化服務為載體,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推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發揮群團組織、社會組織作用,發揮行業協會商會自律功能,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

五是完善重大風險防範體系。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全面提高重點領域的防範抵禦安全風險能力。進一步完善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增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儲備安全保障能力。積極落實國家金融安全戰略,完善市場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不斷強化對資料資源、網路資訊和設施的保護,完善網路安全制度體系。

Tags:十四五 規劃
熱門搜尋
一年級語文培訓心得 社群幹部對照檢查材料共社群班子對照檢查材料剖析材料 關於憲法宣傳週主題個人心得模板 社群工作計劃2023年工作計劃推薦 國小英語聽課心得體會 教育大講堂心得體會 個人提升學習計劃錦集 2023張桂梅人物事蹟學習心得範文 有關寫國中同學的作文 高中2023年元旦主持詞 關於幼兒園班務工作計劃範文錦集 致家長一封信 防一氧化碳中毒教育教案 獅子王觀後感 關於《沒有任何藉口》心得體會 最新我的自畫像男生作文範文大全 國小生讀書比賽演講稿 大學助學金貧困申請書範文 徵文啟事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工作心得體會 《捉妖記》觀後感 保護地球的倡議書集合 2023幼兒園教師師德演講稿 城鄉居民 銀行出納工作總結優質 晨跑遲到檢討書 村委會電信詐騙宣傳簡報 託小班保育員工作總結精選 簡短個人自我評價 精品社會實踐模板 媽媽胖了作文模板 美國的禮儀 逃課學生檢討書範文 學生寒假安全教育心得體會 2023年教師暑假培訓工作總結 有關大學生的兼職調查報告 銷售的年工作計劃最新 十二歲生日演講稿模板集錦 心得體會關於化學學習 六年級教學工作工作總結 自己的事情自己教案 五年級國旗下演講稿範文 共暢 學生會辦公室工作總結模板 神奇 青春來了作文800字 普通個人辭職申請書 競選班幹發言稿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