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論語別裁》讀後感2篇 《論語別裁》的智慧

欄目: 其他文案 / 釋出於: / 人氣:1.21W

《論語別裁》是錢穆先生藉助於多位優秀學者的研究成果,整理而成的一本優秀的論語註釋書。該書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運用現代解讀方式,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論語中的名言警句,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和價值。

《論語別裁》讀後感2篇 《論語別裁》的智慧

第1篇

雖然遲交了十多天,讀書的感悟倒是蠻深刻的,文字也很流暢。知行合一,繼續加油哦。

從小到大,我並沒有系統的學習過論語,只是從課本中學習子曰······這本書若非老師推薦,想想我應該是不會在書店或者圖書館拿起她。但是讀下來這本書,改變的不僅僅是對論語的看法,似乎對中國文化有了新的感受。

似乎從我們這一代,中國傳統文化已經不那麼的深入我心。似乎現在的青年,比起筆更加熟悉鍵盤;比起漢字更加熟悉abc;比起子曰更加喜歡莎士比亞說。南先生這本書,據說是他在講課時候,由其他人記錄下來的。讀的時候邊想象上課的情形,也就沒有那麼的枯燥無味。

厚厚的一本書,我本來就讀得很慢,好多地方不懂也只能淺嘗輒止而已,印象最深刻就是對孝道講解的部分,也可能最近在家,所以感受尤其的深刻。都說百善孝為先,都說封建思想都是從孔子開始的,但是為人子女的孝道,卻不能說是封建思想。孔子一生都在講一個“仁”字,我覺得孝就是這個“仁”的開始。

我們從降生,第一次接觸這個社會是通過父母來的,父母是我們幼年時的一面窗戶,我們通過父母的眼睛看世界,通過父母的思想看整個事情,我們通過父母,慢慢的尋找自己和成長。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父母在變老的同時,我們也在慢慢成長。說來慚愧,我從上了大學才知道父親的生日和年齡的,每一次父親過生日的時候,會主動給我打個電話,告訴我今天老爸生日啊,現在想想心很酸,父親從沒有要求過子女什麼,但卻時時給子女所有。再看南先生這本書裡對孝道,是“仁”之初。

再說其他方面的吧,孔老先生是集文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於一身,他的`教育行大於言。讀論語,就是在讀孔老先生的日常生活。讀到“述而第七”一篇中,我看到了我最熟悉的話: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原來的理解就是幾個人中總有人可以是我的老師,南先生卻從孔老先生的生平言行理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我的老師,比我優秀的是我的老師,但是不如我優秀的,也可以是我的老師。因為看到他犯錯誤,或者他笨,他壞,自己就會反省;借鏡反省就是這個意思吧!

看了南先生對孔老先生的解讀,可以感嘆現如今真正理解我國文化的人少之又少,孔老先生不僅從書本里學習研究學問,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社會上學會研究學問,從別人那裡學習到好的地方,看到別人壞的地方要自我反省。這樣話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十分困難。以前每每我學文科的同學給我推薦類似這樣的書得時候,我就覺得這是文科生在那裡“舞文弄墨,擺弄風騷”,現在,我真真的覺得作為理工科學生,更應該汲取我們中華文化,尤其是對論語這樣文化的學習。理性的思維為我們學術研究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學習論語,我們卻可以發掘出靈感,也是豐富了我們的心靈。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這是孔老先生對求學目的的感慨。一般人對求學並不是對學問本身,而是為了職業,現在的人也是如此,孔子生於亂世,他周遊列國,宣揚人道,其實他也明白好多人找他求學只不過是為了“谷”,除此之外,說自己是為了學問而學問的人,為了真理而求學問的,實在是少之又少。話說回來,這樣的人也不是沒有,而這樣的人往往能影響整個時代。孔老先生也許生不逢時,但是死後卻影響了千秋萬代,沒有空間的範圍,沒有時間的界限,這就是真正的學問。從古至今,我們都應該感慨:一個讀書人開始讀書的時候,說是立志為學問而學問的,那太少了!

看論語,讀思想,我應該為我們擁有這麼博大而深邃的文化而驕傲,重要的不是可以多麼深入的讀論語,而是學會結合我們現有的生活理解孔老先生的話,這樣即使過了千年萬年,這樣的論語,我們依然受用!

《論語別裁》讀後感2篇 《論語別裁》的智慧 第2張

第2篇

看到阿波的讀後,才想起幾年以前曾帶研究生讀過一次《論語別裁》。不過當年共讀的學生都畢業了,阿波也已碩士畢業工作了兩年,今年又來我新調來工作的這所大學讀博士,並由我協助指導論文,可謂因緣巧合。而《論語》,我希望成為我指導的每一位學生的必讀內容;對我來說,也是常讀常新。

說來這是第二次閱讀南懷瑾先生所著的《論語別裁》,只不過第一次並未留下任何文字印記,隨著閱讀討論的結束而結束,在之後的日子裡也未能用心去體會,有些慚愧。這次趁著入學前的一個月,伴隨著一些雜事,斷斷續續地讀完了上冊。

第一篇學而包括了孔門教學的目的、態度、方法等等,講的是作學問的內在修養。第二篇為政,講的是學問的.外用,突出了德的重要性。第三篇八佾,為我們講述了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禮。祭祀之禮,外交之禮,君臣之禮,皆入其中。第四篇里仁,對“仁”進行了闡釋和講解。公冶長第五和雍也第六,通過對話和事例進行印證,述而第七則是通過對學而的註解,引申了學問之道。泰伯第八引申註解了為政,而子罕第九則是對公冶長和雍也進行了引申,闡述了孔子的思想與教育學問的觀點。

讀完之後,印象較深的是學而、為政和里仁三篇,在此記下一些零星的感受。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問不是呆板的文字,不是一成不變的知識,而應該從人生經驗和做人做事上去體會。作學問,要多看、多疑問,隨時隨地地去思想、去見習、去體驗、去反省,並不是讀死書。反觀我們,求學都為了工作,為了生活,無可厚非,但離真正的作學問,還差的十萬八千里。再來看立身處世的態度,“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在家做孝子,出門在外,愛朋友、愛社會、愛國家,為人處事要謹慎,不小器,擁有寬廣的胸襟,親近有學問有道德的人,然後量力而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讀來是這樣的美好,可在現實生活中,孝敬與友愛卻是那樣的缺失。為人子女者不贍養父母,更談不上“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卻為爭奪財產大打出手,對簿公堂,朋友間陽奉陰違,爾虞我詐,不喻於義,而喻於利。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想來令人痛心。

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可以看出德業的重要性。而“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說的是法制與德治。其實為政也好,做人也罷,都要有德,都要通曉人情世故。正所謂功名看器宇,事業看精神,窮通看指甲,壽夭看腳踵,如要看條理,只在言語中。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時刻懷揣一顆平常之心,愛人之心。

南懷瑾先生認為“里仁”是人如何處在仁的境界,要求我們重視個人修養,強化精神提煉,又要救世救人,追求“仁”的境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樹“仁”之人生觀,做到知行合一,以發自內心的善意去對待他人,以無限的溫暖照亮他人。堅信心中有愛,以仁愛之心愛人。在日常生活中,堅信“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做到在家愛父母、愛兄弟姐妹,在外愛朋友、愛他人,愛社會,愛祖國。以“恭”要求自己,堅持做到必恭必敬,對世界、對他人有恭敬之心;以“寬”勉勵自己,以自然寬和之態善待他人;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講求信用;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善於抓住機遇,從容應對;以“惠”警示自己,以慈惠之心感動別人。

以上是我一些淺顯的感受,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論語》,其中的深意和內涵,留著以後慢慢去學習和體會。

熱門搜尋
非主流 房地產策劃方案範文 筆尖流出的故事國小六年級作文範文 中班動物的家教案推薦 中藥師述職報告精選 小班社會教案豬八戒吃西瓜 崗位競聘實施方案 自我反省的檢討書集錦 元宵節主題活動方案 老師辭職申請書怎麼寫最好 商標註冊 學生2023自我介紹演講稿分享 人事試用期工作總結試用期人員工作總結 更遠 查檔 蜜桃 工廠工作總結個人範文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加配圖 歌劇魅影讀後感共 學生實踐活動心得優秀 幼兒園小班個人心得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範文 2024年村全年工作總結優秀 最好的我們讀書心得 九年級上期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軍訓過後的心得參考 手指教案模板小手指一指教案 在感恩中成長演講稿 上班遲到檢討書模板 護士代表優秀演講稿 關於又是一年清明時的作文又是一年清明節作文 我們不得不面對一些無法控制的事情 2023男女離婚協議書範文 2023五一促銷活動方案 2023年入學申請書精選 焊工培訓總結 青春勵志三分鐘演講稿 年終總結及個人工作總結匯總工作總結 暑假實踐表社會實踐心得優質 安全保護自己教案 拓展訓練軍訓心得體會優質 讀書好主題活動總結優秀 教師個人工作計劃範例 這句話讓我銘記在心的作文 關於疫情防控工作個人總結 國中生抗擊疫情的作文抗擊疫情作文高中 戲曲進校園活動總結 安全生產月活動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