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澳大利亞》教學反思6篇 "澳大利亞教學反思:尋找教育發展的突破口"

欄目: 其他文案 / 釋出於: / 人氣:1.34W

《澳大利亞》教學反思是一篇關於澳大利亞教育體制的重要文章,作者通過對澳大利亞教育模式的思考與反思,提出了更加人本主義、創新性、實踐性的教育理念,對我們進行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鑑和啟示。

《澳大利亞》教學反思6篇

第1篇

在“澳大利亞”這節課的教學中,應貫穿給學生人地協調發展的觀念,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髮展,通過學習,學生在知識方面有所收穫,但學習方法的掌握更為重要回想這節課做得較好的地方有:

以澳大利亞特有動物袋鼠、著名景觀悉尼歌劇院、澳大利亞的羊等圖片展示引起學生的興趣,匯入新課。

2、在教學活動中採用小組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不僅關注學生個體,更關注群體的學習參與程度,注重參與面。

七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課件中我運用了大量圖片,可愛的動物,美麗的城市、、直觀的地圖,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果非常好。

1、師生活動仍不夠充分,學生回答問題的參與面不廣。

3、課後結尾時,小結本節課的知識點,比較平淡。是否可以在歸納的基礎上,設計課外探究題,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深入,視野更加開闊。

4、教學過程中應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探究,激發學生思考。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這一部分內容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之一,而我的處理很不恰當,課後想了一下覺得應該運用澳大利亞的氣候分佈圖,澳大利亞農牧業分佈圖等,設計問題。隨著問題層層深入,使學生的思維活動也隨之層層遞進,從而分析出澳大利亞農業分佈與地形氣候的關係。進而分析出澳大利亞養羊業發達的原因。

通過這節課,我看到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鞭策自己不斷學習和提高。

《澳大利亞》教學反思6篇

第2篇

我在對澳大利亞的教學處理上採用瞭如下的教學方法:首先是關於澳大利亞特有的自然環境特徵及經濟發展特點;其次,結合澳大利亞的養羊業,分析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聯絡,把人與環境的關係作為貫穿這一節的主線,為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間相互關係的能力創造條件,回想這節課做得較好的地方有:

以澳大利亞特有動物和景觀圖片視訊播放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讓學生猜測這些動物的名稱和國家,引入本節課的課題,再假設去澳大利亞的冬令營活動,設問:“如果我們現在(10月)去澳大利亞旅遊,需準備什麼季節的衣服?”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匯入新課,形象生動,和學生生活相結合,在教學一開始就“點選”到學生的興奮點,匯入效果好。

2、教學過程中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探究,激發學生思考。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這一部分內容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特別是分析養羊業發達的原因。因此,先提出澳大利亞的養羊業的世界地位,再利用澳大利亞的氣候分佈圖,地形圖等圖表,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出澳大利亞養羊業發達的原因。培養學生讀圖能力,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此外,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分析,領悟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也是影響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分佈的主要因素。最後教師將學生的回答內容加以小結。這種將難點層層分解,引導學生思考、歸納的方法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將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學生參與、分析地理資訊和解決問題的方向上,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3、樹立學生正確的人地關係理念,利用澳大利亞有許多特有的動物,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和動物和諧相處,樹立正確的人地關係理念。

國中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課件中我運用了大量圖片和相關視訊,可愛的動物,美麗的城市、逼真的卡通、直觀的地圖,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果非常好。

1、師生互動仍不夠充分,問題的設計不夠老練,學生的興趣沒被充分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參與面不廣。

2、教學過程流暢,人地關係這一主線貫穿整節課,但在拓展學生視野方面做得不夠。

3、課後結尾時,讓學生來小結本節課的知識點,比較平淡。問題僅限於歸納,沒有延伸和探究,如果可以做成探究題,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深入,效果會較好。

通過這節課,我瞭解了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鞭策自己不斷學習和提高。

第3篇

六月三日,有幸參加了旗教研室組織的全旗地理教師基本功比賽,通過抓鬮抓到了第一個講課,課後感觸頗多。從總體上看,我完成了教學任務,貫徹了新課標倡導的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基本理念,也算是本次基本功大賽的一個亮點,學生鍛鍊了自學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在教學中,給了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合作的空間、探究的機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認為這堂課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課,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予以借鑑。

課前,我過多的把時間用在了美國一課的設計中,對澳大利亞一節準備不充分,忽略了柳金華老師的合理建議,認為選課的可能性較大,以至於抓到鬮以後有些茫然無措,不能正確的處理教材,照搬了姜小杰老師的學案,以他人設計的課型來實施自己的教學,期間的出入很大,取得的效果小,意料之中。以他山之石去攻玉,在自己還沒有充分了解“他山之石”的基本效能、基本思路前,貿然用之於自己的教學中,效果如何,可以想見。在課前,自己應該有自己的思路,有自己的設計意圖和解決一系列問題方案,才能從容應對任何可能發生的問題,處變不驚,從而更好地調控課堂,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學案導學、合作探究、高效課堂,是我校正在試驗的一個嶄新的課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已經基本成型,學生適應了這種授課方式,而且效率很高,尤其是實驗班的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大大加強,讀圖析圖的習慣也已經養成,教學進度也超過了兄弟學校,我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然而,對三中的學生能不能接受這種方法,考慮不足,片面的認為縣級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一定很高,又是實驗班的學生,完成這樣的學習任務是小菜一碟。可是,事與願違,學生對這種學習方法大部分感到很突然,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一時之間還很難形成,以至於成效不明顯,好學生尚可勉強接受,學習較差的乾脆束之高閣,對教師的合理點撥也置之不理,有相當多的學生沒能按時完成教師交給的學習任務,再加上三中的班額過大,很難全面的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在後面的教學中師生也很難配合起來,一度出現教師單打獨鬥的局面,最後很傖俗的結束教學,沒有讓學生充分的掌握本節課所應該掌握的知識,是教師教學的失敗!痛苦的反思、無言的結局!古人云;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我把“淮南”王爺府國中的柑橘,錯誤的種在了“淮北”錦山三中的肥田沃土中,其結果是結出了有苦又酸的枳,不能不令人心痛。

網路的時代,為我們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教學資料,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沒有深入的挖掘教學資源,沒有利用地理資訊資源和資訊科技手段優化和豐富地理教學,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這在一定的情況下,沒有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教學形式過於單一,,缺乏先知卓見,在大賽中,與其他教師相比較,明顯的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教學效果也遜於他人。新課標明確指出:充分開發、利用地理課程資源,對於豐富地理課程內容,開展形式多樣而有效的地理教學,增添地理教學活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需要為學生創造寬鬆的學習環境。”在“發展學生對地理影象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培養中境,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地理教學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對所學地理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證教學的彈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條件。”及“開展地理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親身體驗地理知識產生的過程,增強學生地理實踐的能力。”在這方面,本人明顯的落伍,今後,要拿出足夠的勇氣和耐心去加以彌補,從而提升自己的地理教學能力。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理論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學生心理動態的發展,是否想探究構建適應新課程的地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反思。如何發揮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改進課堂教學,是擺在我面前現實而又急需解決的問題。

第4篇

在“澳大利亞”這節課的教學中,為遵循“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理念,我從新課引入開始,就引導學生以讀圖的方式來學習,引導學生自學、思考、討論、交流等學習方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以讀圖的方式回顧已經學習過的地區和國家,引出學生本節課所要學習國家澳大利亞,使學生在地圖上能初步形成澳大利亞的大致地理位置。

2、教學過程中以先學後練,以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自學文字、完成練習、探究交流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

(1)學生閱讀地圖和文字,完成填空練習,以培養學生的自學閱讀能力。

(2)教材中的“活動”是由教育專家組經過精心規劃設計的結晶,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用好教材中的“活動”,活動是用探討的方式完成, 然後用解疑的方式,讓學生知其然,還想知其所以然。至此使“活動”層層深入,使學生的思維活動也隨之層層遞進,培養學生讀圖能力,掌握好的學習方法。

3、整節課採用了電腦課件的直觀演示,以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讓學生自己先從圖片上去體驗澳大利亞的相關知識,然後引導學生閱讀、探究、交流,使學生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探討問題,思維活躍,聯想豐富,教師也參與到學生討論過程中,走到學生中去,給予學生指導,幫助學生突破難點,與學生一起分享學習的樂趣,最終體現課改精神,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學內容來源於教材,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對教材內容有所選取捨,科學加工,合理組織,使教學效果更優化。

4、充分注意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密切結合,把人與環境的關係作為貫穿這一節的主線,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地關係理念

通過對澳大利亞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來發展經濟的討論分析,自然而然地形成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人與環境要協調發展的價值觀念。

1、師生活動仍不夠充分,學生回答問題的參與面不廣。

2、教學過程流暢,人地關係這一主線貫穿整節課,但在拓展學生視野方面做得不夠。

3、課後結尾時,讓學生來小結本節課的知識點,比較平淡。是否可以在歸納的基礎上,設計課外探究題,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深入,視野更加開闊。

第5篇

今天是學校組織的課堂教學研討課活動,進一步研究探索“五步三查”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節課是七年級下冊第八章第四節《澳大利亞》的第二課時,本課以學生展示和評價為主線,進一步認識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加深對“世界或化石博物館”、“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的理解。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繪圖、讀圖,深入分析、探究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

課後,領導和聽課教師也對本課進行了點評,使我受益匪淺。特總結幾點不足,有待今後教學中進一步研究、探索:

1、學習目標確立的不夠明確,沒有充分轉換師生的角色,學習目標設計的語言不夠準確和精煉。

2、課堂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掌控的不好,前緊後鬆,學生準備過程時間過長,應控制在10分鐘以內,給學生充分的展示時間,也課堂環節更加緊湊、合理。

3、情感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落實的不好,對於澳大利亞的環境保護問題只是在展示過程中提出,沒有進行更進一步的拓展和討論。可以在教學中適當的聯絡我國的環境問題:如澳大利亞的農牧業發展過程和我國的四大牧區的發展相聯絡,關注我國草場荒漠化過程中存在的環境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更進一步的引發思考,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

4、教師在教學備課時應更加深入的走進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以做到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走出教材,走進生活,真正做到讓學生學會地理,學習生活中的地理。

第6篇

教材內容雖然是由教育專家組經過精心規劃設計的結晶,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重新整合教學內容,使內容的呈現順序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我根據教學目標,對《澳大利亞》的教學內容重組重構,圍繞三個非常形象的標題,用解疑的方式,把自然地理融入特有現象中,讓學生知其然,還想知其所以然。從動物的獨特性入手,引出位置特點;從發達的養羊業,引出地形、氣候特點等;最後通過“綜合活動”引導學生讀圖瞭解澳大利亞人口分佈特點和主要城市的位置。這種學習框架的改變,使整節課的脈絡更加清晰,各個環節的安排也較自然、緊湊,教學目標得以較好的體現。實踐表明,儘管教學內容來源於教材,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對教材內容有所選取捨,科學加工,合理組織,使教學效果更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