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培養孩子閱讀心得12篇 "重要的成長啟示:培養孩子的閱讀心得"

欄目: 其他文案 / 釋出於: / 人氣:1.47W

閱讀是人類進步的源泉,讀書可以幫助孩子拓展視野,激發思考,增長見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人。然而,紮實的閱讀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長的關注和引導。本篇文章將為大家介紹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孩子閱讀心得12篇

第1篇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讀書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它不僅使人知識廣博、學富五車,更重要的是它能陶冶人的品德和情操,而從小培養孩子讀書閱讀的習慣尤為重要,那麼我們是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呢?

首先,是家長對孩子的主動閱讀。我們家劉子正在呀呀學語時,我就依她的年齡段買書。《嬰兒畫報》、《幼兒畫報》、幼兒智力世界》那是每天必讀必看的。這些書,圖文並茂,內容豐富有趣,情節發展符合兒童想象和思維特點。也許孩子聽不懂,只是被色彩鮮豔的畫面吸引而已。但是,貴在堅持、持之以恆,孩子的語言和理解能力卻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就像為一棵小樹苗澆水,它不會馬上長出葉子,但是它的根在靜靜地吸收生長。孩子的整個幼兒時期,我們幾乎是天天陪著孩子讀書,《唐詩三百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安徒生童話》包括繪圖版的中國經典名著等。主動與孩子一起閱讀,這既是父母與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感情滋潤的過程,是一道分享快樂的美味大餐,何樂而不為?事實證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學習進步,得益於主動閱讀,主動地讀書。

第二,從識字開始,帶動孩子的閱讀學習。要閱讀,必先識字。在孩子兩三歲時,我們只是買來許多識字卡,讓孩子去看去認去讀。後來,孩子的爸爸買了一個點讀機,兒歌、詩歌、故事、圖片等等,包羅永珍、內容眾多。孩子拿著點讀筆,聽著聲情並茂的發音,一下子產生了興趣。每天一放學主動去拿著點讀筆,聚精會神地跟著學跟著念。在這期間,孩子認識了大量的字,這為她的閱讀奠定了基礎。每逢節假日,我們一家三口或去書店,或去超市,靜靜地看一會兒書,讓孩子把認識到的字再回歸再現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加深提高孩子識字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識字的興趣越來越濃了,閱讀的興趣也慢慢提高了。

第三,言傳身教,營造良好的閱讀環繞和氛圍,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就要為孩子營造出一種健康、乾淨、溫暖和快樂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父母首先要對閱讀產生興趣,簡單地說,父母要帶頭看書,才能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在充滿書香的家中,孩子感覺到的也只有把書作為好朋友,天天看天天讀了。

總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更離不開老師和學校。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讓孩子成為祖國的人才,從小多讀書,讀好書,長大才能成為有用之才。隨筆而已,和老師家長共同學習。

培養孩子閱讀心得12篇

第2篇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幼教專家們都十分關注早期閱讀,認為早期閱讀對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的發展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程度,將會影響其終身學習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我國在新《綱要》的內容中,第一次明確地把幼兒早期閱讀方面的要求納入語言教育的目標體系,提出要"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書寫技能。"由此可見,對幼兒進行早期閱讀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早期閱讀是指在幼兒園階段,以圖畫讀物為主,以看、聽、說有機結合為主要手段(不要求書寫),從興趣入手,萌發幼兒熱愛圖書的情感,豐富幼兒的閱讀經驗、提高閱讀能力。

如何才能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一點心得體會。

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在幼兒閱讀活動中至關重要。向幼兒提供含有較多閱讀資訊的教育環境,不僅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還能鞏固閱讀效果,讓幼兒在豐富的閱讀環境中,充分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方面的語言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以獲得成功的喜悅。

幼兒所接觸的書面語言一般是他們已知道的東西的文字程式碼。從幼兒認識書面語言這一特點出發,在早期閱讀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有的放失地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的、生動的閱讀材料,並擺在幼兒容易拿到的地方,讓幼兒自由地選擇閱讀材料,自主的進行感知、體驗、探索、。例如:在每次閱讀活動前,我在活動區、圖書角里提供相應的新圖書,新圖片,並向幼兒介紹圖書、圖片的名稱和內容,以激發幼兒閱讀的慾望和興趣。在閱讀活動結束後,開展角色遊戲活動,讓幼兒挑選最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或者講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故事情節,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早期閱讀活動重在為幼兒提供閱讀經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閱讀內容,為幼兒提供機會和場所就顯得十分重要。我根據幼兒的早期閱讀教材,利用一切機會和場所,將季節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幼兒的日常生活等與閱讀教育相結合,讓幼兒充分享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方面語言的知識,通過不斷的感知內化,積累閱讀經驗。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幼兒提供了內容豐富的幼兒讀物,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幼兒自由閱讀,使幼兒將已有的閱讀經驗同化於自主閱讀中。我們發現幼兒通過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活動,會自由地選擇閱讀內容,挑選自己喜歡的字寶寶、說上一段小故事,幼兒也會戴上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頭飾進行交流。

二、從習慣培養入手,注意幼兒閱讀方法的指導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人小,可塑性很大,容易"先入為主",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而且幼年時期形成的習慣也比較牢固,不易改變。專家們普遍認為閱讀是伴隨幼兒一生成長的活動,所以對幼兒早期閱讀的教育,應站到終身教育的高度予以重視。

活動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有些幼兒對翻書的動作比對閱讀本身更感興趣。因此,他們的讀書速度非常快,往往別人剛看一點,他們就已經看完了一本書。還有的幼兒只對圖書中色彩鮮豔的圖案感興趣,所以常常表現出看書時的無序性。產生這兩種情況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幼兒還沒有真真地掌握閱讀的方法,養成閱讀習慣。以下是我在閱讀中的一些做法:

幼兒喜歡圖書,然而又不知道怎樣愛護它們,這就需要我們加以教育和培養。

a、教會幼兒如何取放圖書。在閱讀前,先讓幼兒觀看書架上擺好的圖書,我再做如何從書架上取放書的示範,然後請幼兒模仿練習取放書,每次閱讀活動都要求他們這樣去做。為保持圖書的整齊,還帶領幼兒一起整理書架,將書按大小分類擺放。

b、教會幼兒交換圖書。有些幼兒無論是看書還是玩玩具,都喜歡一個人看或一個人玩,不允許別人動自己的。尤其是幼兒從自己家裡帶來的書,更是愛不釋手,即使是看完了也捨不得放下。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就對幼兒進行啟發誘導。首先拿出一本書,對幼兒說:"我把這本書看完了,想跟小朋友交換一下,誰跟老師換一下?"幼兒紛紛舉起自己的書說:"我跟老師換。"以此培養其初步的交換意識和願望。然後,我就組織小朋友兩個人兩個人地交換圖書,逐漸培養起他們互相商量、互相交換的好習慣。

c、引導幼兒愛護圖書,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看書時要讓他們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與別人掙搶圖書;看書時不能大聲說話,以免影響他人;發現圖書有撕破的地方,我在全體幼兒面前,及時用膠條或糨糊粘好。老師無聲的行動,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損壞圖書的現象就會逐日減少。我還要求幼兒注意用眼衛生,看書時眼睛與書保持一定的距離,教他們正確的看書坐姿。

a、認識書名。每次更換新書,我首先向幼兒介紹書,並讓幼兒反覆指字、認讀。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小朋友對班裡的圖書都能說出名字。

b、學會翻書。幼兒看書時,大都不會按順序翻頁,信手亂翻,翻到哪裡就看到哪裡。這時候我就教幼兒認識書的封面,告訴幼兒有書名的一面是前面,看書時應由前到後,一頁一頁地按順序向後翻。

c、幫助幼兒理解圖書的內容。幼兒看書的特點是速度快,往往只瀏覽一下畫面,一本書不到兩分鐘從頭翻到尾,就說看完了,馬上又想去書架上換。讓他們講書裡的故事內容,卻往往一句也講不出。這就要求我們首先把書中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講一遍,使幼兒對書中的內容、角色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然後再組織幼兒看書。通過這種方法我發現,凡是老師講過的書,幼兒都爭著看,而且邊看邊自己講。這說明幼兒只有理解了才能產生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讓學生體驗到快樂的情感,才能學好"。怎樣讓幼兒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呢?喚起幼兒比較低階的閱讀感知呢?首先設定問題引發幼兒的興趣。我們通過"導讀引入"和"定向設疑"使幼兒在問題情景中產生興趣。例如:在《會想辦法的魚》中設定了這樣的問題情景,你們喜歡魚嗎?為什麼?——小魚看到魚餌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魚餌到底能不能吃?——魚媽媽為何這樣說話?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有的說:小魚和他是好朋友,有的說:小魚游來游去非常可愛……其次、採用激發興趣。閱讀活動是讓幼兒通過聽、看、想、說,在發展口語的同時思維也得到發展,只有成功地激發了幼兒的聽、說興趣創造性思維才能得到發展,為此我們採用(如果、假如)、逆因性提問(為什麼)等。再以《會想辦法的魚》為例提問:如果小魚吃了魚餌會怎樣?怎樣既可以吃到魚餌又不被魚鉤鉤住?有的說:"請螃蟹來幫忙,把魚鉤上的繩子剪斷",有的說:"請河蚌把魚餌的肉一塊塊夾下來分給大家吃",還有的想到了潛水員、孫悟空、奧特曼等。多向的提問把普通的故事變為讓幼兒有內容想和有話說的故事,這會使幼兒的思維處於激奮狀態,使幼兒喜歡錶達,敢於表達,這樣孩子才樂於參加,才能激發幼兒的創新能力。

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的侷限,他們對閱讀材料的感知理解是低層次的,在閱讀的過程中離不開老師的指導,但指導不等於代替,引導不等於灌輸。為此,我們在與幼兒一起看圖書時,與幼兒討論畫面的內容,並設計一些啟發式的提問如:狐狸想了什麼辦法玩球?後來怎樣了呢?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等等,讓幼兒自己進行探索、想象、講述、表達。"狐狸用腳踢皮球,狐狸用頭來頂球;狐狸把球拿到店裡補起來;狐狸叫別的小動物借給他玩一下……"。

著名的心理學家託蘭斯說:"我們要想促進創造力就需要提供一個友善的和有獎勵的環境使之在其中繁榮發展"。為此,在閱讀中,我們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幼兒,仔細傾聽,善於傾聽,及時抓住幼兒思維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肯定、讚賞、激勵、鼓勵、獎勵。這樣幼兒在閱讀中的主動性、創造性的到了培養和體現。

一般的閱讀程式是先識字後讀書,而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採用先讀書後識字的方法。我們的閱讀叢書中包括詩歌和故事兩方面的內容,詩歌明快活潑,故事短小精悍,有豐富的想象和離奇的情節。當幼兒還不認識文中所出現的文字時,先由老師閱讀,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附之動作和表演讓幼兒記憶詩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詩歌和故事內容後,我們教幼兒手指著字,眼看著字,嘴裡念著字,腦子記著字。但是開始的時候,幼兒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協調運做,經常亂指一起,這就需要我們和家長共同幫助幼兒完成有節奏的指字訓練,讓幼兒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節奏,區分文字和標點符號,有標點符號的應該語氣停頓,但是手不用去點標點符號,應該直接去找下一個字。在每行字末,提醒幼兒換到下一行,用生動的語言告訴幼兒"拐彎請注意"。

總之,早期閱讀教育作為新時期幼兒教育的一個嶄新課題,我堅信,只要我們本著為幼兒終身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去認真研究、大膽探索,就一定能為幼兒的健康、和諧成長開闢廣闊的天地。

第3篇

很多家長或者專家針對親子閱讀方式選擇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建議,有的認為要利用各種活動吸引孩子閱讀,有的認為要給孩子講書,還有的認為只要讀就可以……華裔媽媽沙沙心語還寫了一本《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力》的書,專門討論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和習慣的問題。一些家長面對如此多的建議不知道如何做了。

我想要告訴大家,親子閱讀沒有固定的方式,具體方式的選擇要依據不同孩子的不同個性特點。外向、活潑,多血質特點的孩子,喜歡新奇的東西,喜歡變化,很難安靜地坐下來和父母閱讀,可以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穿插活動、遊戲等。同時,可以在繪本閱讀中帶領孩子觀察圖片,訓練孩子細緻的品質。

膽汁質衝動個性的孩子親子閱讀過程中也要有形式變換,但同時又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耐性、靈活性與創造性。因此,父母要安靜地陪著孩子閱讀,在孩子沒有耐性的時候變換方式,尤其是用一些競爭、打仗等體現爆發力的方式吸引孩子注意力。

粘液質穩重有耐力的孩子,親子閱讀容易堅持,孩子可以安靜地和父母一起閱讀。但親子閱讀的時候可以多變換閱讀內容,同時可以結合閱讀內容和孩子討論一些事情,激發孩子的思考。

抑鬱質敏感的孩子,親子閱讀不用過多的講解,通過朗讀,孩子就可以感受到很多可能父母朗讀也難以捕捉到的資訊。同時,父母又要用積極的信念和價值觀,引導幫助孩子多從積極的視角看問題,樂觀地對待生活。

另外,每個孩子的智慧傾向與興趣不同,每個年齡段孩子關注的內容也不同,閱讀內容與方式的選擇要建立在當下孩子的特點與需要的基礎之上。

總而言之,正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樣才能讓親子閱讀真正促進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與閱讀能力的培養。

第4篇

1、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首先應該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健康、乾淨、溫暖和快樂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閱讀的興趣要從小培養,其中環境的薰陶最為重要。要想孩子愛上閱讀,父母首先要對閱讀也產生興趣。最理想的環境是:充滿書香的家。

2、書在家裡無處不在,讀書是家裡成員的休閒活動之一,而且父母經常與孩子交流閱讀經驗和心得,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鼓勵孩子將書當"玩具"去玩,視"書"為好朋友的觀念。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書面語言產生了興趣。在兒童語言發展關鍵期內,我們應及早地為孩子提供完整語言的學習機會。

二、親子共讀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最好的途徑

1、《蘇菲的世界》的作者、著名童書作家橋斯坦賈德曾說: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給孩子吃飽穿暖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應該去為孩子們選擇出最好的書,帶回家來,放進他們的臥室裡。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點,即他們的父母很早就開始給他們讀書,並使他們養成了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

2、當孩子看完一篇東西時,要鼓勵孩子敘述出來。家長一旁要注意適時鼓勵、表揚和引導,讓寶寶們感到興奮和自豪,由此產生閱讀更多書的願望。在閱讀過程中,當他講錯了或講得不夠好時,不必向對待學生似地認真糾正。有些兒童不愛閱讀是由於家長不尊重他的智慧和自尊心,一味地指點糾正,這會使他感到厭煩。孩子都是愛玩兒的,爸爸媽媽們還要多考慮如何讓閱讀更生動、有趣,通過一些寓教於樂、有趣的語言遊戲讓孩子愛上閱讀。每天堅持半小時的親子閱讀,不僅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孩子在媽媽的懷抱裡很有安全感,這對孩子的性格、心理成長都很有利,讓孩子在快樂中獲得心智全面發展。

總之,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養成是天長日久、不斷重複的結果。貴在持之以恆。聽故事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講故事是每個家長的天職。而總有那麼一天,孩子會捧起以前由家長捧著的書自己看,也不用大人在一邊陪伴了。

第5篇

在人類知識的傳遞中,書籍總是起著巨大的作用,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而言,書籍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視的。據說猶太人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把書粘上蜜,讓孩子去舔,使孩子在感知書本的最初就感受到了書是甜的。於是也就有了猶太人世代傳言:書本是甜的。我想猶太人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也許和他們對於書籍的熱愛是不無關係。對孩子們而言,能夠從小就體味到讀書是一樁快樂的事情,從而終生享受書籍所帶來的無窮樂趣,也許就是社會、學校與家長所共同給予他們的最好的童年禮物。那麼如何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呢?作為家長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一、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從"聽"開始

也許有些家長會認為,嬰幼兒時期的孩子理解能力差,為他們讀書太費時,又沒實效。其實不然,當我們為孩子們讀書時,也許現在他們未必聽得懂,但是他們的語言和理解能力卻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就像你在為一株小樹苗澆水,它不會馬上長出葉子,但是它的根在靜靜地吸收,生長。

二、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買孩子感興趣的書

作為家長,首先要吸引孩子讀書。既然孩子看不進枯燥的或相對他來說較為深奧的書,那麼就去買孩子感興趣的書,首先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提高他的閱讀速度,鍛鍊他讀書的耐心。我的兒子我發現他十分愛看《西遊記》系列中的《三打白骨精》,坐在板凳上半天時間一動也不動很吸引他的注意力,並且裡面也有些動腦筋的環節。吸引孩子的心,讓他被故事情節吸引從而愛看書,愛動腦。當然,看這些書不是最終目的,這些書是初步用來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最終的目的是讓他們看各種書籍。

三、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能靜心讀書。

我兒子剛開始閱讀書籍的時候,常常靜不下心來,不能進入角色。為了引他進入故事情節,我陪著他一起閱讀,直至閱讀到最後一頁。現在,他已能默默的邊看邊去想這故事情節了(因為還不認識字,只能靠記憶)。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讀書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它不僅使人知識廣博、學富五車,更重要的是它能陶冶人的品德,使人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而從小培養孩子讀書閱讀的習慣尤為重要。只有孩子自己能夠去讀書獲取知識,才能夠使他的知識永不枯竭。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第6篇

孩子的閱讀經驗是需要培養的,感性的認識也是要經過訓練才能獲得的。光做到這些還不夠,還要給孩子提供機會,讓孩子反過來給大人讀書,或者讓孩子讀書給其他的小夥伴聽,通過這樣反覆的讀,一方面可以加深孩子的印象,另一方面也逐步地培養了孩子的閱讀經驗。而且讓孩子讀書給別人聽,實際上也給孩子提供了一個表現自己,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可以讓孩子享受一種成功的體驗。

孩子的學習是有奮進性的。當孩子認識了一些文字以後,就希望能按自己的意思理解和使用這些文宇。孩瞭如果能在廣告牌上、交通標誌上、商店鋪面的名稱牌上、雜誌上以及招貼畫上、電視螢幕上閱讀到這些文字,他就會感到非常的興奮和滿足,這也就更進一步的滋發起他希望多認識一些字的慾望。文字將給孩子展現出一個更加奇異豐富的世界,一個更加廣闊多彩的空間。學習閱讀需要經過聽、說長時間的準備,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感性的知識和經驗,只在家裡學習轟不行的,所以要把孩子帶出家門,讓孩子在更加廣闊的空間裡去體會和提高。這種通過和現實空間中具體物質世界的交流,可以極大地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和讓孩子充分的體驗到成功感。這種成功感將給孩子帶來一種愉快的感覺和欣慰的感受,這種愉快的感覺會促使孩子進一步的學習,而且這種發自孩子內心的學習願望能夠得到實現,對孩子來說將是一種享受。

隨著孩子閱讀經驗的積極,他會逐步地擺脫對大人的依賴,逐步地培養起自己獨自讀書學習的能力。另外,孩子認識的字大多是視覺詞彙,他們剛開始的時候僅能認識的是一個字或詞的形象,有的時候甚至就是一個字或詞的位置,但這並不要緊。主要的是通過閱讀可以啟發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求知興趣。隨著孩子閱讀裡的增多,他會很快地提高自己視覺的靈敏度,更多地發現各個字或詞之間的差異,最終掌握這些字或詞,而且通過孩子對不同字或詞的形狀的細微差別的區分,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觀察艙力,對周圍環境中其他事物的差別,他也可以很快地辨認出來。這樣就能很好的培養孩子的閱讀經驗。

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首先應該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健康、乾淨、溫暖和快樂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專家指出,閱讀的興趣要從小培養,其中環境的薰陶最為重要。要想孩子愛上閱讀,父母首先要對閱讀也產生興趣。最理想的環境是:充滿書香的家。

很多幼兒園的文學活動往往沒有充分認識到文學作品的人文內涵、審美價值、社會文化意義及在欣賞感悟、思維品質等方面的作用,這與當前教育理念中的人文素質、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追求是不相契合的。由此而帶來幼兒文學活動在內容的選擇上過多的考慮“是否具有教育意義”;形式上只注重了表達與機械記憶,而輕視了欣賞與創造表現。我們提倡閱讀經典、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經典童話等,滋養孩子們的心靈,潤澤孩子們的童年。

第7篇

莎士比亞說過這樣一句話:“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這句話向我們詮釋了教育的真諦——書籍就像蔚藍的大海,翻滾著文化的輝煌和厚重;就像肥沃的土地,蘊藏著思想的博大與精深;就像廣闊的天空,給人力量,讓人自新,催人奮進!

“營造書香校園,打造書香班級,讓好書陪伴師生成長”是我校踐行特色文學閱讀活動的口號。這兩年來,我們不斷在努力踐行著,組織學生的文學閱讀活動一直在悄然無聲中進行著,一如既往到今天。在師生共同努力下,在“文學閱讀”這塊熱土上,我們收穫了滿滿的幸福和喜悅。漸漸地,我欣喜地看到,開展文學閱讀活動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閱讀本身,而是閱讀之外的讀書觀念、讀書習慣的養成,閱讀方法的掌握,是為學生營造一種風氣,一種氛圍。

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快地多讀書、讀好書,我們班建起了讀書吧,取了一個童真而可愛的名字叫“小筆頭讀書吧”。班級圖書角的建立傾注了我們的心血。我從圖書館借閱了幾十本中外名著;孩子們也從家裡帶來各種各樣種類繁多的書籍,有童話故事、中外名著、科技博覽……全部圖書都在班級圖書角上整齊擺放著。同學們集思廣益,制定了圖書管理制度,並在學生中選出優秀的圖書管理員。讀書吧深深吸引著學生,課餘飯後總能看到他們埋頭看書的小身影,小小讀書吧成了孩子們的天堂。

二、通過文學閱讀課加強對孩子們的閱讀指導

如今的書籍名目繁多,而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鑑別能力低,面對各種各樣的課外讀物,或順手拈來就讀,或為獵奇而讀,甚至讀了一些不健康的讀物,這往往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我首先在選擇讀物上作好指導,如本學期結合課文內容給學生推薦了《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和沈石溪系列動物小說等書籍。內容涉獵多個方面,引導學生多讀一些對自己的成長有幫助的書。

接下來就是指導學生學會選擇閱讀方法,進行有效閱讀。我利用語文課、閱讀課等形式加強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教給學生科學的讀書方法。

我還鼓勵學生大量自主閱讀,在閱讀中學會生疑、釋疑、自主探究;在閱讀中自由選擇自己愛讀的書籍;在閱讀中自己去獲取、去探究、去尋覓、去掌握,去感受讀書的樂趣;在閱讀中產生強烈的讀書慾望;在閱讀中形成自主讀書的良好習慣。

另外,每週一次的油城文學“我是快樂油城娃,我愛克拉瑪依”循序漸進地開展著。我班閱讀主題是“知油城歷史,惜今日生活”。通過此次活動,提高了孩子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拓展了孩子的知識面,豐富了孩子們的見聞。

第8篇

教育專家坦言:兒童的智力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培養的越早,越能有效地推動孩子綜合素質的發展。孩子通過閱讀汲取智慧和勇氣,尋找到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良好的閱讀能力得益於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體會到親子閱讀是培養孩子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理想方式之一。在孩子五歲左右的階段,親子閱讀給孩子帶來的熱情、快樂、智慧和信心遠遠多於孩子獨自閱讀。與孩子一起閱讀,既是父母與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感情滋潤的過程,是一道分享快樂的美味大餐。

遵循孩子的興趣是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關鍵。有人說過,興趣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命運,這句話看似有些絕對,卻點出了習慣對於人一生的重要性。我們的孩子對動物和昆蟲非常有興趣,我們就遵循他的興趣挑選這類書籍,特別是配有動物圖片的,陪他一起閱讀。這類書籍大多是科普類的,有大段的文字表述。孩子看圖片,認識動物,我們就在旁邊念上面的文字。雖然有大段的文字,但是孩子很有耐心的聽著,慢慢地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表述。我們在挑選書籍的時候並不急於給他全面鋪開,而是遵循孩子自己的興趣,挑他自己有興趣的書籍一起閱讀。在孩子對閱讀有了濃厚興趣後,再逐漸把其它的書籍推薦給他,他也會饒有興趣地進行閱讀。

選擇適合孩子的書是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基礎。過早的讓孩子學習文字、計算或者邏輯是不是真的有利於孩子的發展,這樣的早教是否會束縛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個問題困惑著我們。因此,我們沒有選擇超越他年齡段的書籍,選擇的書籍既是孩子的興趣所在,又要有一定的閱讀價值,如印刷精美、內容豐富有趣、情節發展符合兒童想象和思維特點的圖畫書。

有了他喜歡看、經常看的書籍,他也會自然而然地多看,反覆看。我們的孩子對他有興趣的書籍常常會反覆翻閱,反覆講述,我們覺得這也很好,所謂"溫故而知新"吧。

堅持閱讀時間是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點。四五歲的孩子每天有二十分鐘的閱讀時間,我認為是可以了。可能很多家長不同意我的看法,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四五歲孩子的興趣還是主要集中在玩耍、遊戲中,很多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有待於進一步形成。因此,我覺得每天有二十分鐘的親子閱讀時間是可以滿足現階段要求的。堅持每天的閱讀是關鍵。每天一起閱讀,不僅讓孩子獲取知識,更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最佳方式,同時也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堅持,把目標變為習慣。

通過親子閱讀,我們感覺到孩子的語言表達和閱讀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做的還不夠,以後要有意識多向他提出問題,讓他學會獨立思考。

第9篇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開啟通往知識之門的鑰匙,是滿足孩子求知慾和好奇心的工具,也是家長送給孩子受益終生的禮物。今天我就家長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的必要性、方法和途徑和大家一起探討。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實現自我的決定性影響因素。其中,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任務。"讀書是唯一沒有雜質的享受,比其他任何興趣都給人以更持久的歡樂"。據研究發現,愛書的孩子其人格特徵是溫柔、善良、開朗、快樂、幽默、自信,有氣質、同情心,詞彙豐富,人際關係良好,在學習上表現突出。這就啟發我們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法國思想家蒙田說得好,"唯有讀書才是最可靠的,它一直屬於我們,即使在年老或孤獨的時候,書籍都可以伴隨我們。"

有的家長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學習興趣,甚至懷疑自己的孩子有"多動症",我想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歸根結底還在家長。我通過兩條途徑來培養孩子的靜心:一是練鋼琴,二是讓她看書。現在看來,受益匪淺,特別是每次作業,都會認真對待,而不像有的小朋友,每次作業字跡潦草,好像總有人在後面趕他似的。

有的家長認為閱讀僅僅與語文有關,其實不然。我們現在提倡"終身學習",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因為一切知識和技能都是以閱讀能力為基礎的。以我教書的經驗,我們數學裡的應用題,要求學生能找出一些資料內在的關係;而英語的語感要以中文的語言能力為基礎,一切都源於語文能力。如果從小孩子形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那麼面對將來的考試和學業,他們就能輕鬆愉快地渡過,進一步在社會上脫穎而出。所以我們要求孩子多閱讀,俗話說得好:"開卷有益""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讓孩子不斷地閱讀,才能進一步地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這是沒有捷徑的。

我們要求學生表達要精確、到位,語言要上檔次、有品位。這些語言來自哪裡?靠平時的積累。你別看平時他們好像隨便東翻翻,西看看,但總有一些會在腦子裡留下痕跡,在他需要的時候會自己躍出來。

還有的學生經常聽到作文就叫苦連天,說我們一天到晚做的是同樣的事情,走的是同樣的路,哪來那麼多新鮮事兒來寫?有的抱怨家長不帶他們出去玩,以致他們沒有話題其實,我認為這些孩子或多或少有點"感情貧乏症"。作文的素材其實多得很,"一切景皆寓情"關鍵在於你以怎樣的眼光、怎樣的心態去看待發生在你周圍的點點滴滴,在於你是否是個有心人。比如:你看到有人在闖紅燈,你可以寫下你的思考;樓下的爺爺奶奶跟你打了一下招呼,你可以體會到親情的溫暖,凡此種種生活細節,都是寫作的源泉。那麼我們家長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這種觀察力、感悟力呢?

有的家長會給孩子去買各種各樣的作文選,我個人認為這是"急功近利"型的,長此以往,你的孩子的文章永遠不會有新意,只會跟著別人走。所以我提議,家長應指導孩子多看文學作品,如世界名著,名家名篇。所謂"站得高,看得遠",你想,《作文選》是孩子寫的,高尚的文學作品是大師們寫的,你更願意你的孩子與誰交朋友?孩子們閱讀多了,自然就會產生一些思考,或者找到一些感情上的共鳴,學會去體會、去感受,這樣一來,良好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創新品質就培養起來了,寫文章也不會那麼頭疼了。

言教不如身教。家長要愛讀書,善讀書。家長良好的讀書習慣,對孩子是不無裨益的。我想,如果家長在看電視,卻拼命叫孩子讀書,孩子只會覺得你在娛樂,而要他去做苦差。家長要善於在家庭之中創造讀書條件,營造讀書氛圍,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愛上讀書。

我現在回憶養育女兒時的點點滴滴,最值得欣慰的是我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在女兒上幼兒園時我幾乎每天堅持給她講故事,但最令我遺憾的也是講故事,因為我也很喜歡偷懶,有時為了讓她少問幾個為什麼,故意把一些難一點的詞語換成簡單的,或者把我認為她不能理解的事情跳掉,圖個省事。其實,我們往往低估了他們。我女兒一年級開始自己看那種帶拼音的、一面只有幾行字的書,到現在那種一本本厚厚的小說,我問她:"你能看懂嗎?"她說能,想想也是,如果看不懂,她幹嘛還看!

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我想平時多跟孩子一起讀書、一起分享、一起討論也不失為一種很有效的方法。記得上次看《讀者》,有一篇文章,題目是《賣米》,講的是一個小女孩陪媽媽賣米的一個過程,我看了後很感動,就把她推薦給了我女兒,當時她說:"呀,這麼長!"我就告訴她,你看看吧,媽媽小時候其實也是這樣艱苦地過來的。她一聽,原來,這也是媽媽那個時代的生活,特來勁,馬上就看完了,還問了好幾個問題呢。還有一次,也是《讀者》上的,叫《頭朝下的逃生者》,我也推薦給了她,我說,"你好好體會一下吧,你不是經常擔心媽媽不愛你嗎?其實,每個母親都非常愛自己的子女,這種感情甚至在他們還沒出生前就已經根深蒂固了,不信,你看。"這樣,孩子的閱讀興趣就來了。所以說,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關鍵在於家長如何利用這種好奇心來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

有一句名言:"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交朋

友。"所以,家長要選經典書。經典書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書,是人類知識中的精華。如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遊記》,只要是其中的故事,孩子都會表現出極高的熱情,百聽不厭,百看不厭。選經典書時在選版本上要選少年版,更適合孩子讀,還要考慮出版社、譯著還要考慮到譯者等因素,有時候同樣一本書,不同的人翻譯過來的味道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很多的譯者本身就是一些很有名望的作家,像:錢鍾書、任溶溶、梅子涵等。還有購書時一定要注意買正版書,盜版書錯別字多,質量不高,對孩子影響不好。

家財萬貫,不如滿室書香。猶太民族飽經磨難,但在智力領域裡常處優勢,為什麼?14歲以上的猶太人平均每月讀一本書,為世界之最。在猶太人家裡,小孩稍微懂事,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儀式的用意是,書本是甜蜜和充滿誘惑力的,值得細細回味、咀嚼。

無獨有偶,在澳大利亞,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就是用十天的時間,去看完一本近千頁的書。不僅僅是讓你走馬看花,也不是讓你寫個故事梗概,而是叫你寫出人物分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讓我們的孩子僅僅完成作業就萬事大吉,而應該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

讓我以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一句話來結尾吧: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孩子將來的命運如何?就看他今天是否養成了好的習慣。

第10篇

孩子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不滿足於瞭解表面現象,有強烈的求知慾和認識興趣。幼兒閱讀各種型別的圖書,可獲取社會、自然、人文、科學、語言、藝術等方面的基本常識、基本技能。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開闊其眼界、陶冶其道德情操,而且可以提高幼兒的語言、認知、概括、閱讀理解等方面能力。人生不可能什麼事都親歷為之,閱讀也是讓孩子多快好省地經歷各種事情的一個最好辦法。孩子提早進入閱讀階段,大量讀書,這樣可以增強其生活感受。讓孩子早早閱讀,就是讓孩子早早進入純潔美妙的圖書世界,使孩子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樂趣無窮、充實而愉快,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利於幼兒個性的形成與發展。

幼兒時期是閱讀能力及觀察能力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幼兒觀察的發展,表現在觀察的目的性、永續性、組織性、細緻性以及概括性上。這些觀察能力在培養幼兒早期閱讀活動中能充分展現。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圍繞某一問題觀察畫面。在閱讀活動中,幼兒需要通過對畫面、角色表情的比較、分析等思維形式作出簡單的判斷和推理。幼兒的思維在其自己不斷觀察、想象中逐漸豐富,在成人經常講解指點的刺激下得到促進,逐步從以具體、直觀、形象為主向幼兒晚期邏輯抽象思維形成過渡。

由於幼兒起初沒有閱讀能力,其最初的閱讀行為往往來自生活實際,即幼兒的閱讀一開始是一種成人與孩子的互動閱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種互動閱讀會適當進行調整,成人的講述成分逐漸減少,孩子的自主閱讀成分增加,逐步過渡到以幼兒為主的閱讀活動,幼兒的獨立性由此得到發展。同時,幼兒從讀不懂圖片內容、不會講故事到能夠複述一個情節、一段經歷,用自己的言語、語言表達方式講述一個故事,編自己想編的故事,具有一定閱讀能力。這一轉變過程使幼兒的自信心得到提高。

語言是人類交往或互動的一種工具,兒童的口頭語言發展驚人,他們樂於接受新鮮事物,嘗試用自己所學的語言解釋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國外相關研究表明,幼兒在早期獲得口頭語言的同時,很早就開始關注周圍環境中的書面語言,比如幼兒常常用紙和筆模仿成人塗塗寫寫不是字的字。而且他們獲得的早期閱讀經驗對幼兒口語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特別是有利於幼兒詞彙的增長,有利於幼兒對複雜語法結構的掌握。通過早期閱讀,幼兒可以有效地觸及書面語言,增長書面語言的知識,懂得怎樣“讀”和“寫”的初步規則,從而為日後的正式讀寫打下良好基礎。

閱讀有朗讀和默讀兩種方法。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內容讓幼兒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閱讀。如詩歌、散文等可讓幼兒朗讀,故事、小說、寓言等適合幼兒默讀。在幼兒朗讀時,要使幼兒發音準確、流利和富有節奏感,並使幼兒充分理解閱讀的內容。默讀則要讓幼兒注意分析文章的脈絡、層次,弄清段落之間、句子之間的關係,注意把握事件中的人物、地點、時間和經過,使閱讀成為有效閱讀。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建立在閱讀健康內容的書報和充分利用時間的基礎上的。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閱讀時,有必要為幼兒選擇適合其年齡特點和文化程度的材料。儘量使幼兒能夠廣泛閱讀有關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兒童讀物,防止幼兒“偏科”的傾向。更為重要的是,不能讓幼兒接觸不健康內容的書籍和畫報,使孩子的思想和興趣從小打下好的基礎,促進其身心健康的發展。此外,要指導幼兒充分利用時間進行閱讀,有效的閱讀是靠時間來保證的。因此,教師要指導幼兒利用茶餘飯後和各種空閒時間進行閱讀。同時,要提醒幼兒不要一次做太長時間的閱讀,以有助於幼兒的用眼衛生和身心健康成長。

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是閱讀能力的兩個重要方面。閱讀的速度慢,就無法進行廣泛的閱讀;閱讀的質量不高,對閱讀過的東西不能理解和掌握,就無法推動閱讀的意義。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提高幼兒的閱讀速度,可以通過有限時間讓幼兒讀文章,關鍵是提高幼兒的理解力。這就需要教師提醒幼兒在閱讀材料時,注意理解各個句子、段落和文章的意義,通過長時間反覆的訓練,培養幼兒良好的理解力,從而使幼兒閱讀質量不斷提高。

成人閱讀主要是閱讀文字材料,注重材料的內在邏輯聯絡和實際意義,目的是從材料中獲得有用的東西;而幼兒主要是閱讀形象直觀、圖文結合的圖畫材料,注重材料的趣味性和畫面的生動性,憑藉色彩、影象和成人的言語以及文字來理解以圖為主的讀物內容,從閱讀過程中獲得樂趣。除此之外,幼兒還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翻閱圖書的經驗、將畫面文字與口頭語言對應起來的經驗、讀懂圖書內容的經驗、成為流暢閱讀者策略預備的經驗。這些經驗的獲得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為此,教師在培養幼兒閱讀能力時需要的是耐心而不是急功近利。

兒童的行為是容易受人暗示的,因而,教師需要對幼兒的閱讀行為表示關注、感興趣和讚賞。如果教師能夠參與到幼兒的閱讀活動中,樂於回答幼兒提出的問題,樂於與幼兒一起看書,與幼兒討論其閱讀過的讀物等,成人這種對待閱讀的態度、行為將有利於幼兒對閱讀保持持久的興趣和進一步閱讀的積極性,使幼兒養成閱讀的習慣。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師的示範性,也就是教師身體力行和以身作則。幼兒的學習是一種模仿性學習,成人的榜樣是使兒童形成自我強化的源泉。孩子正是從教師身上看到了閱讀、學習的樂趣。研究早已發現,空閒時經常瀏覽報紙和雜誌書籍的教師更有可能使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若想讓幼兒對閱讀有興趣,教師首先要對閱讀有熱情。

對於幼兒在閱讀中取得的成就、成功,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以進一步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揚起閱讀的風帆。在幼兒的心裡,教師的形象是高大的,教師的表揚會獲得幼兒的認可。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更多的表揚、鼓勵激起他們奮進之心。如果一個孩子每一次閱讀後都能產生“今天學會了一個新詞,真聰明”等閱讀評價,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就會不斷被激發出來。當幼兒在閱讀中遇到障礙時,教師仍然要及時進行引導激勵,讓幼兒重新煥發出閱讀興趣。

加強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重要的是提高認識,重視思想,明確提高幼兒閱讀能力培養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不斷加強努力,就一定能在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上取得好的效果文章。

第11篇

閱讀是國小語文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這就要求我們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只有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將教師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才會努力尋求閱讀機會。因此,教師要在閱讀實踐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

首先,要確保閱讀的時間。讓閱讀課進入課堂並堅持做到五個“每”即:每週安排一課時作為閱讀課;每個學生擁有自己的讀書剪貼本或讀書筆記本;每天在家讀半小時以上書報;為每個孩子建一份閱讀檔案,隨時記錄孩子的讀書情況;每學期參與班級“小書蟲”獎的評定。使孩子們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讀書成為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次,要教給孩子讀書的方法。教會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就能逐步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習慣經反覆訓練可以成為天性中的一部分。林語堂在談讀書說道:“讀書須膽識、有眼光、有毅力。”這可作為我們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一面鏡子。培養查閱的習慣。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於難以認識、理解的字、詞、句及查閱工具書,直到弄明白為止。如有輔助資料應儘量參照、查閱、以加強理解;培養做讀書卡片的習慣。將文章的內容濃縮在小小的卡片上,將書讀薄,將優美的語句或新瞭解的知識摘抄下來,建立自己的資料庫;培養與他人交流閱讀心得的習慣。交流可以使模糊的問題清晰,可以觸發出新思想的火花,交流心得可以領悟整體、體味區域性,並充分體驗到讀書的樂趣。

最後,創設良好氛圍,熱愛閱讀。在班裡建立起一個小的讀書區,在讀書區裡,有孩子專用的書架,有屬於自己的圖書,這些書必須是孩子喜歡的,適應學生的讀書能力。利用家長會培訓家長,使他們明白了閱讀的重要性,得到了他們的支援。家長在家中擺滿各種有趣的書籍,讓孩子可以順手拿來翻看與欣賞。要使閱讀成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要使閱讀成為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這需要身教。如若父母視閱讀為生活樂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會樂於讀書。父母經常津津有味地讀書看報,對待書報總是興趣盎然,孩子會覺得讀書很有趣,對書籍充滿著好奇。家長在輕鬆的氣氛下,可以安排一小段時間,與孩子一起讀幾分鐘書。可在外出時,帶上一兩本書,在公園裡,在郊外,在河邊,在清新的空氣下,在鳥語花香的環境裡,與孩子一起讀上幾段書。這樣,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引入圖書世界,使讀書成為孩子的消遣活動;巧用故事懸念誘發閱讀興趣。對於少讀書或不願讀書的孩子來說,聽故事是沒有負擔的,反而能從講者聲情並茂的敘述中瞭解情節,認識人物個性,知道事物善惡。學生對聽故事是樂於接受的,家長、教師可利用這個機會引導學生看書,推薦書目,達到激發興趣,擴大閱讀量的目的。“放任自讀”任其讀。課外閱讀應是自主、自願的閱讀,該讀什麼或不該讀什麼應由學生興趣決定,只要內容健康,學生愛讀什麼就讓他們讀什麼。所謂感興趣,就是好些熟悉的或不很熟悉,不知道或知道的不清楚的東西,這樣的文章和書籍讀起來很輕鬆,又能獲得新鮮感,精神很愉快。對剛接觸書籍的孩子來說,激發其興趣,“放任自讀”是最合適不過的,不要管他讀什麼書,就算是幽默笑話也任其讀之。教師的這種“放任”態度是寬容的、心中有度的。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無拘無束享受閱讀樂趣,點燃心靈的火花。

總之,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堅持不懈。真正讓學生養成自覺讀書的習慣。這些感受均來自於這次認真研讀課標以後,今後我還要繼續學習,以獲得更大的收穫,提高自身的素質,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

第12篇

作為一名家長,由於工作的原因,平時對孩子關心的很少,但是自從兒子上學以後,我發覺我也能擠出時間兒子一起讀書,在充滿父子、母子親情的氛圍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裡。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以下是我這幾年來對親子閱讀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選好孩子“愛看”的書,使孩子對書產生好感。

孩子愛不愛看書,與父母的培養技巧很有關係。在孩子學習閱讀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對提供給孩子的書刊進行精心的挑選,儘量給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觀漂亮、內容豐富有趣、情節發展符合兒童想象和思維特點的圖畫書,如動物畫冊。

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他們喜歡的閱讀方式是一會兒翻翻這本,一會兒翻翻那本。對此,家長不必過多的去管他。通常,在這一階段,只要是孩子願意把一本書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長就應該感到心滿意足了。因為,這類表現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閱讀心理,是孩子在閱讀求知的道路上邁開重要一步的標誌。

三、把閱讀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儘可能為孩子提供輕鬆自由的閱讀環境。

閱讀是一種求知行為,也是一種享受。因此,家長除了需要對真正有害於孩子的書刊進行控制外,不應對孩子所讀書刊的內容、型別和範圍進行人為的約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讀書刊的內容範圍越廣越好。一般說來,從上國小開始,大部分孩子在閱讀內容的選擇方面已逐漸形成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對此,家長應注意觀察、瞭解和引導,不宜過多地干涉。美國圖書館學教師蘇珊羅森韋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計劃閱讀,那註定不會長久。”

四、親子共讀,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

在家裡,父母應儘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書,做孩子的閱讀榜樣。同時,還可經常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然後大家一起分析、討論。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閱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閱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

讓我欣慰的是兒子在小的時候,我們就注重了培養他的閱讀能力。我記得,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買了《安徒生童話》、《成語故事》、《伊索寓言》、、《唐詩故事》等音樂和朗誦磁帶,每天在他睡覺前聽上半個小時,天長日久,這些故事,能脫口而出地運用幾則成語,讓我們大感意外。兒子上學後,我們給他買了《親愛的漢修先生》,《父與子》、《草原上的小木屋》、《浪漫鼠德佩羅》等兒童書籍,讓他閱讀,還經常帶他去圖書館,讓他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拓寬視野。這對孩子的記憶和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以及各方面知識的積累很有好處。

總之,閱讀能給孩子帶來愉悅感,閱讀,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對文字的理解能力,運用語言的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有益的。另外,好的讀物,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充套件孩子的視野。關於閱讀,一定還有很多好的方式和方法,只要我們有一顆愛孩子的心,不斷探索,不斷思考,一定會引領自己的孩子成功的走過這個語言的關鍵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