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同桌的你》觀後感5篇 《情竇初開的邂逅》

欄目: 其他文案 / 釋出於: / 人氣:1.21W

電影《同桌的你》是由中國香港導演陸川執導的一部青春愛情片。影片根據作家樂小編寫的小說改編而成,以略顯樸素的故事情節和真實細膩的表演贏得了觀眾們的熱烈反響。影片聚焦於國中生活中的友情和愛情問題,讓人回憶起那段單純而美好的青春歲月。

《同桌的你》觀後感5篇 《情竇初開的邂逅》

第1篇

?同桌的你》的男女主角我都比較喜歡。周冬雨有學生的純情,林更新有大男孩的帥氣。同桌的你是年少時候的完美。儘管我沒有一個像林更新那般帥氣的同桌,但是那份青春年少的感覺還是一樣的。儘管那時候的我,那時候的同桌們都記不大清楚了,也沒有和同桌去談場戀愛,但是依然覺得那時的完美。只是故事的最後,兩個彼此相愛的人,在同桌的你的婚禮上,喝著悶酒,訴說著這麼多年來的努力和來自現實的打擊,感嘆著這麼多年我們都變了,回不去了,感嘆著他們輸給了現實。如果說兩個人因為性格不合,因為彼此不在相愛了,甚至是一方不在愛了也是能夠理解的。但是如果我們內心相愛著,但是沒有勇氣去說出愛,沒有勇氣去挽回愛,找一個最通俗的藉口——現實。其實,現實沒有任何罪,有罪的是他們自己。最後在教堂,女主角站在牧師前,幻想著男主角帶他逃婚的場面那般讓人血脈賁張。但是,事實是男女主角各自懷著心中的遺憾默默地理解了這一切。他們活的都不再那般有生氣,有活力,有朝氣了。但是,為何不可呢?現實是客觀的,但是人是活的。不難看出,女主角的新郎就是現實的代表,女主角走進了現實的懷抱,嫁給了現實。如果她心裡帶著遺憾難過;或者和新郎一齊得不到心靈的滿足,那都是她自己活該。男主角也一樣,不知情的他,最後才明白女主角這20xx年來最他的思念和無奈,他沒有勇敢的抓住他的愛,他也已經被這個社會現實給壓扁了。他在強大的現實——女主角老公的面前,退縮了。如果他們難過不幸福那都是活該的。年輕的人們,需要活的勇敢一點,勇敢地選取,勇敢地愛,勇敢地表達,勇敢地過這一生。如果他們努力在一齊了,但最後分開也是沒有遺憾的。遺憾美是留給那些有遺憾的人的藉口罷了。真真切切努力了,坦坦蕩蕩沒有遺憾。愛人也罷,朋友也罷,畢竟這些人才是會讓你感到幸福的人,會陪伴你一生的人。

看過這樣一句話:成功就是按照你自己的想法過完這一生。

人生之路漫漫又悽悽,說短不短,說長不長。這一生過的好壞,只有自己清楚。別人看到的那都是現實。只有自己感受到的才叫生命。

《同桌的你》觀後感5篇 《情竇初開的邂逅》 第2張

第2篇

看這部電影很長時間了,剛剛又把觀後感翻出來,雖然有些故事情節已經忘記,但是寫的觀後感有時候比故事情節更加珍貴。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林一和周小梔起初都夢想著在美國能有彼此的二人世界,夢想著一場在教堂舉行的特別的婚禮,憧憬著一片光明的未來,但是隻因周小梔沒有被斯坦福的錄取、沒拿到美國簽證而使一切化為泡影。

同窗,在我們的生命中應該是有重要一筆的,應該是一起瘋過,一起坦誠相待過,最後到老了一起追憶往昔時,還能再次一起笑、一起哭。

青春終將逝去,沒有因為人的意志而停滯不前。青春如歌,悅耳而歡樂;青春如酒,香醇而醉人;青春如戲,終有曲終人散。

當心中有一個能讓你有慾望去實現的夢想時,就應該去尋找通向夢想的那條路,而不是馬上去追求夢想。我始終反對盲目不理性的行為。

當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未來時,可能大家都打扮的外表光鮮,但光鮮的外表下面其實可能隱藏著還在滴血的傷口,不要揭穿,也不要害怕。

7.在人的骨子裡,就應該有一點血性,只是什麼時候會激發出來的問題。

血性每個人都有,它與理性並不矛盾。當血性被激發出來會使理性的效果成倍增加,血性和理性通常上是協助作用。但是當血性氾濫的時候,很可能那就不是血性而是藉以血性之名的痞子行徑。

林一因為從國中情竇初開之時,就對周小梔有愛慕之情,這成為他的奮鬥的動力,使他成功實現了從一個不愛學習的人到拿到美國簽證的蛻變,而周小梔因為放棄了北大去追隨愛情的腳步而離她最終的斯坦福夢越來越遠。也許,從林一高中的那次選擇之後,就註定他倆不能在一起。

在那鳳凰花開的路口,幾度花開花落後,可能再也不能並肩而行,但是希望我們帶著對方的祝福,伴隨著自己直到永遠。

第3篇

當年一首歌曲同桌的你,唱出多少正直青春年少以及奮鬥青年和有所成中年的真實的內心告白,今年,一部同名影片《同桌的你》把青春懵懂,高中的熱情以及最扣人心絃的甜蜜愛情演到了每一個從青春年少走過來人的心裡,每一個男孩青春裡心裡都有一個周小梔;每一個女孩青春年少時都擁有一個林一,在電影院裡,只是透過螢幕我們好像也觸控到了自己的青春,熟悉的場景,熟悉的影子以及熟悉的愛情,同桌的你,青春的回憶,我們是不是也笑著笑著就哭了。

此片影片採用倒敘,回憶和想象的方式完結,倒敘的開始就讓人覺得傷感,回憶的片段讓人覺得心裡暖暖但有時又夾雜淚水,想象的尺度讓人覺得好笑,但又迴歸於影片的靈魂——回憶,感傷,青春。

同桌的你,十年後的相聚都已物是人非,周小梔問林一,如果當初你知道我去不了美國,那你還去不去,林一的回答讓我心涼了一剎那,去!因為我不是當年的林一,你也不是當初的周小梔,此時的影院是毅然安靜的,女主角訴說著男主角在美國的一切,包括生活習慣,日程安排,以及接二連三的換房子等等,我沒去美國,我真的沒去美國。

而這些瞭解,這些話語我聽見了影院人們的流涕聲,這流涕聲是共鳴嗎?我不曉得了。以致最後在周小梔的婚禮上,有一段假想,林一搶新娘的橋段,最開始,我以為是真的——林一和曾經一個宿舍的兄弟,再次一起為愛而戰!看到這兒,最開始還不知道是假想的時候,我還真在想:“這,現實嗎?”事實證明,我已經不再年輕了;電影導演和編劇也不再年輕了,他們最終選擇了用最殘酷的現實,去告訴觀眾:“你們,已經不可能再一起了;你們,再也不復當年為愛的勇氣。”沒人會認為林一很慫,因為很慫的另一個替代詞就是成熟的理智,那個一起為愛而奔的年紀,早已離林一、離我們遠去。

所有的青春,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感情,和那些所有刻骨銘心的愛,都伴隨著女主角的一句:我願意而終結,沒有深刻,這並不是一部要講深刻的電影。看了這部電影,你要是還能想起自己的青春,要是還能想起自己的愛情,也就夠了。

整部影片中有那麼多值得玩味的話,又有多少戳穿了現實人想保護自己的心,同桌的你,你還好嗎?

第4篇

剛從電影院回到家,開啟音樂播放器,模式調到單曲迴圈同桌的你,悠揚的歌聲響起,記憶湧現。

在還沒進電影院的時候,一朋友說:“有歡笑有淚水”,沒讓她劇透,但那時就在想,過程你讓我怎麼哭都行,但是給我個歡笑的結局……

電影《同桌的你》講述了一對相伴走過學生時代的同桌。從國中時代二人成為同桌,而後一起經歷高中、大學,隨著時間的流逝,青澀的相互喜歡也自然進化為濃烈的海誓山盟。而甜蜜的情感也不會一帆風順,隨著那時間總是會讓很多曾經美好的夢想成為泡影。或者當相愛的兩人天各一方,愛情會否被現實打敗?當十年後的重逢卻是在女孩的婚宴。

在其影片中,故事裡的事件與事件之間毫無關聯,前一秒中還處於手術的生死時刻,下一秒立刻煙消雲散。電影中所發生的各種事件對於人物和人物關係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他們就好像是得了失憶症,根本不記得前一秒發生了什麼。前一晚剛剛邁過了禁忌的界限,第二天卻依然還在討論每天能當幾分鐘的男女朋友。這種單純甚至透漏著那麼一點兒詩意。

或者說,從影片《那些年》到《致青春》裡,不知道還有多少荷爾蒙噴滿熒幕,又有多少眼淚浸溼紙巾,但哭過之後幾番感慨我們的生活依然要繼續,有條不紊。而電影《同桌的你》在今年的青春電影中有些不一樣,男主角擺在講桌旁的座位,或許你犯錯時也被罰坐過;女主角爬到三樓砸破玻璃讓男主角逃出隔離樓,或許你也這麼明知是錯卻義無反顧過;你或許沒有遇到和兄弟一起追的女孩,沒有遇到過青梅竹馬至成年的發小,但你總會有一位同桌,幫你削過鉛筆,也刻過你的橡皮,給你傳過紙條,也打過你的小報告。

故事結束了,伸手悄悄的抹掉眼角的淚水,一起去的朋友說,為什麼,結局為什麼不是想象中那樣,用那些年裡的一句話,柯景騰說:看見你喜歡的女孩,真正的幸福時,你會真心的祝福她的……

想起了自己那些青蔥歲月,那些陪我一起同笑,同哭,同青春的你們,我想你了……

第5篇

今天,本來應與我最好的同桌去看《同桌的你》的,但他因故臨時缺席了。好吧,還是來談談觀感吧。

一開始,似乎看到了曾經那個同桌的影子:用紙阻著流鼻血的鼻子,從理科生轉文科生,甚至突如其來為配合劇情的大雨。

可是,越看到後面,我越覺得好似《致青春》及《中國合夥人》的影子。

“我們”那一代人的青春為什麼總和美國扯上關係,你的同桌裡去美國的是多數還是少數。為什麼分手總在大學畢業,既然要殘酷現實,那可知真正的現實是,不是每一次久別重聚雙方都可以把之前的每一次誤會,錯過的真正原因說的一清二楚。也許用鏡頭語言表達要比從嘴裡說出更有感染力吧。另一個讓我感覺這三部片子像的原因可能是音樂。懷舊歌曲再次被濫用。如果說開頭用口琴吹奏《同桌的你》讓人倍感貼切和親近,那後來的《champion》就顯得太過矯情,最後又來一遍《champion》更是讓人雞皮疙瘩。中國電影人,可否用心原創電影音樂,當這些懷舊老歌都被用過來時,你們還有什麼藉口打懷舊牌呢?胡夏註定要走“青春之歌”路線了嗎。其實我覺得采用原版也未嘗不可。你想懷舊,又想創新,結果搞的不痛不癢。當然我也相信,喜歡費翔的那個年代,或說南斯拉夫的大使館被炸的時代,還沒有“我靠”“苦逼”這些詞彙。更別提借反話“後浪”“校外”替“新浪”“校內”打軟性廣告及硬說“facebook”是中國人的idea。

當然,在“周小梔”酒後吐真言一段,我周圍有女性抽泣的聲音,導演的目的達到了,他就指著這兒狠煽下情呢。可在我看來,就像前文所述,一,不是每一種誤會都有機會說清道明,用鏡頭拍出事件過程遠比用一張嘴講來的張力更大。二,人生中,正是因為有很多無法說清楚的事情,才成為人心上永遠的一顆硃砂痣,一種殘缺的遺憾之美。

現在想想,如果讓我自己去拍一部致敬自己青春的電影,或者拍自己當年經歷的與同桌故事的電影,我肯定不會這麼拍。

最驚喜的是看到王嘯坤在裡面的演唱,哎呀,多年不見,瘦了啊。但是很放得開,很好,加油,嘯坤!希望以後電影主題曲是你唱。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