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研學的心得體會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3.02W

一個精心打磨的心得體會需要通過實踐經驗的積累來不斷提高,讀完一本書後,我們應該總結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和體會,寫下一篇精彩的讀後感,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研學的心得體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研學的心得體會6篇

研學的心得體會篇1

為期兩天的日照、青島千餘師生研學活動,經過晨曦人的精心籌劃與多方協調,已圓滿結束。而且所有師生皆平安、有序。效果也遠超想象,轟動菏澤、日照、青島三座城市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

二十多輛車、千餘人的晨曦人,浩浩蕩蕩、規模空前,每到一處,都令人震撼。儘管外出人員僅為我校三分之一,也沸騰了每一個落腳點,讓每一個見到我們的人都歎為觀止;統一著裝、步調一致、昂首挺胸、大步向前,浩浩蕩蕩,威武壯觀,彰顯了一個大晨曦的風采!

晨曦有多強大,我們就有驕傲和自豪,一路上,我們探索自然、欣賞風光,也被行人看作一道壯麗的風景,投來驚豔的目光:他們有的微笑著伸出拇指,有的真誠伸手相握,還有的低頭彎腰認真仔細地看我們胸前的校徽……我們就這樣在欣賞與被欣賞中笑著、走著。

孩子們有多可愛,我們的勞累就能轉化成多少幸福與快樂!別看他們在教室裡、課堂上曾是我們的遺憾和困惑,在自然中他們是那樣的認真與專注,不管是沉思還是微笑,是靜處還是嬉鬧,在我的眼裡都是生動的`詩、流動的畫,勝過閱讀美文千篇,欣賞名作萬卷,近距離的天人合一,讓我辛苦著,也幸福快樂著!

研學見證了晨曦的日益強大,也迎來了多處景觀的禮遇;不管是交警的主動呵護,還是電子屏上暖人的歡迎,不管水中舞者的揮手致意,還是海底世界中拉出的歡迎條幅,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的實力所贏得的尊重!所以,一路上,我們驕傲自豪著,也激動著!

我們的大晨曦啊,研學也日益高大上!

研學的心得體會篇2

1、既能寓教於樂,也能激勵學生。研學旅行,讓學生覺得很興奮,出發前,每一個走出校門、準備登車的學生的步伐都是那麼輕盈而有活力,他們“裝備齊全”,胸前掛著數碼相機、腰裡裝著智慧手機,興奮之情溢於言表。路途中,車裡的學生們唱著歌,氣氛非常活躍。

2、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研學旅行中,華穗農莊組織活動細緻到位,在活動一開始就通過一場熱血沸騰的升旗儀式來點燃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榮譽感,我校學生在團隊活動中各方面表現突出也得到了承辦方華穗農莊教練的高度評價。通過集體活動,培養了學生集體意識,關心他人意識,培養了團隊精神。

3、增進了與教師和同學之間情感。通過同行、同吃、同住、同研學,教師與同學,同學與同學之間的感情變得非常融洽。有的.學生看到教師揹著物品,搶著幫教師提。有的學生物品丟了,同伴主動幫助他尋找。親其師,信其道,相信研學過後,師生關係會更加和諧。

4、增強了學生安全意識。此次研學旅行活動安全方面做得很成功,沒有出現一點事故。學校領導最擔心的就是安全問題,173多人集體外出,就餐、行車、意外事故等,每項都令人揪心,但由於組織到位,事前有預案,每次在學生離隊後的整合中帶隊老師都要親自清點學生人數,每輛車至少有2位指導教師敦促教育,安全方面沒有出任何問題。另外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也較強,能聽從帶隊教師和導遊的安排。

研學的心得體會篇3

20xx年5月12日,我有幸參加了學案導學教研學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理論知識,進一步感受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學案導學這種授課模式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由“學會”變成“會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本事。

一、“學案導學”要求教師著力提高三個方面的本事:

一是“課堂公關”本事。教師必須在“導學案”的輔助下,在教學中激勵、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經過創設寬鬆氛圍、表揚閃光點、小組競爭、個別座談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樹立“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參與,我歡樂,我提高”“我的課堂我做主”等思想,實施“三先”:題目讓學生先做,問題讓學生先想,答案讓學生先說。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是“教學導演”本事。在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導學案”,為學生創造表演的舞臺,讓課堂充滿魅力。教師必須減少語言密度,精講教學重點,必須根據教材資料,靈活使用教學手段,做到寓教於趣,寓教於情,使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亢奮狀態。

三是“指導催變”本事,讓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要求每個備課組選定一名首席學法指導教師,開展經常性的集中學法指導,在每週固定時間組織班級開展學法交流活動,為自主學習供給方法保障。

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徹底拋棄以往那種“不講不放心。教師在講臺上自我陶醉,學生在下頭渾渾噩噩。教師只為自我完成教學任務而不關心學生學的情景”等種種傳統做法,不包辦,不搞一言堂,不要認為課堂上多講幾個題就是課堂容量大了!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容量”、不要認為喧囂的課堂氣氛叫“活躍”,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給每一個學生供給表現成功的機會。

二、學案編寫至關重要

學案的編寫是整個導學過程的最重要的環節,要求教師對教材要有很深層次的理解、對知識點要正確地把握、對學生的“學情”即“認知程度”要有足夠的瞭解,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教師才能進行學案的編寫。在突破某個知識點時,以往“教案”無非就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然後“灌”給學生。而“學案”的不一樣點就在於,把新知識點“問題化”,就是把新知識點拆解成學生能夠經過思考就能解決的“小”問題,每個小問題點解決後,新知識點即所謂難點的解決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

一篇好的學案,應能充分體現導學的功能,把知識問題化,即經過學案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閱讀課本,帶著問題去主動思考課本知識,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最大程度的還原科學發展的過程,有利於學生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由此可見,學案的實施,看似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變“懶”了,實則不然,課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到達目的!倒是原先的“滿堂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懶”了。

三、課堂上的具體操作

課堂操作要避免兩個誤區:一是單純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不管不問,“放羊式”。二是學生預習後教師再逐一講解,對答案,“灌輸式”。教師應當根據學生自主探究的資訊反饋,有目的地運用導語、演示實驗、歸納總結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對疑難資訊適時點撥引導,對難度較大的傾向性問題給予精講,要畫龍點晴,以實現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難點的突破,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準確把握學情,進行二次備課。

另外,在課堂上比較常用的一種模式就是“兵教兵”,這種模式在講評課及複習課中比較實用,“兵教兵”抓住了學生出錯後急於糾錯和學生樂於討論,喜歡簡便活潑課堂的心理特點,放手發動學生,經過板演、解析、點評、提問、討論等形式使問題暴露,不知不覺中解決。例如板演環節,不必須只是計算題,還能夠是選擇、填空。因為這類問題暴露不明顯,經過出錯學生板演、解析,其他學生點評、提問、討論能較好地解決問題。

“兵教兵”講評方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師來說,第一,課前要進行更詳盡的備課,統計出錯率、出錯點、出錯人,設定有層次的問題,有必要的輔以變式題、補救題,進行方法提煉等。第二,必須做到精講點撥,“兵交兵”效果雖好,但耗時較多,教師必須駕馭好課堂,適時設問、啟發、提煉,儘量少講,把機會留給學生。第三,靈活機智應對學生討論中的問題,對學生討論結果進行到位的評點、總結。這要求教師有更深厚的知識儲備。

對學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勵學生。做題時能認真對待,出錯後能認真糾錯,上課時認真聽講,這樣一來學生的主動性就調動起來了。第二,學生樂學,不再是教師一個面孔一個聲音,每個學生都可能成為這節課的“教師”。學生興趣高了。第三,鍛鍊了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本事。

四、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

1、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從整體上體現較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絡,設計出貼合學生實際情景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自我的學習目標,以及自我將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和要突破的難點知識。

2、設計的問題要有啟發性,對課本中學生難以理解的資料有適當的提示,配以必須數量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的本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3、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從教師設計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教師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為學生做好舊知識的鋪墊。舊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

第二,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做好記錄,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課堂,這樣做一方面能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本事,另一方面又能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而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一旦構成,往往能使學生受益終身。

研學的心得體會篇4

20xx年5月28日~31日,受學校選派,有幸參加了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聯現代中學召開的“全國中學“學案導學”高效課堂研討會”,收穫頗豐。

收穫與感悟

教育戰略主題是素質教育,其三個基礎是:(1)身心健康;(2)走向社會;(3)終身學習。

因此,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律習慣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學校、課堂讓師生開心、童心、愛心的詮釋——快樂的人生是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追求的目標。“以學定教,樹立‘生本課堂’”是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必然思路和方向。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走走停停”是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有力的抓手。這樣才能讓學校成為師生提升生命質量的綠洲。

我看到了“教學案”或者叫做“講學稿”之所以高效,是因為“學案”站在“如果我是學生,我該思考什麼?”,這樣最重要的解決了備教材與備學生的有機統一,即指導學生自學;是因為她做到了“以學定教”,她做到了“講不講由學生,學不學由老師”,她做到了“老師堅決不講學生自學就懂的,老師堅決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仍然不懂的,老師只講老師講了學生才懂的”,這樣一來,就能做到老師和學生課堂上不疲倦,就能做到老師和學生課堂上輕鬆愉快;是因為她充分發揮了合作學習小組的作用(東聯現代中學數學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已經嫻熟到了“自動化”的程度)——實現了“兵教兵”、共同進步,這樣合作學習小組內、班內沒有競爭,只有合作,學習的氛圍輕鬆而濃烈;是因為她要問題的設計來突現數學思想和方法,而且問題的設計還兼顧了問題的各個角度,還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生;是因為她依託問題的引領,在各個環節上均執行“走走停停”,這樣既重“教”又重“學”,要求學生又會“做”又會“講”還會“反思總結”(這就重新構建了學生的認知體系,這就形成了新的技能),特別是對於學生的各種操作上的落實就非常到位;是因為她站在中等及以上的水平設計教學,利用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群體的互助“共同提高”……

同時,我看到了改革成功者們的毅力和決心,我看到了改革成功者們的敢撞敢幹的勇於探索、勇於進取的精神,特別是其決策者。

反思與建議

反觀我自己的課堂和我們學科組老師們的課堂,對於學生“身心健康、走向社會、終身學習”的關注是不夠的,因為我們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做了多少題(還不是能做多少題)、能考多少分。甚至於少數老師還奉行“時間+汗水”等陳舊的、折磨師生的課堂教學模式。雖然我們也做了一些嘗試——我們的“學案”在結構上與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聯現代中學是非常相似的(他們多出了“自學檢測” ),我們的“學案”在研發流程上與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聯現代中學是完全一致的,我們的“學案”在使用上與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聯現代中學是基本一致的(他們採用的是“教學案”或者說“講學稿”)。但老師們始終被“分數”緊緊地束縛著,始終不敢摒棄“題海戰術”。

建議學校組建教育科研骨幹力量對“教學案導學”進行深入的研討和消化,形成適合我校實際的、獨具特色的、有效甚至是高效的模式,並用這有效甚至是高效的“模式”象東聯現代中學等改革成功者一樣來“逼迫”部分老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強行推廣。

研學的心得體會篇5

“導學案”導學是相對於傳統的“教案”教學而提出的新型教學模式。所謂“導學案”,是教師在充分了解了學生情況、教材、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把握教材的特點和教學要求,從學習者的角度為學生設計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導學材料。經過兩年時間的探索,我對“導學案”導學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體會,現將我實施“導學案”導學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精心編寫導學案,為課堂教學提供前提條件。

教師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我課前準備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編寫導學案。導學案不同於教案,教案是為教師組織教學活動服務的,導學案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同時又要體現導。打造有效課堂,追求的是三化:知識問題化,問題探究化,探究層次化。因此,我在編寫導學案時主要通過由淺入深、層次性的探究問題逐步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探究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能力。

編寫導學案,首先要設計好學習目標。這個目標不是我們想當然的目標,在不同的階段,學生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新課標都是有要求的。如新課標對高中語文必修④第二單元目標就有如下的陳述:瞭解詞的一般知識(詞牌、詞的題目、詞的發展成熟過程等);瞭解詞的特點(長於鋪敘、迴環委婉、漸次遞進、不大開大闔等);體會詞的章法(上下片如何過渡、情感如何貫通等)。這一規定就是這一單元課文學習的重難點,也是我們要完成的目標。因此這一單元課文設計導學案目標就要圍繞這一點,並根據課文的思想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柳永詞兩首》這一課導學案我設計的目標是:

1、瞭解詞的相關知識,瞭解作者柳永。

2、反覆誦讀,流暢背誦,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優美的意境。

3、學習柳詞中善於點染、鋪敘、融情於景、虛實相生的藝術特點。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問題的設計才有核心。也就是說,導學案中的問題要圍繞目標進行。目標是問題設計的方向,問題是為目標服務的。

編寫導學案,其次要做到知識問題化、問題探究化、探究層次化。在問題的設計上,要體現層次性,層層深入、環環相扣,體現“導”的特徵。對淺層性問題,我要求全體學生掌握,對深層次的問題,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我在設計時做上“ ”號,指明由“a”層或“b”層的同學做,這樣學生的學就有了明確的目標,“c”層的學生也不會因為沒有做完而不交導學案了,而“a”、“b”層的同學也有了深層思考的問題。同時我在批改導學案時也能更好地瞭解學情。探究性的問題要充分體現討論性、探究性、深層性。例如,我在教學《望海潮》時,就設計了兩個探究問題:

1、《望海潮》中數量詞的運用使詞體現出不一樣的風格,請結合其中的數量詞來分析本詞的風格特色?

2、“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句中,哪兩個詞用得好?若將“卷”字改為“推”字好不好?為什麼?同時問題設計時也要有具體的方法指導。如《勸學》的導學案中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對照註釋,逐字逐句翻譯課文,對翻譯中的疑難點做好標記。”這裡,既有學習的要求,又有方法的指導。

二、活用導學案轉變學習方式,全面提高課學實效。

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式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聽得“暈頭轉向”,可謂“你講你的道,我睡我的覺”,起不到課堂教學應有的效果。如何改善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我使用“導學案”導學中是這樣做的:

1、學生獨立自學

學生的獨立學習,是讓他們獨立思考去發現去感悟。這種獨立自學中有思維的培養,有語感的積澱,更有創新的火花。獨立自學是交流的前提,沒有獨立自學,沒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與認識,那麼,在合作學習中只能是觀眾和聽眾。

為了讓學生充分獨立自學,我做到在時間上“放”,即把晚自習全部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放手學習。自從使用導學案以來,學校硬性規定所有晚自習教師都不準講課,這給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上課前一兩天我就把導學案發下去,要求學生利用晚自習獨立思考,完成導學案上面的練習,而且還要求學生當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結果時,要整理自己的思維,從心理上做好與人交流的準備。

2、小組課堂群學

明代學者顧炎武說:“獨學無友,則孤陋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在獨立學習基礎上的群學,有利於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學生在獨立自學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將問題交給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共同解疑。

為了小組課堂群學,我採用異質分組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即將男生和女生、本學科學習較好的和有一定困難的、性格內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種互補。二文班共有34人,我將其分為6個小組,每個小組5-6人。小組中只有兩種角色:一種是學習的操作者,一種是學習的檢查者,這兩種角色由小組成員輪流擔任。當一名成員向其他人說明自己的理解過程或陳述自己的觀點時,其他成員要對其發言進行評價。

在小組課堂群學中,教師要深入各組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發現個別學生不能認真參與交流,做與合作學習無關的事情,或個別小組交流不認真,都要及時地加以引導,提出明確的要求,確保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開展,並且不流於形式。在討論中,學生時常會出現因為思維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況,此時教師要做必要的啟發和點拔,引導學生再讀書,在讀中解決重難點,把讀和議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就是在獨立感悟和合作學習的探索過程中,加深理解,進行自主讀書,真正地發揮主體作用的。

3、全班交流、共同釋疑

合作學習最終要讓各小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交流的內容一是認知與技能方面的,二是過程與方法方面的,三是情感與價值觀方面的。學生交流的不僅僅是知識,還包括方法。在交流過程中,對學生在小組群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適當加以點撥,提交全班探討共同釋疑。同時,教師還要不斷提醒學生注意傾聽發言,記錄下自己沒有想到的,從而達到了更大範圍的資源共享。

在全班交流中,我採用兩種方式:自由發言式和中心發言人發言式。自由發言式可以給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同學充分展示自己見解和才情的舞臺。中心發言人發言式中中心發言人是輪流擔任的,每個人的機會是均等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合作學習中消除權威,體現地位均等與機會均等。培養學生平等合作的意識。小組發言人由組員推選,不同的活動由不同的人員代表發言,每個人都獲得發言機會。中心發言人的交流代表的是小組而不是個人,師生對中心發言人的評價不是對其個人的評價,而是對這個小組的評價。自由發言式和中心發言人發言式兩種方式交替使用。評價時採用個人計分和小組計分相結合的方法,每個月選出兩個表現優異的小組和四個表現優異的個人分別加以表彰,並頒發獎品和我自己設計的獎狀。

自實施課改以來,學生成績、能力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在20xx年上學期期末考試中平均分超四中近十個百分點,20xx年學考語文全部合格,且最高分達到了98分。現在,我終於明白了“給學生一個機會,學生還老師一個驚喜”這句話的含義。

“導學案”導學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探索任務,這其中我有喜悅也有迷茫,但更多的是看到了學生能力的提高與發展。我堅信只要努力,就會有進步!

研學的心得體會篇6

——高錦龍我抽時間學習了《學案導學問題解答》一書,從中學到了很多理論知識,進一步感受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學案導學這種授課模式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由“學會”變成“會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下面就學案導學談幾點體會:

一、“學案導學”要求教師著力提高三個方面的能力:

一是“課堂公關”能力。教師必須在“導學案”的輔助下,在教學中激勵、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創設寬鬆氛圍、表揚閃光點、小組競爭、個別座談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樹立“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參與,我快樂,我提高”“我的課堂我做主”等思想,實施“三先”:題目讓學生先做,問題讓學生先想,答案讓學生先說。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是“教學導演”能力。在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導學案”,為學生創造表演的舞臺,讓課堂充滿魅力。教師必須減少語言密度,精講教學重點,必須根據教材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手段,做到寓教於趣,寓教於情,使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亢奮狀態。

三是“指導催變”能力,讓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要求每個備課組選定一名首席學法指導教師,開展經常性的集中學法指導,在每週固定時間組織班級開展學法交流活動,為自主學習提供方法保障。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徹底拋棄以往那種“不講不放心;老師在講臺上自我陶醉,學生在下面渾渾噩噩;老師只為自己完成教學任務而不關心學生學的情況”等種種傳統做法,不包辦,不搞一言堂,不要認為課

堂上多講幾個題就是課堂容量大了!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容量”、不要認為喧囂的課堂氣氛叫“活躍”,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成功的機會。

二、學案編寫至關重要

學案的編寫是整個導學過程的最重要的環節,要求老師對教材要有很深層次的理解、對知識點要正確地把握、對學生的“學情”即“認知程度”要有足夠的瞭解,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教師才能進行學案的編寫。在突破某個知識點時,以往“教案”無非就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然後“灌”給學生。而“學案”的不同點就在於,把新知識點“問題化”,就是把新知識點拆解成學生可以通過思考就能解決的“小”問題,每個小問題點解決後,新知識點即所謂難點的解決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學案,應能充分體現導學的功能,把知識問題化,即通過學案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閱讀課本,帶著問題去主動思考課本知識,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最大程度的還原科學發展的過程,有利於學生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學案的實施,看似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變“懶”了,實則不然,課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達到目的!倒是原來的“滿堂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懶”了。

三、課堂上的具體操作

課堂操作要避免兩個誤區:一是單純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不管不問,“放羊式”;二是學生預習後教師再逐一講解,對答案,“灌輸式”。教師應該根據學生自主探究的資訊反饋,有目的地運用導語、演示實驗、歸納總結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對疑難資訊適時點撥引導,對難度較大的傾向性問題給予精講,要畫龍點晴,以實現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難點的突破,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準確把握學情,進行二次備課。

另外,在課堂上比較常用的一種模式就是“兵教兵”,這種模式在講評課及複習課中比較實用,“兵教兵”抓住了學生出錯後急於糾錯和學生樂於討論,喜歡輕鬆活潑課堂的心理特點,放手發動學生,通過板演、解析、點評、提問、討論等形式使問題暴露,不知不覺中解決。例如板演環節,不一定只是計算題,還可以是選擇、填空。因為這類問題暴露不明顯,通過出錯學生板演、解析,其他學生點評、提問、討論能較好地解決問題。

“兵教兵”講評方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師來說,第一,課前要進行更詳盡的備課,統計出錯率、出錯點、出錯人,設定有層次的問題,有必要的輔以變式題、補救題,進行方法提煉等。第二,必須做到精講點撥,“兵交兵”效果雖好,但耗時較多,教師必須駕馭好課堂,適時設問、啟發、提煉,儘量少講,把機會留給學生。第三,靈活機智應對學生討論中的問題,對學生討論結果進行到位的評點、總結。這要求教師有更深厚的知識儲備。

對學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勵學生。做題時能認真對待,出錯後能認真糾錯,上課時認真聽講,這樣一來學生的主動性就調動起來了。第二,學生樂學,不再是老師一個面孔一個聲音,每個學生都可能成為這節課的“教師”。學生興趣高了。第三,鍛鍊了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

1、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材,從整體上體現較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絡,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以及自己將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和要突破的難點知識。

2、設計的問題要有啟發性,對課本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有適當的提示,配以一定數量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3、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從教師設計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教師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為學生做好舊知識的鋪墊。舊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第二,教師應要求學生把預習中有疑問的問題做好記錄,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課堂,這樣做一方面能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而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學生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