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4扶貧攻堅心得體會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3.18W

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可以與讀者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激勵他們追求自己的夢想,我們寫心得體會之前都是要進行寫作思路的整理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2024扶貧攻堅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2024扶貧攻堅心得體會8篇

2024扶貧攻堅心得體會篇1

黨員幹部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路上的“領頭雁”,既要有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的堅定決心,也要有“不為脫貧而脫貧”的思考,要有在這場攻堅戰中看得更遠的意識。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戰役,在注重看到“碗裡”的同時,也要想到未來發展的“鍋裡”,要為長足發展做好準備。

既要看到一戶一戶脫貧的“小歡喜”,也要想到戶戶向好“大民生”。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能少。“一個不能少”,既是我們工作努力的方向,也對脫貧工作提出了“細”的要求,要深耕細作。我們要以“蟬鬢加意梳,蛾眉用心掃”的細心,用“繡花”功夫的精細,細查“窮根”,瞄準“點位”,精準發力,早日如期贏得一戶又一戶成功脫貧的“歡顏”。事物的發展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更加註重在脫貧的廣度和深度上下功夫。當前,“兩不愁”問題基本解決,關鍵要在“三保障”上久久為功。要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尤其是要加大對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等領域的投入,要通過加大對這些領域的扶持,讓更多的人學而能優,病而能醫,持業有恆。通過扶持,力爭讓貧困地區的公共服務資源等“大民生”不僅能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更要持續鞏固提升這些“大民生”向好的勢頭,進一步推進全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既要看到區域向前發展的“小特色”,也要想到區區互補共同發展的“大格局”。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這就要求我們要以“精”字用力,體現特色。突出區域發展特點,形成“人無我有”的發展優勢。同時,要吸取前些年“一窩蜂”的上古鎮、海歸小鎮等專案所導致的同質競爭,也要吸取一些地方舉全力搭建“高大上”的標誌性商業等建築所導致的開發不足,後續產業引不來、跟不上等問題,要避免發展雷同、急於求成。同區域競爭不僅可能會出現“雙輸”的局面,也是對資源的一種嚴重浪費。在脫貧的路上,我們要學習在整體發展中不僅要體現出區域發展特色,還要思考不同區域在保持各自發展特色的基礎上,如何形成合力,形成站在發展“大格局”上的人才、產業、資訊等資源互補,力爭畫好規劃“一張圖”,下好發展“一盤棋”。通過更加科學的調研和更多的借鑑對比,在發展聯動中做好整體區域發展定位。攜手共進,走出“新路子”。

既要看到眼前已完成的“小目標”,也要想到全國決戰要贏得的“大勝利”。經過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截至20xx年底,我們已經有9300萬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佔到全部貧困人口的97%。剩下的貧困人口,可以說都是“貧中貧”“困中困”。在這些貧困人口中,有些是可以在短期內通過持續用力就能實現脫貧的,還有些則是即使舉所在區域之力都可能難以有成效的。“一個籬笆三個樁。”我們在完成自己“一畝三分地”的脫貧任務時,對其他區域的脫貧攻堅,決不能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要時刻關注,及時伸出援手。因為我們要實現的是“全面小康”和“全面勝利”,不是一個區域、一個群體的“小康”和“小勝”。我們要團結一切力量,凝心聚力,眾志成城。哪裡的貧困難攻堅,大家的力氣就往哪裡一起使。拿出好點子,送出好資源,一起去扶一把、助一臂、送一程,打通這些“難中難”的關節,剷平一切阻礙脫貧路上的“山山坎坎”,如期一起贏得全國脫貧攻堅的“大勝利”。

要想看到更遠的風景,就要往更高的山頂上去攀登。我們要登高看遠,對脫貧成功的“路”,既要“看到”,又要“想到”,要處理好“鍋裡”和“碗裡”關係,始終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全力奮進!

2024扶貧攻堅心得體會篇2

作為一名基層公務員,我有幸參加了xx區工商質監局組織的扶貧攻堅幹部專題培訓班。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思考,我收穫頗多,感觸頗深,對扶貧攻堅有了全新的認識,更為在今後的工作中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本次培訓,區工商質監局邀請了權威的領導、專業的授課專家,課程豐富,立意高遠,針對性強,主要的課題有:《網際網路+時代下的農村電商助推精準扶貧》、《統籌城鄉產業發展,打造幸福美麗新村》、《精準識別與建檔立卡工作解讀》、《產業扶貧政策下啟用經濟造血功能》,豐富的課程,全面的講解,讓我受益匪淺。

如何認識精準扶貧,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感想收穫:

第一,精準扶貧的基礎是摸清底數。就是要做到對貧困村、貧困戶的情況明、底數清。

第二,精準扶貧的前提是制定好幫扶規劃。就是要結合貧困村、貧困戶實際,準確分析致貧原因,有的放矢,做到老百姓點菜、政府下廚,做到長遠規劃與短期規劃相結合。

第三,精準扶貧的支撐是要培育富民產業。就是要在摸清實情的基礎上,引導和幫助貧困村挖掘培育適合自身發展的富民產業,真正做到產業領跑,龍頭帶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第四,精準扶貧的效果是村容村貌整潔。村容村貌體現的是群眾的一種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而道路通暢、飲水安全、鄉村整潔、環境衛生,本身就是群眾富裕之後生產生活狀態的一種集中體現。

第五,精準扶貧的核心是幫助老百姓增產增收。只有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口袋裡有錢了,才有了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條件。

第六,精準扶貧的根本是自我提高。思想扶貧非常關鍵,要注重引導貧困戶轉變觀念、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發揮自身潛力,依靠自己走向富裕。

落後的面貌需要改變,改變來源於實際行動。通過此次扶貧培訓,帶著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帶著國家最新的的反貧困戰略,眼下我需要積極做好國家政策方針的傳導者、執行者,竭誠為老百姓服務,為扶貧攻堅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2024扶貧攻堅心得體會篇3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要力戒搞形式、走過場,不能給基層增加負擔”“要總結推廣一批勇於擔當、一心為民、真抓實幹的好經驗好典型”。

誠然,想讓基層真正減負,就是需要有更多的“走心”幹部。“走心”幹部多“走心”、不“走形”,以“心”戰“形”、用“心”拒“形”,唯有如此,方能為人民群眾創造出更多實實在在的幸福感。那麼,“走心”幹部“心”又該落在何處呢?

“走心”幹部不“走樣”,讓“心”落在擔當中。《通知》指出,“要進一步把廣大基層幹部幹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對基層幹部而言,實現減負就是要從形式主義中解脫出來,但是切記不能減掉幹部的擔當和作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新時代黨招呼的、人民期待的都是敢於擔當的“走心”幹部,“在其位、謀其政”“知其難而為之”,這些都是擔當的具體表現。但是,當前卻仍然有一些“走樣”幹部,走走形式、擺擺樣子,遇到問題就躲、碰見挑戰就閃、接到任務就推,只注重表面、不重視內在,這樣一來事情不成還會壞了大事。勇於擔當,切實“走心”,不喊口號,但求實效,只有這樣,人民群眾的利益才能得到真正保障。

“走心”幹部不“走場”,讓“心”落在為民中。這個時代為我們所有的黨員幹部出了卷子,如何答題?主動權在每個幹部手中,是“用心思考”還是“隨意作答”,人民在閱卷的過程中便能一眼看出。我們要牢牢記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只有一切為民,才能讓民嚮往之。做好“走心”式幹部,我們就要將人民群眾放在心間,做到真正地“為人民服務”。走進田間、拍拍照片,走進家門、填填表格,做個樣子、留個痕跡,這是我們必須摒棄的。相反,深入基層、面向群眾,撲下身子、沉下心來,多問問百姓需求、多聽聽群眾呼聲,敢於吃苦、不怕流汗,埋頭苦幹,只為民事……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也唯有這樣的真心和付出,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點贊。

“走心”幹部不“走形”,讓“心”落在實幹中。“為政之道,貴在實幹”,講實幹、重落實,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幹部幹事創業的基礎。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在實幹中不斷淬鍊、要在實幹中不斷成長,以想幹事之態幹成事,用能幹事之力幹好事,如此之行爭做實幹型的“走心”幹部。倘若干部光說不練、只想不做,弄虛作假、浮於表面,那便是最明顯的“走形”,這樣的“空想型”幹部永遠不會有所收穫,更不會有所長進。“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想做當今時代的“走心”幹部,就要全力破除形式主義弊病,要以“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的態度,一步一個腳印,將“心”落在實處、把事幹在實處。

“走心”幹部“心”落擔當,“走心”幹部“心”落為民,“走心”幹部“心”落實幹,如此的“走心”幹部,沒有“形式”、不做“樣子”、更不會“擺場子”,也只有如此的“走心”幹部,才能真正讓人民暖心、讓群眾安心、讓百姓放心!

2024扶貧攻堅心得體會篇4

匡正扶貧工作“重物輕人”的現象,需要著眼於提高貧困群眾的智識。扶貧幹部要有對扶貧事業的責任心,對貧困群眾的真感情,既扶志又扶智,提高貧困群眾的知識和技能水平。

近來,各地扶貧成果捷報頻傳,脫貧攻堅進入關鍵階段。在中央脫貧攻堅頂層設計的正確引領下,貧困群眾物質脫貧有了很大改善,但“精神貧困”的現象則愈加凸顯。一些地區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有的開始信宗教尋求精神寄託,有的大搞封建迷信和低俗文化活動,侵蝕了脫貧攻堅來之不易的成果。

精準扶貧,莫忘扶智。這裡說的扶智,主要是指幫助貧困群眾提高智識,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確保物質脫貧和精神脫貧同步。農村思想文化陣地,正確的思想不去佔領,錯誤的思想就會去佔領;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的思想不去佔領,各種非馬克思主義、非無產階級的思想甚至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就會去佔領。正是因為一些貧困地區群眾缺乏有品質的精神產品和文化活動,宗教勢力才得以滋生,封建迷信才大行其道,低俗文化才有市場,不能放任這種精神貧困發展成“集中連片區”。

人的現實生活,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統一。如果長期一條腿長,一條腿短,遲早要出問題。從我國的扶貧工作體制機制來看,扶貧工作的任務分解、責任落實、考核評估主要側重貧困群眾收入水平等可量化的物質方面因素,參與扶貧工作的幹部也往往“重物輕人”,疏於俯下身子,設身處地地思考貧困群眾的精神需求。如果說物質扶貧是顯績,那精神扶貧就是潛績,一味重顯績輕潛績,很可能造成“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後果。

匡正扶貧工作“重物輕人”的現象,需要著眼於提高貧困群眾的智識。扶貧幹部應擺脫完成扶貧任務的被動思維,建立起對扶貧事業的責任心,對貧困群眾的真感情,既扶志又扶智,通過科學知識的普及推廣,提高貧困群眾的知識和技能水平;通過政策引導,激發貧困群眾幹事創業的主觀能動性,讓貧困群眾從被動“輸血”到生出“造血”的能力。

推動貧困地區的精神扶貧,還必須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以往我們說“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往往側重教育扶貧,把貧困地區的孩子培養出來,成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徹底拔掉窮根的根本之策。通過教育扶貧全覆蓋,很多貧困家庭的命運得以改變。然而,對於貧困地區的落後面貌,剛走出村莊的孩子往往是無能為力的。改變貧困農村的落後面貌,還得依賴於常住農村的群眾,這就要求賦予“扶貧必扶智”新的內涵,探索創新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滿足貧困地區群眾的精神需求,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貧困地區入腦入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024扶貧攻堅心得體會篇5

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目標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xx年全部貧困縣摘帽,貧困村要實現脫貧,貧困人口要邁入全面小康。扶貧攻堅目前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中心工作,也是一項政治工作。

目前,精準扶貧工作已進入關鍵時期,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關係十八大確定的戰略目標的能否實現。同時,脫貧攻堅戰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民心工程,是提升群眾工作能力的重要平臺,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要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把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懷傳遞給貧困群眾,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在扶貧幫困中密切黨群、幹群關係,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新寧縣地處湘西南山區,自然資源貧乏,經濟水平差,產業薄弱,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扶貧攻堅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新寧縣召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部署會,吹響了扶貧攻堅的號角,詳細分解了工作安排,分配了具體任務,細緻了每一項工作目標,真正做到了精細管理、準扶貧。

脫貧攻堅要敢打硬仗更要做好細活,在扶貧工作中突出精準,做好做細就是為了保質,就是要求我們幹部在扶貧攻堅工作中做到認真細緻,認真做好“一對一”幫扶。每一個村屯、每一個農戶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並且往往會因時而變,稍不注意,我們幹部進村入戶取得的資料就會與實際情況存偏差,就會影響到我們對貧困戶的情況作出誤判,影響到人們對整個村整個鄉鎮的扶貧工作形勢作出錯誤判斷,進而對我們整扶貧攻堅工作帶來影響。這就需要我們的幹部要會做細活,能做好細活。依靠自身的優勢力量,真正為民找到致貧根源,找出脫貧致富門路,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短板,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4扶貧攻堅心得體會篇6

20xx年3月,我從上任幫扶幹部手中接過3戶貧困戶的基礎資料,正式成為一名光榮的幫扶幹部,踏上了讓我成長的扶貧路。

蔡姐的“繁忙”,他們好像不關心我所說的

作為一名剛出大學校門不久的理科生,我喜歡用問題導向開展工作。所以,在入戶的前一天,我加班到深夜,把3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家庭成員、享受政策等基本情況弄得清清楚楚,準備第二天跟他們講問題、聊規劃。但入戶時我的“算盤”落空了,他們好像並不喜歡我的“開門見山”。

蔡姐今年48歲,有一兒一女都在讀書,前兩年丈夫因工地事故去世,讓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進門後,我只進行了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便開始大談我為她“量身打造”的脫貧致富規劃,但蔡姐對這些並不關心,聽我說完便急匆匆地要到田間勞動。“小徐我先去勞作了,等下留下來吃飯吧。”蔡姐起身時客套地說。但我卻不太好意思,因為我覺得我的第一次入戶有些“突兀”了。

黃叔的“教導”,原來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幫扶

經過第一次入戶,我發現扶貧工作沒有想象中的簡單,便向老同事請教。“扶貧工作是一項與人打交道的工作,你不能只想著如何解決問題,幫扶幹部與貧困戶不只是幫扶關係,你必須與你的貧困戶建立起感情。”扶貧辦陳主任的話點醒了我。從那時起,我開始真正關注、關心貧困戶,與他們聊聊家常、說說心裡話,扶貧工作不再是冰冷的手冊和表格,他們真的成為我的“姐姐”“叔叔”。

黃叔今年已經62歲,是一名獨居五保戶,因為慢性病長期服藥,行動也不是很方便。黃叔愛聊天,在我與他較為熟悉後,他打開了“話匣子”:黃叔年輕時是一名中醫,靠採藥賣藥維持生計,後來因病致貧。他說他這輩子最感謝共產黨,在他喪失勞動力後保障他的生活。他說他以前讀書還行,但因為時代原因只讀到了國中,這是他這輩子最遺憾的事情。他教導我,讓我趁年輕多讀書、多積累,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某次節日,我提了一桶油去拜訪他,他卻執意不收,對我說,“你們現在年輕人也不容易,不用為我花錢,就陪我聊聊天吧。”原來,無兒無女的黃叔最需要的是陪伴。

馮姐的“感謝”,其實我的收穫更多

隨著時間推移,我的幫扶有了成效:蔡姐評上了低保,房屋翻新了,兩個孩子的學習也有了很大的進步;黃叔家裡衛生更加整潔,身體也有了好轉,偶爾還出去串串門。我與他們的感情也漸漸深厚,他們常對村上的幹部說我的好,令我十分感動,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馮姐的一個電話。

這兩年我與馮姐基本都是電話溝通,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馮姐是殘疾人,她的丈夫早年間就去世了,她與女兒一起生活。在我幫扶馮姐時,她就已經脫貧了,她女兒很爭氣,賺錢在城裡買了房,把她也接了過去。去年中秋馮姐與我通話,“小徐,感謝你長期對我一家人的關心,我感覺得到你是真的對我好,祝你家庭幸福。”結束通話電話後,我感動得差點落淚。其實,我並沒有為長期在外的馮姐爭取到什麼政策,只是每月與她通幾次電話聊聊家常,馮姐如此真誠的`感謝是令我萬萬沒想到的。

我一直在思考,幫扶幹部和貧困戶的關係到底是什麼呢?對於我,表面上是我幫扶他們,其實他們“幫助”我更多。在扶貧路上,他們幫我脫去了學生的稚氣,讓我懂得了感恩和珍惜,獲得了成長!

2024扶貧攻堅心得體會篇7

基層黨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在各項工作中一直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樣,在扶貧攻堅中也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積極響應,不斷髮揮其應有的作用。比如,湖南省宜章縣坦山村是一個貧困村,在全村1700多口人中,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的貧困人口還有217人。為了幫助貧困戶脫貧,村支部書記肖聖雲請來了當地養鵝能人黃建軍,向他請教村裡正在建設的養鵝合作社場地建設問題。村幹部們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召開動員會、上門勸說,並帶著村民們到委託幫扶的企業去參觀,終於打消了村裡69戶貧困戶的疑慮,辦理了小額貸款,一共70多萬元的扶貧資金注入到了坦山村種養專業合作社發展養鵝。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關乎群眾的根本利益。基層黨組織是我們黨的執政根基,部署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必須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必須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必須組織建成一支具有堅強戰鬥堡壘作用的隊伍。因此,要把扶貧開發工作與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在扶貧開發中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

一是要發揮表率作用,帶領群眾致富。農村黨員幹部要在發展種養專案上下功夫,學用科技上做文章,成為致富帶頭人。通過先富的實踐,教育引導貧困群眾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發困難群眾的致富願望,增強他們加快發展的信心;通過專案帶動、生產幫助、資金扶持等方式,幫助和支援困難群眾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二是要發揮引導作用,尋找發展門路。當前,一些農村地方,千條路,萬條路,苦於沒有致富新路。基層黨組織要集中黨員幹部的智慧和資源優勢,利用“致富帶頭人”的影響力積極向群眾宣傳其致富經驗,逐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的新方法、新途徑,提出解決問題的新對策,引導群眾走上富裕之路。

三是要發揮協調作用,促進共同富裕。現階段是改革的深水區,也是扶貧攻堅的關鍵期,但在基層依然面臨各種問題和矛盾,比如有的群眾目光短淺、斤斤計較,在集體佔用自己的土地時不顧大局,漫天要價;有的群眾有“紅眼病”,見不得別人好,工作不配合,等等。基層黨組織要敢於直面問題,及時協調和處理好各種矛盾、糾紛,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來推動發展。

四是要發揮陣地作用,樹立先進典型。基層黨組織要利用好黨組織活動場所對黨員和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切實解決思想和觀念上存在的問題,利用遠端教育平臺和綜合服務平臺等,傳授技術知識,宣講致富能手的好經驗、好做法,讓大家受益。同時,要把農村中創業致富、積極扶持貧困戶的黨員作為帶富典型進行宣傳,使之成為黨員學習的榜樣;也要把積極轉變觀念、依靠一技之長增加收入的貧困戶作為致富典型進行宣傳,使之成為群眾學習的榜樣。

2024扶貧攻堅心得體會篇8

消除貧困,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隨著扶貧開發進入新的階段,由於個人素質和資本積累的差異,個人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加劇,因低收入、失業、疾病等因素造成的階層性貧困發生機率大大增加。扶弱、濟困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也充分體現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20xx年1月18日,為使我辦公廳對口幫扶的巴彥烏蘇社群貧困家庭能夠度過歡樂、祥和的春節,在機關黨委****書記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巴彥烏蘇社群,給12個困難戶發放了米、面、油等慰問用品,同時也能看得出來他們領到這些慰問品時的高興和不善言表,掩飾不住激動卻不知如何表達的心情。接著我們在趙書記的帶領下走訪了3個特困戶,把溫暖送到他們的家中。其中有一戶人家對我印象很深刻。那是一對年邁的老夫婦,老大娘生病在炕上躺著,老大爺的身體看起來也不太好。他們住的這間破舊的老房子還是租住的,家裡空間狹小,家居擺設也很簡陋,可能他們提前接到了慰問的通知,家裡收拾的很乾淨,爐子燒得很旺,家裡也很暖和,櫃子上的盤子裡放了幾個洗好的蘋果。我們把慰問品送到他們家,說明來意後老大爺很激動,一直說謝謝,為了讓生病的老大娘好好休息我們匆匆離開了。出來的時候依稀聽見老大爺在後面喊:“喝口茶再走哇”。

回去的路上,帶領我們的一位前輩說,我們發的這些米、面、油的價位稍微高一些,所以他們就不捨得吃,平時他們連最便宜的米、面、油都吃不起。這些貧困戶收入低甚至沒有收入來源,加上家庭成員面臨失業、疾病等因素,造成貧困加劇。

我認為,在做扶貧幫困工作時,做好物質上扶貧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思想扶貧。生活困難的人在壓力面前總是處在低谷階段,他們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自己命中註定要受窮,再怎麼努力也沒用。有了這種思想,他們失去了自立自強的精神,缺少雄心壯志和苦幹創業精神。

要想幫助他們,首先應該讓他們從思想上站立起來,鼓足他們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勇氣。比如聘請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到貧困戶土地裡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培訓,幫助他們農產品增產增收。這就是幫助他們自力更生,不等不靠。

貧困不僅只是經濟概念,更關乎基本的公民權利、能力,其實質是一種權利和能力的貧困。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所說:“貧困不是單純由於低收入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基本能力缺失造成的”,比如與高額醫療、養老、教育、住房等民生支出,對應的公民獲得健康權、養老權、教育權、居住權的能力缺失。所以國家要大力推進完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社保體系,把貧困人員的冷暖放在心上,讓他們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學,且老有所養,這才是真正的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