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啟誕生讀後感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6W

讀後感指讀完一本書後把內心的感覺通過文字撰寫出來的文字載體,一篇優秀的讀後感是需要有自己對於書中情節的理解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啟誕生讀後感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啟誕生讀後感8篇

啟誕生讀後感篇1

此時,記憶中,腦海裡出現這樣一個場景:

一個揹著旅行包的旅者獨自穿行在不知是什麼地方的地方,前往不知是何處的何處,走過的路彎彎曲曲,歪歪斜斜,鏡頭中的他突然轉變了方向,走向一條無人會在意的小道,這條小道滿是蚊蠅與垃圾,腐爛刺鼻的味道就要刺穿人的心肺一般,然而他依舊沉醉在自己的夢中,幻想著自己是與世隔絕的世外人,他甚至以45度角對著陽光微笑,享受著美好的他開始了奔跑,而此時魔鬼在一邊等待著一個結局——他墜入前方無底的深淵。魔鬼在癲狂中慶祝著這個悲劇誕生的時刻,他也在高速墜落中吶喊出死亡的悲壯詩歌,他卻在最後一刻說了一句:永恆的美來了。

這是在我苦苦冥思我應該怎樣表述我對這本書的理解時,在腦海中忽然出現的一個場景,就是這個場景讓我內心不再糾結,就是這個場景表達了我對這本書淺顯的理解,或許下面我的闡釋很笨拙,很混亂,但我只想用一種最通俗的語言表達對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對文字的細節理解:

一、尼采的悲劇意識

在文中第三節的開始部分,尼采向我們提起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國王彌達斯曾在森林裡長久地追捕狄奧尼索斯的同伴——聰明的西勒尼,卻沒有捉到。後來西勒尼終於落到他手上了,國王就問他:對於人來說,什麼是最妙的東西呢?這個魔鬼僵在那兒,默不知聲;到最後,在國王的強迫下,他終於尖聲大笑起來,道出了下面這番話:“可憐的短命鬼,無常憂苦之子呵,你為何強迫我說些你不要聽到的話呢?那的東西是你壓根得不到的,那就是:不要生下來,不要存在,要成為虛無。而對你來說次等美妙的事體便是——快快死掉。

在文中,其實尼采並沒有直接說明,他真正想要提出的是:最悲慘的事情便是活著。尼采的觸角深深嵌入到古希臘的神話故事中,而且有很多觀點也是從古希臘神話中找到根源,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也奠定了尼采的悲劇根基。因為這是他的處女作,而早期受到的叔本華的影響比較大,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瀰漫著一種悲劇的氛圍,甚至有些讓人窒息,不過尼采的一些觀點跟叔本華又不完全統一,比如尼采認為,叔本華的哲學最後導致了對人生意義的否定,這是他所不能客忍的,在他看來,縱然人生本來沒有任何意義,我們也要賦予它一種意義,叔本華的悲劇是一種完全的悲觀主義,而尼采在繼承叔本華悲劇人生的同時,進一步提出我們應該在悲劇中尋找出路,應該從悲劇中尋到有意義的事情,他渴望找到可以讓他得以超脫的東西作為後盾。

二、尼采的探尋

尼采個人的悲慘與孤獨生活經歷也使得他去尋求一種方式來解脫,在不斷的尋找中,他想到了古希臘人的生活。

在第七節中他提到“深沉的希臘人,能夠承受至柔至重至痛之痛苦的希臘人,就以這種合唱歌隊來安慰自己,希臘人能果敢地直視所謂世界歷史的恐怖浩劫,同樣敢於直觀自然的殘暴,並且陷入一種渴望以佛教方式否定意志的危險之中。是藝術挽救了希臘人,而且通過藝術,生命為了自身挽救了希臘人”,尼采相信古希臘人必然有一種不同與常人的方式,才可以獲得這樣的快樂,因此尼采開始了他的追尋,並最終形成了他的悲劇哲學。

三、尼采的悲劇哲學

阿波羅:作為古希臘神話中的閃耀著,發光者,光明之神,在悲劇的誕生中構成一種美的假象。狄奧尼索斯:作為酒神,表示著和解,消隱,歸閉,代表著一種迷醉的狀態,其二者成為尼采悲劇誕生的主角。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尼采藝術化哲學的內涵。日神精神帶給人日光的溫暖,讓人們在光明中為生存找到了意義,由此推演出外觀與表面是藝術的真正本質,相對於本質,實在來說,外觀反而是對人更有意義的,而所有的藝術,其使命就是使人們無瑕關注黑暗中的魔鬼,於是,即使悲劇是必然的,無意義是世界的真理,人們仍然要生活下去,而藝術的謊言賦予了生命悲劇一層屏障,藉此,人們在表象的滿足中繼續旅行。所謂酒神精神,歸根到底使人們站在宇宙的高度俯視這個世界,俯視個體生命。在酒神的沉醉中,人們忘記了一切,人生是悲劇的,超脫出來就有了一種悲劇性的陶醉。

依據自己的生命哲學,尼采把包括悲劇在內的藝術作為一種生命現象來理解。在他看來,美學不只是藝術哲學,也是一門藝術生理學。肯定生命並肯定生命的追求強力的本能,是貫穿《悲劇的誕生》全書的基本思想。他給希臘神話中兩位神——日神阿波羅和酒神狄俄倪索斯賦予了豐富的內涵,使之成為建造他自己悲劇理論的基石。

在尼采那裡,日神和酒神被視為生命力表現的兩種形式。他們所代表的日神的“夢幻”和酒神的“醉狂”,既是兩種彼此對立的生理現象,也是兩種基本的心理經驗。這便是日神的恬靜、節制、理性、道德、和諧、幻想與酒神的變動、放縱、直覺、本能、瘋狂、殘酷。由此便產生了兩種內在本質和目的都不同的獨立的藝術境界:阿波羅的夢幻世界和狄俄尼索斯的醉狂世界。由前者產生了雕刻、繪畫等造型藝術和詩史,由後者產生了舞蹈和音樂。

這顯然不是悲劇或各個門類藝術真正意義上的起源。尼采其實在試圖從人的自然性來確認生存的目的和意義,並希望解決人生價值取向問題。在他(其實是叔本華的觀點),意志是生命的本源,宇宙是藉助於時間和空間不斷創造出生命個體的永恆。基於此,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認為,希臘悲劇的永久魅力在於其間的人類童年時代原始生命意志衝動及靈與肉的和諧發展,這本身就是生命本能的創造物。這其實也就同他之後“上帝死了”的吶喊不期而遇了。因為他認為正是宗教導致了人性的分裂。他對神,對上帝的批判的目的其實說到底還是基於他的哲學初衷,即為了建立一個以人為中心的世界。

在古希臘時代,戲劇是文化的中心,也是社會生活與社會意識的中心。他們以戲劇藝術為媒介來表達人類童年時期對人類命運陣地的領悟。悲劇同其他藝術一樣,不可能有任何先於存在的本質。經過尼采“日神與酒神”的論述,藝術不再是外在於人生命的東西,而是對人的靈魂和生命狀態的觀察與反思,是人類生命存在自覺自為狀態的體現。

在第八節中尼采提到“我們就必須把希臘悲劇理解為總是一再地在一個阿波羅形象世界裡爆發出來的狄奧尼索斯合唱歌隊。這段話也闡釋了尼采的觀點,悲劇中的兩個元素:阿波羅元素,狄奧尼索斯元素。這兩種元素的完美交合讓我們找到了一種存在方式,他借用一種形而上的生命意志來解救我們,是我們獲得精神上的自由與美好。

總的說來,日神精神是審美人生觀,酒神精神是悲劇人生觀,二者共同構成尼采的悲劇哲學。

四、尼采對藝術的執??

悲的活生生的世界,它是永恆的殘酷的生成變化,所以人生是無意義的,悲觀主義是真理;但是真理並非比藝術更有價值,正是我們有了藝術的形而上的慰藉,我們才不至於毀滅於真理。

“真理是醜的。我們有了藝術,依靠它我們就不致毀於真理。”

?悲劇的誕生》大部分說的是藝術形而上學觀點,也就是尼采獨特的美學理論。叔本華認為,世界是盲目的意志,人生是這意志的現象,二者均無意義。尼采針對這個進行了他對叔本華的批判,他承認世界和人生本無意義,但他不甘心悲觀厭世,為了肯定世界和人生,人類便會訴諸藝術。他的藝術形而上學理論建立就是在日神和酒神這兩個概念之上,日神和酒神就是人類的救世主。在藝術上,尼采又對柏拉圖的觀點進行了批判,他認為,柏拉圖的理念世界並不存在,存在的是我們生活於其中,悲劇為什麼能再展示個體的痛苦之同時,又給觀眾以一種難於言說的快感呢?叔本華認為是觀眾被悲劇感染了,感到生命的虛幻而得到了一種聽天由命感。尼采不這麼認為,他說:“一種形而上的慰藉使我們暫時逃脫世態變遷的紛擾。我們在短促的瞬間真的成為原始生靈本身,感覺到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存慾望和生存快樂。”

啟誕生讀後感篇2

繆朗山譯的《悲劇的誕生》,這是讀的第一本尼采的書,《悲劇的誕生》讀後感500字。大大出乎意料。不知道一個如此著名的哲學家,寫得竟然是一本關於美學的書籍。雖然說得是希臘悲劇的誕生,卻講得是希臘悲劇的精神,並希望以這種精神作為生活的原動力。

已經很久不考慮人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了。首先是腦子不夠用,其次是年輕時代僅有的幾次苦思冥想,也都會領我到一種虛無的苦痛與彷徨中去。現在,每當覺得生活毫無意義時,反倒習慣性的用電視,這種更無意義的事情來填補不知如何是好的時間,然後再重新站起來,投入到無窮盡的瑣事中去。

倒是前幾天看的童明先生在論述木心風格的意義時,簡短介紹的從尼采引申而來的希臘悲劇精神的解釋,讓我覺得得到一點安慰:“所謂悲劇意義,是深知人與自然比微不足道,很不和諧,卻在這樣的基礎上堅持:人因為有生命有創造力可以和自然一樣偉大,人因為這種偉大而美。這種生命意志的詠唱、陶醉、起舞形成的人的尊嚴,就是悲劇藝術的境界。”

同樣,童明認為:“尼采哲學無疑是現代的、世界性的美學思維最重要的索引。”

那麼,對於尼采的理解,也不是僅僅看看這一本書就可以的,不是僅僅看一遍就能做到的。還有必要繼續看下去。

也許應該在看尼采的書時,放著瓦格納的歌劇唱片?

啟誕生讀後感篇3

我們生活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已經瞭解了不少科學技術成就,你知道科學家們主要依靠什麼才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嗎?本組課文將這重讓我們感受在每次成功中不可成缺的精神。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篇課文講述了謝皮羅教授發現放掉洗澡水時,水的漩渦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經過了反覆的實驗和研究發現這與地球的自轉有關;波耳義將紫羅蘭放入水中沖洗,紫羅蘭的花瓣變成了紅色,波耳義通過這個現象,發現了石蕊試紙;奧地利醫生,發現兒子睡覺時,眼珠忽然轉動起來,這與兒子剛才在做夢有關。他又經過反覆實驗和觀察,得出結論,在睡覺時,人眼珠子轉動說明了他在做夢。課文在擬題上有很大的特點:課文題目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在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就有寫到,這個課題是課文的主要觀點,只要我們善於觀察,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題,鍥而不捨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

本文的寫法也十分奇特,採用具體事例論證,突出主題思想的妙法,本文作者先提出觀點:“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然後用三個具體事例來說明這個道理,使讀者從事例獲得認識,理解觀點。同時使文章的說理更深刻透徹。文章寫到的三個事例都是多麼有趣的生活現象啊!他們都各有各的相同點。

啟誕生讀後感篇4

尼采的第一本書,看完不禁感嘆,他確實是一位天才。這份才不僅僅是哲學上的造詣,還有他文學上的造詣。他的文字洋溢著狂熱的味道,撲面而來。字裡行間包含著專屬於他的純真,儘管此時的他已經認清世界在形而上的悲劇結局,可是他毫不老道,鞭辟入裡卻又瘋狂忘我。

世界在形而上的悲劇結局是必然的,這一點他與叔本華的想法是一致的。但是與後者不同的是,他認為我們還可以有所追求,他認為我們還能在世界上找尋到美的存在,併為之度過不凡的一生。

在本書中他介紹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日神精神則象徵著,人類發現美,並認識到自己是宇宙美的一個原子,在緣起緣滅中參與宇宙這巨集大的劇目,把自己的生命看成輕盈的一抹色彩,直面真實,直面結局,直面虛無,反而擺脫了俗世的種種枷鎖,在精神上高度愉悅,從而無畏死亡。

酒神精神則象徵著,人類發現美,並認識到自己是宇宙美的一個原子,在緣起緣滅中參與宇宙這巨集大的劇目,把自己的生命看成輕盈的一抹色彩,直面真實,直面結局,直面虛無,反而擺脫了俗世的種種枷鎖,在精神上高度愉悅,從而無畏死亡。

在這次閱讀中,帶給我最大反思的是,尼采對於蘇格拉底式的求學派的否定。科學不能夠解決人生的虛無,科學的邊界清晰可見,它不會是人類的出路。是啊,自詡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我們,到底是在改變什麼命運,它改變了我們的外觀,我們衣冠楚楚,它改變了我們的歷史,現在的我們在科技爆炸中忙碌,愈來愈加重了對於知識的焦慮,因為知識和階級掛鉤。我們始終不幸福,也始終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我們無法找到能打破形而上的意義虛無,因為我們始終不能跨越造物主,成為造物主。“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正如老子所言。

啟誕生讀後感篇5

一顆硬科幻的種子,終於拋在了中國電影這塊土地上,拋在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土地上。它發芽了,長得很綠,很壯。這是一部希望與絕望交織的電影,這兩個元素也是其中最感人的地方。

當人們發現太陽即將爆炸時,是什麼促使他們團結一致?是希望。當發動機因為木星引力的增強而失效時,絕望,使人們放棄了地球及上面的人們。但又是希望使王磊等人將“火石”毫不猶豫地送往杭州;而當他們發現杭州地下城沒了時,王磊放棄了,是因為絕望。劉啟卻執意要趕往發動機控制中心,因為他相信地球不會就這樣毀掉,它一定還有希望!最後終於找到了脫離木星引力的方法,卻沒有一個人肯幫助他們,他們寧可坐以待斃,寧可自殺,也不想幫助劉啟,這又是為什麼?是絕望又一次佔據了人們的心。但是劉啟的救援隊,空間站的劉培強,他們沒有放棄,他們還是充滿了希望!犧牲小我算得了什麼?他們犧牲了一個又一個人,點燃了空間站,一次又一次呼叫救援隊……

終於,希望的曙光普照了人們,他們又一次集合起來!

最後,成功了!地球成功了!希望成功了!……

人生只通往一條路,那條路是困難;困難也只通往一條路,那條路是絕望。但是,絕望路上有許許多多希望的小星星,撒滿大地。你是選擇將他們撿起,還是繼續向前走呢?拾起它們,你就會通向成功,別忘了,你的身後有無數人在看著你。有希望,就有成功的可能。就像電影裡所說的:“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

“無論最終的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去看看吧,讓這顆種子,茁壯成長。

啟誕生讀後感篇6

尼采的《悲劇的誕生》發表時,古典語文學界對之十分失望,而瓦格納則稱讚不已,自此他們開始了親密的交往。但是隨著尼采的思想越發具有批判性,瓦格納卻最終信奉了基督教之後,他們的友誼終於終結了。

在尼采看來,基督教是一種偽道德,是一種壞良心的體現,同情弱者、抑制生命力的張揚,是一種奴隸道德,這是尼采所無法容忍的。1897年尼采離開了巴塞爾,辭去了大學教授的職務,漫遊生活由之開始。也許德國人在骨子裡就是漫遊者,就像德國偉大詩人歌德在詩中對漫遊者的歌詠一樣,他們如何才能找到安息之所?在長達十年的漫遊中,尼采完成了他一生中多部重要著作,讀後感《《悲劇的誕生》讀後感500字》。

尼采對於那“理性主義者”蘇格拉底的看法本身就是充滿矛盾的,這是由於藝術(它總是幻覺的藝術)面對自己的“視角性的”特性、而認識則想要作為普遍的並且把那些個人的視角作為幻覺而拒絕,藝術的現實解讀和理性的現實解讀間的衝突因而就變得公開化。,尼采把那敵視藝術的辯證家蘇格拉底有時是看成一個消滅那人生活所需並且使人有生命力的基本價值――幻覺的人,有時又看作是一個批判地有足夠的理智和勇氣去看穿那陳舊的價值並且因此而對那些阻礙人的人格展開的習俗進行清算。

看來尼采是在這之後才對認識中的這種雙義性有一個明確的概觀;而那在藝術的幻覺世界中的雙義的東西則更早就被尼采感覺到了,部分地無疑受了叔本華和瓦格納的影響,部分地也許是通過他自己對於藝術的經驗和作為藝術家的經驗。

啟誕生讀後感篇7

有時候覺得自己實在太笨了,讀了一本書,只是差不多懂了,但對生活有什麼“指導意義”,就完全不知道,馬克思一定會認為這是脫離實際的吧,對我來說活學活用真是很難很難…

很佩服能把知識尤其是哲學貫徹於人生的人,畢竟大多人只是靠著工具理性和直覺在生活。貫徹知識與哲學於生存,一定需要很大的勇氣,還有對精神的深知和信任。年輕少不更事的人來說,還有可能吧…可能只是簡單卻自以為是的哲學,等步入現實後(或…個性原則崩潰…)呢?等哲學真正顯露出它的複雜和玄妙呢?我們就像20世紀那群迷惘的人那樣,選擇“我信,因為荒謬”了嗎?

17世紀的人生如夢,18世紀的理性光輝,19世紀的浪漫主義,20世紀就步入荒誕了嗎?21世紀呢?哲學越來越不願意讓我們輕盈地快樂起來了。

回來寫讀書筆記,前兩章還是相當地淺顯易懂。

第一章。介紹了阿波羅和狄奧尼索斯精神,就是夢神和酒神精神,兩者由希臘意志(“意志”估計是從叔本華那兒借用的),結合成為阿提刻悲劇藝術。

夢境在造型藝術(包括史詩)上起作用,它直接呈現現象的樂趣。夢境由“生存的底層”轉化而來,其固存於人的性質就由於此,也因此,其愉悅必然性在於畫景的反映。但是即使在幻景達到極致,也可以感受其若明若滅,正如最明澈之人會覺得生活若明若滅(估計因為醉境在召喚吧)。

夢境於阿波羅的掌管下,是完滿的,但是它存在界限,即個性原則(叔本華所謂“幻maja”):苦海中人所寄身的一葉慈舟,在苦難中賴此獨處的靜觀而活。個性原則與靜觀是夢境的最高境界,是至美至樂的,也是夢不可逾越的邊界。

個性原則崩潰時(畢竟它不是真相,是幻),人在惶恐之外卻產生心靈深處的狂喜,這就是酒神性的顯露,隨個性原則的摧毀和狂喜醉態產生,“萬物與我為一”。嗯,醉境狀態的描寫十分巨集大淋漓,實在縮寫不出來了。

第二章。夢境與醉境是原始的無人力斧鑿的創造力,悲劇藝術家被視為在醉境中受到夢境感召,則“為一”的過程呈現為象徵性的夢景圖畫。

尼采(以後就簡稱尼了)相信從希臘人自然主義的藝術傾向可以看出他們比任何一個民族更受夢神的影響,阿波羅的約束使希臘的酒神祭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淫慾節會,性靈的放浪形骸在夢神藝術下賦予了藝術性。酒神祭音樂這種醉境藝術使象徵藝術達到極致,於是“幻”開始破裂,個性原則融入普遍存在,個體必須為感受到的新的存在——無垠的本質尋求新的象徵(例如音樂),於是人進入忘我境界,才能達到如此的象徵能力。

三。就是這一章讓我後悔西美考試第一題答成那樣――!原來希臘哲學的自然主義傾向很來之不易。

首先的問題是:奧林匹斯眾神作為希臘文化的光輝畫卷,卻遠非莊嚴神聖(主要是因為那些風流韻事…),那麼這種無顧善惡的恣情快樂從何而來?而且古希臘的民間智慧表現為西列諾斯的可怕警句,是懼生的。

正因為在希臘人看來,生存可怖可懼,於是為了生存,只能依靠假象的救濟,即奧林匹斯神境。因此,阿波羅可看作整個神界之父。

最後是“素樸”的概念,即自然主義傾向(但不完全同於醉境下的物我合一),藝術家與詩人之所以敢於擁抱可怖的自然,是因為夢神的幻象生成美之意境。奧林匹斯神界就是人世的美化(馬克思不也認為“神”這種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麼,不過尼ms認為希臘人是故意的)。荷馬的史詩,即是夢神幻想的絕對勝利,是巨集大神界幻想的高峰。

四。人所經驗的實在與一般的世界的存在,都是“真正的存在和太一”相對應的快樂假象,也是對它的救濟。因此夢可以看作假象的假象,甚至是原始假象快感之高度滿足(其救濟的功能很強大)。拉斐爾的《耶穌變容》即描繪了這二次的形變:痛苦的人們是對永劫、苦難的第一次反映,在此基礎上升起了新的假象,其美妙足以成為一種救濟。

太一的假象,假象的假象,解釋了奧林匹斯神界與西列諾斯警句的共存。由於夢景掩蓋了痛苦,太一得以實現;相對地夢神認為痛苦的世界是必要的,讓他有理由存在。

個性原則是夢神文化的重要標誌,衍生為適度原則(馬哲…),這在第九章寫得詳細一些,包括不同世界的界線,人的界限。

酒神祭喚醒了希臘人心中的酒神因素,呼喚著過度與化一,但它也揭露出一切美夢慘淡的根基,然後,夢神與酒神的對抗就開始了,之後的時期根據他們的力量作用可以劃分為(我估計)荷馬時期,抒情詩產生時期,最後是多里斯時期,雖則它是夢神文化主導,但悲劇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埃斯庫羅斯,索福克樂斯,最後是悲劇被蘇格拉底滅殺時期的歐裡庇德斯。

啟誕生讀後感篇8

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寶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回家的方向。這個春節,有多少人人被電影《流浪地球》深深震撼。有多少人被這句有關希望的比喻深深觸動心絃。

影片主要講述了,太陽迅速老化,很快就會吞沒地球。人類空前團結,在死亡的漩渦中拼命掙扎,為了生的希望建造了一萬座行星發動機。將用兩千五百年的時間,帶著“家”在外太空中流浪。在穿越木星的過程中,受到阻礙最終克服困難的故事。

看完之後,我的思緒仍沉浸在整個影片裡。無論是救援隊拼盡全力的救援,還是劉培強捨己為人的家國情懷,都使我熱淚盈眶。人們對希望的無限追求使我感嘆,為了希望,地球上的救援隊不惜獻出生命保護火石;為了希望外太空中的劉培強冒著生命危險砸開總控室的大門;為了希望,劉啟一行人拼盡全力,點燃行星發動機;為了希望劉培強帶著空間站棄車保帥。

整部影片不就是人們對希望的追求嗎?從遠古開始人類就開始追逐生的希望。面對惡劣的生存條件,先祖們用石頭、木棍打造出了一個嶄新的文明。後來人們開始耕種,為了有希望存活下去,大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培育莊稼。後來到了工業革命,人類為了希望,製造出火車、機器。就連面對世界大戰,人類仍然沒有放棄希望,齊心協力建造新家園。整個人類簡史不也是對希望的追求嗎?希望使我們這個時代更加美好。

面對野獸,面對災害,面對汙染,面對戰爭,面對死亡,我們選擇希望。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