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計劃

2022計算機教學工作計劃精選優秀範文三篇

欄目: 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1.55W

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狀況,寫好工作計劃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呢?寫一寫相關的工作計劃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2022計算機教學工作計劃精選優秀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2022計算機教學工作計劃精選優秀範文三篇
計算機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課程的目標和任務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計算機專業學生一門必修的計算機基礎課,也是以後計算機專業其他課程的入門課。開設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理解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本課程的教學內容為:

1) 計算機基礎知識。

2) 具備WindowsXP作業系統的基本知識,掌握WindowsXP的基本操作。

3) 會使用因特網上網瀏覽、下載、收發郵件、聊天等。

4) 熟練掌握Word文書處理軟體、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體、Powerpoint簡報及多媒體軟體的應用。

本課程的學習任務分為兩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論的學習,一是掌握操作過程的學習。結合學校工作計劃,積極開展本科各項活動。旨在提高學生計算機知識水平,使學生掌握WindowsXP作業系統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尤其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所必須的職業技能。

二、學生情況分析

現任教的11級計算機專業學生是剛入學的新生,其中有少數沒有使用過電腦的學生,他們和其他大部分接觸過計算機的學生的基礎相差較大。而絕大多數同學接觸過Windows作業系統,但也沒學習使用過整合辦公軟體諸如Word、Excel等軟體,對於計算機的瞭解比較膚淺,認為計算機就是用於遊戲、聊天的一種工具,對於計算機的認知還不夠,對於學習計算機的方法一無所知。表現在知識銜接不上,接受起來有一定困難。 三、教材分析

學生現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專為中等職業高中學生而編寫的《計算機應用基礎》。

1、教材特點:教材實用性強,淺顯易懂,圖文並茂,是比較適合高一計算機學生的使用。

2、教材內容:《計算機應用基礎》總共有七章,第一章認識計算機,第二章 WindowsXP作業系統,第三章 因特網(Internet)應用,第四章 Word文書處理軟體的應用,第五章 Excel電子表格處理軟體的應用,第六章 多媒體軟體應用,第七章PowerPoint簡報的應用。

3、重、難點:重點在於使學生熟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 Windows的操作,會使用因特網上網瀏覽、下載、收發郵件、聊天,以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難點在於對程度不一的學生,特別是從未操作過計算機的學生,要在短短几個課時中熟練掌握和運用,理論和操作兩不誤。 四、教學措施

學生光有興趣,不一定就能學好這門課程知識,要想使學生能系統掌握資訊科技知識,計劃採取以下措施:

1、對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目的進行引導,端正其學習態度。

2、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讓他們能充分利用好課堂45分鐘時間。

3、每節做小結,每結束一章要做總結並佈置上機綜合實訓操作練習。

4、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軟體製作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課件,或藉助一些多媒體教學軟體來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加深學生的印象。每節課均採用演示——操作——提問——解疑的方法,讓學生在觀看演示後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然後師生一起解決問題。這樣使學生可以即學即用,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印象。 五、教學進度安排表

六、課程考核辦法

考核:理論考試佔30%;上機考試佔50%;平時成績20%;

1.上機考試或理論考試低於50分,總評為不及格;

2.平時上課、上機考勤;課後作業;上機作業;課程設計作品;課堂表現等都記錄平時成績; 七、對學生的學習要求

學生學習強調以動手為主,必須加強上機實驗。課堂上認真聽講,理解各個知識要點,注意教學內容的系統性,掌握操作步驟,上機時認真實踐,完成各個實驗任務。

安丘第二職業中專

計算機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當前就業市場實際對國中級專門人才需求實際出發,以滿足學生就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為本位,結合學生實際,注重實踐動手能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會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技術,能夠診斷與維護計算機軟、硬體故障,能夠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努力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書以個人計算機的組裝和維護主線,以專案為單元,結合當前主流的硬體和軟體,介紹了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基本技能,在內容安排力求做到深淺適度,詳略得當,用大量的案例講解組裝與維護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學情分析

289班為一年級計算機專業學生,男生為主,只有幾個女生,據瞭解大部分學生對學電腦感興趣,部分學生以前使用過電腦,但不太瞭解,對組裝維護沒有基礎,個別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不好。自制力不強,英語水平低。

四、教學目標

1.瞭解計算機系統組成,掌握計算機常用硬體知識及選購方法

2.掌握組裝計算機和設定bios

3.掌握系統的安裝及常用軟體安裝方法

4.掌握系統的備份和恢復

5.掌握上網及安全設定,常見故障的診斷及排除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計算機系統組成、計算機的配置選購和組裝 設定bios

2、安裝作業系統和驅動程式

3、系統備份與資料恢復 adsl寬頻上網設定

4、常見硬體軟體故障診斷及排除

5、常用工具軟體的使用和技巧

難點:選購計算機、組裝計算機、設定bios

系統備份恢復、常見硬體故障及排除等

六、具體措施及教學方法

1.採用專案教學、任務驅動

2.專案分組,4人一組,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3.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4.鼓勵學生互學互幫,分組討論、競賽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習興趣。

5.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善於思考能力,充分挖掘學生潛力。

6.精心備課和精心組織課堂教學。

7.認真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和課後輔導

七、考核方式

1.形成性考核:平時學習情況、平時上機任務完成情況及平時表現等 (40%)

2.終結性考核:期中、期末操作考試(60%)

最終對學生一個總體評價

八、教 學 進 度 安 排

本學期總課時88 、

周課時 4 周次

第一週 初步瞭解計算機,認識計算機硬體軟體

第二週 組裝計算機的配件選購

第三週 主流配置方案分析

第四周 成品計算機選購

第五週 組裝計算機

第六週 組裝計算機 檢查除錯

第七週 組裝計算機 檢查除錯

第八週 設定bios

第九周 設定bios 配置軟體環境

第十週 設定bios 配置軟體環境 期會考試

第十一週 常用外設選購安裝

第十二週 常用外設選購安裝

第十三週 系統性能測試優化

第十四周 系統備份恢復

第十五週 計算機上網及安全設定

第十六週 常見硬體故障診斷及排除

第十七週 常見硬體故障診斷及排除

第十八週 常見硬體故障診斷及排除

第十九周 常見軟體故障診斷及排除

第二十週 綜合實訓

第二十一週 綜合實訓

第二十二週 綜合實訓 期末考試

計算機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招生物件及學制

(一)招生物件:招收初、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者。

(二)學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資訊處理和資訊管理技術,具備程式設計、資訊管理系統軟體開發和維護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學生具備計算機資訊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與職業技能,具有硬體組裝與維修、軟體開發及系統維護、資訊統計分析、處理、網路執行的維護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較寬泛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和紮實的計算機專業技能。

三、專業基本要求

1、知識要求

本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熟悉和了解計算機系統及資訊管理的相關專業知識。主要包括:計算機組成原理 、高階語言程式設計、計算機網路技術、資料庫技術及應用、財務會計及統計、管理資訊系統設計和開發方法、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計算機軟體和硬體的安裝、配置及維護知識。

(1)基本掌握大學英語、高等數學、電子技術、會計學及統計學原理等基礎知識;

(2)掌握和熟悉計算機硬體系統知識,包括計算機組成原理、微型計算機原理知識;

(3)掌握和熟悉計算機軟體系統知識,包括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資料結構、高階程式語言設計等知識;

(4)掌握和熟悉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基本原理,計算機網路的應用知識;

(5)掌握和熟悉管理資訊系統設計和開發方法。

2、能力要求

(1)計算機硬體的安裝、配置能力;

(2)計算機常用軟體的安裝與維護能力;

(3)計算機網路的組建、維護的能力;

(4)熟練使用辦公應用軟體的能力;

(5)資訊處理和資訊管理能力;

(6)資訊管理系統軟體開發和維護能力;

(7)基於網路的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設計與維護的能力;

(8)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3、素質要求

(1)思想政治素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觀念、社會責任感、集體榮譽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具備良好的個人修養和公民意識,關心公益事業,具有奉獻精神。

(2)文化素質:達到大專生應具備的文化素質要求,系統學習本專業所要求的課程,專業知識比較過硬,知識面廣。

(3)業務素質:熟練的使用辦公軟體和工具軟體進行基本的計算機操作,具備軟體開發的基本技能以及網站的開發與維護的能力,具備企業管理的能力,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

(4)身心素質: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身心健康並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基本技能,達到國家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

4、職業資格證書要求

本專業學生可獲取如下證書:

(1)湖北省計算機資格考試中級證書

(2)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證書;

(4)人事部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初級證書,包括資訊處理技術員、網路管理員、程式設計師職稱證書。

四、畢業規定

修完本計劃規定的全部必修課、選修課和各個實踐性教學環節,成績全部合格並達到上述基本要求的學生,才准予畢業。

五、畢業後就業範圍與崗位分析

1、就業範圍

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範圍主要包括:

(1)工商企業(約30%);

(2)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約5%);

(3)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系統(約10%);

(4)其他(約55%)。

2、主要工作崗位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將從事下列崗位的工作:

(1)IT企業資訊管理軟體的開發技術人員;

(2)企事業單位的計算機辦公自動化應用,資訊處理人員及軟硬體系統、網路系統維護人員;

(3)計算機網路的組建,管理及維護人員、網站設計與製作人員;

(4)計算機的銷售及售後服務人員、電子商務網站建設和網路營銷人員。

六、部分課程要求:(主幹課程介紹)

1、計算機應用基礎(180學時)

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基本應用技能,為後續課程學習和辦公軟體專題訓練打下基礎。

課程內容:計算機基本原理,各種軟、硬體的功能與特點,WINDOWS的特點與基本操作,計算機網路的常識與基本使用方法,計算機及其網路安全的常識,MS-OFFICE中主要軟體的使用方法。

2、多媒製作技術-FLASH動畫設計(72學時)

為從事網頁動畫設計、商品廣告設計、遊戲動畫設計或其它視訊動畫設計工作訓練設計技能。

課程內容:FLASH操作基礎,動畫的生成原理,圖形繪製、物件編輯、顏色設定與使用、元件例項的組織與使用、文字的使用、外部素材的使用、指令碼的使用等各種設計手段及其使用技巧,各種格式動畫的特點及生成方法。

3、網頁設計技術(72學時)

在學過《計算機實用基礎》掌握了網頁直觀製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HTML和CSS語言的使用方法,能建立簡單的網站、製作網頁,並儘可能美化網頁和擴充套件網頁功能。

課程內容:HTML、CSS的基礎知識,DREAMWEARER軟體的使用方法,HTML、CSS

語言的使用,框架、表單、連結等的設計,指令碼的嵌入與呼叫方法等。

4、VB程式設計(72學時)

初步掌握面向物件程式設計的基本思想及程式設計思路,能用VB獨立編寫實用的小程式。

課程內容:VB整合環境,面向物件基本概念,程式設計基礎,常用控制元件,圖形、資料庫應用,多媒體應用等。

5、資料庫原理與應用(72學時)

用這一門直觀、較為簡單又實用的程式設計語言啟蒙學生的計算機語言、資料庫意識和程式設計、資料庫查詢操縱意識,為後續的語言類課程的學習打下概念基礎,也為計算機二級考試作準備。

課程內容:類、物件、物件例項的概念與運用,物件屬性、事件、過程的概念與運用,資料型別的概念與運用,常量、變數、運算、函式、表示式的概念與運用,程式結構的概念與運用,關係資料庫的概念與運用,資料庫的生成與操縱方法,SQL查詢的使用方法,應用程式的設計與連編方法等

6、網路技術(72學時)

理解區域網的基礎知識,能設計和組建區域網,能管理與維護區域網,能進行區域網互聯。

課程內容:計算機區域網概念,區域網規劃與設計,組建網路基礎平臺,組建資訊服務平臺,Linux Server服務平臺,區域網管理與維護基礎,區域網互聯解決方案,區域網管理與維護進階,區域網應用範例,區域網管理與評估。

7、C語言程式設計(72學時)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C語言的語法規則及程式設計的基本方法與程式設計技巧,能讀懂較簡單的C語言程式,能使用模組化程式設計方法設計簡單的程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處理C語言程式設計問題,並能在計算機上除錯、執行程式,具有一定的查錯、改錯能力。

課程內容:C語言的資料型別,語句,流程設計,函式,陣列,指標,結構體與共同體,檔案等概念、功能、格式和使用方法。

七、課程設定與教學安排

1、本專業課程型別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類:必修課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

2、公共課15門;

3、專業課14門;

4、選修課2門。

5、第六學期實習(540學時)

計算機專業課程設定、學時分配及教學程序表見附表:

八、主要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

軍事訓練(第一學期)、專業實習(假期)、畢業實習(第5、6學期)。 以上實踐教學環節軍事訓練安排在第一學年第一學期機動周進行,畢業頂崗實習,安排在第三學年第一學期進行,專業實習安排在每學期及寒暑假。

學生在每學期都有安排計算機上機實訓,以提高學生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 在校內,由有關任課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具有學科特點的模擬訓練,使學生能夠將本專業相關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與實踐初步結合。

在校外畢業實習中,主要對學生進行崗位實訓,增強學生對專業崗位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管理水平和業務操作能力。(540學時)

九、教學環節與考核

整個教學體系分為三個模組:基本素質教育課程模組、專業理論課程模組、實踐技能教學模組

基本素質教育課程模組——注重文化基礎和基本素質

專業理論課程模組——注重專業基礎和專業素質

實踐技能教學模組——注重專業實操能力

各個教學環節根據課程的性質可採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應特別注重教學過程中的考核。加強和規範實習和實訓環節的考核。

十、說明

1、本專業在三年學習期內包括實踐性教學及技能實訓教學;

2、最後一學年為專業頂崗實習及畢業綜合實習撰寫畢業論文;

3、課程設定應根據社會主義市場需求變化,為社會培養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