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活動策劃

某省第32個愛國衞生月活動方案範文

欄目: 活動策劃 / 發佈於: / 人氣:1.09W

  某省第32個愛國衞生月活動方案範文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全省愛國衞生工作有關情況。省衞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省愛衞辦主任吳向東表示,要全方位多層次地推進愛國衞生運動,強化預防優先,人人蔘與,把公共衞生安全抓在平時、防在日常、落在細處。

某省第32個愛國衞生月活動方案範文

吳向東介紹,4月份是我國第32個愛國衞生月,全國愛衞辦、中央文明辦、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衞生健康委、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婦聯聯合開展以“防疫有我,愛衞同行”為主題的愛國衞生月活動,並向全社會發出《動員廣大羣眾積極參與愛國衞生運動的倡議書》。

山東省愛衞辦聯合省文明辦、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衞生健康委、省總工會、共青團省委和省婦聯共9個部門,根據我省目前的疫情防控情況,結合工作實際,迅速制定了《山東省第32個愛國衞生月活動方案》並下發到各地。方案主要圍繞為期一月的活動,以“愛國愛家、守望相助”,“人人動手、美好家園”,“摒棄陋習、預防疾病”,“健康生活、幸福未來”為重點任務,號召全民積極參與愛國衞生運動,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一週重點任務是“愛國愛家、守望相助”。吳向東指出,愛國是核心、衞生是根本、運動是方式。各地要深刻認識愛國衞生運動這一內涵,以愛國衞生月活動為契機,結合健康山東行動、文明創建等活動,全面深入宣傳報道愛國衞生運動的成功實踐,向公眾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健康強國理念,強化主人翁意識,熱愛家園,熱愛生活,凝心聚力、共克時艱,擴大愛國衞生運動社會影響力,積極營造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羣防羣控工作。

第二週重點任務是 “人人動手、美好家園”。吳向東表示,各地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建立健全環境衞生管理長效機制,統籌推進城鄉環境衞生整治各項重點工作。結合文明城市文明單位創建、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衞生城鎮創建工作,對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鄉村、市場、車站碼頭、家庭等各類生產生活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等重點場所進行環境整治,農村地區要結合疫情防控集中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突出清理衞生死角,由“清髒”向“治亂”拓展,由村莊面上清潔向屋內、庭院、村莊周邊拓展。對老舊小區、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農貿市場、小餐飲店、小作坊、美容美髮店等環境衞生管理薄弱場所,要逐項梳理問題清單,及時整改落實,切實為人民羣眾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要廣泛發動羣眾開展居家環境和辦公環境大掃除,建設美麗家園。要結合春季病媒防制特點和本地實際,開展以環境衞生治理為主,藥物消殺為輔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做好科學、有效、規範的日常消毒工作。

第三週重點任務是“摒棄陋習,預防疾病”。吳向東強調,健康狀況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生活環境。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全社會都認識到防控疫情、確保安全必須要從小事做起,從陋習改起。各地要結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廣泛宣傳個人衞生、飲食衞生、環境衞生和廁所衞生等知識,增強羣眾衞生意識,養成良好習慣,革除不文明、不衞生的陋習,特別是要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要推廣分餐公筷,口罩文明,垃圾分類,提倡勤通風、勤洗手、不隨地吐痰,打噴嚏要遮掩等健康文明習慣,從而減少疾病的傳播。

第四周重點任務是“健康生活、幸福未來”。吳向東認為,一個人的健康不僅表現在身體健康,還要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會適應。要強化“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結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強調個人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要科學正確的對待疫情,遵守法律法規,不信謠,不傳謠。在疫情防控期間,要動員和指導羣眾科學的開展形式多樣的居家活動,緩解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

“愛國衞生運動不是簡單的清掃衞生活動,而是融於生活的點點滴滴,是關乎每座城市、每個行業、每個人健康發展的大事。”吳向東表示,要將愛國衞生運動同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機結合,要與“健康山東行動”有機整合起來,共同推進,全力打造“健康山東”這一響亮的愛國衞生運動品牌。

同時,要從解決羣眾反映突出的重點、難點環境衞生問題入手,將每週的主題活動有機整合,貫穿於整個愛國衞生月,同時本着集中整治與長效管理相結合、治本與治標相結合、宣傳教育與法制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建立愛國衞生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要以衞生城鎮創建為抓手,推動實施全域創衞。要加強督導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各地要加強組織協調機制,發揮各部門的優勢,結合實際,發揮創造性,採取多種方式方法開展愛國衞生運動。要充分發動企業職工、青年、婦女積極參與愛國衞生運動,號召全民參與、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