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報告

2020醫院統計人員工作彙報

欄目: 工作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9W
2020醫院統計人員工作彙報

2020醫院統計人員工作彙報

統計人員工在醫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那麼,醫院統計人員工作職責是什麼呢?今天本站小編為你整理了醫院統計人員崗位職責,希望對你有用。

醫院統計人員工作職責一、概述

1.統計學和醫院統計概念

統計學是運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原理、方法、研究數字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推斷,從而掌握事物客觀規律的學科是,是認識社會和自然現象數量特徵的重要工具。正確的統計分析能夠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性,做到胸中有數,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提高工作質量。醫院統計是運用統計學的原理和方法,準確、及時、系統、全面地反映醫院工作數、質量效果的活動。為醫院管理者瞭解情況、作出決策、指導工作、制定和檢查計劃執行情況提供統計依據。

2.醫院統計工作的性質和作用

醫院統計是衞生服務統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宗旨是為醫院科學管理服務。長期實踐證明,醫院只有依靠統計手段,才能真正實現管理的科學化和定量化。醫院統計是在收集和整理有關統計信息的基礎上,運用統計學理論和方法,反映醫院疾病防治工作情況,描述醫院醫療服務活動的內在規律,分析和評價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益,指出醫療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改進措施。

醫院統計為醫院領導貫徹執行黨的衞生工作方針政策,制定和檢查醫療工作計劃,合理地分配和利用醫療衞生資源,不斷提高醫療服務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深入開展醫院教學和科研工作,不僅起到信息服務作用,而且起到諮詢和監督作用。

3.醫院統計工作的主要任務

(1)認真學習、貫徹黨的衞生工作方針政策,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衞生統計工作制度和衞生統計報表制度。準確、及時、全面地執行上級衞生行政部門佈置的醫院統計調查任務,為上級衞生行政部門掌握醫療服務和衞生資源利用情況,瞭解醫療服務的社會效益、軍事效益和經濟效益,提高醫院宏觀管理水平,提供科學的依據。

(2)為醫院領導總結和檢查工作,掌握各科室工作進度,制定醫療工作計劃,提高醫療質量和效益,改善醫院管理,提供以醫療服務為主的各項工作的綜合統計信息。

(3)運用統計理論和方法,觀察和研究人羣中各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及分佈規律,為醫療、預防、保艦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數據。

(4)利用現成醫院統計資料,開展統計分析,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專題調查,寫出專題調查報告,實行統計諮詢與統計監督。

(5)將收集到的各科室工作數質量指標,經過整理分析,定期或不定期地系統地反饋到科室,使科室既能瞭解自己完成工作的情況,又可橫向對比。

4.醫院統計機構的設置、人員編制和職責

醫院統計是醫院信息系統的要素之一,它應設置在醫院信息部門中(如信息科)。國家衞生部《關於貫徹執行國務院<關於加強統計工作充實統計機構的決定>的通知》中規定的“300張牀位以上和設有研究所的300張牀位以下的各類醫院,配備專職統計人員2~4人。未設研究所的300張牀位以下的各類醫院應配備兼職統計人員1~2人(不包括病案管理人員)”。

醫院統計人員的職責包括:①負責醫院各種統計資料的收集登記、整理、分類和保管。②督促各科室做好醫療登記、統計並給予指導和幫助。③定期進行醫療工作效率和醫療質量的統計分析,並向領導彙報。④根據上級規定,及時做好各種統計,核對準確、完整,經院領導審籤後按時上報。⑤彙集保管有關醫學統計資料。⑥負責全院醫療、護理表格的印刷、保管和分發工作,並經常瞭解科室使用情況和意見。

5.醫院統計工作法規、制度和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規定,為了保障統計資料的準確性、客觀性和科學性,各級統計部門、各行各業必須認真貫徹執行統計法規,對虛報、瞞報、偽造、篡改統計數字者,一定要依法嚴肅處理。

為了保證醫院統計工作任務的完成,醫院統計部門必須要有嚴格的工作制度:①根據醫院現代科學管理和填報報表的需要,規定醫院內部使用報表的種類、格式、上報程序及期限。②對報表中名詞的含義及指標的計算公式,除上級已有規定以外,可做了補充規定。③擬定主要醫療文件格式,登記簿及通知單等,結合醫療工作程序,規定填報、統計和歸檔程序。④登記、統計及報表的檢查、審查制度。⑤資料的管理、使用及彙編等制度。

醫院統計工作人員必須支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如實反映客觀實際,保證統計數字準確、可靠;要主動地為領導提供統計資料,根據醫院改革、中心工作、領導意圖、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及時進行調查研究、分析預測,為醫院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另外,統計資料不僅要求完整,還必須配套,也就是説一份有價值的統計資料,必須同時包括:既有宏觀信息,又有微觀信息;既有縱向信息,又有橫向信息;既有定量信息,又有定性信息;既有定期信息,又有典型、專題信息。

醫院統計人員工作職責二、醫院統計工作的程序和內容

醫院統計工作的程序大致可分為統計資料的收集;統計資料的整理;統計資料的分析;統計資料的應用4個步驟,每個步驟的工作內容分述如下。

1.統計資料的收集

統計資料的收集是按照統計的任務和目的,運用科學的調查方法,有組織地收集資料的全過程,是統計工作的基矗通過統計資料的收集要獲得豐富的而不是零碎不全的,準確的而不是錯誤的原始資料。

統計資料的來源主要有:醫療工作原始記錄的報告卡,統計報表和專題調查。

(1)醫療工作原始記錄和登記醫療工作的原始記錄有就診病人的病案資料和各科室根據相應登記制度記錄的各種原始登記等。

病案(包括門診病歷和住院病歷)是收集醫院統計資料的主要依據,特別是住院病人的病歷首頁,其內容除了滿足總後衞生部要求上報的各類報表的項目要求外,還可根據本院管理要求增加有關項目。為了便於病歷首頁內容輸入計算機進行統計分析,要對有關項目進行合理、科學的編碼,如疾病診斷名稱應採用國際疾病編碼(ICD-9)、手術名稱編碼可採用總後衞生部推薦的手術分類編碼。另外,還要建立科室和醫師編碼。

(2)填寫統計報表在全院各科室建立月報制度(某些科室須建立日報制度),不能僅限於幾項統計數字,只填報統計數字,沒有文字內容,不利於瞭解情況和進行統計分析。因此在月報中應開闢“文字月小結項”,其中包括工作中的成績、存在問題、病人反映、建議和意見等。各醫療科室都應認真填寫醫療月報。

(3)專題調查醫院管理人員為了瞭解醫院管理中某些問題,時常還需要作專題調查。專題調查可以採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全面調查、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等方式。

在收集醫院統計資料時,無論採用何種形式都必須要求原始資料應嚴格按照規定的表格內容、要求標準、完成時間等認真填寫,必要時進行復查核實。這樣收集的資料才能作為整理、分析時使用的依據。

2.統計資料的整理

原始資料只是表明各調查對象的具體情況,零星分散不繫統,是事物錯綜紛亂的表象,事物的某個側面,事物的外部聯繫,,甚至是和事物的主流或本質完全相悖的假象,只有經過科學的統計整理,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分析結論。統計資料整理按調查內容和研究任務的不同,可分為定期統計資料整理、專題統計資料整理和歷史統計資料整理。

3.統計資料的分析

分析統計資料是統計工作的重要一步,其任務是應用唯物辯證的觀點和方法,結合專業知識,對經整理得到的資料加以研究,做出合乎客觀事實的的分析,揭露事物的矛盾,發現問題,找出規律,提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意見。統計人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統計分析:

(1)調查分析各項事物之間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關係,掌握事物的發展規律,爭取工作的主動權。例如,分析外科工作狀況,應考慮外科門診情況、外科病房牀位數量及其使用情況、手術室的設備條件、外科醫師的技術能力和協調情況,其它醫技科室的技術力量和設備條件等。對於外科工作的各個環節以及存在的問題,均需通過統計分析,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2)調查分析事物內部構成:例如,通過掌握門診各科診療人次數構成,各科醫師的工作量,分析門診各科的工作狀況,有利於解決門診“三長一短”的矛盾;從醫院各類工作人員的構成,分析各類人員結構是否合理等。

(3)調查分析事物的均值:平均值是一組變量的代表值,反映事物的集中趨勢和平均水平。在進行均值分析時,應注意資料的同質性和可比性,若將不同質的事物混在一起,將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4)調查分析事物的發展動態:通過密切注意事物的運動變化,觀察各個不同時期的統計指標值,清楚地瞭解不同時期醫院醫療服務的規模、水平和效率。特別是兩個事物的對比,往往在個別對比時,看不出問題,而只有通過較長期的觀察,才能較容易地得出正確的結論。

(5)調查分析計劃指標執行情況:以統計數據為依據制定計劃指標之後,又要用統計分析手段定期檢查和監督計劃執行情況,協助醫院領導及時調整人力、物力,動員一切有利因素促進計劃指標的實現。

(6)統計指標的綜合分析:使用多項統計指標,從相關的幾個方面,綜合分析事物的總體情況。例如,在研究醫院業務收入和醫療費用問題時,需要把經濟管理與醫療服務的社會效益結合起來進行分析,決不能僅考慮經濟指標而忽略醫療服務量和醫療質量指標。只有綜合分析醫院工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才能真正為醫院深化改革,加強科學管理和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提供有效的依據。

4.統計信息的應用

醫院統計工作要為醫院領導做好參謀,為醫院領導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同時還要為全院各科室服務,將經過統計處理後的信息,及時反饋給醫院基層各科室,充分發揮醫院統計工作的監督指導作用。應用和反饋統計信息的常見形式有:

(1)定期分析按照《醫院統計報告制度》的規定,統計人員在定期向領導提交常規報表之後,還應提交統計分析報告。要將《醫院統計分析報告》儘快送交全院職能科(室)以上的領導參閲,使他們及時瞭解醫院工作動態,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2)專題分析針對醫院管理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深入各部門調查,正確選擇其中的主要矛盾進行集中分析,並提出解決矛盾的建議和方法。

(3)統計簡報根據全院人員和醫療工作中發生的重要情況,進行不定期的統計分析。統計簡報的時間性強、發佈面廣,因此要求文字簡潔、印發迅速,同時又要注意內容及其影響。

(4)統計年報彙編將醫院各方面的全年統計數據彙編在一起,綜合反映醫院的醫療服務情況。年彙編每年1次,堅持積累下去,既有現實參考意義,又是歷史統計資料。彙編不能僅有統計表格和數據,還應該附有適當的統計圖和文字分析,做到圖文並茂。

醫院統計人員工作職責三、醫院工作的單指標分析

1.醫療工作質量分析

醫療工作質量分析主要是醫療質量分析。評定醫院醫療質量的主要依據有診斷是否正確、迅速、全面;治療是否有效、及時、徹底;有無給傷病員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損害等。

(1)診斷質量的分析診斷質量的高低,是反映醫院醫療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一般説臨牀初診與臨牀確診符合率、臨牀診斷與屍檢診斷符合率、手術前後診斷符合率、病員入院到確診的平均時間等可以反映出診斷質量情況。前3者是反映診斷是否正確,而後者則是反映診斷是否迅速的問題。至於診斷是否全面,是指對1個病人全身的主要、次要疾病是否能夠全面查出。如果只檢出次要疾病而遺漏了主要疾病,那就不是不全面的問題,而是診斷錯誤。

①臨牀初診與臨牀確診符合率:它反映醫院對病員入院時的初步診斷水平,也就是經治醫師的診斷技術水平。

②臨牀診斷與病理診斷符合率和臨牀診斷與屍檢診斷符合率:它們是判定臨牀診斷有無錯誤最可靠的、最公正的依據。因此,醫院應儘可能提高屍檢率,以促進診斷質量的提高。

③手術前後診斷符合率:外科經手術治療的病例,一般都能在手術後得到肯定的診斷,因此這一指標是判斷外科診斷質量的重要依據。為了分析對各類疾病的診斷質量,可以分病種計算手術前後診斷符合率。

④病員入院到確診的平均天數:是反映確診是否及時的一種指標。它不但可以顯示經治醫生和上級醫生的工作情況,而且還可反映醫技科室的配合工作情況。此種指標不需對全部病人都做,而只對某幾種主要病種進行統計分析即可。

在運用上述指標進行診斷質量分析時,應注意下列幾點:①由於任何一個指標只能反映一個方面的問題,所以必須將幾個指標綜合應用。②在分析指標時,不能只着眼符合率的高低,還要注意不符合的情況,以便找出診斷質量不高的原因,尋求提高診斷質量的辦法。③不但要進行總體分析,還要對各類不同疾病分別進行分析。既要分析大量常見的疾病,又要分析少見的疾玻同時也要把一組病例和個案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凡是屍檢診斷與臨牀診斷不符的病例,都要進行個案分析。④凡是初診待查的病例和確診時排除疾病,可列為疑診例數或無對照例數。待查數多,就表示初診質量低;而在確診時排除疾病癒多,也反映初診水平不高,同時也反映對入院的控制不嚴或條件過寬。

(2)治療質量的分析治療質量的高低,主要表現在治療是否有效、及時和徹底3個方面。一般地説,反映治療質量情況的指標有治癒率、死亡率、同一疾病反覆住院率、搶救危重病員成功率等。

①治癒率:治癒率的高低是反映治療質量的重要方面。但是隻看醫院總的治癒率高低,往往不易看出治療質量的真實情況。這是因為收容對象的情況不同(病種、病情、年齡、職業等),對治癒率的高低有很大影響。因此,必須進一步進行主要疾病的治癒率分析,而這種治癒率就比總治癒率更容易顯示治療結果的真實情況,也易於進行醫院之間的對比。

②病死率:病死率的高低,可以從反面反映治療質量情況。但它也受着收容對象情況的極大影響,例如教學醫院和城市醫院,由於收容疑難和急診病人多,其死亡率必然較高;相反,某些醫院專收慢性病,甚至全年不發生1例死亡。所以,只做總的病死率分析,不能對醫療質量做出直接判斷,還必須從多方面作具體分析,包括:死亡原因,年齡與死亡的關係,死亡的時間性,治療的及時性,病情狀況,來院前的治療質量等情況。

③同一疾病反覆住院率:同一疾病反覆住院率的高低,是反映治療是否有效和徹底的依據之一。在分析反覆住院率時,必須對每種疾病分別進行,因為有些疾病目前由於醫療條件限制,無法控制其反覆發作的規律,如潰瘍並慢性肝炎等。在分析時,還要注意兩次住院的間隔時間,間隔愈近,對評定治療質量意義愈大;間隔愈遠,干擾的因素愈多,也就不容易説明前次治療質量是否有問題。另外還要注意到,對於因另一疾病或客觀原因未治而出院又二次住院的病人,都應分別統計分析,不列入反覆住院統計之內,不能一概都歸於前次治療質量不高所致。

④搶救重危病人成功率:這一指標説明搶救重危病人中成功例數所佔的比例。運用這一指標時必須明確“重危病人”的含義和搶救成功的標準。

在運用上述指標進行治療質量分析時,應注意下列問題:①對“治癒”的概念要正確掌握。對每一種疾病都應訂出一個明確的指標,要求所有醫師都按統一的標準判定。如果標準經常變換,則統計的數值就失去對比價值。②治療質量(治癒率、病死率)出現升高或降低,都要具體分析,以便進一步找出原因。因為任何統計指標的變化,如果沒有充分具體的理由去論證,就不能得出提高或降低的結論。

(3)給病人增加痛苦和損害的分析醫療的目的是減少痛苦,治好疾病,如果在治療過程中給病員增加了不應有的痛苦和損害顯然是醫療質量不高的表現(當然程度和性質各有不同)。因此,分析這方面情況,也可作為評定醫療質量的依據之一。如果僅用醫療事故發生情況來説明這一問題,還不夠全面。因為在醫療過程中有些問題(如無菌切口感染,術後併發症、院內感染,輸血、輸液反應等)雖然不一定是醫療事故,但卻給病人增加不應有的痛苦,所以也是醫療質量不高的反映。因此,以採用醫療事故發生數、無菌手術初期癒合率、無菌手術化膿率、院內感染率或次數、術後併發症發生率、輸血、輸液反應率等多個指標進行分析較為恰當。

2.醫院工作效率分析

運用統計指標來分析和評定醫院工作效率(即多、少和快、慢),可以瞭解醫院人員、設備、技術、物資的利用及潛力的情況,反映醫院管理方面的成效和問題,對改進醫院管理有重要意義。

反映醫院工作效率的內容多,牽涉面廣,諸如醫院各類人員比例、人數與工作量是否適應,牀位利用是充分,重要醫療設備的使用是否合理等。而牀位的利用情況,則是反映醫院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標。

(1)關於牀位利用情況分析“牀位”是醫院用以收容病人的基本裝備單位,也是醫院工作規模的計算單位,確定醫院的人員編制、劃撥衞生費、分配設備和物資等的重要依據。反映牀位利用情況的指標主要有:

①平均病牀工作日:是平均每張牀位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的工作天數,反映牀位的使用情況。由於修理、消毒或其它原因,每張病牀不可能每天都在使用,即平均病牀工作日1年達不到365日。在平時正常情況下,一般以340日為標準時間較為恰當(這是就整個醫院而言,各科有差別)。如果超過340天,説明牀位負擔過重,會給醫院管理和醫療質量帶來不利影響;如果病牀工作日過少,則説明病牀空閒。

②實際牀位使用率:它反映平均每天使用牀位與實有牀位的比例情況。使用率高,表示病牀得到充分使用;反之,則説明病牀空閒較多。牀位使用率一般為90%~93%,超過93%則説明病牀負擔過重。

③牀位週轉次數:牀位週轉次數是衡量醫院牀位週轉速度快慢的指標。平均牀位工作日和牀位使用率,只能説明牀位的一般工作負荷狀況,還不能表示牀位的工作效率情況。分析病牀工作效率時,應注意在一定時間內,週轉次數多即週轉速度快、病牀利用情況好,病人平均住院天數少。

④牀位週轉間隔:是從一個病人出院到下個病人入院的間隔天數,按每張牀計算出的數值。周圍間隔短,表示病牀空的天數少。如病牀工作負荷過重,牀位使用率過高,週轉速度過快,週轉間隔過短,就會使病房無法達到衞生處置的要求,從而影響醫院管理和醫療質量。

⑤手術前平均佔用病牀日:它反映術前診斷:術前準備、手術室規模及管理。此項指標可分病種統計。

⑥平均住院日:該指標是近年甚為引人關注的一項指標。1993年6月國家衞生部專門就“以縮短平均住院日為突破口,深化醫院改革”問題召集國內一些大醫院進行探討,認為以縮短住院日為突破口,走質量效益型道路是當前醫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目前,縮短住院日的潛力是很大的,是開發病牀資源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對住院日的深入分析,查找影響住院日各個環節的因素,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縮短平均住院日,不僅能節省牀位投資,使現有的衞生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使醫院的技術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為醫院增加了收益,而且對緩解大城市看病難、住院難的矛盾起到重要的作用,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

上述指標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平均牀位工作日與實際牀位使用率兩項指標形式不同,前者用平均數表示,後者用百分數表示,但本質一樣,都是反映牀位負荷。它受牀位週轉次數、週轉間隔時間的制約。在正常情況下,牀位每週轉1次,就會出現一定的週轉間隔,週轉次數少,週轉間隔長,出現空牀的機會就多,平均牀位工作天數就少,牀位使用率就低。牀位週轉與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數成反比。

(2)工作量及其比例情況分析醫療工作量的計量單位主要為病種數、住院人次數、門診人次數。通過分析病牀、住院、門診和醫療技術科室等方面工作量及其比例情況,反映醫院人力、物力和技術效果是否得到正常發揮。工作量越大,表示完成的任務越多;治療的疑難病種越多,表示發揮技術的效能越高。

①住院工作量及其比例情況分析:包括住院人數、各科住院人次數構成比、住院疾病分類及其構成比。

住院人數説明醫院是否正常地完成收容任務。正常收容人數=實有牀位數×正常牀位使用率×正常牀位週轉次數。如果實際住院人數等於或高於正常收容人數,説明已完成或超額完成收容任務;如果低於正常收容人數,應找出具體原因。

住院疾病分類及其構成比,可以反映醫院是否發揮了正常技術效能。所謂發揮正常技術效能,係指收治的病種及其數量同醫院的技術水平相適應,保證急需和必要住院的病人得到及時住院等。一個技術條件好的醫院,如果收容了很多一般慢性病人和輕症病人,佔用了大量的牀位,就使較好的技術條件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②門診工作量及其比例情況分析:包括門診人次數及各科構成比,門診疾病分類及其構成比。衞生部規定城市綜合醫院牀位數與門診人數比為1:3,超過這一比例,説明門診工作負荷過重,給門診管理和門診質量帶來不利影響。

③醫療技術科室工作量及其構成比分析:主要是各醫技科室工作量及其內部構成比(如手術室手術次數及大、中、小手術構成比;藥劑科的處方數及其中西藥處方構成比等)、同臨牀科室工作量之比(如門診透視率、門診處方率、門診檢驗率等)。

④醫療儀器工作量:包括儀器使用率、儀器的工作日和展開率。

3.醫院各類人員數及其比例情況分析

主要通過下列指標來分析,醫院工作人員數及各類人員數構成比,醫護人員數分別與牀位數、門診日均人次數、住院人數比,工作人員出勤率和並事、產假率。工作人員人均工作量。醫師可按每名住院醫師負擔的牀位數、門診醫師每小時門診人次數計算;病房護士按負擔的牀位數計算;醫技科室按每人負擔的牀位數計算,也可分別按每人每天的處方數、檢驗件數、透視人次數、理療人次數等來計算。

醫院統計人員工作職責四、醫院工作效益的綜合評價

醫院是一個多因素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複雜系統。單一統計指標只反映某一局部的數量特徵,而不能全面概括整體的綜合狀況。為了獲得對整體的、全面的認識,必須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以保證對醫院工作認識的全面性、客觀性。

進行工作效益的綜合評價,就是利用對醫院工作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和測量,構造綜合評價模型,求得綜合評價價值,最後進行比較和排序的統計分析的過程。通過綜合評價,可對醫院某一方面工作的數量特徵有一綜合認識,還可對不同醫院、不同工作內容之間的綜合評價結果進行比較和排序。用統計指標評價醫院的工作雖是事後的檢查和評價,但它能起到信息反饋和質量控制的作用,符合現代化醫院管理的思想。由於評價時主要是根據各指標值的高低為依據,因此,原始數據的真實與準確是做好評價工作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