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報告

教師教育學院自評報告

欄目: 工作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23W


教師教育學院自評報告

教師教育學院的辦學方針是:“倡導關愛教育,塑造健康心靈;培養學習興趣,激勵成長意識;打好知識基礎,鍛造現代人才。”

一、辦學歷史:

教師教育學院的前身是泰安師範學校。泰安師範學校的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05年清政府成立的泰安府官立師範學堂,它的成立,標誌着泰安這座歷史教育名城現代教育正式拉開了序幕;

1950年,山東省立泰安師範學校成立,新的泰安師範誕生。1957-1966是泰安師範辦學的黃金十年,由於廣大師生的努力,形成良好校風,培養了數千名中國小師資,為泰安的基礎教育做出巨大貢獻,成為當時全省的知名學校。1963年,由於辦學成績突出,被山東省教育廳定為全省重點師範學校。

1981年,增辦幼兒師範專業。從開辦至20XX年最後一屆學生畢業,前後共培養18屆中等專業幼兒教師1440人,大部分被充實到學前教育第一線,奠定了泰安市幼教事業的基礎,當時的畢業生如今大多已是泰安各幼兒園的園長及骨幹。

1991年,因“辦學方向明確、成績顯著”受到國家教委表彰。

1994年,與原泰安師專聯合,創辦國小教育大專班,為邁向高等教育走出第一步。

1999年,經山東省政府批准,與泰安師專、泰安教育學院、泰山鄉鎮企業大學、泰安廣播電視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泰安師專。

20XX年7月,五校聯合遷校至泰安市西部迎賓大道中首。泰安師範正式完成其歷史使命。以原泰安師範教師為主組建泰安師專初等教育系,另有部分教師按專業分配到相關係部工作。

20XX年春,泰安師專升格為泰山學院,同年年底,國小教育本科專業申報成功,初等教育系真正成為本科層次辦學單位,標誌着原泰安師範跨入本科辦學層次。同年,科研成果總量首次躍居泰山學院第一位。

20XX年,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申報成功。初等教育系獲得兩項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項目,填補了我校無國家級科研項目的空白。同時,科研總量、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總量、縱向課題總量均名列全校首位。

20XX年,初等教育系更名為教育系。同年,公共事業管理(師範類)本科專業申報成功。

20XX年,學前教育本科專業申報成功。至此,教育系建系四年來獲得迅猛發展,成為集國小教育、應用心理學、公共事業管理(師範類)、學前教育等四個本科專業為一體的富有特色的教學單位,所有中師教師成功轉型為高校教師,併成為泰山學院一支不可忽視的生力軍。

20XX年,為響應山東省教育廳的號召,教育系再次更名為教師教育學院,為我校首批升格為二級學院的系部。

二、專業設置及發展思路:

教師教育學院現有國小教育、學前教育、應用心理學和教育技術學四個本科專業。20XX年我校升入本科以後,我們確立了兩個本科專業申報的基本原則:一是必須符合自身的實際,在新上專業上具備一定的辦學資質和能力;二是要有特色,走特色發展之路,不能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

從自身情況來看,原泰安師範主要以國小教育和學前教育為主,師資及辦學經驗均很深厚,是我們辦學的最大資本,而另闢蹊徑不僅將非常困難,並且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教師將難以勝任,不利於教師的成長。經過認真仔細的分析,我們認為,國小教育和學前教育是兩個最為適合我們開設的新專業。一是國小教育和學前教育教師本科化是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實施基礎教育教師本科化發展戰略,是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質量的一項重大工程,而十年前,基礎教育的師資整體學歷偏低,缺口甚大,基礎教育類專業發展前景良好;二是從專業發展水平來看,國內的國小教育及學前教育均為新興專業(當時,山東省內無國小教育本科專業,我們申報成功後為省內第一家,國內第24家,學前教育本科只有一家),專業水平的發展遠未達到老牌專業的高度,甚至還處於起步和探索階段,這無疑為我們搶佔發展的制高點帶來了良好的契機。因此,我們決定以國小教育和學前教育作為專業設置的基點,輔以其它相關專業,構成我們科學的、富有特色的專業體系,使各專業之間相互聯繫、相互滲透而又相互提升。

教師教育學院之所以將兒童教育作為專業建設基點,還有如下三方面的具體原因:一是我院前身乃泰安師範學校,培養國小教師和幼兒教師是其辦學宗旨和任務。在逾百年的辦學歷史中,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和研究心得,在兒童教育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申報國小教育和學前教育專業非常有利於教師的轉型和成長,在師資條件上具有先天優勢;二是我校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升入本科時間短,底子薄,影響小,與省內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有較大差距,尤其是我校在地理位置上南有曲阜師範大學、北有山東師範大學兩所實力雄厚的師範院校,而且,西部的聊城大學、東部的魯東大學也有雄厚的師範背景。對我校而言,單純依靠現有師資、設備和財力與省內老牌師範院校直接打拼顯然不是明智之舉,快速發展的前提是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辦學特色以及適合市場需要的新興專業和熱門專業,以特色取勝,以特色爭取市場,在特色和市場中尋求發展。只有如此,才能在南北東西四個名校的夾擊下獲得屬於自己的發展空間和競爭優勢。而且,縱觀省內乃至國內師範類院校,也大多未把辦學重心放在兒童教育與兒童心理上;三是兒童教育既是教育學領域改革的前沿和基礎,也是新興的熱門專業,而且幼兒教育機構基本由民營資本運作,改革力度大,市場經營較為活躍,管理較為靈活,可以較大限度地實現我校的教育改革成果,並且在科研上有利於新建院校的科研及教學研究的突破。

基於以上諸方面考慮,教師教育學院早在成立之初(初等教育系)即立足於“以特色辦學”的方針,力爭在辦學基礎――專業的設置上做到以特色取勝,為下一步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系統地制訂了我院的專業申報、發展規劃,特意避開了市場需求狹窄的教育學專業,並在這一方針的指導下形成了完整、系統的專業申報計劃和申報次序。僅用時四年,即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了四個普通本科專業(國小教育、學前教育、公共事業管理、應用心理學)的申報工作。由於我們專業申報的目的明確,特色鮮明,準備充分,我們的專業申報非常順利,申報全部成功。在四個專業中,國小教育與學前教育均為基礎教育方向的新型專業,兒童教育的特點非常明顯。而我院亦將公共事業管理(師範類)的專業方向定位於“幼兒園經營與管理”,使其在國內教育管理專業中獨樹一幟。同時,我們還在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加大了兒童心理課程的比重,並要求心理學教師的研究重點儘可能放在兒童心理學的研究上,以形成我院心理學教學與研究的特色,併為兒童教育研究提供心理學的支持。這樣做的結果是我院四個本科專業構成了一個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專業體系,而且在國內教育類院系中定位獨特,風格鮮明,為十年來的高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專業基礎。到目前為止,無論省內還是國內高校中,在教育類專業或初等教育類專業中,尚沒有一家像我院一樣系統地以兒童教育和兒童心理為主打方向且專業體系完備的院系。因此,良好的專業設置體系為我們的高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課程設置上,國小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均將教育學類課程作為基礎課程。另外,學前教育重在開發學齡前兒童的培養、教育方式,側重於藝術、技能類課程;國小教育重在開發國小生的培養、教育方式,側重於文化、技能類課程;應有心理學專業重在學習、認識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及變化,側重於心理和兒童心理類課程;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則重在培養學生對兒童教育機構的管理和運作能力,側重於教育和管理類課程。四個專業在辦學方向、課程設置上相輔相成,構成了一個完整、有機的專業體系。

對教師而言,科學的專業設置可使各科教學彼此滲透,相互影響,也可使教師的教育研究範疇相對集中,研究方向更加明確。對學生而言,可使要求獲得複式知識結構的學生在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上所學知識構成一個科學的知識體系,為學生的就業提供良好的發展平台。

經過近年來的市場檢驗,證明以兒童教育和兒童心理為專業建設的方向是正確的,隨着宣傳力度的加大及辦學條件的改善,四個本科專業均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招生及就業形勢越來越好。尤其是20XX年以來,隨着中央及省市對兒童教育的重視及投入的加大,兒童教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熱度,我們有信心在學校領導及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使我校的兒童教育類專業獲得長足的進步。

20XX年後,按照山東省教育廳的要求,教育系更名為教師教育學院,學校亦要求我院承擔起教師教育的任務。為此,我院對教育學及相關學科的教師進行了適當劃分,使一部分教師向教師教育方向發展。經過四年多的努力,我院在教師教育方面也逐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具備了一定的實力,漸趨形成了一個新的辦學特色。目前,我院在教師教育方面已經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教師教育研究獲得了重要進展。今後五年,我院將在大力發展兒童教育與兒童心理的同時,亦將教師教育作為專業建設的重點。

教師教育學院的發展定位是最終成為山東省兒童教育和兒童心理的重鎮,為泰安市乃至山東省的國小教育、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20XX年底,根據學校的院系調整的要求,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從我院調整到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而教育技術與傳媒學院的教育技術學專業被調整到我們學院。我們的專業結構有了一定的變化。對此,我們適當調整了我們的規劃,決定在兩年內新上教育學專業。主要的考慮是,我院的教育學教師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專業支撐才能獲得良好的發展條件,而且,我校的師範專業是一個很重要的版塊,沒有了優秀的教育學專業教師,我校的教師教育將面臨質量下降的危險。

三、師資構成及師資建設:

教師教育學院現有教職員工54名,其中,專任教師45名,行政人員8名,圖書資料員1名;專任教師中,教授3名,副教授20名,講師14名,助教8名。我院現有國小教育、學前教育、應用心理學、教育技術學4個本科專業和初等教育、學前教育、心理諮詢3個專科專業,並承擔全校師範類專業的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學公共課。

按學生所在專業來分,國小教育教研室10人,佔全部教師的22%;學前教育學教研室11人,佔全部教師的24%;應用心理學教研室6人,佔全部教師的13%;教育學教研室13人,佔全部教師的28%;教育技術學教研室6人,佔全部教師的13%。目前,我院共有在校本、專科生1370人,其中,學前教育670人,佔總數的49%;國小教育465人,佔總數的34%;應用心理學132人,佔總數的9.5%;教育技術學103人,佔總數的7.5%。

若按教師所學專業來分,教育學教師13人,心理學教師6人,中文教師10人,數學教師3人,音樂教師3人,舞蹈教師0人,教育技術教師6人,美術2人,科學教師2人。而在所開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幹課以及專業拓展課中,教育類課程佔到總課程量的22.5%,心理學類課程佔到總課程量的近21%,教育技術類課程佔到總課程量的近21%,音樂舞蹈類課程佔到總課程量的8.3%。另外,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學教師還要承擔全校的公共基礎課。從以上數據來看,我院師資中,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學和音樂舞蹈類教師明顯不足,而中文教師則偏多,這説明我院在師資結構上還有一定的不合理的地方,需要進一步加大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學以及音樂舞蹈教師的引進力度,以使教師的專業構成更趨合理。

我們的目標是,再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教師的更新換代,一是使師資結構更趨合理,二是培養起一批學歷較高、能力較強、研究特色明顯的骨幹教師,為教師教育學院的進一步升格發展奠定深厚的基礎。

四、課程建設及實踐教學:

專業發展、創新的本質是課程體系的創新,廣泛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能力建設是專業創新的根基。因此,我院在一系列教改活動中,始終以廣泛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能力建設為總綱,統籌人才培養(教學)、知識創新(科研)和服務社會(社會實踐)三大功能,全面推進我院的教學改革,特別是課程管理制度的創新,以此達到全面改觀我院教學質量及教學面貌的目的,實現教育教學管理範式的徹底轉換――即由“日常教學管理”轉向“課程體系和課程能力建設管理”。為此,我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課程建設方案:一是重新定位課程目標和標準,堅持課程內容的知識創新性(科研)和社會實踐性(社會服務)。因為這兩個方面是課程體系和課程能力建設的動力所在。二是對現有課程進行評估,對不適合新課程理念的陳舊課程加以積極的改造,或分拆為多個課程,重新架構課程體系和內容;或與其他課程重新組合為新課程;或根據專業需要及社會需求制定新的課程。三是要求所有教師在二年內每人必須掌握3-5門30課時以上的課程,且在近二年內每學期至少向院教務員交納一門課程的完整教案及課件。並由教學副主任及教研室主任對新報送的課程加以統籌協調,以便形成科學的課程體系。四是逐步建立動態的課程監控體系,以取代傳統的日常教學監控方式。

在這一方案的指導下,我院以專業拓展課為突破口,強化教師的課程能力建設。專業拓展課是衡量一個教師學術及教學水平的基本砝碼,且課程規模較小,教學資源、背景材料較為充裕,可以廣泛吸收最新的學術成果,教師備課的靈活性較大,易於發揮教師的學術個性,特別有利於提高教師的學術意識,加厚教師的資料儲備。而且,專業拓展課多植根於教師的專業主幹課,數量眾多的優秀拓展課對提高教師主幹課程的授課質量亦有較大助益。為此,我院把專業拓展課的開設作為教學改革的切入點,鼓勵教師們開設各類拓展課。經過多年的歷練,我院教師在教學水平上已有了質的提高,在我校舉辦的中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先後有三位教師榮獲一等獎,另有多位教師分獲二、三等獎。

另外,針對課程建設,我院還採取了兩個重要措施:一是面向實踐第一線的行動研究,國小教育和學前教育專業的每一個教師都必須走進國小、幼兒園進行課堂觀摩,同國小校長、幼兒園園長、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對話,合作開展科研項目,針對基礎教育中的真實問題進行探研,展開以學校和課堂為基礎的行動研究,藉助這種實際的方法使我院的課程與教學論的研究能夠觸及學生和教師直面的現實,這樣,無論在理論上、實踐上更具有反思性。二是進行“課程與教學論”的國際比較研究,目的是研究不同國家課程與教學理論的最新發展和直面的共同問題,將最新的成果納入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

實踐教學也一直是教師教育學院辦學的一大特色和亮點。20XX年以來,院領導班子決定結合教學對學生工作實施戰略調整,即根據我院專業應用性較強的特點,廣泛成立各類學習型、活動型社團,在抓好日常管理的基礎上使學生工作全面向教學靠攏,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錘鍊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提高學生的應用素質。經常性地組織書法、舞蹈、聲樂、剪紙、手工製作、簡筆畫等專業活動和展覽。這一舉措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不僅鞏固了學生的專業思想,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養,而且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另外,我院還成立了“春暉職教社”,安排國小教育專業的學生到我校周圍的大辛莊、小辛莊、馬套等五所農村國小進行義務支教,不僅承擔了語文、數學等主要課程,還為他們開設了音樂、體育、美術、計算機和英語等課程。同時,還成立了書法、英語、計算機、音樂、美術、自然科普等興趣小組,為他們組建了軍鼓樂隊,我院學生成為上述學校和幼兒園不折不扣的編外教師。20XX年以來,先後有500餘名學生志願者參加這一活動,共授課10000餘節次,極大地提高了當地農村國小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受到了當地羣眾的熱烈歡迎,實踐學校之一的大辛國小獲得岱嶽區素質教育動手操作比賽一等獎。光明日報、泰安日報、泰安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對支教活動進行了詳細報道,引起了一定的反響。

開展義務支教活動,緩解了農村國小師資嚴重不足的現狀,提高了農村國小教學質量,而且使大學生全面瞭解了農村國小的教育現狀,強化了學生的專業意識,提高了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和專業素質,為學生今後的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實踐基礎。

20XX年後,我院更把頂崗實習工作全面推展開來。先後與東平縣政府、肥城縣政府簽訂了頂崗教育實習協議,把國小教育和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學生整建制地派往上述地方,分別到近百個農村國小進行長達半年的頂崗實習,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則分別派往泰安市、濟南市、青島市的近40家幼兒園也進行半年的頂崗實習。這些安排,極大地鍛鍊了學生的應用技能,促進了學生的全面成長,且為所在地方的基礎教育做出了重大貢獻,受到實習單位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