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計劃

社區霍亂監測工作計劃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31W

霍亂是xx市重點防治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在市、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共同配合下,經過廣大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區霍亂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20XX年以來我區連續四年未報告霍亂病例。我區自然、社會及生物因素均適合霍亂的發生和流行,20XX年我市鄰近地區(莆田、南平和寧德)仍有病例報告,因此,我區20XX年霍亂防治工作形勢仍相當嚴峻。為了及時發現潛在傳染源和外環境的污染情況,掌握霍亂疫情的動態分佈及影響因素,根據省、市霍亂監測工作計劃和xx區霍亂防治工作方案要求,現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制定20XX年xx區霍亂監測工作計劃。
  一、監測目的

社區霍亂監測工作計劃

1、及時發現霍亂病例,早期識別和控制暴發疫情,掌握疫情動態和流行因素;

2、瞭解霍亂菌株的型別、分佈、耐藥性及菌型變遷情況;

3、瞭解外環境和各類食品中霍亂弧菌的污染情況,為制定霍亂防治策略提供科學依據。

二、監測點的設置

根據我區歷年霍亂髮病情況、所處地理位置和醫療機構分佈等特點,設立我區海(水)產品、外環境水樣和腹瀉病人監測點。

1、福醫大附屬協和醫院、省第二人民醫院、市第七醫院、xx市兒童醫院(5歲以上兒童)為我區腹瀉病人監測點。

2、轄區農貿市場、生鮮超市以及污水或河溝匯流入海處及其它可疑海(水)產品生產經營場所為海(水)產品監測點。

3、西湖公園及出入水口、白馬河、江濱公園等處為外環境水樣監測點。

三、監測內容和任務

(一)疫情監測

1.疫情報告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衞生檢疫機構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發現疑似、臨牀診斷或霍亂確診病例後,2小時內填寫報告卡進行網絡直報。不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應在診斷後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報告疫情,並向區疾控中心送(寄)出“傳染病報告卡”,區疾控中心收到傳染病報告卡後立即進行網絡直報。確診病例必須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確認和報告。病例確診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及時將該病例納入霍亂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霍亂專報系統)管理。具體報告規範詳見《霍亂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範》(試行)。

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接到轄區內霍亂病例報告後,立即對病例、帶菌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並填寫個案調查表,同時通過霍亂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霍亂專報系統)上報詳細個案信息。

2.暴發疫情監測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衞生檢驗機構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發現霍亂暴發、流行疫情時,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預案》規定級別的要求進行報告。

在暴發疫情調查處理過程中要加強主動搜索,及時發現帶菌者,對所有病例和帶菌者進行個案調查,並填寫個案調查表。

暴發疫情處理結束後,要及時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調查資料,寫出詳細的報告,報告主要內容包括:疫情概況、首發病例或指示病例的描述、流行基本特徵、暴發原因、實驗室檢測結果和病原分型、控制措施和效果評估等。在疫情控制工作結束後7天內完成結案報告。

(二)腹瀉病人及外環境的監測

1.腹瀉病人監測:從4月1日起開始恢復腸道門診工作,對疑似病人及具有一定臨牀或流行病學指徵的急性腹瀉病人一律採集糞便送檢。每月檢測50-100份,當標本數量達不到要求時,也要採集一般性腹瀉病人的糞便標本。檢測對象以成人為主。糞便標本送檢質量必須符合要求。送檢的標本應注意安全包裝,防止污染。各實驗室對培養基中挑出的可疑菌落,均要同時進行O1羣和O139羣血清凝集實驗。倘若在非監測點內發現疑似病人及具有一定臨牀或流行病學指徵的急性腹瀉病人也同樣要求採便送檢。

2.外環境監測:

(1)海產品:採集市售海水產品、餐館內水產品以及河溝匯流入海處灘塗所產的水產品如貝殼類(螺、蛤、蟶等)、甲殼類(蝦、蟹等)、兩棲類(甲魚、牛蛙等)、魚類及其它可疑海產品,同時也要採集適量生冷、滷製食品等進行監測,每月檢測50-80份。每份採取樣本50克左右,搗碎後用5-10倍量鹼性蛋白腖水2次增菌(取第一次鹼性蛋白腖水增菌6-8小時的培養物表層0.1毫升接種於8-10毫升的鹼性蛋白腖水中,37℃培養6-8小時),再進行劃皿分離。

(2)水樣:採集海水(海岸水域、海水出海口及海產品養殖區域)、江河水(以往霍亂疫情發生地段內的江河水域)和其他水體(淡水水產品養殖區、溝塘、水產碼頭、漁港、城市下水道排出口、自來水廠水源水及河溝等),每月30-50份。每份水樣採450毫升,加10倍濃縮鹼性蛋白腖水50毫升,校正PH至8.4-9.2,二次增菌培養。水體標本採樣時,現場收集每份水樣的PH、水温、採樣點環境温度三項基礎指標。

3.疫源地監測:發生疫情時要對首例病例進行疫源地監測。監測內容為:病家的殘餘食物、蒼蠅、蟑螂、食具、玩具以及病家周圍的污水等。若病家內無剩餘食物,應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對病家周圍市場的有關食物進行採樣檢測。

四、監測時間及要求

1、監測時間為4-10月份。發現霍亂疫情或在外環境中檢出霍亂弧菌,應適當延長監測時間。

2、監測數據報告制度:流行病和地慢病防制科指定專人負責監測工作。每月5日之前,把上月監測數據通過《全國霍亂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上報,同時通過xx郵局/霍亂信箱/各縣(市)區文件夾上報。若在腹瀉病人或外環境中檢出霍亂弧菌,應於2小時內向市疾控中心報告。聯繫人:劉秀峯 電話:83313524 傳真:87119536 手機:13950208937。

3、疫情報告制度:嚴格按照《霍亂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範》(試行)實行霍亂疫情網絡直報制度,同時電話報告區衞生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0591-87511149(細菌科)]。

4、總結工作:每年12月20日前將本年度監測工作總結上報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五、菌種管理

霍亂弧菌菌株管理必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中國醫學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辦法》及《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與要求進行保存、運送與管理。各實驗室必須設立霍亂菌株記錄數據庫,填寫霍亂菌株登記表,記錄菌株的來源與去向(包括上送及銷燬等)。

1、檢出首例病人或疑似病人的O1和O139羣霍亂弧菌,應立即上送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細菌科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復核、分型和藥敏實驗。

2、非首例O1和O139羣霍亂弧菌菌株,應妥善保存,並在1~2月內分批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3、外環境、食品及動物等檢出的O1和O139羣霍亂()弧菌,應立即上送省及市疾控中心進行毒力基因檢測,並全部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4、醫療機構檢出的O1和O139羣霍亂弧菌,應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複核鑑定,並負責收集和管理,不得擅自處理。

5、嚴格執行霍亂菌種保存、運送、管理、銷燬等規章制度,每次移交菌種均應填寫交接記錄。各級醫療單位、研究所及省級以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未經衞生部批准均不得保存菌株。

六、職責分工

1、我中心調整20XX年霍亂監測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陳玉麟

副組長:陳惠良 葉 穎

成 員:楊益昌 馬 可

2、流行病和地慢病防制科具體承擔腹瀉病人監測任務的落實;每月上旬完成水樣標本的採集;在流行季節定期對承擔監測任務的醫療機構進行督查,協調轄區醫療機構完成腹瀉病人監測工作;對轄區醫療機構腹瀉門診的檢查與督導;收集所有監測數據通過《全國霍亂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上報,並用Excel表格形式彙總填報相關報表上報給市疾控中心;負責監測工作總結的撰寫和上報。

3、衞生監督科於每月中旬完成50-80份海(水)產品等食品的採集,並填寫採樣單後送監測檢驗科。

4、以上標本的檢測工作由檢驗科負責,並於4日前將上月檢測結果彙總給流行病和地慢病防制科,以便及時上報省、市CDC。

七、監測經費

監測費用和承擔監測、樣品採集、檢測任務人員的加班補助及其它有關費用從省、市撥衞生專項經費及區政府防病經費中列支。

八、附件

附表1 年 月腹瀉病人登記檢索報表

附表2 年 月霍亂弧菌環境和食品監測統計彙總表

附表3 年 月霍亂弧菌環境和食品監測陽性標本登記表

xx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二0一0年三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