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述職報告

人社局長述職報告

欄目: 述職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7.65K
人社局長述職報告

人社局長述職報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20xx年底,我到新成立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擔任局長,2012年3月我又被xx市人大常委會任命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現將20xx年以來履職盡責情況彙報如下:

本屆任職以來,我能夠認真履行任前承諾,並堅持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人大的監督指導下,圍繞全市人社工作戰略定位、目標任務,以服務轉型、改善民生為己任,盡心盡力,盡職盡能,與全局同志一起奮力拼搏,克服化解了一系列瓶頸短板,創新突破了一系列特色亮點,人社工作形成了“就業創業並舉、保障一體發展、人才活力迸發、勞資防控有力、改革克難破冰、服務創新爭優”的良好局面,實現了我市人社工作全省有名、全國領先,江陰獲評全國外籍人才知曉度最高的五個縣市之一,我市首創的高校畢業生實名制管理工作得到人社部的肯定並在全國推廣,我市獲得了首批“省級創業型示範城市”等榮譽,我局先後獲得了江蘇省就業先進工作單位等20餘項省級榮譽;獲無錫市推進“兩置換,一轉化”先進單位等30餘項無錫市級榮譽;獲江陰市體制改革創新先進單位等50餘項江陰市級榮譽。任職以來,人社局每年在市政府績效考核中名列前茅,局班子每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好班子。

一、着眼人社事業發展,堅持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不斷提升發展水平

1、着力拓寬知識視野。切實將學習作為立身謀事的一種追求、一份責任。能把握大局用心學,認真學習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省、無錫市委全會以及江陰市委全會等重大會議精神,關心國家時政,用理論指導工作實踐。能立足本職靜心學,及時主動學習專業知識和相關政策,更新思想理念,拓展工作視野,吃透政策精神,抓好政策落實。能對照先進虛心學,先後帶領領導班子成員和局中層幹部赴常熟、太倉、崑山、徐州、青島等地考察學習,在學習和對比中找到自身不足,不斷拓寬知識視野,確立起新的工作標杆。

2、着力提升發展理念。圍繞建設“新江陰”,與班子其他成員一起,理性思考,認真研判,牢牢樹立“人才優先、民生為本”的發展理念,確立了打造 “惠民人社、智慧人社、創新人社、陽光人社、奉獻人社、和諧人社”“六個人社”的工作目標。並以“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着力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加快破除一切不利於人社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帶領全系統工作人員努力在就業富民、社保護民、聚才強民、改革惠民、維權安民、服務便民上不斷實現新的跨越,推動江陰人社事業改革發展取得新突破。

3、着力強化創新意識。要求全局同志始終保持創新創優的勇氣,以“亮劍”之膽,補強工作“弱點”,消除工作“盲點”,打造工作亮點,構建新的高點。一是突出發展目標的謀劃。圍繞江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對就業、社保城鄉一體化作出制度安排,確立了利用失業保險基金繼續擴大支出政策,加大再就業扶持力度,計劃花5億元左右資金,用三年時間實現將城鎮就業再就業政策從城鎮職工到被徵地農民、再到全體市民的全覆蓋;同時確立了社保制度按照地保並軌、居保開徵、城居並軌、全員城保四步走的戰略,力爭5年內實現社保制度的城鄉全面接軌。二是突出工作活力的激發。每年精選近30個人社領域熱點、難點問題作為補短創新的調研課題,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形成並組織交流調研文章。同時,每年在全系統組織開展創新亮點項目評選工作,不斷激發全系統創新活力。三是突出政策制度的創優。圍繞發展面臨的瓶頸、社會關注的熱點和深化改革的難點,創新出台了被徵地農民保障、醫療救助、市外就醫結報下沉、勞資關係預警防控等方面的政策措施70多項,有效克服了工作上瓶頸短板。目前,我市人社各項政策的普及度和優惠度總體上走在周邊縣市前列。

4、着力樹立法治思維。認真領會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認真領會憲法要義,做到多讀憲法、懂憲法。不斷強化法治理念,以法治理念把握各種關係,並積極組織開展制度廉潔性評價工作,對醫療救助和小額擔保貸款等政策進行廉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促進依法行政。堅持依法辦事,以實際行動踐行法治,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積極履行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制度等。同時,認真對待和接受監督,認真貫徹落實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

二、着眼江陰發展大局,堅持創新突破、跨越趕超,不斷構築發展優勢

1、致力創業富民,突出精細就業,在就業創業上實現了城鄉接軌、創業引領。不斷提升創業工作地位,加強就業精準化管理,促進了更高質量就業創業。實施創業引領計劃。大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推動海歸、大學生、草根各類羣體創業。完善“六補一貸”政策體系,擴大小額擔保貸款規模至7500萬元。開展“一對一”創業結對幫帶活動。組織創業培訓、舉辦創業論壇、發佈創業項目、評比“創業之星”、宣傳創業典型等活動,今年首次開展“創贏未來”全民創業大賽、舉辦夏季公益大學生創業夏令營。建成包括門面型、加工型、市場型、樓宇型、農莊型在內的5大類40家創業孵化基地,建成大學生創業園,每年扶持自主創業2000人以上,帶動就業1.2萬人以上。提升就業服務精度。着手建立失業預警機制。每年組織用工情況調查。率先在全省以“五步五庫法”推進高校畢業生實名制就業管理。率先在全省實施人力資源“全員實名制”管理。率先在全省建成“人力資源虛擬市場”。每年開展春、夏城鄉大型招聘會等招聘活動100多場。每年組織重點骨幹企業遠赴甘肅、江西、四川等地參加勞務對接活動。圓滿完成三批次246名新疆籍高校畢業生來澄崗位實習工作。加大就業幫扶力度。深入實施“4045”再就業援助工程、“121”陽光扶助工程等。開發了63個民政、司法、人社等系統公益性崗位。將社保補貼、崗位補貼對象覆蓋到全市城鄉就業困難對象,實現“城鄉並軌”,目前已累計發放各類補貼2.77億元,惠及5.12萬人。近年來,全市平均每年提供就業崗位5萬個以上,實現本地勞動力就業2萬人以上,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2%以上,困難家庭大學生就業率10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2、致力社保護民,突出城鄉一體,在社會保障上實現了均衡普惠、全民覆蓋。以“均衡普惠”、“人人享有”、“城鄉一體”為目標,不斷加強制度建設,持續加大創新力度,基本形成了全覆蓋、保基本、有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力推制度完善。打通了居保轉接城保的通道。出台了《江陰市徵地補償和被徵地農民保障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確立了我市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即徵即保、應保盡保的原則。實施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醫療救助。推出混合型醫療費用結算付費方式。力推社保擴面。實施社會保險五險合一徵繳。將參保對象覆蓋至在澄工作的外國人、宗教人士,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户開徵工傷保險,填補社保對象及有關險種空白。調整工傷保險基準費率,並實行浮動費率。將企業參保情況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立勞動保障失信企業“黑名單”制度。四年來新增參保達24.7萬人,累計淨增6.2萬人。力推待遇提升。調整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和比例,退休人員退休工資社會化發放。連續11次調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月養老金達1895元;居民基礎養老金、被徵地農民養老年齡段人員養老補助金調整到每人每月250元、600元。取消補充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將18項醫療康復項目全部納入醫保報銷範圍;門診慢性病補貼病種擴大至26個;將全市196個社區衞生服務站全部納入醫療保險定點範圍。實施醫療機構現場監管和定點藥店、診所遠程實時監控。舉辦三輪全市退休職工免費體檢;全市醫保報銷率超81 %,報銷率在省內領先。目前,全市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參保人數分別達54.45萬、69.22萬、42.5萬、42.6萬、42.58萬,任職以來(比2011年底)分別上升了17%、26%、12%、91%、66%。

3、致力聚才強民,突出雙高聯動,在人才開發上實現了助推轉型、創新驅動。大力實施我市人才強企戰略,加強高層次、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打響江陰人才品牌。政策引才。聯合出台《江陰市創新型領軍企業(智慧企業)實施細則》、《關於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推進領軍人才“330”計劃的三年行動意見》,《江陰市海外工程師工作室管理暫行辦法》、出台《關於對來澄優秀大學生實施租房補貼的意見》、《江陰市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管理辦法(試行)》等20多個人才政策。主動攬才。組織“中國江陰海外高層次人才項目洽談會”、“百企與百所高校科技人才合作洽談會”等活動。每年獨立組團參加“大連海創周”、“廣州留交會”等國內外高層次海外人才引智活動。開展“江陰名企名校行,知名高校江陰行”活動,進行 “才聚江陰”系列校園招聘活動。服務聚才。出台“高層次人才服務一卡通”服務政策。開展“外籍專家團智慧江陰”活動。建立完善江陰籍在外高層次人才庫。建成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15家、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9家,走在江蘇同類縣市前列。技能強才。出台《江陰市企業技能人才評價管理暫行辦法》,並實施職業技能培訓鑑定質量提升計劃。投資2462萬元建成“1+3”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一期工程,推廣“西門子雙證”實訓項目,推進技能人才國際化培養。連續舉辦兩屆“技能·技工節”,參賽人數累計超10萬人。近年來(2012年以來),全市累計申報引智項目278個,執行220個,共引進人才總量3.12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1560人,引進諾貝爾得主3人,3人入選國家“外專千人計劃”,引進外國專家237人次,引進海外留學人才698人,培養高技能人才1.66萬人,每萬勞動力高技能人才數達699人,技能人才走出江陰2人入選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全市人才總量突破30.5萬人。

4、致力改革惠民,突出有章必循,在人事管理上實現了高效規範、陽光透明。不斷優化人事管理機制,強化制度剛性約束,推進人事工資制度改革,促進了人事管理向科學規範邁進。勇於改革破冰。2012年全面實施並完成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涉及2.3萬名在職職工、1萬多名退休職工。創新實施軍轉幹部積分考核考試安置相結合的辦法,按照新辦法實施以來完成236名軍轉幹部安置工作。對1600餘名軍轉幹部兑現享受原部隊職級待遇。2014年建立優秀公務員健康休養制度。實施企業軍轉幹部社會化管理,782名軍轉幹部全部移交至其居住地所在鎮、街道,由其居住地社區、村進行屬地管理。2015年完善機關津補貼調整方案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調整方案,規範津補貼發放。出台《江陰市機關事業單位請假休假管理暫行規定》,並實施帶薪年休假制度。規範人事管理。嚴格落實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崗位設置、全員聘用“三項制度”;先後出台規範機關、開發區、鄉鎮事業單位編外用工管理規定,全市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工納入統一招錄管理。開展事業單位“吃空餉”、“在編不在崗”等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共清理169人。開展公務員基本能力提升主題培訓等活動。組織全市機關中層幹部參加“江陰大學堂”。創新以“軍事化”方式開展新進事業單位人員培訓。建成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實名制”信息管理系統,相關部門業務實現信息共享。實行陽光招錄。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約監督員及羣眾代表現場觀摩、監督招考工作。2012年以來共組織招聘事業性質人員28批次1436人,招錄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工20批次1020人。

5、致力維權安民,突出懲防並舉,在勞動維權上實現了社會和諧、勞資雙贏。針對維權維穩工作面臨的新考驗、新任務,超前謀劃,及早部署,切實維護勞資關係和諧穩定。健全工作體系。暢通維權渠道,建立信訪、監察、仲裁三位一體的勞動者權益維護中心。市勞動爭議仲裁院建成全省示範仲裁院,設立5家鎮(街道)勞動爭議派出庭。創新兼職仲裁員制度。在全市全面開展巡迴仲裁庭審活動。建立庭審觀摩機制。狠抓源頭防控。開展和諧勞資關係進社區、企業、鎮(街)活動,推進和諧勞資關係創建。大力宣傳《社會保險法》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發放《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知識300問》、《人社政策彙編》等資料,每年向全市企業致發維護勞資和諧公開信。每年對萬家企業開展社會保險登記驗證和書面審查工作。用兩年時間開展萬家企業人力資源經理和小微企業業主培訓,累計舉辦培訓班54期,培訓企業8713家,培訓10542人。建成勞動關係預警監控指揮中心,對勞資矛盾實行“黃、橙、紅”三色防控預警。開展規範企業用工“藍盾”專項行動。加大執法力度。2012年首次啟動“欠薪罪”,目前已有40餘件欠薪逃匿案件移送公安立案處理。將監察工作的重點放到勞資矛盾高發行業、企業和地區,集中組織開展清理整頓勞動力市場秩序、整治非法用工、禁止使用童工、勞務派遣、社會保險繳費、工資支付等專項檢查。四年來,每年平均處理職工投訴4500餘件、仲裁案件1500餘件、工傷案件4000餘件,處理羣體性事件100多件,督促發放勞動者工資1億元以上。

6、致力服務便民,突出智能高效,在公共服務上實現了城鄉貫通、均等便捷。圍繞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不斷提高工作標準,提升服務效率,努力建成“15分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圈”。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理順了社會保障卡中心管理體制,市民卡公司整體劃轉我局管理,開始發放省社會保障卡、新版市民卡。將局所有15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進駐審批中心窗口。推進基層人社站所標準化建設工作,推出15個“一窗式”就業創業綜合服務試點窗口。對全市各村(社區)人社專職協理員進行統一招錄、管理、考核。完善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服務網絡,人社公共服務平台已涵蓋了全市15個鎮(街道)人社所、300多個村(社區)人社工作站、400多家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在內的800多個服務網點,服務對象140多萬人。推進智慧人社服務。完成“金保”二期工程建設,建成了鎮村服務平台系統、求職自助系統、自動辦公系統等“十大工程”。免費為9000餘家企業提供網上用工登記和社保繳費申報,企業網上辦事率達80%。建成12333人社綜合諮詢投訴平台,目前年受理量達10萬次。完成全市180台人社業務自助服務一體機安裝工作。創建了“江陰人社”、“江陰引智辦”微信公眾服務平台。實施社保財務業務一體化。錫澄兩地異地安置人員異地就醫“一卡通”結算上線運行。生育保險醫療費用結算實現“一站通”。推動服務重心下沉。將服務體系整體下移,經辦服務向基層延伸,率先在全省建立以31家醫院為平台的市外就醫結報點,實現了市外就醫報銷“不出鎮”;將就業失業登記證辦理、個人失業保險申領、靈活就業人員勞動保障事務代理、靈活就業參保人員退休審批等前置鄉鎮辦理;退休審批初審業務下放至大型企業;實現了居民參保登記、養老金領取、參保繳費、權益查詢“四個不出村”。

三、着眼人社隊伍建設,堅持育用並舉、約束監管,不斷提升部門形象

1、建好隊伍激活力。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機關創建,舉辦青年幹部論壇、主題演講、政策法規知識競賽等活動。對局全體幹部職工進行理論業務培訓,開展局新進人員師徒結對“青藍計劃”,組織2批次800餘人次參加的村(社區)人社專職協理員業務輪訓,舉辦中層幹部、重點企業人力資源經理赴浙江大學、復旦大學進行培訓,組織全市人社所長赴新加坡參加社會保障與福利專題培訓。規範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組織公推競崗,營造公平公正的“育人、用人、樹人”良好環境,提升了幹部任用公正度、公開度、公認度,近年來提拔副股級以上幹部50餘人。大力開展爭先創優活動,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爭創“十佳愛崗敬業標兵”等活動,發揮黨員幹部模範作用和支部堡壘作用。

2、強化宗旨優服務。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平時一心撲在工作上,甘於吃苦,樂於奉獻。推行“領導一線調研、政策一線落實、問題一線解決”為主要內容的“一線工作法”,深入基層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定期參加局領導公開接訪活動,對羣眾來訪親自接待,對羣眾來信訴求親自審閲,做到及時回覆。帶頭參加“企業服務月”活動、“三解三促”活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促民生”活動、萬人評議機關和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媒體直播活動等,累計為基層解決企業用工、勞資矛盾糾紛、工傷事故預防、人才人事等方面實際問題400多個。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提出的議案、建議、批評和意見,2012年以來組織辦理人大建議33件。

3、嚴格自律正風氣。自覺發揚民主,創造團結氛圍。強化制度約束,加強內控建設,出台局權力運行內控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局財務管理規定、局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規定等。自覺抵制“四風”,抓好“兩個責任”落實,認真執行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帶頭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市委“十項規定”和局廉潔從政“十個不準”要求,牢築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嚴格抓好責任範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在全局營造公道正派、開拓進取的良好氛圍。嚴格要求親屬及身邊工作人員,不利用職權為親友或下屬謀取私利。加強自我修養,做到純潔社交圈,淨化生活圈,規範工作圈,管住活動圈。

回顧近年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方向與江陰市產業需要還不匹配,勞動者的就業期望和企業需求還不一致,“機器換人”導致企業用工要求變高、用工數量變少,還有“招工難”、“就業難”的現象。二是社保擴面難度較大。由於部分企業經營不景氣,企業參保成本相對變高;部分職工只注重眼前利益,參保意識淡薄;我市的產業結構特點造成了外地職工多,人員流動大,參保不穩定,社保徵繳擴面難度加大。三是保險基金壓力增大。對於醫療保險,隨着醫保報銷藥目範圍不斷擴大,就醫成本不斷提升,醫療費用支出持續高速上漲,導致醫保基金收入有限增長與支出無限擴大矛盾越來越突出。對於生育保險,在國家放開二胎生育政策後享受待遇的人越來越多,目前又按照全省統一標準下調繳費比例,生育保險基金目前已經出現赤字。四是維權案件仍然高發。部分企業經營不景氣導致拖欠工資等行為的發生;隨着勞動法律法規的普及,羣眾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再加上部分羣眾受利益驅使,頻頻出現不理性維權現象,目前勞資維權案件仍處多發頻發態勢。五是效率提升遇到瓶頸。目前我局分佈在十個地點辦公,制約了人社業務的一體化發展。同時由於人社經辦業務成倍增長,“事多人少”矛盾突出。由於辦公場所分散、經辦效率等原因給羣眾辦事帶來不便。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將認真研究,積極採取措施,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人社工作,事關改革發展、事關民生福祉。下階段,我將繼續與人社系統全體幹部職工一起,在市人大的監督指導下,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人民羣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助推江陰發展作為第一追求,埋頭實幹,創新超越,不斷提升民生保障,加快深化人事改革,持續激發人才活力,努力維護羣眾利益,讓城鄉居民就業更滿意、創業更順暢、保障更健全、生活更美好,為建設“新江陰”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