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總結

最新幼兒教育培訓總結範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4.9K
又到年末,工作在不經意間已經告一段落了,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總結為了吸取經驗教訓,讓自己取得更大進步。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最新幼兒教育培訓總結範文,以供參考。
最新幼兒教育培訓總結範文

幼兒教育培訓總結範文

學校良好的軟硬環境和孩子對學校與老師的熱愛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老師們的循循善誘和因材施教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家長學校這個平台,我們更直接充分地感受到了學校追求一流和全面素質教育的努力,感受到學校良好的教學氛圍,我們為孩子能擁有這麼多好的老師感到高興,老師們的真誠、奉獻、進取、負責、公正等良好品質是對孩子心靈最好的滋潤與呵護,相信孩子在學校裏一定能夠身心健康的快樂學習和成長。

家長和學校的良性互動是孩子成長的重要保證,家長學校不僅使學校和家長的心拉近了,更重要的是為家長提供了一個系統學習和良好溝通的渠道,開辦家長學校是學校自信和決心的表現,體現了對家長和孩子高度負責的精神,感謝學校的努力,通過學習收穫頗多,主要心得如下:

對於孩子的學習,無疑每個家庭都十分重視,家長學校是根指揮棒,讓素不相識的家長們走到一起,讓大家走進學校近距離關注孩子們的進步與老師們與時俱進的教育實踐。 家長學校系統而翔實的講座不僅梳理了作為家長應具備的科學教育理驗和基本教育方法,更向家長提出了長期學習的要求,因為僅有愛心是不夠的,愛心不能脱離理性的軌道,更何況教育是動態的。作為家長不能按照教育規律來配合學校的教育,就是對孩子犯罪,更談不上培養出優秀的下一代。

作為家長不僅要接受基本的教育方法與經驗,更要不斷實踐,實現教育規律與孩子的有機結合。在以往的家庭教育中,我和愛人也有許多需要改進之處,也有急噪毛病,特別是對孩子往往耐心説理得少,嚴格強制得多,而事實上這很可能扼殺孩子的想象力,或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於孩子學習與身心發展多有不利,今後家庭教育要多堅持民主作風,多聽取孩子的想法與建議,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想法並給予及時的肯定。

良好的習慣可以使孩子終生受益。養成良好的習慣就是為孩子播下一生幸福的種子。但是單純要求和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思考習慣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家長的榜樣不能確立,對孩子就沒有説服力。

一個生活在正直、幸福家庭裏的孩子其身心發展要健康得多,其成材的概率更高。作為家長必須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為規範,必須有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使命感,特別是在時代轉型期,社會價值和人生追求多元化的今天,尤顯重要。家長的良好行為示範是對孩子習慣形成和固化的最好引導和肯定。 衷心感謝學校和老師們的教育!

幼兒教育培訓總結範文

時間如流水般在我們的指間劃過。短暫的幼兒教師培訓告一段落,在這次的培訓期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很高興能夠勝任這個工作,關心和熱愛每一個幼兒,關注每一個孩子的點滴成長,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滿足孩子發展的需求,樹立起“一切為孩子”的崇高思想。

3月5日至19日在湖北師範學院教育大樓開始了幼兒轉崗培訓活動。現場的培訓活動內容涵蓋了幼兒園教師工作的方方面面。課堂上有專家教授的精彩報告,每一位專家們精彩的講演,都洗刷着我倦怠的心靈;他們結合自己豐富的經驗,將相關的理論知識深入淺出地闡述講解,使我學到了很多新的心理輔導理念和研究問題的方法,還現場示範列舉了許多生動有趣的案例,深入淺出地向我們闡述了幼兒教師教學工作的新理念。

良好的常規可以使幼兒的生活具有合理的節奏,使神經系統得到有益的調節,可以為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當然常規也不是以犧牲幼兒的個性、快樂為代價。我們班個別幼兒生性好動,比較調皮,我相信如果和其他老師步調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漸能互相幫助、關心集體,搗亂的小朋友少了,熱愛勞動的小朋友多了。

幼兒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階段。對幼兒行為習慣的教育,不是靠説教靠灌輸就能見效的,而是要通過日常生活和遊戲等方式,讓幼兒在優良的交往環境中,在愉快的遊戲學習中,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懂得道理,明辨是非,受到薰陶、受到教育。因此,生活教育在幼兒的教育中是極其重要的。

1、文明語言習慣—從禮貌用語做起。

做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在幼兒的教育過程中,應注意教育他學會禮貌用語。比如正確地稱呼大人,説“謝謝、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還有一種情況,孩子説話雖然不帶髒字,但説話的態度不好,語氣急躁甚至嚴厲。這也是不好的習慣。試想,一個人語言文明、卻舉止粗野,或者舉止得體,卻出口不遜,這都是不和諧的。因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讓幼兒學會説話和氣、舉止文雅、活潑大方、形成待人誠懇、落落大方的良好習慣。

2、集體意識—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行為習慣。

人是社會性的。幼兒在成長過程中越來越有了對夥伴兒的需求。但是對每一個幼兒來説,如何與夥伴相處,還是他們亟需學習的一門學問。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在教育中引導孩子與夥伴兒交往。引導幼兒與周圍夥伴友好相處,要讓幼兒有集體榮譽感,鼓勵他們幫助別人,或為集體做事情—儘管有時,幼兒所做的“幫忙”可能在大人眼中有些可笑,但切忌打擊他們的熱情。

3、勞動習慣—讓孩子從自己穿衣做起。

現代父母在幼兒的教養上,常常會過度保護或生活中處處代勞。在這種教養方式下,幼兒可能會失去自己動手的機會,進而失去辦事靠自己的意識。勞動習慣,同樣是一項在幼兒時期就應該培養的行為習慣。

一般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喜歡自己做。我們都知道孩子從1—2歲起就會搶着要自己吃飯,可常常是飯菜灑了滿桌,就是放不進嘴裏。類似的情況還有,像孩子要自己穿衣、穿鞋、幫忙疊衣物、收玩具。但由於他們年紀小,勞動能力有限,在有些家長看來無異於幫倒忙。有些家長就喜歡自己代替,把一切打理得乾淨利索。天長日久,孩子失去了學習和參與的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就該由家長做。漸漸產生了依賴性。現在有的國小生甚至中學生都不做一點自我服務性勞動,認為“我的任務是學習”,進而不愛惜勞動成果;還有一些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極差,離開家長就吃不好、穿不好,這都是早期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結果。

4、衞生習慣—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環

現代教育對幼兒衞生習慣的培養重在兩個方面,一是健康的飲食習慣,一是良好的作息習慣。應該注意讓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衞生習慣,按時進餐,不暴飲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尤其是要注意從小培養幼兒健康的飲食觀,讓幼兒從小形成飲食有節、均衡營養的好習慣、良好的飲食習慣,將伴隨幼兒一生。

5、學習習慣—讓幼兒受益一生。

幼兒園是養成階段,要讓孩子逐漸養成按時休息、按時起牀、按時學習等生活習慣,以適應今後緊張的學習需要。但是實際上這學習習慣的養成,始自孩子的幼年。在孩子幼年階段,不僅要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更要注意激發孩子愛學習、愛看書的興趣。這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極為有益。據美國教育專家表明,如果在學前階段,孩子的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展,那麼孩子將來入學後很可能就會學習能力低下,跟不上學校學習的進度。

通過這次培訓,對於我這樣一名準備從事幼教工作經的教師來説,還有許多要學習的地方,無論是在班級管理、組織教學,還是在關注幼兒心理髮展等方面還是比較稚嫩的。我獲益頗多。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和啟迪。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也許不經意間一次小小的鼓勵,一聲輕輕地問候,不能改變什麼,但是可以影響他們一生。我們願做孩子的導航員

幼兒教育培訓總結範文

幼兒園的主題牆是促進幼兒發展不可缺少的“環境”,一直成為幼兒在園生活的重要部分。主題牆無論從內容來源、主題的產生等多方面都日顯生動、直觀、真實地再現了師幼之間,幼兒、教師與家長三者之間近距離的對話;師幼之間親密的關係;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情感氛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以“幼兒發展為本”,創設幼兒發展所需要的主題牆就顯得尤為重要。有價值的主題牆,從感官上帶給幼兒有關線條、形狀、色彩、構圖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帶給他們愉悦感。

一、常見的主題牆類型。

1、裝飾性牆飾。這一類牆飾為數不多。主要一般都是歡迎小朋友、可愛的動物之類的宣傳性的兒童畫。

2、“連環畫”類牆飾。幼兒看完每一幅畫面,就瞭解了故事的情節。這樣的牆飾一開始對幼兒是有吸引力的,但當幼兒熟悉了故事情節後,就不再對牆飾感興趣了。

3、呈現幼兒活動成果的牆飾。教室裏散見着各類幼兒活動成果的展示區,如美術、手工作品展示、幼兒發展表現評價表(幼兒照片邊上貼上幾顆星星或小紅花或者優秀卡等)等。這類牆飾是動態的,不斷在改變的,都讓幼兒積極地參與了。

4、呈現幼兒活動過程的、幼兒能積極參與的、動態的主題性牆飾。

目前幼兒園的牆飾中以第三類牆飾居多。但我認為第四類牆飾作用最大。

二、常見主題牆創設的方式。

1、個人承包式。班級環境創設由老師一手包辦,起早貪黑幾個日夜,從構思勾畫到剪貼上牆,所有的過程沒有幼兒的參與,只有老師的辛勤勞作。

2、參評式。幼兒園領導將班級環境創設作為評價教師工作能力的一個指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再指定日期進行評比。在評比前一天每個老師都對自己的“傑作”保密,到了評比之日全園教師才將所有的作品上牆。

3、通用式。班級環境創設過分注重美的因素,而忽視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走進一所幼兒園的各個班級,如果沒有班牌的提示,我們很難判斷這是哪個年齡段幼兒的班級。

4、包裝式。環境佈置需要材料,如果幼兒園不提供,教師就無法動手,只好千方百計尋找材料,用形形式式的廢舊物品以怪異的思路進行環境創設,根本沒能將班級環境創設與幼兒園課程之間建立聯繫。

三、有價值的幼兒園主題牆。

我們幼兒園“三室”合一,教室、寢室和活動室都在同一教室。幼兒活動範圍相對較小,在有限的空間裏怎樣發揮最大的利用價值,我們一直都在思考。

我認為有價值的主題牆要能充分體現以下幾點:

1、豐富性。

主題牆作為幼兒開展活動的足跡呈現平台,教師在創設時要有全盤考慮的眼光,呈現的主題應該具有課程連續性。可以有三個主題安排,一個是剛剛過去的,但孩子還有延伸或思考的活動,一個是正在進行的主題,另一個是將要進行的主題。在每一個主題中,教師要有選擇的選取內容進行佈置,主題要有脈絡,有標題,人一看就非常清楚和明瞭。

2、藝術性。

主題牆作為班級的一種“活動”牆面裝飾,要賦予創意的設計、智慧的裝扮,而不僅僅只是散落的將幼兒的作品、教學掛圖進行張貼,就算完成了主題牆的佈置,這樣的教育價值是微小、顯而易見的。教師怎樣做到創意的設計,其中離不開對整個主題位置的思考:採用何種圖案、怎樣擺放等,讓活動的意義真正體現。有時教師的一點小裝飾、小説明,一個小標記,就能讓整個主題煥發光彩,達到視覺和教育的“雙贏”。

3、互動性。

主題牆作為班級的一部分,隨時和幼兒在進行着“溝通”與“交流”。主題牆上呈現的材料應該是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的完成的,那就讓孩子也參與到創設中來。這樣既可以讓幼兒關注主題牆,而不僅僅是“擺設”,也可以讓幼兒的智慧和教師共享,教師還可以減輕一定的工作負擔,兩全其美。

四、創設有價值的幼兒園主題牆。

1、讓幼兒成為班級環境創設的主人。

讓幼兒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參與主題環境創設。教師由原來的動手者轉變為觀察者,傾聽者和支持者。首先,要多關注孩子的興趣點,觀察孩子的需求,激發他們創設主題環境的積極性,多傾聽孩子的所思、所想,給孩子提供適度的支持。其次,將收集的材料和創設環境的過程作為幼兒的學習過程。我們應和幼兒一起收集材料,在這個過程中,應儘量讓幼兒自己去做,自己去想。通過多渠道讓幼兒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看、聽、問途徑來獲取信息和材料。在收集材料後儘量讓幼兒自己協商如何裝飾主題牆,這樣一來孩子間的相互交流更能加深對主題內容的理解,也更進一步的深化了主題內容。

如:在大班主題活動“我喜歡的汽車”中,我們努力契合幼兒的興趣點,積極動員幼兒收集日常的廢舊物品如廢紙盒、瓶蓋、“汽車掛曆”等,讓能力強的幼兒運用廢紙盒、瓶蓋等來製作“心目中的汽車”,讓能力弱的幼兒則動手剪貼“汽車掛曆”,共同參與佈置、豐富主題牆飾。這不僅可以向幼兒滲透環保意識,深化環保教育,而且別具一格,充滿生氣,能夠有效地吸引幼兒的“關注點”。再如:在大班主題活動“大自然的語言”中,幼兒較為困惑:植物、動物怎麼會説話呢?針對這個情況,我們讓幼兒自己去找資料。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們自己畫圖、塗顏色,父母在下面加以一段文字説明,不到兩天,“大自然語言”就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孩子們從中理解了許多的語言:荷花盛開,夏天來到了;小螞蟻搬家,告訴我們快要下雨了……這些神奇的發現,激發了他們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這樣,在主題進行中,與幼兒進行討論,結合幼兒的興趣、意願來佈置主題牆,多給幼兒一份信任、多給幼兒一份權力、多給幼兒一份鼓勵,讓幼兒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讓主題牆真正成為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近距離的對話。這樣的主題牆創設才能發揮其創設本身的意義。陳鶴琴説過:“通過幼兒思想和雙手佈置的環境,可使他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認識。”

2、根據課程內容創設主題牆飾。

環境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要素。幼兒的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的發展始終來自於和環境的相互作用,且幼兒與環境相處的方式也直接影響教育的質量。我們根據預設課程模式,將主題牆飾的創設緊密地與班級的主題教學活動的運行方向相結合。將幼兒關於主題探究的階段性成果、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師和家長提供的相關的內容支持等內容構成主題牆飾的主體。讓孩子在這種交互過程中得到滿足,豐富對有關主題內涵的理解,並激發對主題的深入探究的興趣。如:在大班“不一樣的我”主題活動中,教學活動“名字的故事”,其目的是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名字,瞭解自己名字的含義。

我們先讓孩子回家與家長一起製作了一張卡片,卡片上寫上孩子的名字及名字的意義,以及一份自我牆報,然後帶回來貼在主題牆上。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體會到了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期盼,並在自由活動中爭先恐後地去認識自己及自己的名字,向別人介紹自己和自己名字的意義,同時辨認同伴、同伴的名字。再如,在大班孩子即將畢業的時候,孩子們對於幼兒園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的留戀,老師就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製作一個“離園倒計時牌”的主題牆飾,和孩子們一起商量版面顏色的選擇、內容的佈局、牆飾的裝飾等等,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裏,讓孩子們自己動手,不斷豐富牆飾的內容,讓孩子畫下自己在幼兒園裏的最愛,記錄對老師的不捨,留下與好朋友的合影和電話。在牆飾不斷得到充實的同時,孩子們對幼兒園的愛、對老師、朋友的愛也在不斷地得到昇華。

3、讓主題牆成為一個聯動的整體。

班級是幼兒園課程實踐中一個最基本的工作單位,它可以是相對獨立的,也可以縱橫結合成一個整體。“主題牆”不但是幼兒園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它更是全園幼兒互相學習、相互促進、整體聯動的理想場所。各個班級在準備“主題牆”時,提倡以年級組為單位集體研討,平行班的老師彼此交換意見,有的主題可以各班獨立創設“主題牆”,老師根據自己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設置板塊,有所側重;有的主題可以平行班級相互配合,一個班負責一至兩個板塊,並且幼兒作品交互使用。在創設“主題牆”時不要求一次性上牆,課程進行到某個階段可以佈置某個板塊。同一年級組的幼兒可以相互觀摩、欣賞、評價,不同年級組的幼兒也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看看其它年級組的“主題牆”。總之,讓“主題牆”使幼兒園成為一個聯動的整體,成為一個和睦向上的大家庭,傳遞幼兒、教師以及家長共同的心聲。瑞吉歐的教育思想告訴我們“牆壁是會説話的”,那就讓我們正視缺失,改正不足,讓“牆壁”説話、讓“牆壁”“好好”説話,讓主題牆真正對幼兒的學習和發展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