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總結

電視台實習小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36W

電視台實習小結

電視台實習小結

聽説實習挺清閒的,顧慮會學不到東西。其實我到覺得實習這東西不是説我在課堂上學了攝像機怎麼用我就非得到電視台如何的去實踐一下。大學的教育本來就是和現實生活中的工作崗位有所脱節的。我個人認為,尤其是記者的實習不是跟着去採訪,不是跟着去寫提綱,而是在於發現,這些真實的新聞人在做些什麼,並且把他們的習慣帶到自己今後的日子裏。比如説,這種半島電視台類型的外媒的工作方式,其實可以帶到國內的新聞媒體當中。

相較於國內電視新聞媒體,外媒電視新聞更關注畫面內容

伊扎特昨天説做電視新聞去採訪的話,要有幾個要素,提前明列出來,比如title、background、place、perspective 、frames etc.這與我們傳統課堂上所講的新聞採訪之前要做的新聞提綱是不同的。或者説是我沒有學好,僅僅把新聞提綱理解為要涉及的諮詢問題了,從這一點上,電視新聞注重的是電視畫面,我們的中外電視比較的考試重點也有一點説的是紙質媒體與電視媒體區別,電視媒體俘獲的是受眾的視覺,而紙質媒體俘獲的是思考,電視媒體在缺乏了大腦邏輯思考的同時,卻在繽紛畫面佔有了絕對的優勢,從而能夠迎合知識素養不高的現象,從而走上一條大眾化的道路,從這一點上來説,我們的電視新聞也應該是大眾化的,從央視的新聞頻道改版後的整體編排也可以看出,很多類似於獨立的新聞節目都是以雷同於整點新聞播報的模式進行直播,內容不僅僅是個案的深入分析,而是夾雜眾多其他粉條內容,側重於瞭解,而不是理解。所以這種以畫面為重的電視新聞製作模式應該是一個未來的趨勢。這樣前提下的電視,勢必有點背離客觀展現的模式,但是一個平常人的面部在一分鐘觀摩之後很少會被受眾所印刻神經,而小丑的角色往往會過目不忘,我想關鍵在於小丑這個形象的“極端化”,電視新聞也是如此,在豐富甚至誇張的畫面前提下,能夠讓受眾瞭解並且形成印象是所要達到的目標,否則沒有諮詢傳播的意義。我想,今後做電視新聞的時候,不僅僅是考慮這個新聞有沒有意義,而是更多的側重這個新聞有沒有畫面感,有沒有豐富的影響作為支持是首要考慮的,在深刻的電視新聞,如果沒有用畫面予以輔佐,猶如一個肌無力的人吧。

比如,伊扎特説,一般的電視新聞媒體報道奧巴馬訪華都是展示一些關於胡奧會面握手等等的畫面,這種電視畫面往往電視觀眾是看得已經非常疲倦了。其實我也覺得,奧巴馬訪華這樣的大事件被國內,比如央視拍的跟一個普通領導會面的樣子是如出一轍,一點也沒有勾引受眾目光的意思。而半島在採集的過程中另闢蹊徑,貌似是以一箇中國百姓給奧巴馬穿毛澤東的文化衫還啥的(當時説了,我忘記了),這樣一是報道了新聞事件,內容畫面有創新性,而且更加貼近民眾,等等。當然我知道這樣的模式在中國做是不可能的,但是力求畫面的創新性,不千篇一律而能夠獨具一格的展示模式是外媒所追求的。這裏,我對李靈革老師告訴我們的諸如“全國大學校門”的素材整理一個庫,可以使用等等的言論有點意見,雖然這樣做確實很方便,但是我覺得這種方式遠遠偏離了真實的軌道,比如前幾天我看央視關於復旦大學的報道,真的是噁心的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他們用復旦的校門沒有錯,可這素材貌似是多年前拍的,而且一個冬天報道的,新聞畫面中的人物穿着秋天的薄衫,校門還是沒有整修前的樣貌,雖然是一則普通的訊息,但是新聞的嚴謹性渾然消失,大跌眼鏡。

當我們在學習廣播電視新聞的時候,更多側重的卻是新聞。雖然我們使勁兒在學諸如攝影攝像的內容,卻因為自己的荒廢而只是缺少的電視新聞與紙質新聞的區別的明知度。我會聽説幹報紙的去做電視新聞很容易轉行,而做電視新聞的去幹紙質媒體不容易的通俗説法時,我想正是我們自己的自我意識不夠,沒有能夠將畫面這個最有特色,最有話語權的介質把握好才導致了上述説法的產生。其實電視新聞跟紙質的新聞有着很大的區別,電視新聞從畫面的角度看可以塑造為一種影像的藝術兼具“文”本質,而紙質新聞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如果你是一個紙質媒體的記者,你能夠在撰文的時候將那些深入的剖析幻化成為能夠衝擊眼球的影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