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暑期三下鄉實踐調研報告8篇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9.87K

調研報告可以為各種類型的組織(如政府機構、企業、非營利組織等)創建,一個精心設計的標題和摘要可以增強調研報告的專業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暑期三下鄉實踐調研報告8篇,供大家參考。

暑期三下鄉實踐調研報告8篇

暑期三下鄉實踐調研報告篇1

一、調查背景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農村勞動力不斷流失。通過職業農民培養實現耕地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可以解決農業繼承人的問題,同時也是國家支持農業的重要途徑。職業農民有助於區域農業保護與開發,有助於促進農業文化的保護和繼承。有利於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先代農業,有利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城鎮化建設,有利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適應農村社會化大生產的內在要求,是發展線代農業的客官要求、是發展線代農業的客觀要求、是提高農民生產經營效益和增加生產經營收入的客觀要求。

二、調查基本情況

(一)調查目的

此次“基於地區和產業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意願研究調查”主要研究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瞭解農民的基本情況

性別

教育程度

年齡

2、瞭解農民對收入的滿意程度

主要收入來源

增加收入的途徑

3、瞭解農民對培訓的態度

參加過的培訓

希望參加培訓的內容

是否參加培訓

決定培訓的因素

培訓的時間

4、瞭解農民對教育的態度

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有效性

子女接受教育的認識

5、瞭解農民對文化的態度

希望舉辦的文化活動

希望擁有的文化設施

是否有文化站等設施

村民對文化建設的建議

對文化建設的滿意程度

(二)項目執行情況

本次調查歷時四天(2016-2019)。此次調查的範圍湖南省衡陽市貫塘鄉東陽村,被訪者定義為在農村長期生活工作的村民。

調查實施時間為7月16日至19日,調查方法為下到村民家中進行訪談和問卷調查。根據實際情況,我們按照東陽村的人口分佈以及地域分佈,調研小組2人一隊下到15個村小組進行調查。

此次調研發放問卷80份,收回69份,有效問卷為69份,問卷有效率為86。3%。調查實施自始至終都進行了嚴格的質量控制,調研小組成員對調查過程進行了全過程檢查、督導,並對完成的問卷進行了100%的檢查,項目負責人對驗收後的問卷進行了30%的複核。

最後對數據進行處理和製圖、製表。

(三)被訪者基本情況

在69個有效樣本中,男性為32個,女性為37個,男女比率約為1:1。

被訪者受教育程度大多集中在國中,國中學歷佔47。5%,國小26。2%。年齡分佈較廣,其中36至65歲的被訪者佔60%以上。

被訪者收入來源分佈廣泛,但主要集中在種植業收入佔41。6%,外地打工收入39。13%。

三、調查結果

(一)農民的基本狀況

1、性別:女多男少,勞動力缺乏。

在對性別比例進行調查中,留守在農村的女性略高於男性。農村勞動力流失情況較為嚴重,精壯男性多外出務工,留村勞動力較為缺乏。

2、受教育程度:以國中居多。

據調查顯示,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原因可能在於受訪者年齡普遍偏高,同時也反映出我國在教育方面取得的進展。

3、受訪者的年齡:中老年人較多。

留守農村勞動力大體分在36到65歲之間,側面反映出城市勞動力市場對青壯勞動力需求量較大。農村地理因素限制較多,導致農村收入形式單一。

(二)農民對收入的滿意程度

1、收入來源:種植業為主,其次外出打工。

從調查結果可知,農民更趨向於收入穩定的工作,側面也反映出國家對於農業生產的補貼力度較大。

2、村民增加收入的途徑:較為單一。

農民對於增加收入的方式認識單一,對就業途徑瞭解不夠。

(三)農民對培訓的態度

1、村民參加職業農民培訓的形式:未參加培訓的佔多數

2、村民願意參加的培訓內容:更願意參加熟悉的培訓。

農民自身有意願提高種植水平,不想放棄傳統職業。對培訓有一定的選擇性及針對性。

3、是否願意參加培訓:意願強烈。

4、村民參加培訓的主要因素:重視技能培養。

農民重視自身的技能培養,願意支付符合心理額度的金額和時間。

5、合適村民的培訓時長:15-30天。

村民由於忙於農事,農民更願意接受進行短而有效的培訓。另一方面,由於地勢、氣候、土質等因素的限制,導致農事時間衝突,培訓時間減少。

(四)農民對教育的態度

1、教育的重要性:重視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農民心中。

2、教育的有效性:絕大多數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3、子女接受教育的認識:希望子女有更好的發展。

農民還是堅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理念。

(五)瞭解農民對文化的態度

1、希望舉辦的文化活動:較為強烈。

農民希望聯絡感情,豐富農村文化生活,鍛鍊身體,提高自身文化素養,開闊視野。

2、希望擁有的文化設施:注重身體健康。

農民更注重身體健康,嚮往更好品質的生活。

3、是否有文化站等設施:設施配套較為完備。

政府較為重視農民文化生活,豐富精神生活。

4、村民對文化建設的建議:希望有更多的交流。

由於地形限制人口分散,農民更希望有更多的交流機會。

農民更向往舒心,閒適的生活。

5、對文化建設的滿意程度:希望有更好的建設。

現如今,農民的思想境界提升,更加意識到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四、小結與建議

據相關資料統計,到2011年,我國農民工的數量已達2。46億人,而且每年還在以900-1000萬人的速度增加。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達到25。27%。與此同時,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青壯年勞動力佔農村勞動力的比重、農業收入佔農村家庭收入的比重都降到了50%以下。務農農民尤其是高素質的青壯年農民數量急劇減少,明天“誰來種地”、“誰來養豬”的隱憂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視,由此催生了對培養職業農民這一問題的熱議。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面造就農村人才隊伍,着力解決未來“誰來種地”問題。黨的十八大明確要求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又指明瞭方向,要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發展農民合作社,着力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綠色作文網訓,而且首次提出要發展“家庭農場”,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要解決職業農民的問題。《關於做好20xx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農科(教育)函〔20xx〕第68號》文件中指出“明確工作思路,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穩糧增收轉方式、提質增效調結構的總要求,堅持立足產業、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注重實效的原則,強化項目實施管理,創新培育模式、提升培育質量,加快建立“三位一體、三類協同、三級貫通”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體系,着力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切實解決農業繼承人的問題,提高農民的技術。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入農業生產一線向農民推廣新品種、傳授新技術、教會新方法、培訓新工具。

解決農業繼承人問題、通過職業農民培養實現耕地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也是國家支持農業的重要途徑,職業農民有助於區域農業保護與開發,有助於促進農業文化的保護和繼承。有利於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先代農業,有利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城鎮化建設,有利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適應農村社會化大生產的內在要求,是發展線代農業的客官要求、是發展線代農業的客觀要求、是提高農民生產經營效益和增加生產經營收入的客觀要求。

近10年來,國內的新型農民成為了熱點,羅駿從經濟的制度、組織與所有制、實現過程、分配等方面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合作經濟思想進行了探究。黃祖輝等指出新型農民有別於其他農民的本質規定性及其漂移的不可避免性,以及不必強制性干預這種漂移的發生,可以通過制定相關經濟的調配,合理引導本質規定性的漂移。黃勝忠在對新型農民培養研究述評中,揭示了許多新型農民的好處,比如新型農民的專業的技術。鄧聿文研究了傳統農民和職業農民的差異性,認為傳統農民是“世襲”的,具有強制性和不可選擇性;而職業農民則具有自助選擇性,是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人員自我選擇的結果;傳統農民封閉在農村地區,很難流動,可以説是土生土長、土裏刨食。而職業農民具有開放性,可以自由流動。從人員構成來看,職業農民既可以是本地農民,也可以是外地農民,還可以是市民;傳統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幾乎沒有什麼約束,完全靠經驗進行。而職業農民在經營素質、科技知識、管理經驗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制約性。付遠景認為,職業農民是經濟學意義上的理性經紀人,是農業市場化乃至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新的職業類型,職業農民與傳統身份農民在選舉權、流動程度、經營方式、規模化經營程度方面有明顯的區別。曲建勛給出了職業農民具有代表性的界定:職業農民是將農業作為產業來經營,並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和規則來獲取報酬,以期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郭智奇認為,職業農民是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作為自身職業的人員,並具有較高的科技文化素質、專業生產技能和職業道德素養,具有較強的自我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意識,具有穩定的工作崗位和收入來源。周稽裘認為,所謂職業農民是國家工業化、城市化達到相當水平之後,伴生的一種新型職業羣體,也是農業內部分分工、農民自身分化的必然結果,同時他還認為職業農民的內涵具有全職務農、高素質、高收入和能夠獲得社會尊重四大特質。

美國人類學家埃裏克·沃爾夫1996年在他的著作《農民》中就傳統農民和職業農民的差別做過分析,他認為“傳統農民”是和“市民”相對應的一個羣體,是身份意義上的農民,其主要追求是維持自身的生計。而“職業農民”則是將農業作為產業,充分自由地進入市場,並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使經濟報酬最大化。美國政府於1862年制定並通過《莫雷爾法案》,規定成立56個州立農學院。以1914年的《史密斯—利費農業推廣法》、1917年的《史密斯—休斯法案》、1962年的《人力開發和培訓》和1964年的《經濟機會法》為依據,美國建立了一個相當完善而龐大的農民教育體系。通過實行農業教育、科研、推廣“三位一體”的培訓模式,培養職業農民,開發農村人力資源。法國政府規定農民必須接受職業教育,只有取得教育合格證書後,才能具有經營農業的資格並能享受國家的優惠貸款及補貼。農業部直接管理全國的農業職業學校、公私合辦、辦學機制較為靈活是法國農民教育的特點。高等農業教育、中等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和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三個部分共同組成了法國農民教育的培訓體系。每個培訓機構具有各自不同的培養目標和培養對象,不僅如此,法國還創造了一種具有廣泛世界影響以及時間應用價值的培訓方法,即交替培訓教學法。日本和韓國的農民教育與培訓是由國家統籌規劃,農業部門與相關部門分工知道和寫作完成。目前,日本全國有52所農業者大學,其中國立1所,縣立48所,私立3所。韓國通過頒佈法律的形式(《農漁民後繼者育成基金法》)規定對農漁民後繼者提供援助資金,提供精神教育和技術教育,該法案為培養農業後繼者和專業農户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證。而荷蘭則是從基礎教育階段就實行“雙軌制”教育,將農業教育與基礎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在國小高年級階段就開展預備農業職業教育。在德國,所有的農民即使受過高等教育也必須經過不少於3年的農業職業教育。加拿大推行“綠色證書”制度,農民不獲得綠色證書是不能繼承或購買農場的。

此次調查採用實地抽樣調查和網上調查的方法,對農村居民和部分鎮村幹部進行實地調查和網上調查。

製作符合我們此次調查要求的調查問卷,進行抽樣調查。此調查問卷是在參閲了大量關於農村職業農民的培養文獻和網上查閲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形成的。問卷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被調查者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為被調查者對收入的滿意程度;

第三部分為被調查者對於培訓的態度;

第四部分為被調查者對於教育的態度;

第五部分為被調查者對於文化的態度。

暑期三下鄉實踐調研報告篇2

大一大二的時候就想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去參加這個活動的機會,還好在大學的最後一次機會,我抓住了它。並在這個火熱的八月實現了我的夢。

參加暑期三下鄉這個活動,讓我成長了很多。從前期的準備到後期的開展的過程中,我都努力認識自己的不足,改正我的缺點。爭取向優秀的隊員靠齊,雖説我現在他們還有一定的差距,相信經過我的不懈努力一定會成為和他們一樣優秀的隊員。

八月十五的這一天,我帶着對三下鄉所有的期待,從學校裏出發了。現在想想當時的心情那是相當的激動。我知道三下鄉我們肯定會遇到許多令我們頭痛的事情,也會非常的苦。但我想説的是在我競選的那刻開始我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也做了吃苦的決心。我想作為我們當代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我想説;不管我們富有與否,我們都沒有經歷苦的日子。畢竟我們沒有出生在哪個艱苦的年代。有人説過一個人只有經歷過磨難,才能成大器。三下鄉正好給了我這個機會,去體驗,去感受。在出發的時候我看過這幾天的天氣預報,預計這幾天不會有什麼好的天氣,不出意外情況,應該是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天天三十八度這種類型。想想下鄉去沒有電扇,怎麼捱得過,説實在的心裏還是有一點點後怕。畢竟現在我的身上還長了痱子。不過既然是吃苦我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來。

初到的第一天我就發生了點小的意外,只是我所未預料的。本來我平時就不敢在碎石扎堆的公路上穿着拖鞋行走。我出去的時候還給杜單説;我這樣出去怕會踢到我的腳哦,果不其然我真的把我的腳與一塊石頭來了個親密的接觸,當時那個悲壯啊!鮮血直直的冒了出來,最後在覃嶺的幫助下,我們來到當地的一個小診所,巧的是阿姨是我們川北醫學院的校友,她當時看到我們還挺興奮的,走的時候還硬是不收我們的錢,最後還是在我生拉硬拽的情況下才收的。第一天我就出意外。當然也成為了當晚全隊批評的對象,呵呵,在此真的好感謝我的隊友對我的親切關懷,特別是覃玲同學真的好感謝你。

未來的幾天都進行的很順利。記得我們第一天的義診,由於那天是趕集日,來的人那就不用説了,看到那麼多的老太太,老大爺前來詢問,檢查,我想我們的活動算是成功了吧!這一天我被安排在負責裂隙燈的協助工作。任務不是很重,還可學到許多眼科知識,心裏挺美的。中途聽他們説;外面做調查的同學太辛苦了,於是我就和他們換了一下工作,也開始做起調查的工作,一做才知道做調查的辛苦。因為很多老年人不僅眼睛有問題,而且耳朵還不好,更嚴重的是他們的地方方言還很重,和他們交流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我每做一份調查我就必須用我最大的聲音去和他們交談,有時候還要將同樣的話重複很多便。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就發覺我的嗓子快要冒煙了。雖説義診挺累的,但收穫還是挺多的。

終於等到下鄉走訪了。以前就聽同學們説下鄉走訪的樂趣。我呢對下鄉走訪充滿了期待。這一次我一共下鄉走訪了兩次,在我走訪的過程我我真的快要愛上當地的村民了。他們實在是太熱情太可愛了。我們每到一處地方,都受到他們熱情地歡迎,他們搬凳子,開電扇,端茶遞水。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們看到我們幾乎都説;你們下鄉來了啊,這麼大的太陽,你們熱不啊。這説明什麼?説明他們已經認識我們,接受了我們。雖説我也被有些人誤以為我們是騙子,但在我們細心的講解下,他們還是接受了我們的調查。在第二天的走訪中,當地的村民主動要求用車送我們回來,並且在沿路返回的路上,很多村民主動和我們打招呼。我們當時那個感動啊!

時間過得還真快的,我們的三下鄉也快接近尾聲了,在最後的上午我們走訪了當地的敬老院。看着他們我心裏還是挺酸的想象着一個月三十元的零用錢。實在是想不出他們是如何用下來的,真的想給他們多一點的幫助,晚上的文娛節目如期而至,開始我們都有點失望,都快要七點了,居然沒有人來看我們的表演,我們當時的心挺寒的。最後在隊長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二十幾人來到碾婭鎮進行宣傳,邀請。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的官職來的還挺多的,整場晚會可謂高潮迭起,精彩不斷,我想這與我們同學們艱苦排練是分不開的,我呢作為其中的一員,算是獻出了我的個人舞台處子秀吧!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讓我收穫了很多,不僅僅是個人專業的提升。個人辦事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我收穫了許多難得的友誼。三下鄉初期大家都還不是很熟悉平時也只是和認識的同學交流,幾天相處下來大家成為無話不説的好朋友。大家還記得飯桶族嗎?哪些相互夾菜,相互分任務吃飯的日子。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大家一起排節目,一起做調查,一起搭舞台的日子,至今歷歷在目。在我們一起共事的日子裏,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回憶,真的好難忘,好留念。25個人聚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在於大家相處的過程中,我也更加懂得如何去和別人相處,如何更好的與人交流。如何相互理解,相互體諒,相互協助。

在這次暑期三下鄉活動中我還收穫了我的另一份禮物。我們這次活動所做的社會實踐是關於我們專業的,所做的關於眼睛方面的更是我們所熟悉的,第一次將我們的專業用於實踐,我們開始還是有點不適應。不過在我們老師的指導下,也慢慢逐漸開始的適應了,能夠較為熟練的用我們的專業去服務羣眾,雖然在別人眼裏這或許沒有什麼。但我相信在今後的日子裏。通過對專業知識的一點一點的積累,一定會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__年暑假,我參加了暑期社會實踐。抱着貼近社會、鍛鍊自己的願望,也希望為家鄉奉獻一份力,我積極爭取成為了校青協赴宜昌社會實踐小分隊的一員,並進行了為期8天的走訪和調研。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運用所學,為百姓貢獻一份力量。或許是蚍蜉撼大樹,但相信只要堅定意志,真心投入,總會收到可觀的效果。

經過這次三下鄉,我個人認為,社會實踐給我們這些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學生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瞭解基層的機會。這次實踐,讓我長了不少見識,增強了敢説敢做的能力,在個人品質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同時,也磨練了我的毅力,增強了我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社會需要的是真正的實幹型人才,那麼我們就應該努力讓自己符合社會的需求。

八天,我們走訪和調查了120多户農家,交流中瞭解其生活現狀,傾聽其心聲。發放問卷,拜訪當地政府,收集許多有效資料。這個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和挫折,或熱情的招待,或冷淡的排斥。但我們始終沒有氣餒,即使天降大雨、道路泥濘也阻擋不住我們前行的腳步。翻山越嶺走過千江坪、樹坪、高峯埡等十幾個村,將真心投入這一事業中,使對沙鎮溪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那些調研的日子早已遠去,可回眸,依然歷歷在目,感觸頗深。實踐中讓我體會了很多東西。

暑期三下鄉實踐調研報告篇3

摘要:

為了解張家界市慈利縣的文藝事業的發展現狀、當地文藝發展需求以及村民對本次暑期“三下鄉”文藝匯演的問題與不足的反饋,並將這些情況反饋給當地政府與學院,從而更好的提高當地村民對文藝事業的興趣,推動當地文藝事業的發展,為當地的文藝事業做出貢獻,更好的服務當地村民。

此次問卷採用抽樣調查形式,由相關同學手動導入相關數據,以張家界市慈利縣明珠村村民為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研究。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村民很喜歡此類文藝活動,但在鄉村中文藝活動的形式比較單一。大部分村民比較喜歡歌舞,往後的文藝活動中可適當增加情景劇類型的節目;對於文藝活動的效果來説,村民們感覺接觸到文藝匯演後,不但能豐富日常文娛生活,還能使身心得到放鬆,最重要的是能給孩子們發揮特長的機會、開拓他們的視野。綜上所述:大多數村民支持文藝匯演,但這種文藝活動普及性不夠,也因為設備等各方面的原因,使舞台效果不夠精美。

[關鍵詞]:

三下鄉張家界市慈利縣明珠村

文藝志願活動調查問卷分析報告

調研背景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中共中央宣傳部等關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廣泛組織開展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的有關要求。大學生志願服務要立足於自身發展,更要立足所服務對象的發展。為了解當地村落的文化活動開展現狀和實際需求以及文藝志願服務團的整體模式。我們特展開此項調查,希望能夠給當地工作者提供意見、推動當地文藝事業的發展以及為學院大學生志願者三下鄉的文藝活動提供指導意見。

調查對象及方法

此次調查問卷由瞭解明珠村的文化活動開展現狀和對文藝匯演的反饋兩部分組成,共10道選擇題和1道主觀題,內容包括:村裏的文藝發展現狀、文藝匯演的整體反饋、對未來村裏文藝事業的展望三個方面。本次調查對象是張家界市慈利縣明珠村中觀看文藝匯演的部分村民,採取隨機抽樣調查的形式開展,從觀看文藝匯演的村民中隨機選取了29人進行調查,其中有效問卷29份,樣本約佔總體的10%。

數據分析

1、您村子裏之前有類似的文藝志願服務活動嗎?()[單選題]

就“您村子裏之前有類似的文藝志願服務活動嗎?”的回答情況來看,村民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比例依次是:偶爾有(51。72%)、幾乎沒有(34。48%)、完全沒有(10。34%)、經常有(3。45%)。由數據可知,有51。72%的村民村子裏之前偶爾有類似的文藝志願服務活動,有近45%的村民村子裏之前很少有類似的文藝志願服務活動,僅有4%的村民村子裏之前經常有類似的文藝志願服務活動。

2、您平常接觸文藝匯演的主要方式是?()[單選題]

就“您平常接觸文藝匯演的主要方式是?”的回答情況來看,村民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比例依次是:電視(41。38%)、互聯網(34。48%)、現場(20。69%)、其他(3。45%)、沒有接觸(0%)。由數據可知,將近97%的村民平常是通過電視、互聯網和現場這三種方式接觸文藝匯演,僅有不到4%的村民通過其他方式接觸文藝匯演。

3、您怎麼看待文藝志願服務活動?()[單選題]

就“您怎麼看待文藝志願服務活動?”的回答情況來看,非常感興趣(48。28%)、感興趣(48。28%)、無所謂(3。45%)、沒興趣(0%)。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超過96%的村民對文藝志願服務活動是感興趣的,其中還有半數非常感興趣;僅有不到4%的村民感覺無所謂。

4、您最喜歡本次文藝匯演中哪一類的節目?()[單選題]

就“您最喜歡本次文藝匯演中哪一類的節目?”的回答來看,村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比例依次是:舞蹈(41。38%)、小品(20。69%)、器樂(17。24%)、歌劇(13。79%)、朗誦(6。9%)。由數據可以看出,舞蹈類節目更受村民們歡迎,而喜歡朗誦的村民僅有不到7%。

5、您覺得此次文藝匯演還需要增加哪個類型的節目?()[單選題]

就“您覺得次次文藝匯演還需要增加哪個類型的節目?”的回答來看,戲曲(24。14%)、魔術(24。14%)、情景劇(24。14%)、相聲(20。69%)、其他(6。9%)。由數據來看,選擇需要增加戲曲、魔術、情景劇這三類節目的村民比例同為24。14%;有20。69%的村民選擇相聲,有6。9%的村民選擇了其他。

6、對於本次文藝匯演有什麼感受?()[多選題][多選題]

就“對於本次文藝匯演有什麼感受?”的回答情況來看,心情愉悦,很有意思(58。62%)、開闊了自己的視野,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55。17%)、想努力的學習,成為有志青年(27。59%)、其他(10。34%)、只是感到了一時的新奇,沒有什麼實際作用(6。9%)、沒有什麼影響(3。45%)。由數據可知,有超過50%的村民認為此次文藝匯演可以開拓他們的眼界使他們心情愉悦,有3。45%認為此次文藝匯演沒有什麼影響。

7、您覺得本次文藝匯演有什麼不足之處?()[多選題][多選題]

就“您覺得本次文藝匯演有什麼不足之處?”的回答來看,村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依次是:舞台效果不夠精美(55。17%)、其他(24。14%)、節目種類不夠豐富(20。69%)、節目激情性不高(6。9%)、趣味性不足(3。45%)。由數據分析可知,近56%的村民覺得本次文藝匯演舞台效果不夠精美,有3。45%的村民覺得本次文藝匯演趣味性不足。

8、您覺得這類文藝匯演活動對你們有什麼影響?()[多選題][多選題]

就“你覺得這類文藝匯演活動對你們有什麼影響?”的回答情況來看,豐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能夠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特長(58。62%)、使村民的身心得到放鬆(48。28)、沒什麼實際影響(10。34%)、影響了村民的正常生活規律(3。45%)。由數據可知,超過50%的村民認為認為這類文藝匯演能夠豐富村民日常生活、使村民的身心得到放鬆和能夠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特長,3。45%的村民認為這類文藝匯演影響了村民的正常生活,有10。34%的村民認為這類文藝匯演對於他們沒有什麼實際影響。

9、您們村有類似跳廣場舞這樣的休閒活動嗎?[單選題]

就“您們村有類似跳廣場舞這樣的休閒活動嗎?”的回答情況來看,選擇沒有的村民為58。62%,選擇有的村民為41。38%。

0、那您想村裏搞哪些經常性的文藝活動呢?()[多選題]

就“那您想村裏搞哪些經常性的文藝活動呢?”的回答情況來看,村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比例依次是:跳廣場舞(58。62%)、其他(20。69%)、舞龍舞獅(10。34%)、打腰鼓(6。9%)、馬戲團表演(6。9%)。由數據可知,近59%的村民想村裏經常搞跳廣場舞這樣的文藝活動,僅有6。9%的村民想搞像打腰鼓、馬戲團表演這樣的活動。

1、您希望鄉里或社會機構來舉行這種文藝匯演嗎?()[單選題]

就“您希望鄉里或社會機構來舉行這種文藝匯演嗎?”的回答來看,村民們都希望能舉行像這樣的文藝匯演,其中有75。86%的村民非常希望能夠舉行文藝匯演。

問題產生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問題

1、村民很少現場接觸文藝匯演

就“您平常接觸文藝匯演的主要方式是什麼?”的回答情況來看,村民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比例依次是:電視(41。38%)、互聯網(34。48%)、現場(20。69%)、其他(3。45%)、沒有接觸(0%)。由數據可知,大部分村民平常主要是以電視和互聯網接觸文藝匯演,很少有機會能到現場接觸文藝匯演。

2、村民不太喜歡文化精神層面的節目

就“您最喜歡本次文藝匯演中哪一類的節目?”的回答來看,村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比例依次是:舞蹈(41。38%)、小品(20。69%)、器樂(17。24%)、歌劇(13。79%)、朗誦(6。9%)。由數據可以看出,喜歡舞蹈類節目的村民遠超過喜歡其他節目的村民,喜歡朗誦這種文化類節目的村民不到7%。

3、節目豐富度不夠,舞台佈置度不高

就“您覺得本次文藝匯演有什麼不足之處?”的回答來看,村民回答此問題的答案依次是:舞台效果不夠精美(55。17%)、其他(24。14%)、節目種類不夠豐富(20。69%)、節目激情性不高(6。9%)、趣味性不足(3。45%)。近56%的村民覺得本次文藝匯演舞台效果不夠精美,有21%的村民覺得節目種類不夠豐富。

4、村裏文藝活動較少且村民喜歡的文藝活動形式較單??

就“那您想村裏搞哪些經常性的文藝活動呢?”“你們村有類似跳廣場舞這樣的活動嗎?”兩題的回答情況來看,選擇有的村民為41。38%,選擇沒有的村民為58。62%;跳廣場舞(58。62%)、其他(20。69%)、舞龍舞獅(10。34%)、打腰鼓(6。9%)、馬戲團表演(6。9%)。由數據可知,近59%的村民想村裏經常搞跳廣場舞這樣的文藝活動,遠超過想搞其他類型的活動;僅有6。9%的村民想搞像打腰鼓、馬戲團表演這樣的活動。

二、原因分析

1、村民出不去,文藝進不來

交通不便,是導致“村民出不去,文藝進不來”的局面產生的主要原因。明珠村,雖然大部分的道路都修成水泥路,但是道路上卻只能保證一輛小車行駛,稍不注意就會產生意外情況,更不用説把文藝匯演的設備車開進來了。俗話説,路的寬敞平坦程度反映地方的發展水平,越窮越要修路。從而也間接導致村民們平時接觸文藝匯演只能通過電視與互聯網。

2、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文化類節目娛樂性不強

大部分村民只上過國小國中,村民整體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村民們不太喜歡朗誦這類藴涵文化精神層面的節目,覺得這類節目很無趣,村民大都喜歡歌舞這類歡聲笑語的節目。文化類的節目沒有娛樂類節目的娛樂性高。

3、表演人員數較少,舞台條件較差

本次文藝志願服務團只有十三名志願者為專業表演人員,且排練時間緊促。又因與當地部門聯繫不夠充分,不瞭解當地設施的情況,這才導致當天晚會的舞台佈置較簡易以及機器設備較差等現象產生,使得文藝匯演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

4、年輕人較少,活動場所有限

村裏面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村裏以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為主,村裏缺乏了一塊人羣,總是顯得有些毫無生氣,而老人和小孩連自己都照顧不好,更不用説靠老人和小孩來打造集體的活動場所,更沒有精力和時間去參與和組織文藝活動。

相關建議

一、村民方面

1、積極觀看文藝節目,提高自身文藝內涵

村民們應該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多去觀看各種文藝節目。提高自身對文藝活動的積極性及提升自己的文化內涵。

2、積極支持村裏文藝建設,主動參與舉辦的各項文藝活動

積極參加村鎮舉辦的各種知識教育授課,支持村裏進行文藝工作的建設,為村裏文藝活動方面的建設添磚添瓦,共同建設一個富含文藝底藴的明珠村。

二、學院方面

1、注重精神層次方面的發展,宣傳文藝知識

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人羣、開展不同專業性的三下鄉活動,用宣傳手冊或廣播的形式,將文藝知識傳播至村民的頭腦中。

2、完善節目質量與豐富節目類型

學院應該努力提高文藝匯演的質量和不斷豐富節目類型,完善舞台效果的不足,增加志願者的數量以及加大文藝下鄉力度,努力為村民們帶去更加優秀文藝匯演。

3、與村民互動,開拓創新

完善舞台道具,多與村民們進行節目互動,勇於創新,開拓村民視野,帶動村民對文藝活動的積極性,為村裏營造良好的文藝氛圍。

三、社會方面

1、注重精神層次方面的發展,宣傳文藝知識

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人羣、開展不同專業性的三下鄉活動,用宣傳手冊或廣播的形式,將文藝知識傳播至村民的頭腦中。

2、完善節目質量與豐富節目類型

學院應該努力提高文藝匯演的質量和不斷豐富節目類型,完善舞台效果的不足,增加志願者的數量以及加大文藝下鄉力度,努力為村民們帶去更加優秀文藝匯演。

3、與村民互動,開拓創新

完善舞台道具,多與村民們進行節目互動,勇於創新,開拓村民視野,帶動村民對文藝活動的積極性,為村裏營造良好的文藝氛圍。

總結

通過本次調查問卷我們瞭解到張家界市慈利縣明珠村當地的文藝事業的發展現狀較差,當地村民接觸文藝活動的機會較少及文藝志願服務團準備不夠充分,節目種類較單一和節目質量有待提高,以及積極發展文藝事業可以更好的培養當地村民和學院志願者健康的心理、綜合能力及良好的思想品質等素質,促進當地村民文藝內涵的提高,並調動同學們在藝術認識與實踐方面的主觀能動性。由於此次當地場地和排練時間有限,使得此次文藝匯演有很多不足之處。

通過本次的調研活動,我們瞭解到此次文藝匯演中的不足以及當地文藝事業的缺陷。所以建議文藝志願服務團增加相關節目的排練時間來提高節目質量,同時增加節目種類,提高節目的趣味性,並在表演過程中多與觀眾互動。建議村民們勇於接受外界的新事物,並且多與外界溝通,多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樣才能有利於當地文藝事業的發展及學院在文藝匯演方面的整體模式不斷完善。

以上內容就是一祕為您提供的2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報告5000字》,能夠幫助到您,是一祕最開心的事情。

暑期三下鄉實踐調研報告篇4

學生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現在已經是各大高校的必修課,是要拿學分算進畢業中去的。但是,這樣一個活動到底有什麼意義?它對學生對農村有幫助嗎?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政府的以及各個學校的關於大學生“三下鄉”的紅頭文件(估計這些文件沒多少人會去認真看),上面一大堆的這個意義那個意義,這個作用那個作用,我隨便複製一段罷:廣大的農村需要大學生去發揮聰明才智、運用科學文化知識的廣闊天地;大學生也需要到農村去,在服務農民羣眾的實踐中可以進一步地接觸社會,瞭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高全面素質,走正確的成長成才道路。開展大學生志願者“三下鄉”活動,把農村建設的需要和青年學生的成長很好地結合起來,同時,也架起了黨和政府與農民羣眾之間的又一座橋樑,通過青年學生的下鄉服務,體現出黨和政府對農民羣眾生產生活的關心。這在當前形勢下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我不禁要問,有多少活動是真正的取得了成效的?在大學三年,我也看到了不少“三下鄉”的隊伍,他們帶回來的就是一大堆作為證明材料拿學分的照片。然還可以為自己後寫一個活動總結,當然,他們還可以為自己爭取到當地報社電視台的採訪,這樣成果就顯得更加大了。當地政府一般也是大力支持,這樣一來,雙方都得到了一些好名。但是,對當地的老百姓有什麼作用呢?什麼是三下鄉?把科技、文化、衞生帶到農村去。發幾個傳單,走訪幾個農村,拍些照片,呆上四五天,就能達到這樣的目的?

對於學農業方面的大學生來説,他們可能會給老百姓帶去一些有用的東西,像一些先進的種植方法養殖方法。但是,對於其他跟農村毫不相干的專業,他們能帶去什麼?不管是農村還是城郊,情況都是很複雜的,四五天你能摸清他們的情況?更何況政府只希望你們給他們唱唱讚歌解讀一下政策,至於像關係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東西,你就不能談了。我想很多大學生都會被明確指出,不要和當地人談像拆遷這樣的敏感問題。

所以説,什麼“三下鄉”,只不過是為了那個學分罷了,而且為了這個學分,常常還得付出不小的代價。反正學校並沒有要求你拿出真正的成果,所以也不可能撥出大筆資金來作為活動經費,如果你沒辦法爭取到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持,那麼就得自己掏腰包了。吃的住的,還有交通費,都要自己解決。筆者的學院就是這麼一個學院,每年暑期三四個隊伍去三下鄉,但是總共只撥一千元的經費,於是每個隊就二百五了,連製作宣傳材料以及橫幅的錢都不夠。去年一個小隊沒有爭取到其他的經費,最後每個人自掏腰包一千多。一千多塊錢,拿一個學分,這學分估計也是大學裏最昂貴的了。

所以,我對師弟師妹們參加“三下鄉”活動有幾個建議:

第一,首先問問你自己,是不是對這個有興趣,這個活動對你是不是有用,我説的有用不是説去體驗農村艱苦的生活,而是能夠給當地人帶去有用的東西同時自己又能學到東西。如果你確定有用,那就參加吧。如果你認為沒用,純粹是拿學分,那麼就別去參加了,交少量的錢掛個名吧,等他們回來你也寫個材料説自己去過了就行了。這個是弄虛作假啊,為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用這些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吧。

第二,慎重選擇你的隊伍以及下鄉的目的地。呆在一個好的隊伍是多少可以學到點東西的,如果一個隊伍裏都是認真的人,實實在在想做些事的人,那麼至少你們會體驗到用心去做一件事的感受。選擇好的目的地,如果當地政府十分歡迎,給你們負責食宿,那就再好不過了,筆者今年暑假參加的隊伍就受到當地政府熱烈歡迎,給我們解決了食宿及交通問題。如果沒有的話,那就要考慮到當地的交通以及住宿條件和物價了,筆者的隊伍一開始選擇的地方連個旅館都沒有,極為不便,所以後來更改。

第三,真的去了的話,就算不能給當地帶去實際有用的東西,那麼你也可以找機會充實自己。記住,民間才是出高人的地方。本人這次是不小心被拉入夥的,前幾天因為沒做成什麼事,心情一直很鬱悶,但是後來碰見了一個奇人,當時我們頂着烈日爬山涉水去拜訪他,一個小時的談話讓我們受益終生。因此才不枉此行。

暑期三下鄉實踐調研報告篇5

20__年7月14日至7月23日,這平凡的十天註定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為期十天的惠州博羅縣公莊第一中學三下鄉,在此之前,有首次下鄉的忐忑,也有怕學生不聽話的擔心,而這些在來到公莊這裏後,變成了一種重重的責任。

第一次絞盡腦汁地備課,第一次踏上講台,第一次煞有介事地上課。在這十天裏,我們的話題總是圍繞着這羣孩子們轉,或者是喜上眉梢地説__同學真懂事,上課怎樣認真配合,或者愁眉苦臉地説__同學不愛聽課老打瞌睡,或者互相交流對每個班上課積極性的評價……在這一隅遠離了我們那個嘈雜的世界的小鄉村,孩子們成為了我們生活的全部,而外面的那個世界,似乎已經離我們很遠,心靈很容易得到安寧。然而,這一份遺世獨立也往往讓我無奈地想到,這未嘗不是一種與外界的脱離與閉塞。

剛踏上公莊這片土地時,可以用滿目荒涼來形容。很破舊的宿舍,很殘舊的教室,沒了球網的水泥籃球框,孩子們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一張乒乓桌和一副已經沒有膠貼的光禿禿的木球拍,孩子們卻也從中練就一身好本領,無論男女師生都是乒乓球的高手。操場長滿雜草,開會的時候就是在草叢中搬張凳子開的。去到那裏,伙食自然是比較差,然而食堂的師傅很照顧我們,會給我們的菜加一些肉,並總搓搓手不好意思地説鄉下地方沒什麼好東西吃,而學生們的飯菜幾乎都是素食看不到一丁點兒肉,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卻個個都瘦瘦弱弱的,我們總招呼他們過來吃我們的菜,他們卻總是很靦腆地拒絕,這樣的一羣孩子懂事得讓我們心疼,很想給他們帶去些在他們所處的環境侷限下學不到的知識,所以備課備得很努力,因為我們能帶給他們的也就只有這些了,想通過我們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想讓他們也努力學習,躍出這片土地,出去看看,世界還很大很精彩,不僅僅是他們眼前的這方天地。

我必須得承認,剛去到那裏的時候我不止打過一次退堂鼓。偏僻的農村,惡劣的居住環境,都讓我非常不適應,而且加上自己身體條件水土不服,我甚至有要放棄的衝動。然而後來慢慢地我卻愛上了這片土地,因為這裏的學生如此純樸可愛,雖然也有幾個調皮愛唱反調的令人頭疼的小男生,卻也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天真無邪,會偷偷摺紙花送我們,會帶我們出去吃當地小吃。讓我感慨頗多的是,孩子們都需要被肯定。有幾個學生很高興地對我説,“老師你們對我們都很好,我們的那些老師都很偏心我們那些成績好的同學的。”孩子們都需要被肯定,而肯定對他們自信心的建立有很大影響。這對我在將來真正走上教師職業有很大的啟發,因材施教,一視同仁。而在這裏最大的感受是鄉村的國中生比起城市裏的國中生,真的要質樸單純許多。他們都還像是國小生,愛玩愛鬧。同時,也存在着對自己前途的不確定和渺茫甚至想放棄——這是最令我難過也很想改變的。

有幾個學生跟我聊天時很迷茫地説,“英純姐姐,我們班越來越少人了,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有時覺得讀書很累很無聊,都不想再堅持下去了。”每當我聽到這樣的話,我總覺得很心酸,甚至有時會忍不住摟着他們哭着説不要這樣想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親眼看到那裏的破敗和荒涼,深知這裏的孩子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能夠靠讀好書才能走出這裏,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是繼續在這裏渾渾噩噩浪費青春。看到這些孩子眼中流露出對知識的渴求對外面大城市的嚮往與羨慕時,總讓我很心疼,很想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很想讓他們一路都很順利走下去,很想讓他們都有一個美好的前程,所以當他們消極時,總要努力地去跟他們談心,鼓勵他們加油不要放棄。

為期十天的下鄉之旅,在下鄉之前,我曾經想過短短的十天我們能帶給他們什麼,能改變得了什麼,但是在這十天之後,我想我們的使命已經達成,不管怎樣,我覺得我們為他們單調的生活注入了一縷大城市的氣息,啟發他們去探索他們那一隅之外的世界,而且我們對那些平時不受重視的學生的肯定,也給他們帶來積極的影響。下鄉的體會在於體驗生活,更在於改變孩子們的生活。只是有一點小小的擔慮,我們走了以後,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想法,會不會在小小的震動後,卻又恢復到以前那樣了呢?

但願孩子們一路走好,走遠。

暑期三下鄉實踐調研報告篇6

今天是支教的第四天,各組積極性不減,工作熱情依舊很高,大家各司其職,各組工作有序進行。

我是支教組的一員,每天晚上躺在牀上回想今天的事會心一笑。雖然很累,可是想到他們四天的變化,我都十分的欣慰。還依稀的記得第一次給他們上課時的激動和緊張,擔心着自己的講課方式他們聽不懂,擔心着自己會照顧不好他們,擔心着自己無法肩負老師的職責……

後來,經過四天的磨合,我們彼此越來越熟悉,很多學生能遵守上課紀律,配合老師教學工作,課堂上有了很大的改變。課後的他們也帶給我很多感動,早上積極到校上課,課間會拉着老師的手和衣角,問我們各種好奇的問題,也會分享自己的小祕密,動手做禮物送給我們,一句“老師我真的捨不得你走”很暖心。

所有事情都越來越順利,越來越好,這四天來他們帶給我很多歡笑與感動。有很多家長感謝我們,孩子在這幾天的變化很大,成長了很多。然而,我卻要感謝孩子們,是他們讓我們懂得什麼是責任,是他們教會了我們成長去感恩身邊人。

這幾天來發生的事都將會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記憶。但我們快要離開,很遺憾自己對你們做得太少,但過去的已成往事,明天也將來到,能抓住的就是當下,老師也努力加油,在有限的時間裏教給你們更多的知識。老師也希望你們在今後的求學之路上繼續保持現有的學習熱情,望健康快樂成長,加油。

一轉眼,參加殘聯的愛心活動已經圓滿結束了。還記得剛入校時一直幻想着豐富的義工活動。自認為有愛心就好,能吃苦就好,能堅持就好。就在這幾天的活動中,終於讓我們這些剛入校的大學生明白了應該怎樣做好一名志願者,也就是這幾天,就改變了我們的很多想法。首先,做義工不單單是一個體力活,能幹就好,他需要我們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事先要做要一系列的準備。剛參加殘聯的活動時,我們是不瞭解殘聯的工作的,更不瞭解殘聯的小朋友們,也就更談不上技巧了。其次,我們的準備不足,沒有考慮太多情況,以至於有些措手不及,很難和小朋友愉快溝通,讓他們開心微笑。最後,我覺得我們組織的太過匆忙,沒有很好的內部溝通。例如,沒有提前分組,讓組員事先了解熟悉,分工協作。同時任務和目的太粗糙,不夠簡單明瞭。最後就是沒有相互之間的學習交流。但是,不管怎麼説,殘聯的小朋友們實在很可愛,大家也都很用心,這真的很好。還要感謝一下殘聯的老師們,你們幫了我們很多,感謝你們。最後,我謹代表我自己談一下看法,殘聯的小朋友是有缺陷的,是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所以就需要我們更加有耐心,不應該在他們面前説一些成人化的話。我想我們以後會注意的,也會做的更好。

在現在的社會知識時代,不能夠快速的學習新事物就會落後,這次活動讓我是親歷了一回,沒有新的信息就不能夠更好的開展活動。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行,這一點是主點,能夠在活動中得出這來,對於我來説,活動是下次的成功的道路,沒有活動就沒有機會,在活動中可以會有許多的機會,而這機會也是自己日後成功道路的石子。三下鄉是一段路,時而坎坷,時而沿途風景獨好。她告訴了我,沒有一個人的前進道路是平平穩穩的,即使是河中穿梭航行自如的船隻也難免顛簸,因此生活受傷難免,失敗跌倒錯過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只要你沒有因此失去方向,你就會欣賞到獨特的風景。

為期一週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經落下了帷幕,我們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按照“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的指導思想,認真,紮實,深入地開展活動並在活動中學知識、學做人、學做事,培養團隊精神,加強適應社會的能力。做到服務社會、爭取實效、鍛鍊自我、共享雙贏,在求真務實的實踐中牢固樹立勤於學習,勇於實踐的河南城建學院學子新形象。回顧那些難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在活動期間並非一帆風順,陌生的環境及地形、七月份酷熱的天氣、遇到的一些不支持或不理解我們活動的人,這些都給我們的活動造成了影響,但是我們的隊員都堅持不懈,將其一一突破。三下鄉,它留給我們的不只是感動,更是成長,讓我們變得更加勇敢自信,意氣風發的我們經歷了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洗禮,已經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象牙塔中的書呆子,擁有絢麗年華的我們在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時仍能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總之,這個暑假的社會實踐是豐富而有意義的,一些心得和體會讓人感到興奮,但卻決不僅僅用興奮就能描述清楚的,因為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收穫。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

暑期三下鄉實踐調研報告篇7

20xx年暑假,我參加了暑期社會實踐。抱着貼近社會、鍛鍊自己的願望,也希望為家鄉奉獻一份力,我積極爭取成為了校青協赴宜昌社會實踐小分隊的一員,並進行了為期8天的走訪和調研。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運用所學,為百姓貢獻一份力量。或許是蚍蜉撼大樹,但相信只要堅定意志,真心投入,總會收到可觀的效果。

經過這次三下鄉,我個人認為,社會實踐給我們這些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學生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瞭解基層的機會。這次實踐,讓我長了不少見識,增強了敢説敢做的'能力,在個人品質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同時,也磨練了我的毅力,增強了我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社會需要的是真正的實幹型人才,那麼我們就應該努力讓自己符合社會的需求。

八天,我們走訪和調查了120多户農家,交流中瞭解其生活現狀,傾聽其心聲。發放問卷,拜訪當地政府,收集許多有效資料。這個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和挫折,或熱情的招待,或冷淡的排斥。但我們始終沒有氣餒,即使天降大雨、道路泥濘也阻擋不住我們前行的腳步。翻山越嶺走過千江坪、樹坪、高峯埡等十幾個村,將真心投入這一事業中,使對沙鎮溪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那些調研的日子早已遠去,可回眸,依然歷歷在目,感觸頗深。實踐中讓我體會了很多東西。

首先是在行事處事方面:

第一、要善於溝通。溝通的學問很深,可謂一門需要長期鍛鍊的技術,也是一門藝術,無論和隊友還是和團隊之外的人,它需要技巧和禮貌,需要聆聽和迴應。和諧融洽的氣氛往往可以令事半功倍。讓人感受到我們的真誠才能很好的交流與合作。

第二、要保持自信的心態,克服膽怯心理。作為唯一本地隊員,我擔負着和農家接洽的任務,要簡單明瞭的讓他們明白我們所為何事。我一直害怕 在公共場合出趟,這個任務於我是一種挑戰。然經歷此行後,自信明顯提升,遇事不再是唯唯諾諾。自信、積極向上的姿態不僅可以激勵自己,也可以感染他人。一個人的自信做成一件件小事,一個團隊的自信則做成一件件大事。

第三、要善於總結。古人一日三省,不思不足以知得失。每一次的總結為接下來的行動提供有效性的借鑑和指導,避免資源浪費,行動宂雜,也提高了行事效率。

第四、要有團隊合作精神。俗稱:“眾人划槳推大船。”個人力量有限,個人能力也有差異,能力再強的人也會有他不可達到的領域。合作時,把眾人的價值和能量充分合理挖掘出來,那麼,團隊的力量就能擴大無限倍。優秀的團隊不需要很多優秀的人,但需要發揮每個人的優秀之處。

第五、做事情要有計劃、有條理,循序漸進,有條不紊。計劃不僅是實際行動方案,還要有預見性。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有預見性的計劃清晰明瞭,在突發和變故來臨時不會措手不及。

第六、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這是實踐順利進行的基本要求,於個人,影響自己行動能力,於團隊,不會讓團隊行動脱節。此次我深有體會,當走過鄉間小路,翻山越嶺遠眺峯羣時,當攀上峯頂,踩着雲彩俯瞰大地時,感慨我們之前有過的體能訓練等素質拓展。

其次是對調查結果的感悟:

第一、城鄉差距之大。據中國統計年鑑20xx年統計數據顯示,20xx年,我國城鎮農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差距高達4倍以上。而20xx年沙鎮溪鎮人均純收入1916元。許多家庭只能基本解決温飽問題,低保户數量也比較龐大。有的村民看着城鎮的繁華也不禁舉債換新家居。城市的發展之快,是否真的拉動了鄉村的前進?

暑期三下鄉實踐調研報告篇8

用青春譜寫精彩,用實踐服務社會!大學是人生的重要過程,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經歷、體驗、感受對於人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三下鄉社會實踐有助於同學們增加閲歷,開闊眼界,有助於在校大學生了解國家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的發展狀況,有助於在校大學生認識國情,熟悉民情,有助於提高同學們的思想觀念和實踐能力。

為響應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明辦、江西省教育廳、共青團江西省委、江西省學生會聯合下發的《關於開展2013年江西省大中專學生暑期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我的中國夢”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和要求。在團省委對2013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具體要求下,我有幸參與我校贛南師範學院科技學院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是為了調查調研江西省贛州市贛縣的福利院建設與管理情況和當地的新農村建設。在此次的社會實踐中,我們帶着滿腔熱情,充分合作,發揮專業特長,趕赴江西省贛縣的陣地,以“中國夢,我先行”為主題,以調查調研江西省贛州市贛縣的福利院建設與管理情況和當地的新農村建設為主要內容,走訪了贛縣梅林鎮福利院和贛縣江口鎮旱塘村等地,並採訪了梅林鎮福利院院長和旱塘村村支書劉主任和三送幹部付科員、全國勞動模範等。

2013年6月底,贛南師範學院科技學院2013年暑期“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系列籌備活動在全院上下的大力支持下,順利舉行。截止到8月中,學院2支重點實踐服務隊和1支實踐小分隊踏上征程,這個籌備過程持續了整整一個多月。我們所在的赴贛州市贛縣梅林鎮鎮重點社會實踐服務隊結合全省“實踐激揚青春志,奮鬥成就中國夢”的服務口號,以“中國夢,我先行”為主題,下到基層,服務三農。

(1)漫漫征程,青春行進在路上

2013年8月27日,我們贛南師範學院科技學院赴贛州市贛縣2013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重點服務隊的9名青年學生,在我院團學指導老師唐月梅老師的帶領下,承載着全院老師和同學的期望,秉承“科學發展樹新風,攜手共建新農村”的理念,迎着8月的烈陽,踏上前往贛縣梅林鎮的汽車,開始了為期一週的下鄉實踐活動。一路上,青年同學們興致都很高。出發之前瞭解到的贛州市梅林鎮,是贛縣的城關鎮,該鎮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健全、各種農副業資源豐富,當地的新農村建設也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着。同學們都希望可以從實際中感受新農村建設的成果,見證新農村建設中廣大勞動人民的努力,並用青年的視覺爭取去發現問題、找到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舉措。

下了汽車僅僅經過一會的休整,青年實踐隊員們便開始投入到“三下鄉”實踐活動中去,大家本着奉獻的基本原則,去服務於當地的農民。我們按照事先計劃好的流程,一步一步的去完成本次活動;活動的事前準備、和當地政府及相關媒體見面並溝通、活動進程的控制、活動後期的結尾工作,我們都進行得有條不紊。一週的實踐服務工作,我們在路上。

(2)法傳、惠農、衞生,温暖梅林父老鄉親的心

宣傳骨幹為村民們帶來了惠農政策、衞生知識、法制宣傳資料,為羣眾送上了豐富的科技、法律、文化大餐。這之前服務隊員們結合梅林鎮文化古鎮的特色,就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以“新農村建設”政策為中心,收集了廣大農民最關心的國家對農村的環保、醫療、新農村建設、農民創業以及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各方面的政策,在這一天集中進行宣講。

活動現場,我們臨時設立的政策諮詢台前,人們絡繹不絕。新農村建設、環保、醫療等關乎人們日常生活的政策諮詢台前,國家惠農、助農政策的每點每滴被反覆詳詢;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攤前,一項項新的保護措施在大家的智慧碰撞下,衍生出來;整個諮詢持續了將近3個小時,雖然這中途烈日當空,但是大家的熱情卻不曾消減。

“讓當地人民滿意”,這是我們全體隊員的心聲。“謝謝,你們辛苦了!”這是當地人們給予我們最衷心的關懷。雖然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們都不曾休息片刻,但是人們的每一聲肯定,都是我們最大的財富。此次活動不僅為梅林鎮父老鄉親們帶來了好的政策、先進的科技和實用的衞生文化知識,也為整個和諧新農村的建設貢獻了我們大學生們的微薄之力。

通過政策宣傳,我們每位外地隊員還學會了當地的方言發言習慣,方便了我們在該地的生活、實踐,同時也讓我們大家學到了與人溝通和交流的技巧,更讓我們知道,深入基層,貼近民心,才是發展的基石。

(3)尊老、愛老,我們共同的責任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而尊敬老人可謂是我國優良傳統道德的精華。隨着我國老齡化情況的日益嚴重,“三孤羣體”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熱點,關注孤獨老人,關心親情的傳遞,用我們的熱情温暖老人的心。2013年8月27日上午,科技學院暑期“三下鄉”赴贛縣社會實踐服務隊一行提着牛奶、水果來到贛縣梅林鎮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給他們送去一份社會的關懷。敬老院院長就那裏老人們的生活情況給我們做了簡單介紹。在院裏的一個房間裏,服務隊隊員們還同老爺爺老奶奶進行了交談。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當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不如意時,堅強地走過一起,熱愛生命,熱愛生活才是出路。老人們熱愛生活的精神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的。從院長那裏,我們知道,這裏老人們的生活其實是非常艱苦的。但是,從老人們會心的笑容上卻一點都看不出來這些艱辛,他們的臉上,表達的是老年樂、老年歡以及他們寬容的生活態度。這次看望孤寡老人的活動,不僅僅是社會給老人們的一種關懷,更是老人們給社會的一種啟示。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去發揚和繼承。我們年輕的一代,更應該時刻以自己作好榜樣,在日常的點滴做起,尊老、愛老。

(4)參觀旱塘新村,見證革命基地新貌

在感受了福利院氣息後, 8月27日下午,我們秉着“受教育,長見識,作貢獻”的宗旨,來到江西省“一斤石灰一斤糧”核心示範區---贛縣江口鎮旱塘村開展科技、文化、衞生“三下鄉”活動。旱塘村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革命村落,在國家新農村建設的浪潮,由一個歷史文化革命村,轉變為江西省“一村一品”示範村。服務隊隊員們來到旱塘,深入百姓家中,瞭解人民所想,體察農户所需,為當地農民送去熱情的服務。

實踐隊一行走訪並參觀了以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優秀的黨員和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幹部,並且帶頭致富,帶領羣眾共致富的“三培兩帶”的管理方法指導下而成立的“大棚專業合作社”,瞭解當地大棚種植技術、資金來源問題,產後的銷售狀況等內容。隨後,大家就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民自主創業致富的情況”、“金融危機影響下返鄉農民工生活細節”、“如何更好促進新農村建設”等問題深入農家,與農民朋友一起座談,開展專題調研。同時還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問卷調查等方式開展了農村衞生、環保小常識宣講、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措施宣傳等活動。

同時,志願者還和陪同我們參觀旱塘村的主任就江口鎮新農村建設整體情況、政府的整體規劃與具體措施等進行了探討,並深入旱塘村村委員會了解該村新農村建設的經驗與問題,為新農村建設獻計獻策,進一步探尋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模式。各級政府和公塘村村民一同,努力優化村內建設,積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這裏,祝願我們的村民生活更加美滿,並期待,江西省其他的鄉鎮、農村向我們的旱塘村靠齊,努力建設,打造各鄉村美好的明天!

(5)一份歸途,幾許牽掛,漫長傷感

一週晃眼而過。當夕陽從地上沉睡時,一切都已來不及。看着大家機械的收拾行李,不捨瀰漫整個隊裏。離開這裏,是回到我們原本來的地方,但是為何這般的不捨?是諮詢會上那個上了年紀、問了我們三遍同一個問題的大爺最後終於帶着答案離開時的滿意表情,抑或梅林裏那副容得下一臉笑容走過的小房還在夢裏?是留守裏那個令人又氣又愛的小傢伙的無邪笑容抑或敬老院裏老奶奶緊緊握着我們那雙佈滿老繭的雙手還在眼前?興許還有,葡萄藤下那一份份熱情的邀請,異鄉的天空下全體隊員的每天共同努力、每晚加班加點、每個清晨不斷的叫喊起牀聲還在耳邊……

然而不管我們如何的不捨,分別就在眼前。在同鎮裏各位慈愛的領導告別後,我們拎着比來時還沉重的行李踏上歸程,我們都知道,裏邊裝的全是贛縣父老鄉親的愛和關懷。回程的汽車上,全體隊員在一起想聊着這些天的經歷。因為我們的付出,我們收穫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在活動的幾天裏,我們全體隊員一起做事,一起討論,一起總結,一起面對困難,一起超越困難,我們同奮鬥,我們同歡樂。因為這次實踐活動,我們由不熟識到熟悉,由單獨的個人變成一個團隊。我們團結,我們奮鬥。這些日子的生活和工作,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集體的力量的偉大,同時作為一個集體,裏面的每一份子就應該齊心協力,把要做的事認認真真的做好,把要完成的任務一絲不苟的完成。

即使生活有時很辛苦,但請不要埋怨也不要憂愁,命運給你的是另一種無法估量的財富。這段旅途不只是冠冕的行走,經歷過,才更懂得珍惜和擁有。更美的旅途,源於更深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