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黨建文案

2023一路帶一思想彙報8篇

欄目: 黨建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2W

通過述職報告,可以向同事和上級彙報工作中的亮點和關鍵里程碑,為了讓思想彙報越發優秀,我們一定要確保其內容具體,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2023一路帶一思想彙報8篇,感謝您的參閲。

2023一路帶一思想彙報8篇

2023一路帶一思想彙報篇1

敬愛的黨組織:

“一帶一路”覆蓋三大洲、連接歐亞兩個經濟圈,從出台與快速實施、絲路基金的啟動,有前期的外交、經濟鋪墊,它是個長遠目標。“一帶一路”戰略設計中“命運共同體”概念的植入,截然不同於美國,它包含了大國的擔當,而非對國際和地區事務的壟斷。中國的宏觀戰略設計不僅要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新局下減輕、消除資源獲取和貿易暢通方面的安全風險因素,也在於以此激活陸權、倒逼西太平洋地緣政治安全現狀的改善並重塑之,為中國參與並應主導的“全球政治經濟體系治理”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和地緣態勢,進而以“中國模式”向世界提供不同於“西方模式”的成功範本。

一帶一路是個宏大的戰略計劃,也就是中國的戰略投射能力與方向問題。“利益共同體”的概念屠如何策劃與執行、安全後手如何植入、當前在安全政策方面的對外宣示是否有不協調之處、上層設計的政策和立法能否及時跟進等等問題都在考驗中國,所以在“一帶”計劃實施中應分階段、有步驟、保重點、即明確的指向性,而不是處處開花。

因時間、篇幅的原因,選取一個特定視角,重點談談“一帶一路”的安全問題與建立“印度洋沿岸安全帶”的屏障意義。

一、陸海並重戰略的出台:突破西方“二選一”戰略思維的桎梏

近代歷史上的傳統大國(如中俄德),都是歐亞大陸強國,但在進入大航海時代之後乃至工業革命數百年間,均於不同時間節點上分別因不同原因相繼失落。而繼承了英式思維與海權論、絕對控制論的美國在“韜光”近百年之後終於拋棄了門羅主義,開始介入歐洲、遠東與非洲的爭奪,並形成延續至今的“一超”。

美國是個陸海並重的超強,區別在於:陸權後來成為制衡其他大國的工具,而秉承海權論並完成帝國海洋戰略後,海權才成為它的立國根本。中國在大航海時代的前夜即明帝國時期曾有過難得的機遇,因執政的短見而錯過,在清帝國時期更將這種閉關鎖國發揮到了極致,使得中國15世紀的海洋之路剛剛幾十年的輝煌就消失在南海-印度洋的波濤中。

深度看陸權與海權“非此即彼”的取捨,只是西方列強設定的以“陸權對立海權”的排中律選項,尤其是馬漢清晰看出海洋世紀的到來而為美國海軍戰略的量身設計,深層是美英海洋國家的“離岸制衡”對大陸國家的方向性誤導。中國作為歐亞大陸歷史上傳統的東方文明大國,在大國崛起的歷史長河中是有史以來超大體量的海陸國家,由此決定了自身戰略定位不同於傳統大國,從規模、意義看在歷史上尚無任何國家的先例可循,其對世界政治歷史進程的影響也將不可估量。

二、“一帶一路”不容忽視的政治與安全問題

1、陸上“一帶”的政治領域風險必將涉及安全保障問題

本着“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的中國,面對中亞地區、新老歐洲這些不同文明、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在經濟、投資交往中將遇到不同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政治風險和安全風險。

中國“一帶”的西進,首先面對的是中亞國家。這裏不僅是中國“西進”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傳統上俄國南下、印度北上、歐盟東出的“四戰之地”,(即麥金德地緣政治學説中的“心臟地帶理論”)身處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則決定了未來在地緣政治上大國力量交匯競爭的必然。中亞至西亞戰略位置的重要性曾導致千年前十字軍數次東征伊斯蘭世界、近代法蘭西第一帝國、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對俄冒進並坍塌,乃至本世紀美國戰略蛙跳阿富汗而失敗。中亞國家的民族宗教問題、邊界問題、恐怖勢力氾濫問題、以及其他內生性問題、加上大國博弈中被不斷“做局”的因素,決定了未來政治、安全領域風險的必然。從以上角度看一路一帶的安全,政府應對政治及安全問題早作預案並防患於未然。

2、海上絲路的安全問題同樣突出

20xx年10月,習總在東盟會上提出的海上絲路倡議,得到了東盟的積極響應。

首先,“一路”是中國戰略揚長避短轉向西進的有效策略,是與“一帶”形成南北海陸雙向互為補充、並環抱大中東、輻射非洲的另一條主線;其次,從資源獲取、貿易通路的保護看,深層是國家對海洋權益與權利(非權力)的維護與重視;第三,是對古代海上絲路歷史的延續和中華文明理念的再造。

從“一路”聯通保障看,目前的主要安全問題集中於東、南兩海,這裏的安全局勢不容樂觀。兩海爭端被大國“定向炒熱並數方聯動”的趨勢明顯加速,以致大國海上力量直接介入已經成為事實。中國島礁建設的完成使用與海軍實力的強大尚需一個過程,當前南海的實控進程正處於一個歷史轉折的關鍵節點上。如何界定國家利益邊疆、以及如何從安保上由中近海擴展至遠海乃至印度洋?這方面,亞丁灣護航行動只是“走出去”的第一步。

中國在“海陸雙向並行西進”的戰略總規劃下,作為海洋貿易、資源獲取與大洋保交的多重考慮,特別是中國進口石油與對外貿易戰略通道主要集中於印度洋海區和沿岸,這就對我國的海上絲路戰略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也是中國海權的必由之路。

3、海上絲路西進印度洋,主要在於與美國、印度的共存

海上絲路與沿岸國家保持友好交往的同時,特別注意處理好與現今的印度洋海軍強國美、印的關係,儘可能化解可能與之不和、甚至衝突局面的形成,與此同時,也要堅定地表明我國維護國家利益、印度洋航線安全以及國家海洋戰略底線的決心。

(1).與印度的共融。

在金磚國家框架內經濟金融深化的同時,在這一區域保持良好溝通與協調。在當今國際危機四伏、南亞大國印度如何保持自己的真正獨立性不受外來勢力對其的衝擊?這個方面,中國(含俄國)完全能夠在金磚五國、上合框架下緩解印度的隱憂,而且在中印貿易上還有釋放潛力的很大空間,提升雙方的貿易依存度以及雙邊投資的擴大,既可以增加共識、減少分歧,也可以在政治上逐漸達成互信,這種互信必將反映在軍事領域。

(2).與第五艦隊的共處問題。

(3).與印度洋沿岸主要國家的關係處理問題。

(4).以現有條件為基礎,以開發非洲為契機,在北印度洋沿岸、非洲東岸加快海軍及後勤補給保障的建設。這些“海上兵站”才能緩解我國在這裏的軍事劣勢。

三、適時建立“印度洋沿岸安全屏障帶”成為當前急務

從制海權的角度看,印度洋是世界地緣政治的海區中心,而印度洋以及北岸地區的戰略重要性就成了大國地緣政治利益和資源利益交匯最密集的海上及陸上區域。同時印度洋海上安全問題、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與緬甸對我國經濟與中東聯通、以及遠達地中海、開發非洲之意義同樣非凡。作為對“一帶一路”南北海陸雙向西進的有效屏障與安全支撐,以中巴伊“一帶”之南線路徑為策應“一帶一路”的安全主軸、以三國“南亞經濟帶”合作為先導、以“中印孟緬四國經濟帶”為補充,適時植入、建立“中國-巴基斯坦-伊朗經濟與安全夥伴關係”並輻射中東的“印度洋沿岸安全帶”安保體系已經迫在眉睫。

大西部的安全問題已經從地區安全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高度,多年以來部分民族問題的逐漸激化有長期以來政策設計的偏差,更與暴恐勢力、極端宗教勢力、其他敵對勢力的利用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中國西進計劃實施的同時,必須要解決這些內生性問題,才能在西部通道(中-巴-伊)的保障上形成對外安全銜接,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安全關鍵之南線中-巴-伊作為經濟開發合作與安全重點,應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來綜合考慮,是否參照湄公河四國聯合巡邏機制共同保障,而沿線部落聯盟與宗教勢力錯綜複雜的關係、文化習俗等都要先期進入並納入安保之中。

一帶一路在與各國交往合作的同時,如何對接諸如俄國的“歐亞聯盟計劃”、歐盟的“容克計劃”、以及印度的“四季計劃”,相信已經有了上層設計並已經付諸實施。在這個世界“大棋盤”上,身處歐亞大陸東中部並重新強大的中國,必然向“心臟地帶”以西、以及兩洋輻射影響力,其中安全問題當是首要之重。而隨着中國復興進程的加速,“全球治理”的新結構必將出現,它不以霸權大國的意志為轉移,而是各國基於和平理念共同參與、共謀合作與發展的必然結果。

此致

敬禮!

述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2023一路帶一思想彙報篇2

敬愛的黨組織:

到現在為止,就是對我們國家沒有精確的戰略定位,國家戰略有些模糊。結果,各種所謂的“戰略”層出不窮。

20xx年喊得最響的不是“一帶一路”,是什麼呢?是中國要成為海洋大國,要推出中國的海洋發展戰略。你要什麼樣的海洋發展戰略?有人説要突破三條島鏈,走出去,走向太平洋。到太平洋去幹什麼?我們想過嗎?想透了嗎?如果沒想透,就不宜提出那些遠水不解近渴的極度燒錢又不見成果的戰略。

我們更需要的是陸軍的遠征能力

現在提出“一帶一路”,我們突然發現,我們更需要的是陸軍的遠征能力。

那今天我們的陸軍究竟如何?中國人關起門來認為中國陸軍天下第一。英國人蒙哥馬利説,誰要在陸上跟中國的陸軍交手,誰就是傻瓜。而美國人由抗美援朝戰爭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人絕對不能容忍美國大兵的軍靴踏到中國的陸地上。這都沒問題,中國陸軍以它現有的能力保家衞國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是一旦面對“一帶一路”,中國陸軍擔負的任務就不是保家衞國,這就需要你具備在沿途展示陸上遠征的能力。因為光是陸上,能夠數出來的就有22個國家。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劍到履到。不是去侵略別人,而是要有能力跨境保護我們自己的國家利益。

最後一點,就是如何有側重地發展軍事力量的問題。如果我們明確了以“一帶”為主攻方向,那就不僅僅是要努力發展海軍的問題。海軍當然要根據國家的需求去發展,而現在凸現的問題,恰恰是如何加強陸軍的遠征能力。

中國100多萬陸軍,保家守土沒有問題,跨出國門去作戰有沒有問題?我們現在陸軍的發展方向正確嗎?合理嗎?當現在全世界都開始放棄重型坦克的時候,我們卻還在以剛剛生產出來的重型坦克為榮,這些東西將來準備用在什麼地區作戰?在整個“一帶”這條路上,重型坦克根本沒有施展餘地。

前蘇聯的重型坦克在阿富汗讓游擊隊隨便敲,為什麼?在所有的山溝溝裏,你還能往哪走?坦克又不能飛,最後人家拿火箭筒瞄準一輛就是一輛,全部給你幹掉。

中國陸軍必須飛起來

所以説,陸軍的作戰能力必須重新提升,就是加強它的遠程投送能力和遠程打擊能力。這方面,筆者覺得我們遠遠沒有認識到,更不可能做到。

如果陸軍沒有能力走出國門,將來在這“一帶”上,任何一個國家發生了內亂或戰爭,需要中國的支援,而且更需要我們出手保護自己在沿途的設施和利益時,陸軍能走得出去、派得上用場嗎?這是我們今天必須思考的問題。

那麼,陸軍要怎麼辦?筆者認為中國陸軍必須飛起來,必須實現陸軍航空化,這意味着整個中國陸軍的一場革命。

今天,當我們談軍隊編制體制改革的時候,如果你根本不知道國家的戰略,也不知道國家的需求,關起門來搞改革,你會改革出一支什麼樣的軍隊來?這支軍隊和國家利益有什麼關係?

豈能僅僅比照美軍的葫蘆畫自己的瓢?

如果你不從國家利益和需求出發,僅僅比照美軍的葫蘆畫自己的瓢,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應該是怎樣一支軍隊,可是國家不需要這樣一支軍隊,而是需要一支與國家的發展需求相匹配的軍隊,那時你怎麼辦?

所以説,不瞭解國家的需求是什麼,不知道國家的利益在哪裏,就關起門來搞改革,這將會改出一支什麼樣的軍隊?筆者認為,“一帶一路”就是國家利益和需求對中國軍隊改革的一個巨大牽引。國家正是通過“一帶一路”的戰略設計,確定了對軍隊的戰略需求。

結論:中國必須有一支更強大的陸軍,以及一支能與之聯合作戰、協同行動的海軍和空軍,一支能夠跨出國門遠征的陸軍、海軍和空軍,組成在千里萬里之外仍然有足夠的保障和戰鬥能力的遠征軍,我們才可能使“一帶一路”真正在安全上獲得可靠的保障,從而確保這一宏偉目標的最終實現。

此致

敬禮!

述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2023一路帶一思想彙報篇3

敬愛的黨組織:

最近,兩會已經成為我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這段時間我認真收聽了“兩會”的相關報道。

3月份的全國兩會,這是一次民智的激盪,這是一次民心的凝聚,這是又一次民主的實踐。全國兩會猶如“春季總動員”,喚起13億人的豪情,在早春時節為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匯聚起最廣泛的力量。

兩會期間,“十三五”規劃編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進一步深化財税金融體制改革等,都是代表委員們關心的重大話題,教育、就業、醫療衞生、養老、環境治理等百姓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同樣備受關注。從代表委員到億萬民眾,大家共同期盼,兩會上凝聚民意民智的新舉措能“馬上落實”“馬上就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兩會一結束,就要開始新的工作。落實“春季總動員”的工作部署,不能坐等觀望、不能紙上畫餅,要弘揚“馬上就辦”精神,狠抓落實,把好的舉措、好的政策、好的規劃落實到位、推進到位,在“最先一公里”毫不遲緩,在“最後一公里”真正拓通,才能讓兩會的民主成果發揮出最大實效。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政策落實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僅需要“馬上就辦”的落實態度,還需讓“馬上就辦”常態化、制度化、能監督。“馬上就辦”並非重效輕質,在落實過程中應正視遇到的各種情況,面對出現的問題對症下藥、打通“中梗阻”,從決策到部署都要為落實打下堅實基礎,用制度確保“馬上就辦”成為常態,成為長期堅守的工作態度、盡心履職的工作狀態。

在其位謀其政。今年兩會,改進工作作風成為代表委員審議討論時的熱點話題,他們對現實中一些官員“懶政怠政”的行為直言不諱地提出批評。“馬上就辦”正是解決這種作風問題的一劑良藥,各級黨員幹部應將這四個字銘記在心中、體現在工作中,杜絕推諉扯皮、能拖就拖。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的號角已經吹響,“馬上就辦”成為人民羣眾對新一年改革深化和民生改善的呼喚和期盼。“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已繪就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藍圖,讓“馬上就辦”精神在藍圖上印上一個個堅實的腳印,為實現我們共同的中國夢堅定奮鬥。

此致

敬禮!

彙報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2023一路帶一思想彙報篇4

敬愛的黨組織:

對於世界來説,古“絲綢之路”是溝通東西方交流的紐帶,而對於中國來説,“一帶一路”則是中國戰略發展下的大國復興之路。它不僅是古代中國絲綢之路的復興,也代表着新的時代內涵和戰略意義。這些戰略意義囊括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軍事的等等。而這些意義,綜合來講只有兩點,一點是解決中國自身面臨的問題;另一點則是逐步構建由中國主導的世界,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經濟發展當下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產能過剩。由此衍生出來的問題又包括:環境問題、產業轉型問題等。我們必須承認,中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相當比例是由房地產帶動,這就使得鋼鐵、水泥等工業原料企業發展迅速。隨着這一行業的飽和,鋼鐵、水泥等出現了嚴重的過剩,有資料顯示鋼鐵的毛利僅夠買一隻茶葉蛋。事實上,類似鋼鐵、水泥企業的其他製造業難以發展情況亦不在少數。大多數企業利潤表處於虧損狀態,卻依然垂死掙扎,使得中國的經濟發展開始呈現出膠着僵化狀態。與此同時,外資製造業也開始逐步逃離北上廣地帶,向東南亞國家撤退。而中國也迫切將過剩產能轉移到基礎設不完善的中亞和東南亞地區,一方面開拓了海外市場,另一方面“世界工廠”的位置也開始逐步轉移。

其次,中國雖然進行了西部大開發,但是十多年下來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西部基礎設施依舊薄弱。對此,“一帶一路”在推動西部建設的同時,也可以使得一些沿線國家也能從中獲得建設收益。此外,中國的外匯儲備佔據世界首位,卻並未將外匯發揮到應有作用。外匯除了兑換外,無法在國內使用,因此只有將它投到海外市場才能發揮外匯的真正價值。倘若不作投資,那麼外匯將隨時會面臨貶值的風險,遇到外匯來源國進行匯率調整,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造成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

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是增進理解信任、加強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誼之路。中國將秉承絲路精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政策溝通為重要保障。我們將本着求同存異理念,積極推動沿線各國構建多層面的政策交流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協商研究確定有利於深化區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帶一路雙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共同編制合作規劃或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將以設施聯通為優先領域。我們將在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對接,共同推進交通、能源、信息等國際骨幹通道建設,突出抓好區域間互聯互通,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提升通達水平,努力為沿線各國合作交往提供多元優質、便捷暢通、安全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

“一帶一路”在解決中國自身問題同時,還涉及到自身戰略考慮帶動區域性經濟發展。顯然要實現“中國夢”,僅靠口號無法滿足,重要的還是實體經濟與金融經濟的發展。

此致

敬禮!

彙報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2023一路帶一思想彙報篇5

敬愛的黨組織:

軍事是國家間經治割據和政治對立的產物。國家間的軍事對峙無非是經濟割據和政治對立的結果。如果國家間有經濟交聯和政治交流就不會產生軍事上的對峙,因為軍事本來是政治和經濟的保障器。歷史上,國家為了國內的人源、地域和生產物資不受侵犯及國家生活不受影響,才會組建起軍事進行防護,或國家因生產物資、資源、人源、地域短缺和意識蒙味對它國的生產物資、資源、人源、地域進行掠取而組建起軍事對其侵略。歷史上無數的戰爭,無不是這樣的情結和由來,如二戰中的日本侵略中國和東南亞,德國侵略周邊國家和蘇聯也不是這樣的因素和結果,而當今國家間的戰爭和軍事對峙無不是這樣的翻版,只不過是多了一個政治因素。美國軍事幹預伊拉克不是為了中東石油的掌控,伊朗與美國的軍事對峙不是為了保護石油資源和交易,美國的亞太戰略不是扼住中國崛起而霸道世界的經濟利益。其實質都是經濟的因素,因為一切的政治都是為了經濟,而經濟都是一切政治的因素。如美國當初顏色蘇聯好象是為了政治的目的,可是蘇聯解體後而俄羅斯的政治已改制成與美國相同的體制,可是今天的美國不是也同樣地對待俄歲斯象對待前蘇聯一樣的軍事對峙狀態嗎?因為俄羅斯的發展會影響美國霸道世界的經濟利益。

當一帶一路的經濟推展,國家間的經濟就會交融地連接在一起。首先是交通連接起,因為交通是國家間經濟交接的道路,但這一道路的連接也就標誌着國家間的軍事防務也就連接着,因為它需要兩國軍事對其保護與管理,結果產生起國家間的軍事接觸與交往,如我國的海軍這幾年不斷地參加印度洋的護航,不就是這樣的因素與結果嗎?在經濟的交聯中,會產生大量的國家間人員來往、旅遊和居住,這自然會產生起國家間的人民情感與友誼,然而他它會慢慢地淡化起國家間的敵意思想,從而也會慢慢地淡化掉國家間的軍事對峙。在經濟的交聯中,國家間的產品、物資和科技的交流和使用,這自然會引起國家間的人們思想意識和社會觀念產生明晰和改變,以及人文、倫理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從而產生出國家間人們的思想意識和社會觀念的趨同性及人文、倫理和生活方式的接近性,如當今世界人們的生活方式,道德、文化、理念的思維形式不就趨同性和接近性嗎?如穿相同性的服裝,過相同性的生活,説相同性的言語,行相同性的禮貌等等。毛澤東時代,説到美國及其人們如大帝和敵人的情形,説到台灣及其人們如反動和敵人的情形,而現在我們對美國和台灣及其人們會有這樣的思想意識與觀念嗎?而當今這樣的改變這不是經濟交聯的結果嗎?然而,國家間的人們思想意識、社會觀念和人文、倫理等的趨同性和接近性,這不引起國家間的軍事對峙淡化呢?國家間的人們交往,居住,政治對活和文化科技交流,這會使國家間的政治和經濟事務交結在一起即互相依存互相互動,因此這又會談起國家間的軍事對峙。如美國當今的亞太戰略難以實施,就是國際化經濟作用的結果。如果一帶一路的經濟實現,美國的亞太戰略不但不會實施而且還會撤消,因為一帶一路的經濟會使東盟國家間的人們結成朋友和大家庭,這時有誰會去參做亞太戰略,呢?而美國看到中國確實為世界經濟而務做,而自己的經濟也交聯地緊融在一起,它會執意去繼做亞太戰略嗎?因此,一帶一路的經濟,既可以消除國家間的軍事對峙,又可以消除國家間的敵意,不愧是個深遠意義的經濟大戰略。

此致

敬禮!

述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2023一路帶一思想彙報篇6

敬愛的黨組織:

兩年多前,中國領導人首次在國際場合倡議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放飛“一帶一路”夢想。如今,夢想開始照進現實,“一帶一路”正在收穫早期成果。

建設“一帶一路”,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着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提出的重大戰略構想。不失時機地推動實施這一戰略構想,必將為實現中國夢開拓新局面、創造新機遇,必將給世界夢注入更多新動能、新活力。

實現和平發展的戰略舉措

近代以來的世界史,從某種意義上説是一部西方大國武力崛起的“鐵血史”。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破除“國強必霸”的陳舊歷史邏輯,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習近平同志強調:“中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實現這個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在這個關鍵階段,我們面臨的壓力和阻力前所未有。“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中國由大到強的關鍵階段作出的重大決策。推動實施這一決策,必將對中國和平發展發揮重要戰略支撐作用。

推動和平發展的大國方略。“一帶一路”是一條和平之路。亞洲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具活力和最富潛力的地區,也是當前國際戰略競爭和博弈的一個焦點。面對周邊領土主權爭端、大國地緣政治博弈、民族宗教矛盾等問題交織疊加的安全態勢,我國堅持“親、誠、惠、容”的理念,積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指明瞭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建設“一帶一路”,有助於相關各國通過合作促進共同安全,有效管控分歧和爭端,推動各國關係協調與和諧,使沿線國家走上和平發展之路。同時,對保障我國戰略安全、拓展戰略空間、穩定能源供應、保障經濟安全,突破遏制我國的戰略包圍具有重要意義。

實現國家間戰略協作的有效平台。國家之間的政治互信與戰略對接,對於推進和平發展至關重要。習近平同志強調:“彼此坦誠相待,不懼怕分歧、不迴避問題,就各自外交政策和發展戰略進行充分交流,增進政治互信,促進戰略對接”。習近平同志在訪俄時表示,歡迎俄方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使之成為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發展的新平台。在訪歐時進一步指出,建設文明共榮之橋,把中歐兩大文明連接起來。這些倡議得到受訪各國元首的贊同和積極響應。“一帶一路”,是一條合作共贏、惠及各方之路,是我國與其他大國實現戰略對接、實現國家間戰略協作的有效平台。

承載絲路精神的文明載體。推進中國和平發展,既需要與各國經貿合作的支撐,也離不開文化交流的促進。習近平同志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關鍵基礎”“千百年來,絲綢之路承載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精神薪火相傳”,強調弘揚絲路精神,就是要促進文明互鑑,尊重道路選擇,堅持合作共贏,倡導對話交流。“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涉及幾十個國家、數十億人口,這些國家在歷史上創造了形態不同、風格各異的文明。建設“一帶一路”,需要繼承和弘揚“絲路精神”,充分發掘沿線國家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積極發揮文化交流與合作的作用,促進不同文明共同發展。這將有力推動形成“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的當代文明交流盛況,為中國也為世界的和平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戰略謀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轉型升級階段。打造升級版、催生“又一春”,關鍵一招是進一步釋放深化改革開放的紅利。建設“一帶一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擴大開放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以內引外聯促進經濟發展的務實之舉,是順應我國經濟轉型升級要求的重大戰略舉措。

對外開放的新深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對外開放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逐步擴展。從興辦經濟特區到開放沿海港口城市、再到開闢沿海經濟開放區,從推動沿江、沿邊和內陸省份對外開放到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建設“一帶一路”,是我們黨在國際國內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時代條件下,以全新理念推動的新一輪開放,有利於實現國內與國際的互動合作、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的相互促進,從而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拓展發展空間、釋放發展潛力。

經濟轉型的新引擎。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發達國家市場需求明顯減弱,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受到一定製約。同時,我國經濟經歷長期高速增長之後,結構性矛盾和產能過剩壓力凸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新引擎,能夠形成新的亞歐商貿通道和經濟發展帶,帶動我國內陸沿邊向西開放,擴大西部經濟發展空間。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打造東部經濟升級版的新支點,能夠帶動沿海地區優化外貿結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減輕資源環境壓力,形成與東南亞國家聯動發展的新局面。

互利合作的新拓展。發展潛力就是發展空間,發展潛力越大的地方,發展空間也越大。互補就是互利,發展稟賦互補性越強,互利共贏的利益匯合點就越多。“一帶一路”的相關國家和地區有較強的發展潛力,與我國經濟發展有較強的互補性。從世界範圍看,亞洲和周邊國家的區域合作相對滯後,如基礎設施建設不聯不通、聯而不通或通而不暢,制約了區域合作的進一步發展。“一帶一路”分別從陸上和海上推進互聯互通,拓展開放通道,能夠使相關國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深化區域合作,為亞洲的整體振興插上強勁翅膀。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找到利益契合點,能夠最大限度實現經濟發展戰略的有效對接,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的新格局。

連接中國夢與世界夢的戰略紐帶

習近平同志強調,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與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攜手共圓世界夢。“一帶一路”將中國夢與世界夢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是相關國家人民築夢的戰略紐帶。

創造戰略機遇的中國智慧。由於絲綢之路沿線具有重要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相關國家近年來紛紛提出針對這一區域的戰略構想,影響較大的有日本的“絲綢之路外交戰略”、俄印等國的“南北走廊計劃”、歐盟的“新絲綢之路計劃”和美國的“新絲綢之路戰略”。世界主要國家針對這一區域的貿易自由化戰略或區域經濟合作方案,為我國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創造了機遇。習近平同志強調,要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在中國與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開拓前進。建設“一帶一路”,能夠充分發揮上合組織、東盟“10+1”、中阿合作論壇等現有機制作用,促進區域內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帶動沿線國家經濟轉型和發展。這既能為實現中國夢創造良好條件,又能向相關國家和地區輻射“中國紅利”,實現戰略機遇的對接、交匯。更為重要的是,“一帶一路”建設可以與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三足鼎立”態勢,加快形成國際經濟新格局,進而對經濟全球化產生深遠影響。

建設世界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擔當。近年來,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各國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我國公民和企業走向海外的數量屢創新高。“一帶一路”不是中國利益獨享的地帶,而是各國利益共享的地帶。建設“一帶一路”,充分彰顯了中國敢於擔當的精神風貌和互利共贏的合作態度,有助於我國同沿線國家一道,推動政治、經貿、人文、安全各領域合作再上新台階,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和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真正使中國夢與世界夢交相輝映。

推動踐行正確義利觀的中國道義。新形勢下,中國積極倡導正確義利觀,政治上秉持公道正義,堅持平等相待,遵守國際關係基本原則,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為一己之私損害他人利益、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經濟上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建設“一帶一路”,是中國踐行正確義利觀的實際舉措,既維護和實現本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兼顧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共同利益。這樣的主張與行動,順應天下人心,彰顯人間正道,贏得廣泛認同,搭建起中國夢與世界夢息息相通的橋樑,譜寫新的追夢華章。

此致

敬禮!

彙報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2023一路帶一思想彙報篇7

敬愛的黨組織:

在國際局勢複雜多變、經濟陰霾持久不散的宏觀背景下,來自中國的“一帶一路”藍圖,激盪着合作共贏的正能量,正成為“全球最可期的經濟合作計劃”。

歷史,常常於無聲處照亮未來。兩千多年前,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拉開了中國同中亞各國友好交往的序幕,也開闢出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自此“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今天,沿着茶馬古道、沙漠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等故道,“一帶一路”倡議正在編織出沿線國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圖景。歷史與現實昭示人們,開放是民族成長的催化劑,文明更因交流互鑑而綻放異彩。

絲綢之路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財富,“一帶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一帶一路”建設倡導的和平發展、共同發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關注和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三年來,已有70多個國家、國際組織積極響應,30多個國家與中方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20xx年,中國同“一帶一路”參與國雙邊貿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49個國家的直接投資額近150億美元。從馳騁於亞歐大陸的中歐班列到非洲東海岸的道橋施工現場,從中南半島的跨國鐵路項目到南亞次大陸的現代化港口,“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為相關國家和人民帶來豐厚福利。

“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我們都歡迎”。中國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目前,中國發起成立的“亞投行”正式運營,絲路基金、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等陸續組建;中泰鐵路、土耳其東西高鐵、匈塞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加快推進。僅以20xx年上半年為例,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籤承包工程合同額達514.5億美元,同比增長37%。凡此種種,映照着中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真誠落實,更彰顯出相關合作的巨大潛力。

文明之間的對話,仰賴於跨越地域、超越民族的心靈溝通,離不開各國媒體架設起交流的橋樑。處身互聯互通、無遠弗屆的現代社會,傳播技術日新月異,媒體已是社會生活須臾不可或缺的重要變量。擴大“一帶一路”朋友圈,當好市場融通黏合劑,畫出情通意合同心圓,正如人民日報社社長楊振武在本次論壇上所言,各國媒體攜手合作,促進了民心的溝通,推動了產業的對接,幫助更多人從“一帶一路”建設中受益。如今,“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已成為由中國媒體舉辦的,參與國家最廣、媒體數量最多的全球媒體峯會。本屆論壇所形成的“一帶一路全球媒體協作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媒體聯盟”“一帶一路新聞報道多語種服務雲平台”等六大成果,夯實了雙邊和多邊媒體合作,展現了傳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巨大力量。

平等、合作、開放,共商、共建、共享。隨着這些原則不斷化為共識,“一帶一路”這一“中國方案”,必將日益成為和平的播種機、發展的助推器、文化的融合劑,引領人類社會厚植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理念,共同奏響時代最美的和聲。

此致

敬禮!

彙報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2023一路帶一思想彙報篇8

敬愛的黨組織:

現在熱炒的"一帶一路"戰略都集中在經濟上,基本上忽視了該戰略的軍事意義。

從軍事戰略上解讀,"一帶一路"戰略是針對美國"空海一體戰"制定的戰略。

古代希臘發生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產生了西方世界的兩大經典戰略:一個是雅典的由海制陸戰略,一個是斯巴達的由陸制海的戰略,各自發揮兵種優勢。不過雙方的戰略都沒有獲得明顯成效。

接下來的亞歷山大遠征波斯的戰爭當中,由陸制海的戰略獲得了顯著成功:亞歷山大通過橫掃大陸,佔領港口,未經一場海戰,就消滅了擁有強大海軍的波斯帝國。

近現代史上由陸制海戰略失敗的經典是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戰略和希特勒進攻蘇聯。而同時期的英國和美國的由海制陸戰略都獲得成功。

美國當代世界霸權有兩大地緣戰略支點:西歐和東亞。只要美國控制住這兩大支點,加上美國自身的經濟實力,就形成了對潛在對手的絕對優勢。這個戰略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兩大支點距離潛在對手太近,而離美國本土太遠。當年蘇聯就集中壓倒優勢的裝甲突擊集羣於東歐,力圖一個月拿下歐洲。而美國在亞洲的支點日本太弱,韓國連自保都尚且不足。因此蘇軍的偏師也能夠打掉日韓。一旦失去西歐,日韓,美國除了核大戰之外,就沒有在常規戰爭當中戰勝蘇聯的十足把握,因此中蘇交惡就成為美國扭轉戰略被動局面的關鍵。中國一旦加入美國的遠東戰略陣營,蘇聯在遠東就處於劣勢地位。而美軍就可以集中部署在歐洲,遏制蘇軍裝甲集羣。

中國改革開放崛起之後,美國漸漸將戰略假想敵鎖定為中國,制訂了"重返亞洲"的戰略。軍事上,顧慮中國規模巨大的陸軍,試圖用由海制陸的"空海一體戰"戰略遏制中國。美國空軍和海軍都相對於中國的對手擁有巨大的質量和數量優勢,而中國的經濟發達地區主要在沿海,一旦戰爭爆發,很容易受到美軍攻擊。而中國除了動用核武器之外,常規武器能夠攻擊美國本土的幾乎只有少數潛艇。一旦不能動用核武器,中國的戰爭潛力將在美國海空軍的持續攻擊下消耗殆盡,而中國幾乎無法破壞美國的戰爭潛力。

中國的應對戰略由於海空軍兵力對比的懸殊,所以必然採用由陸制海的戰略:一旦開戰,在最短的時間內打掉美國在歐亞大路上的兩個地緣戰略支點:東亞和西歐。中國目前有全球最龐大的工業製造能力,還有最大的人口基數,因此組建全球最龐大的現代化陸軍並非難事。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有能力拿下第一島鏈。而拿下第一島鏈之後,中國就能夠利用全球名列前三的造船能力,挑戰美國的海軍優勢。

這樣,美國依靠歐洲盟國,依然能夠在常規戰爭當中抗衡中國。中國陸軍如果想打到歐洲,必須經過西亞東歐漫長而經濟落後的地區。假如中國能夠擁有發達的鐵路系統,就可以為龐大的陸軍提供可靠的後勤保障。這樣的鐵路交通體系,最好是在和平時期就建好,而且要建設在歐亞大陸的腹地,由海向陸攻擊很困難的地方——正好是古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

此致

敬禮!

述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Tags:思想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