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黨建文案

2021「輝煌十三五 精彩新寧鄉」雕琢新“豐”景 逐浪奔小康

欄目: 黨建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01W
奔小康是黨也是我們老百姓最想辦的事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兩會”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關係都上了一個很大的台階。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輝煌十三五 精彩新寧鄉」雕琢新“豐”景 逐浪奔小康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閲讀。 
2021「輝煌十三五 精彩新寧鄉」雕琢新“豐”景 逐浪奔小康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着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十三五”時期,我市聚力壯大現代農業優勢主導產業,着力深化農村改革,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不斷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全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糧食生產穩定,“菜籃子”產品充足,優勢特色產業集羣高效快速發展,農業生產總值明顯提升,農村改革不斷深化,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為“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市素有“魚米之鄉”“茶葉之鄉”“生豬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長沙市的菜籃子後勤保障基地。糧食生產連續七年獲全國先進,成為全國三個超級雜交稻“百千萬”高產攻關示範工程基地縣之一,煙葉產量穩居全省第二,生豬出欄量穩居全省第一。
 
  20xx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xxxxx億元,農民人平均收入xxxx元。
 
  【農業更強】發揮特色優勢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7月23日,來到資福鎮合星村,連片的稻穀在驕陽的映襯下,金黃璀璨,十分奪目。每一株沉甸甸的稻穗都彷彿在訴説着豐收的喜悦。收割機轟鳴作業,所到之處,飽滿的稻穗倒伏、裝袋,農户們忙得不亦樂乎。
 
  “我現在一小時可以收割5畝,一天可以收割50來畝,今年早稻已經差不多收完了,就只剩這10來畝了。”種糧大户劉永軍擦着額頭上黃豆般大的汗珠,從收割機上走下來,一邊喝水一邊開心地告訴記者:“今年早稻種植300多畝,早稻平均每畝合700斤左右,看到今年增產、糧食豐收,我感到非常高興,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老百姓的支持。”劉永軍表示,今年氣候好的話,晚稻可以達到1000多斤一畝,兩季加起來20多萬元純利潤不成問題。
 
  “今年資福鎮為確保糧食生產安全,以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為目標,積極擴大早稻種植面積,大力推廣集中育秧,提供免費種子,加強技術指導,做好種糧大户的示範,實現了早稻生產的豐收。”資福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周金國告訴記者,該鎮以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為抓手,通過送種集中育秧,免費為種植大户進行室內育秧,提高早稻產量和抗性。盡力遏制拋荒、“雙改單”和直播現象。
 
  “今年寧鄉市糧食播種面積165.96萬畝,其中早稻種植面積55.36萬畝、一季稻種植面積36.8萬畝、晚稻種植面積58.9萬畝。比去年提高了8%左右,去年糧食產量為68萬噸,今年達到72.5萬噸。”據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科長尹建軍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市糧食播種面積和總產在全省名列前茅,新增種糧大户350個,規模經營流轉土地總面積增加了6萬多畝。蔬菜種植面積70.2萬畝,年產值14.8億元;水果14.5萬畝,年產值1.8 億元;茶葉5.7萬畝,年產值1.979億元;煙葉3.67萬畝,年產值6.57億元。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十三五”期間,我市深入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發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定產量、調優結構;以糧油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為抓手,推進糧油綠色高質高效示範片建設,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加快大中型灌區及其田間配套設施建設,農業機械化水平穩步提升,構建起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新格局。
 
  我市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農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實現了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監控,確保市民能吃上放心糧、放心肉、放心菜。圍繞發展生態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一步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我市積極應對非洲豬瘟,全力恢復生豬產能,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正大集團進行生豬產業鏈合作,形成產業項目示範帶動。休閒農業企業由2015年的278家增至366家,營業總收入由原來的5.5億元增至8.7億元。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和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在全省處於前列。農機總動力182萬千瓦,與“十二五”末相比增長了11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農機化綜合水平增長了8.3個百分點,農機行業全產業鏈總產值達到24億元。
 
  目前,全市擁有農產品加工企業1365家,實現總產值512億元,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翻了一番,實現“三品一標”認證產品108個,並獲評首批湖南省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創建縣,寧鄉現代農業產業園獲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寧鄉農業科技園獲批國家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成功創建國家示範農業產業強鎮和省農業產業強鎮各1個。“寧鄉花豬”獲評全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鄉村更美】聚力鄉村振興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5月15日,天空晴朗,萬里無雲。記者走進雙江口鎮槎梓橋村,映入眼簾的是白牆黛瓦的房舍、一塵不染的庭院,一條條平整寬敞的瀝青道路交叉縱橫,與四周散佈的農家相映成景,猶如置身在一幅美麗的鄉村山水畫中。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我市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示範、整體推進”的原則,以農村“五治”為主抓手,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把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大力實施“全域潔淨、秩序整治、設施夯實、鄉風文明”四大行動,農村面貌煥然一新,顏值與魅力不斷提升,美麗鄉村生態宜居,真正成為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
 
  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重要手段。為此,我市把加強黨建工作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堅持黨建引領,德治、法治、自治“三治”並進,以德治“春風化雨”、以法治“定分止爭”、以自治“共治共享”,夯實鄉村治理根基。着力整體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完成改廁12萬座,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92%;建成鄉鎮、村垃圾回收分揀中心253個,農村垃圾減量達45%,250個涉農村(社區)全部成功創建長沙市垃圾分類示範村;溈山鄉、灰湯鎮、夏鐸鋪鎮成功創建國家級衞生鄉鎮,金洲鎮關山社區獲評全國美麗宜居示範村,花明樓鎮楊林橋村獲評全國環境整治示範村;創建省級衞生鄉鎮4個,省美麗鄉村示範村15個、精品村2個,長沙市美麗鄉村示範村37個、特色村30個,寧鄉市本級美麗鄉村218個,打造美麗屋場204個。我市先後獲評“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激勵縣”“湖南省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縣”“湖南省鄉村振興先進縣”。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有了顏值和氣質,我市瞄準發展“綠色經濟”,深化文旅農旅融合,開發鄉村旅遊項目,實現由“美麗環境”到“美麗經濟”的華麗轉變。
 
  【農民更富】盤活資源資產全力拓寬羣眾增收渠道
 
  “特別感謝李書記,介紹我到中草藥種植基地做事,鼓勵我種植中草藥!”12月4日,青山橋鎮心田村已脱貧羣眾閔小初告訴記者,三年來,他不光還了10萬餘元債務,手頭上還有了餘錢,日子越過越好了。“早脱貧了!現在,我不光在這裏做事賺錢,家裏還有400多棵果樹、藥材樹,收入很穩定!”
 
  心田村山勢險要,人煙稀少,農村“留不住”和“幹不了”矛盾凸顯,農田拋荒和山地無人管現象明顯。駐村第一書記李志純帶領扶貧工作隊積極謀劃,及時調整農業結構,將貧困户無勞動力耕種的閒置土地進行流轉,引進康庭中藥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經濟作物種植、生態養殖為一體的多元化農業,使村民成為享有“租金、薪金”的“雙金”村民。
 
  “十三五”以來,我市上下堅持以產業扶貧為根本,協同推進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做優主導產業、壯大特色產業、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完善落實“一户一策”精準脱貧措施,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創新經營主體吸引貧困農户參與產業發展,逐村逐户、逐人逐項落實產業扶貧政策措施;全面構建“一對一”結對幫扶、“全脱產”駐村幫扶和“千企聯千户”立體幫扶體系;31個省定貧困村已於2017年底全部出列,2020年底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户53561人全部實現脱貧;易地扶貧搬遷連續四年獲全省第一,農村危房改造成為全國示範。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十三五”期間,我市深化農村改革、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脱貧攻堅等一系列惠農、富農政策落實落地見效,盤活了農村沉睡資源,帶動了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向農業農村集聚,多渠道增加農民的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轉移性收入。
 
  同時,我市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鵲山模式”入選2016年中國十大年度改革案例,村企共建“雙江口模式”、鎮村統籌“老糧倉模式”等集體經濟發展成功經驗得到上級主要領導充分肯定;各村因地制宜,湧現出“產業服務型”“土地合作型”“資源開發型”“鄉村旅遊型”“物業經營型”等一批集體經濟發展典型;276個涉改村(社區)全部成立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132個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薄弱村”全面實現“去薄脱空”。
 
  新時代開啟新徵程。放眼楚溈大地,全市人民正奮力描繪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畫卷。
 
  過去五年,我市農業農村有了很大變化,農民收入實現了穩步提升,但是“三農”短板依然存在。展望前路,我市信心百倍、不勝不還。市委全會擘畫了寧鄉未來五年以及十五年的發展新藍圖,明確指出要加強現代農業建設,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升級農產品加工業,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推動百億花豬產業發展,為我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找準了定位、明確了路徑。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輝煌“十三五”收官在即,壯闊“十四五”又將起航。站在新起點上,我市必將昂首闊步、足音鏗鏘,奮力在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上展現新作為、新擔當,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實現新突破、新成效,在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上取得新發展、新輝煌!
 
  市民心聲
 
  ●“現在政策這麼好,如果自己好吃懶做的話,是很難走出貧困的。一方面要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另一方面還要依靠自己的雙手來改善生活,這才是用實際行動回報黨和政府的關切。”靠着堅韌的毅力、樂觀的心態和勤勞的雙手,橫市鎮合金村璜塘組肢體殘疾村民(已脱貧)發展種植業,年收入超40萬元,成為2020年度湖南省殘疾人“陽光致富示範户(帶頭人)”。他表示:“希望所有的困難家庭能用好產業扶貧好政策,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換來致富的豐收果實,早日脱貧致富,享受幸福生活!”
 
  ●“如今鄉村環境美了,不用出門就可以工作賺錢。老百姓真是過幸福日子呀!”雙江口鎮槎梓橋村村民周金華告訴記者,近年來,通過讓幹部帶頭做到庭院綠化、居室整潔、家風文明,影響周圍羣眾積極行動起來,營造了美麗庭院一户一景、全村羣眾同心共夢、鄉村環境共創共贏的良好氛圍。“現在道路乾淨了,生活環境越來越好了,鄰里關係也更和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