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女疫情先進事蹟參考6篇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1.94W

一份優秀的事蹟材料可以發揮宣傳典型,引導良好風氣的效力,大家在撰寫事蹟材料的時候需要注意用詞恰當,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女疫情先進事蹟參考6篇,感謝您的參閲。

女疫情先進事蹟參考6篇

女疫情先進事蹟篇1

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崇明和各地一樣,立即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之中。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區上下團結一心,共同抵禦看不見的敵人:醫護人員是最美的逆行者,為了人民生命安全,夜以繼日奮戰一線;各級黨委、政府和基層黨員幹部是最堅強的守護者,築起防禦病毒的流動屏障;人民羣眾守望相助,老人們取消了壽宴,年輕人推遲了婚期;還有不辭辛勞關愛羣眾的社區幹部,放棄休息無私奉獻的廣大志願者……疫情面前,崇明各方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築牢抗擊疫情的全民防線,堅決打贏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始終把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位置,是打贏這場戰爭的重心。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防疫戰中,黨員幹部站得出來、衝得上去,迎難而上、勇挑重擔,才能給羣眾吃下定心丸,也才能廣泛動員羣眾、組織羣眾、凝聚羣眾。春節前後,全區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幹部已經在防控疫情一線連續奮戰,做出了巨大犧牲。現在疫情防控已經進入了最關鍵階段,後面的任務更重,考驗更大,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以更大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堅決把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做到衝鋒在前、率先垂範,疫情在哪裏、黨員幹部就在哪裏,做羣眾最可信、最可靠的貼心人,以實際行動贏得羣眾的擁護,激發羣眾參與防控疫情的更大熱情,築牢每一道疫情防線,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

抗擊疫情,不只是黨委、政府和醫護人員的事,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都是抗擊疫情鏈條上的一環,都有自己的防護職責和戰鬥任務。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建立完整的信息發佈制度,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發布疫情,正面引導公眾輿論,切實增強羣眾自我防病意識和社會信心,並加大宣傳力度,做好宣傳教育,引導公眾科學認識疫情、正確掌握防控知識,以人性化的服務管理,程度爭取廣大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帶動羣眾從我做起,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另一方面,廣大羣眾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做起,時刻保持警覺,戴口罩、勤洗手、不聚會、少串門;自覺提升素養,拒絕小道消息,遵循信源,遵守防控指令;守好家庭,守好樓道,守好社區,守好鄉村。關鍵時刻,只有相互協作,建立起政府、社會、個人各方休慼與共、有機互動的命運共同體,才能共克時艱,奪取最後勝利。

女疫情先進事蹟篇2

某是北京天壇醫院感染管理處副主任護師,除夕夜,她剛剛在崗位上過完了自己的59歲生日。在北京醫療隊的136人當中,她的年齡是最大的,任務卻是最重的,她要保護好每一個人的安全,從北京醫療隊的駐地到隔離病房,所有細節都容不得馬虎。平安兩個字背後承載着太多的付出。

她的工作要事無鉅細

北京醫療隊馳援某6天以來,往返於駐地與隔離病區之間次數最多的,便是某。電梯裏再補一瓶手消,大家按電梯按鈕之前一定要先給手消毒。無論在駐地,還是在隔離病房,記者每一次碰見她,她都在忙碌。

院感工作到底是指什麼?某總結説:就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醫護人員防護服的穿脱是否規範,要一再督促;醫院、駐地的環境是否符合規範,要一再檢查;空氣塵埃離子的監測、可接觸到的物體表面的清潔……總之,這是一項事無鉅細的工作。

由於疫情的突如其來,今年春節,某堅持在崗。她早在1月26日便寫下了請戰書,除夕夜更是在工作崗位上度過了自己的59歲生日。

等她這次任務完成了,回北京再隔離隔離,也就退休了。同事們的一句玩笑絕無惡意,多是擔心她因為年歲大了有什麼閃失,她自己卻從不把年齡當成一個負擔。她作為有着39年臨牀經驗的醫護人員,必須要擔下這份責任。拋開這些前提,我還是一名共產黨員,這一個理由就足夠了。

我們家5口人,除了4歲的小孫女兒,全都是黨員。此次出征某,某沒有向家人做過多的解釋,全家人都默默支持着她。

病區改造重任迎面而來

某協和醫院西院區的住院樓,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從普通病區改造成了隔離病區。但從嚴格的院感角度看,仍有太多的細節需要進一步完善。北京醫療隊的航班抵達某後,對某來説,當時留給她休息的時間幾乎沒有,進一步改造病區,確保所有醫護人員的安全,這個重任迎面而來。

1月28日,某協和醫院西院區確診患者收治病房投入使用。時隔一天,疑似病毒感染患者病房投入使用。分秒必爭的背後,是某丟失的睡眠。為了督促病區改造,她連續數日凌晨5點起牀,翌日凌晨1點才返回駐地。

三區兩線是我們的基本要求。某説,三區是指生活區、清潔區、半污染區,兩線則是指患者通道和醫護人員通道。

改造好病區,確保醫護人員不被污染為根本原則。在先天硬件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在細節上下足功夫,某一次次和院方探討修改意見,不斷完善消毒隔離制度,一次次到現場梳理流程。在不滿24小時內,順利完成了病區改造任務。

你們都是我的孩子

現在,接診流程基本捋順了,某的工作重點,也從病區轉移到醫護人員身上來。她最關注的是醫護人員防護服的穿脱流程。

某説,尤其脱防護服這個環節,她最擔心,因為被脱下的防護服已經是污染狀態,操作步驟錯一點,孩子們就可能有危險。

隔行如隔山,穿脱防護服要從零基礎教起。某協和醫院西院區的醫護人員,大多沒有進入隔離病區的經驗,為了讓北京醫療隊和當地醫護人員都能儘快熟悉、掌握防護服的穿脱,某幾乎是從零基礎開始教學,口述、演示、製作視頻,幾乎能想到的辦法她都用上了。

前一兩天的時候,準備比較倉促,接班以後,我帶着疲憊的孩子們回來的時候,只剩下麪包了,那時候我特別揪心,心疼孩子們。在某眼裏,年輕醫護人員都是她的孩子,北京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共有136人,某卻説她的目標是保護149人的安全,兩個數字的差額正是媒體記者,因為你們也是我的孩子!

女疫情先進事蹟篇3

從浙江啟動重大突發事件一級響應到最美逆行者守衞一線安康,再到火神山雷神山10天落成做好戰疫準備,國家一路對新型冠狀病毒圍追堵截,實力護航最燃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要把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大學生村官,助力中華,乃我輩之責,唯有疫路躬行,才有黨旗飄揚。

疫情洶洶有禍患,組織引領心安然。疫情防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儘快找差距,補短板,切實做好各項防控工作,福建省漳平市溪南鎮黨委書記許賜江也要求鎮村幹部齊上陣,抓落實,查返鄉,控輸入,防擴散,安人心。防疫路上,組織引領心安然,以我村官之責,身當行之事,阻擋病毒之侵,心中有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山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的堅定,肩上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擔當,亦有捨我其誰的勇力和擔當,防疫路上,我們篤定前行。

組織帶頭鬥志昂,我為一線添風光。去年臘月二十九早上以來,鎮黨委政府緊急召開會議或發出號召,傳達漳平市視頻防疫會議精神,要求全體黨員、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抓住第一時間,守住第一防線,帶領全鎮幹羣聯防聯控、羣防羣治,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村官,作為溪南村黨支部副書記、溪南村的一員,我意識到此次疫情之急之強之重,佈防工作已然時不我待。當天下午,我協助溪南村黨支部書記張初山召開兩委會分配防疫工作,會上我就此次疫情做了詳細解説,提高村幹部思想認識,並將防控工作細化管理,責任到人,分片到人,要求村黨員、代表帶頭,全面摸排武漢返鄉人員,做到心中有數。正月七年級,家家團圓之時,我已至溪南村,與其他同志一起進村入户,逐户走訪,瞭解武漢人員返鄉情況,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後來10多天裏,我們一直堅守一線,對湖北武漢返鄉人員跟蹤管理服務,號召村民們春節期間不串門、不聚會,加強農貿市場供應管理,聯絡防疫應急物資,所幸鎮裏組織外出鄉賢支持,幫助購買或捐贈口罩等防護用品,我們也發動組織委員吳全金配偶發揮縫紉之能,為村民自制口罩,保障廣大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一線黨旗紅豔豔,基層羣眾笑開顏。如今,我村已平安過了第一個14天,全鎮沒有出現疫情病例,街上的人們帶着口罩,眼睛透出星星點點的亮光,那亮,是太陽的力量,温暖着我們的心。當前全國疫情形勢仍然十分嚴峻,面對着第二個14天,我們依然毫不鬆懈,堅守一線,做好摸排防控,阻斷疫情輸入;加大宣傳,提醒羣眾勿麻痺大意,隨時下村巡邏,取得羣眾理解支持,阻止羣眾聚集聚眾。吾之所求,僅為汝安。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相信我們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必然迎來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戰績,疫路艱辛築屏障,一線暖心黨旗揚。

女疫情先進事蹟篇4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本應是一片歡樂海洋的中國,卻只聞戰鼓錚錚,不聞鞭炮陣陣,成為了白天行人寥寥,夜晚萬籟俱寂的“空城”。

2020年1月30日,一陣可怕的“病毒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整個武漢,並向全國蔓延。一時間“新型冠狀病毒”這個詞彷彿烏雲般籠罩在中國上方,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然而就在這人人自危的時候,一羣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科研工作者和醫務人員挺身而出,與病毒正面開戰。

是什麼讓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毅然前往一線?是什麼讓無數醫生護士主動放棄休假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自動請願馳援一線?是為了能讓患者儘早康復出院;是為了中國10多億人民的安全;是為了堅守那“若有戰,召必回”的鏗鏘誓言。於是他們轉身離開,不是朝着家的方向,而是疫情最嚴重的武漢;不是年夜飯桌前,而是需要他的地方。看着一封封請戰書上鮮紅的指印,不覺間,淚水已奪眶而出。他們面臨着可能被感染的風險,在生死之間來回穿梭,為我們築起一面堅固的“長城”。

愛美乃是女人的天性,但一位來自武漢的護士單霞卻動手剪掉了自己及腰的長髮“光頭明志”。當她的朋友知道後為她哭時,她微笑着安慰她們,説:“我早就想在年前換個髮型了,只是與預期的有些不同,再説頭髮沒了還可以再長。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能救更多的人。”看到這裏,我不禁覺得這身白衣穿得太過沉重。

當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最值得我們敬重的是鍾南山院士。非典是中國人抹不掉的共同記憶。面對非典疫情,鍾南山主動請纓:“把最危重的病人轉到我這兒來”,這淡淡的一句話,無異於平地驚雷般的“向我開炮!”在這之後,我們看到的便是他以66歲的高齡,持續工作救治患者的身影。如今沉寂17年之久的瘟魔再次叩響了中國的大門,向中國發起猛攻,84歲的鐘南山身披鎧甲掛帥出征,全身心投入到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除了這些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還有許許多多和他們一樣可愛可敬的人,他們是社區工作者,是普通的環衞工人,是一線執法人員,為居民測體温,進行相關宣傳,殺菌消毒,摸排登記等,他們都在用行動爭當疫情防控的參與者。

我們也應該向那些正在與疫情做戰鬥,與死神搶人的醫務人員學習,學習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盡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相信吧,待到春暖花開,我們定能繁花與共!

女疫情先進事蹟篇5

他們不是不害怕,但是在重大公共衞生事件前,所有人都可以後退、躲避,但醫者使命和責任感讓他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逆行向前;他們不是不想家,但為了萬家安寧,他們必須守在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他們不是不喜歡自由,但在全民抗疫的路上,只有他們的堅守才能離勝利更近一步……疫情面前,他們不一樣,不能做曾經尋常的小事,但又都一樣,都身在抗疫戰場!

他們不再是17年前的他們,他們依然是逆行奮戰的他們。17年前,非典爆發,67歲的鐘南山站出來説: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這裏來。17年後,已經84歲高齡的他重新披甲上陣;17年前,7個晝夜建成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級傳染病醫院小湯山,17年後,10個晝夜火神山正式交付,24小時,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變身方艙醫院;17年前因為sars,大學聯考選擇了臨牀醫學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何德全,17年後,他代替前輩們迎戰新型冠狀病毒;17年前,曾傾盡全力奮戰在全國抗擊非典一線的戰士,在17年後的今天再次毅然請戰……17年前和17年後,不變的是共產黨人初心使命薪火相傳。17年前的那些堅毅的身影又再一次顯現,他們在抗疫戰場挺身而出,逆行奮戰,在危難中堅守,用行動彰顯抗擊新冠肺炎的必勝決心。

他們不再是父母、兒女,他們依然是守護萬家安寧的他們。有這麼一羣人,他們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只因一聲呼籲,一紙通知就到崗到位。他們告誡所有人不要外出,也有親人牽掛,但卻義無反顧走到疫情防控一線,去排查、去宣傳。他們就是廣大的鄉村基層幹部和志願者,是羣眾和組織的聯絡人,也是默默無聞的戰疫人。他們沒有警服、救援服、隔離衣,只有一支最普通的口罩和一張村民都熟悉的面孔,每天走街串户排查信息,變身代購送菜員大喇叭,將為人民服務做到細緻入微。他們顧不上照顧家裏年邁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他們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折不扣執行各項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廢寢忘食,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守好社區第一道防波堤。

他們不再是出入自由的他們,他們依然是熱愛生活的他們。這一段時間,是全國人民經歷過的一個最難熬的春節假期,對武漢人來説更是如此。在武漢封城後,武漢人民並沒有自暴自棄,他們選擇了從全國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環境最複雜、挑戰最嚴峻的地區唱響國歌,為武漢加油,為自己打氣。方艙醫院的患者們在空閒時間,拼魔方、做操、讀書、打拳、和醫護人員一起跳廣場舞……他們的生活比我們想象中更豐富。這些都傳遞出武漢人民的樂觀和誓將戰勝疫情的堅強決心,他們勇敢面對嚴峻的疫情,面帶笑容,邁向春暖花開。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如今各路英雄相聚,力量相匯,相信他們完全有能力以最快速度、最小代價來奪取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抗疫戰場上,有人剪去長髮,有人收拾行裝,有人立下錚錚誓言……他們都不一樣,又都一樣,在這場全民戰疫中,他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凝聚起全民戰疫的磅礴力量!

女疫情先進事蹟篇6

在基層,有一羣人,他們身穿白大褂,忙碌在各個衞生室間,看病拿藥、打針輸液、包紮傷口,偶爾也會揹着醫藥箱進組入户。疾病面前,他們能給羣眾吃下定心丸;疫情防控,他們成了守護羣眾健康的戰鬥員。羣眾足不出户,街道格外冷清,他們卻踏上了戰疫征程,村醫大白成了最靚麗的風景。

一枚黨徽的擔當

小小的一枚黨徽,是中國共產黨員的標誌和象徵,帶上它,意味着亮明瞭身份,嚴於律己、恪守奉公便是使命。當前疫情防控牽動着每一個人的心,在這個特殊時期,防控物資尤其是口罩至關重要,安徽金寨縣桃嶺鄉趙院村村醫吳章學深深明白這一點。村幹部説這個村醫有點倔,衞生室防控物資被他安排的妥妥當當的,一天送出去幾個口罩、幾瓶消毒液,他都詳細記錄在登記簿上了,親戚來找他多拿幾個口罩,他絕對不會多給一個,但是一聽説有武漢返鄉人員被隔離觀察出不了門,他卻主動為他們送去口罩、體温計、洗手液等防護物資,並引導他們積極做好防護措施。他説:目前防控物資比較緊缺,大家絕對不能浪費,要先給最需要的人。自接到通知後,這位56歲的老黨員、老村醫,時刻堅守在工作崗位,隨時上門為外出返鄉人員和村民量體温,一有空閒,他更是冒着被感染的可能,挨家挨户宣傳疫情防控科學知識。在疫情面前,他用自己的堅定信念和政治品格,履行了一個黨員的職責。

一輛三輪車的軌跡

每天清晨,人們總會看到一個身影,騎着三輪車,一路向前,他是羣眾心中最可敬的村醫。金寨縣桃嶺鄉龍潭村醫師鄢德江,家住在高灣村,在複雜的疫情防控鬥爭中,每天天剛亮,他就從家出發,騎着那輛三輪車,向衞生室趕,疫情面前,他比以往起得更早,騎得更快。由於身有殘疾,他看病拿藥、測量體温的動作可能沒有那麼利索,但他總是耐心的囑咐看病羣眾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每天他還要騎着三輪車上門為武漢返鄉人員測量體温,送去防控物資,為了節約時間,中午就用微波爐加熱從家裏自帶的盒飯,這個春節裏,他放棄和家人的團聚,靠着一輛三輪車,堅持站在防疫的前列。

一盞白熾燈的情?

最近疫情防控形勢越來越嚴峻,每天晚上金寨縣桃嶺鄉桐崗村的衞生室總是亮着一盞白熾燈,村民們既感到暖心,又覺得很安心,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默默守護。村幹部張忠洋説:每次我值完班回去,吳孔勝醫生還在加班加點,我作為一個年輕人真的非常感動,他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學習,本來還覺得一身疲憊,看到那盞白熾燈,我頓時又充滿了動力。一個50歲的村醫,在基層一干就是30年,在疫情面前,他積極履行村醫職責,白天深入武漢返鄉人員家中監測體温、交代隔離事項,同時,還積極參與防疫宣傳,每家每户走訪、發放宣傳單及明白紙,晚上在村服務羣裏,普及防疫健康知識,接診一些普通病人。每天起早貪黑,沒有休息過一天,始終無怨。他説既然選擇當一名醫生,就得擔負起我的責任。我是桐崗村的村醫,我就得對桐崗村羣眾的健康負責。

一支體温計的温暖

金寨縣桃嶺鄉高灣村是3000多人的大村,進出村路口有7個,衞生室有2個,防疫任務較重。由於廖榮貴醫生對村民情況熟悉瞭解,工作經驗豐富,他就主動承擔了給羣眾量體温的工作。每天上午他身穿白大褂,帶上體温計,奔走於武漢返鄉的重點人員家裏,他仔細詢問、掌握情況,不顧個人安危,親自為他們測量體温,細心登記造冊,耐心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每天下午他在兩個衞生室之間來回奔波,為一般羣眾量體温,發放防控物資。對於廖醫生的工作,鄉村幹部高度認可,但大家在誇讚他時,他卻謙虛地説:這是我的本分工作,關鍵時刻,村醫不能當逃兵。

一條朋友圈的思念

在元宵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裏,按照金寨縣桃嶺鄉當地習俗要在故去的親人墳前上燈。今年的元宵節對桃嶺鄉桃嶺村衞生室的村醫汪有云來説,意義深重,因為這是她大兒子故去的第一個元宵節。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不能給去世的兒子上燈,在元宵節仍堅守崗位的她,只能發一條朋友圈來寄託哀思。汪有云的長子有先天性智力缺陷,但是她不離不棄,悉心照顧了30多年,另外她還要照顧孫子、孫女和90多歲的婆婆,本來家庭負擔就重,2019年10月,大兒子又突然離世,這對汪有云來説是個巨大的打擊,但是她在悲痛中依然把本職工作完成的很出色。疫情爆發後,她始終堅守在崗位,上門隨訪、測量體温、發放口罩,工作連軸轉的她連家都顧不上。她説:在這個特殊時期,我不僅要為移風易俗起到示範帶頭作用,更要守護村民健康和平安。在説這番話的時候,她的眼圈紅了。揹負着一個家庭的重擔和一份喪子的傷痛,還能扛起防疫抗疫的責任,用行動詮釋仁者愛人,實在可敬。

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這羣村醫大白,憑着一個口罩、一身白大褂每天奔赴在在各個村莊衞生室,參與一線防控,他們願意把風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羣眾。在基層,除了村醫,還有衝鋒在前的黨員、默默奉獻的羣眾、不辭辛苦的鄉村幹部,平凡人物終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齊心協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共同迎接屬於2020年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