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小教學活動方案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8.3K

小夥伴要想完成一篇出色的活動方案,有好多需要強調的事項,小夥伴在完成活動方案之前必定要知道活動的規則,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國小教學活動方案8篇,感謝您的參閲。

國小教學活動方案8篇

國小教學活動方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瞭解居室的特點和相關文化,讓學生能按照自己的心願去表現和設計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

情感態度目標

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創新意識。

教具

彩筆,鉛筆,橡皮

學具

作業本,彩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看圖片,提問:通過圖片,你瞭解到這是什麼地方?出示課題。

二、講授新課

1、提出問題:

①你認為自己的房間佈置應當具有什麼功能和特點?

②你準備怎樣去改進或設計自己的房間佈置?

學生把自己房間拍成照片或畫草圖,並以自己房間為例,談談自己房間設計的特點。

2、引導學生看書,欣賞美術作品。

3、提出問題:在你動手設計表現自己的小天地時,你會有哪些為難的地方?

解決問題:

(1)畫面主要內容的選擇。

(2)畫面的空間組合,簡單的關係。

(3)物象之間的大小、前後關係。

(4)怎樣表現出自己的個性與愛好。

4、課件:補充介紹在構圖和內容上有新意的作品。

三、學生製作

1、可採用多種繪畫形式。

2、可憑記憶也可以發揮想象力設計自己喜愛的居室。

3、輔導中教師應以尊重學生的創作為原則。

教師巡視、指導。

四、學生作品展示

學生將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並做以彙報,説説你的書包先進在哪裏,都具備了哪些高科技的功能。選出幾位製作出色的同學。

五、教師小結:

學生展示、交流。

⑴其他學生的美術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學習和借鑑的。

⑵通過討論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業。

自由交流體會

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思考並回答,設計構思,畫出簡單圖案。

作業

設置拓展: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試着設計自己家裏其他房間的環境。

板書設計畫面的空間組合,關係。

物象之間的大小、前後關係。

課後反思

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一節課,也是開學第一節美術課。每個同學基本在家裏都有自己的小天地,即使沒有自己獨立的房間,家裏的某一個自己經常活動的場地也是自己的小天地。所以這個課程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十分喜歡。課堂中我採用了引導回憶——欣賞評述——引發想象——創作表現——評價總結的流程,引發學生的創造思維,收益較好。

國小教學活動方案篇2

一、活動背景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錢越來越來成為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因而,家長給學生零花錢也越來越多,很多孩子養成了看不起小錢;部分家庭用金錢代替了對子女的教育,讓孩子們形成了不正確的的價值觀,也使一些學生從小養成了追求享受、鋪張浪費的不良習慣,以及會養成孩子們相互攀比的壞習慣。為了讓學生認識到手中的零花錢來之不易,掙錢很辛苦,及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我想通過此課題的研究規範國小生的消費行為,正確引導消費方向,培養良好的金錢觀,更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二、活動方案

1、活動主題:我對零花錢的體驗

2、活動目標:

⑴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手中的零花錢來之不易,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

⑵通過活動,發展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從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養成自主、合作、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3)通過活動糾正一些學生的不良習慣,培養學生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引導學生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3、活動形式

⑴、組織形式

①個人、小組、班級活動相結合 ②邀請家長

⑵、實踐形式

①調查訪問②研究、設計和勞動③小組合作交流④規劃、表達、反思

4、活動安排

本次活動計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分組制定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深入實際調查、訪問,總結交流。

第三階段:體驗賺錢,體會賺錢的艱辛。

第四階段:花自己賺的錢,説説和花以前父母給的錢有何不同。

三、活動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制定活動計劃

1、課題的確定

最近發現一種現象:每當上學、放學的這段時間,學校商店裏總是擠滿了學生,爭着購買各種各樣的零食。我心中產生了疑問:“同學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零花錢這些錢是從哪裏來的可不可以把這個現象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主題”於是,我就把這情景拍下來,再組織大家談論。實踐活動課上,我讓同學們看這情景,發現同學們也都有同樣的疑問,因此我決定以此開展《國小生零花錢情況調查與研究》的實踐活動。

2、分組制定計劃

課題確定後,與全班同學展開了討論,經過討論,決定分為兩組。一組用問卷調查、採訪的形式對全校學生的零花錢來源、數目、用途進行調查;二組用問卷調查和採訪的形式對家長的收入及給孩子零花錢的態度等情況進行調查。

第二階段:調查研究

1、學生情況調查

⑴問卷調查各年級學生零花錢來源、用途

制定完計劃,一組幾位同學對中高年級的200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見附件

一),並對問卷調查情況進行統計。同學們發現在調查的200人當中有194人的零花錢是從父母或長輩那裏要來的,沒有自己試着賺過零花錢;200位同學中竟有150位用零花錢買了零食或玩具。統計完後,同學們都驚訝不已。

⑵採訪調查同學們零花錢來源、數目、用途的情況

採訪中,被採訪的同學都覺得零花錢來的非常容易,因為每次向父母要父母就給了!而且父母給的錢還不是少數,每次至少是五元以上,更讓我們驚訝的是父母很少問他們用來幹什麼,好像這點錢不放在眼裏一樣。我們採訪小組成員在採訪後產生了疑問:這零花錢真的就象同學們説的來的那麼容易嗎

2、家長情況調查

在放學後,採訪小組成員在校門口對家長進行採訪。調查後進行統計,令他們吃驚的是家長的收入並不是象同學們調查前想象的那樣收入很高。寧願自己受點苦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吃苦。調查完家長後,同學們一起交流時,心靈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3、交流探討

調查結束了,全班同學坐在一起交流。幾個小組的同學反應:在調查的過程

中被調查的同學都認為零花錢來的很容易。採訪組的同學還對我們班的同學進行了現場調查,發現本班的同學大多數也都用零花錢買了零食或玩具,大家自己也説不出賺錢到底有多辛苦,忽然有一位同學説:“我們可以自己去試一試呀,體驗賺錢。”新的實踐內容又產生了,引導學生親身體驗賺錢,在我的指導建議下,自己去賺錢,體驗零花錢的來之不易,感受父母掙錢的辛酸。

第三階段:體驗賺錢

1、組織討論

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都提出了自己認為可行的方法:撿廢紙、賣蔬菜、賣水果等。同學們自願組成了賺錢小組,制定了行動計劃,做了一些行動前的準備工作。開始行動以前,要求學生在體驗勞動中隨時寫好體驗日記。

2、交流賺錢的體會

同學們每個雙休日去體驗賺錢,終於到了集中活動的時間,同學們坐在一起似乎有説不完的話,體驗是那麼的深刻:成功的喜悦,失敗的煩惱(見附件二)

第四階段:花自己賺的錢

“用自己賺的錢,感覺怎麼樣”

學生都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了消費,活動後同學們在一起暢談了自己購物感受。有的同學説:“花自己的錢,很有些捨不得,不像以前爸爸媽媽給錢的時候想也不想就花光了。”有的説:“到商店裏買東西總是覺得東西太貴了,現在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媽媽給我買衣服的時候總會給我買些便宜的了,因為賺錢太不容易了。”

四、活動反思與評價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都長大了、懂事了。懂得關心、體貼父母了,懂得如何合理利用零花錢了。在今後的生活中同學們打算怎樣做有的説:“我們要利用課餘的時間去賺零花錢,把它花在有用的地方”。有的説:“我們可以把這些零花錢積攢起來把它捐給失學兒童,讓他們像我們一樣快樂地學習、成長。”

1、學生的評價(見附件三)

2、教師評價

國小生綜合實踐活動的開放性是全方位的,本活動讓學生迴歸真實的生活,力求把學生生活的環境變成一個大課堂,讓學生在對零花錢的調查和自己掙錢的過程中掌握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德育評價上,本活動培養學生的勤儉節約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本次活動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從生活中以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為着眼點,取材、定題,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中進行實踐體驗,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學生在此次的活動中動手動腦的地方多,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尤其是平時一些學習成績差,但又聰明好動的學生,在這次活動中更是表現出色,動手實踐能力相當強,可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習成績差一些的學生並不是沒有能力,關鍵是如何挖掘他們的潛在能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活動實施過程中,同學們採訪、調查、設計統計圖,遇到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顯示了他們強烈的主人翁意識。

此外,能邀請家長參與這次活動,讓家長真切地感受到綜合實踐活動帶給學生的變化,更使學生有了深深的體驗,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

國小教學活動方案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課程,教學內容是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紙張材料,進行有創意的拼貼與添畫。在這節課中引導學生採用舊畫報、舊報紙、廣告紙等作為材料,巧妙利用紙的肌理或花紋圖案,以小組合作形式創設一幅拼貼畫。通過觀察、比較、思考、想象與討論,學生能夠感知繪畫與拼貼畫的不同效果。

教學目標:

1.通過思考、比較、想象與討論,學生感知繪畫與拼貼畫的不同效果,瞭解拼貼畫的藝術形式美,提高審美趣味。

2.學會拼貼添畫的基本方法,嘗試剪紙、撕紙方法和粘貼的方法。

3.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動手能力,在製作中感受創造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

利用收集的廢舊掛曆、廣告紙、彩紙等進行拼貼添畫創作。

教學難點:

紙材的巧妙利用,創新的表現內容。

教具準備:

範畫、教學課件、廣告圖片、剪刀、膠水、彩筆、雙面膠、各種輔助材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欣賞大師藝術作品。

欣賞畢加索的拼貼畫《吉他》,分析這幅拼貼畫是由什麼材料做成的。

設計意圖:欣賞《吉他》,初步瞭解藝術形式的多樣化,通過欣賞大師作品,初步感受拼貼畫的藝術魅力。)

藝術家們用許多人眼中不值一文的舊印刷品及廢棄物創造出獨特的藝術作品——拼貼畫。

2.出示課題:拼貼添畫

二、觀察探究

1.欣賞拼貼畫作品圖片。思考問題:這些拼貼畫分別表現了什麼主題?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優秀作品,初步學習拼貼畫的製作方法。

2.小組活動。

(1)將組員們收集來的舊報紙、廣告圖片放在一起,進行交流與篩選。

(2)集體討論,根據篩選的圖片給畫面選定一個主題或者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活動,提高學生對資料的篩選能力。學生討論交流,互相啟發思路,使思路更開闊、畫面構思更精巧。

3.播放課件,啟發學生如何搭配畫面。

(1)課件演示:首先選擇尺寸較大、印刷清晰、色彩鮮明的圖片,擺放在畫面顯眼的位置;其次搭配其他圖片,完善畫面。

(2)小遊戲:課件中提供一些小動物的圖片,請學生動手操作,怎樣擺放才能使畫面更美觀、更協調。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演示,進一步學習如何篩選圖片。通過實踐與比較,複習構圖知識,開闊設計思路,激發學生創作興趣。

4.教師演示。

拼貼部分做好之後,還要根據畫面需求,用畫筆添畫,美化畫面。

(1)可添加具體的景物,完成畫面。

(2)也可只添加背景顏色,起到拼貼畫之間的過渡和裝飾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示範,學生更加直觀瞭解各種添畫的方法。

三、學生創作

提出作業要求:

(1)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完成一張拼貼添畫作品。

欣賞書中學生作品,概括每幅畫的主題。

輔導要點:拼貼圖片選擇恰當,畫面和諧、有表現力。

(2)學生進行藝術實踐。教師及時給予學生輔導和肯定,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四、課堂評價

1.學生展示作品。

2.學生互評。

(1)畫面和諧,具有表現力。

(2)有適當的添畫內容。

3.按教師提出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評價檢測新知識的掌握情況,鍛鍊學生評價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藝術作品的審美能力。

五、課後延伸

欣賞用廢舊印刷品製成的藝術作品。鼓勵學生多收集生活中的廢舊印刷品,用巧手變廢為寶,讓它們成為美化環境的藝術品。

國小教學活動方案篇4

本期立足於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積極探索課程改革新路,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認真開展勞動技術教育,形成初步的勞技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精神。 具體將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

學習綜合實踐課程和勞動教學理論知識、先進的教育思想、他人的實踐經驗,加強自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二、與其它學科整合開展各項綜合實踐活動和勞動技術。

1、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形成自覺保護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親歷勞動過程,在勞動中增長技能,學會勞動。

4、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學習,學會自理,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5、積極參與技術實踐,掌握基本的技術知識與技能。

6、結合語文、數學、科學學科的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為目的,注重勞動技術教育與相關學科的整合。

7、瞭解勞動世界,理解勞動意義,形成正確的勞動觀點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原則。

1、注重基礎。

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培訓。

2、體現綜合。

勞動技術的課堂學習要與課外活動、常規指導、社會實踐、家庭教育等途徑相溝通相結合,以實現其教育目標。如學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動、環境整理,可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

3、講究科學。

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在方式和內容上應充分考慮到國小生的生理、心理髮展水平和年齡階段特徵。

4、注重實效。

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教育的實際效果出發,選取內容,確定方式,安排實施計劃。在實現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儘可能發揮各地資源優勢,形成本學校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傳統和特色。

四、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際。

1、學校圖書室。

一是學校的圖書室發揮好現有圖書的功能,提高圖書的流通率;二是開放閲覽室,供學生博覽羣書和查找資料。

2、信息技術。

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會學生圍繞主題在網上搜尋資料。

3、綠色學校的創建。

結合學校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做好綜合實踐活動。

4、紅色教育。

結合學校的紅色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家鄉的教育。

5、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6、家校配合,共造勞動環境

(1)創設校園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2)創設班級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3)創設家庭勞動環境

五、主要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擬定適應綜合勞動學科特點的學期教研計劃。

2、檢查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及勞動教學計劃備課。

3、組織開展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及勞動課教研活動。

4、結合植樹節進行植樹活動。

四、五月份:

1、檢查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教學備課。

2、組織開展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及勞動教研。

3、從農村實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參加農業生產勞動。

4、結合學校紅色教育開展活動,組織調查三岔紅色史。

5、組織國小生開展小論文、小製作、小發明活動。

六月份

1、學期綜合實踐及勞動教學教研工作總結

2、收集、整理本學期工作資料。

國小教學活動方案篇5

一、教學情況分析:

一年級小朋友第一次接觸正規化的美術課,對一年級學生來説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學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樣,在繪畫上、工藝製作上一定有着學生自己的創造思維、想象能力、技法的個性,但這些會造成學習的不一致性、習慣不統一化,給美術課的課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1.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2.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3.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説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全冊重難點:

(一)重點:

1、認識常用的色彩及形狀,並能用英語表示各種色彩,體驗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貼、畫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歸納幾種基本的玩泥方法,口頭髮表體驗感受。

3、欣賞感受剪紙、撕紙、摺紙藝術之美,學習剪紙、撕紙、摺紙造型表現的方法。

4、探索用線描的形式表現各種物體。

5、引導學生感知並發現食物之美,在教學中穿插雙語教學,激發學生對美術課堂的興趣。

(二)難點:

1、學生對感受物體的發表,並用簡單的英語口語來表示。

2、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筆觸、不同的畫材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引導學生表現自己的所見所聞。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個性,充分學生對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學習活動中能舉一反三進行探究。

4、領會自然界中的事物與美術作品中的區別,讓小朋友們學習觀察藝術作品,對作品的造型、色彩、情節予以描述,説出自己的感受。

5、怎樣使雙語教學在美術課堂中更好的發揮作用。

四、措施:

1、教師聯繫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範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3、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採用生動活潑的遊戲教學形式並滲透英語美術術語,在學生不知不覺遊戲中,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注意學生的情緒,語言要親切,氣氛要輕鬆,要積極鼓勵學生動腦筋,大膽添畫,來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五、全冊課時安排:

第一週:大家一起畫

第二週:花花綠綠的糖紙

第三週:繞繞塗塗

第四周:有趣的拓印

第五週:我的太陽

第六週:奇妙的撕紙添畫

第七週:做拼音卡片

第八週:小鳥找家

第九周:鳥語花香

第十週:小動物蓋房子

第十一週:數字變變變

第十二週:會飛的娃娃

第十三週:猜猜我是誰

第十四周:變臉

第十五週:穿花衣的熱帶魚

第十六週:尋找美麗

第十七週:亮眼睛

第十八週:美麗的鉛筆頭

國小教學活動方案篇6

一、背景提出

當代的中國小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姐妹也不像以前那麼多了,被長期嬌慣的.孩子,他們很少用心去體會父母的感受和辛酸。為此,我特准備這樣一個活動讓小朋友和他們的父母進行交流,並讓他們深入瞭解父母勞作的辛苦。

二、活動時間:

一週

三、活動地點:

學校家裏父母的朋友和同事家 鄰家

四、活動目標

情感態度目標:

(1)通過相互交流和展示,能夠互相學習、發現、反思、改進、促進實踐能力的不斷髮展

(2)通過課題小組的集體探究,培養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體驗自己去探索和思考問題的成就感,享受共同探究、合作、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悦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學習興趣。

(3)通過這次活動後,能形成深深地感受父母、體諒父母的辛酸,能充分地站在他們的角度為他們着想。

(4)能夠通過向父母的學習,鼓勵中國小生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知識目標:

(1)知道父母的興趣愛好

(2)瞭解父母對家庭、社會和自己所做的貢獻

(3)從心底知道父母的辛苦

(4)能客觀説出父母對自己的影響

能力目標:

(1)通過和父母深刻的談話能夠形成逆向思維的能力和為他人着想的能力

(2)通過和周圍鄰居、父母的朋友及同事的談話,增強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在瞭解父母的興趣愛好和處事方面蒐集資料時,可以培養深入思考、獨立處理和蒐集資料的能力

五、活動條件:

活動沒有限制,適用於中國小的每一個學生。

六、活動實施過程:

在老師的指導下,幾個同學一組共同構思問題,單獨完成提問部分,再集體討論得出總結。

1、準備階段

(1)由老師事先聯繫一個本班學生家長較多的村

(2)設計好向父母提問的問題

(3)做多份問卷調查給鄰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

(4)構思好幾個關於父母勞作作時的問題給父母的朋友和同事作答

2、活動階段

(1)老師帶領同學們去觀察,近距離地觀察父母勞作,體會父母勞作之辛苦

(2)晚上,父母回家後和父母進行交流,瞭解他們的興趣

愛好和工作狀況

(3)週末,就和鄰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進行交流更進??

步地瞭解父母的處事態度、原則和工作風範

(4)自己也寫下對父母的感受和印象

(5)自己親手做兩張致謝賀卡給父母

(6)學會做一件簡單地家務

3、總結階段

歸總討論:迴歸到每組交流、討論,互相介紹自己父母的

工作、興趣愛好和對自己生活和學習的關心

七、活動意義:

這次活動主要是加強父母和子女的交流,讓當代新的一代能夠深切體會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讓他們能夠站在父母的角度為父母着想、為父母分擔。

國小教學活動方案篇7

一、活動主題

“夯實教學基礎,掌握教學技能,規範教學管理,打造教學精品”,全面提升研究生教學水平。

二、活動月時間

xxxx年5月3日——6月3日

三、活動目標

1、整頓教學秩序

加強對任課教師的管理,狠抓遲到、早退現象和課堂組織教學情況,嚴格按作息時間規定運行每天的教學活動。

2、加強教風建設

抓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檢查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以良好教風促進學風的轉變。

3、加強學風建設

加強對學生的課堂管理,檢查學生的到課情況和參與課堂教學情況,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活動組織機構

組長:xxx

副組長:xx

成員:研究生教學督導組成員、各學院(部、所)研究生工作主管領導

五、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宣傳動員階段(5月3日至5月7日)

通過學校網站、各學院(部、所)研究生工作主管領導及班主任會議、學生班會等途徑,在全校師生中宣傳研究生教學質量月。

第二階段:活動具體實施(5月9日至5月27日)

(一)抓規範,努力達到教學行為要求

牢固樹立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意識,嚴格執行課程教學計劃,把課堂教學作為提高研究生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

1、備課要“深”。即:深入學習目標,深入挖掘教材,深入瞭解學生,深入探討教法。

2、上課要“實”。即:上有充分準備課,不搞花架子,要珍惜每一分鐘,加大教學密度,提高教學效率,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上課不接打手機,不溜堂,要按課程表規定上課,不隨意串課。

3、教學要“活”。即:不侷限於教材,不侷限於現成的模式,不用死教案,做到教有特色,教有風格。

4、手段要“新”。即:在創設情境方面,在學習方式、教學方式選擇方面,在訓練設計方面要突出“新”字。

(二)檢查活動方案落實情況

1、檢查內容

教師上課作息時間遵守情況(上課不遲到,不提前下課,中途不離開課堂等),教師教學情況(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教師調課和補課情況(是否隨意調課,是否按照規定程序辦理調課手續,所缺課程是否按時補上等)。

學生學習情況:學生上課作息時間遵守情況(缺課、遲到、早退等);學生課堂紀律情況、師生互動情況等。

2、檢查方式

(1)積極開展聽評課活動

督導組、各教學單位的研究生主管領導、研究生班主任深入一線聽課,從學生的課堂瞭解學生的要求。

(2)召開學生座談會

第三階段:評價總結階段(5月30日至6月3日)

召開研究生教學質量月總結大會,對教學質量活動月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對“研究生教學質量月”活動優秀組織單位進行表彰。

以上關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措施”主要突出做法,在工作中還會遇到許多新問題,針對新的情況,我們將及時對本方案進行修改與完善。

國小教學活動方案篇8

教學目標

組織學生欣賞藝術大師作品,要求學生會解讀大師作品的創作特點以及富有創意的表現形式。

指導學生模仿大師們的表現方法以及形式,結合學生生活中的具體形象來塑形象。

引導學生嘗試用各種材料表現物體形象,通過討論交流,互相啟發,逐步形成創造性的作品。

教學重、難點:

1.想象力是否有新意,並大膽真實的表現自己的想法。

2.是否能開動腦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創意。

3.是否在畫面上能採用誇張手法,表現新穎的特徵。

教學參考資料

米羅、克利畫集欣賞。

相關教學研究課題提示

國小生美術教育中非具象繪畫的欣賞能力培養研究。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欣賞所需要的大師的作品。實物投影儀

(2)師生共同準備大小不同,色彩各異的塑料袋、繩子、彩色kt板等材料。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

活動一:

組織學生通過實物投影儀欣賞大師的作品,通過對大師作品產生背景以及表現方法以及形式的介紹交流,激發學生對新穎的表現形式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大師們所用的各種材料所表現的物體形象,引導學生通過討論交流,互相啟發,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想。

活動二:

要求學生通過邊思考邊模仿,根據學生的想像,表現出各種富有個性的畫面來。

可以運用塑料袋、圖釘繩子、彩色鈣塑板等等材料表現物體形象特徵,還可以表現這些物體過程中運用變形、誇張等手法,表現出各種形象新穎有趣的特點。當學生完成作業後,要求學生邊欣賞邊評議:誰設計的作品有新意,誰的畫富有想像力,誰材料運用富有創造力。

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欣賞其他同學的富有新意的構思,和有個性的表現形式。

收拾與整理

指導學生把桌面和地面的廢料收拾起來,把多餘的材料放入塑料袋內,以備再次使用。

第二節

活動一:

針對學校剛剛開始建設“藝術長廊”,將設立一個“我和大師一起畫”學生作業展欄目的情況,鼓勵學生運用大師的繪畫元素自由的大膽創作。

活動二:

引導學生説一説自己所喜愛的和熟悉的大師作品的創作特點及富有創意的表現形式。

欣賞同齡人模仿大師的表現方法和形式創作的繪畫作品,通過討論與交流理解什麼樣的模仿是成功的、具有再生力的。

活動三:

指導學生模仿大師們的表現方法以及形式,結合學生生活中的具體形象來塑形象。

引導學生嘗試用各種材料表現物體形象,通過討論交流,互相啟發,逐步形成創造性的作品。

鼓勵學生積極嘗試,用各種材料,即變形、誇張等表現形式,像大師們一樣用非具象的表現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豐富多彩的想象。

活動四:

“我和大師一起畫”小小畫展。將同學們自己創作的大師級作品在展板上進行佈置,並評選出作品佈置到藝術長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