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吃水不忘挖井的人教學反思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5W

撰寫教學反思能夠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作為一名老師,大家需要經常性地進行教學反思,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吃水不忘挖井的人教學反思8篇,感謝您的參閲。

吃水不忘挖井的人教學反思8篇

吃水不忘挖井的人教學反思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加一加識字、字源識字等方法認識“吃、忘、井、村、叫、毛、主、席”等8個生字和“心字底、廣字旁”2個偏旁;會寫“吃、叫、主、住”四個字。

2.正確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能找出文中明顯的信息,瞭解毛主席,感受鄉親們吃水的不易。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積累詞語;找出文中明顯的信息,瞭解毛主席,感受鄉親們吃水的不易。

教學難點:找出文中明顯的信息,感受鄉親們吃水的不易。

教學反思:“吃水不忘挖井人”,字面意思是我們每天從井裏取水飲用,享受勞動成果,但是不能忘記挖井的人。我順勢引出問題:

(1)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

(2)鄉親們挑水時會遇到哪些困難?

(3)人們的生活是怎樣的?

(4)你能想象毛主席帶領大家挖井的情景嗎?

(5)是誰吃水不忘挖井人?

再讓讓學生去帶着問題讀課文,多讀幾遍;再讀課文,分出自然段標出序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為回答上面的問題作好鋪墊。學生在回答上面設置的四個問題時,回答的很流利,我隨着學生的回答及時的板書。並簡單的講解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不足之處:在“高效課堂”中是一個較好的起步,雖然效果不是很好,可也是跨出了艱難的第一步。因為學生比較難以想象那個年代的生活,而我卻設置了一個針對一年級而言難度很大的問題,這也是我考慮不周,但我不會感到遺憾,因為這給學生在今後的“高效課堂”中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吃水不忘挖井的人教學反思篇2

我們一行六人蔘加全區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我們學校有選手參加,選手課講得非常精彩。我們共聽了七節課,其中有一節課是一年級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吃水不忘挖井人》,這是通遼的一位選手講的,這節課她設計的好,很有新意,但是她在教學過程中由於自身原因,耽誤了時間,沒有完成教學任務,還壓堂,叫評委很不滿意。

這節課雖然沒有完成任務,但是也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學習。這篇課文在我看來,內容離學生生活太遠,不能吸引學生,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因此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就沒有認真專研教法,只是帶領學生讀了幾遍,內容理解的少,通過課件叫學生簡單的瞭解當時嚴重缺水,瞭解了毛主席,沒有真正走進文本。而這位老師她能吃透教材,能運用已經學習的知識幫助學生理解。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這節課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一、導入與眾不同。

上課伊始,她引課時運用學生已經學習過的識字6,叫學生開火車讀識字6的詞語,當時大家都認為她在浪費時間,當學生讀完識字6的詞語後,她立刻又出示三個詞,它們是“一位偉人、一位戰士、一位老鄉”,接下來她用這三個詞導入今天這節課內容,“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一位偉人、一位戰士、一位老鄉挖井的故事。”話説完就板書課題,當時我心裏就有疑惑,她為什麼導入課文這麼羅嗦呢?

二、以詞解詞。

當她檢查完學生讀課文情況以後,開始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大屏幕出示了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指名讀這一段內容,這段難理解的詞特別多,她會怎樣教呢?這時她出示了前邊開始時讀到三個詞語,請你再讀課文把畫橫線的詞和下面的量詞連接起來成為一句話,這樣設計就降低了難度,又訓練學生説話能力,同時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興趣一來,立刻把課文中難理解的詞和下面的量詞連成一句話,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寫字指導有特色。

這位老師在進行寫字時,她不是向我們那樣,把這篇課文要求寫的字進行指導,她是把生字進行歸類,這節課她指導的都是帶有“心字底的字”,把本冊書中出現的帶有心字底的字都帶進課文,注意觀察它們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做到舉一反三。她指導生字時叫學生先寫一個,再寫一個,寫字環節落得實。

一節課不可能上的那麼完美,一定有不足之處,但我們只有取長補短,自己的課堂才能少一些遺憾,多一些精彩。

吃水不忘挖井的人教學反思篇3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講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時幫助鄉親們挖水井,解決了吃水困難。解放後,鄉親們在井邊立碑,表達對毛主席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本來意思上是我們每天從井裏取水上來飲用,享受勞動成果,但是不能忘記那起先挖井的人。後來,“吃水不忘挖井人”成為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語,並非專指吃水這件事情,它有了比喻意義,比喻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得到好處,不忘記它的由來,不忘記當初創造成果的人,一句話,不忘記根本。課文要告訴我們學生的肯定也就是它的比喻意思。可是課文所描述的年代對於我們這些青年教師來説,都很遠了,何況我們的學生,他們更是生在幸福中,長在幸福裏,他們根本不能明白,這樣的文章孩子們是不喜歡的,他們更喜歡的是《小松樹和大松樹》這樣的充滿寓言色彩的故事,他們愛讀,更愛表演。

怎麼辦?怎樣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呢?反覆備課後都覺得不行,就憑單調的朗讀來理解,告訴孩子們“吃水不忘挖井人,比喻享受別人的勞動成果,得到好處,不忘記它的由來,不忘記當初創造成果的人,一句話,不忘記根本”,肯定不行的。

孩子們不懂,是因為他們難以想象當時那樣的年代,如果讓孩子親眼看看那樣的年代,會不會對他們有所感觸呢?我試着找了些資料,在教學課文時,我讓學生們展現了那個艱苦的年代:破破爛爛的東西、瘦瘦的人們……我把畫面定格在鄉親們為了吃水,挑着擔子,來回走上好遠的路,擔回水,畫面是神奇的,孩子們的眼睛爭得大大的,一開始嬉笑的表情沒有了,臉上的表情變了。趁着機會,我引導孩子們從畫面中回到課文中,來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有了直觀的感受,讓孩子們來理解:為什麼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就容易多了。孩子們也有話可説了。

吃水不忘挖井的人教學反思篇4

一、分步識字重內化效果

本課主要分三個階段完成識字任務:預習中主動識字;閲讀中分散識字;作業中鞏固識字。這樣學生學得輕鬆,教學效果好。

“課堂應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教學生識字時,沒有按以往一個固定的套路讀拼音、數筆畫、説部件、連詞語,而是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動腦筋記字、辯字。當小老師寫字,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助於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使學生自學生字的能力得到增強。

二、生動教學重情趣體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教學中,注意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以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如朗讀競賽、識詞遊戲、學當小老師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三、讀中感悟重人文內涵

教學始終以讀為主線,從帶着疑問讀到讀通、讀順,到抓住重點詞句讀,讓學生充分朗讀,靜心品味,感受到蟄伏在字裏行間的真情實感,突出“普通人”的情感體驗。中學會,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會感恩,既尊重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

四、想象拓展重語文實踐

“語文學習要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靜止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動態的聽説讀寫活動,如“當小老師教學生字”、“看到碑文,他們會説些什麼”的角色體驗。用“不忘”的句式説話等設計留給學生探索嘗試、交流反思的空間,讓他們在與文本無拘無束的碰撞交流中,切實提高語文能力,獲得人文素養。

吃水不忘挖井的人教學反思篇5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識字6》中的第一篇文章。新課程改革後,語文新教材中每一篇課文後都有一個實踐性內容。

從實施新課改到現在,我一直只重視課文後面安排的的實踐題,在上了《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後,讓我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也真正體會到了實踐操作題在農村中落實是比較困難的。下面是我對《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學反思: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自己去讀然後説説從中想到了些什麼,有什麼問題要提?其中有一個學生就提了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沙洲壩的人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呢?這個問題不是這節課的重點,我想如果要花時間解釋這個問題,就不能突出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了。但如果不告訴學生,又覺得是給學生潑了一盆冷水。我就趁機對學生説,是呀,我們這兒一點也不缺水,可那兒為什麼那麼缺水呢?今天老師就把這個問題作為你們的回家作業,你們可以用你們自己的方法去找答案。

第二天上課,當我走進教室,有的學生已經守候在那。學生們説,他們那兒很少下雨;那兒的氣候跟我們這兒不同。站起來交流的人不多,可見這道回家作業題的質量了。有一個學生説的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説‘我問了爸爸,可爸爸把話題轉開了,沒有告訴我。’我們要讓學生由“學會知識”轉變為“會學知識”,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可在我們農村中,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不能告訴學生更多,而家中的書籍更是少得可憐,附近又沒有圖書館,上網查找對一年級學生來説更是困難。

從《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中使我認識到,教材中的實踐題,需好好利用外,還需要想好一些對策。

吃水不忘挖井的人教學反思篇6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篇傳統革命題材的文章,它離學生生活久遠,學生對毛主席是何人都不太瞭解,在教學中,我想方設法讓孩子接近偉人,體會沙洲壩村民對毛主席的恩情世代不忘的情懷。

一、憶苦,瞭解背景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這篇傳統革命題材的文章,加上抽象的文字符號,很難引起學生是視覺的快感,上課開始我以童謠導入:沙洲壩,沙洲壩,三天不下雨,無水洗手帕。讓學生想象沒有水的苦惱,聯繫自己的生活談談:“沙洲壩人民沒有水” 學生帶着缺水少雨的苦悶走進文本切切實實的生活場景中。

二、思甜,豐富過程

隨着對課文的理解,我讓學生化身自己為跟隨主席挖井的小戰士,把教室又變成了另外一幅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小戰士,你拿的是什麼工具?”“咦?小戰士,你的手怎麼這麼髒?”“小戰士,瞧你,滿頭大汗,休息一下吧?”“哎呀,小戰士,你的肩膀上都起水泡了,快停下來吧?”學生邊和老師對話,邊動作表演。我又出示了另一首民謠:紅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與剛才第一首民謠的鮮明對比,多側面的把村民不忘毛主席的恩情折射出來。

三、感恩,想象練説

課文最後在碑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中昇華。這看似通俗直白的一句話由於立碑傳文而藴含着深廣的意藴。學生在個性化閲讀中,認知經驗的限制,他的理解、體驗往往不能一步到位。於是我問學生沙洲壩人民有了這口井會幹哪些事?藉以提供給學生幾種人物,村婦、農婦、行人,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進閲讀中來,從多角度、多層次交流中感受這口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與當初沙洲壩吃水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心中湧起感謝的情懷。“吃水不忘挖井人”真正成為學生”感於內而發於外的現實語言。

語文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個感悟、體驗的過程,一個生活的過程,語文教學就是一個將語文還原到一個具體的語文生活情境中,激活學生本原的語感和語用,在感性的實踐過程中發展和形成語文素養。在此方面,對課文的延伸方面還不夠到位,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注意這方面的教學。

吃水不忘挖井的人教學反思篇7

在本課教學中,我吸取《騎牛比賽》中集中出示詞語的教訓,牢記生字詞的教學要看具體情景,採用邊理解課文內容邊板書詞語,在這個過程中識記生字、理解詞語,感覺效果比較好,但是我又反思,學生對字詞掌握得比較好了,但是對正文的閲讀感知又變得比較弱,會不會在理解課文過程中安排這麼個環節,顯得有些瑣碎?因為識記、理解不是一句話就帶過的東西,常常要停下閲讀課文的思路來進行教與學,會不會破壞了課文的整體感,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局面?另外,我改正《騎牛比賽》中主持人式的教學,穿插進行組詞、擴詞、造句、説話訓練等能力訓練,感覺學生積極性較高,都搶着説出自己的詞語或句子,課堂氣氛較好。

吃水不忘挖井的人教學反思篇8

教學《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時我遇到了這樣幾個問題:

一是孩子們對毛主席不夠了解。雖然在上課之前,我讓孩子們蒐集了有關毛主席的故事,還讓他們向自己的父母進行了詢問,但是效果並不明顯。當説到“江西”、“領導”、“革命”、“解放”時,孩子們是一臉的茫然。還有,孩子們對於吃水“難”沒有切身的體會。書上寫“村子裏沒有井,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挑。”到底多遠,多累?現在的孩子到校都要家長送,即使他對路程有感知,也不會真的累過。於是我就聯繫生活實際,讓他們説説沒有水的麻煩。這下,倒是打開了他們的話匣子:渴了就沒水喝了;沒辦法煮飯、燒菜;媽媽不好洗衣服了;農民伯伯種的莊稼都要枯死了。

文本內容與現實生活相隔太遙遠了,孩子們生活在21世紀,對過去的生活一無所知。生活條件優越的他們,很難理解、想象當時連口水都喝不上的困苦生活,又不能使用多媒體讓學生直觀感受,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只能是粗淺的,簡略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離學生的生活太遠,一年級學生對那個年代的事情根本不瞭解,“革命”、“解放”等詞語更不知為何物,作為老師,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説清的。

這篇課文的語言文字既不優美,也不深刻,在語言文字上下功夫的話,也是無從下手。

這篇課文該怎麼上呢?我想了很久,就從這句話入手吧。“村子裏沒有井,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這句話寫出了鄉親們吃水的困難。這讓我想起了我教過的五年級的一篇課文《水》,於是,我拿來那篇課文的一些資料給孩子們看,一口小小的井旁,排着長長的隊伍,兩隻水桶,那是全家人一天要用的水啊!慢慢地孩子們感受到了,體會到了。

水是多麼重要啊!生命是離不開水的呀!可是,當時的政府沒有人來管這件事,老百姓就一直過着艱難的日子。

毛主席來了,他看到了,就決心為老百姓做事情,他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了一口井。這時,我再讓學生想像鄉親們喝着這井裏打上來的水,是怎樣一幅歡樂的場面啊!孩子們的想像非常到位,下面是一些孩子的回答:孩子們笑啊跳啊!歡呼起來:“噢!我們終於有水喝啦!井水好甜啊!”一位老人握着毛主席的手説;“謝謝你,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你的`!我還要讓我的兒子、孫子都想着你。”聽了孩子們的回答,我想,今天的教學任務我完成了。

沒有説教,沒有灌輸,孩子們真正感受到了毛主席確實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老百姓永遠記着他,這就夠了。我已經在孩子們幼小的心裏種下了一顆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