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關於國小科學教學個人計劃最新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04W

一個人的一生多數時間都是在社會上,對於工作積極上心,孜孜不倦我們要使不可能成為可能。那麼關於相關的計劃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科學教學個人計劃範文四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國小科學教學個人計劃最新

國小科學教學個人計劃1

實驗目的: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要以培養國小生的實踐能力素養為宗旨,以實踐為核心,努力擺脱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舊模式,讓學生在自然實踐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本學期在勞動實踐教學中力求體現新課標的特點,始終圍繞"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為了迎合學生的心理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素養。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學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使學生能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體驗成功的喜悦;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及創新精神,使學生從國小科學、愛科學,為將來發展我國的科技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本學期在實驗教學方面有如下打算:

具體要求:

三年級:主要圍繞“植物”“動物”“我們周圍的材料”和“水和空氣”四項內容展開教學。學生們將對生活在周圍的不同植物進行觀察比較,通過比較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不同特徵、觀察植物的生長和變化,對植物的共同特徵形成初步的認識;組織學生飼養和觀察蝸牛、蚯蚓、螞蟻和金魚,認識它們的生存需要,對動物的共同特徵形成初步的認識,並形成“生物”的初步概念;學生將比較木頭、金屬、塑料、紙等常見材料在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異同,認識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決定了它們不同的用途;學生將想辦法解決、用證據來證明在探究水和空氣過程中產生的許多問題,最終在事實的基礎上認識到水和空氣在重量、體積、形狀、佔據空間、流動等方面的特性,並且對固體、液體、氣體、物質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在科學探究方面,重點發展學生想辦法解決一些簡單科學問題的能力;進行持續、細緻、有聯繫的兩兩對比觀察的能力;多次重複,進行簡單對比實驗的能力;綜合運用觀察和實驗所得證據,經過思維加工並嘗試進行解釋的能力。

四年級:四年級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時期,在教學中我們將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首先我們將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以保證觀察和實驗中獲得證據的有效性,沒有人為的”偽證”;我們將重點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如:“溶解的快與慢”“比較聲音強弱”等,瞭解控制變量實驗的重要性,並正確地看待誤差問題;我們將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過程中做好記錄,可以用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狀圖等進行記錄;我們將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特別是實驗過程的描述,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五年級:學生進入高年級階段的科學課學習,教材展示了一系列新的內容,我們的教學將着力於引導學生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過程與方法活動。“生物與環境”單元首先通過“綠豆種子發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境的關係;然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羣落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探究生態羣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係;最後把這些知識拓展到自然界,認識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光”單元首先引領學生觀察光的傳播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接着指導學生認識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係,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係。最後通過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運動和力”單元內容可分為四個部分:瞭解重力、彈力、反衝力,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係;學習測量力的大小,認識力的單位;認識摩擦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動手實踐,設計製作小車。

六年級:科學六年級從使用工具開始,提出研究問題,然後研究最簡單的機械—槓桿,由此開始認識槓桿類機械,再研究非槓桿類機械,最後以自行車為載體,以齒輪研究為主要內容對前面的研究作一次總結與提升,讓學生對機械的作用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接着探究不同形狀結構所包含的力學道理,包括條形材料抗彎能力與形狀的關係、拱形承受力的特點,拓展到圓頂形、球形、各種弧形,從人造物體擴展到生物體,在此基礎上探究框架結構的特點,加固框架結構的方法和物體穩定性問題,並展開設計製作活動,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設計科學合理的形狀結構;從最熟悉的電出發,探究電生磁,製作電磁鐵,探究電磁鐵磁力大小,玩具電動機原理,然後以電能為中心認識能量及相互轉化,再擴展到宏觀的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知道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知道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要保護它們賴以生活的環境。能用實驗、調查、查閲資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並能利用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調查資料。能夠關注周圍生物所生活的環境,具有環境保護的意識。認同人類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員,願意並能夠與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員和諧相處。

國小科學教學個人計劃2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教五年級的科學課。通過兩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

不足之處:由於科學專職教師不夠和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匆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通過這幾天的接觸,我發現有些學生髮言不積極,表現慾望差,今後應特別注意培養,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研究的形式編排了《地球和地表的變化》、《聲音的祕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環》、《研究與實踐》六個單元。本教材以學生髮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以地球內外的不斷運動變化、聲音的祕密、神祕的秋冬星空、生活中離不開的各種材料、水循環等為主要內容展開科學探究活動,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重點落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待科學學習:想知道,愛提問;願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2.對待自然: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並用一定的方式讚美自然。

(二)知識目標

1.瞭解地球內部結構;知道火山地震的成因。

2.瞭解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以及噪音的危害與防治。

3.瞭解秋冬季節的星空。

4.知道各種材料特點與用途。

5.認識水的三態變化及相關知識。

(三)能力培養

1.培養學生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表達、評議和討論。

2.培養學生分析、採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會查閲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相關資料。

3.培養學生能利用簡單的工具,器材做簡單的觀察,並做記錄;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

4.培養學生能對自己的探究活動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計劃。

5.引導學生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並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與他人交換意見。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本冊教科書的編排從探究對象上看,探究水平較前幾冊教科書有明顯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實施力度,加大學生生活經驗的整理與提升,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間接生活經驗的回顧與運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邏輯推理為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難點:使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學會用聯繫的觀點和思維方式認識問題。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顯。

五、基本教學措施:

本冊教材在縱觀全冊教材,教師應更加放開手腳,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有較強求知慾望的話題作為課的主體,通過活動使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從而加深對科學、對科學探究、對科學學習的理解。解釋與模型是五年級集中訓練的過程與方法,要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在探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強化解釋與模型的訓練。

在教學中採用先進的電教手段來輔助教學。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知識,根據教材特點,製作一些課件,藉助課件的動畫效果、彩色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解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生易於接受。

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教材特點,讓學生查一查、畫一畫、讀一讀、説一説、想一想、做一做,多種感官並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三動”能力,即:動手、動口、動腦。

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層次教學,使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能夠從中理解學習的意義,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大部分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六、 各單元、各課課時安排

國小科學教學個人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全面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啟蒙教育,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為宗旨。

二、學情解析:

五年級的科學進入課程實驗的新階段。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 ,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瞭解,並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但前兩年的學習相比,本期課外實踐活動增多,對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很高,還需要長時間地觀察和記錄。要求學生有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和學生以前所學相比,難度較大。

三、教材解析:

本冊教材圍繞認識事物的現象與本質的關係,針對“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物質世界”進行探究,安排了“聽話的電磁鐵”、“地球的運動”、“顯微鏡下的世界”、“遺傳和變異”、“青春活力”、“我們如何做計劃”6個主題單元,共21課,設計安排了53個活動。

“聽話的電磁鐵”:教材按照教-扶-放的梯度編排,重點指導學生制訂實驗研究計劃,讓學生在計劃的指導下探究影響電磁鐵的磁力、磁極變化的因素,瞭解電磁鐵的原理與應用。

“地球的運動”:教材按照從學生身邊可接觸到現象的研究到原理髮現的順序編排,重點指導學生制訂觀察計劃,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研究地球的運動及因地球的運動而引發的自然現象。

“顯微鏡下的世界”:教材按照由淺入深的梯度編排,重點指導學生制訂調查計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調查等途徑瞭解微生物世界的多樣性,它們的生存方式以及它們對整個生物界的作用和意義。

“遺傳與變異”:教材按照從認識到利用的層次編排,通過觀察、閲讀、調查等方式瞭解生物遺傳與變異的特性,關注與生物繁殖有關的生物技術。

“青春活力”:教材按照存在變化——如何變化——青春期的變化編排順序,在資料的蒐集與整理中找到青少年身體發育的特點,在閲讀與辨析中瞭解青春期主要身心發展特點及青春期的健康常識

“我們如何做計劃”:反思學期學習中做過的計劃,總結制訂計劃的經驗,懂得制訂出一個可行的研究計劃的重要意義,然後引領學生將總結的方法理論進行又一次的運用。

本冊教材將在學生能針對探究活動提出大致思路的基礎上,學會制訂合理、可行的計劃,訓練學生用清晰的思路,規範有序的操作和正確的方法蒐集證據、驗證假設。培養學生制訂計劃的能力對於提高他們科學探究能力有着重要的意義。

四、教學措施:

1、開展生動的科學課,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地探究學習。

2、建立科學文件夾,記錄學生在科學課上的學習進展情況。文件夾包括以下內容:科學課筆記本、自己蒐集的文字、;圖表、圖片、照片、觀察報告、實驗報告、記錄表、評價表等。並在期末對學生做的文件夾進行展示與評比。

3、發揮評價對學習和教學的促進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動評價、單元自評、綜合評價等到三類評價工具供教師和學生使用。採用形成性評價,使評價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隨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4、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與科學知識目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生活相聯繫,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5、重視科學與技術的聯繫。致力於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技術設計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f)樹立安全意識。培養學生具有安全參與探究活動的知識、能力和習慣。

6、積極參與新教材實驗。

7、開展環境教育,進行生物種養殖的課外實驗,研究生物與環境間的關係。

五、課時安排:(每週3課時)

周 次 教 學 內 容

第一週 製作電磁鐵

第二週 電磁鐵的磁力 磁極

第三週 生活中的電磁鐵

第四周 太陽與影子 晝夜交替

第五週 晝夜是如何形成的

第六週 一年四季 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第七週 解開生物體結構的祕密

第八週 無處不在的微生物

第九周 微生物如何生活

第十週 微生物的功與過

第十一週 從種瓜得瓜説起

第十二週 找遺傳規律,育良種

第十三週 神奇的基因工程

第十四周 我們在成長 成長曲線

第十五週 男孩與女孩

第十六週 制定計劃 科學自己做 我也能成功

第十七週 期末考查

國小科學教學個人計劃4

一、工作回顧

本學期以來,嚴格按要求開展實驗教學活動,按實驗計劃的實驗目錄認真開展實驗教學工作,基本完成實驗計劃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並填寫了相關的表冊資料,學生分組實驗還填寫了學生實驗報告單。在認真開展實驗教學的同時還注意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不但在實驗室裏完成各項實驗,還讓學生走向生活、走向社會,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

為了上好實驗課,每上一節課實驗老師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研究教材,熟悉實驗的操作步驟,考慮實驗中的安全因素,堅持“課前準備,課後整理”的原則開展實驗教學。對實驗儀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嚴格的規定,嚴格按有關規定操作,並教育學生在使用中加強注意,對易損、易壞儀器小心輕放,從而降低了儀器的損失率。

二、具體做法

1、實驗教學完成情況

開學初,嚴格按下發實驗目錄,結合本校實驗儀器配備情況,擬定實驗教學工作計劃和學生分組定期完成實驗進度表,理清實驗教學思路,從而指導實驗教學的開展,順利完成了本冊教材中的分組實驗、演示實驗和課外實驗。並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進行了考核登記,評定了學生的實驗成績。

2、儀器的使用與保管

隨着實驗室的建成,實驗儀器的保管有了良好的條件,進而更好的推動了實驗教學開展,儀器開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學中,我對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給學生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使學生了解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並且對易碎的玻璃等儀器要小心輕放。從而降低了儀器的損失率。同時還對學生進行實驗安全教育,使學生注意實驗安全事項,因而降低了實驗安全事故的發生。

3、表冊資料的蒐集整理

對錶冊資料的蒐集,主要採取了“課前填寫,課後整理歸檔”的方法進行。雖然實驗管理員和實驗教師為同一人,但課前應填寫的“實驗通知單”、“儀器借(領)還登記表”等都能如實填寫,然後進行整理歸檔,裝入檔案備查。

三、存在的問題

在實驗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學生動手能力差。在學生分組實驗中,有部分學生對實驗的方法步驟沒有很好的掌握,從而導致操作的失誤。對實驗的結果不能很好的歸納整理。

2、有部分實驗由於缺乏器材,不能開展,而且數量不足,導致學生分組人數過多,因而影響實驗效果。

總之,本期的實驗教學工作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在今後的工作中還要不斷的努力,不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