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小科學教學個人計劃通用範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39K

工作的快樂工作的結果缺一不可,工作艱苦和奮鬥,意志開啟啟動成功的燦爛的大門。那麼關於相關的計劃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科學教學個人計劃範文四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科學教學個人計劃通用範文

國小科學教學個人計劃1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科學進入課程實驗的新階段。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瞭解,並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但前兩年的學習相比,本期課外實踐活動增多,對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很高,還需要長時間地觀察和記錄。要求學生有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和學生以前所學相比,難度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生動活潑,有很大的彈性和開放性。注重突出科學、環境、社會、技術(STSE)的聯繫,加強了和其它學科的聯繫。本冊教材引入專題研究這一教學內容。教材圍繞“生物與環境”這一組統一概念組織“生命世界”和地球宇宙“中的相關內容。包括六個單元:生物生長的需要、生物與環境、人與環境、冷與熱、地表劇烈變化、環境與保護。根據新科學課程標準,本冊重在培養學生以下幾種科學素養:

科學探究: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徵。能進行觀察、實驗、製作等探究活動。對生物、地球運動等科學內容進行探究。

科學價值觀:保持與發展想知道,愛提問、大膽想象、樂於探究的願望。關心科學持新事物及STSE之間的聯繫。正確的理解科學,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互助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習中尊重事實、注重環境保護和與自然和諧相處。

科學知識:使學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礎知識。以及運用知識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通過本冊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科學價值觀、科學知識、STSE各方面得到發展。

三、教學措施:

a)開展生動的科學課,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地探究學習。

b)建立科學文件夾,記錄學生在科學課上的學習進展情況。文件夾包括以下內容:科學課筆記本、自己蒐集的文字、;圖表、圖片、照片、觀察報告、實驗報告、記錄表、評價表等。並在期末對學生做的文件夾進行展示與評比。

c)發揮評價對學習和教學的促進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動評價、單元自評勵、綜合評價等到三類評價工具供教師和學生使用。採用形成性評價,使評價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隨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d)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與科學知識目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生活相聯繫,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e)重視科學與技術的聯繫。致力於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技術設計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f)樹立安全意識。培養學生具有安全參與探究活動的知識、能力和習慣。

g)積極參與新教材實驗。

h)開展環境教育,進行生物種養殖的課外實驗,研究生物與環境間的關係。

四、潛能生培養措施:

根據對學生情況的瞭解,結合科學課的特點。潛能生主要表現在:1、對學科知識無學習興趣;2、無科學探究意識,科學探究能力差;3、缺乏合作意識;4、實踐能力不足。

針對這些情況,首先以生動的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供合作與參與的機會,培養他們科學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組中安排他們進入較好的組學習,並開展“一幫一”的活動幫助他們。

五、課時安排:

本冊教材以單元為內容單位,在課時安排上也以單元為主,幷包括隨時評價所用課時。

國小科學教學個人計劃2

實驗目的: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要以培養國小生的實踐能力素養為宗旨,以實踐為核心,努力擺脱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舊模式,讓學生在自然實踐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本學期在勞動實踐教學中力求體現新課標的特點,始終圍繞"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為了迎合學生的心理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素養。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學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使學生能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體驗成功的喜悦;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及創新精神,使學生從國小科學、愛科學,為將來發展我國的科技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本學期在實驗教學方面有如下打算:

具體要求:

三年級:主要圍繞“植物”“動物”“我們周圍的材料”和“水和空氣”四項內容展開教學。學生們將對生活在周圍的不同植物進行觀察比較,通過比較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不同特徵、觀察植物的生長和變化,對植物的共同特徵形成初步的認識;組織學生飼養和觀察蝸牛、蚯蚓、螞蟻和金魚,認識它們的生存需要,對動物的共同特徵形成初步的認識,並形成“生物”的初步概念;學生將比較木頭、金屬、塑料、紙等常見材料在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異同,認識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決定了它們不同的用途;學生將想辦法解決、用證據來證明在探究水和空氣過程中產生的許多問題,最終在事實的基礎上認識到水和空氣在重量、體積、形狀、佔據空間、流動等方面的特性,並且對固體、液體、氣體、物質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在科學探究方面,重點發展學生想辦法解決一些簡單科學問題的能力;進行持續、細緻、有聯繫的兩兩對比觀察的能力;多次重複,進行簡單對比實驗的能力;綜合運用觀察和實驗所得證據,經過思維加工並嘗試進行解釋的能力。

四年級:四年級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時期,在教學中我們將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首先我們將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以保證觀察和實驗中獲得證據的有效性,沒有人為的”偽證”;我們將重點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如:“溶解的快與慢”“比較聲音強弱”等,瞭解控制變量實驗的重要性,並正確地看待誤差問題;我們將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過程中做好記錄,可以用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狀圖等進行記錄;我們將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特別是實驗過程的描述,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五年級:學生進入高年級階段的科學課學習,教材展示了一系列新的內容,我們的教學將着力於引導學生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過程與方法活動。“生物與環境”單元首先通過“綠豆種子發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境的關係;然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羣落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探究生態羣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係;最後把這些知識拓展到自然界,認識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光”單元首先引領學生觀察光的傳播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接着指導學生認識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係,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係。最後通過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運動和力”單元內容可分為四個部分:瞭解重力、彈力、反衝力,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係;學習測量力的大小,認識力的單位;認識摩擦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動手實踐,設計製作小車。

六年級:科學六年級從使用工具開始,提出研究問題,然後研究最簡單的機械—槓桿,由此開始認識槓桿類機械,再研究非槓桿類機械,最後以自行車為載體,以齒輪研究為主要內容對前面的研究作一次總結與提升,讓學生對機械的作用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接着探究不同形狀結構所包含的力學道理,包括條形材料抗彎能力與形狀的關係、拱形承受力的特點,拓展到圓頂形、球形、各種弧形,從人造物體擴展到生物體,在此基礎上探究框架結構的特點,加固框架結構的方法和物體穩定性問題,並展開設計製作活動,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設計科學合理的形狀結構;從最熟悉的電出發,探究電生磁,製作電磁鐵,探究電磁鐵磁力大小,玩具電動機原理,然後以電能為中心認識能量及相互轉化,再擴展到宏觀的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知道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知道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要保護它們賴以生活的環境。能用實驗、調查、查閲資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並能利用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調查資料。能夠關注周圍生物所生活的環境,具有環境保護的意識。認同人類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員,願意並能夠與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員和諧相處。

國小科學教學個人計劃3

本學期科學學科教研工作,圍繞大面積提高國小科學教學質量這一目標,以“做中學”研究為契機, 以教師隊伍建設抓手,針對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開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根據本學科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有效的教研措施,努力探索現代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效率。進一步加強校本教研,尋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和方法。完善學科建設,全面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主要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升課程實施水平

1、繼續認真學習《國小科學課程標準》,組織教師開展專題性的學術研討,圍繞研究主題指導教師開展深入探討,從更深層次把握教育改革的時代脈搏。本學期將重點圍繞“如何使科學課簡約有效”進行研討,同時把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反思、經驗總結融合一體,努力提高學習的成效,以此促進教師理論素養的提高,以推動、促進課程實施水平的提高。

2、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是教學研究的主題,本學期繼續深化研究 “立足思維發展,提高探究實效”,推廣“動腦動手做科學”的科學學科探究性教學模式,針對我校科學教學實際,探尋使科學課簡約有效的途徑,以提高日常課的教學效果。

二、加強課程研討,提高教研質量。

1、系統鑽研教材,吃透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本學期,將有計劃、有選擇地對部分重點章節開展教材分析和研究。

2、參加專題研討活動。本學期科學學科將繼續圍繞“立足思維發展,提高探究實效”進行研究,圍繞專題,參加相應的理論學習、課堂觀摩、沙龍研討等活動。

3、加強校本研修。建立科學學科校本研修制度,積極開展校本研修,並努力做到務實有效。本學期安排4次的校本研修活動。通過開展紮紮實實的校本研究活動,促進專兼職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和能力的同步發展。

4、做好“做中學”實驗項目的研究,深化科學課程的改革。本校是“做中學”研究項目,要積極開展實驗,定時向科學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開放,引導教師用“做中學”理念深化當前科學課程的改革。

三、加強常規管理,規範學科教學,推進學科發展。

1、加強學科教學的日常管理。認真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開足課時,不擠佔、不挪用,並要求教師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2、深入開展科學學科學生學習評價的研究。繼續從評價內容、評價形式等方面進行探索,着眼於充分、全面解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關注個別差異,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探索建立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

四、課題研究

根據課程改革的發展和我校科學教學教研的實際,本學期將重點對以下課題進行探討與研究,

1、“立足思維發展,提高探究實效”的研究。

2、學生科學學習評價的研究。

3、“做中學”相關研究。

4、“簡約有效的科學課”的研究。

5、國小科學教育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落實。

各教師也可根據教學科研實際情況,選擇課題。

 

國小科學教學個人計劃4

一、學期工作思路:

本學期工作指導思想:繼續貫徹新課程理念,推進課程改革,加強國小科學教育教學的研究;圍繞我校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提升科學教學的教研質量與教研水平;實施專業化指導與學術性。

本學期工作的主要任務:改進和完善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建構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充沛提高教學的積極性,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的基本問題,深入而全面、紮實而有效地展開,羣策羣力、一起研討。

二、學期主要工作: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教師科學素養以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深層次掌握科學教學的真諦。

1、精心組織各種學習活動,積極建構學習型組織。

本學期將圍繞以下專題開展學習活動:

(1)認真學習和鑽研《科學課程規範》、系統鑽研新教材,既有科學課程改革理念性、學術性考慮,又有科學主題教育形態性研究。

(2)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有效教學戰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

(3)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開發和推進校本教研的理論和經驗。

(4)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做中學"優秀教案專著。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質量

充沛發揮教研工作對於發明性地實施新課程過程中的核心功能和原動力作用,充沛、全面解讀《科學》課程規範,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校課程建設能力。

1、改革保守教研方式,積極參與教研,與教師一起協商、平等對話,自主開展教研活動,充沛發揮全體科學教師的作用,提高教研質量。

(三)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1、探索國小科學學科課題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以課堂教學、課程建設等具體問題為着眼點:強調結果價值與過程價值並重,提倡"過程即生長"的行動理念。

2、發動全體科學教師積極參與上級開展的各種重點課題研究活動。

(四)認真參與新課程培訓、調研、專項協作等多元活動,促進自身專業生長。

認真參與各種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課程培訓活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提升課程意識和課程實施水平,為新課程實施提供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