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38父母節教案最新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59W

在編寫教案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例如,視覺、聽覺或動手學習,教師在編寫教案時,應考慮到課堂管理和紀律問題,以確保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38父母節教案最新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38父母節教案最新5篇

38父母節教案篇1

教學目標:1、能體會課文中父母親對兒女的深情。

2、能結合實際生活,體驗和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

教學重點:體驗和感受父母對孩子的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現在我們來作個調查:知道爸媽生日的同學請舉手。(指名學生説説父母的生日)知道爸媽生日並給爸媽慶祝過生日的同學請舉手。 (學生回答)

看來,父母在我們心中有可能不是第一位,可恰恰相反,孩子在父母的心中卻永遠是第一位的:下雨時,總能見到父母送傘的身影,生病時,總能見到父母擔憂的神情,生日時,仍能見到父母發自內心的會心一笑。那麼,我們今天就跟隨川端康成一起來走近父母的心、感受父母的心。

請大家把課本打開到110頁。

二、新課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完後準備回答兩個問題:

①、請用簡要的話概括本文的故事內容。

②、你覺得這對父母可惡嗎?他們居然要把自己的孩子當作貨物一樣賣掉。説説理由。

(建議大家朗讀)

準備好了嗎?荊老師注意到剛才朗讀的過程中這個詞有個別同學讀得不很準確:襤褸 誰能告訴我它怎麼讀?學生讀

相信通過剛才的朗讀、思考,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現在就請大家發表觀點。

答案:①、 本文寫一對窮夫妻最終拒絕優越的條件,不願把自己的任何一個孩子給富人的故事。

請2—3人發言,比比誰更簡潔。

提問:其他同學怎麼樣?有沒有比他更簡潔的?

②、(不可惡。

a、他們地位低下。一家六口,生活艱難,把孩子送出去,是現實所迫。

b、富人家條件好,孩子去了能過上好日子,也會減輕家裏的負擔。

c、他們最終還是把孩子要回來了。

因此,這對父母並不可惡。)

過度:這對父母不但不可惡,而且在內心深處痛苦地掙扎着,他們所作的一切源於對孩子的愛。而這種真摯的感情已經被川端康成用文字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現在,就讓我們把這些文字還原成真摯的感情。

2、再讀體驗:

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細細品味,邊讀邊圈點勾畫,思考兩個問題:

①他們既然把孩子送出了,為何最後又把孩子要回來?

②文中哪個畫面最使你感動?請簡述理由。

(可從神態、語言、動作入手,抓關鍵字詞等方面分析)

a、財主夫人要求送一個孩子給她時。

b、送走長子時。

c、用次子換回長子時。

d、用女兒換回次子時。

e、要回女兒時。

答案:①、雖然理智告訴他們可以送出孩子,但這種理智經不起時間和感情的折磨,理性決策經不起感情的考驗。愛子之心使他們難以割捨任何一個孩子,不得已,她們又向貴婦人要回了孩子。

3、三讀感悟:

過度:文中的父母忍受不了與孩子的骨肉分離,最終把孩子要回了,那麼,這一家人今後的命運將會怎樣呢?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四人小組討論,時間3分鐘)

①、這一家六口今後的命運將會怎樣呢?越多越好。

答案:學生可以想象:a、一家六口經過艱苦奮鬥,終於翻了身,從此過上了幸福生活。

b、一家六口到財主夫人的公司打工,由於工作出色,大兒子最終成了總經理家業的繼承人。

c、由於找不到工作,走投無路,一家六口餓死在一起。

d、生活艱苦、父母后悔沒有送走孩子

e、貴夫人認這幾個孩子為乾女兒、乾兒子,給父母孩子提供生活上的一部分保障

f、父母用100元開了一家小店,和貴夫人一家有生意上的往來——)

4、真情表白

過度:文中的父親説:“寧願和兒女餓死在一起,也不願捨棄任何一個孩子”,這是一種愛的表現。那麼,我們自己的父母呢?她們又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呢?

①、荊老師課前採訪了一位嘉賓母親,對自己的兒子期望很高,兒子犯錯,她經常會責備兒子,那麼,她是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首先讓我們來聽聽這位母親的心裏話。打出採訪視頻。

你是如何看待視頻中媽媽的? 3位學生髮??

對,雖然兒子身上有許多缺點,但他在父母的心中永遠是最好的。生活中父母之愛的表現雖是樸實的,平凡的,但值得在記憶中永遠珍藏。

②、學了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看了視頻中的母親,我們更深刻地瞭解到父母是多麼地愛孩子,那麼,今天晚上回到家裏你將如何向你的父母表白?可以是語言,也可以是行動。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結束後挑選一位代表展示你們的成果。(時間3分鐘)

(學生用詩歌、歌曲、及自己的行動來回報父母: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好好學習報答他們

多與父母溝通,多聽取他們的意見

關心父母,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幫父母做一件事,讓他們感受孩子的愛

給父母寫一封信…)

5、同學們説得多好啊,把這些內容連在一起就是一曲愛的讚歌。這一切一切的愛都源於父母有一顆赤誠的晶瑩透亮的愛子之心,荊老師現在把這愛的讚歌濃縮成一句話:父母之愛如暖陽 無私奉獻給大地 來作結。

並把它贈送給在座各位的爸爸媽媽。

三、作業

1、請展開你的想象,選擇一種結局進行續寫。

2、請同學們把自己內心的美好祝願濃縮成一副對聯,併發揮我們班的特色,用毛筆寫就送給你摯愛的父母。

四、結束語

最後,讓我們共同祝願小説中的主人公因為有了父母濃濃的愛心,他們一定能克服生活上的艱難險阻,健康而幸福地活着。同時也讓我們祝願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平安渡春秋,讓親情永駐人間。

也希望大家把這種愛的感覺延續到課後,讓我們以筆傳情。

38父母節教案篇2

一、班會目的:

1、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

2、讓學生體會感恩是最幸福的、最甜美的。

二、活動過程:

(背景音樂:《奉獻》)

甲: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入大海。

乙:他們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甲:他們的愛是無私的,無畏的,真誠的,偉大的,是不追求回報的。

乙:我們該要感恩父母,感謝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感謝他們給予了我們人世間最濃的親情和最深的掛念。

甲:敬愛的老師。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五年二班《孝敬父母? 學會感恩 》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甲:你知道什麼叫“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嗎?

乙:不知道啊,你想説什麼呢?

甲:還是讓小博士來講吧

小博士:大家好,下面就由我——小博士來做講解:

據説“烏鴉反哺”是烏鴉的習性。當烏鴉年老不能覓食的時候,它的子女們就奔波于田野叢林尋覓害蟲和穀物,銜回來嘴對嘴地餵給老烏鴉。無獨有偶,“羊羔跪乳”的習性也可謂異曲同工,殊途同歸: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媽媽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就是這樣了。

乙:太感人了。烏鴉知道反哺、羊羔知道跪乳,唉,我們又怎麼樣呢?

甲:是啊,對於生我養我的父母,我們回報了什麼呢?細細想來,時常對着父母大吼大叫的是我,時常把父母累的直不起腰的是我,時常嫌父母嘮叨的是我……

乙:我也是啊,我們都得深刻的反省自己,父母為我們做了什麼?而我們回報了父母什麼?

小博士:不好意思,補充一下,“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知恩圖報,也就是古訓所講“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甲:沒錯,接受了恩惠我們就應該懂得回報,讓我們學會感恩。

乙: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甲: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能使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裏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

甲:讓我門用一份真摯的語言來感恩父母的愛。

請聽歌曲《燭光裏的媽媽》《感恩的心》

乙:感恩父母,是他們讓你體驗生命,是他們使你不斷長大,感恩父母是他們讓你度過難關

甲:感恩父母,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為父母洗一次腳,為他們做一次飯,獻給父母一束鮮花,對他們説一聲謝謝,讓我們祝願天下所有父母幸福安康。

乙:有一種愛是無法言表的感動,是伴隨一生的感恩——母愛……

母愛如一股涓涓細流,雖無聲,卻能夠滋潤受傷的心靈。它平凡,卻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驚人的偉大!有時,母愛是一盞指路燈,引導我們走出迷茫,追隨光明……

甲: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父愛如路,伴你走完人生。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父愛,如大海般深沉而寬廣。

乙: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最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

甲:父母的愛無聲無息的,是無法形容的,只有用心才能體會。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心有感恩,讓我們為父母送出最美好的祝福,感謝天下所有的父母。祝天下所有人的父母安康幸福。

合:六年二班《孝敬父母,心存感恩》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38父母節教案篇3

學習目標:

1、體會文中父母“濃濃的愛心,淡淡的哀怨”。

2、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節特點。

教學設想:

1、整體感知課文,引導學生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節特點。

2、課前佈置學生交流影片《媽媽,再愛我一次》,思考:媽媽送走了兒子,是不是代表她不愛兒子了,準備課堂交流,以感受父母的愛。

3、課後收集反映父母關愛子女的故事、諺語、格言、民謠、詩歌等,收集到積累本上,準備課堂交流。

4、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的現代小説家川端康成寫的一篇小小説。作者懷着淡淡的哀怨,描寫了在一艘輪船上發生的至親至愛的故事,優越的條件,割不斷父母對子女的情素,動人肺腑的親子之愛正是日本傳統文化的精粹——平凡的故事,催人淚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創設情境:文章的題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請讀文章後補充:父母的心是——(小組內交流、補充、完善,再全班交流)

1、圍繞“父母的心”設置了哪些畫面?你能否用一兩句話寫出“那位父親”和“那位母親”的心理?

2、你認為文中哪個畫面最感人?請簡述理由。

3、總結明確:作者就是這樣用曲折的情節一波三折的展示了人物鮮明的個性特點,表現深刻的主題思想。

三、合作交流,理解課文(感受父母對子女濃濃的愛)

1、教師組織交流:文中不送走子女是愛,那麼《媽媽,再愛我一次》中媽媽送走了兒子,是不是代表她不愛兒子了,請談談你的看法。

2、有人認為兩口子“寧願一家六口餓死”的做法很不“明智”,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請簡述理由。

3、總結交流評價:愛是什麼?

四、拓展延伸,合作積累

1、用“鮮花、果實、風華正茂、飽經風霜”四個詞語中的任意三個,創設情境寫一段完整的話,不少於50字。

(提示:可結合日常生活中父母對自己的愛的表示)

2、課後你收集到哪些反映父母關愛子女的故事、諺語、格言、民謠、詩歌?

選出其中最適合送給你母親的諺語、格言、詩歌,並説明理由。

五、佈置作業

1、制一張卡片送給父母,以表達對他們的理解、感謝,主題自定,可提上收集的格言、詩歌等。

2、設想一下,這一家人在團聚以後遭遇如何?續寫一故事。

板書設計

父母的心

要求送孩子時猶豫不決,要求商量

送走長子時條件優越,減輕負擔

次子換回長子時

難捨長子,想法換回

女兒換回長子時

難捨次子,設法換回

要回女兒時難捨女兒,決意不送

38父母節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用信息整合的方法加深對於文章的理解

2、理解父母之愛

3、引導學生了解弗羅姆關於健康而成熟的靈魂的觀點,並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靈

4、享受愛的同時,試着學會付出和努力,給予愛,愛別人,更好地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品味父愛、母愛

教學難點:

理解愛,真正成為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人”

教學方法:

採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完成表格,整體感知文章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二、瞭解“愛的能力”發展的過程

三、感悟母愛

在16段中,找出表現母愛特點的句子,感悟母愛的特點

四、研品父愛

從67段中,找出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1、父愛與母愛在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2、父愛有哪些消極面和積極面?

學生活動:1.作者認為父愛是有條件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嗎?如何理解父愛的消極面?

2、從父愛的積極面來思考,你對父愛的“嚴厲”有什麼新的認識?

(機動:此環節可作為作業,“昇華愛”)

五、探討成熟之愛

1、如何成為一個成熟的人,擁有成熟的愛的能力?

2、如何理解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或孤兒的成長、成熟、成功?

六、小結:得到愛,學會愛,好好愛

板書設計: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弗羅姆

母愛父愛

無私成熟責任

寬容付出

善良理智

孩子愛

38父母節教案篇5

【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對“愛”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對“愛”進入哲學層次的思考。體會本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如何理性地看待愛。

難點:文章的思路和結構的分析。

【教學課時】

1課時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先預習一下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認為對理解文章有重要影響的詞句,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難的詞句,以便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討論。佈置學生思考你是怎樣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個題目我想大家並不陌生,從小就在父母的愛中長大,隨着你的成長父母也開始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大家現在回憶一下你對這種愛有哪些體會?以往我們的感受都是很具體和感性的,而我們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來重新審視這份愛。

這篇文章是從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弗羅姆《愛的藝術》中節選出來的,在學新課文以前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愛的.藝術》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和內容:它闡釋了愛並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的感情,而是一個能力的問題,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學到手的一門藝術。如何來理解以上觀點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篇選文的解析來體會其中的涵義。教學步驟:如何理解“愛不是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的感情”?嬰兒時期(無愛的意識)文章中哪些句子反應了這種狀態?童年時期(8歲以前:有被愛的意識)文章中哪些句子反應了被愛意識的覺醒?8——10歲(有愛的意識: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文章中哪些句子反應了愛的意識的覺醒?

2、如何理解“愛是能力問題”?

(1)“嬰兒感到極度的恐懼”(第一段)

(2)“開始知道、開始學會、開始懂得……”“消極體驗”(第二段)

(3)“他不再依賴於接受愛以及為了贏得愛必須使自己弱小……”(第三段):談到愛的原則有哪兩種,你愛的原則是什麼?

(4)“同愛的能力發展緊密相關的是愛的對象的發展”父愛(有條件)母愛(無條件):表現是什麼?如何理解“愛是一門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學到手的一門藝術。”?這句話對父母而言意味這什麼?在文章的第8段這句話對自己而言又意味着什麼?在文章的第8段思考:作者認為,母親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親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賴父親、母親給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擁有這兩個世界。回想自己成長的道路,是否感受到這兩個世界對你的影響?你又該如何為心中這兩個世界而努力呢?這兩世界將給你的人生帶來什麼樣的境界呢?——相信通過這些思考,孩子們對“愛”的理解與追求都會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相關資料

弗洛姆《愛的藝術》前言這本書必定會使所有期望從這本書得到掌握愛的藝術祕訣的讀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這本書要告訴讀者,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這本書要説服讀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你確實見過多少真正有能力愛的人呢?達到這目標儘管困難,但這不足以成為理由,從而不去尋找造成這一困難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難的條件。為了使這一問題不再複雜化,我努力在這本書裏避免使用專業詞彙,同時也儘量不援引別的資料。但是在另一個問題上,我卻沒有找到圓滿的解決辦法。我這裏尤指的是我在這本書裏重複了我以前著作裏的思想。我的《逃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倫理學》這兩本書的讀者會在這本書裏看到我在上兩本書裏已經提到過的思想。但是《愛的藝術》絕不是這兩本書的總結,這本書還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當然就是舊一點的思想在這本書裏也會獲得一層新的意義,因為這些思想現在都圍繞着一個題目:那就是愛的藝術。——艾·弗羅姆 一無所知的人什麼都不愛。一無所能的人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懂的人是毫無價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卻能愛,有見識,有眼光……對一件事瞭解得越深,愛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對葡萄就一無所知。——巴拉塞爾士* *巴拉塞爾士(1493-1541),德國醫學家,自然科學家及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