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橡皮泥幼兒園教案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7.86K

編寫教案能夠幫助我們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和任務,保證學習任務的完成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有了一份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反思和總結教學過程和效果,為今後的教學改進提供參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橡皮泥幼兒園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閲。

橡皮泥幼兒園教案7篇

橡皮泥幼兒園教案篇1

活動目標:

學習用橡皮泥做出不一樣的東西。

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注意在玩耍時的安全。

教學重點、難點

1、教育幼兒知道橡皮泥不能吃,只能玩

2、 用橡皮泥捏出很多不同樣的物體

活動準備

各色 橡皮泥每個孩子一份

活動過程:

(一)、用橡皮泥做出不同的東西,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看,李老師今天請來了很多小動物,來陪小朋友玩耍,小朋友願意和它們玩嗎?(教師邊講邊把橡皮泥捏成小動物的形狀,如:小豬,蛇,毛毛蟲等)

2.小朋友們知道小動物們是怎麼變來的嗎?(引導幼兒説出橡皮泥的名稱)

(二)、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體驗其中的快樂。

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也來玩一玩神奇的橡皮泥,變一變魔術呢?

教師先示範(棒棒糖):小朋友們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搓成圓形,然後放在桌上輕輕的壓一下,再拿一種顏色出來,搓成長條行,也放在桌上輕輕的壓一下,最後把長條放在圓形的下面,我們的棒棒糖就出來了。現在,我們小朋友也來玩一玩,看誰搓的最好。

給幼兒講解在玩橡皮泥的時候,應注意的事項:

(1)教育幼兒別把橡皮泥放進鼻子、耳朵、嘴巴里面去,及嚴重後果。

(2)教育幼兒自己玩自己的,不能去搶別人的。

(3)注意衞生:橡皮泥上有很多細菌,所以小朋友們在玩耍完以後,一定要洗手。

3.給小朋友分發橡皮泥,每人一份。

4.教師指引幼兒捏出不一樣的東西,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三)、作品欣賞,讓幼兒感受成功的快樂。

(四)、教師總結,並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反思

1、進入課堂的時候應該用實物展示,激發讓孩子想用橡皮泥自己做

2、要儘量讓每個孩子都做一樣作品展示出來

橡皮泥幼兒園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輕快的聲音清晰地演唱,嘗試結合歌曲仿編簡單的歌詞與創編動作。

2、敢於在集體中大膽表現,感受師幼合作創編與歌聲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初步聽過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物質準備:小狗、小貓、小雞、小鴨幾種常見小動物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小狗的頭飾,提問:“小狗的叫聲是怎麼樣的?”

引導幼兒用“汪汪 汪,|汪汪 汪,|汪汪 汪汪 |汪

2、遊戲:我猜你説,我説你猜。

(1)玩法:教師逐一出示各種動物的頭飾,幼兒學該動物的叫聲;教師模仿某一種動物的叫聲,讓幼兒找出該動物的頭飾。

(2)教師儘量引導幼兒用“xx x,|xx x,|xx xx|x-”的節奏説。

3、按幼兒的意願逐一選擇動物的頭飾,師幼用歌聲互動。

教師唱問句,幼兒唱答句,並嘗試邊唱邊用有節奏的動作表演回答。

4、幼兒分組演唱。

幼兒分兩組:一組唱問句,一組唱答句;然後交換角色分組演唱。

活動延伸:

1、音樂區:將頭飾投放在音樂區,讓幼兒自由演唱。

2、請家長利用親子手冊《我愛我的小動物》在家中與幼兒對唱。

三、户外活動:

1、體育遊戲:信號燈 見領域活動指導p12。

2、分組活動:(略)

橡皮泥幼兒園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分析音的高低,並用身體動作表現出來,小班藝術教案:高人矮人。

2、通過遊戲產生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高人矮人圖片、磁帶、鈴鼓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小朋友為客人老師表演歌曲《小花、小樹》。通過小樹長高了引出主題。

二、進行部分:

1、教師出視高人矮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教案《小班藝術教案:高人矮人》。“圖片上是誰,有幾個人,他們有什麼不一樣?他們還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禮物,一會兒老師就幫他們把禮物送給你們。”

2、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進入主題。“高人和矮人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每天都要一起到樹林裏散步,可是今天他們來到樹林時發現以前散步時的音樂被換了,他們不知道哪一段音樂是高人散步時用的,哪一段是矮人散步時用的音樂。小朋友你們能幫助他們嗎?” 3

?初步分析高低音。“我們這裏有他們散步時的音樂,仔細聽聽現在是誰在散步,是高人在散步,仔細聽聽這是誰在散步,是矮人在散步。高人走路的聲音很高,矮人走路的聲音很低。”

4、幼兒和老師共同來創編高人與矮人的動作。“我們一起來學高人矮人走路。”

5、教師為小朋友發禮物——鈴鼓。全體小朋友起立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安順時針方向,聽音樂學高人矮人走路,邊走邊拍打鈴鼓。

橡皮泥幼兒園教案篇4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泥工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幼兒喜愛,孩子們對玩泥工非常感興趣。當你給他們一團泥時,他們會很高興地反覆捏着玩,這時幼兒的手指和肌肉便得到了鍛鍊。“糖葫蘆”是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物體形象,來源於幼兒的日常生活,是幼兒所熟知的食物之一,根據小班幼兒的泥工表現的特點設計此課題,目的是通過“糖葫蘆”這一泥工教學活動,讓幼兒在積極的活動氛圍中掌握了團泥的技能,增強幼兒手的協調性、靈活性,充分體現了玩中學,學中樂的.思想。

活動目標:

1、感知糖葫蘆的形狀及顏色。

2、幼兒初步學習團泥的技能,訓練雙手的協調配合能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細心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橡皮泥

2、一根竹棍

3、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串糖葫蘆,引導幼兒觀察。

師:寶貝們,你們看吳老師今天帶來了什麼呀?

幼:糖葫蘆。

師:你看到的糖葫蘆長什麼樣子呀?誰來説説看?

幼兒自由表述。

師小結:紅紅的小果子,上邊有甜甜的冰糖,一串一串的就是糖葫蘆。

師:寶貝們喜歡吃糖葫蘆嗎?

幼:喜歡。

(評析:通過出示糖葫蘆引起幼兒們的興趣,在感興趣的基礎上讓幼兒們仔細觀察糖葫蘆的形狀以及顏色,一下子就調動起幼兒們的積極性。)

二、觀看視頻:製作糖葫蘆的過程。

師:熊大在超市裏看到紅紅的糖葫蘆,特別的喜歡,特別想吃。可是熊大不會做,誰來幫幫忙?你會做糖葫蘆嗎?

幼:不會。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裏面的師傅到底是怎麼做的?

播放視頻,教師進行適當的講解。

(評析:由於熊大是幼兒們喜歡的一個卡通人物,幼兒們很喜歡,在觀看視頻的時候幼兒們的注意力集中,並初步知道團泥的基本技能。)

三、教師和幼兒一起製作誘人的糖葫蘆。

1、教師示範製作糖葫蘆。

師:你看到是怎麼做的嗎?誰來説説看。

幼兒自由表述

師:那吳老師先來試一試,看看做的對不對。

教師示範:我們先取出紅色的彩泥,揪下一塊,然後雙手揉搓成圓形,揉出4到5個小紅球。然後把小紅球按順序整齊地穿在竹棍上,當心不要扎到小手。一串好吃的糖葫蘆就製作好了。

教師在製作的過程中引導小朋友一起跟着教師做一做。

(評析:幼兒幼兒們第一次接觸竹棍,所以教師在示範的時候特意強調如何運用竹棍。)

2、幼兒回顧製作糖葫蘆的過程。

師:吳老師的糖葫蘆做好了,做的對不對?

幼:對。

師:你喜歡嗎?

幼:喜歡。

師:哪個聰明的寶寶來説説看是怎麼做的?

師:那你會做了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要當心竹棍喲。

3、在幼兒製作的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

(評析:通過教師的示範以及幼兒的參與,一起説一説、做一做,初步學習團泥的技能,完善第二個目標。在我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幼兒們非常感興趣,都想上來試一試,充分融入了本次活動中。)

四、講評幼兒作品。

師:小朋友的糖葫蘆做的真棒。老師好喜歡呀!你最喜歡哪一跟?為什麼呀?

幼兒自由表述。

(評析:小朋友的想象力很豐富。雖然我展示的是紅色的糖葫蘆,我們班有些幼兒自己開動腦筋做了彩色的糖葫蘆。)

五、活動延伸。

師:我們的糖葫蘆做好了,現在就去送給熊大吃吧。熊大看到這麼漂亮的糖葫蘆,肯定開心極了。

橡皮泥幼兒園教案篇5

?綱要》在藝術教育要求提到:”提拱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藝術的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發揮主動性是關鍵,主動性來源於興趣,幼兒對事物一旦有了興趣,往往會集中注意,仔細觀察事物,感受也就深刻,再加上教師的適當引導,就容易把握事物的特點。如新奇、特別的材料可以提高幼兒興趣,激發他們探索的慾望和好奇心,使他們產生豐富的想象。美術活動可以根據不同的目標,採用靈活多變的組織形式。使幼兒通過合作與交流了解他人的感受與經驗。 經過一個學期的幼兒泥塑教學活動,我看到了幼兒對橡皮泥的歡喜之情,在每一次的泥塑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小班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為依據,以兒歌、遊戲等的形式,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看啊,老師要變魔術了。”邊搓邊説:“搓一搓,搓一搓,來去來去搓一搓,搓成一根小小棒,變變變!”他們個個睜大着眼睛,看着我手中的橡皮泥,當看到橡皮泥真的變成了一細長條時,都拍着小手歡呼:“哦,變!哦,變!”借勢引導,我鼓勵他們也來試試。孩子們學我的樣子,取了一小團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用小手在上面來回滾動,嘴裏還唸唸有詞“搓一搓,搓一搓,來去來去搓一搓,搓成一根小小棒,變變變!”可是他們的五個小手指不會併攏,細長條變不出來。當我將“五個手指並併攏,手心伸平搓呀搓。”告訴他們後,大部分小朋友很快變出長條,個別小朋友則還是近似“橢

圓形”,但他們也為橡皮泥的形狀有所改變而歡呼、自豪。

?綱要》中強調“教師的作用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組織幼兒美術活動時,教師要理解並鼓勵幼兒運用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提倡個性化。藝術表現形式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和方式,幼兒美術作品中的情感和創造是個體審美的一種反映。幼兒觀察和認識世界的方式有別於成人,他們在表現作品中的形、色、空間時有其獨特的創造。同時,每個幼兒根據個人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的表現方式,教師要善於發現每個幼兒的優點和長處,使幼兒在獲得經驗的同時,逐漸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一個孩子就像一把鎖,只有教師能用愛心、細心、恆心去認認真尋找,一定會找到開啟這把鎖的鑰匙

橡皮泥幼兒園教案篇6

案例背景:

在新《綱要》在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指出: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怎樣才能貫徹《綱要》中強調的讓幼兒在生活和遊戲中學習數學呢?我們努力嘗試生活化、遊戲化等多種數學教育策略,引導幼兒在生活和遊戲中學習數學。動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親密夥伴,給動物送吃的既能激起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又能讓孩子在感興趣的遊戲中自然地學習數學知識,培養思維的條理性,促進空間方位概念的發展,這種沒有負擔、情緒愉快的學習活動促使幼兒自然而然的喜歡上數學活動。 通過已有經驗,搜索材料,發現規律。首先,我通過平時對孩子們吃點心的觀察,發現小朋友在吃餅乾的時候喜歡相互的比大比小。我就收集了孩子們平時吃餅乾的所有形狀,三角形及圓形的圖片。讓他們觀察餅乾的外行特徵及製作方法,為他們進一步發現餅乾的外形特徵提供環境支持。

小班下學期,幼兒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特點已經基本掌握了,為了讓他們更充分地感知三種圖形的本質特徵。因此,我設計此次有趣的遊戲。整個活動以幼兒動手操作為主,以兒歌引出主題,然後自己動手做餅乾,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鞏固對三種圖形的特徵的認識。培養幼兒對泥工的興趣,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重點: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認識。

設計過程:

一、以兒歌《餅乾》導入,鞏固對三種圖形的特徵的認識。

教師:小朋友都喜歡吃餅乾嗎?

幼兒:喜歡。

教師:你們吃過什麼形狀的餅乾呢?

幼兒:三角形。

教師:三角形的餅乾長得什麼樣子呢?

幼兒:有三個角、還有三條邊。

教師:對,那正方形的餅乾又是怎樣的呢?

教師邊提問邊出示實物餅乾,引導幼兒一起總結出三種圖形的特點:三角形有三個角三個邊;圓形的邊是彎彎的合攏的曲線;正方形有四個角四個邊。 (評析:在觀察中,孩子們發現了餅乾的不同形狀,有長方形的,有圓形的,三角形的等。幫助孩子們將平時的經驗進行了歸納和提升。)

二、操作活動:瞭解餅乾的外型特徵和製作方法。

1、教師示範並講解:

(1)、先把橡皮泥捏一捏,團一團,團成圓形;

(2)、把團好的橡皮呢放在泥工板上壓扁;

(3)、在橡皮泥上用印花工具印上自己喜歡的花紋;

(4)、用幾何圖形模具將橡皮泥切割下來,變成一塊圓形、方形、三角形的餅乾,將邊上多餘的橡皮泥去掉。這樣一塊餅乾就做好了,把做好的餅乾放在盤子裏, 多餘的橡皮泥放在盒子裏。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播放輕音樂)

(1)、幼兒自願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制作餅乾。

(2)、分別製作出三種圖形的餅乾。

(3)、請小朋友把做好的餅乾放到中間的桌上來,讓大家都來參觀,比一比誰最能幹,做得最好。

(評析:在操作的過程中,孩子們都很感興趣,自我進行探索,收益更大。)

三、藉助實物,正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

1、 看誰數得對又快(遊戲1)

師:小朋友你們真能幹,做了這麼多的好朋友餅乾,好開心哦!現在我們一起來玩個遊戲:看誰數得對又快

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自己盒中的餅乾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共做了幾塊好朋友餅乾?

2、 看誰找得對又快(遊戲2)

師:想一想,你們盆裏的好朋友餅乾該選那一張點子卡片表示?

幼兒分散活動(尋找與餅乾數量一致的點卡)

建議有困難的幼兒可以與同伴一起商量尋找。

師:展示幼兒的作品,集體評講。給找得既對又快的小朋友貼上一顆星(面向全體,以鼓勵為主)

(1)、從顏色上看:多漂亮的餅乾呀!有紅色、綠色、藍色.......

(2)、從形狀上看:這些餅乾多美呀!有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3)、從數量上看:小朋友都很能幹,做出了這麼多的餅乾,真棒!

(評析:同伴經驗的分享、交流更鞏固了幼兒對餅乾的外形的認識。)

3、給小動物送餅乾( 遊戲3)

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我們班做客了?噢,原來是小豬寶寶、小兔寶寶、小貓寶寶。你們高興嗎?我們把做好的餅乾送給小動物嘗一嘗吧。

師:小動物們見了餅乾很高興,都説自己喜歡其中一種餅乾圖形,告訴我們看看它們的嘴巴就明白了。

兔寶寶喜歡吃哪一種餅乾?(小圓形餅乾)

豬寶寶喜歡吃哪一種餅乾?(小正方形餅乾)

貓寶寶喜歡吃哪一種餅乾?(小三角形餅乾)

師:我們趕緊給小動物們送去它們愛吃的餅乾吧!

(評析:材料的支持有利於幫助孩子們提高學習的興趣,降低學習的難度,更有利於他們回憶經驗,發揮想象,獲得新的經驗。)

四、品嚐餅乾:

1、教師問幼兒你剛才做的是什麼形狀的餅乾?最喜歡的哪種形狀的餅乾?

2、幼兒一一回答,教師並給相應形狀的餅乾給幼兒嘗試。

案例反思:

通過學習《綱要》中“構建有效地師生互動”這一章節,細細體會;教師如何做好“師幼互動”的組織者和幼兒發展的支持者、指導者,在活動中教師應該怎樣起到支架作用? 在學習後,我將自己新的理解運用到工作實踐中,當幼兒做得很專注的時候,我不在去問“你做什麼呢?”而是靜靜的觀察幼兒,敏感的發現他們的需要,給予適時有效的指導。漸漸的,我發現自己的指導語言豐富起來,具有童趣和啟發性了。

藝術活動中的幼兒能夠充分的表達他們對周圍世界的情感、印象和認知。藝術活動已成為他們表達情感和認知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細則》中也強調“教師要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敏感的察覺他們的需要”。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我仔細的觀察每位幼兒的表現,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個別幼兒指導,並幫助幼兒一起完成。滿足了不同能力幼兒的需要,並促進每一個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獲得發展。

活動的設計比較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組織形式上以幼兒動手操作為主,遊戲貫

穿始終,使幼兒在教師創設的快樂遊戲情境加深對三種圖形的認識。

這一活動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孩子們對新經驗的學習是建立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的,是對已有經驗的一個整合。孩子們對於餅乾的一一對應制作是建立在

他們對餅乾外形的認識基礎上的,並把他們很好的遷移到了新的活動中。正是因為我對孩子們已有經驗的瞭解,以及對活動中孩子們將獲得經驗的把握,使孩子們在這個教學活動中能主動去探索,既複習了已有經驗,也製作出了新的材料。當然在活動中也有着很多不足之處,我發現在幼兒動手做餅乾過程中

,讓幼兒使用剪刀剪圖形對小班幼兒來説有一點困難,也花了很長時間來剪。我覺得小班幼兒年齡還小,小班是遊戲化的一日生活,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這樣才能使一節課更輕鬆快樂地完成教學目標。

橡皮泥幼兒園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 嘗試比較橡皮泥球的大小,對橡皮泥進行排序。

2、 喜歡玩橡皮泥,感受和橡皮泥球變化的樂趣。

3、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橡皮泥活動的樂趣。

4、 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紅、黃兩色,大小不同橡皮泥團若干個;扭扭棒若干;竹籤1根;小墊板12塊

核心知識點:比較大小、排序

活動過程:

一、捏泥團,比大小

1、 出示2個顏色、大小不同的橡皮泥球

提問:它們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2、 將橡皮泥搓成圓球,和同伴相互比大小。

兒歌:搓搓搓,變變變,12345,變成一個紅團團(黃團團)

和老師比一比,和同伴比一比誰的團團大,誰的團團小

提問:我手上的泥球大小變過嗎?和你比就小了,和他比又大了,好奇怪呀。

3、 玩泥團

幼兒把一個泥團變成2個大小不同的橡皮泥球。

説説哪個大,哪個小。

二、泥團排排隊

1、 加個泥團團

拿出一盤泥團團,幼兒選一個,和自己的兩個泥團團一起排排隊。

説説你的團團是怎麼排隊的(從大到小、從小到大)

2、 泥團變變變

提問:泥團排好隊像什麼?

在材料盤裏選擇小配飾,裝飾自己的泥團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