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民政局2020年工作計劃5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13W

【篇一】

民政局2020年工作計劃5篇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民政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盯“追趕超越”目標和民生保障這一主線,強化“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緊扣全區工作重點,在踐行“強隊伍、抓擔當、轉作風,強基礎、求突破、再超越”的工作思路中,自身建設長足進步,民政事業不斷髮展提升,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一、四大體系建設持續發力

(一)社區便民服務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一是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今年,我們制定了《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方案》,針對33個基礎設施不達標社區,採取新建、改造、購置、項目配套、整合共享、開發商和駐社區單位無償提供等方式,形成“一社一策”,逐一研究解決措施。目前,均已形成初步解決方案。二是深入開展社區環境衞生整治。結合創文、創衞複審工作,制定下發了《關於開展社區環境整治衞生月活動的通知》,指導社區建立健全環境衞生管理組織和相關制度,開展以“十亂”整治為重點的社區環境衞生集中治理活動,使我區社區環境衞生面貌得到明顯改善。三是持續推進社區創建工作。深入推進“四社聯動”工作,以社區治理創新試驗區、和諧示範社區、美麗社區創建活動為載體,着力推進社區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提升社區信息化水平,分類打造一批有特色精品社區。以對標紅專南路建立重點工作每週通報制度,強力督導,以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到社區實地調研情況推動社區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四是積極推進國際化社區創建。確定以紅專南路社區、鐵一院社區、華城國際社區為試點開展國際化社區創建工作,通過規範社區辦公活動場所各類標識,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提升對外交流平台,促進社區品質、管理水平、服務能力等整體提升,來打造適宜外籍人員居住生活的國際化社區。五是做好三無小區垃圾分類工作。制定《三無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重點工作每週通報制度,每週向區委、政府彙報民政重點工作進展情況,編髮通報5期。同時,大力開展以社區搭台、社會組織主導、社會工作人才和社區志願者參與的“四社聯動”,督促街辦使用社區專項服務經費,購買社會組織服務承接“三無小區”垃圾分類。

(二)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展順利。

今年以來,我們通過深入開展以居家養老為主要內容的特色為老服務,健全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召開了雁塔區城市養老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我區今後一個時期的養老工作任務,重點推進城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改革試點工作和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等工作任務深入開展。先後下發了《xx市xx區民政局關於下達2019年養老工作任務的通知》、《xx市xx區民政局關於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養老圈”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涉及養老的文件,明確了我區養老工作的目標、思路、方法、措施,為養老服務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今年我區所承擔的養老任務主要是“建成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6個;
新增養老牀位440張”。目前,6個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已建成;
今年新增1個養老機構、8個日間照料中心、6個居家養老服務站,新增451張養老牀位,完成總任務的102.5%,超額完成任務。在建立街道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方面,目前已經有3個街辦正在進行選址工作,正在進行與合作方進一步的洽談。在智慧養老平台建設方面,我局已經同多家軟件公司進行了接觸,目前正在制定完善方案,待方案通過後,通過招投標選定第三方進行合作,地址初步選擇在雁塔區曲江社會福利院內。在養老機構管理方面,我區共有9家養老機構,其中1家公辦養老機構,8家民辦養老機構,共有牀位2496張。今年來我們多次召開養老服務質量推進會,開展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大檢查,各機構積極配合,有序推進雁塔區養老服務質量。全年新建1所民辦養老機構,新增機構養老牀位260張。在高齡補貼發放、重陽節走訪慰問方面,為全區58570名70歲以上高齡老人發放高齡補貼2432.479萬元;
為全區100名老人發放重陽節慰問金5萬元,16名百歲老人發放慰問金1.6萬元,走訪慰問了曲江社會福利院並送去慰問金3萬元。

(三)城鄉一體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持續發力。

全區現有城鄉低保對象920户、1432人,截至目前共發放低保金1660.05萬元;
為31名城鄉特困人員發放供養金42.02萬元(其中為960户1479名城鄉困難羣眾發放取暖救助金115.2萬元,全面普惠冬季取暖救助政策;
為995户1466名城鄉困難羣眾發放價格補貼13.728萬元,確保羣眾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
為8名外省回陝精簡職工、40名市屬企業精簡職工發放保障金23.99萬元;
醫療救助161人次,發放救助金45.53萬元;
臨時救助4005人次,發放救助金231.21萬元;
教育資助28人,發放資助金14.8萬元。一是以複審制度加強動態管理。嚴格按照低保審核審批程序,強化動態管理,完善“分類施保”,實施“漸退幫扶”。今年以來,共通過審核審批及複審1340户、2202人,將符合條件的26户、90名困難羣眾及時納入低保範圍,做到各項政策全覆蓋。二是以農村專項治理落實主題教育精神。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結合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及低保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農村低保領域漠視侵害羣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活動,要求各街道辦事處聚焦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等民生領域侵害羣眾利益問題,發生在羣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微腐敗”問題,高標準嚴要求抓好問題整治整改。查漏補缺,加大入户走訪、大力宣傳、擴大羣眾知曉率;
對轄區的45個行政村涉及貧困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等特殊困難羣眾479人進行拉網式核查,將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條件的5户9人納入了保障範圍,對超出低保標準的18户38人取消低保待遇,嚴格動態管理;
對特殊對象進行清查,實行備案制度杜絕“人情保、關係保”;
落實低保對象民主評議制度及公示制度,使低保政策公開透明。三是以下放審批權限提高臨時救助時效性。我們將街道辦事處臨時救助審批發放權限從原來3000元提高至15000元,並完善街道的臨時救助儲備金制度,確保困難羣眾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今年以來,通過街辦審批4005人次的臨時救助,發放臨時救助金231.21萬元,包括為因病造成生活困難的特赦人員發放1.5萬元的臨時救助金。五是以織密網加大特困人員救助關懷力度。根據《西安市特困人員供養實施辦法》及我區社會救助城鄉一體化的部署,我區城鄉特困人員每月基本生活標準統一為1320元,我區現有特困供養人員31人,月發放供養金5.17萬元。六是強化社會救助精細化管理。深入推進社會救助工作規範化建設,通過受理、入户、評議、審核、公示等方面實施精細化管理。七是完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平台。核對平台於2018年底順利搭建完成,2019年1月起正式運行,目前已經通過信息核對平台對8347條在冊救助對象信息進行比對,異常信息793條,經過工作人員對異常信息進行核實,23條信息不符合低保救助條件給予停發,追回違規領取資金11720元。

(四)民政專項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初見成效。

一是全面加強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全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做好村“兩委”換屆回頭看,紮實做好村(社區)涉黑涉惡勢力排查。出台《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加強制度建設,推進基層羣眾性自治規範化建設。聚焦村(社區)兩委換屆“回頭看”、“大體檢”、“大排查”、“大起底”,對全區各村社區幹部進行8+1部門聯審,以“三類人”為重點完善工作台賬,並建立了常態化研判、聯審和督查制度等長效機制,及時將不符合條件的人員清理出隊伍。二是全面推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我區註冊登記的社會組織408家,其中民非單位386家,社會團體22家。今年年檢民非單位287家,對10家社會組織開展等級評估工作,評出4a級社會組織3家,3a級社會組織5家。積極指導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推進社會組織誠信體系和信息管理建設。三是做好社會福利及事務工作。持續加強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力度;
為全區18名困難羣眾發放殯葬補助金3.06萬元;
為全區519名困難殘疾人和2978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補貼368.241萬元;
為全區101名嚴重精神病障礙患者監護人發放以獎代補資金21.56萬元;
規範地名路名,提升道路命名效能,為羣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福利彩票銷售5.6億元,銷量連續多年穩居省、市第一;
婚姻登記辦件量再創新高,累計辦理16408件。

二、重點工作強力推進

(一)煤改潔工作紮實有效

今年以來,我們累計入户檢查130餘户次,共停發不符合申領補貼户56户,14.94萬元。審核第二批城鎮居民煤改潔補貼2769户,259.7萬元,資金由區財政局全部撥付街辦進行發放。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城鎮居民煤改潔補貼發放工作。

(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階段性勝利

我局始終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召開專題會議50餘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中、省、市、區各項決策部署。成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配備專門辦公室及3名工作人員,印發了各項工作方案文件50餘件,建立了專題會議、信息報送、線索排查、線索移交等工作制度,深入開展線索摸排、宣傳發動、村(社區)兩委班子“回頭看”等工作,印發各類宣傳品7萬餘份。局主要領導及班子成員多次到村、社區、福彩站點、養老機構檢查督導,協調推動民政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迎接中央督導組檢查。成立線索核查小組,快速、準確做好中央督導組轉辦線索核查工作,先後調查轉辦線索61條。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做好中央掃黑除惡第12督導組反饋問題的整改工作,認真落實“五個再來一遍、三個大起底”,圍繞問題整改、行業治理、專項整治,統籌謀劃推進,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擔當,堅持問題導向,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以更有力的措施,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三)全力解決突出問題

一是全力提升205所社區服務水平。健全組織機構,增加工作力量。儘快補強支部書記,補齊兩委會成員,增加2名兩委會職數。繼續對硬件設施進行提升,社區辦公場所增加2250㎡,達到3000㎡;
對室內外服務設施進行總體設計提升;
大力引進社會組織,讓社會組織大量承擔社區服務;
智慧養老、日間照料、老年餐廳等方面全面提升服務內容和水平。二是開展智慧社區建設。編制了智慧社區示範建設評價指標(試行)。三是建立“四社聯動”機制。加強黨建引領下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健全完善黨羣服務中心,大力發展社工和志願服務組織,全面推行村社區兩委一肩挑,為社區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良好環境。四是積極推進“三無小區”管理改革。統一引入社區組織服務管理“三無小區”日常事務,打通經費使用渠道,全面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三、2020年工作計劃

(一)以解決突出問題為抓手,強力推進社區便民服務體系建設

把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放在首要位置,在社區幹部待遇、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社區專項經費使用、“三無小區”服務管理等問題上強力推進,破解問題的堵點和難點,把社區幹部工作增長機制和目標責任考核結合起來,把社區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結合起來,實現全區社區辦公用房面積達到市、區標準,以全市試點為契機,通過解決突出問題強力推進社區便民服務體系。同時要按照習總書記“社區工作要為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的要求,全面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水平。深入推進“四社聯動”創制工作,以社區治理創新試驗區、和諧示範社區、美麗社區創建活動為載體,着力推進社區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提升社區信息化水平,分類打造一批有經驗、可複製、能推廣的特色精品社區。

(二)以破解“養老難”為牽引,健全完善多層級養老服務體系

通過深入開展以居家養老為主要內容的特色為老服務,健全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一是健全完善多層級養老服務體系。以着力破解“養老難”為牽引,全面推進《西安市養老服務設施佈局規劃》的落實,積極發展休閒養老等新型高端養老模式,逐步建立起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級養老服務體系。二是打造“15分鐘養老圈”。以全國第三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改革試點為契機,依託“互聯網+養老”、智慧養老等模式,構建具備信息發佈、老人需求受理反饋、養老服務設施查詢等多種功能的“智慧養老服務平台”,推廣“虛擬養老院”服務模式。積極鼓勵調動社會力量進入養老服務領域,打造一批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的社區康養服務站點,建立起以老年人為核心,市場為主體,社區家庭積極參與,涵蓋線上線下各種助老服務的“15分鐘養老圈”。三是加大公辦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按照上級文件,今年將全面放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市場,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到2021年,各街道要在現有基礎上至少建成1個建築面積1250平方米以上、設置牀位50張以上的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
每個社區到2021年,都要建立1個以上具備助餐、助醫、助潔、助浴、助急、助行等服務功能的居家養老服務站;
要將曲江社會福利院打造成為具有示範指導作用的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

(三)以兜底保障為基礎,不斷深化城鄉一體社會救助體系建設

立足目前的脱貧攻堅大局,圍繞困難羣眾兜底保障這一主責主業,堅持領導主抓,夯實責任、集中力量,攻堅克難,進一步修訂、完善和豐富各類社會救助制度,擴大政策覆蓋面。穩步提升低保等社會救助標準,加大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貧困家庭的救助力度,結合上級文件研究出台我區相關救助辦法。協調建立“村級”民政助理員主動救助機制,加快實施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台的信息聯網審核,縮短我區申辦低保時間,進一步提升救助精準度,不斷增強基層社會救助效能。

(四)以城鄉基層治理為重點,着力構建民政專項社會治理體系

全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化村(社區)“兩委”換屆回頭看成果,紮實做好基層政權領域涉黑涉惡勢力排查。出台《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加強自治章程、村務公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制度建設,推進基層羣眾性自治規範化建設。同時要全面推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出台相關的規定和制度,規範社會組織管理。積極引導和鼓勵支持商會、協會、校友會等社會組織力量資源投身經濟建設、招商引資、脱貧攻堅等工作。持續開展非法社會組織專項整治活動和社會組織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進一步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推進社會組織誠信體系和信息管理建設,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篇二】

2019年以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民政部門的工作部署,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決策安排,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抓重點、破難點,補短板、推進全縣民政事業取得了新成就。

一、工作亮點:

(一)民政重點工作。2019年3月,xx市民政局對我縣民政工作通報表揚,尤其在難羣眾生活保障、兒童福利、殯葬管理工作等方面成效顯著。

(二)xx市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考核。2019年7月,縣民政局承擔的養老服務業、社區建設管理和社會救助等二項考核獲得全市第一名。

(三)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工作。深受老年羣體稱讚,贈送錦旗、表揚信約100餘件。

(四)縣養老服務指導中心(長者照護之家)建設工作。一期日間照料中心已建成並投入試運營,得到了省、市民政部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先後接待了省內、外民政部門10多批次,100多人次考察、參觀。省廳認為我縣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建設在全省105個縣(市、區)中位於前列。

(五)惠民殯葬改革。出台了《來安縣惠民殯葬實施辦法》《來安縣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實施意見》,對我縣户籍人口亡故後,在縣殯儀館火化,最高免除1050元的基本殯葬服務項目。目前已經免除費用同時,對火化後骨灰採取江葬、海葬、樹葬等生態節地葬法的給予最高800元的獎勵。

二、2019年主要做法

(一)完善民政社會保障體系,強化基本民生保障。

1.逐步完善城鄉低保管理機制。切實加強農村低保等社會救助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精準助力脱貧攻堅。自2019年7月起,實現低保城鄉統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統一提高到585元,全縣共有城鄉低保對象16602人(其中城市低保4558人、農村低保對象12044人),共發放城鄉低保金6836.6萬元,累計保障16.68萬人次。全縣農村特困人員中的集中供養人員財政保障標準由現每人每月50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650元,分散供養人員由現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累計發放農村五保金1263.6萬元,累計保障2.45萬人次。同時,結合我縣鄉鎮實際,對農村低收入家庭中的60週歲以上老年人,按照每人每月20元的標準發放居家養老服務補貼。2019年,發放居家養老服務補貼131.252萬元,累計享受補貼1.9萬人次。

2.不斷推進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工作。2019年全年,共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1195.8萬元,其中,殘疾人生活補助996萬元,0.938萬人受益;
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199.8萬元,0.2788萬人享受。

3.兒童社會福利體系制度逐步完善。一是做好孤兒救助工作。我縣共有孤兒108人,其中福利機構收養孤兒6人,城鄉散居孤兒102人。今年以來,按照集中供養孤兒每人每月1050元、散居孤兒每人每月1450元的標準,共發放救助救助資金134.71萬元,有效的保障了孤殘兒童的生活。二是推進“三留守”建設,2019年,投入扶貧專項資金10萬元,在舜山鎮三灣村建設“三留守”之家1個,採購安裝空調、電腦,書櫥書籍以及文娛設施設備,組織志願者開展幫扶活動,為廣大的農村貧困“三留守”人員提供了一個學習、娛樂的平台。

(二)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社會化養老水平。

1.全面落實社會養老服務工作。進一步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為健全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2019年,共發放高齡津貼510.204萬元,享受老年人數達1.2萬人。對我縣新安鎮北門、西門、東門、建陽、高郢、永陽、青龍、新河等8個城市社區户籍,且在社區常住的散居特困供養對象,70週歲及以上的低保對象、重點優撫對象和80週歲以上的獨居、空巢老年人實施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投入政府購買資金162.34萬元。

2.推進養老服務中心建設。一是建設來安縣養老服務指導中心(長者照護之家)。一期日間照料中心已建成並投入試運營,每天前來活動的老年人約80人。中心的建設得到了省、市民政部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二是推進來安縣社會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該項目位於新安鎮雙塘街道以南,縣兒童福利院以東,佔地面積約20畝,養老中心建築面積約7000平方米,設置養老牀位228張,總投資約2000萬元,為全縣老年羣體提供優質、專業、個性化的養老服務。

(三)規範社會事務管理,提高民政公共服務水平。

1.推行基層治理建設和城鄉社區協商制度。確定高郢社區為2019年縣級智慧社區試點,投入資金15萬元用於推進社區互聯網設施建設以及硬件設施建設。指導新安鎮西門社區申報全省第二批協商示範點。指導半塔鎮做好全省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示範點申報工作。投入15餘萬元在雷官鎮雷官村、三城鎮河口村建設農村社區協商議事文化長廊。進一步規範完善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引導村民弘揚時代新風。

2.大力推進地名區劃工作。與相鄰縣市區簽訂平安邊界“共建協議書”積極開展平安邊界創建工作活動。截止目前,我縣邊界線走向清晰,界樁位置清楚,邊界和諧穩定。聯合出台《來安縣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實施方案》,紮實推進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完成安徽省標準地名詞典國典27條、省典60條詞條內容編纂。

3.加強社會組織管理工作。嚴格審核把關提高登記質量,2019年新登記社會組織10家,其中民非2家,社會團體8家。對全縣註冊登記的95家社會組織開展年度檢查,參檢率為100%,經檢查審定,社會組織年檢結果合格的78家,基本合格的2家,不合格的12家,新成立3家。撤銷3家連續兩年年檢不合格社會組織。加強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我局一直鼓勵各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支持並規範社區社會組織活動。截止目前,在我局登記備案的社區社會組織共19家,民非登記成立4家。

4.全面開展殯葬改革工作。一是推進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擬對原長山公墓投資6000萬元進行改擴建,新建、改建鄉鎮公益性公墓12座,投入建設資金約1000萬元。二是重建來安縣殯儀館。鑑於新形勢下的殯葬改革工作的需要,經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同意,我局擬在縣長山公墓附近選址重建縣殯儀館,佔地面積約50畝,計劃建設資金約4000萬元。目前,縣殯儀館規劃設計初稿已經完成,正待報縣委、縣政府審批。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民政工作量越來越大,機構人員配置失衡,特別是基層民政機構人員能力薄弱、更換頻繁,導致基層服務能力建設還有欠賬,對民政對象的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民政服務對象多,資金量大,發放及時、精準需進一步保障,在提升服務水平上還有短板。三是城鄉居民集中居住區規劃不足,養老服務平台搭建比較困難。主要表現在: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不足,社區內服務新增項目場所難以落實。尤其是在一些縣城老的中心小區,大都為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作為養老服務平台的服務設施原先沒有列入社區規劃,缺少足夠的場地開展養老服務。

四、2020年工作計劃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下一步重點圍繞以下思路推進民政工作:

(一)購買服務,切實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根據省民政廳、省編辦、省財政廳、省人社廳《關於推行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加強基層經辦服務能力的實施意見》(皖民社救字〔2018〕23號)文件精神,根據服務對象人數,按照社會救助資金總額的1%,用於購買服務支出。切實增加社會救助服務有效供給,解決服務能力薄弱問題,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二)把好“三關”,紮實做好各類資金髮放工作。目前民政部門共承擔28類資金髮放工作,直接服務對象約10萬人,全年發放資金約1.4億元。在資金髮放過程中,我們堅持做到嚴把“三關”,即:申報關、審核關、發放關,確保各類民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公開、公平、公正”,確保“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和資金安全。

(三)推廣試點,完善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體系。

做好鄉鎮敬老院和縣社會養老服務中心的公建民營監管工作,探索實施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在新安鎮社區裏選擇困難老年人家庭30—50户,對其進行適老化設施設備改造、採購安裝工作;
強力推進老年人三項制度完善工作,推進老年人贍養協議簽訂、探視走訪和監護工作;

做好縣養老服務指導中心二期(長者照護之家)建設工作。

2019年,民政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要求和羣眾期望還有一定差距。面對全新的2020年,我局全體幹部職工將鉚足幹勁,再接再厲,充分發揮民政職能,推動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階。確保脱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落到實處,下真功夫解決“兜住底”“兜準底”“兜牢底”“兜好底”難題,編密織牢“兜底保障網”。

【篇三】

2019年,縣民政局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民政宗旨,聚焦主責主業,結合民政工作特點和重點目標,創新社區治理體制,完善社會保障,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突出創新亮點,為打造“美麗蒲江綠色典範”貢獻了應有的力量。現將2019年工作情況和2020年工作計劃報告如下:

一、2019年度工作情況

(一)深化黨建引領。一是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以及對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組織黨員幹部職工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省、市重大會議精神和決策部署;
二是積極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
三是開展以“重温入黨誓詞”“愛國主義教育”等為主題的固定黨日活動;
四是開展先進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

(二)做實民生兜底保障。一是城鄉低保標準進一步提高。全縣共有城鄉低保對象2249人,其中:城市低保對象284人,農村低保1965人。城鄉低保標準達家庭月人均收入650元;
1—10月,全縣城鄉低保累計保障22723人次,發放保障資金1290.66萬元。二是完善應急型困難對象綠色救助通道。增加設立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對因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或個人給予應急性、過渡性的救助。全縣實施臨時救助1299人次,發放救助資金53萬元,有效解決了急需救助家庭的臨時困難。三是做好睏難兒童關愛保護工作。今年共為16名孤兒、艾滋病兒童、困境兒童發放基本生活補助12.9萬元;
辦理兒童收養登記5個。四是及時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截止10月底,發放困難殘疾人一次生活補貼11160人次241.41萬元,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32246人次283.41萬元。五是做好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開展城鄉特困人員複核工作、分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意願調查工作;
提高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支出標準和照料護理標準,1-10月,為全縣674名城鄉特困人員發放基本生活、照料護理和喪葬補助等資金共計641.2萬元。六是發放低收入羣體臨時價格補貼。截止目前,共發放困難羣眾臨時價格補貼2.1萬人次320.1萬元。

(三)提升養老服務質量。一是大力推進城鄉社區養老設施建設。今年共新建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0個,全縣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達101個。開展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運營情況評估,下拔運營補貼資金77.6萬元。二是實施適老化改造工作。在縣福利院、壽安敬老院、西來敬老院等3所公辦養老機構進行適老化改造,目前正在實施中,預計年底完工;
按照每户不超過1000元的標準為100户困難家庭失能老年人實施適老化改造,目前正在開展入户改造,預計11月全面完成。三是開展政府購買基本養老服務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社會組織為60週歲以上的散居特困人員,居家養老城鄉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失智、殘疾、獨居老年人,居家養老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及城鄉低收入家庭中80週歲以上居家養老的老年人,經濟困難自理老人、輕度失能老人和重度失能老人提供不同標準的居家養老服務。四是推進老年人助餐服務工作。建成鶴山街道全興社區、飛龍社區,西來鎮青山村、光明頤養居養老院4個助餐點位。

(四)助力社會發展治理。一是按照國務院《行政區劃管理條例》《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的指導意見》(川委發〔2019〕22號)、《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和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成委發〔2019〕27號)要求,開始啟動我縣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工作:蒲江縣現設立鄉(鎮、街道)12個,其中:鄉4個、鎮7個、街道1個,擬調整設立鎮(街道)8個,其中:街道6個、鎮2個,擬減少鄉級行政區4個,減幅33.3%。二是大力培育發展社會組織。重點發展商會類、農業農村發展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等社會組織。截止10月,全縣社會組織達776個,其中登記254個,備案522個;
紮實開展社會組織等級評估。三是搭建縣鄉級社會組織服務平台。新建鄉鎮級社會組織服務平台4個,全縣社會組織服務平台達8個,分別是:縣級1個,鶴山街道、壽安鎮、大塘鎮、大興鎮、甘溪鎮、朝陽湖鎮、光明鄉各1個,為社會組織提供孵化培育、能力提升、項目建設、學習交流、成果展示等服務。四是大力開展城鄉社區營造。全縣134個村(社區)共計實施181個社區保障資金服務類項目,累計開展社區營造活動近300餘次。大塘鎮、鶴山街道、壽安鎮、復興鄉共有1個鄉鎮級、4個村(社區)級社區營造項目獲得成都市2019年城鄉社區可持續總體營造行動資助項目扶持資金支持51萬元。五是探索建立社區微基金。通過社會組織參與技術指導、政府給予資金支持、公眾大力參與的方式,培育建立社區微基金26支,基金池資金量達16餘萬元。六是加快社工人才隊伍建設。積極開展考前培訓,共計培訓4期800餘人次,全縣報名參考人員941人。

(五)提升專項事務水平。一是大力開展地名保護工作。注重加強對老舊地名的保護和開發利用,開展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等地名文化遺產遴選、申報;
啟動地名規劃編制,充分挖掘人文歷史資源,優先使用反映蒲江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的地名,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新地名中;
開展不規範地名清理,全年共清理不規範地名5條。二是積極開展惠民殯葬工作。截止目前,共發放殯葬惠民補貼441人22.16萬元。三是開展婚姻登記規範化建設。1—9月共辦理婚姻登記3246對,其中結婚登記1590對,離婚登記741對,補辦915對。四是進一步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按照自願救助、應助盡助的原則,積極開展“夏季送清涼”和“寒冬送温暖”活動,截止目前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22人次,發放救助資金17.2萬元。

(六)推進慈善事業發展。一是大力開展陽光助學活動。截止目前,“陽光圓夢”、“陽光宏志”、“e萬行動”等貧困學生救助活共救助困難大學生35名,發放救助金11.7萬元。二是結合“99公益日”開展慈善文化月活動,倡導村(社區)積極開展公益服務,開展社區義診、“愛心菜籃”義賣等社區公益服務3場,在全縣營造了良好慈善氛圍。三是開展“扶貧日”暨“慈善一日捐”活動。蒲江慈善會、縣民政局、縣扶貧辦聯合倡議,倡導各鄉鎮(街道)、縣級各部門、企事業單位、駐蒲單位、社會團體、個體工商等單位及個人全民參與、助力精準扶貧、推進全縣社會救助體積建設,共享城市現代化發展成果。目前活動正在進行中。

二、2019年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健全社會救助體系。一是繼續開展城鄉低保專項治理工作和城鄉低保集中複核工作,進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實現應保盡保。二是大力實施臨時救助,減輕困難羣眾臨時困難。三是加強對政府購買服務為分散特困人員提供日常照料護理服務工作的檢查,提高服務質量。四是加強關愛援助工作,將政府救助與社會關愛援助無縫銜接,幫助困難羣眾解困脱貧。五是做好殘疾人兩項補貼的發放和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試點工作,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

(二)大力推動養老事業發展。一是繼續開展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指導鄉鎮按要求申報項目並推進項目建設;
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提高服務水平;
開展城鄉社區日間照中心評估,發放運營補貼,確保良性運轉;
二是推動居家養老服務多元化。注重結合老年人需求,委託社會組織為符合政策條件的老年人提供基本養老服務,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三是實施養老機構消防設施和食品安全改造工程。對存在消防設施和食品安全隱患的養老機構按照要求開展改造工作,預計6月底完成。四是大力開展老年人助餐工作,對2019年已建的助餐點位加強監督管理工作,提前謀劃2020年新增點位建設。五是推動社區嵌入式養老示範項目落地落實,根據創建方案全面完成建設,接受市上評估驗收。

(三)抓實基層社區治理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縣、鄉兩級社會組織服務平台,實現每個鄉鎮(街道)都有服務站,開展好社會組織培育、培訓、管理等工作。二是極探索社工人才隊伍建設思路,推動專業社工人才隊伍建設。三是以社區營造抓手,社區營造村級覆蓋面達100%,進一步推進社區治理工作。四是啟動村級自治組織換屆選舉工作,重點做好選舉前情況調研、業務指導培訓、選舉工作手冊制定,確保順利完成選舉工作。

(四)積極推動行政區劃改革工作。繼續做好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後續工作,開展鄉鎮(街道)邊界勘界,印製新的行政區劃圖;
實施村(社區)調整優化工作。

【篇四】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xx民政在機構改革職能調整之際,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關於民生民政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及十九屆四中全會、第14次全國民政會議、2019年全省民政工作會議和第20次全省民政會議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省民政廳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對照“5+x”重點工作任務,堅持黨建引領惠民生、聚焦重點強措施、解放思想促發展、統籌兼顧抓落實,緊緊圍繞“兜底線、謀福利、優服務、促治理”的工作目標,奮力推進xx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2019年度工作完成情況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築牢發展政治保障。局黨組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準確把握其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根據中央、省、市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有關部署和要求,在全局範圍內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2019年市民政局黨組組織集中學習19次,組織專題交流研討6次,按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在全局系統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乾事創業氛圍,嚴肅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黨組班子和個人檢視問題39條,整改39條;
堅守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不動搖,着力解決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聚焦“為民服務解難題”,為基層困難羣眾解決問題9個,在全面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xx征程中發揮民政作用。

(二)深化養老服務建設,提升為老服務水平。

1、完善政策機制,民生工程成果顯著。聯合市財政局出台印發了《xx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實施辦法》,確保了全年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民生工程順利完成,分配和撥付了2019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養老智慧化建設資金,共計1400餘萬元。為全市9.4萬名高齡老人發放高齡津貼累計2270萬元;
為低收入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補貼956萬元。2019年全市新建縣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5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5個、鄉鎮養老服務指導中心14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站102個,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完成率100%;
推進養老機構牀位合理化建設,護理型牀位6188張,佔比達29.4%;
積極開展毛集焦崗湖鎮養老服務中心和大通區居南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家養老智慧化試點項目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2、落實基礎保障,養老服務行業優化。一是全面落實社會辦養老機構補貼制度。2019年向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養老機構發放一次性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共計700餘萬元。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養老機構設立由審批事項改為備案管理,實現了辦理“最多跑一次”的服務目標,最大限度方便養老機構辦事,2019年辦理完成4家社會辦養老機構備案申請。三是養老服務設施佈局規劃編制有序開展,申請了80萬元編制經費,目前已完成規劃初稿,徵求意見、專家評審等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3、提升服務質量,機構人員提質增效。一是在報請市政府基礎上,開展居家養老呼叫平台社會化運營提質擴面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符合條件的城市低保老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2019年投入補貼資金約955萬元;
二是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培訓及演練,2019年投入30餘萬元為全市公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員進行為期10天的消防理論和操作的專業培訓,3批共計130名學員全部拿到消防結業證書,消防培訓合格率達100%;
三是社會辦養老機構購買綜合責任保險數量逐年提高。2019年,我市積極為養老機構購買綜合責任險,全市綜合責任險覆蓋率達到83%以上,有效提高養老機構風險抵抗能力。四是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目前我市正聯合衞健、市場監管、消防等多家部門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檢查與整治,做好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的前期準備工作。

(三)完善社會救助體系,落實社會兜底保障。

1、城鄉低保工作。今年以來,全市累計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28萬人次,累計發放保障金4.83億元,其中城市低保保障面達2%,月人均補助448元,農村低保保障面達3.5%,月人均補助354元。一是自2019年7月1日起,我市提高了社會救助相關標準,市轄區及鳳台縣城鄉低保月保障標準由570元/人提高到593元/人,增幅4%。壽縣城鄉低保均提高到560元/人/月,首次實現全市全範圍城鄉低保統籌。二是專項治理,確保成效。出台《xx市民政局開展2019年度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實施方案》(淮民〔2019〕24號),在全市範圍內紮實開展農村低保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活動,2019年清退低保對象3597人,納入低保對象6379人,其中納入未脱貧建檔立卡貧困户中的重病、重殘對象1485人。三是加強培訓,提升能力。11月份舉辦全市民政兜底保障專題培訓會,集中解讀農村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方面的政策法規,交流工作舉措和經驗,提升民政工作人員為民服務能力。

2、特困人員救助工作。一是救助標準再次提高。2019年我市市轄區和鳳台縣城市特困供養人員年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12000元/人;
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年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9250元/人;
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按能力評估等級分別制定護理補貼發放標準。今年以來,共為29.13萬人次特困供養人員發放基本生活費14901萬元,護理補貼530萬元。二是強化引導,推動特困人員供養機構轉型。制定了《xx市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在確保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和國有資產不流失的前提下,明確了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實施程序、合同約定內容、退出監管機制等事項,為特困人員供養機構改革發展規範實施提供了政策支撐。

3、臨時救助工作。一是下放權限,簡化程序。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對救助金額在4倍低保標準以下的臨時救助,授於鄉鎮(街道)直接審批權限,提高救助時效性。在全市90個鄉鎮街道建立社會救助服務站,統一制定轉辦流程圖,“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為解決困難羣眾打造出一條“綠色通道”。今年以來,全市累計為4100人次困難羣眾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100萬元。二是發放臨時物價補貼。2019年3月起,為104.5萬人次困難羣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2884.04萬元。

(四)開展社會綜合治理,社會治理能力提高。

1、城鄉社區治理水平逐步提升。一是積極探索智慧社區工作,出台《全市智慧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方案(2018—2020)》(淮辦祕〔2019〕67號),確定大通區大通街道瀚城社區等5個社區為市級智慧社區試點單位,撥付福彩公益金105萬元,用於規劃編制、平台搭建、人員培訓等試點啟動工作;
二是築牢社區治理基礎。2019年累計簽署了22份社區組織用房移交協議書,用房面積30623平方米,綜合服務設施達標率不斷提升;
牽頭起草《xx市社區專職工作者薪酬方案(試行)》並經市政府第53次常務會議研究印發,大幅提高社區工作人員待遇。全市社區工作協商委員會全覆蓋,掛牌率100%,每個社區每年至少開展協商活動6次以上。與市委組織部、市房管局等6家單位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四位一體”黨建引領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我市物業管理工作。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確定壽縣為省級試點縣。印發《<關於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實施方案>落實情況督察方案》,成立督查組進行督查,擇優推薦上報壽縣炎劉鎮、謝家集區李郢孜鎮等六個鄉鎮為省級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示範單位。三是深入開展了民政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對殯葬領域相關問題進行全面治理,持續對村和社區“兩委”換屆工作開展“回頭看”活動,共發現村“兩委”違法違紀成員31人,全部清理出村“兩委”工作人員隊伍,自動離職村和社區“兩委”成員209人。四是在全市所有村和社區開展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大體檢”活動。針對濫辦酒席、天價彩禮、涉黑涉惡、“黃賭毒”等突出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抵制和約束內容。各項民約、公約“大體檢”於2019年12月前完成修訂程序。

2、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一是全面落實直接登記和雙重管理相結合的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社會組織信息化建設,優化服務流程,為社會組織的成立、變更、註銷做好服務。二是加強黨委政府對社會組織工作的領導。全市行業協會已單獨建立黨組織27家,聯合組建黨組織7家,共涉及社會組織47家,組建率達58.02%,對尚未組建黨組織的34家社會組織派出黨建指導員,實現市民政局直管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全覆蓋。三是廣泛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脱貧攻堅。市國立掌部醫學研究所成功幫助扶貧對象脱貧,並鼓勵扶貧對象自主創業,今年8月份,幫助其開辦了“潘集區董葉環養生館”;
市壹元愛心志願者協會於今年8月份,對特困家庭的大學生開展“壹元愛心,圓夢助學”活動,救助優秀特困應屆大學聯考生20名,高中、國中、國小各5名,共計35名。

3、積極開展“三社聯動”試點和志願服務提升改造。一是為加快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有機整合、協同發展,統籌基層治理力量,着力提升我市城市社區治理的專業化水平,市民政局遴選田家庵區洞山街道生態新城社區開展首批“三社聯動”工程試點項目建設,依託洞山街道和生態新城社區,建立綜合服務中心社會工作服務站,統籌、運營和管理工作,開展社區服務、參與社區治理。二是積極推進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註冊登記工作。目前系統註冊了志願者560849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6%,註冊團體總數2583個,登記項目總數5085個,項目總時長3181554小時,位於全省中上游。三是積極參與“江淮社工周”宣傳活動,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xx市旭日社會工作綜合服務中心主導制定的安徽省地方標準《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工作服務指南》、參與制定的安徽省地方標準《專業社會工作督導規範》正式面向全省發佈。

4、優化行政區劃,加強地名管理。一是開展全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前期通過走訪、調研的形式,確定了調整工作方案,印發《關於成立xx市行政區劃調整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目前正在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邀請第三方社會機構開展xx市行政區劃調整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專家論證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下一步將按照工作方案要求,穩妥推進此項工作。二是全面開展不規範地名清理整治。梳理出xx市各縣區不規範地名49個,受理住宅小區命名及門牌號編制等地名命名近30件,辦理結果全部進行了公示。三是牽頭開展與阜陽市、蚌埠市行政區域界線聯檢,於7月中下旬分別召開了與兩市的“2019年度邊界線聯檢聯席會”,並與兩市簽訂了“平安邊界創建協議書”。四是加強地名文化保護和優秀地名文化宣傳,壽縣榮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稱號。

5、積極開展慈善幫扶活動。一是開展“慈善情暖萬家”活動,組織慈善超市開展各種形式的慈善公益活動,發放慈善超市救助物資5萬元,慰問特困羣眾。二是開展“慈善福彩圓夢助學”活動,共計資助150名特困大學生、每人資助3000元,合計45萬元;

(五)強化社會事務服務,事務管理逐步規範。

1、兒童福利。一是全市31498名農村留守兒童全部簽訂監護確認書,實現一人一檔、動態管理;
加強隊伍建設,對全市150餘名兒保專幹等工作人員開展普遍培訓。二是社會散居孤兒(含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機構養育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1050元每月和1450元每月。全市保障孤兒1190名,全年累計發放基本生活費1049萬元;三是引入社會項目支持。與xx市第一人民醫院合作開展“明天計劃”項目,對全市孤兒實行“應治盡治”;
在毛集實驗區董崗保村圩內5個行政村設立社工服務站,開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活動。四是實施“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保障好我市孤兒平等享有接受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機會。

2、生活無着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利用dna比對、人臉識別、頭條尋親等現代科技手段,推進流浪乞討人員救助,2019年全市累計救助1062人次,累計使用救助資金432.7161萬元。經民政、公安部門協商研究,市救助站為37名長期滯留流浪乞討人員辦理了落户手續,市福利院落實好落户人員的安置工作。開展“寒冬送温暖”和“夏季送清涼”專項行動,全市共出動巡查車輛356台次,人員960人次,救助生活無着人員650人次。

3、殯葬改革。一是積極推進殯葬行業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做好禁燃禁放工作,重點區域實現“零燃放”;
全市籌資1102萬元,對4家殯儀館火化設備進行升級改造。以“綠色清明文明祭祀”為主題,做好清明節祭掃服務。二是認真落實省委巡視組巡查整改要求,加大“私墳亂葬”的專項整治工作力度並做好住宅式墓地摸排整治和殯葬領域突出問題重點整治工作。三是加快推進市級公益性公墓建設工作,該項目由市產發集團負責實施。

4、婚姻收養登記。加強婚姻收養登記的信息化建設,全面開展收養能力評估,提高婚姻收養登記的服務水平,指導縣區做好特殊日期婚姻登記服務工作。截至2019年12月底共辦理結婚登記21853對,離婚登記9680對,收養登記15例。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公益性公墓建設問題。規劃選址和建設制約因素多,造成選址困難。公益性公墓公益性公墓自帶公益屬性,需要投入大量建設資金卻沒有經濟效益,基層財政短期投入大,建設資金缺口大。

二是經濟狀況核對平台問題。數據來源不足且部分數據還是手工提取。我市核對平台的信息源分別來自xx市政法委牽頭建設的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平台(社管平台)和安徽省核對平台,目前有公安、公積金、工商、税務、建設銀行為實時在線推送數據,財政、不動產、人社、淮礦集團為手工提取數據,手工提取數據,時間較長,造成比對不及時。而且目前還沒有實現和金融(目前僅與建行數據實現了對接)、證券、保險部門數據對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比對的精準度。

三、2020年重點工作謀劃

1、進一步完善兜底保障,在救助範圍上取得新突破。一是繼續提高社會救助保障標準,縮小城鄉低保差距,爭取在完成各項指標任務的基礎上,穩定提升低收入羣體生活水平。持續加強低保、脱貧兩項制度銜接,助力脱貧攻堅。二是不斷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體系。持續推進“明天計劃”、“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等項目實施工作。三是紮實做好低收入和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困難羣體救助工作。做好民政福利機構安全生產工作,重點加強對養老機構、兒童福利機構、救助站等七類民政重點領域安全防範工作的督促指導。

2、進一步優化社會服務,在服務水平上實現大提升。一是創新養老服務政策機制,繼續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積極推進智慧養老產業發展,努力打造省級智慧養老示範機構。完成三級中心建設目標任務,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率達100%。加強對居家養老呼叫平台的監管,為老人提供更方便、人性化的服務。加快推進特困供養機構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和社會化運營管理工作。繼續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落實社會辦養老機構補貼補助政策。二是加快推進殯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全市公益性公墓佈局規劃編制工作,推進縣鄉公益性公墓建設,全面提升殯葬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爭取2020年末我市遺體火化率達95%,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含公益性公墓)鄉鎮級行政區域覆蓋率達100%,節地生態安葬率達50%。

3、進一步創新社會治理,在體制機制上邁入新台階。一是持續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爭取城市社區服務站覆蓋率達100%、農村社區服務站覆蓋率達80%。堅持基層羣眾自治制度,積極推進“四位一體”的社區物業管理機制,構建黨建引領、羣眾參與、自主管理,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二是推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強化社會組織黨建指導員工作,積極推動社會組織參與文明城市創新、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工作。三是大力發展公益慈善、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動員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繼續開展“慈善福彩圓夢助學”活動;
“三社聯動”工作在全市各縣區全面推開;
深入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組織化、信息化建設。四是全面提升區劃地名管理水平,加強行政區劃管理及平安邊界建設,依法開展撤鄉設鎮,配合做好我市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

【篇五】

今年以來,在省廳、市局指導幫助下,xx縣民政局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積極打造“首善之局、百姓之家”,緊扣市縣兩級中心工作,抓重點、克難點、出亮點,較好地完成了民生保障各項任務。11月19日,在全省民政會議暨第六屆浙江慈善大會上,我局被表彰為全省民政系統先進集體。根據會議安排,我主要彙報四個方面:

一、2019年特色亮點工作

1.“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明顯。“低保惠民聯辦”全面升級。通過政府兜底、流程優化、平台保障,形成13項政策打包式、便民化、高效率辦理,低保惠民政策覆蓋率由原先的79.8%提升至100%,惠及全縣低保對象。1月初,“低保惠民聯辦”入選全國社會救助優秀創新案例15強,獲提名獎,成為浙江省唯一入選案例。7月26日,在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例會作典型經驗交流,受到馮飛常務副省長表揚。11月19日,入選省“競跑者”。此外,“婚育户”聯辦和“身後一件事”聯辦全面落地,截至12月底,分別辦理760件、920件,給羣眾帶去極大便利。

2.民生實事項目有力推進。建立工作專班,實施“分層對接”,累計對接鄉鎮(街道)領導66次,實地查看項目260次,協助解決問題67個。完善配套政策,出台《xx縣節地生態安葬獎勵實施辦法》等政策,明確按照工程進度給予資金補助,撬動鄉鎮(街道)內動力,招賢鎮魯士村便民服務中心等4個項目建設工期提前4個月。實施進度管理,分類排計劃、每週報進度、每月下通報。對進度相對落後的項目召開“局長+鄉長”現場辦公會,共同找原因、破難題、壓責任。截至12月20日,省、市、縣三級31個民生實事項目全面完成。

3.“大養老”建設穩步推進。養老機構佈局更完善。第二社會福利中心項目已開工建設,公辦養老機構改造提升進展順利,鄉鎮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覆蓋面達到50%;
村級老年活動中心、老年人權益保障中心、老年服務中心功能得到發揮,為幸福養老夯實基礎;
賽得護理型養老機構、不老泉康養項目為失能失智老人護理奠定基礎。養老服務機制更健全。養老機構星級管理與養老補貼相掛鈎,已評定1個三星級、3個二星級、14個一星級養老機構;
“智慧養老”平台建設取得一定進展,基本架構已完成,已覆蓋失能失智羣體,下步將擴大至所有特困供養、孤寡老人;
農村老人幸福食堂試點工作紮實推進,目前已形成一套完善的建設、運營、監管機制。“孝老之城”影響更廣泛。5月20日,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朱耀垠來常參加“5•20”xx敬老日活動;
12月7日,在首屆全國孝親敬老文化傳承與創新大會上做典型發言,國家衞健委黨組成員、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會長王建軍給予高度評價。

4.“大救助”體系更加完善。配套政策齊全。出台臨時救助、特困人員供養、低保專項治理、低保抽查複核等相關政策,規範社會救助工作。精準低保落地。突出抓好縣級30%抽查複核落實,完善低保對象公示,截至12月,全縣共有7783户(9748)人列為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070户(2337人),發放低保金6080.6萬元,全額低保提標至每月770元,低保公示制度落實,全年低保信訪總數下降30%。救助力量融合。建立“慢城融慈善”平台,將民政、教育、殘聯、機關工委、扶貧辦、團縣委等部門相關救助職能,以及慈善總會等社會組織的幫扶職能有效銜接,形成“統分結合”的一個口子救助,今年以來,共籌集善款超過250萬元,累計幫扶一萬餘人。

5.“大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加強基層民主建設。順利完成189個村居《村規民約》或《居民公約》修訂工作,配合開展掃黑除惡涉案排查,夯實基層組織基礎。推動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召開全縣社會組織發展大會,省廳分管副廳長江宇出席並講話,出台《xx縣促進社會組織發展若干意見》,設立每年100萬社會組織發展基金,社會組織黨羣服務中心被評為省級示範點(全市縣級單位首家),廣大社會組織在平安創建、“孝老之城”建設、“創文創衞”等志願服務中發揮積極作用。紮實推進平安建設。對照平安建設過程性指標,突出抓好雙隨機抽查,並建立養老服務機構每月聯合檢查機制,極大提升了社會組織和養老服務機構平安建設水平。大力推進實驗區建設。形成政府主抓、部門聯動、街道實施的工作格局,“鄰禮會”、數字社區等工作有序推進。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民政工作力量比較薄弱。局本級幹部缺編數量較多,一些科室工作量較大;
鄉鎮(街道)民政助理員數量較少,14個鄉鎮(街道)總共18名民政助理員,業務處理壓力較大。

2.亮點工作不夠突出。今年以來,省市縣三級民政部門以“大救助”“大養老”“大治理”推進工作落實,滿足於跟着步子幹,缺乏主動創新,各項工作比較平淡,與“強發展、求突破”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3.基層治理能力還有待加強。社區治理與服務創新工作經驗不足,工作推進難度較大,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的總體層次不高,政府購買服務整體效能發揮仍需提升。

三、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我局將堅持以十九屆四中全會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重要指示要求,落實全省民政會議暨第六屆浙江慈善大會精神,圍繞“大養老、大救助、大治理”主業,結合xx實際,謀求點上突破、以點帶面、形成xx品牌。

(一)圍繞大養老,完善幸福體系。不斷深化“幸福爺爺·快樂奶奶”行動,抓住省實施特困供養服務設施改造提升工程的機遇,補齊養老服務體系基礎設施落後和佈局不合理的短板,構建具有xx特色的養老品牌——“孝老之城”。

1.敬老院升級為幸福頤養院。建設第二福利院,完成東案、金川頤養院提升,9家託底型養老機構完成改造提升。基本形成城區第一福利院,東北西三個方向為青石、芳村、第二福利院三家區域性集中供養機構,加上東案、輝埠和金川為輔的集中供養合理佈局。推進賽得介護機構和不老泉養老機構建設,完善民辦養老機構龍頭建設佈局。

2.完善鄉村兩級居家養老照料體系。繼續建設3個鄉鎮(街道)居家養老照料示範中心(已建成7個),建設第一批14個農村幸福食堂(已建成1個),解決居家養老羣體助餐、臨時託養等困難,補齊鄉村兩級居家養老體系短板。

3.全面開設幸福講堂。學校全面開設幸福課堂(孝經教育),全縣行政村開設幸福巡迴講堂(社會組織參與)。

(二)圍繞大社救,聚焦精準救助。緊扣精準低保這一社救核心,深化“低保惠民聯辦”改革,完善“融慈善”運行機制,補齊救助欠精準短板,建設具有xx特色的社會救助品牌——“慢城融慈善”。

1.創建“低保指數”:改進申請低保家庭複核輔助系統並推廣應用,向民政部申報“低保指數”創新案例。

2.完成“低保惠民聯辦”2.0版升級:向低邊家庭和移動端深化,讓更多羣眾受益。

3.“融慈善”上線慢城通:完成融慈善建設,並納入慢城通平台,政府救助和民間慈善實現線上融合,實現羣眾線上求助、對接、實現和反饋一線通。

4.設立兒童主任:出台兒童主任工作細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落實兒童主任工作清單和待遇,實現農村三留守人員精準救助工作長效化。

(三)圍繞大治理,探索數據治理。抓住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建設機遇,充分發揮“慢城通”平台作用,初步實現社區治理和服務數據化,補上社區治理和服務短板,建設具有xx特色的社區治理品牌——“幸福社區”。

1.搭建數字社區:社區治理和服務數據化(含網格),完成社區數據化平台建設並融入“慢城通”,實現移動端社區治理和服務,破解線上線下融合難題。

2.建設“鄰禮會”綜合體:推動新建小區剛性落實社區綜合服務體“鄰禮會”,改造和新建“鄰禮會”社區服務綜合體,成為集黨羣服務、惠民服務、居家養老、衞生健康、就業創業、組織培育、公益志願和個性化服務為一體的社區綜合服務集聚區。

3.標配社會組織工作站:出台《xx縣促進社會組織發展若干意見》配套細則,社區配置社會組織工作站,引導社會組織全面介入社區治理和服務。

(四)圍繞大事務,加強滿意服務。切實抓好社會事務管理,提升服務水平,打造“暖心民政”。

1.推行“幸福婚姻”。深化“離婚十緩辦”,完善婚姻輔導員機制,通過社會組織專業人員實施婚姻輔導;
加強婚姻數據數字化建設,助力全縣“最多跑一次”改革;
做實“婚育户”聯辦,提供更優服務。

2.加強“惠民殯葬”。深化“身後一件事”改革成果,加強節地生態安葬獎勵政策宣傳與落實,促進羣眾觀念轉變。

3.實施“滿意救助”。完善救助管理規範,開展“冬日送温暖”“夏季送清涼”等專項救助行動,注重提升日常救助管理成效。

4.強化“高質消薄”。充分發揮移民資金效能,藉助縣水庫移民創業園、金川街道數字產業園、白石商貿大樓等“飛地”項目,助力移民村消薄。

四、落實省委“民政30條”意見建議

1.統籌推進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提升,打造“四合一”“五合一”綜合體,功能涵蓋“鄰禮會”“居民會客廳”、黨羣服務中心、村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防止重複建設。

2.優化社會組織登記流程,尤其是放寬對社區社會組織註冊資金限額,實施資金“零門檻”。

3.保障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照料中心)標準化運行,建議以開辦老年食堂形式,確保助餐配送餐服務常態落實。

4.切實建好“兒童之家”,完善“兒童主任”任職、薪酬、考評等機制,並通過“兒童主任”,實現民政力量真正延伸到村社一級。

5.抓好鄉鎮(街道)民政管理服務力量配備,進一步夯實基層民政工作基礎。

Tags:民政局 計劃